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有

合集下载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经典)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经典)

一、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一)概况我国海洋鱼类近2000种,其中300多种是重要经济鱼类.60—70种是最为常见而产量又较高的主要经济鱼类。

就海区而论,以南海的鱼种最多,有1000多种,其中具有捕捞价值的有100—200种。

东海鱼类有700多种,但产量却比南海高,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

黄海、渤海两个海区的鱼类共有25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约40种。

我国海洋鱼类具有下列特点:(1)鱼的种类多。

中国海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跨越近40个纬度。

生活在中国海的鱼类既有暖水性的,也有暖温水性和温水性的,黄海北部有冷水性鱼类。

南海的许多鱼类则与印度洋鱼类相似,因此,我国海洋鱼类的种类位居世界前列。

(2)高产鱼种类少。

中国海水文气象要素的差异大,季节变化亦大,因而适应多种鱼类生活,但也因此不能出现巨大的单一鱼类群体。

除少数鱼种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外,大多数鱼种的年产量约在5万吨以内。

(3)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

由于我国近海饵料丰富而广泛,因而缓和了鱼类之间的食饵竞争,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鱼类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3龄,繁殖力比较高。

饵料基础的丰富也使鱼类的食性比食性单纯的高纬地区鱼类复杂得多。

有的鱼既食浮游生物,也食底栖生物。

鱼种间关系复杂。

(4)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

不同的鱼种产卵的时间不一。

一年四季都有鱼类产卵。

如东海的小黄鱼在3—4月产卵,大黄鱼在4—6月产卵,带鱼在5—7月产卵。

产卵场则广泛分布于江河入海口,近岸浅滩处及离岸较远处等内外水域。

(5)分布比较集中。

中国海的中下层鱼类多为浅海性鱼种,大多栖息在1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区,受大陆架局限,水平洄游范围较小。

如大黄鱼栖息水深一般不超过60米,小黄鱼在深于100米的海域不多见。

在100—200米深的海域则生活一些暖水性的鱼类。

各种鱼类多麋集在大陆架浅海水域,渔产分布比较集中。

(二)主要经济渔类资源(1)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底层鱼类是生活在海底和海底附近水层中的鱼类。

中国主要渔业资源

中国主要渔业资源

中国主要渔业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渔业资源的国家,拥有广阔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及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些渔业资源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渔业资源,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第一部分: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其海洋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中国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类和海藻等。

其中,鲅鱼、红鲽鱼、大黄鱼等是中国海洋渔业中的重要物种。

这些鱼类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此外,贝类如扇贝、鲍鱼、蛤蜊等也是中国海洋渔业的重要资源。

中国的海藻资源丰富,海带、裙带菜等被广泛利用于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

第二部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中国拥有众多的湖泊、江河和水库,这些内陆水域也是重要的渔业资源。

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内陆湖泊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

这些湖泊和江河中栖息着许多淡水鱼类,如鲤鱼、鳜鱼、鳙鱼等。

中国的内陆渔业资源还包括虾类和蟹类,如明虾、对虾、河蟹、青蟹等。

第三部分:渔业资源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中国的渔业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首先,渔业资源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渔业产品是中国人民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人们对高蛋白食物的需求。

其次,渔业资源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渔业生产、养殖和加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和沿海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此外,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为相关产业链提供了发展空间,促进了渔业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渔业加工、渔业装备制造等。

总结: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渔业资源的国家,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的渔业资源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类和海藻等,而内陆水域主要包括淡水鱼类、虾类和蟹类。

这些渔业资源不仅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条件。

中国将继续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并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测试卷

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1.有关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石油开采已具有相当规模②局限于浅海地区③建有海上钻井平台④技术难度大,适合国际招标⑤常利用卫星探矿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

③④⑤解析:对于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有相当规模,已从浅海到深海勘探,通常利用地震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因此此题的叙述中②⑤是错误的.答案:B2。

我国的四个邻海中,全部属于大陆架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油、气资源的海域是()A.渤海B。

黄海C。

东海D.南海解析:我国四个临海,全部属于大陆架的海域只有渤海和黄海.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油气资源丰富。

我国近海渔场以东海渔场和渤海湾渔场最著名.答案:A3.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地区是()①沿海湿润、半湿润地区②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③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④沿海缺水城市A。

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但由于技术在不断成熟,不受降水季节变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滨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答案:B4.如果一艘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域触礁,油轮泄漏,哪里可能受到污染()①夏威夷群岛附近②阿留申群岛附近③美国西部沿海④俄罗斯东北沿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解析:由于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油轮泄露的污染物可影响到阿留申群岛附近和俄罗斯东北沿海,之后随着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加快,影响程度减小。

答案:D5.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A。

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

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解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域部分。

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这是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茂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

答案:C6.自1996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6、7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A.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B.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C。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精)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精)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我国拥有4.7×106km2的海域,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是主要的生物资源。

鱼类资源据《全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 694种,其中硬骨鱼类有1 519种,占89.7%;软骨鱼类有175种,占10.3%。

在我国整个海域,鱼类种数的分布呈南多北少的趋势,南海种类最多,黄、渤海种类最少。

黄、渤海区的鱼类约有291种,其中常见的鱼类159种,主要经济鱼类约50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鲅鱼、鲐鱼、鲳鱼、棱鱼、鳀鱼、鲆鱼、鲽鱼、鲱鱼、鳕鱼、真鲷、白姑鱼、黄姑鱼、东方鲀、鲈鱼、鳐鱼、鲻鱼等。

东海大陆架海区的鱼类有727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近百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马面鲀、银鲳、鲐鱼、鳀鱼、海鳗、鲍鱼、鲽鱼、鲻鱼、灯笼鱼、石斑鱼、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064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25种,如大黄鱼、带鱼、蓝圆鲹、竹荚鱼、金线鱼、鳗鱼、鲱鲤、蛇鲻、鲐鱼、石斑鱼、金枪鱼等。

南海大陆坡海域的鱼类有205种,南海诸岛海域的鱼类有523种。

主要种类有短鳍拟飞鱼、鲣鱼、鲔鱼、旗鱼、金枪鱼、箭鱼、鲨鱼以及众多的珊瑚礁鱼类。

头足类资源我国海域的头足类有91种。

头足类资源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小,约占全国海洋渔业产量的2.2%。

主要种类有针乌贼、太平洋丛柔鱼、短蛸、长蛸、日本枪乌贼、长枪乌贼、双喙耳乌贼、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等。

虾、蟹类资源我国海域的虾类有300多种,磷虾类有42种,蟹类有600多种。

我国海域中虾和蟹的种数从北向南依次增加。

渤海和黄海的主要虾、蟹类有中国对虾、中国毛虾、周氏新对虾、脊尾白虾、口虾蛄、三疣梭子蟹、泥足隆背蟹等。

东海的虾类有100多种,主要经济虾类有中国毛虾、须赤虾、鹰爪糙对虾、哈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等。

东海的蟹类以梭子蟹数量最多。

南海北部的虾类有200多种,主要种类有刀额新对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须赤虾、中华管鞭虾等。

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

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

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南海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区,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南海的渔业资源主要包括各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贝类等。

这些资源对于地区国家的渔业发展和人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管理的简要解释:1. 渔业资源丰富:南海的生态环境和海洋条件提供了良好的渔业资源生长环境。

南海有着丰富多样的鱼类资源,如鲔鱼、鲭鱼、黄鳍金枪鱼等,以及对热带海洋环境适应性强的虾类、螃蟹、贝类等。

这些资源是地方经济、食品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由于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南海的渔业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的威胁。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南海沿岸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渔业和保护区的划定、控制渔业捕捞量和期限、禁止破坏性捕捞方式等。

3. 国际合作和管理机制: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是一个跨国的合作问题。

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建立了一些管理机制和政策规则来管理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例如,南海各国进行了渔业资源评估和监测,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共享、执法合作和互惠措施等。

4. 遵循国际法和准则:南海各国都承认国际法,在渔业资源管理中致力于依法管理和合作。

根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UNCLOS),沿岸国有权制定和执行管理措施,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南海还涉及与渔业有关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和环境监测等问题,这些都是国际法和准则所关注的内容。

5. 渔民权益保护:在南海渔业资源管理中,保护渔民合法权益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国家通过制定渔业政策、提供福利保障、开展培训和教育等,努力改善渔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保护他们的渔业权益。

综上所述,南海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区,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通过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国际合作和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法和准则以及保护渔民权益等措施,可以实现南海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推动地区国家的渔业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

中国海洋的特色和优势探究结论。

中国海洋的特色和优势探究结论。

中国海洋的特色和优势探究结论。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拥有13个沿海省份和5个海岛省份。

中国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等。

中国的海洋特色和优势在于其庞大的海洋面积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中国海洋的特色之一是海洋面积巨大。

中国拥有国土面积的1/2是海洋面积,海域总面积达到约300万平方公里。

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海洋国家。

中国的海域有超过18万公里的海岸线长度,还有大量的海湾、海峡、内海和海湾等地理特征。

这种庞大的海洋面积不仅为中国的海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国内外海洋科研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海洋的特色之二是丰富的海洋资源。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渔业资源和第三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的海洋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鱼类、贝类、虾类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渔业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国的海洋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海底油气、低温碳酸盐等。

中国的海洋能源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风能、潮汐能和海浪能等。

这些资源的丰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中国海洋的特色之三是海洋科技和海洋装备的创新能力。

中国近年来在海洋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科研船舶和最多的海洋研究机构。

中国在海洋观测、深海探测、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强大的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装备制造业也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中国的造船业、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生物药物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综上所述,中国海洋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庞大的海洋面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卓越的海洋科技和海洋装备创新能力。

这些特色和优势使中国在海洋经济、科技研究、环境保护和海洋国际合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构建海洋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洋资源储备情况汇报

海洋资源储备情况汇报

海洋资源储备情况汇报
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之一,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鱼类等多种资源。

我国拥有着辽阔的海洋领土,海洋资源储备丰富,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海洋资源储备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丰富。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海域潜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达到了数百亿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在南海、东海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多个大型油气田,这些发现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锰结核、硫化物、铜、镍等。

据统计,我国海域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占全球的比例超过50%,其中锰结核资源储量更是位居全球前列。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包括各类鱼类、虾类、贝类等。

据统计,我国海域的捕捞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海洋渔业资源的储备量十分可观,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和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的来说,我国海洋资源储备情况良好,拥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渔业资源。

这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海洋资源的调查和勘探力度,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海洋资源储备情况良好,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想不懈努力!。

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概况教学提纲

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概况教学提纲

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概况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概况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华夏经纬网中国海域从南到北,共跨越37个纬度,呈现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不同的环境差异,鱼类种数的分布有南多北少的趋势。

黄、渤海区的鱼类约有291种,东海大陆架海区的鱼类有727种,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064种。

(一)我国主要海洋经济渔业资源在我国已经记录有鱼类1694种,近海的虾蟹类600多种,沿海分布有常见藻类200多种。

经济价值较大鱼类有150多种,重要的捕捞对象有带鱼、鲐、鰺、鲱、鲅、鳓、鲮、大黄鱼、小黄鱼、鲆、鲽、鲳、鲷、笛鲷、金线鱼、鳕、马面飩、沙丁鱼、飩、鲨鱼、鳗鱼等;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体动物有乌贼、柔鱼、章鱼、鲍鱼、扇贝等;节肢动物有对虾、毛虾、鹰爪虾、青虾、龙虾、梭子蟹、锯缘青蟹等;还有各种藻类。

为了更好地掌握各种鱼类的分布情况,根据渔业资源分布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我国渔业资源可分为:底层经济鱼类资源、中上层经济鱼类资源、虾蟹经济类资源和经济藻类资源等。

(二)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1.鱼的种类多中国海域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跨越37个纬度。

生物种类组成复杂,有冷温、暖温、暖水性种类,暖水性种类约占总数的2/3。

世界有2万多种,我国有近2000种。

2.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一般情况下,由于海水冬季对流强烈,常带来营养物质,初级生产力越大,食物越丰富,为鱼类提供食物越丰富,鱼类生长、成熟就越快。

鱼类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3龄,繁殖力比较高。

3.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不同的鱼种产卵的时间不一。

一年四季都有鱼类产卵。

如东海的小黄鱼在3–4月产卵,大黄鱼在4–6月产卵,带鱼在5– 7月产卵。

4.分布比较集中中国海域的中下层鱼类多为浅海性种类,大多栖息在1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区,受大陆架限制,水平洄游范围较小。

如大黄鱼栖息水深一般不超过60米,小黄鱼在深于100米的海域不多见。

在100–200米深的海域则生活着一些暧水性的鱼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主要有
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分类之一。

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

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

按资源性质或功能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和水域资源。

世界水产品中的85%左右产于海洋。

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的80%以上,还有丰富的藻类资源。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

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

由于海水运动产生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

估计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可利用功率达100×10^8千瓦,潮汐能、波浪能、河流能及海水盐差能等可再生功率在10×10^8千瓦左右。

[1]
[编辑本段]水资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加强对海水(包括苦咸水,下同)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沿海和西部苦咸水地区淡水危机和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海水淡化,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

海水淡化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采用多效蒸发法;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多级闪蒸法(MSF),至今利用该方法淡化水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电渗析法(ED)、20世纪70年代的反渗透法(RO)和低温多效蒸发法(LT-
MED)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反渗透法(RO)海水淡化已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

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截至到2001年底,全世界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3250万立方米,解决了1亿多人口的供水问题。

这些海水淡化水还可用作优质锅炉补水或优质生产工艺用水,可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淡水。

国际海水淡化的售水价格已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2美元以上降到目前不足0.7美元的水平,接近或低于国际上一些城市的自来水价格。

随着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经济合理性将更加明显,并作为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手段将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历经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在海水淡化与反渗透膜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现已建成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13个,总产水能力日产近1万立方米。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海水膜组器产业化项目。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天津大港电厂引进两台3000立方米/日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于1990年运转至今,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经过九五科技攻关,作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青岛建立3000吨/日的示范工程。

海水直接利用,是直接替代淡水、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相关技术的总称。

包括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回注采油、海水冲厕和海水冲灰、洗涤、消防、制冰、印染等。

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关防腐和防海洋生物附着技术已基本成熟。

目前我国海水冷却水用量每年不超过141亿立方米,而日本每年约为3000亿立方米,美国每年约为1000亿立方米,差距很大。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国家已大规模应用,是海水冷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完成了百吨级工业化试验,在海水缓蚀剂、阻垢分散剂、菌藻杀生剂和海水冷却塔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通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建立千吨级和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

海水脱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是利用天然海水脱除烟气中SO2的一种湿式烟气脱硫方法。

具有投资少、脱硫效率高、利用率高、运行费用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化工、重工等企业,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脱硫产业化技术亟待开发。

海水冲厕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期始于我国香港地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海水冲厕)的后处理技处理系统和管理体系。

九五期间,我国对大生活用海水( 术进行了研究,有关示范工程已经列入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正在青岛组织实施。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是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技术。

主要包括海水制盐、苦卤化工,提取钾、镁、溴、硝、锂、铀及其深加工等,现在已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我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在天然沸石法海水和卤水直接提取钾盐、制盐卤水提取系列镁肥、高效低毒农药二溴磷研制、含溴精细化工产品及无机功能材料硼酸镁晶须研制等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五期间正在开展海水直接提取钾盐产业化技术、气态膜法海水卤水提取溴素及有关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冷却排放的浓缩海水,开展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形成海水淡化、海水冷却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展望未来,增强海水是宝贵资源的意识,制定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研发和生产基础,培育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动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朝阳产业形成、发展、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第二水源、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海洋资源: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蕴藏着80多种化学元素。

有人计算过,如果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淡水以外,可生产食盐3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碘、铀、金、银等等,由此可见海洋资源的价值。

[编辑本段]食物资源
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虾,真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编辑本段]海水能源
海水不但可以通过其热能和机械能等给我们电能,从海水中还可提取出像汽油、柴油那样的燃料--铀和重水。

铀在海水中的储量十分可观,达45亿吨左右,相当于陆地总贮量的4500倍,按燃烧发生的热量计算,至少可供全世界使用1万年。

[编辑本段]海洋药物
鲍可平血压,治头晕目花症;海蜇可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海马和海龙补肾壮阳、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用龟血和龟油治哮喘、气管炎;用海藻治疗喉咙疼痛等;海螵蛸是乌贼的内壳,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面部神经疼痛等症;珍珠粉可止血、消炎、解毒、生肌等,人们常用它滋阴养颜;用鳕鱼肝制成的鱼肝油,可治疗维生素A、D缺乏症;海蛇毒汁可治疗半身不遂及坐骨
神经痛等。

另外人们还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了一些治疗白血病、高血压、迅速愈合骨折、天花、肠道溃疡和某些癌症的有效药物。

海滨砂矿:从矿带分布的特征上可以看出,金和锡石等比重大的矿物的分布,离海岸较近,锆石、独居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等比重较小,沉积的地点较远,而耐磨性很强却又较据科学勘察轻的金刚石被搬运到几百公里远的地方,然后沉积成矿。

海底石油:和推算,海底石油约有1350吨,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

目前,世界上公认,举世闻名的波斯湾,是世界上海底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而我国的南海、东海、南黄海和渤海湾,都先后发现了油田。

海底有大量的金属结核矿,其中锰2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58亿吨,相当于陆地上储量的40~1000
倍。

提醒
如果不注意适量开采,资源将利用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