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
延胡索别名和产地 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延胡索别名和产地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延胡索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是中国传统药材。
下面介绍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供参考。
一、延胡索的性味与功效1、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2、归经:归肝、脾、心经。
3、功效:活血行气。
前人认为它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通过活血行气而能治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
二、延胡索的用法、用量与禁忌1、用法:2. 5-9g。
水煎服。
目前常把它研为细粉,随汤药冲服,每次0.9-2. 5g,每日2次。
牛用活血效力大,醋炒也可用于止血。
2、用药注意:血热气虚者不用本品,孕妇忌用本品。
三、延胡索的临床应用与组方1、用于治疗诸痛延胡索辛散温通,既行气分,又行血分,长于止痛,上下内外凡属气滞血瘀之疼痛,均为要药,活血利气,血气通则不痛。
配伍五灵脂,两药皆有活血止痛之功。
延胡索偏于行气止痛,五灵脂偏于行血散瘀。
相配有行气散瘀止痛的效能,可用于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胸膜胁肋诸痛。
治脘腹疼痛可配草果、没药,治小腹疼痛可配肉桂、当归。
配伍香附,两药都有止痛作用,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香附理气解郁止痛;相配能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脘腹疼痛、脘胁胀涌、痛经闭经等症。
治疗风湿痹痛,常与秦艽、桂枝、红花等配伍,共奏祛风湿之痹痛的作用。
配伍小茴香,因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止痛要药;小茴香温暖下焦,散寒止痛,善治疝气疼痛。
两药相配,散寒止痛的作用显著。
用于寒湿客于厥阴,气血凝滞所致的阴囊肿痛,腹痛控睾等症。
2、用于治疗癜瘕本品走血分,能散瘀利气,消积除瘕。
凡血虚寒凝或血脉不和所导致的身痛腰痛、少腹疼痛、痛经等症,用之皆有良效。
此外,现代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延胡索粉,口服,每次5-9g 1日2次);慢性浅表性胃炎(水飞滑石、醋制延胡索、白芍、甘草各等分组);急、慢性扭挫伤(醋延胡、木香、郁金等组成)。
延胡索

实验证明,延胡索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其效价为阿片的1/10,作用持续2小时。 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醋制后,使游 离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生成醋酸盐而 易溶于水。使得醋制延胡索饮片煎液 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显著提高,从而 增强了止痛效果。因此,延胡索治疗 诸痛证,当以醋制为宜。
延胡索是临床最常用的止痛中药。现 已将其制成各种剂型,广泛用于各种 病症,尤其是以疼痛为主的病症。 如延胡索醇浸膏片治疗各种类型的冠 心病心绞痛;元胡止痛片以之与白芷 同用,治疗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 月经痛及头痛等;
元胡酊治疗各种平滑肌痉挛疼痛;妇 女痛经丸以之与丹参、五灵脂、蒲黄 同用,治疗气血凝滞之小腹胀疼、经 期腹痛。 此外,还有以本品为主治疗急慢性扭 挫伤、早期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 失眠等报道。
延胡索

延胡索高产栽培技术延胡索别名元胡、玄胡索、玄胡。
以地下块茎入药。
为常用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止痛药物。
能活血散淤,理气止痛。
主要含有生物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索、延胡索丙素等等。
延胡索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在浙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明代以前就开始种植了。
主要栽培分布于浙江东阳、缙云、永康、建德等县。
近十几年全国许多省市都先后引种成功,有的已形成了新产区,如江苏南通、上海市郊、江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四川涪陵、开县等。
我省涪陵引种延胡索已有11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创造了一套符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栽培方法。
因此,在该县品质、产量都较稳定,形成我省的延胡索产区。
一、植物的种类及其开态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药用有延胡索、东北延胡索、齿瓣延胡索,土元胡等,栽培的延胡索主要是延胡索,其它均为野生。
以下只介绍延胡索的植物形。
多年生草本。
植株高9-20厘米,全株无毛。
地下块茎扁球形或球形,直径0.7~2厘米,内部黄色,外表棕黄色或灰棕色。
上面多呈凹陷,有数个芽眼。
地上茎纤细质脆,单生或于上部分枝。
茎基部之上生一鳞片,其上生3或4叶。
茎折断后有黄色汁液流出。
蒴果长圆状椭圆形、条形,长约2毫米,内含种子多数。
种子黑色,有角质。
二、生物学特性(一)、生长发育习性地下部分的生长与发育延胡索地下部分有根状茎、块茎和须根。
其中根状茎在块茎10月初萌芽后至11月初,就开始伸长,沿水平方向略向上生长。
至11月下旬形成根状茎第一个节,以后继续生长,长出第二个节、第三个节。
至2月上旬基本形成了整个根状茎。
根状茎初期呈肉质,易折断,后期稍带纤维。
根状茎的长度依种植深度、土壤质地、母块茎大小而异,一般长度为3~12厘米。
每个母块茎长出根状茎2~4只,每只具根状茎节2~5个。
整个根状茎生长期约100天,其中生长最快的时期是在12月上旬至第二年1月。
由于根状茎在块茎尚未出苗前就开始生长,必须及早追肥,方能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
延胡索

延胡索(《开宝本草》)延胡索为婴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多栽培,主产于浙江。
原植物生于低海拔旷野草地、丘地林缘。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怕旱、怕涝、怕强光射,以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苦,性温。
归心、肝、肺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临床用名有延胡、延胡索、元胡、玄胡索、醋延胡索。
延胡索为婴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多栽培,主产于浙江。
原植物生于低海拔旷野草地、丘地林缘。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怕旱、怕涝、怕强光射,以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苦,性温。
归心、肝、肺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临床用名有延胡、延胡索、元胡、玄胡索、醋延胡索。
【本草汇言】《本草拾遗》:止心痛,酒服。
《海药本草》:味苦、甘,无毒。
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
《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
《药类法象》:主破血治气,止少腹痛、产后诸疾。
妇人月水不调,小腹痛,温暖腰膝,破散症癖。
《药性赋》:味苦、辛,性温,无毒。
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其用有二:活精血,疗产后之疾;调月水,治胎前之症。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
苦、辛,温,无毒。
入手足太阴经。
《象》云:破血治气,月水不调,小腹痛,暖腰膝,破癥瘕。
碎用。
《液》云:治心气痛、小腹痛,有神。
主破血,产后诸疾,因血为病者。
妇人月水不调,腹中结块,崩漏淋露,暴血上行,因损下血。
《本草衍义补遗》:辛温,手足太阴经药。
《象》云破血,治妇人月水不调,小腹痛及产后诸疾。
因血为痛,皆可疗之。
《本草纲目》:延胡索,味苦微辛,气温,入手足太阴,厥阴四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面着怒,遂病胃脘当心痛,不可忍。
延胡索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延胡索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1. 延胡索简介延胡索(Scientific name: Corydalis yanhusuo)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罂粟科植物。
延胡索的茎、根均可入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延胡索生长在中国的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2. 延胡索的用法延胡索可以制成药物,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1. 延胡索粉末:将延胡索根磨成细粉,用于制作胶囊或制剂。
2. 延胡索煎剂:将延胡索根煮沸,取煎剂后可口服。
3. 延胡索外敷剂:将延胡索根煎剂冷却后,涂抹在皮肤表面。
3. 延胡索的用量延胡索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遵循以下几点: - 延胡索粉末:每次服用2-3克,一日3次。
- 延胡索煎剂:一次剂量为10-30毫升,一日2-3次。
- 延胡索外敷剂:根据需要在患处涂抹一定的量。
注意:在使用延胡索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按照医生建议用药。
4. 延胡索的功能主治延胡索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效果: - 缓解疼痛:延胡索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对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有一定效果。
- 舒缓焦虑:延胡索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减轻焦虑症状和精神紧张感。
- 促进循环:延胡索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 调节血压:延胡索可以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缓解痛经:延胡索可以缓解经期疼痛和痛经症状。
5. 延胡索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延胡索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品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 个体差异存在,对于过敏体质、孕妇以及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应谨慎使用。
- 长期大量使用延胡索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 延胡索仅作为辅助药物使用,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6. 存储方法延胡索的存储方法如下: - 将延胡索粉末、煎剂等放置于干燥、避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避免潮湿、高温环境,以防止药物变质。
延胡索

延胡索药用价值
1、性味:辛;苦; 温;无毒。 2、归经:肝;胃; 心;肺;脾经。 3、主治:活血;散 瘀;理气;止痛。主 心腹腰膝诸痛;月经 不调;症瘕;崩中; 产后血晕;恶露不尽; 跌打损伤。 4、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5-3钱;或入 丸、散。
药物配伍
配金铃子,疏肝行气力显著,并可活血,气行则血 行,清泻肝火。可用于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 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乌药,活血顺气,气血同调,可治疗气滞血瘀, 脘腹疼痛,尤以偏于寒性之气痛最为有效。 配当归:为妇科之良药。当归得延胡索则能散瘀, 延胡索得当归且能补血,故可治疗妇女血瘀经闭, 痛经等症。Fra bibliotek
【性状鉴别】
延胡索为不规则的扁球 形,直径 0.5-1.5 厘米, 外表面黄色或黄褐色, 有不规则网 状细皱纹或 平滑,顶端中间有凹陷 的茎痕,基部有疙瘩状 突起,质坚硬而脆,断 面黄色至棕色角质样, 有蜡样光泽,气微、味 苦。
【显微鉴别】
Thank you ~
主要化学成分:生物碱,其中经鉴定 的有 d-紫堇碱(即延胡索甲素)、 dl -四氢已马亭(延胡索乙素)、原鸦 片碱、延胡索丙素、 1 -四氢黄连碱 ( 延 胡 索 丁 素 ) 、 dl - 四 氢 黄 连 碱 (延胡索戊素)、1-四氢非洲防已碱 (延胡索已素)、紫堇鳞茎碱(胡索 庚素)、 β -高白屈菜碱(延胡索寅 素)、黄连碱、去氢紫堇碱(去氢延 胡索甲素)、紫堇单酚碱、去氢延胡 索胺、非洲防已碱,以及d-海罂粟碱 等 。
延胡索
Rhizoma Corydalis
延胡索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湖 北、湖南、河南、山东、安徽。目 前全国有17个省(市)种植,浙江 所产为地道药材,是著名的"浙八 味"之一
延胡索的食用方法

延胡索的食用方法
延胡索是一种价格昂贵的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
也被称为"金马毛"、"华浙绒"等名字,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祛痛止痒的功效,被用来治疗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些皮肤病。
以下是延胡索的食用方法:
1. 煎煮汤剂:将适量的延胡索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至1小时,并随后焖煮20分钟。
然后倒出药汁服用,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服用剂量。
2. 制作药膳:将适量的延胡索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制作成药膳。
例如,可以将延胡索与当归、川芎等中药搭配,加入鸡肉或猪肉一同煮汤,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颜的功效。
3. 泡浸水:将适量的延胡索放入温水中浸泡,周围搅拌并用力揉搓,过滤后饮用。
这种方法适合肠胃消化功能较差、肠胃不适的人群,能够更好地吸收延胡索的有效成分。
4. 研粉服用:将延胡索晾干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适量的粉末冲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
这种方法适合不喜欢药膏或药汤的人群,能够方便地将延胡索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延胡索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具有毒性,过量食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和中毒反应。
因此,在食用延胡索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食用剂量和方法。
同时,延胡索的质量也十分重要,应购买正规渠道的药材,避免购买到冒充品或掺杂有害物质的延胡索。
延胡索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功效

延胡索的作用与功能引言延胡索(Yan Hu Suo),又被称为破血经、血管减压素和血管舒张素,是一种传统中药,常见于我国华北、西南及东北地区。
延胡索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药物研究领域,并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主治与功效延胡索具有以下主治与功效:1.缓解疼痛:延胡索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异毛果酮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能够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发挥镇痛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痛觉传导,从而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胃痛、关节痛等。
2.舒张血管:延胡索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降压效果,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内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从而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3.抗炎作用:延胡索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症状。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激活,从而减轻炎症损伤,缓解炎症症状。
4.抑制血小板聚集:延胡索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对于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抗抑郁作用:延胡索中的成分具有抗抑郁作用,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改善情绪和精神状态。
它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其他作用:延胡索还具有镇静安神、抗痉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于焦虑、失眠、癫痫、口腔溃疡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注意事项延胡索的常见用法是煎汤、炖煮和制成丸剂、胶囊等内服药物。
剂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使用延胡索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物说明书,遵循医生的嘱托和剂量要求,避免过量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停止使用药物。
•延胡索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抗凝药物、抗抑郁药和镇静催眠药等,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和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胡索
Yanhusuo
【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习用名称】元胡、玄胡索、延胡
【处方应配】写延胡索、炒延胡索、醋制延胡索均付醋延胡索;写酒炒延胡索付酒延胡索。
【炮制】生延胡索将药材除去杂质,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醋延胡索将药材除去杂质,分档,洗净,沥干,用米醋拌匀,略润,置锅内,加水与药面平,照煮法(附录I)用文火煮至液汁吸尽,晒或晾至外干内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每100kg生延胡索,用米醋25kg。
酒炙延胡索将生延胡索喷洒黄酒,拌匀,使之吸尽,照酒炙法(附录I)炒至干燥、微具焦斑,筛去灰屑。
每100kg生延胡索,用黄酒25kg。
【性状】生延胡索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切片,直径0.5~1.5cm。
表皮面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皱纹。
切面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质坚硬。
气微,味苦。
醋延胡索表皮灰黄棕色至黄褐色,切面深棕色至黄褐色,有的中间略显黄色,折断面棕色至深棕色;微有醋香气。
余同生延胡索。
酒炙延胡索黄棕色至棕色,有的可见焦斑,具焦香气而微带酒香。
余同生延胡索。
【鉴别*】(1) 本品粉末绿黄色。
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或近无色。
下皮厚壁细胞绿黄色,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稍弯曲,木化,有的成连珠状增厚,纹孔细密。
螺纹导管直径16~32μm。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 使溶解,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延胡索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缸中约3分钟后取出,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中国药典通则0832 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3.5%(中国药典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中国药典通则2302)。
黄曲霉毒素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中国药典通则2351)测定。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µ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总量不得过10µg。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延胡索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6μ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平底烧瓶中,精密加入浓氨试液-甲醇(1:20)混合溶液50ml,称定重量,冷浸1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浓氨试液-甲醇(1:20)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O4) 生延胡索不得少于0.050%;醋延胡索不得少于0.040%。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止痛。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阻,跌扑肿痛。
本品醋制可加强敛肝止痛作用;酒炒可加强通畅气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5~3g。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置干燥处。
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