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班-含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用前

2017年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号、、试室号、

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

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

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题1—1图石斧题1—2图骨耜(复原图)C.青铜朝代

D.铁器时代

【答案】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知识应用能力。从图的“石斧”“骨耜”可以看出是磨制

的工具,因此可以推断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故答案选B。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

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D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从关键词“不履行”“义务”“封地”、“爵禄”等

词可以判断是“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周王将部民和土地分封

给功臣、亲属及先代后裔,这部分人称为诸侯。诸侯要承担保卫周王室、定期朝贡周天子、

管理封地等义务。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题3表 【答案】D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A 中推论错误,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而不是与匈奴建立和平友好关系;B 中推论错误,丝绸之路因为主要运输丝织品而得名,“丝绸之路”除了运输丝织品以外,还运输瓷、香料等;C 丝绸之路的开通最大的成果是称为东西方沟通交流的桥梁;D 项正确。故答案选D 。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答案】C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词可知,这一单元学习的是隋唐时期的容,隋唐时期的主题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答案选D 。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题5图

【答案】C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能力。从图中“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瓦子、活字印刷术等现象都是出现宋代,故答案选C 。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

【答案】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理解能力。明朝初期,明太祖担心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因以“胡惟庸案”为理由废丞相,主要是为了强化皇权,加强统治。故答案选B。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答案】A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从题干中关键词“限制贸易政策”、“一口对外通商”等,可以看出这一政策是“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8、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题8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答案】D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税率比旧税率低。税率降低主要与《条约》的签订有很大的关系,《条约》中规定中国进出口关税需与英国商定。英国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尽可能压低关税。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答案】C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对材料的理解,“北洋舰队”是个外形庞大,部空虚的舰队,反映出“北洋舰队”的弊端所在。足以说明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会战败。因此答案选C。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答案】A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关键词“政治意义”“被低估”,“不容易的一件事”,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意义重大。故答案选C。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答案】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能力。从“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与“九一八事变”有关。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时间在20世纪初;B东北沦陷是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局部侵华;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在1937年;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1950年。故答案选B。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

【答案】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时间“1937年2月”“停止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等关键词,与“事变”和平解决有关。“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答案选B。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謇

B、之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