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室内空间心理学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室内空间心理学的案例:
设计名称:如是概念书店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创造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为人服务的环境。
设计描述:
设计师在如是概念书店的方案实践中,对室内设计进行了视觉心理创作理念的尝试。
首先,打破了屋顶固有的整体结构,将中庭植物景观嵌入圆柱形空间结构中。
当读者步入此空间看到这个开放式设计时,视知觉心理仍倾向于这是个完整闭合的屋顶结构。
这一打破常规的空间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源满足了室内的照明和光影变化,使丰富的自然采光、植物、空气与室内阅读环境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与设计师期望打造的自然、放松、原生态的阅读意境不谋而合。
室内外联系的中庭植物景观为阅读区的读者创造出一种自然放松的阅读氛围,增强了读者心理与书店阅读环境氛围的高度契合。
这个案例的设计思路主要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为环境室内设计领域提供了更人性化的视角和规则。
设计师通过空间重构的设计手法,充分利用环境行为及心理学的指导作用,使设计更加符合用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需求。
第1页共1页。
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作用提纲:一、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概述二、设计心理学对居住空间功能设计的影响三、设计心理学对居住空间美学设计的影响四、设计心理学对居住空间实用性设计的影响五、三个典型案例探究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一、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概述居住空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其中设计心理学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方面。
设计心理学是基于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设计,使人们在空间中感到更加舒适、安全和满意。
在居住空间中设计心理学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设计心理学对居住空间功能设计的影响居住空间是人们生活的环境,空间功能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
设计心理学在功能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们对空间功能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有目的地对空间进行有意义的功能设计。
比如,在居住空间中,人们需要起居、餐饮、睡眠、休息等功能区域,而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对空间功能的需求略有差别,因此设计师应该理解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合理排布各个功能区域,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三、设计心理学对居住空间美学设计的影响居住空间的美学设计是指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色彩、光线、形状、材料、布局等设计元素的运用,使空间在审美上更具吸引力和舒适性。
设计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人类的审美需求和偏好,从而使得居住空间的美学设计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比如,对于色彩搭配问题,设计师可以结合人类对色彩的心理感受,根据空间功能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色调和比例,让人在空间中感受到舒适和和谐。
四、设计心理学对居住空间实用性设计的影响居住空间的实用性设计是指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设计师如何高效利用空间,以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求的问题。
设计心理学的应用可以让设计师理解人类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针对不同特点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方案。
例如,对于老年人使用空间的需求,设计师可以在小区中设置更多的无障碍坡道、扶手、椅子等,以满足老年人的行动需求。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空间、色彩、光线、声音等要素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创造出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建筑环境。
本文将分析两个具体的建筑案例,以说明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的运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鸟居温泉酒店。
该酒店位于日本北海道洞爷湖畔,周围环境自然优美。
在设计过程中,安藤忠雄采用了诸多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使得该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
首先,该酒店的建筑形态融入了自然环境特点。
安藤忠雄巧妙地借鉴传统鸟居的形式,将建筑的立面设计成一组组门洞的形式,仿佛是通过一座座山坡进入自然景观。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吸引力,还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绝妙的景观。
其次,该酒店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也运用了环境心理学的方法。
例如,在室内空间的布置上,安藤忠雄注重创造一个温馨、宁静、放松的氛围。
他运用了柔和的灯光、自然材料、温暖的色调等元素,使整个空间散发出一种宜人的气息。
此外,建筑内的布局也考虑到人们的活动习惯和行为模式,比如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巧妙地错落排布,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
第二个案例是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弗罗伊德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为纪念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而建,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运用了环境心理学的方法,以创造一个能够反映弗洛伊德学说的建筑环境。
首先,该博物馆的外观设计旨在体现弗洛伊德的理论。
赖特采用了弧形的墙面和屋顶,象征着人类心灵的内心世界。
墙面上的窗户则以不规则的形状呈现,使光线可以进入建筑内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开放的氛围。
这种外观设计不仅符合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
其次,在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中,赖特运用了环境心理学的方法来传达弗洛伊德的学说。
室内设计心理学设计案例

室内设计心理学设计案例咱就说有这么一个小户型的房子,业主是一对小夫妻。
这房子不大,可他们就想让这小空间充满温馨和爱,还得特别实用。
这时候啊,室内设计心理学就派上大用场了。
首先呢,一进门的玄关。
一般人就随便弄个鞋柜啥的,但是咱得从心理学角度考虑。
小夫妻每天工作累得要死,一进门要是看到个乱乱的玄关,那心情肯定不美丽。
所以呢,我就给他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小格子鞋柜,上面可以放钥匙啊、包包啊这些小物件。
而且这个鞋柜的颜色是那种暖暖的米白色,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就像在说:“嗨,欢迎回家,今天也是美好的一天呢!”再说说客厅。
客厅是小夫妻最喜欢待的地方,看看电视、聊聊天啥的。
按照心理学,空间开阔会让人感觉更放松。
可是这小户型,空间有限啊。
我就想了个招,用浅色系的家具和墙面,白色的沙发、淡蓝色的墙。
浅色系在视觉上能让空间显得更大,而且给人的感觉就特别清爽、宁静。
然后是灯光。
这灯光可太重要了。
我没有在客厅弄那种特别刺眼的大灯,而是装了几个暖黄色的小射灯和落地灯。
晚上小两口窝在沙发上,开着这些暖黄色的灯,那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温馨得不得了。
这就是利用了灯光的心理学,暖黄色的光会让人感觉温暖、放松,就像冬日里的一杯热可可。
还有卧室。
卧室是休息的地方,得让人有安全感。
我给他们的床设计了一个半包围的结构,床头靠着墙,两边还各有一个小柜子,就像一个小小的港湾。
床品也选了那种柔软、厚实的,摸起来就特别舒服。
再加上窗帘是那种遮光性特别好的深色窗帘,这样白天睡觉也不会被光线打扰。
这种设计就是让业主一进卧室,就感觉像钻进了一个温暖的小洞穴,能把一天的疲惫都甩掉。
餐厅的设计也有小心思。
这小夫妻喜欢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可餐厅空间不大。
我就设计了一个可以伸缩的餐桌,平时就两个人用,很节省空间。
来客人的时候,一拉开就能坐好几个人。
而且餐桌的颜色是那种木色的,看着就很有质感,很有家的味道。
周围墙上还挂了一些他们旅行的照片,每次吃饭的时候看着这些照片,就会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旅行时光,吃饭都变得更香了。
设计心理案例分析

认知体验
设计应符合用户的认知习 惯,降低学习成本。
情感化设计
情感表达
情感记忆
设计应传达特定的情感,如快乐、悲 伤、兴奋等。
设计应与用户的情感记忆相关联,增 强品牌认同感。
情感反应
设计应引发用户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提高满意度。
04
设计心理学应用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要符合用户需求
通过研究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设计师可以更好 地理解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 户心理的产品。
设计心理案例分析
目录
• 引言 •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 设计心理学原理 • 设计心理学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设计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人们对设计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分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中 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满足用 户需求和期望。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产品、服务、环境等设计过程中,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和行为习惯的学科。
特斯拉的汽车设计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性,通过人性化的 驾驶舱设计和智能化的驾驶辅助系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 中感受到舒适和安全。
特斯拉的汽车设计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通过采用可再 生能源和环保材料等设计元素,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 到对环境的关爱和责任。
03
设计心理学原理
人性化设计
01
02
03
人体工学设计
它结合了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旨在提高设计的可用性、易用性和吸引 力。
02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宜家家居设计
宜家家居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需求和心理,通过简单、实用的设计,让用户能够 轻松地自行组装和调整家具,满足了用户的自主性和个性化需求。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设计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与设计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了解设计心理学对于提高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探讨设计心理学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公司决定重新设计他们的办公室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员工的工作习惯、心理需求以及对办公环境的期望,以确保新设计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
情境分析:首先,设计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包括员工的工作习惯、工作压力来源、对办公环境的期望等。
调研结果显示,员工普遍感到办公环境缺乏舒适感和灵活性,工作压力大部分来源于工作环境的不适应和缺乏活力。
心理需求分析:基于调研结果,设计师意识到员工对办公环境的心理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希望办公室能够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对灵活性和活力的追求。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在新的办公室设计中融入这些心理需求。
设计应用:在设计新的办公室环境时,设计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首先,他们采用了温暖的色调和舒适的家具,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氛围。
其次,设计师在办公室中设置了休闲区和活动空间,以满足员工对灵活性和活力的追求。
此外,他们还注重了办公室的采光和通风,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新的办公室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和愉悦。
调研结果显示,员工对新的办公环境非常满意,他们感到更加舒适和自在。
结论: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心理学在实际设计中的重要性。
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因此,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以确保设计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

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在当今的建筑领域,创新设计已成为追求独特与卓越的关键。
而在这一追求的背后,心理学的应用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的外观和功能,更深入到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
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首先体现在对空间感知的理解上。
人类对空间的感知是复杂而多维度的。
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和高度都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
例如,高大宽敞的空间往往会让人感到自由和开阔,而狭小低矮的空间则可能引发压抑和局促的感觉。
在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巧妙地运用这些空间特性,以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图书馆的设计。
为了营造宁静和专注的学习氛围,图书馆的阅览区域通常会设计成较为宽敞和明亮的空间,天花板较高,书架的排列也会经过精心规划,避免给人造成拥挤和混乱的视觉感受。
色彩心理学在建筑创新设计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
不同的颜色能够引发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
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常常给人带来活力、热情和温暖的感觉;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则更倾向于传达平静、安宁和放松的氛围。
在医院的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尤为关键。
病房通常会采用柔和的淡蓝色或淡绿色,以帮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促进康复。
而在儿童游乐场所,鲜艳活泼的色彩如红色、黄色则更为常见,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光线的运用也是建筑设计中影响心理的重要因素。
充足而自然的光线可以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工作效率,同时增强空间的通透感和舒适感。
相反,昏暗的光线可能导致压抑和疲劳。
现代办公建筑越来越注重采光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让自然光充分照入室内,为员工创造一个明亮愉悦的工作环境。
此外,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如局部照明和氛围照明,可以在夜间营造出独特的建筑美感和温馨的氛围。
建筑的布局和流线设计同样与心理学紧密相关。
合理的布局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例如,商场的布局会考虑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心理,将热门商品放置在显眼位置,引导人流的走向,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和购买欲望。
室内装饰设计的心理学效应

室内装饰设计的心理学效应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与美感的不断要求提高,室内装饰设计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除了注重美观和实用性之外,室内装饰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心理学效应,以创造一个让人们感到舒适和愉悦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室内装饰设计的心理学效应,涵盖颜色、布局和材质等方面。
颜色是室内装饰设计中最容易引起情绪和情感共鸣的部分。
不同的颜色可以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可以带来温暖、活力和愉快的感觉,适合在客厅和餐厅等地方使用。
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则能够传达冷静、平和和放松的氛围,适合在卧室和书房等地方使用。
中性色调如灰色、白色和米色则能够给人以安全、稳定和清新的感觉,适合在办公室和厨房等地方使用。
合理运用颜色搭配,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布局也是室内装饰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布局可以帮助人们感到舒适和自在。
要考虑空间的尺寸和形状,合理分配家具和装饰物,确保空间的流畅性和通透感。
尽量避免过于拥挤和混乱的布局,给人一种压抑和焦虑的感觉。
要考虑家具的摆放位置和方向,以便于人们的移动和交流。
例如,沙发和电视柜之间的距离应该适中,方便观看电视和聊天。
还可以通过合理划分区域来创造不同的功能区,如用屏风或家具来划分客厅与餐厅等。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对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材质也是室内装饰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材质可以传达不同的触感和情绪。
例如,木质家具给人一种自然和温暖的感觉,适合用于舒适和亲切的环境。
金属或镜面材质可以营造现代和冷静的氛围,适合用于时尚和简约的空间。
绒面材质可以提供柔软和舒适的触感,适合用于卧室和休息区。
还可以通过材质的质感和质量来传递品质感和审美价值。
因此,在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时,合理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材质,可以增添空间的个性和魅力。
综上所述,室内装饰设计的心理学效应对于创造一个舒适和愉快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随着室内设计在今年来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设计风格。
尽管如此,凡优秀的室内设计无不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韵致,即“意境”的创造。
“意境”本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境界,是情与景的交融、意与象的统一。
“凡书画当观其韵”,“韵”实际上是指精神、性情,它使作品在平淡中含有意到而笔未到的深度,是超越线条智商的精神意境。
将此美学理论运用于室内设计,则可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室内环境,使其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因此,对于精神要求较高的室内环境,都应追求一种超越空间的韵味,而这种韵味正是室内空间通过情与景之交融所产生的一种不可名状的艺术魅力,它是室内环境设计高层次的表现。
通常可以以通过对室内空间布局、比例以及环境的色彩、光线、家具的样式、室内陈设、材料质感的搭配和界面的装饰造型等一系列的实体环境的设计来形成室内空间的整体美,营造出室内空间的虚体环境的意境美感,表达出特有的意境和情调,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情感的波澜,体味出其中的艺术魅力,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是色彩运用上给人视觉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
人进入某个空间最初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对色彩的感觉,然后才会去理解形体,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色彩具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色彩给予人类生理、心理等方面极大的影响。
色彩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感
情,直接关系到环境气氛的创造。
现在色彩环境创造的手法极为丰富。
不同室内环境设计常采用不同的手法,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出特定的环境气氛,如在缺少阳光的阴暗的空间中,采用暖色调以增强亲切的温度感;在光线充足的空间中则多施以浅灰色调以降低明度;在人们逗留时间短的共享空间中使用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以增强热烈的气氛;在客房、办公室空间则采用调和色、灰色以取得安定柔和、宁静的气氛;在高大空间中则以丰富的色彩层次,扩大视觉空间并加强空间的稳定感。
具体案例:
像红色、橙色和黄色这样的暖色,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大。
而蓝色、蓝绿色等冷色系颜色,则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实际小。
物体看上去的大小,不仅与其颜色的色相有关,明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红色系中像粉红色这种明度高的颜色为膨胀色,可以将物体放大。
而冷色系中明度较低的颜色为收缩色,可以将物体
缩小。
像藏青色这种明度低的颜色就是收缩色,因而藏青色的物体看起来就比实际小一些。
明度为零的黑色更是收缩色的代表。
这个浴室的整体色调就是使用了一个冷色调的靛青色,对狭小的浴室空间产生了一个放大的效果。
在室内装修中,只要使用好膨胀色与收缩色,就可以使房间显得宽敞明亮。
比如,粉红色等暖色的沙发看起来很占空间,使房间显得狭窄、有压迫感。
而黑色的沙发看上去要小一些,让人感觉剩余的空间较大。
色彩是最环保的空调,如能熟练掌握暖色与冷色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通过改变颜色来调节人的心理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夏天,使用白色或浅蓝色的窗帘,会让人感觉室内比较凉爽。
如果再配上冷色的室内装潢,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到了冬天,换成暖色的窗帘,用暖色的布做桌布,沙发套也换成暖色的,则可以使屋内感觉很温暖。
暖色制造暖意比冷
色制造凉意的效果更显著。
因此,怕冷的人最好将房间装修成暖色。
有实验表明,暖色与冷色可以使人对房间的心理温度相差2~3℃。
有些餐厅和工厂的装修为冷色调,结果到了秋冬季就会收到顾客或员工的抱怨,而把色调改为暖色之后,这种抱怨就大大减少了。
由此可见,色彩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虽然只是人的心理温度,但至少可以让人感觉舒适,不仅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更能把设计和保护地球环境相结合。
接下来是光影在室内设计中造成的心理影响。
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处天顶的灯具,接近自然光线。
用暖黄色的台灯突出了家具的精致与美丽。
光和影能给静止的空间增加动感,给无机的墙面以色彩,能赋予材料的质感更动人的表情。
由于光的功能是多元化的,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表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性,通过各种设计手段创造某种环境气氛、制造某种情调、实现特定的构思,完成有意境的环境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灯光与环境的结合设计限定出不同的功能空间,区分了会谈区与公共区;在简洁的居室空间中利用光线来突出陈设品的精致与美丽,充分运用“图底关系”来强调画面,重点突出一个个的展品;通过光线的合理运用,改变了环境的固有色给人视觉带来的单调性,划分并营造出一个优雅的环境氛围,使人对空间产生无限的遐想。
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是材质运用于室内设计中的心理学运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表现和各具特色的构造细部,可以渲染及强化室内的环境气氛以影响人的心理。
在创造空间时应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十分重视,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动能性。
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它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潜在的怀旧与联想,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
在造型纯净化、抽象化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肌理效果,以及人们对这些肌理效果的心理效应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刻意追求的部分。
例如利用带
有古朴色彩的材料及浓郁地方色彩的装饰细部与线脚来使人们对环境唤起一种“熟悉”的感觉,触景生情,寻找认同感。
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相互的作用来达到一种平衡,在这一动态平衡中走向进步与完善。
人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七个领域:感知性领域、有表现力的领域、美感领域、工具性领域、生态性领域、适应性领域、综合性领域,③其中与室内环境密切相关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感知性领域,主要是指现象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感觉,人们又是如何通过那些可被感知的领域来认识环境;有表现力的领域,室内环境中的色彩、形状、音响与象征性意义等都是有表现力的领域,它们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与心境;美感领域,美学体验随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需要使用者同室内设计师之间进行有效的美感交流;适应性领域,指的是人的活动模式与其相应的空间模式之间有一定的适应性。
综上可知,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人们的行为朝向有益的方向引导,从而达到
较为完善的动态平衡,即“室内设计之首要目的,即在于使用者的定位,以确定的空间使我们脱离虚无的不确定感。
” ④这就是说人们不仅关心通过人的个人体验而创造心理的环境,同时认为较易认为较易被忽视的心理环境也不是脱离人而存在的。
故而在现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环境心理的研究显得非常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