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制品工艺学1
蛋制品制作工艺及其相关内容

蛋制品制作工艺及其相关内容其一:蛋制品的定义背景:蛋制品是以鸡蛋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如蛋糕、蛋挞、蛋黄酥、蛋皮、蛋饺、蛋丝等。
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既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点心或零食。
所需材料:制作蛋制品的主要材料是鸡蛋,而其他辅料则根据不同的制品种类而异。
例如,制作蛋糕需要面粉、糖、牛奶等,制作蛋黄酥需要面粉、黄油、糖等。
制作工艺:制作蛋制品的工艺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材料、打蛋液、混合辅料、搅拌均匀、烤制或煮制等。
不同的蛋制品需要不同的工艺流程。
国家法律法规:在我国,蛋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蛋制品卫生标准》等。
这些法律法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生产标准:为了确保蛋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标准,如《蛋糕、蛋挞、蛋黄酥等烘焙食品》、《煮蛋制品》等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蛋制品的生产要求和检测方法。
贮藏方法:蛋制品的贮藏方法也因制品不同而异。
一般来说,蛋制品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其密封性,以免受到外界污染。
产业链供应上下游要素:蛋制品的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上游要素包括鸡蛋、面粉、糖等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中游要素包括蛋制品的加工和包装;下游要素则包括销售和消费。
未来的发展动向: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蛋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将越来越受到监管和限制。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蛋制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其二:蛋制品是以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
蛋制品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美味的食品。
本文将从定义背景、所需材料、制作工艺、国家法律法规、生产标准、贮藏方法、产业链供应上下游要素、未来的发展动向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定义背景蛋制品是一种以蛋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
蛋品工艺学

(7)水分:不高于16% (8)水溶物的含量:不低于79.0% (9)酸度:不高于1.2%(以乳酸计) (10)肠道致病菌,不得存在。 (11)不得有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现象 和变质现象。
(3)浇浆后4~6小时内,应使出水口处 的浆液温度提高到53~54℃,这样的温 度保持到第一次揭片为止。这样的温度 和时间亦可达到杀菌的目的。
(4)第一次揭片后,水温逐渐降低,先 将进水口水温降到55℃,第二次揭片时, 再下降1℃,第三次揭片时,水温可降到 53℃。
(三)烘干工艺中注意事项
(1)水槽内的水面应高于蛋白液面; (2)烘制过程不应超过22小时,烘干全 程应在24小时内结束。 (3)烘制车间的一切用具,使用前必须 进行消毒。所用温度计必须经过校正, 准确无疑才能使用。 4)烘干过程应有专人负责。每半小时进 行一次记录(按表9─12)。
蛋品工艺学
李晓东
第四节 蛋白片的加工
蛋白片指鲜鸡蛋的蛋白液经发酵,干燥 等加工处理制成的薄片状制品。其加工 流程如下: 蛋白液→搅拌过滤→发酵→中和→烘制 →晾干→贮藏→包装。
一、蛋白液的搅拌过滤
打分蛋而得的蛋白液,在发酵前必须进 行搅拌过滤,使浓蛋白与稀蛋白均匀混 合,这样有利于发酵,缩短发酵时间。 搅拌过滤又可除去碎蛋壳、蛋壳膜等杂 质,使成品更加纯洁。 搅拌过滤的方法,根据设备不同而有两 种。
2.浇浆
即用铝制勺将中和后的蛋白液浇于烘干 盘中,浇浆量根据水流温度及不同层次 而有差异。按上述烘干盘的大小,每盘 浇浆2kg。由于烘盘位置和层次不同,水 温不同,又为了清盘时间一致,因此位 于出水处的烘盘,通风不良处的烘盘应 当适量少浇浆。进水口附近的烘盘可多 浇浆。但各盘浇浆量相差不多于50~45g, 浆液深度为2.5cm左右。
蛋制品工艺学1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1 、蛋类供给现状
n 我国蛋类供给主要以鸡蛋为主,占84%左右, 鸭蛋和鹅蛋分别占12%和14%左右。
n 蛋品加工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
– 作用:堵塞蛋壳上的气孔可防止微生物 侵入,阻止蛋内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 散。该膜对蛋有短期的保护作用。
蛋制品工艺学1
(二)蛋壳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
n 1、蛋壳的结构 n 厚度:270~370um。 n 色泽:白色至兰绿色。
n 气孔: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蛋壳上有许 多气孔,(1)空气和二氧化碳进出 的通道。(2)造成蛋的失重原因。 (3)加速蛋的腐败。(4)加工再制 蛋,料液通过气孔进入。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n 6. 蛋白中的酶
n 主要酶是溶菌酶,还有过氧化氢酶,磷酸酶 等.
n 7. 蛋白中维生素及色素
n 维生素含量较少,B族较多.色素含量较少, 主要是核黄素,蛋白呈淡黄色的原因.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四 蛋黄的结构及化学成分
n (一)蛋黄膜的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 n 1 成分:88%是水.干物质主要是蛋白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表1-15 蛋黄的化学成分含量(%)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1 蛋黄中的蛋白质
PPT文档演模板
蛋制品工艺学1
把蛋黄稀释离心后,有19~23%的颗粒沉降出,其主要成 分为卵黄高磷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少量低密度脂蛋白,离 心后蛋黄浆状物中主要为低密度脂蛋白和卵黄球蛋白.如 图.
蛋品工艺学

6.氧化铅
氧化铅即PbO,淡黄色细粉。传统法加 工松花蛋的添加剂。
7.草木灰
草木灰因含有碳酸钠,可起纯碱的作用, 如果用柏枝等柴灰还有特殊气味和芳蚝 味,可提高松花蛋的风味,增进色泽。 草木灰应清洁、干燥、无杂质的细粉状。
8.黄土
黄土应是地深层的,不含腐植质的优质 干黄土。
3.烧碱
烧碱即氢氧化钠(NaOH),又名苛性钠、 火碱,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95%以上, 液体烧碱纯度为30%~42%,烧碱易吸 潮,使用前必须测定。
4.食盐
优质食盐含NaCl在80%~90%以上,如 果含MgCl 2等杂质多时则易吸潮。 5.茶叶
化学成分现已知的有化合物达500多种。 其中属有机化合物的达450种以上。茶 叶成分中大多数只能溶于热水,下面仅 介绍几种与加工松花蛋有关的成分。
(二)配料的选择
1.生石灰 生石灰即氧化钙(CaO),又名广灰、 块灰、角灰、管灰。要求体轻,块大, 无杂质,加水后能产生强烈气泡和热量, 并迅速由大块变小块,最后呈白色粉末 为好,石灰中的有效钙是游离氧化钙。 要求有效氧化钙含量不低于75%。
2.纯碱
纯碱即无水碳酸钠(Na CO2 ),俗 称大苏打、食碱、面碱。要求色白, 粉细,含Na CO2 在96%以上,久存 Na CO2 ,吸收空气中碳酸气而生成 NaHCO2 (小苏打)使用时效力低, 因此,使用前必须测定Na CO2 含量。
石灰水贮藏法的原理是利用蛋内呼出 的二氧化碳同石灰水的中氢氧化钙作 用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微粒,沉积在 蛋壳表面,闭塞气孔,阻止微生物侵 入和蛋内水分蒸发。同时,由于封闭 了气孔,可减少蛋内呼吸作用,减缓 蛋的理化性质变化速度。
另外,石灰水表面与空气中的CO2接 触形成碳酸钙薄层,有阻止微生物侵 入蛋内和防止石灰水被污染的作用,
蛋制品工艺技术

蛋制品工艺技术蛋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一种食品,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等多种。
蛋制品具有高蛋白质、低热量、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因此在许多人的饮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下蛋制品的工艺技术。
首先,蛋制品的制作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蛋清的打发、蛋黄的糊化和蛋液的烹制。
蛋清的打发是利用蛋清中的蛋白质可以形成稳定的泡沫结构的特性,通过搅拌来使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互相融合,形成较高的泡沫。
一般情况下,蛋清的打发需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蛋白质的活性。
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的速度和力度,以免蛋白质过度分解,导致泡沫破裂。
蛋黄的糊化是将蛋黄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使其生成黏稠的糊状物。
蛋黄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形成胶状物质,使得蛋黄与其他原料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糊化的过程中,需要将蛋黄与其他原料反复搅拌,以使卵磷脂得到充分的破坏和溶解。
同时,应注意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免过度糊化,导致口感变差。
蛋液的烹制是利用热能来将蛋液进行加热,使其凝固成为不同形状的蛋制品。
蛋液的烹制可以通过蒸、炒、煮等多种方法进行。
在烹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以免蛋制品过度或不足凝固。
同时,还要根据蛋制品的种类和要求,适当添加调味品,以增加口感和风味。
另外,蛋制品的工艺技术还包括蛋清的发酵和蛋黄的固化等特殊处理。
蛋清的发酵,可以通过添加发酵剂或自然发酵的方式,使蛋清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增加蛋清的风味和口感。
蛋黄的固化,一般是通过加热或冷冻的方式将蛋黄的卵黄浆变为固态,以实现特定的制品要求。
蛋制品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蛋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品质也越来越好。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并遵循卫生和安全的操作规范,以确保蛋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蛋制品工艺技术对于蛋制品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工艺处理和技术控制,可以使蛋制品更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并符合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
蛋品工艺学

六、气调保鲜方法
采用氮气 、二氧化碳 等气体来改善蛋 所存在的空间气体部分,或完全取代空 气以贮藏鸡蛋的方法,目前也有人提出 用臭氧贮蛋。
第六章 再制蛋加工
再制蛋又称制过蛋,即加工后的成品 仍然保持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的蛋制 品,如松花蛋、咸蛋、糟蛋及其它多 味蛋等。
第一节 松花蛋的加工
松花蛋因成品蛋清上有似松花样的花纹, 故得此名。又因成品的蛋清似皮胨,有 弹性故称皮蛋,松花蛋切开后可见蛋黄 呈不同的多色状,故又称彩蛋。还有泥 蛋,碱蛋,便蛋以及变蛋之称。由于加 工方法不同,成品蛋黄组织状态有异而 分为溏心松花蛋和硬心松花蛋。 松花蛋加工方法很多,所采用的原料基 本相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烧碱
烧碱即氢氧化钠(NaOH),又名苛性钠、 火碱,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95%以上, 液体烧碱纯度为30%~42%,烧碱易吸 潮,使用前必须测定。
4.食盐
优质食盐含NaCl在80%~90%以上,如 果含MgCl 2等杂质多时则易吸潮。 5.茶叶
化学成分现已知的有化合物达500多种。 其中属有机化合物的达450种以上。茶 叶成分中大多数只能溶于热水,下面仅 介绍几种与加工松花蛋有关的成分。
(二)配料的选择
1.生石灰 生石灰即氧化钙(CaO),又名广灰、 块灰、角灰、管灰。要求体轻,块大, 无杂质,加水后能产生强烈气泡和热量, 并迅速由大块变小块,最后呈白色粉末 为好,石灰中的有效钙是游离氧化钙。 要求有效氧化钙含量不低于75%。
2.纯碱
纯碱即无水碳酸钠(Na CO2 ),俗 称大苏打、食碱、面碱。要求色白, 粉细,含Na CO2 在96%以上,久存 Na CO2 ,吸收空气中碳酸气而生成 NaHCO2 (小苏打)使用时效力低, 因此,使用前必须测定Na CO2 含量。
蛋制品工艺学复习题审批稿

蛋制品工艺学复习题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蛋制品工艺学复习题1.简述禽蛋的构造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意义2.答:蛋壳(保护蛋不受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入,防止蛋内水分蒸发和CO2逸出)①蛋壳外膜②蛋壳③壳内膜④气室蛋清(能防止外界气温对蛋的影响,起着保护蛋黄及胚胎的作用):浓厚蛋白、稀薄蛋白、系带蛋黄:蛋黄膜、蛋黄内容物、胚盘3.什么是气室?气室测定的方法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意义答:在蛋的钝端,蛋白膜和内蛋壳膜分离形成一空洞,称气室。
测定方法:气室测定标尺气室的大小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用气室高度:气室高度(mm)=(气室左边高度+气室右边高度)/2;一种是用气室宽度表示,气室宽度=气室左边宽度+气室右边宽度。
作用:气室的大小与蛋的新鲜度有关,是评价和鉴定蛋的新鲜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4.蛋的一般化学组成特点5.答:水分、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矿物质6.蛋清中包括哪12种主要蛋白质,他们的物理化学、生理学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7.答:8.蛋黄中包括哪4种主要蛋白质,他们的结构特点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答:1)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最多使蛋黄显示出乳化性本身脂质含量非常高(89%) 密度低(2)高密度脂蛋白脂质含量少,密度高与卵黄高磷蛋白形成复合体电泳分离出α-,β-两种HDL(3)卵黄高磷蛋白蛋黄中主要磷蛋白,含磷量占蛋黄总磷量的69%,含多个磷酸根,可与阳离子结合,有α-,β-两种(4)(4)卵黄球蛋白?又叫假性蛋白,水溶性等电点电泳分理出α-,β-,γ-三种9.蛋黄中包括哪3种主要脂质,他们的结构特点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答:①真脂占蛋黄中脂肪约20%,由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所组成的三甘油脂②磷脂占蛋黄中脂肪约10% ,本身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但是易氧化,很不稳定。
③固醇类占蛋黄中脂肪约4%10.什么是浓厚蛋白水样化?答:鲜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蛋制品工艺学复习题

蛋制品工艺学复习题1.简述禽蛋的构造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意义?答:蛋壳(保护蛋不受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入,防止蛋内水分蒸发和CO2逸出)①蛋壳外膜②蛋壳③壳内膜④气室蛋清(能防止外界气温对蛋的影响,起着保护蛋黄及胚胎的作用):浓厚蛋白、稀薄蛋白、系带蛋黄:蛋黄膜、蛋黄内容物、胚盘2.什么是气室?气室测定的方法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意义?答:在蛋的钝端,蛋白膜和内蛋壳膜分离形成一空洞,称气室。
测定方法:气室测定标尺气室的大小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用气室高度:气室高度(mm)=(气室左边高度+气室右边高度)/2;一种是用气室宽度表示,气室宽度=气室左边宽度+气室右边宽度。
作用:气室的大小与蛋的新鲜度有关,是评价和鉴定蛋的新鲜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蛋的一般化学组成特点?答:水分、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矿物质4.蛋清中包括哪12种主要蛋白质,他们的物理化学、生理学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答:卵类黏蛋白11 3.9—4。
3 28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卵黏蛋白3。
5 4。
5—5.1 -———--——抗病毒的血凝集作用卵抑制剂0.1-1.5 5.1-5.2 49000 抑制蛋白酶,包括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抑制剂0。
05 5。
1 12700 抑制蛋白酶,包括木瓜和无花果蛋白酶溶菌酶 3.4—3.5 10.5—11 14300—17000 分裂β—(1,4)—D-葡萄糖胺卵球蛋白G2 4。
0 5。
5 36000 发泡剂卵球蛋白G3 4。
0 5。
8 45000 发泡剂抗生物素蛋白0。
05 9.5—10。
0 68300 结合核黄素卵巨球蛋白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菌,促进伤口愈合黄素蛋白0。
8 3。
9-4。
1 32000—36000结合核黄素卵糖蛋白0.5—1。
0 3。
9 24400 属糖蛋白5.蛋黄中包括哪4种主要蛋白质,他们的结构特点和食品加工性质是什么?答:1)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最多使蛋黄显示出乳化性本身脂质含量非常高(89%) 密度低(2)高密度脂蛋白脂质含量少,密度高与卵黄高磷蛋白形成复合体电泳分离出α-,β—两种HDL(3)卵黄高磷蛋白蛋黄中主要磷蛋白,含磷量占蛋黄总磷量的69%,含多个磷酸根,可与阳离子结合,有α-,β-两种(4)卵黄球蛋白又叫假性蛋白,水溶性等电点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蛋壳部分的结构及化学成分
蛋壳组成:外蛋壳膜、石灰质蛋壳、 壳下膜。 (一)外蛋壳膜
– 是鲜蛋的蛋壳表面覆盖的一层粘液,是 一种无定型结构,透明,可溶性的胶质 粘液干燥即成膜。透气、透水,水洗或 机械摩擦可脱落。
– 作用:堵塞蛋壳上的气孔可防止微生物 侵入,阻止蛋内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 散。该膜对蛋有短期的保护作用。
(二)蛋的各组成部分的重量比例
1、不同种类的禽蛋,三部分的组成含 量不同, 2、同一种类的禽蛋由于重量不同,各 组成分比例也有差异, 3、产蛋季节不同,各组成分比例也有 差异, 4、其他情况 ,饲料条件对蛋各部分组 成也有影响,
(三)蛋的一般化学成分
1 鸡蛋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如图1-4和1-5所 示。
2、人均蛋类占有量有显著提高
从1980年的2.6公斤,到1995年提 高到了13.9公斤,1994年比1980 年多11.3公斤,是1980年的4.85 倍,如此增加幅度在全世界少有(见表).
1992年全世界人均占有鸡蛋6.6公斤, 但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1992年世界人 均占有鸡蛋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22.1公斤, 其次是日本20.8公斤.
二、我国蛋品工业发展概况
产品主要分鲜蛋、再制蛋和蛋制品三大类。 1950年天津蛋厂正式成立,年产冰蛋1万吨, 随后一批专营蛋制品厂相继建立起来。 近20年来,各蛋品加工厂从日本、丹麦、美国 等引进了一批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蛋制品加 工设备,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出了优质的冰蛋、 蛋粉、蛋黄酱、长蛋以及一些蛋的深加工产品 如:溶菌酶、卵磷脂等产品。
蛋制品工艺学
主讲:李晓东
绪论
一、蛋制品的重要性 二、我国蛋制品工业的发展概况 三、国外蛋品工业概况 四、蛋制品工艺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 、 蛋制品重要性
蛋作为方便、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为人类提 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此外, 蛋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卵磷 脂等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的物质。 并可加工蛋黄酱,色拉调味酱、冰淇淋等。 还可加工成我国传统的再制蛋,如:松花蛋,咸 蛋等 在火腿、腊肠、鱼糜制品等的生产中可用作 黏结剂、面类的增强剂、食品的脱水防止剂, 还可制成蛋粉。
另外从蛋黄中提取的高级补品“卵磷脂”风靡 世界各国,被称为和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 营养素,卵磷脂的开发已为鸡蛋的开发利用开辟 了一条新路,也为鸡蛋开发和科技的结合找到了 新路。
对蛋壳、蛋膜、蛋清、蛋黄进行深度开发,研制 成生物溶菌酶、蛋黄油、柠檬酸钙等制品,广泛 用于医疗、保健、美容食品等各个领域。
表1 中 国 蛋 类 产 量 和 人 均 占 有 量
年 份
禽 蛋 产 量 (万吨)
比 上 年 增 长 (%)
1980
256.6
1985
534.7ຫໍສະໝຸດ 23.01990794.6
10.1
1991
922.5
16.1
1992
1019.9
10.6
1993
1179.8
15.7
1994
1479.0
25.4
许多发达国家在蛋制品的开发和研制上 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科技力量,开发品种多 达60多种,如发酵蛋白粉(丹麦)速溶 蛋粉、加碘蛋(日本)、鱼油蛋、浓缩 蛋液(美国).
在鲜蛋销售呈现下降趋势情况下,蛋制品 消费却持续增加,美国蛋制品消费近年来 从占蛋量的15%增长到20%以上,德 国和法国蛋制品进口量一直增长,现已占 到蛋消费量的16%~18%,加拿大在 鲜蛋下降1%的情况下,蛋制品消费增长 2%~3%。
(二)蛋壳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
1、蛋壳的结构 厚度:270~370um。 色泽:白色至兰绿色。
气孔: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蛋壳上有许 多气孔,(1)空气和二氧化碳进出 的通道。(2)造成蛋的失重原因。 (3)加速蛋的腐败。(4)加工再制 蛋,料液通过气孔进入。
2、蛋壳的化学成分
无机物94%~97%,有机物3%~ 6%。 无机物碳酸钙93%,碳酸镁1.0%及磷 酸钙和磷酸镁。有机物主要为胶原蛋白 质,还有水分和少量脂质。
四、蛋制品工艺学的任务和内容
主要任务是:
1、研究利用现有蛋类资源和开辟新 资源的途径;
2、探索蛋品生产、贮运和流通过程 中产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3、研究蛋制品加工工艺技术,提高 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4、研究蛋类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新 工艺,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 场的需求。
蛋制品工艺学包括
1 、蛋类供给现状
我国蛋类供给主要以鸡蛋为主,占84%左右, 鸭蛋和鹅蛋分别占12%和14%左右。
蛋品加工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
(1)干蛋品,如干蛋白、蛋白粉、蛋黄粉和 全蛋粉;(2)湿蛋品,如湿全蛋、湿蛋黄合 湿蛋白:(3)冰蛋白,如冰全蛋、冰蛋黄和 冰蛋白;(4)腌蛋品,如松花蛋(皮蛋)、 咸蛋和糟蛋;(5)蛋品饮料,如各种蛋制品 饮料。(6)保健蛋,如低胆固醇蛋、高碘蛋、 高锌蛋、高铁蛋和高锗蛋。
图1-4鸡蛋的化学组成图(百分率 系平均数)
水分
73.00%
碳水化合物 0.70%
灰分 1.00%
脂肪 12.20%
蛋白质 13.10%
图1-5 蛋黄和蛋白的化学组成
脂肪,灰分
水分
和碳水化合
86%
物
水分
2%
49%
蛋白质 12%
脂碳肪水,化灰合分物和蛋1白7%质 34%
水分 蛋白质 脂肪,灰分和碳水化合物
1995
1676.7
12.5
人 均 占 有 量 (公斤) 2.6 5.1 7.0 8.1 8.7 10.0 12.6 13.9
三、国外蛋品工业概况
世界生产总量在75万t以上,主要生 产国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 法国等国家,生产能力约占总产量的2 /3。发达国家蛋制品的比重已达2 0%~25%,品种多达60余种,将来 其蛋制品的比重将提高到50%,对鲜 蛋和蛋制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并在饲 料、添加剂、蛋黄、蛋壳色泽及包装 形式上大做文章,以刺激和提高蛋的消 费。
1、禽蛋的结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2、禽蛋的腐败变质与保鲜; 3、禽蛋的质量与分级; 4、再制蛋加工; 5、蛋制品加工; 6、蛋品饮料及禽蛋综合利用等。
第一章 禽蛋的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
第二节 蛋的结构及化学成分 一、蛋的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 (一)蛋的结构 蛋主要由蛋壳、蛋白和蛋黄组成,椭 圆形,大头叫钝端,小头叫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