根雕制作之材质去皮
【奇巧融合话根雕】慢工出细活

【奇巧融合话根雕】慢工出细活
慢工出细活
●根雕是一门典型的慢功夫艺术。
在挖掘树根时,心态一定要平和,同时要初步洗练,也就是截取树根的最佳形态段,舍弃其他。
挑选最佳形态段主要是为了日后创作方便——庞然大物毕竟创作费力费事,能有最佳之段,何必再求其他?
●将树根从山中运回,先用药水消毒,再进行皮处理,以防止日后变质。
去皮工序有讲究,如果树根的根皮对整个作品属锦上添花,也可不全部去除。
去皮有两种方式,树皮松懈者,可再埋入地下,任其自然腐烂脱落,保留纹理;树皮牢固者,可用刀具强行去皮。
●去皮之后就开始磨光了。
粗、中、细砂纸的轮番使用,可以让根雕光润,触摸起来有温润如玉之感。
此时,根雕基本定型,之后就是烤蜡。
烤蜡主要是为了防腐,并保持光泽。
烤蜡最好选用蜂蜡,再调和上高级润滑油,3遍过后再用粗布将附着在根雕上的蜡质全都去掉即可。
●根雕除了更讲究心态静和净外,还讲求创作者的素养。
胸无点墨,即使加工手法再娴熟,也不能创作出绝世精品。
比如有一兔子状根雕,两只耳朵竖了起来,艺术家在雕刻时借机融入一种等待的思念,并取名为守望。
于是,一个海枯石烂的沧桑誓言和思念的执着便被灵巧地表现了出来。
细细品之,多少美丽而悲情的故事会缓缓流出,令人赞叹不已。
树根雕制作方法

树根雕制作方法导言树根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树根材料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树根雕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本文将介绍树根雕的一般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要制作树根雕,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树根:选择一根具有较多纹理和独特形状的树根作为原材料。
可以在森林、公园或者乡村等地寻找适合的树根。
2.手工工具:包括锯子、刨子、锉刀、刀片等。
不同工具的选择根据树根的硬度和形状而定。
3.砂纸和磨具:用于修整和打磨树根雕的表面。
4.防护用品: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制作过程中的安全。
制作过程1. 清洁树根首先,将采集到的树根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泥土和异物。
可以使用水龙头和刷子轻轻地冲洗树根,或者用湿布擦拭。
2. 找准雕刻位置根据树根的形状和材料的特点,找准雕刻的位置。
可以选择树根上具有独特纹理和形态的部分来雕刻,以突出树根雕的美感。
3. 设计草图在树根上使用铅笔或者彩色笔绘制草图,确定雕刻的图案和细节。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来设计,也可以参考一些树根雕的范例。
4. 雕刻树根使用合适的工具开始雕刻树根。
根据设计的草图,在树根表面划出轮廓线,然后逐渐深入雕刻细节。
根据树根的硬度和形状,可以选择合适的刀具和锉刀来进行雕刻。
5. 清理树根在雕刻过程中,树根上会产生一些碎屑和木屑,及时清理这些垃圾,以便更好地进行雕刻工作。
6. 打磨树根雕刻完成后,使用砂纸和磨具对树根进行打磨,使表面光滑细腻。
可以从粗砂纸逐步过渡到细砂纸,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7. 上光和保护在树根表面涂抹适当的上光剂,可以增加树根雕的光泽度和保护效果。
上光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如蜂蜡或者木油等。
8. 完成作品最后,等待光泽剂干燥后,您的树根雕作品就完成了。
可以将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展示或者使用。
注意事项在制作树根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安全:使用锐利的工具进行雕刻需要小心谨慎,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以及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品。
2.尊重自然:在采集树根时,遵循法律和规定,不要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是一种传统的木雕工艺,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种工艺是在树根上进行雕刻,脱去树皮,呈现出根部内部的肌理和纹理,使根部产生艺术美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根雕脱骨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材。
根雕的选材非常讲究,要选择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树根作为雕刻的原材料。
选材时需要结合雕刻主题和形态来进行选择,确保可以创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作品。
接着是处理。
选好的树根要进行处理,首先是将树皮去除,暴露出根部的真实纹理。
然后需要对树根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的情况。
之后是雕刻。
在处理好的树根上进行雕刻,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想要的形象和图案雕刻出来。
雕刻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技艺,图案的深浅、细节的处理都需要经验和技术的支撑。
最后是上色。
树根雕刻完成后,需要进行上色处理。
在根雕上上色主要是为了突出雕刻的效果,让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上色需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颜料和上色方法。
根雕脱骨工艺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艺,需要雕刻师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通过这种传统工艺,可以将
自然的美感和文化内涵融入作品中,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根雕雕刻的方法

根雕的雕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根材。
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并不是随处可见。
山崖、山林、河畔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
去皮清污。
去皮的方法有两种:鲜剥法和浸泡法。
鲜剥法是将树根用水洗净后露天放置2-3天,让根部水分蒸发一些,然后用刀从断口处撬起剥除树皮。
浸泡法适用于放置时间较长的干枯根料,其方法是将根料浸入水中数天,直至可剥除为止。
在去皮清污的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
构思造型。
先不要急于动手雕刻,应根据生活经验,仔细琢磨,观察其造型。
雕刻成型。
构思好后,就可动手加工,裁截掉多余的根须,断面用火浇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状,达到自然美的效果。
要以抽象、夸张、朦胧的形象体现树根的天然形象。
有些根料残缺不全时,可选用同一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迹。
打磨。
用粗砂布将根料打磨一遍,将伤口痕迹磨平,再用细砂布抛光,使表面光亮可鉴。
用砂布打磨时用力要均匀,避免破坏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
上色。
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复在根材上涂3遍即可。
对于根雕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技艺,如需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参阅相关书籍。
根雕基本知识

根雕基本知识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
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
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
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
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
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 rsquo;,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
说的是唐时邺官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
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
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
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
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这些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的媲美。
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
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
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
从明代苏州画家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赚兰亭》等画中,可观赏到画家细致描绘的树根太师椅、树根拐杖等多种根雕艺术品。
明代谢肇淛著的《五杂俎》中记载:吴中以枯木根作禅椅,盖本于此。
这证明吴地当时根艺制作的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苏州博物馆内藏有清代早期的黄杨花几、笔筒,是巧妙利用天然树根形态创造的根雕作品。
二十世纪50年代初,苏州文管会曾收集到数堂树根家具,其中一堂树根椅是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遗物。
根雕制作方法

根雕制作方法根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它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根雕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才能达到最终的成品。
本文将从根雕制作的整体流程入手,分步骤描述每个环节的详细方法。
一、原料准备根雕的原料主要是树根和树桩,而选择什么样的根和桩是根据工艺品的尺寸和形状而定。
在准备材料时应相应安排。
选材时应注意:颜色,纹理,硬度,树根的尺寸和形状。
树根、树桩的尺寸、形状不同,选择的用途也就不一样,主要包括颜色、纹理、硬度、树根的尺寸和形状等。
二、根雕初始处理1、清洗:树根、树桩通常从野外采集而来,表面附着有泥土、虫鸟粪便、树皮等杂质,需要用刷子清洗除尽。
如果根雕材料受到损坏,需要把它们清洗干净,在工作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复。
2、去皮:清洗结束后需用刀将树的皮削去,这个过程需要非常仔细,不可过度削皮,以防损伤树木。
3、划线:在制作时应该先用宝石刀在树身上划出大致的造型,并在根雕表面标出雕刻线条,以方便雕刻。
4、粗雕:将根雕材料按照预定的标准和设计雕刻,从直八至八仙等传统人物及神兽作为造型。
5、嵌件,嵌金:部分根雕作品需要添加金属配件来增加其实用性和美观度。
金属配件的雕刻和嵌入需要在根雕的表面精细进行。
6、打磨:雕刻结束后应该先进行刚磨整平雕刻表面,溯源雕刻线条,同时修复过多的瑕疵。
7、上光:在根雕的方面表面涂上树油或透明漆,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根雕的表面,还可以使其变得有光泽和更为美观。
需要注意的是,涂抹完成后应该在通风地方晾晒以保证涂料充分干燥。
三、根雕细节处理1、着色:着色一般是在诸多环节中进行的,可以根据翻译颜色的需求与色调要求自行调理颜料来达到艺术风格的最为完美。
2、镶嵌:部分根雕需要在雕刻表面留出孔位用于装饰、摆放花盆等。
这个时候需要在根雕孔位处雕刻出模具,然后在模具中采用玻璃、植物纤维等材料制作镶嵌品。
3、丝结线:丝结线是根雕织物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需要在根雕表面逐一雕刻出线条,以增强织物效果。
根雕制作之材质去皮

根雕制作之材质去皮根材在制作时,为了满足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有的需要除皮,将根材的的自然纹理、色泽和质感显露出来,以增强作品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1.根皮的特点由于根材的种类不同,根皮的构造也各异。
一般根皮可分为内皮和外皮两部分。
内皮位于根皮的内层,是细胞有生长机能的部分。
根艺作者从根材皮的厚度、质地、内皮构造和根皮内层表面的木射线情况,可看出黄柏椤、桂皮栎等根皮较厚,松木、云杉等根皮较薄;落叶松根皮质地较脆弱,红松根皮则呈纵向条沟状或凹点状,木荷则呈棕色、白色相间的蓝麻点状等等。
有的根木表面平滑,如白兰、木荷等;有的根木表面是凹凸的槽棱,如元木、梨木等;有的表面呈现波状起伏,如白克木等。
在去皮时应注意识别观察根皮的外皮颜色、开裂情况与形态、剥落类型与结构等特征。
2.根材去皮方法根材在自然干燥前去皮,其方法也多种多样。
有人采用水泡法,使根皮膨胀后脱离木质。
有些树种的根材一般水泡2~10天后,用刀除去外皮,再水泡一天后用钢丝刷在水中刷洗,直到完全将皮除净为止,再放到背阴处晾干即可。
在福州地区,有人采取腐烂法去皮。
将根木放在活水中或埋在泥土中4~6个月,可使根皮腐烂,并能防止裂纹、虫蛀。
浸泡时要注间翻动检查。
浸泡时间的长短,以根皮腐烂到可以脱落为止。
湿皮去掉后,放到阴凉处阴干即可。
一定要注意不可在阳光下曝晒。
阴干后的根材纹理清晰,木质色彩美观。
还有人采取火烧法去皮,把根皮烧焦再剥,尤其那些根节凸凹的腐朽部分,通过火烧后再除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刀或其他工具去皮,应注意不要损伤根木表面纹理。
根艺生产工厂常采用机械去皮法,这种方法是将干透的根木用喷砂机或滚砂机去皮,效率较高,去皮也快,适合于根艺实用品批量生产。
有些树木的根材则是在干燥后去皮。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去皮前都应考虑到根艺作品的创作设想。
根艺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根材去皮,应区别于一般木材加工法。
木材加工去皮,主要是利用木质部分,将其加工成各种实用的木制品,而各种根材去皮,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出根艺美术作品来。
根雕制作方法

根雕制作方法根雕,是一种利用树根、树干等天然植物材料进行雕刻创作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自然美感和文化内涵。
根雕作品不仅在艺术市场上备受青睐,而且在民间艺术传统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下面将介绍根雕的制作方法,希望能为对根雕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根雕的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
通常来说,根雕所用的原料主要有槐根、榆根、榔根等。
这些树木生长缓慢,根部纹理丰富,适合雕刻制作,因此成为了根雕艺术的主要原料。
在选择原料时,要注意树根的形状和纹理,尽量选择外形完整、纹理清晰的根部,这样有利于后续的雕刻和表现。
其次,根雕的制作需要进行原料的加工处理。
首先要对选好的树根进行清洗和晾晒,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然后用锯子、刨子等工具对树根进行初步的修整和打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雕刻的设计图样来确定根雕的整体形状和结构,为后续的雕刻工作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根雕的雕刻工艺了。
在进行雕刻之前,要先将设计图样转移到树根表面,可以用碳纸或者直接在树根表面绘制草图。
然后,根据设计图样,使用锤、凿、刀等工具进行精细的雕刻。
在雕刻过程中,要根据根部的纹理和形状来调整力度和角度,保持雕刻的自然和统一。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手部和呼吸系统,避免木屑对身体造成伤害。
最后,根雕的制作还需要进行上色和修饰。
根雕作品通常需要进行上色处理,以突出树木的天然纹理和美感。
可以选择水性颜料或者木器漆进行上色,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细的涂抹和描绘。
此外,还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进行一些装饰和修饰,比如加入一些金属配件或者其他材料,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总的来说,根雕的制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工程,需要对原料的选择、加工处理、雕刻工艺、上色和修饰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根雕制作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对根雕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为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雕制作之材质去皮
根材在制作时,为了满足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有的需要除皮,将根材的的自然纹理、色泽和质感显露出来,以增强作品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1.根皮的特点
由于根材的种类不同,根皮的构造也各异。
一般根皮可分为内皮和外皮两部分。
内皮位于根皮的内层,是细胞有生长机能的部分。
根艺作者从根材皮的厚度、质地、内皮构造和根皮内层表面的木射线情况,可看出黄柏椤、桂皮栎等根皮较厚,松木、云杉等根皮较薄;落叶松根皮质地较脆弱,红松根皮则呈纵向条沟状或凹点状,木荷则呈棕色、白色相间的蓝麻点状等等。
有的根木表面平滑,如白兰、木荷等;有的根木表面是凹凸的槽棱,如元木、梨木等;有的表面呈现波状起伏,如白克木等。
在去皮时应注意识别观察根皮的外皮颜色、开裂情况与形态、剥落类型与结构等特征。
2.根材去皮方法
根材在自然干燥前去皮,其方法也多种多样。
有人采用水泡法,使根皮膨胀后脱离木质。
有些树种的根材一般水泡2~10天后,用刀除去外皮,再水泡一天后用钢丝刷在水中刷洗,直到完全将皮除净为止,再放到背阴处晾干即可。
在福州地区,有人采取腐烂法去皮。
将根木放在活水中或埋在泥土中4~6个月,可使根皮腐烂,并能防止裂纹、虫蛀。
浸泡时要注间翻动检查。
浸泡时间的长短,以根皮腐烂到可以脱落为止。
湿皮去掉后,放到阴凉处阴干即可。
一定要注意不可在阳光下曝晒。
阴干后的根材纹理清晰,木质色彩美观。
还有人采取火烧法去皮,把根皮烧焦再剥,尤其那些根节凸凹的腐朽部分,通过火烧后再除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刀或其他工具去皮,应注意不要损伤根木表面纹理。
根艺生产工厂常采用机械去皮法,这种方法是将干透的根木用喷砂机或滚砂机去皮,效率较高,去皮也快,适合于根艺实用品批量生产。
有些树木的根材则是在干燥后去皮。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去皮前都应考虑到根艺作品的创作设想。
根艺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根材去皮,应区别于一般木材加工法。
木材加工去皮,主要是利用木质部分,将其加工成各种实用的木制品,而各种根材去皮,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出根艺美术作品来。
所以不宜将一般木材的去皮法用于根材去皮。
3.根材去皮与创作相连
根材的去皮与不去皮,或去掉多少皮,与根艺作品的创作设想和表现形式紧密相连。
有的作品将皮去掉,是为了体现根的木质纹理和内皮的形象。
而有的作品为了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少去皮或不去皮。
有些根艺作品的去皮处理,是为了体现根材肌理错落有致,节疤突出,纹理清晰,色泽光润,使作品主题思想更为突出,形式表达更加美观多样。
特别是根艺实用品,如桌、椅、几架、凳等,将根材去皮进行制作,既实用又美观。
有些作品不去皮,也同样是为了适应创作的需要。
如根雕作品“寿星”,作者将其头部去皮,并用木雕手法刻出“寿星”面部形象,利用自然生成的根材皮部分当作“寿星”身躯和衣着,更显出根雕人物的自然美。
又如“浴”作品,是取材于一个小山枣树根,经过简单造型,一点皮都没除掉,创作出一位女性浴后侧卧的形象,似如从泥中生出一样。
总之,根艺创作中对根材无论是去皮还是不去皮或是少去皮,都是依据创作需要而定。
宗旨则是有利于保持作品独有的艺术性和永恒性,更好地向人们展示根艺作品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