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示意图
合集下载
人体八大系统之循环系统讲解

• (一)血液循环 • 重要任务:运输物质出入组织,保证机
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血液循环 总血液循环又分为两种路径循环: 1、体循环 2、肺循环
循环系统示意图
肺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示意图
• 1、心脏(位于胸腔内,夹在两肺之间, 心尖偏左;似本人拳头大小。)是动力 泵。
•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膈分为 不相通的左右两半。
第二节 循环系统——循环不已的运输流
淋巴系统示意图
• 一、循环系统概况
• 循环——各种体液不断流动和相互交换 的过程。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 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 脉和毛细血管。
• 血液循环:在密闭的心血管系统中进行, 起主要作用。
• 淋巴循环(淋巴液在淋巴系统中运行)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
心脏位置示意图
心脏结构示意图
• 2、血管(四通八达,遍布全身。)运输血液 的管道。
• A.动脉:管壁较厚,引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 B.静脉:管壁较薄,引导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 • C.毛细血管:分布到身体各组织细胞之间。 • 3、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血液流速 快。分布在身体内较深部位。
淋巴系统
淋巴管 淋巴液 淋巴结 扁桃体 脾脏
淋巴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称为淋巴液
(1)淋巴管、淋巴液
• 淋巴管遍布全身形成一套管道系统,它是 由起始端为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和小淋巴管、 中淋巴管、大淋巴管,以及淋巴总管组成。
• 淋巴循环途径:淋巴由毛细淋巴管开始, 流经各级淋巴管并通过淋巴结,最后汇入 两条大的淋巴导管,再流入左右锁骨下的 静脉。
(2)淋巴结
《血液循环》PPT

⒉参照课本心脏解剖图解,观察已解剖的心脏内部结构。 尤其注意观察和辨认:心脏的四个腔、两个心房之间 是否相通,两个心室之间是否相通,辨认和心脏相连的 大血管。
⒊选一条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向内注水,并观察水流出 的位置,另选其他血管,重复上述过程。
2.形态结构
心脏的外部结构
右心房 房室沟 右心室
左心房 室间沟 左心室
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对比
人员
运动 员 普通 人
心肌收 缩力
较强
较弱
心率 (次 /min)
50
75
每搏输 出量 (ml)
心输出 量(ml)
心脏工 作的潜
力
105
较大
5250
70
较小
心脏的锻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 每搏输出血比一般人要大,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 慢。具有强健心脏的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通过提 高每搏输出血来提高心输出量,这样的心脏能够较持久 地工作,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健康地生活。
三种血管的比较表
血管 名称
概念
分布
管壁 管腔 血流 特点 大小 速度
将血液从心脏 绝大多数分
动脉 输送到身体各 布在身体较 厚
部分的血管 深的部位
小
快
将血液从身体 有的与动脉
静脉 各部分输送到 伴行、有的
薄
心脏的血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 和静脉之间的
血管
数量多、分 布广
最薄、 由一层 上皮细 胞构成
1.具有四个腔: 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2.心壁特点: 心脏的壁由心肌构成。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 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3.瓣膜: 房室瓣.动脉瓣
小结
⒊选一条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向内注水,并观察水流出 的位置,另选其他血管,重复上述过程。
2.形态结构
心脏的外部结构
右心房 房室沟 右心室
左心房 室间沟 左心室
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对比
人员
运动 员 普通 人
心肌收 缩力
较强
较弱
心率 (次 /min)
50
75
每搏输 出量 (ml)
心输出 量(ml)
心脏工 作的潜
力
105
较大
5250
70
较小
心脏的锻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 每搏输出血比一般人要大,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 慢。具有强健心脏的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通过提 高每搏输出血来提高心输出量,这样的心脏能够较持久 地工作,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健康地生活。
三种血管的比较表
血管 名称
概念
分布
管壁 管腔 血流 特点 大小 速度
将血液从心脏 绝大多数分
动脉 输送到身体各 布在身体较 厚
部分的血管 深的部位
小
快
将血液从身体 有的与动脉
静脉 各部分输送到 伴行、有的
薄
心脏的血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 和静脉之间的
血管
数量多、分 布广
最薄、 由一层 上皮细 胞构成
1.具有四个腔: 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2.心壁特点: 心脏的壁由心肌构成。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 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3.瓣膜: 房室瓣.动脉瓣
小结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肺部毛细 血管网
氧气
全身各 级静脉 右心房
二氧化碳等废物 组织细胞 全身毛细 血管网 右心室 左心室 氧、营养循环
静脉血 动脉血
体循环
动脉血
主动脉
全身各 级动脉
静脉血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1、血液循环
动脉血
变成
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 体循环:心 室 左 肺循环:心 房 主 动 脉 肺 静 脉 各级 动脉 肺毛 细血 管 全身 毛细 血管 肺 动 脉 各级 静脉 右 心 室 上下 腔静 脉 右 心 房
氧 二氧化碳 肺泡 动脉血 变成 静脉血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是(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
疗,那么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的病人及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
的是( B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
脉 ⑦上腔、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
路线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
部的__毛__细__血__管__网___ →肺静脉→左心房(心
右心房(心脏左侧到右侧)
脏右侧到左侧)
(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 心脏 汇合,同时发生,保证了物
关系 质运输的效率
(2)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4000/70×75=0.76(分钟) 24×60/0.76=1895(次) 70×75×60×24=7560(升)
心动周期
心脏不停的跳动而不疲惫,这是为什么呢?分 析心动周期回答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的循环 流动
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动脉 心脏 毛细血管
静脉
判断: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流方向?
毛细血管
血流的速度 最慢,红细 胞单行通过
静脉
血流的速度慢
血流方向是:由动脉→ 毛细血管 → 静脉。
的初步护理
血
血
管
色
动脉
鲜红
喷射状
指压或止血带
静脉
暗红
毛细血管
红色
血流速度 止血部位 及方法
平静地稳流 渗出或稳流
指压 远心端 消毒伤口
近心端
一、你会选吗?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工具应( B ) A、放大镜 B、低倍显微镜 C、高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2、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 C 脉, 这里的脉是 (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经络 C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4、某人大腿受伤出血 ,血流呈喷射状,你认为损伤的 D 血管是( ) A.小静脉 B.大静脉 C.小动脉 CD.大动脉 5、红细胞并排不能通过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述血管都是
2、 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
3、从图片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 大小有何不同?
成人肺小叶间隔内毛细血管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关系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循环系统解剖示意图

(2)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 0.1s
减慢射血期 0.15s
心室继续收缩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
↓
室内压↑>动脉压
心室容积继续↓
(左室>80mmHg,
↓
右室>8mmHg )
室内压略<动脉压
↓
↓
动脉瓣开放
射血能=血液的动能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继续射血入动脉
↓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占射血量30%) ↓ 心室肌收缩强度↓
平和时间进程。细胞膜上大部分钠、钙通道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是心肌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变化
心 肌一次兴奋后,膜兴奋性发生一系列变化:
(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0期~复极-55mV对任何刺激不反应。 局部反应期:复极-55mV~复极-60mV,对强刺激可发生
部分去极化,不产生AP。 有效不应期:0期去极化~复极-60mV,对任何刺激不产生AP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自律性
工 心房肌
作
细 胞
心室肌
+ ++ + —
自 窦房结
+
律
+ 细
胞
房 房结区
室 交
结区
+
界 结希区 +
浦氏细胞
+
+++ —
++
—
+
—
++
—
++++ —
++ +
—
+ +
一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循环系统解剖示意图

平和时间进程。细胞膜上大部分钠、钙通道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是心肌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变化
心 肌一次兴奋后,膜兴奋性发生一系列变化:
(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0期~复极-55mV对任何刺激不反应。 局部反应期:复极-55mV~复极-60mV,对强刺激可发生
部分去极化,不产生AP。 有效不应期:0期去极化~复极-60mV,对任何刺激不产生AP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浦肯野细胞 心肌细胞之间——闰盘:电阻低,兴奋传递几乎
同部。 心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一个合胞体——机能合胞体。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心肌
自律性
电生理特征
工作心肌
传导性
收缩性
机械特征
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普肯野氏纤维网
心肌细胞的分类
不稳定(自律细胞) ⑦4期去极化速度慢
(Na+慢通道) ⑧通道阻断剂:河豚毒
慢反应动作电位
①动作电位波形分3个期: ②电位幅度低 ③0期去极速度慢 ④0期主要与Ca2+内流有关 ⑤只有慢通道
⑥静息电位小
⑦4期去极化速度快 (Ca2+慢通道) ⑧通道阻断剂:Mn2+、异搏定
三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 兴奋性——心肌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
(2)相对不应期:
从复极-60mV~-80mV,对阈上刺激可产生AP,此期大部分钠 通道已复活,但兴奋性仍低于正常。
(3)超常期:
从复极-80mV~-90mV,对阈下刺激产生AP,此期膜电位靠近 阈电位,兴奋性超过正常。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心肌不发生 强直收缩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变化
心 肌一次兴奋后,膜兴奋性发生一系列变化:
(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0期~复极-55mV对任何刺激不反应。 局部反应期:复极-55mV~复极-60mV,对强刺激可发生
部分去极化,不产生AP。 有效不应期:0期去极化~复极-60mV,对任何刺激不产生AP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浦肯野细胞 心肌细胞之间——闰盘:电阻低,兴奋传递几乎
同部。 心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一个合胞体——机能合胞体。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心肌
自律性
电生理特征
工作心肌
传导性
收缩性
机械特征
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普肯野氏纤维网
心肌细胞的分类
不稳定(自律细胞) ⑦4期去极化速度慢
(Na+慢通道) ⑧通道阻断剂:河豚毒
慢反应动作电位
①动作电位波形分3个期: ②电位幅度低 ③0期去极速度慢 ④0期主要与Ca2+内流有关 ⑤只有慢通道
⑥静息电位小
⑦4期去极化速度快 (Ca2+慢通道) ⑧通道阻断剂:Mn2+、异搏定
三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 兴奋性——心肌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
(2)相对不应期:
从复极-60mV~-80mV,对阈上刺激可产生AP,此期大部分钠 通道已复活,但兴奋性仍低于正常。
(3)超常期:
从复极-80mV~-90mV,对阈下刺激产生AP,此期膜电位靠近 阈电位,兴奋性超过正常。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心肌不发生 强直收缩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

伤 口
a
b
推测假设
方法步骤:
①用绷带将上臂扎紧 ②测一测脉搏,看一看前臂静脉变化
哈维猜想:
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在动脉 和静脉间有一种血管,连通两种血 管之间的血液。
实验探究: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1.实验目的: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辨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材料用具:
小鱼、纱布、培养皿、显微镜等
3.方法步骤: 4.注意事项:
(1)小组合作:3号取镜、对光; 4号处理小鱼 (动作轻、快)。
(2)小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
应等安定后,再盖载玻片。 (3)观察时,鱼头朝前;实验后,及时将小鱼放回鱼缸。
5.观察内容:
(1)根据血液流动寻找血管,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 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判断血管类型。 (2) 根据最小血管中血液流动方向,观察它由什么血管分支 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3) 比较不同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二氧化碳氧气组织细胞氧气养料等二氧化碳等废物1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4)
阳光明媚的一天,某校初二学生小A约小C 去爬山,两人玩的正尽兴,却传来小 C一声 冷静下来的小A拨通了120…… 惊叫,原来小C手肘处不知怎么被割破了。 救护人员告诉他,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 看着小 C的痛苦的表情和汩汩而出的鲜血, 可以用布条或皮筋捆扎进行止血 …… 小A陷入了恐慌…… 小A纠结了……
主动脉
血
各级静脉
各级动脉
静 脉 (暗红) 血
组织 细胞 二氧化 碳等废 物
氧、 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