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纵隔子宫合并早孕的体会

超声诊断纵隔子宫合并早孕的体会

超声诊断纵隔子宫合并早孕的体会摘要】作者通过回顾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体会,总结了纵隔子宫的B超声像图特征,以进一步提高今后的诊断水平。

B超为纵隔子宫并早期妊娠患者提供了一项实用、简便、安全、无创的诊断方法,对指导临床处理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超声; 纵隔子宫; 早孕【中图分类号】R7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27-02 子宫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之一,是先天发育中,由于双副中肾管融合中受阻所致。

子宫纵隔子宫纵隔使子宫腔的对称形态发生改变,并可能干扰正常生育功能,因此极易易引起原发性不孕或难治性不育症。

临床主要可表现为流产、早产、不孕等[1]。

我们在门诊、妇女病普查、农民健康体检过程中,能时常遇到子宫纵隔患者,超声检查能准确提示子宫纵隔的诊断。

现将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

冷水乡位于磐安县县城南部,辖17个行政村,人口9848人。

总面积 41 平方公里。

中心卫生院现有全科医生12人,从2006年起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开展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

2010年1-12月门诊病人例数29739。

2010年1-12月我院门诊、妇女病普查、农民健康体检超声检查的对象中共发现纵隔子宫对象15例。

(其中9例育有儿女,3例对象产后体检时才发现纵膈子宫),其中合并早期妊娠的患者6例,年龄21~49岁。

6例患者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9~52d。

4例有流产史。

1.2仪器设备:使用SonoScape A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MHz。

1.3检查方法:患者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务必使膀胱有发胀的感觉。

全方位扫查盆腔,观察子宫外形是否异常,测量子宫3个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大小,尤其是横径,观察宫腔回声和内膜分布情况,先由宫底向宫颈横断扫查观察宫腔内有无带状分隔,以及分隔向宫颈外口延伸的程度;再由子宫右侧向左侧做纵断扫查,判断妊娠囊的位置。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研究 王继安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研究 王继安

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诊断研究王继安发表时间:2017-09-04T15:39:49.45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作者:王继安[导读] 确诊妊娠合并不完全纵隔畸形,胎位不正,胎盘增大、增厚、变形等,为产科提供了剖宫产不完全纵隔切除术的手术依据。

哈尔滨市阿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探讨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对胎位、胎盘、羊水和胎儿的影响。

方法:对40例纵隔子宫畸形妊娠者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自超声检查确认后,定期超声随访,追踪观察至胎儿出生。

结果:不完全纵隔子宫畸形中晚期妊娠时典型超声表现为:妊娠增大的宫体上部宫腔内见纵行分隔将宫腔分成左右两部分,晚期妊娠时左右两部分常不对称,甚至纵隔贴近一侧宫壁。

胎位异常占90.25%,胎盘变形、增大、增厚占42.5%,胎盘局部早熟样表现占15%,剖宫产率占77.5%。

结论: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早期妊娠可明确诊断,对纵隔子宫引起的反复流产,不明原因的产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超声检查Study on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incomplete septate uterus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subseptate uterus in late pregnancy and the fetal position, placenta, amniotic fluid and fetal effects.Methods: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data of 40 patients with septate uterus malform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aft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Results: subseptate uterine malformation in late pregnancy: pregnancy ultrasound showed typical enlarged uterine cavity upper palace see Longitudinal divides the uterine cav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bout two part of late pregnancy often asymmetrical, even close to the side of the palace wall. Mediastinal fetal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 90.25%, placental deformation increases, thickening accounted for 42.5% the placenta, local premature performance accounted for 15%,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ccounted for 77.5%.Conclusion: ultrasonography can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of early pregnancy in uterine septum.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recurrent abortion caused by uterine septum.Key words: incomplete septate uterus; late pregnancy; Ultrasonography不完全纵隔子宫(Incomplete Septate Uterus ISU)是较为常见的子宫畸形,非妊娠时因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不易被发现,大多于妇科检查、宫腔镜检查、手术时发现,或合并妊娠时超声检测发现宫内异常光带而诊断。

早孕的超声表现

早孕的超声表现

早孕的超声表现早孕(早期妊娠)指怀孕的时间在怀孕12周末之前。

胚胎在此时会急剧改变发展。

由于超声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无辐射,是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于临床确定是否怀孕、是否宫内孕、胚胎数目、是否存活、估计妊娠龄等等,具有重要价值。

1.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孕妇需要适度充盈膀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涂抹耦合剂将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缘,探头频率3.0~5.0MHz。

经阴道超声检查:排空膀胱后进行,孕妇取膀胱截石位,用一次性避孕套罩住阴道探头套内外均涂以消毒耦合剂后进行检查,探头频率7.0MHz~10.0MHz。

首先对子宫分别从纵切面和横切面进行扫查,观察子宫的形态、肌层及宫腔的情况,观察是否有妊娠囊、卵黄囊,胚胎数目,是否有胎心搏动,以及胚胎的长度等等。

最后观察双侧附件的情况,有无囊肿、包块等。

2.超声表现:怀孕后最早出现的超声征象是妊娠囊,早期的妊娠囊仅表现为中央极小的暗区即绒毛膜腔,小暗区周围为一完整的厚度均匀的高回声(由正在发育的绒毛和邻近的蜕膜组成),妊娠囊的回声强度略高于子宫肌层,厚度至少不低于2mm,呈“双环征”。

形态常为圆形,较大者可变为椭圆形。

妊娠囊内出现的第一个解剖结构往往就是卵黄囊,成球形,壁薄,中央为无回声,透声好,直径<6mm,是妊娠囊发育良好的标志,至12周时卵黄囊消失。

一般怀孕后6周会出现胚胎回声,位于妊娠囊内,7周后胚胎回声内可见胎心搏动,若孕囊直径超过20mm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则应考虑空孕囊的可能。

8周时胚胎基本成形,超声可测量胚胎的长度,即头臀长(CRL:胚胎颅顶部至臀部外缘的距离)。

头臀长时早孕估测妊娠龄(周)较为准确的方法,孕龄(d)=头臀长mm+42,孕周(w)=头臀长cm+6.5。

用头臀长推算孕龄(周)适用于孕7-12周,测量时不能包括卵黄囊及肢体,测量时应取胎儿躯体最长、最直的正中矢状切面。

图五头臀长约3.1cm,估算孕周约9W+。

有时在早孕期还能看到羊膜囊,壁菲薄,用高频超声或孕7周以后加大增益才能显示。

超声对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鉴别诊断分析

超声对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鉴别诊断分析
子宫不完全纵膈患者,往往有较高的流产率,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胚胎发育停止,甚至出现胎儿畸形等。相反,宫腔粘连患者多能够足月分娩,流产率较低。这种发生,主要是由于子宫纵膈产生,子宫肌层的血管较少,纤维组织增加,孕卵多不能良好地着床,因此可能导致早期的流产。而子宫不完全纵膈,还会导致宫腔容积较小,阻碍胎儿在宫腔内的旋转,可造成胎儿胎位异常增多[5]。而子宫粘连带出现,多不会影响胎儿的转动,不会直接导致胎儿畸形。
[2]林倩,汪龙霞,王军燕等.超声鉴别诊断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5):918-920.
[3]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s of adnexal adhesions,distal tubal occlusion,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 tubal ligation,tubalpregnancies.mulleriananomaliesandintrauterineadhesions[J].Fertil Steril,2008.49(6):9442-955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38例孕期子宫不完全纵膈患者和31例宫腔粘连带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孕期子宫不完全纵膈患者中,年龄在23—36岁之间,平均(29.06±3.22)岁。孕周在47天—37周,平均(16.86±3.22)周。31例宫腔粘连带的患者中,年龄在22—42岁之间,平均(32.37±3.86)岁。孕周在49天—38周,平均(17.13±3.43)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超声 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 宫腔粘连带 鉴别诊断

纵隔子宫合并早期妊娠的超声分析

纵隔子宫合并早期妊娠的超声分析

椭圆形 , 妊娠 囊 偏 于一 侧 ( 于 右侧 官腔 4例 , 侧 官腔 2 位 左
例) 宫体 内中央可见条状衰减 带 ( , 阴道彩 超见长 条状 的稍 低 回声带) 缓慢 向下平移探头 , , 延续 至官腔 中下部 , 将子宫 腔分 为左 右不等大 的两部分 , 孕囊一 侧 内膜增 厚均 >1 m 内 无 2 m, 回声不均匀呈蜕膜反应 。冠 状切 面观 : 子宫 中下 部双侧 子 在 宫 内膜线 回声会合 , 腔呈 Y字形 。可见单宫颈 、 官 阴道 回声 。
发生率增加 。超声能准确诊断子宫纵 隔, 笔者对近期发 现的纵 隔子宫合并早期妊娠 1 的超声 图像进行分析 , 4例 报告如下。

至宫底 ; 自子宫一 侧将 探 头慢慢 扫 向对 侧 , 先见 一官 腔 , 然后
消失 , 出现一 官腔。横切 面 : 再 子宫 宫底部 增宽 , 呈鞍状 扁 略
1m 内回声 不均 匀 , 2 m。 呈蜕 膜反 应。其 中 2例伴 随有 阴 道纵
隔。
2 不完全纵 隔子宫 合并妊 娠 .
共 6例 , 娠囊 着床在 纵 妊
( ) 核磁共振 ( I 、 Ⅳs 、 MR )官腔镜 等。由于超声检查方 便快捷 ,
能直接显示子宫形态 、 内部结构 及周 围组 织情况 , 辨率好 的 分 B超可显示均匀细小 密集 回声 的纵 隔肌性组织 , 准确提示 子宫 纵隔的诊断 口 , ]对纵隔子宫 的诊断及鉴别诊 断具 有很 大的实用
二 、 果 结
纵隔长度可分为到达子宫内口的完全性纵隔子宫, 少数伴随有 阴
道纵隔, 未到达子宫 内口的为不完全 陛纵隔子宫 。
超声探测要仔细观察纵隔子宫的轮廓、 大小、 形态 , 重点观察

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分析

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分析

子宫纵切面探测 : 子宫轮廓清 、 光滑, 体积增大 , 妊
娠囊 均着 床在 内膜 中下 缘 , 其最上 缘 未见 内膜 延续 , 而在妊 娠囊 前 壁 的上 方 可见 增厚 内膜 回声延 续 至宫 底; 自子宫 一侧 将 探头慢 慢扫 向对 侧则 先见 一 宫腔 ,
石位 , 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选择一系列横切面、
最常见的畸形 , 占 3 % , 约 5 子宫纵隔多 由纤维 结缔 组织构成, 其表面覆有子宫 内膜 j 由于血管形 成 , 不好, 血供不足, 不利孕卵着床 , 易流产 ; 且纵隔可使
子 宫腔 的对称形 态 发 生 改 变 , 可 能 干 扰正 常生 育 并 功 能 , 殖预后 最 差 , 期 流 产率 高 , 复 流产 和过 生 早 反
观 : 腔呈 V字 形 , 官 可见 两 个 宫 内膜 , 孕 囊 一 侧 内 无 膜 增厚 均 大 于 1m 内 回声 不 均 匀 呈 蜕 膜 反 应 。 2 m, 其 中 2例 伴 随有 阴道 纵 隔 。 22 不 完全 纵 隔子 宫合并 妊 娠 6例 , . 妊娠 囊着 床 在 纵 隔 的右侧 官腔 4例 , 侧 宫 腔 2例 。不 完 全 纵 隔 左
扫向对侧则 先见一宫 腔 , 然后 消失再 出现一 宫腔 ; 横切 子宫 见宫底横径较 宽 , 妊娠囊偏于一侧宫腔 , 宫体内中央见 条状的衰减分隔带 , 纵隔 子宫 的官 腔呈 V字形 , 不全纵隔子宫官腔 呈 Y字形 。结论 : 超声检 查能够很好 显示 出纵 隔子宫早期 妊娠 的形 态学 特征 , 纵隔子宫引起的不孕症史 、 对 反复流产 、 不明原 因的早产 、 胎位异常等的诊断和鉴
有流产史 4 , 例 余健康。 12 方 法 使 用 1本 A O A 30 . 3 L K 5 0型 彩 超 仪, WE T一7 U 0×型 B型 超 声 诊 断 仪 , 阵 探 头 , 率 凸 频

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

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

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一、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特征1. 子宫内膜厚度不一致:正常孕早期子宫内膜会显著增厚,但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可能不一致,甚至无明显增厚迹象。

2. 子宫内未见妊囊:在超声检查中,正常孕妇在孕早期通常可以见到子宫内的妊囊,但在异位妊娠患者身上却难以观察到。

3. 子宫附件区异常充血:异位妊娠患者的卵巢及输卵管周围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甚至有明显的血管丛影。

4. 子宫附件区包块:在超声检查中可以看到子宫附件区有不规则的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5. 子宫附件区游离液体: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子宫附件区存在游离液体,伴有明显的血流信号。

1. 帮助早期诊断:超声检查能够在孕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厚度不一致、子宫未见妊囊等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2. 确认病灶位置:超声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位置,包括子宫附件区的包块、输卵管的异常充血等情况,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3.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异位妊娠患者子宫附件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游离液体,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4. 指导治疗方案:通过超声检查获取的病灶位置、大小、血流等信息,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包括手术治疗、药物干预等。

5. 预测并发症发生: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异位妊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生预测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提前做好准备。

三、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超声检查在发现和判断异位妊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病灶位置、大小、血流等信息,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规划和预测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中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对于超声检查的操作技术和解读能力,以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增加大家对于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的认识,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纵隔子宫早、中、晚期妊娠及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纵隔子宫早、中、晚期妊娠及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68·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01月 第29卷 第 1 期 总第150期【第一作者】崔培培,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超声诊断。

E-mail:**************【通讯作者】崔培培·论著· 先天性纵隔子宫是一类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症状,多由于胚胎发育期两侧副中肾管尚未被完全吸收所致,对于女性生育机能具有较大影响,可引发流产、胎儿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不良妊娠结局,对于母婴健康均具有较大威胁,故需在临床中采取有效诊断措施,于确诊后及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治疗,进一步保护母婴安全,而临床中多采用超声手段对纵隔子宫进行诊断,且不同超声模式具有不同优劣性,故需合理选取超声诊断模式,以提升诊断效果[1-2]。

因此,为研究分析先天性纵隔子宫早、中、晚期妊娠及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存在先天性纵隔子宫症状的妊娠患者共73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

参与本次研究73例患者,年龄范围23~34岁,平均年龄(28.56±4.22)岁,孕周6~31周,平均孕周(18.62±3.48)周,首次妊娠者45例,多次妊娠者28例。

纳入标准:经本院医院伦理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在详解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后经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系统畸形或疾病者;排除存在先兆流产或死胎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仪器: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型号:EPIQ5)。

诊断方法: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患者需大量饮水并憋尿,确保膀胱充盈,取仰卧位接受检查,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将其置于腹部,开展纵切、横切及斜切面扫查,动态观察患者子宫形态及周边附件组织变化,超声频率为3.5M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主观因素影响小,准确度高,对VTE这一凶险疾患的临床诊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韩锐,李秀.联合检测活化蛋白C-蛋白C抑制物复合物、D-二聚体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3):421-423.[2]顿晓熠,刘志英,吴勤奋,等.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在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9):3617-3621.[3]邵翔,甄凯元,雷洁萍.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解读之六: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11):1027-1029.[4]李积凤,杨媛华.《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推荐意见[J].中国医刊,2018,53(10):1078-1082.[5]李斌,杨筱君.血栓标志物对癌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预测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79-581.[6]秦小玉,宋燕,陈宁恒,等.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清AT3、蛋白C、蛋白S水平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12-14.[7]BAGLITL T.D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Br Med J,2004,312(7032):683.[8]廖海红,潘月芬,沈俊俊,等.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ADP、FH2、FDP、DD水平变化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0):739-740.[9]王伦善,贾建安,黄其峰,等.FDP和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和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33-136.[10]张雪琦,吴翠翠.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FDP、FM、ATⅢ含量对DIC的诊断价值[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6):766-768.(收稿日期:2019-06-19)【摘要】目的分析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特征。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将术后或产后宫腔镜/MRI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判定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分析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影像图表现。

结果60例患者均属早期妊娠(<14周),有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不完全纵隔子宫,有49例经宫腔镜/MRI证实为不完全纵隔子宫,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67%,漏诊率为6.67%,误诊率为11.67%。

结论超声检查在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超声特征诊断价值DOI:10.19435/j.1672-1721.2019.26.067不完全纵隔子宫是最常见的子宫发育异常类型,由于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使其诊断受到一定限制,而不完全纵隔子宫因受到纵隔的影响,导致宫腔形态改变,影响患者生育功能,并增加早期流产、不孕等发生率[1]。

超声检查是妊娠前后最常用的检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性高等特点,若可经超声检查对不完全纵隔子宫作出早期诊断,将为妇产科的进一步临床处理提供依据[2]。

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特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患者60例,年龄19岁~ 36岁,平均年龄(27.21±4.68)岁;其中2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史,12例伴下腹疼痛,25例无明显症状。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选用东芝公司生产的Xari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设置为5MHz,对盆腔进行多切面全方位扫查,观察子宫外形、子宫内膜分布、宫腔回声,测量子宫径线。

重点查看宫内妊娠情况,明确妊娠囊位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观察血流信号,包括纵隔内部及妊娠囊周边。

1.3观察指标将术后或产后宫腔镜/MRI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判定超声检查准确性,分析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影像图表现。

2结果2.1超声检查准确性60例患者均为<14周的早期妊娠,孕前无子宫外形异常,本次检查有56例诊断为不完全纵隔子宫,且有49例经宫腔镜/MRI证实,其中有28例位于纵隔左侧宫腔,有21例位于纵隔右侧宫腔,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67%(49/60);有4例漏诊,漏诊率为6.67(4/60),疑为宫内早孕及宫角妊娠;有7例误诊,误诊率为11.67%(7/60),因过早宫内妊娠被误诊为不完全纵隔子宫。

2.2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超声影像图表现①妊娠<10周(42例):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宫底呈现增宽现象,宫底可见“凹陷”,宫腔内可探查及低回声纵隔,且纵隔将宫腔分为2个,一侧伴有妊娠囊回声,另一侧伴有内膜回声增厚/宫腔积液;42例患者妊娠囊内有25例伴有卵黄囊及胚芽,17例伴胎心搏动;经由多切面观察,可见妊娠囊与纵隔影像,且宫腔呈不对称的“Y”形。

②妊娠10周~14周(7例):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增大明显,可见弧形宫底,带状低回声纵隔主要位于羊水无回声区,可见较宽分隔基底部,且回声多呈纵行,少数为斜行;纵隔将羊膜囊分为左右两部分,羊膜囊内可见胎儿回声、胎动及胎心,部分胎儿横跨于纵隔,而部分胎儿位于较大的羊膜腔内。

3讨论3.1不完全纵隔子宫形成机制双侧子宫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发生融合,再形成纵隔,通常在孕12周时,纵隔完全消失,单腔子宫逐渐形成,而若此时出现外界因素干扰,将影响纵隔吸收,出现吸收不完全现象,使其到达宫颈内口上方时终止,便形成不完全纵隔子宫[3]。

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特征分析陈智懿1熊靖1卢姣娣2(1万载县中医院,江西万载336100)(2万载诚济医院,江西万载336100)作者简介:陈智懿,女,本科,主治医师。

医技与临床CT 平扫与增强扫描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戴犹峰(上犹县人民医院,江西上犹341200)3.2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超声影像图表现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超声诊断特点如下:①妊娠10周内:可见宫底增厚,且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宫底“凹陷”或“切迹”也逐渐明显,且其逐渐向孕囊对侧偏移,但凹陷深度通常<1cm ;同时,可于宫腔内见一“楔形”低回声纵隔,并由宫底延伸至宫颈内口,且内膜所呈现的“Y ”形是其特征性影像。

宫腔被纵隔分为两部分:一侧子宫偏大,且可见妊娠囊回声,孕囊呈偏心性,且其回声周围包绕子宫肌层回声;另一侧子宫腔内膜增厚,并出现蜕膜反应;纵隔下部可见宫腔相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妊娠囊绒毛环状血流信号及纵隔血供。

②妊娠10周~14周:随着妊娠囊不断增大,宫底的“凹陷”或“切迹”逐渐消失,妊娠囊横跨于纵隔,经羊水可见清晰纵隔。

超声图像可见“蚕豆状”妊娠囊,可见“乳突状”或“带状”低回声纵隔,胎儿处于羊膜腔内。

羊水中纵隔特点:均为单发纵隔,位置处于宫底部、宫腔上部,部分纵隔偏向一侧,常表现为斜行走向,回声类似于肌层,基底部相对较宽,且逐渐变细,并逐渐向宫颈延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纵隔上可见“星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4]。

3.3超声诊断不完全纵隔子宫的意义超声检查在不完全纵隔子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①不完全纵隔子宫的出现可能引发早期流产、早产、不孕、反复流产等异常妊娠情况,早期经超声作出诊断,可为保胎、相应处理等提供有效指导。

②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处于孕中晚期时,纵隔的形态及大小将随着孕囊增大而不断改变,使超声对纵隔的诊断及识别难度加大,易造成漏诊,因此需在早期妊娠进行超声诊断,该时期可有效显示纵隔的形态及大小,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1]李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65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2):171-173.[2]梁栋,钟沛文,张四友,等.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673-3675.[3]王琳丽,姬冬辉.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对胎位、胎盘、羊水和胎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744-746.[4]邹海蓉,何琳,邹建中,等.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42例的超声声像图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2):1447-1451.(收稿日期:2019-06-26)【摘要】目的探讨CT 平扫与增强扫描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 平扫及增强扫描,以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CT 检查结直肠癌T 、N 分期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84例患者经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检检查出腺癌48例,黏液癌19例,未分化癌17例;CT 检查定位定性准确率为100.00%;CT 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T 分期准确性为76.19%,其中≤T2期为58.62%,T3期为86.67%,T4期为84.00%,T3期与T4期诊断准确性较≤T2分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 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N 期准确性为75.00%,其中N0期为84.85%,N1期为83.33%,N2期为57.69%,N0期与N1期诊断准确性较N2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CT 平扫与增强扫描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准确的TNM 分期,在术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结直肠癌CT 平扫增强扫描诊断价值DOI :10.19435/j.1672-1721.2019.26.068结直肠癌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1]。

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手术的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且对于早期直肠癌具有较高的治愈率,而对于晚期直肠癌治愈率较低,因此,如何早期对结直肠癌患者作出准确诊断十分关键。

本研究主要探讨CT 平扫与增强扫描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年龄(49.21±5.12)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