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细胞生物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细胞生物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细胞死亡的方式及生物学意义
01
细胞死亡的方式
凋亡(程序性死亡)、坏死(意外死亡)和自噬性死亡等。
02
细胞死亡的生物学意义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抵御病原体感染和防止肿
瘤发生等。
03
细胞死亡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死亡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
和肿瘤等。
07
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技术与方法
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 胞类群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
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细胞分化的机制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物质、环境因 素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1 2 3
干细胞的定义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干细胞的分类 按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按分化 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 胞。
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形态观察
光学显微镜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胞及细胞 器的形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分 辨率更高。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结合荧光标记技术,可观察活细胞内分子的动态 变化。
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
细胞培养技术
在人工模拟体内环境的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维持其生长和繁殖。
中心法则的内容及意义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调控机制
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与细胞分化
基因突变与修复
01
基因突变的类 型及后果
02
DNA损伤的修 复机制与意义
基因突变与生 物进化的关系
03

细胞生物学Introduction of cell biology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Introduction of cell biologyPPT课件

Cell organelle (Mitochondria, Chloroplasts, Endomembrane
system, nucleus etc.)
Cytoskeleton Sy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gulat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Cell apoptosis and cellular aging
structure
functi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intricate activities of cells
细胞生物学是: 研究细胞基本 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它从 不同层次上主 要研究……
The structure of cells
第1页/共48页
The course mainly covers:
第3页/共48页
第4页/共48页
Suggestions to Study Cell Biology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and ideas (As you read this
text, think like a researcher)
Reductionist (knowledge of the parts of the whole can
explain the character of the whole) Don’t accept everything you read as being true. Remain skeptical! English is just a tool! Take notes when you listened especially what I have emphasized

《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叶绿体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 机物中。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类囊体上附有 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高尔基体
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泡 或分泌颗粒,将其运输到细胞表面或分泌到细胞外。其结 构包括扁平囊泡、大泡和小泡。
2024/1/30
核糖体
2024/1/30
01 02 03 04
推动医学发展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如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等。
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
通过研究细胞的起源、进化和多 样性,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 和进化过程,探索生命科学的奥 秘。
6
0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Chapter
2024/1/30
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
受到细胞内能量状态、激素水平、神经调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2024/1/30
14
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
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
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通过特定的信号分子和 信号通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生物 化学反应的过程。
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酶联受体信 号通路、离子通道受体信号通路等。
7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01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02
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
03
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等
8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2024/1/30
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蛋白质、糖类等
细胞质的结构特点
胶态、不均一性

细胞生物学全套ppt课件(共277张PPT)

细胞生物学全套ppt课件(共277张PPT)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结合激光扫描和共聚焦技术,实现三 维重建和动态观察,用于研究细胞内 分子定位和相互作用。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通过电磁透镜 成像,可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如透 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应用
DNA重组技术
通过体外操作DNA片段,实现基因克隆、表达和调控研究,用于 解析基因功能和调控网络。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肿瘤发生。因此,深入研究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和机制对于理解细胞增殖、分化和癌变等生物学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
06
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
细胞分化类型和影响因素
细胞分化类型 多能干细胞分化
专能干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类型和影响因素
01
终末分化细胞
02
影响因素
基因表达调控
03
系。
蛋白质组学技术
利用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等方 法,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相 互作用和修饰等,揭示蛋白质在
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学 和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挖掘和分 析,发现新的基因、蛋白质和调 控网络及其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的
关系。
THANKS
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机制
被动运输
01
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顺
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主动运输
02
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方式,需要消耗能
量,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膜泡运输
03
包括出胞和入胞两种方式,通过膜泡的形成和移动来实现物质
的跨膜运输。
膜蛋白功能及其调控

细胞生物学课件(共137张PPT)

细胞生物学课件(共137张PPT)
DNA存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gene type)。
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入细胞内DNA 遗传信息的表达。
病毒中,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Section 1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别表示为: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 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
核小体的性质及结构要点示意图(引自等)
在用微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时,反应早期可得到166bp的片段,但不稳定;进一步降解则得到146bp片段,
比较稳定。推测可能原因是失去H1后,DNA两端各有10bp的DNA,易被核酸酶作用而降解。
Chromatin Packing
Chromatin Packing
Section 3 基因与基因组
• 基因:表达一种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 本单位。
• 基因组:是指某种生物所包含的全套基
因。
人类基因组的C值在3*109 bp ; 病毒含 103~105bp;细菌含105~107bp;
基因与蛋白质
(1)铺展染色质的电镜观察
Isolated from interphase nucleus: 30nm thick Chromatin unpacked, show the nuclesome
(2)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部分酶解片
段检测结果
(3)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 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
五、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
基因组的维持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染色质结构及其调控 DNA的复制 、修复和转座
1

医学细胞生物学ppt课件

医学细胞生物学ppt课件

B
C
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 原的过程,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糖代谢的调控机制
包括激素调节(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 酶活性的调节(如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等)。
D
脂类代谢过程及意义
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
脂肪酸在细胞内的合成主要发 生在肝和脂肪组织,而分解则 主要发生在需要能量的组织如
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而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02 03
蛋白质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主要通过溶酶体途径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进行。 溶酶体途径主要降解细胞内受损或老化的蛋白质,而泛素-蛋白酶体途 径则主要降解短寿命或异常蛋白质。
蛋白质代谢的调控机制
凋亡途径和调控机制
凋亡途径
外源性途径(死亡受体介导)、内源性途径(线粒体介导)。
调控机制
Bcl-2家族蛋白、Caspase家族蛋白酶、IAP家族蛋白等参与凋亡调控,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细胞凋 亡。
医学相关疾病与细胞生物学关
05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变化
肿瘤细胞增殖失控
正常细胞增殖受到严格调控,而肿瘤 细胞能够逃避这些调控机制,实现无 限增殖。
医学领域应用
在医学领域,细胞生物学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如肿 瘤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等。
意义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 于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细胞结构与功能
02
细胞膜组成与功能
0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生物学教学完整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教学完整ppt课件
.
在非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与SRP、 DP和微粒体的关系(表8-1)
.
分泌性蛋白的合成与跨越内质网膜的共翻 译转运图解(图8-3)
共翻译转运(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分泌 蛋白向rER腔内的转运是同蛋白质翻译过程偶联进行的,这 种蛋白在信号肽引导下边翻译边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共翻译 转运。
多次跨膜蛋白:含有多个SA和多个STA的肽链将成为多次跨 膜蛋白。
跨内质网膜肽段的取向:一般而言,带正电荷氨基酸残基多
的一端,或带正电荷氨基酸残基多的一侧,朝向细胞质基质
一侧(外侧)。
.
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质的信 号序列特称为导肽(leader peptide),其基本 的特征是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上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因此称这 种翻译后再转运的方式为翻译后转运(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这种转运方式 在蛋白质跨膜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ATP使多肽 去折叠,而且还需要跨膜后由分子伴侣帮助蛋 白质再正确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
继信号假说提出与确证后,人们又发现一系列
蛋白质分选信号序列,统称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而且有些信号序列还可形成三维
结构的信号斑(signal patch),指导蛋白的靶
向转运和定位。
.
指导蛋白质从细胞基质转运到细胞器的靶 向序列的主要特征(表8-2)
.
二、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第八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第一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第二节 细胞内膜泡运输
.
第一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由核基因编码,起始合 成均发生在游离核糖体上,然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核糖 体上完成翻译过程,或在粗面内质网膜结合核糖体上完成合 成。之后蛋白质各就各位并组装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 与实现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这一过程称蛋白质分选 (protein sorting)或蛋白质寻靶(protein targeting)。 蛋白质分选主要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 成部位转运到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

《医学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医学细胞生物学》ppt课件(2024)

2024/1/29
生长曲线
描述细胞生长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包括潜伏期、对数生长期 、平台期和衰亡期。
24
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和功能变化
2024/1/29
细胞结构变化
01
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数量减少且功能下降、细胞膜通
透性改变等。
细胞功能变化
02
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等。
磷脂的代谢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 合成与分解对于维持细胞膜的 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胆固醇的代谢
胆固醇是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 质,其合成与分解对于维持体 内固醇类物质的平衡具有重要
意义。
13
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功能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 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
通过G蛋白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细胞内,激活或 抑制效应器酶,产生细胞内第二信使,引发细胞 应答。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受体本身具有酶活性,或结合后激活酶活性,通 过酶促反应将细胞外信号放大并传递至细胞内。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3
受体与离子通道偶联,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 性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的功能状 态。
糖代谢的调控机制
包括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 酸化两种机制,受多种激素和
酶的调节。
2024/1/29
12
脂类代谢过程及意义
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
脂肪酸是脂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合成与分解主要在肝和脂
肪组织中进行。
2024/1/29
甘油三酯的代谢
甘油三酯是体内脂肪的储存形 式,其合成与分解受多种激素 和酶的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种dNTP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一个没有 分枝的线性大分子。(与蛋白质比触觉不灵)。
它们的两个末端分别称5’末端(游离磷酸基)和 3’末端(游离羟基)。
9
二、DNA的二级结构
1.双螺旋的基本特征
1)主链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相互连接构成DNA的主链。
从化学键的方向来看,双螺旋中两条多核苷酸链
是反向平行的。
二条主链处于螺旋链是亲水的。
两条链形成右手螺旋,有共同的螺旋轴,螺旋的
直径是20A。
10
Schematic model
Space-filling model
11
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根据DNA纤维X射线晶体衍射 图,提出了DNA为右手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假设
23
线状DNA形成的超螺旋
24
环状DNA形成的超螺旋
25
拓扑异构酶 or溴化乙锭
DNA存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和传递遗传 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gene type)。
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入细胞内 DNA遗传信息的表达。
病毒中,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4
Section 1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别表示为:
17
18
• 决定DNA双螺旋结构状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氢键 ➢碱基堆积力 ➢带负电荷的磷酸基的静电斥力 ➢碱基分子内能
19
2.三股螺旋DNA(H-DNA)
• DNA三股螺旋构型称为H-DNA,是在DNA双螺旋结 构基碱上形成的。
• 它是双螺旋DNA分子中一条链的某一节段,通过
链的折叠与同一分子中DNA结合而形成。
碱·基环是一个共轭环,本身构成一个平面分子。 在双螺旋中这个平面垂直于螺旋轴,相邻的两个碱 基上下间隔3.4A,每十对碱基组成一节螺旋,因此双 螺旋的螺距是34A。一条链中每个相邻的碱基方向
0
相差36 。碱基之间的疏水作用可导致碱基堆集,这 个引力同碱基对之间氢键一起稳定了双螺旋结构。
16
3)大沟和小沟
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核苷酸在DNA分子中的排列 顺序。因此测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分子生物学的基 本课题之一。
7
DNA分子的多样性 • 碱基的排列顺序,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 性 • 100bp DNA分子可能排列方式就是4100 • 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是DNA分子的重要属 性
8
2、DNA一级结构的基本特点
DNA似乎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14
Buckle
Propeller Twist
Textbook
Real Life
15
2)碱基对
这两种碱基对(A/T,G/C)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就是它们具有二次旋转对称性,即一对碱基对旋转 180O,并不影响双螺旋的对称性,因此双螺旋结构只 限定了配对的方式,并不限定碱基的顺序。
dAMP、dGMP、dTMP、dCMP
5
Nucleoside
phosphoester bond
glycosidic bond
6
1.DNA一级结构中贮存的生物遗传信息
DNA是双螺旋的生物大分子。生物信息绝大部分都贮 存在DNA分子中。
这些信息以核苷酸不同的排列顺序编码在DNA分子上, 核苷酸排列顺序变了,它的生物学含义也就不同了。
调控区DNA复制起点或终点染色体重组位点,提 示它们可能与基因表达调控DNA复制及染色体的重 组有关。
22
三、DNA的三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指双螺旋链的扭曲。 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一种形式,DNA在核 小体中的扭曲方式也是一种超螺旋结构。 超螺旋的生物学意义可能是: 1.使DNA分子体积变小,对其在细胞的包装过 程有利。 2.影响双螺旋的解链过程,从而影响DNA分子与 其它分子(如酶、蛋白质、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
1
基因组的维持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染色质结构及其调控 DNA的复制 、修复和转座
2
1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DNA的结构与功能
3
核小体 4 基因与基因组
5
3
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 的生物大分子。天然存在的核酸有两类,一类为脱 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另一 类为核糖核酸(ribonuleic acid, RNA)。
沿螺旋轴方向观察,配对的碱基并不充满双螺旋的 空间。
由于碱基对的方向性,使得碱基对占据的空间是不 对称的,因此在双螺旋的表面形成二个凹下去的槽, 一个槽大些,一个槽小些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
双螺旋表面的沟对DNA和蛋白质的相互识别是很 重要的,因为在沟内才能觉察到碱基的顺序,而在双 螺旋的表面,是脱氧核糖和磷酸重复结构,没有信息 可言。
• 右手双螺旋构象是DNA最为常见的结构-B型DNA。 • DNA二级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 B-DNA、CDNA、D-DNA、E-DNA、A-DNA;另一类是 局部的左手螺旋,即Z-DNA。
12
A
B
Z
13
在A-T丰富的区段,DNA常呈现B-DNA。 在转录状态,DNA与RNA的杂合链呈现A-DNA。 虽然B-DNA是最常见的构象,但是A-DNA和Z-
•三条链均为同型嘌呤或同型嘧啶,即整段的碱基
均为嘌呤或嘧啶,其中两条链为正常双螺旋,第三
条链位于双螺旋的大沟中。
• H-DNA可在转录水平上阻止基因的转录,这就是
反基因策略,或称反基因技术。
20
21
当 DNA双链中含有H— 回文序 列时 ,即某区段 DNA两条链分别为HPu和HPy,并且各自为回文结 构时,任一条回文结构的5’和3’部分都可以形成分了 子内三股螺旋结构及剩余的半条回文结构游离单链。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可形成H-DNA的多聚嘌 呤核苷酸和多聚嘧啶核苷序列。它们位于:
教学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真核细胞的结构(主要细胞器、细胞骨架)
二、细胞的生活和调控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细胞信号转导
三、基因组的维持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染色质结构及其调控;DNA的复制 、修复和转座
四、基因组的表达和调控
转录、翻译的机制;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调控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