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精ppt课件

加强师生培训
定期对师生进行传染病防 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防 护意识和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传 染病防控工作,共同保障 幼儿健康。
03
消毒与清洁工作实施
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寝室等场 所进行定期照射,注意保护幼儿
眼睛和皮肤,避免直接照射。
定期在平台上发布传染病防控 相关知识、通知和提醒,提高 家长防控意识。
鼓励家长在平台上分享防控经 验和做法,促进家园共育。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推广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协助晨检、午检等日常检查 工作。
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请专业医生或家长志愿者为幼儿讲解传染病 防控知识。
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落实防控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接触 传染源等。同时,家长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保证自身健康才能更 好地照顾孩子。
05
家长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
家长会议安排及内容设计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传达幼儿 园传染病防控政策、措施和最新动态 。
设计互动性强的会议内容,如防控知 识问答、经验分享等,提高家长参与 度。
针对季节性传染病,提前召开专题家 长会,提醒家长注意预防和控制。
家校互动平台搭建和信息共享
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 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及时沟通 。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后,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 染。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 课件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 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识别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 家校共育,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 政策法规宣传及教育资源推荐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定义与传播途径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培训与考核
对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现场处置措施演示
发现病例
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核实情 况,并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隔离措施
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告知病情及处置措施, 做好家长安抚工作。
通知家长
将患儿隔离至单独房间,避免与其他幼儿接 触,同时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
《儿童健康手册》
包含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照顾儿童 的身体健康。
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分享
中国大学MOOC
提供多门与传染病相关的在线课程,如《传染病学》、《儿童传 染病防治》等,可供幼儿园教师自由选择学习。
丁香医生
专业的医学知识科普平台,提供大量关于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方面的文章和视频资源。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 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 传播、虫媒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由病毒引起 ,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细菌性传染病
如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由细菌引起,通 过食物、水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蛲虫病等,由寄生虫引起,通过 食物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 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识别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 家校共育,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 政策法规宣传及教育资源推荐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定义与传播途径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培训与考核
对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现场处置措施演示
发现病例
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核实情 况,并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隔离措施
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告知病情及处置措施, 做好家长安抚工作。
通知家长
将患儿隔离至单独房间,避免与其他幼儿接 触,同时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
《儿童健康手册》
包含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照顾儿童 的身体健康。
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分享
中国大学MOOC
提供多门与传染病相关的在线课程,如《传染病学》、《儿童传 染病防治》等,可供幼儿园教师自由选择学习。
丁香医生
专业的医学知识科普平台,提供大量关于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方面的文章和视频资源。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 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 传播、虫媒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由病毒引起 ,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细菌性传染病
如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由细菌引起,通 过食物、水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蛲虫病等,由寄生虫引起,通过 食物或接触等途径传播。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人员流动性大,若有孩子或教 职工患病未及时隔离治疗,易 造成交叉感染。
03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 的习惯,特别是在接 触食物、使用卫生间 后。
培养儿童正确的打喷 嚏和咳嗽礼仪,使用 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
教育儿童不随便摸脸 、不随地吐痰、不随 地大小便。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对幼儿园厨房、卫生间等关键 区域进行重点消毒,确保卫生 达标。
04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观察孩子身体变化
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是否有发热现象
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黏膜 ,是否有异常皮疹、溃 疡等
注意孩子的呼吸、咳嗽 和声音,是否有呼吸急 促、咳嗽等症状
观察孩子的饮食和睡眠 ,是否有食欲不振、睡 眠不安等情况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 件(完整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CONTENCT
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分析 •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特点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家长应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 ,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05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孩子健康
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幼 儿园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渠道 ,及时发布传染病防控知识和信
息。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传染病 防控工作,共同关注孩子健康状
况。
家长在家庭中实施预防措施
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03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 的习惯,特别是在接 触食物、使用卫生间 后。
培养儿童正确的打喷 嚏和咳嗽礼仪,使用 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
教育儿童不随便摸脸 、不随地吐痰、不随 地大小便。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对幼儿园厨房、卫生间等关键 区域进行重点消毒,确保卫生 达标。
04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观察孩子身体变化
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 是否有发热现象
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黏膜 ,是否有异常皮疹、溃 疡等
注意孩子的呼吸、咳嗽 和声音,是否有呼吸急 促、咳嗽等症状
观察孩子的饮食和睡眠 ,是否有食欲不振、睡 眠不安等情况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 件(完整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CONTENCT
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幼儿园环境中传染病风险分析 • 关键预防措施与方法 • 早期发现和处理策略 •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定义及特点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家长应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 ,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05
家长参与和合作重要性
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孩子健康
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幼 儿园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渠道 ,及时发布传染病防控知识和信
息。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传染病 防控工作,共同关注孩子健康状
况。
家长在家庭中实施预防措施
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知识幼儿园PPT课件

掌握正确测量体温、观察呼吸频率等 基本技能。
学习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食欲、睡 眠等变化。
家长沟通渠道搭建
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等即时 通讯工具,方便家长及时反映幼
儿健康状况。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传 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家长防控意
识。
鼓励家长发现幼儿异常症状时及 时与幼儿园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
发现疑似病例处理程序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包括空气、飞 沫、尘埃传播,水、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以及血 液、体液传播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 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 受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免疫接种状况等因素影响 。
03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01
02
03
勤洗手
教导幼儿养成饭前便后、 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的习 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 底清洗双手。
不随地吐痰
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咳 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 部遮掩口鼻。
个人物品不共用
避免幼儿之间共用餐具、 毛巾等个人物品,减少交 叉感染的风险。
环境卫生整治要求
培训中,教职工学习了如何应对突发疫情,包括疫情报告、应急处置、隔离观察等方面的 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下一步工作计划部署
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
幼儿园将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和任务,确保防控工作的高效运转。
加强日常防控工作
幼儿园将继续加强日常防控工作,包括定期消毒、通风换气、晨检午 检等,确保幼儿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

操作性。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06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防控工作
家长参与培训,提高认识水平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向家 长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
鼓励家长分享防控经验和 做法,促进彼此学习和交 流。
通过案例分析,让家长了 解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 措施。
家校互动平台搭建,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02
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常见类型与危害程度
01 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麻疹、水痘等。
03 消化道传染病
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
等。
02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如乙肝、艾滋病等。
04 危害程度
不同传染病危害程度不同
,从轻微不适到严重危及
生命。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
食物和水传播
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虫媒传播
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 易2
析
孩子们生活习惯及行为特点
01 频繁接触
孩子们在幼儿园中互动频繁,包括拥抱、牵手、 分享玩具等,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信息共享
建立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 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 孩子健康状况。
及时上报,遵循处理流程
发现疑似病例
一旦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的幼儿,应立 即将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上报相关部门
配合调查处理
积极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对幼儿 园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其他幼儿的健 康监测和防控措施。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06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防控工作
家长参与培训,提高认识水平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向家 长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
鼓励家长分享防控经验和 做法,促进彼此学习和交 流。
通过案例分析,让家长了 解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 措施。
家校互动平台搭建,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02
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常见类型与危害程度
01 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麻疹、水痘等。
03 消化道传染病
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
等。
02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如乙肝、艾滋病等。
04 危害程度
不同传染病危害程度不同
,从轻微不适到严重危及
生命。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
食物和水传播
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虫媒传播
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 易2
析
孩子们生活习惯及行为特点
01 频繁接触
孩子们在幼儿园中互动频繁,包括拥抱、牵手、 分享玩具等,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信息共享
建立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 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 孩子健康状况。
及时上报,遵循处理流程
发现疑似病例
一旦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的幼儿,应立 即将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上报相关部门
配合调查处理
积极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对幼儿 园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其他幼儿的健 康监测和防控措施。
2024版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完整ppt课件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开展家长培训活动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对 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家长的防 控意识和能力。
建立家长微信群或QQ群 方便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发布传染病防控相关信息和通知。
2024/1/30
16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的方式
2024/1/30
家长志愿者参与
鼓励家长自愿参与到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来,如协助老师 进行晨检、午检等。
家长监督与反馈
家长可对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幼儿 园反馈,促进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家长配合与支持
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防控措施,如按要求接送孩子、不随 意进入幼儿园等,同时给予幼儿园必要的支持和理解。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完整 ppt课件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传染病基础知识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策略 • 幼儿园环境优化与防控措施 • 家长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 •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重点
2
01 传染病基础知识
2024/1/30
3
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
晨检制度
幼儿每天早晨入园前,由保健医生 进行晨检,检查幼儿的手部、口腔 等部位,询问家长幼儿在家健康状 况。
病假追踪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要进行病因追 查和登记,如实记录幼儿的患病情 况和治疗情况。
8
消毒与清洁措施
01
02
03
环境消毒
定期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玩具、餐具等进行全面消 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024/1/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开展家长培训活动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对 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家长的防 控意识和能力。
建立家长微信群或QQ群 方便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发布传染病防控相关信息和通知。
2024/1/30
16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的方式
2024/1/30
家长志愿者参与
鼓励家长自愿参与到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来,如协助老师 进行晨检、午检等。
家长监督与反馈
家长可对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幼儿 园反馈,促进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家长配合与支持
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防控措施,如按要求接送孩子、不随 意进入幼儿园等,同时给予幼儿园必要的支持和理解。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培训完整 ppt课件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传染病基础知识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策略 • 幼儿园环境优化与防控措施 • 家长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 •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重点
2
01 传染病基础知识
2024/1/30
3
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
晨检制度
幼儿每天早晨入园前,由保健医生 进行晨检,检查幼儿的手部、口腔 等部位,询问家长幼儿在家健康状 况。
病假追踪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要进行病因追 查和登记,如实记录幼儿的患病情 况和治疗情况。
8
消毒与清洁措施
01
02
03
环境消毒
定期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玩具、餐具等进行全面消 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024/1/30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接触患病儿童;定期消毒玩具 、餐饮具等。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
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 菌。
通过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 。
症状
预防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 便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加强水源 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发现患者及时隔 离治疗。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海产品;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 全;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
04
其他类型传染病
04
其他类型传染病
结膜炎
01 02
结膜炎概述
结膜炎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 称。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 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接触患病儿童;定期消毒玩具 、餐饮具等。
手足口病
01
02
03
04
病原体
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 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 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 被污染的玩具、餐饮具等物品 传播。
症状
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 皮疹或疱疹,可伴有咳嗽、流 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
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 菌。
通过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 。
症状
预防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 便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加强水源 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发现患者及时隔 离治疗。
甲型肝炎
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
紧急处置预案制定
制定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紧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人、联系方式等关 键信息。
加强学校与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的沟通协调,确保在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获取专业 指导和支持。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Part
05
家长参与和合作策略探讨
家长沟通渠道建设
共同关注孩子健康问题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向家长宣传健康饮食、充 足睡眠、适度运动等健康 生活方式,提高家长和孩 子健康意识。
疫苗接种提醒
提醒家长按照免疫规划要 求,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发生。
病例报告和处置
发现学生有疑似传染病症 状时,及时通知家长并带 学生就医,同时做好病例 登记和追踪工作。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 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 又称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 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消化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 、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 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家校互动平台搭建
家校联系本
01
设立家校联系本,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及时沟通学生健康状况
和相关信息。
家长志愿者团队
02
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参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协助开展
健康教育、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等。
家校合作活动
03
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健康知识竞赛等,增进家
紧急处置预案制定
制定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紧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人、联系方式等关 键信息。
加强学校与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的沟通协调,确保在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获取专业 指导和支持。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Part
05
家长参与和合作策略探讨
家长沟通渠道建设
共同关注孩子健康问题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向家长宣传健康饮食、充 足睡眠、适度运动等健康 生活方式,提高家长和孩 子健康意识。
疫苗接种提醒
提醒家长按照免疫规划要 求,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发生。
病例报告和处置
发现学生有疑似传染病症 状时,及时通知家长并带 学生就医,同时做好病例 登记和追踪工作。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 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 又称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 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消化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 、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 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家校互动平台搭建
家校联系本
01
设立家校联系本,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及时沟通学生健康状况
和相关信息。
家长志愿者团队
02
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参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协助开展
健康教育、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等。
家校合作活动
03
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健康知识竞赛等,增进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校内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加强食品采购、加工、储 存的过程管理,做好餐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设备,督促幼儿勤洗手、正确洗手, 强调用流动水洗手
落实好教室、食堂、厕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和环境的预防性 消毒(高度公共接触的部位:水龙头、门把手、走道扶手 等)。
加强厕所的通风,厕所大门尽量敞开。
消毒30分钟。 6)教室空气:如果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每天用紫外线灯
照射60分钟。其他传染病不需要,只要经常开窗通风即可。 备注:发生传染病班级物品进入传染病专用室消毒,并与其
他班级分开存放。
菌痢
潜伏期 1-7天 医学观察内容 注意观察发热、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以及有无果冻样大便 医学观察期 7天 返园条件 急性期症状消失后,第5、7天粪检
阴性后解除隔离,并取得有关诊疗单位证明。
6 潜伏期诺多如在病2毒4~—4临8h床,少特数征在--118~72h。
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粪检白细 胞阴性。
有无皮疹,向心性分布 医学观察期: 21天 返园条件: 痂皮硬结干燥后5天,无新疹出现 有相关诊断
医院的返园证明
➢ 2、流行性腮腺炎 ➢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 ➢ 传染源:患者 ➢ 传播途径: ➢ 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 易感人群:5~15岁患者多见(儿童和青
少年),冬春季多发,常在托幼机构、 学校中引起爆发
传染期: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严重 进展性水痘传染期更长。
传播途径—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一年四季均有,冬春季多发,多在15岁以前感
染,婴幼儿和5—9岁儿童为主。 90%以上为显 性感染
水痘的临床表现
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多先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38~39℃),起病急,1~2天后出现皮疹,呈向 心性分布,以躯干部为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较 少,口腔粘膜常有损害。
的 语 句 来 回 答。 观 察 过 许多 动物和 植物, 积累了 大量的 第一手 资料, 为他创 立进化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1.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 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 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动物 2、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脑膜炎、流感、百日咳、白喉、结核等, 有一定季节性。 经食物、水传播: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经接触传播:手足口、水痘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菌痢、登革热、乙脑 医源性传播:艾滋病、乙肝 土壤传播:蛔虫、炭疽、破伤风杆菌 垂直传播:艾滋病、乙肝 3、易感人群:对该病缺乏免疫的人
投放、分批消毒。
3. 保护易感儿
设立检疫班,确定检疫日期(医学观察期)。如有新病例 出现应从最后一例算起重新观察至期满。
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加强晨检(直接进 班级晨检——初检保育员负责、复检8:30后保健医生负 责)。
坚持“四不”原则。 即不并班、不串班、不收新生、不转园。 传染病的班级幼儿有专用通道 加强对幼儿、家长的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指导督促幼儿正
一旦呕吐腹泻情况,应注意: 1、切忌马上用拖把清理。有案例表明,由于没有按要求消毒而直接
用拖把清理,产生的气溶胶将加速诺如病毒扩散,形成拖到哪里感染 到哪里的现象。 2、应及时掩闭覆盖,并严格掌握时间和浓度。应先使用蘸有浓度为 15000mg/L(60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布,或卫生纸覆盖在呕 吐物上,作用30min后;将覆盖物包裹呕吐物一起丢弃到待进一步消 毒的容器中。 3、从外向里擦拭消毒。以呕吐物为中心,从外围2m处,由外向内采 用蘸有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污染 场所和物体表面,如桌椅、墙面及地面等,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 清洗;本措施可以与上述有关呕吐物处理同时进行。 如患者呕吐于洗手盆中,则以洗手盆为中心,从外围1m处,由外向 内采用蘸有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 物体表面,如水池、水龙头、墙面及地面,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 清洗。 三、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清洗后认 真洗手。
通过污染水源可以引起社区大暴发
可由患者周围的人吸入含病毒的微粒(患者排出的呕吐物 在空气中蒸发)而传播
在一次暴发中可以有多种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易感,具有症状较轻、自限性、 易引起暴发和冬春季多发等特点。
护理院、医院、学校、托幼机构常发生暴 发
预防
落实晨检和全日健康巡查,做好因病缺勤缺课网络直报和 原因追查
沙霞幼儿园 2016.4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9种
甲类2种: 强制管理 2小时内报告 乙类26种:严格管理 12小时内报告 丙类11种:监测管理 24小时内报告
《 达 尔 文 的故 事》阅 读答案 一达尔 文是一 位世界 闻名的 科学家 ,他从 小就喜 欢 观 察 花 草 树木怎 样生长 、鸟兽 虫鱼怎 样生活 。他有 时爬到 树上, 看母鸟 怎么孵 小 鸟 ;有 时 到 河边去 钓鱼, 把钓到 的鱼养 起来观 察。蝴 蝶啊、 蜻蜓啊 ,他都捕捉来
幼儿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有胃肠型感 冒之称。
此外,头痛、轻度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 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
临床特征--2 自限性疾病,症状轻,病后没有后遗
症;
病程:一般1-3天,年幼、年老及住院 人群病程可至4-6天;
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同型病毒抗体保 护可维持8周至6个月,可反复感染。
关医疗单位的证明
3猩红热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通常2~3天 医学观察 期:12天 隔离期:
隔离到咽部炎症消退为止,一般为 7~10天(2次咽培养阴性)。 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 皮疹出现之前发生 3、皮疹: 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 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 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 有发痒的感觉。 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 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 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 舌”
皮损陆续发生,可同时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四世同堂),皮疹不是一下子都出来的,特点是 一批一批地出现,因此患儿身上有的皮疹是刚刚发 出的丘疹样小红点,有的已经开始结痂了。
典型为散在性绿豆大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疱顶有 脐窝状。病程2~3周
1水痘
潜伏期:10-24天 医学观察内容:注意观察儿童主要在胸腹部
做 标 本 。 达 尔 文 每天 工作以 后,喜 欢在树 林里散 步,呼 吸新鲜 空气。 就是在 这 休 息 的 时 候,他 还要认 真观察 树林里 的东西 。一棵 小草的 变化, 一条小 虫的蠕 动 , 也 能 使 他产生 极大的 兴趣。 有 一 次 , 达尔文 看见树 上有几 只小鸟 ,就站 住 了 , 仰 着 头仔细 观察。 为了不 惊动它 们,他 一动不 动地在 树下站 了好久 。一只 小 松 鼠 以 为 他是一 根木桩 ,竟然 顺着他 的腿, 爬上了 他的肩 膀。 达 尔 文 在长 期 的 科 学 研 究工作 中,观 察过许 多动物 和植物 ,积累 了大量 的第一 手资料 ,为他 创 立 进 化 论 提供了 可靠的 科学依 据。 阅 读 答 案: 1.给 短 文 加 一个 合适的 标 题 , 写 在 前面的 横线上 。 2.第 3自 然 段 主 要讲了 什么意 思? 这 段 写 达尔 文 认 真 观 察 小鸟, 被松鼠 当成了 木桩。 3.文 中 哪 些 语句 最能体 现达尔 文认真 观 察 树 林 里 的生物 ?用画 出。 4.达 尔 文 这 样认真 观察, 有什么 作用? 用文中
传染病的特点
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 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 虫)
有传染性: 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 传染给另一个人。
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 径,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人的抵抗力)等 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
行。
季节性 冬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以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 感冒、麻疹、风疹等传染病流行为主 夏秋季5-10月,以手足口病为高发。
以水痘的流行为例,传染病流行 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什么?
水痘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病 人(急性期)为传染源,是最容易传播的疾病 之一,在儿童中的传播占90%以上。
4、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EV71等病毒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多发(5-10月),主要发生在<5岁儿童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传染性
最强 传播途径: 1、主要是通过肠道传播
2、人群间的接触 3、呼吸道(空气飞沫)也可传播
28
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29
手足口病
传染源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
病毒可以在粪便和呕吐物发现,潜伏期末有传染 性
感染后在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持续4周,感 染后2-5天病毒量最高
隐性感染者 30%的人感染后没有症状,但可以排 出病毒,也具有传染性
诺如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
粪口传播
人-人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气溶胶)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蛎、冰、鸡蛋、色拉及水等 最常引起暴发性胃肠炎流行。生吃贝类食物是导致类诺 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常见原因。
临床表现
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 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
一侧或双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 高峰,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 显。病程10~14天
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 生严重并发症。
腮腺炎
潜伏期:14-25天 医学观察内容: 注意观察儿童有无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 肿痛,有疑似患者立即隔离 医学观察期: 21天 返园条件: 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发病后10天,约3周,有相
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设备,督促幼儿勤洗手、正确洗手, 强调用流动水洗手
落实好教室、食堂、厕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和环境的预防性 消毒(高度公共接触的部位:水龙头、门把手、走道扶手 等)。
加强厕所的通风,厕所大门尽量敞开。
消毒30分钟。 6)教室空气:如果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每天用紫外线灯
照射60分钟。其他传染病不需要,只要经常开窗通风即可。 备注:发生传染病班级物品进入传染病专用室消毒,并与其
他班级分开存放。
菌痢
潜伏期 1-7天 医学观察内容 注意观察发热、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以及有无果冻样大便 医学观察期 7天 返园条件 急性期症状消失后,第5、7天粪检
阴性后解除隔离,并取得有关诊疗单位证明。
6 潜伏期诺多如在病2毒4~—4临8h床,少特数征在--118~72h。
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粪检白细 胞阴性。
有无皮疹,向心性分布 医学观察期: 21天 返园条件: 痂皮硬结干燥后5天,无新疹出现 有相关诊断
医院的返园证明
➢ 2、流行性腮腺炎 ➢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 ➢ 传染源:患者 ➢ 传播途径: ➢ 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 易感人群:5~15岁患者多见(儿童和青
少年),冬春季多发,常在托幼机构、 学校中引起爆发
传染期: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严重 进展性水痘传染期更长。
传播途径—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一年四季均有,冬春季多发,多在15岁以前感
染,婴幼儿和5—9岁儿童为主。 90%以上为显 性感染
水痘的临床表现
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多先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38~39℃),起病急,1~2天后出现皮疹,呈向 心性分布,以躯干部为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较 少,口腔粘膜常有损害。
的 语 句 来 回 答。 观 察 过 许多 动物和 植物, 积累了 大量的 第一手 资料, 为他创 立进化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1.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 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 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动物 2、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脑膜炎、流感、百日咳、白喉、结核等, 有一定季节性。 经食物、水传播: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经接触传播:手足口、水痘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菌痢、登革热、乙脑 医源性传播:艾滋病、乙肝 土壤传播:蛔虫、炭疽、破伤风杆菌 垂直传播:艾滋病、乙肝 3、易感人群:对该病缺乏免疫的人
投放、分批消毒。
3. 保护易感儿
设立检疫班,确定检疫日期(医学观察期)。如有新病例 出现应从最后一例算起重新观察至期满。
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加强晨检(直接进 班级晨检——初检保育员负责、复检8:30后保健医生负 责)。
坚持“四不”原则。 即不并班、不串班、不收新生、不转园。 传染病的班级幼儿有专用通道 加强对幼儿、家长的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指导督促幼儿正
一旦呕吐腹泻情况,应注意: 1、切忌马上用拖把清理。有案例表明,由于没有按要求消毒而直接
用拖把清理,产生的气溶胶将加速诺如病毒扩散,形成拖到哪里感染 到哪里的现象。 2、应及时掩闭覆盖,并严格掌握时间和浓度。应先使用蘸有浓度为 15000mg/L(60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布,或卫生纸覆盖在呕 吐物上,作用30min后;将覆盖物包裹呕吐物一起丢弃到待进一步消 毒的容器中。 3、从外向里擦拭消毒。以呕吐物为中心,从外围2m处,由外向内采 用蘸有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污染 场所和物体表面,如桌椅、墙面及地面等,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 清洗;本措施可以与上述有关呕吐物处理同时进行。 如患者呕吐于洗手盆中,则以洗手盆为中心,从外围1m处,由外向 内采用蘸有浓度为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擦拭各类 物体表面,如水池、水龙头、墙面及地面,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 清洗。 三、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清洗后认 真洗手。
通过污染水源可以引起社区大暴发
可由患者周围的人吸入含病毒的微粒(患者排出的呕吐物 在空气中蒸发)而传播
在一次暴发中可以有多种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易感,具有症状较轻、自限性、 易引起暴发和冬春季多发等特点。
护理院、医院、学校、托幼机构常发生暴 发
预防
落实晨检和全日健康巡查,做好因病缺勤缺课网络直报和 原因追查
沙霞幼儿园 2016.4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9种
甲类2种: 强制管理 2小时内报告 乙类26种:严格管理 12小时内报告 丙类11种:监测管理 24小时内报告
《 达 尔 文 的故 事》阅 读答案 一达尔 文是一 位世界 闻名的 科学家 ,他从 小就喜 欢 观 察 花 草 树木怎 样生长 、鸟兽 虫鱼怎 样生活 。他有 时爬到 树上, 看母鸟 怎么孵 小 鸟 ;有 时 到 河边去 钓鱼, 把钓到 的鱼养 起来观 察。蝴 蝶啊、 蜻蜓啊 ,他都捕捉来
幼儿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有胃肠型感 冒之称。
此外,头痛、轻度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 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
临床特征--2 自限性疾病,症状轻,病后没有后遗
症;
病程:一般1-3天,年幼、年老及住院 人群病程可至4-6天;
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同型病毒抗体保 护可维持8周至6个月,可反复感染。
关医疗单位的证明
3猩红热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通常2~3天 医学观察 期:12天 隔离期:
隔离到咽部炎症消退为止,一般为 7~10天(2次咽培养阴性)。 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 皮疹出现之前发生 3、皮疹: 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 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 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 有发痒的感觉。 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 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 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 舌”
皮损陆续发生,可同时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四世同堂),皮疹不是一下子都出来的,特点是 一批一批地出现,因此患儿身上有的皮疹是刚刚发 出的丘疹样小红点,有的已经开始结痂了。
典型为散在性绿豆大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疱顶有 脐窝状。病程2~3周
1水痘
潜伏期:10-24天 医学观察内容:注意观察儿童主要在胸腹部
做 标 本 。 达 尔 文 每天 工作以 后,喜 欢在树 林里散 步,呼 吸新鲜 空气。 就是在 这 休 息 的 时 候,他 还要认 真观察 树林里 的东西 。一棵 小草的 变化, 一条小 虫的蠕 动 , 也 能 使 他产生 极大的 兴趣。 有 一 次 , 达尔文 看见树 上有几 只小鸟 ,就站 住 了 , 仰 着 头仔细 观察。 为了不 惊动它 们,他 一动不 动地在 树下站 了好久 。一只 小 松 鼠 以 为 他是一 根木桩 ,竟然 顺着他 的腿, 爬上了 他的肩 膀。 达 尔 文 在长 期 的 科 学 研 究工作 中,观 察过许 多动物 和植物 ,积累 了大量 的第一 手资料 ,为他 创 立 进 化 论 提供了 可靠的 科学依 据。 阅 读 答 案: 1.给 短 文 加 一个 合适的 标 题 , 写 在 前面的 横线上 。 2.第 3自 然 段 主 要讲了 什么意 思? 这 段 写 达尔 文 认 真 观 察 小鸟, 被松鼠 当成了 木桩。 3.文 中 哪 些 语句 最能体 现达尔 文认真 观 察 树 林 里 的生物 ?用画 出。 4.达 尔 文 这 样认真 观察, 有什么 作用? 用文中
传染病的特点
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 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 虫)
有传染性: 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 传染给另一个人。
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 径,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人的抵抗力)等 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
行。
季节性 冬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以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 感冒、麻疹、风疹等传染病流行为主 夏秋季5-10月,以手足口病为高发。
以水痘的流行为例,传染病流行 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什么?
水痘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病 人(急性期)为传染源,是最容易传播的疾病 之一,在儿童中的传播占90%以上。
4、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EV71等病毒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多发(5-10月),主要发生在<5岁儿童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传染性
最强 传播途径: 1、主要是通过肠道传播
2、人群间的接触 3、呼吸道(空气飞沫)也可传播
28
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29
手足口病
传染源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患者
病毒可以在粪便和呕吐物发现,潜伏期末有传染 性
感染后在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持续4周,感 染后2-5天病毒量最高
隐性感染者 30%的人感染后没有症状,但可以排 出病毒,也具有传染性
诺如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
粪口传播
人-人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气溶胶)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蛎、冰、鸡蛋、色拉及水等 最常引起暴发性胃肠炎流行。生吃贝类食物是导致类诺 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常见原因。
临床表现
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 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
一侧或双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 高峰,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 显。病程10~14天
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 生严重并发症。
腮腺炎
潜伏期:14-25天 医学观察内容: 注意观察儿童有无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 肿痛,有疑似患者立即隔离 医学观察期: 21天 返园条件: 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发病后10天,约3周,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