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名师]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名师]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下文属本人参评的一节公开课实录。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7~ 38页的相关内容。

通过学生动手比两个角的大小,质疑激趣,生发精确比角的大小的需求,进而师生合作共同研制量角器,使学生亲历制作量角器的过程,在愉快地创造活动中,自然明晓量角器所蕴涵的数学原理、思想和量角、读角的一般步骤,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一、唤醒旧知欲求新知出示一个活动角师:这是什么?还认识吗?生:一个角。

师:说一说,你都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说说看,说对了,表扬,说错了,还是表扬,表扬你的勇气。

生:角有顶点,角有两条边,怎样表示角……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懂得了角的一些知识,这很好。

今天这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齐来继续研究角的知识,好不好?二、抛出问题激起矛盾黑板出示两个角:∠1和∠2(事前画好,∠1=30º、2=40º方向相反)师:请看黑板,有两个角。

猜猜看,哪个角大?生:∠2大。

师:大多少呢?生:大一点点。

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测都是凭眼睛看的,是不是?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比一比,检验一下呢?老师这儿有些材料,看,这是一个活动角,用这个活动角能比较出∠1和∠2的大小吗?生:能呀。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台来比一比,给大家演示一下。

请你,我们一齐欣赏。

生操作师:好了吗?请回位。

同学们,他这样比对吗?哪个角大?生;∠2大。

师:我们用活动角比较出∠1和∠2的大小。

我这儿还有一些小角(10°的角)这些都是大小一样的小角,同学们能够利用这些小角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我请这一组同学到台上来比一比,来吧,全部师:同学们想不想也亲自动手来比一比呀!这些材料就装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把它们轻轻倒出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活动。

放音乐,师生活动师:好了,同学们一齐来看,你们也是这样摆的吗?那么在摆这些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顶点要和顶点对齐。

师:边与边重合。

《角的度量》教学实录(精选12篇)

《角的度量》教学实录(精选12篇)

《角的度量》教学实录(精选12篇)《角的度量》篇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

2、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并会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能准确读出度数。

教学过程:一、设疑生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将你的目光移到大屏幕上,认识这个地方吗?生:认识,是水立方。

师:对,是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馆——水立方。

今年8月8日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百年奥运终于在北京胜利开幕了,人们不光记住了水立方,在开幕式上还有一段让全世界人民都惊叹的事情,那就是漂亮的焰火,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段令人难忘的场面。

(视频欣赏开幕式脚印焰火)师:漂亮吧?生:漂亮。

师:同学们看焰火时,有没有想过这些焰火是怎样出现在空中的?生:打上去的。

师:你说得对,老师了解到是由这样的礼花炮发射到空中的。

(出示礼花炮。

)师:你们看,组成脚印的这些焰火在空中出现的位置不一样,这跟礼花炮哪有关系?生1:跟礼花炮的摆放有关。

生2:跟这个角有关。

(学生指着说。

)师:真聪明,不仅跟礼花炮的摆放位置有关,还跟礼花炮的炮身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系,那这个角度是多少呢?通过今天的读书学习,你一定能明白这个问题。

二、读讲探究1、读书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书,你能学会什么?生:(有开始看书的情况)师: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不要着急,老师还有几个小建议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在读书时不仅要读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真想一想,从图上你能学到哪些知识;还希望大家拿起笔来,边读边圈一圈、画一画你认为重要的、关键的内容,不理解的地方做个标记。

好,开始吧。

(学生自学学习资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全班讲解交流师:好,刚才大家都认真读书了,老师看到你们在书上勾勾画画的,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收获吧,谁愿意先来说一说,通过读书,你学会了什么?(1)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生:我学到了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今天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请看屏幕(视频播放):很久以前,有几只幸福的小鸟,安宁的守护着他们的蛋.可惜好景不长,鸟蛋被绿皮猪盯上了,他们趁鸟不备,把蛋偷走.愤怒的小鸟们想用自己的身体作武器,冲破猪的堡垒,夺回被盗的鸟蛋.鸟儿的身体仿佛炮弹一样向肥猪们的堡垒发射,,,,,结果怎么样呢?(视频)生:小鸟们失败了师:小鸟们没能成功,为什么?生:它们没有瞄准生:它没有选好角度,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非常好的词--角度,谁来说说你对角度的认识?生:角度就是角的大小师:非常好,如果小鸟们能够确定好发射角度,就能准确打中绿皮猪了,但是怎样才能确定角度呢?生:用工具量一量师:是的,测量线段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子,角的大小我们也可以用量角的工具来测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角的度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测量线段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测量角的大小我们必须知道什么?生:角的单位,师:是的,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做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

生:1度。

师:一个角中能包含多少个这样的度量单位,它的大小就是多少度。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量角器上面有两圈刻度】生:量角器的两头都有0度刻度线。

..............小组讨论后,教师幻灯片展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

师:认识了量角器的结构,你知道量角器怎样用吗?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一下测量作业纸上的第一个角。

然后小组内讨论你的方法,看谁的最准确最合理。

小组讨论量角的方法。

......师:那位同学上来为大家演示一下你的量法(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操作)师:你能边做边再说吗?给大家讲一讲生:我先把量角器放到这个角上......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角的度量》实录数学教案设计一千五百字

《角的度量》实录数学教案设计一千五百字

《角的度量》实录數學教案設計一千五百字对不起,由于文字限制,我不能一次性提供1500字的文档。

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角的度量》实录数学教案设计的大纲和一些主要内容,你可以根据这个大纲进行扩展:标题:《角的度量》实录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2. 学生准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知探索3. 实践操作4. 巩固练习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五、教学反思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详细说明:一、教学目标:这部分应明确学生在完成本节课学习后需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的概念,以及他们将要发展的思维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或技能,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理解有误的部分。

三、教学准备:这一部分应详细列出教师和学生在上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如教具的准备,预习等。

四、教学过程:这是教案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如何介绍新的概念和技能,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新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来巩固他们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记录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这可以帮助教师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设计方案,你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课堂实录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课堂实录师:孩子们请看屏幕。

(出示第一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玩过吗?生:(自豪地)玩过!师:(微笑着)地球人都玩过!(出示第二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大多数同学说第二个)(师再出示第三个倾斜度很大的滑梯。

“第三个!”不用师问,生脱口而出。

稍后,好多同学笑着改变了主意:“啊,第二个。

”)师:(满意地笑了)同学们笑了,笑什么?生:第三个太斜了。

师:这个“斜”字用得很好。

生:第三个太陡了。

师:那这三个滑梯不同在哪呀?生:三个滑梯有高有矮。

师:对,有高有矮,还有什么不同呢?生:(异口同声地)角度!师:哎呀,厉害!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课件抽象出三个角)第一个滑梯不好玩,第三个滑梯不能玩。

(隐去两个角,留下第二个滑梯的角)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是不是?生: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量角的.大小)华老师创设的这个教学情境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

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好多老师只是艰难地、枯燥地、机械地让学生量了各式各样的角,但是没能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

究竟度量角的大小是屠龙之枝,还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创设一个怎样的数学情境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呢?这是每一个老师在教学前必须仔细思考并研究的一点。

读到这里,我算是想明白了,为什么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提不起兴趣,觉得数学“无用”?因为老师没有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没有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数学知识与实践问题的脱节。

因此,教给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这个知识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才是学好这个知识的良好开端,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源。

老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会了角的度量方法,我就会知道哪个滑梯最好玩,知道衣柜里衣领的角是千差万别的,就连牙刷上小小的角也是有讲究的,爷爷的椅子靠背也会向后倾斜一定的角。

角的度量_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潘小明_

角的度量_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潘小明_

度的?
( 有几个学生表示同意)
算出每份所对应的角, 然后教师提
生 1: 我量出的是 150 度。
生 3: 我量出是 151 度。
问 :“如 果 用 它 作 为 量 角 的 工 具 , 你
( 许 多 学 生 发 出“噢— ——”的 声
生 4: 我 量 出 来 也 是 150 度 , 但
们 觉 得 如 何 ? ”意 在 让 学 生 自 己 发 现
33
34
该这样看过去。
法又直接影响着量角技能的掌握。 度, 后来我再量时发现没对齐, 应该
师: 你们觉得— ——
三 、学 习 量 角 的 方 法
是 30 度。
生 2: 缺东西。应把一圈度数倒
师: 如果现在有一个角, 让你们
师: 你说的对齐, 是指要对齐哪
过来。
去量出它的度数, 行吗?
些东西?
( 屏幕出示量角器的外圈刻度,
生: ( 非常自信地) 行!
生 3: 先要把这个孔与角的顶点
见图 6, 学生会意地笑了)
教师出示练习纸( 如图 7) :
重合。
师: 这个孔就是量角器的什么?
生 3: 是量角器的中心。还要把
这条边与 0 度的这条边对齐。
师: 既要将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
中心对齐, 又要把角的一条边与 0
图6
图7
刻度线对齐, 然后, 看另一条边对准
32
“角的度量”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潘小明
一、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
它们所占地方的大小是无法比较
生: 把两个角的顶点对准, 一条
( 屏幕出示图 1)
的。比较角的大小, 到底看什么呢?
边重叠, 看另一条边。
生 4: 看角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1课堂实录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1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时间:2021年10月12日地点:四年级一班教室教师:张老师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

3. 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测量角的大小。

2.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问同学们:“你们能区分这两个图形的角吗?它们的大小一样吗?”同学们积极回答,表现出对角的好奇心。

2. 探索新知(1)认识角张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等,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特征。

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观察角的组成。

(2)度量角张老师拿出量角器,向同学们介绍量角器的构造和作用。

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对方制作的角,并记录下度数。

(3)总结规律张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同学们通过实践操作,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练习巩固张老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并说出角的度数。

同时,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4. 拓展提高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角的度量?同学们举例说明,如测量房间的角度、判断车辆是否违章等。

5. 总结课堂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同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角,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同学对角的概念仍存在模糊之处,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

——复习导入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注意观察,下面几个画面中哪里有角?课件依次出现钟面,剪刀,投掷标枪,玩滑梯画面。

生:钟表的分针和时针组成了角。

生:剪刀口是角。

生:标枪与地面组成角。

生:滑滑梯与地面组成角2、(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1 2 3师:你想滑哪个滑滑梯?生:第三个,因为刺激生:第一个长一些,我想滑第一个。

师:这些滑滑梯有什么不同?生:滑梯长短不同。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3、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师:度量物体长短要用到长度单位,度量面积大小要用到面积单位,度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计量单位呢?生:角的单位。

师:角的单位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小知识。

课件出示角的计量单位的知识。

学生自学。

师:数学家怎样规定的角的度量单位?谁来读一读?生: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01。

师:1度的角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看看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分的过程。

课件演示。

师:2份是多少度?生:2度师:5份呢?生:5度师:10份呢?生:10度师:30份、90份、150份、180份呢?你有什么发现?生:……师:一个角中含有多少个1度的小角,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三)——量角器的产生课件出示复习题中的角1。

师:你能数出角1中包含多少个1度的角吗?(课件动画演示把1°角组成的半圆工具重合在∠1上,师生看着密密麻麻线无从下手……)师:有没有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呢?生:在每条线的端点标上数字。

师:从哪里开始标呢?生:从横线的地方。

师指:是这里吗?生:是。

师:下面我们让这个圆变一变,再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这就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量角器。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四)——用量角器量角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尝试度量书本41页的角1,并标上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滑梯吗?
生:玩过
师:好,这里有三个滑梯,你们想滑哪一个?为什么?
生1:中间那个,因为安全。

师:好,你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的。

生2:我想玩最后一个滑梯,因为够刺激。

师:够刺激,谁还想说。

生3:第一个,因为够矮,够安全。

师:好,同学们,那么你觉得三个滑梯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
生:角度不同。

师:好,你从滑梯的哪个部分看到角度?请上来指指。

(学生上台指)
师:看来同学们都看出来了,滑梯上的滑道跟地面上形成的一个角度,我们把它抽取出来。

(投影)同学们都说对了,角有大有小,那角的大小与角的度量有关,我们这节课就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要知道角的大小,就需要用一种工具去测量,你知道角的工具是什么吗?生:量角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在量角器上建立角的概念。

投影出示量角器
师:看,这个量角器首先给我们的感觉它是什么形状?
生:半圆
师:好,也看看你的量角器,看看量角器上有什么?
生:量角器上有刻度。

师:哪里是刻度?告诉大家,上来指一指。

师:谁有补充:
生:指到中心点
师:看来这位同学很细心,还发现这里有一个点,对,这个点很重要。

好,大家把量角器的特征找出来了,下面,请你想想,你在量角器上能看到角吗?
生1:90度的角(指)
师:这个90度的角顶点在哪里?(生指),角的两边呢?除了90度的角,还有吗?
生2指:我看到了140的角。

师:那请你说说,在量角器上看到的角多不多?
生:多
展示其中的一些角,生读。

(50度的角,90度的角,120度的角等)
师:那量角器上的角度有什么特点呢?先小组说说,请同学回答(小组讨论)
生汇报:角的每一条边上都指着一个数字。

师:角我们在上节课学过,角有几条边?
生: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再请同学把刚才同学的汇报完整。

师总结:角的顶点在圆心,角的一条边在0刻度线,另一条边指着一个度数。

(以上师生对话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机调整)
2、建立1°的概念
师:下面看看,这是几度的角?
生:1度的角。

师:看看你的量角器,1度的角它实际上占你们量角器的多少部分?
生:一小部分
师:在量角器上,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了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这里的“度”,就是角的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师:刚才我们展示过的角你能把它写在练习本上吗?有1度的角,有50度的,有90度的,还有120度的。

(学生写,老师板书)
3、探索量角的方法(课件显示:书本P37页的两个角)
师:让我们继续来观察这个量角器,你觉得在这个量角器中最大能量出的角是多少度?
生:180度。

师:好,下面我们来试一试怎样用量角器的角来测量生活上的角。

(书本37页的两个角)
生量角,师巡视。

学生汇报量角的方法,师生总结。

师:说明量角器为什么有两圈读数。

内圈的度数和外圈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内外两个度数加起来是180度)
4、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量角,下面还要研究角的一些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上两个角度一样,边长不同的角)
师:观察这两个角,哪个角大一些?
生1:一样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2:左边的大
生3:右边的大,因为它叉开得长一点
师:都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哪种正确?如果证明?
生:量角器量一量(在书上38页的角上量一量)
生汇报:两个角都一样大,都是30度
师:那说明了什么?
生: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这个特征有什么用啊?有用的,请看。

出示一个边很短的角,怎样量啊?(延长两条边)
要求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也画一个边很短的角,然后按刚才的方法把角的度数量出来。

量出后,同桌交换,看量得对不对。

师:刚才我们说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没有关系,那与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测量教材上另一组角。

汇报三个角的度数。

师:说明角的度数与角的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

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运用这个特征可以把一些角的边长延长,更准确测量角度。

让学生测量教材上另一组角。

比较这些角的大小,能发现什么
生:角的大小与角开口的大小有关,口越大,角度越大。

5、游戏:猜一猜
师:都学完了,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①将角的一边和零度刻度线覆盖住,只露出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内圈70°,外圈110°,学生猜多少度(可能以右边的零刻度为始边,读内圈刻度,也可能以左边的零刻度线为始边,读外圈刻度),再全部呈现,这个角是70°。

②继续猜,方法同上,内圈130°,外圈50°,角的一边落在左边的零刻度线上。

这个角应该读外圈刻度50°。

③继续猜,方法同上,内圈120°,外圈60°,有的读内圈刻度,有的读外圈刻度,结
果都错了。

原来,角的一边已不在零刻度线上。

三、实践活动
1、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

谁来估计一下,角1大概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交流)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2、回应课前,滑梯的角度在45°~56°之间。

3、拓展,足球运动员在什么位置上射门比较好,为什么?
四、总结交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师做简单总结。

布置课后作业:1、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2、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