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程地质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程地质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三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例如,地质环境对工程建筑场地的选择和建筑物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法的确定起着决定性影响,而要了解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就必须清楚该地的地形地貌,地下水初露岩层、土层类型、分布,岩土体的承载力,地应力及岩体中结构体结构面的情况等诸多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所研究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及正常使用。然而,工程地质、地址工程、岩土工程三者之间又有不同之处,例如他们所研究的侧重点,研究方法等。

一、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

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4个方面:①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②分析和预测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范围内在自然条件下和工程建筑活动中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诱发地震、地基沉陷、人工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破坏、开采地下

水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其发生的条件、过程、规模和机制,评价它们对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③研究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有效措施。④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规律,预测其在自然条件下和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由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结构、作用、所在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不同,所以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也不同。据此,工程地质学往往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学、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质学和城市工程地质学等。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空间分布、发展趋向的地质学方法;有测定岩、土体物理、化学特性,测试地应力等的实验、测试方法;有利用测试数据,定量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相似材料和各种数理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工程地质专家系统也在逐步建立。

地质工程

二、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是研究地质结构、地质环境、水资源、矿产资源储备等的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

先导性工程领域。它覆盖的范围包括: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与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区域矿产基地及矿产远景区预测与评价,矿区与矿床的勘探、开发与评价,地质工程领域建设、勘查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及新方法、新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

三、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与土体,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以及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③地基

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在岩土工程分析时不仅需要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室内外测成果、还需要应用工程师的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由以上介绍可知,工程地质、地址工程、岩土工程三者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简单的说:地质工程是基础,是一个领域;而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是一门学科,是地质工程在工程建设上的应用。

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区别

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区别 引子:注册岩土工程师一时成为时髦,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报名;在大学校园,更是很多学生对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定义区别含含糊糊。由于国国外专业划分不同,地质和岩土地位、分工、职务范围都有差别,有必要深入讨论。 (1)工程地质 在国内,工程地质专业是个传统的大专业,涉及并渗透于水利、能源、交通、建筑、海洋港岸、农业灌溉、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行业。可以说专业发展和技术水平都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三峡大坝就是个试验场地,估计因此工程而涌现出一批国内外屈手可指的勘察专家、滑坡专家、构造专家、水文地质专家、环境地质专家、地震专家等等。可以说大的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工程地质人员是与单位长久依存的。解决所有与土、地下水水、岩石及相互作用,对工程建筑物及工程区附近环境的影响。可谓重担在肩。 (2)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最近10几年才新兴起来的独立专业。以前是工程地质专业的一个小分支,一部分工程地质人员改成专门搞城市建筑基础勘察,与物探配合搞桩基监测、试验等,勘察内容和工作范围比较单一。可以说优秀的工程地质人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称职的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人员。 但在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成立,对岩土工程成为单独大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又有很流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等。要求除了基本的土力学、岩石力学、试验知识外,还要将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基本工程设计引进学科,显然以前的工程地质专业难以容纳的。尽管有的工程地质专业也学三大力学,但不是重点,更没有结合工程设计,只是皮毛。岩土工程师相比工程地质师应该具有更多的设计知识,能进行简单结 构设计。 国内的现状还是,岩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工程地质则占据除了建筑之外的大多数其它行业。还没有形成对工程地质专业的直接威胁,但构成了强大的冲击。特别是注册岩土师资格 考试制度。 (3)岩土和地质的区别 ***国内区别: 行业分工:岩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或软基方面,扎根城市;地质则是范围很广,涉及基本所有的行业,水利、铁路公路、港岸、环境治理、地下水、建筑、电力、农业、林业等等 行业。目前两个专业相互渗透。 人数差别:搞工程地质的人数是搞岩土的数十倍、上百倍。。。很多岩土工程师是地质工程 师转过去的。 职称地位:地位相当,和各单位具体专业设置有关。 ***国外区别 国外就比较简单,没有地质工程师一说,搞地质,就叫GEOLOGIST[地质人员],当然测量也是,就叫SURVEYOR[测量人员],没有职称,地位很低。比如一个勘察公司有地质人员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第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土的三相比例的三个试验指标是( ) A.w 、γ 、e B. w 、r S 、e C. w 、γ 、s ρ 2、土的孔隙比是指( )。 (A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体体积之比; (B)土中水体积与土体体积之比; (C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D)土中水体积与土体体积之比。 3、下列哪一个指标是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广泛应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 )? (A)液性指数; (B)液限; (C)塑性指数 (D)塑限 4、对土粒产生浮力的是( )。 (A )毛细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5、在渗流场中某点的渗透力( ) (A)随水力坡降(水力梯度)增加而增加 (B)随水力坡降(水力梯度)增加而减小; (C)与水力坡降无关。 6、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00MPa ,属于( )。 A 、坚硬岩 B 、较坚硬岩 C 、较软岩 D 、软岩 7、岩体的完整性指数为0.5,其完整程度分类为( )。 A 、完整 B 、较完整 C 、较破碎 D 、破碎 8、地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的是( )。 A 、上层滞水 B 、潜水 C 、承压水 9、粘性土的液性指数小于0,则其稠度状态为( )。 A 、坚硬 B 、硬塑 C 、可塑 D 、软塑 10、细粒土的塑性指数为8,属于( )。 A 、粘土 B 、粉质粘土 C 、粉土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 、 和 三类。 2、指标10 60d d C u =称为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材料

二、填空题 按地下水的赋存空间类型,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斜坡变形的主要方式有_拉裂、蠕滑_和_弯曲倾倒_。斜坡破坏的主要方式有_崩塌__和_滑坡_。 2、斜坡按组成物质分为岩质斜坡、土质斜坡和岩土混合斜坡三类。 斜坡从形成开始,坡体便不断的发展变化,首先变形,逐渐发展为破坏。 地质构造对地下硐室围岩的稳定有重要影响,一般在进行地下硐室选线时,应尽量使轴线与构造线方向__垂直或__大角度相交。 按滑动面与岩土体层面关系滑坡可分为顺向坡、斜向坡和逆向坡三类。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因素为___坚硬性和__完整性 5、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系统由岩块强度、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及地下水五类指标组成。 6、矿区地面防水措施主要有:(1)截水沟(防洪沟、排水沟);(2)河流改道;(3)整铺河床;(4)水库拦洪;(5)修防洪堤。 三、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降落漏斗:抽水井附近漏斗状的地下水位下降区。 承压水:赋存在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岩爆: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围岩突然以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破坏现象。 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富水性、含水层及隔水层的性质与空间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运动特点,以及动态与均衡等特征。滑坡:滑坡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边坡岩土体沿某一剪切面发生剪切滑动破坏的现象。 造岩矿物: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对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岩体:又称“工程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岩石,它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崩塌:在陡坡地段,岩土体被陡倾的拉裂面破坏分割,在重力作用下岩块突然脱离母体翻滚、坠落于坡下的现象。 RQD指标:在数值上等于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在钻孔中连续采取同一岩层的岩芯,其中长度大于等于10cm 的岩芯累计长度与相应于该统计段的钻孔总进尺之比,一般用去掉百分号的百分比值来表示。 硐室围岩:硐室周围发生应力重分布的这部分岩体。 地下水的超前疏干:借助巷道、疏水孔、明沟等各种疏水构筑物,在基建以前或基建过程中,预先降低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以保证采掘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种措施。 饱水带:在重力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含水层: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含水、不透水、或者透过和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注浆堵水:将注浆材料制成浆液压入地下预定位置,使其固结、硬化,起到堵水截流,加固岩层和清除水患的作用 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 结构面: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 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水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地球外部环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环境:地壳、地幔、地核。 ●地质作用:这种由于自然引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各种作用。 ●地质作用的形式: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 ●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 化合物。 ●矿物的光学性质:自色、他色,假色。●矿物的光泽:玻璃、油脂、珍珠、丝绢等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机械作用的能力。滑石方莹磷,正石黄刚金指甲>2.5>石 ●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结构 按晶质大小→隐晶质、显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大小→等粒、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 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固结成岩阶段。 ●沉积岩结构:碎屑、泥质、晶质、生物结构。 ●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变质岩:地壳中先成岩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变质岩结构:变晶、变余、碎裂结构。 ●变质岩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块状构造。 ●地壳运动:使地壳内岩石发生位移变形的作用。 ●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升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相对地质年代: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形成顺序。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学方法或古生物学方法。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方法。 ●岩层产状:岩层层面的空间状态。 ●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倾斜构造:原来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倾斜,造成岩层层面与水 平面只见具有一定的倾角,成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刚性的岩石在千百万年缓慢的水平挤压的作用下,由原来水平平展的形态变 成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 ●褶皱要素: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 ●断裂构造:岩体在地壳运动的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但是当变形超过岩石的变形极限 时,岩石的连续性完整性将会遭到破坏产生断裂。岩层断裂后,如果断裂面两侧岩体没有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裂隙(节理);有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 ●风化:在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遭受 破坏和分解的作用。 ●风化分类: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性质。

岩土工程勘察

名词解释 1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2不良地质现象:是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3工程的安全等级:工程的安全等级是根据由于工程岩土体或结构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等后果严重性来划分的。4场地复杂程度: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衡量的,也划分为三个等级. 5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现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与其他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6标志层:指岩性、岩相、层位和厚度都较稳定,且颜色、成分和结构等具特征标志,地面出露又较好的岩土层 7岩心采取率: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心加上破碎岩石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8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在取出的岩心中只选取长度大于10cm的柱状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长度的百分比 9钻孔柱状图:是钻孔观测与编录的图形化,将每一钻孔内岩土层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编制成柱状图,并作简明的描述。 10地球物理勘探:是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一种勘探方法。 11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的特点来探查地质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12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土层的一种土工勘测技术。 13静力触探试验:是把具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入土中,以测定探头阻力等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14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粗略的力学分层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15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在土层中形成圆柱形破坏面,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 16旁压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利用钻孔作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 17岩体原位测试:是在现场制备试件模拟工程作用对岩体施加外荷载,进而求取岩体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 18钻孔变形法:利用钻孔膨胀计或压力计对孔壁施加径向水压力,测记各级压力下钻孔径向变形(U)。按弹性力学中厚壁筒理论可以求得岩体的变形模量。 19水压致裂法:是利用橡胶栓塞封堵一段钻孔,然后通过水泵将高压水压入其中,使孔壁岩体产生拉破裂。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地质的区别与联系

岩土工程: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岩土工程研究对象是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与基坑和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等问题。 地质工程: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区别与联系: 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第1阶段测试题

D 、3 D 、Cu >5 且 Cc=1~3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1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 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B ) A.塑性指数 B .液性指数 C .压缩系数 D .压缩指数 2、 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D ) A.方向向下 B .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 .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3、 核部为老岩层,翼部为新岩层的是( B )。 A 、向斜 B 、背斜 C 、节理 4、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为大于( B )的土。 A 、 17 B 、 10 C 、 7 5、 满足条件( D )的砂类土为良好级配砂。 A 、Cu v 5 B 、Cu >5 C 、Cc=1~3 6、 评价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指标有哪些( C )。 (A ) 天然孔隙比e,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 (B ) 最大干重度,最优含水量,压实度; (C ) 天然含水量w,塑限Wp 液限。 7、 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 e= 0.303,最大孔隙比 emax= 0.762,最小孔隙比 emin= 0.114 , 则该砂土处于(A )状态。 (A )密实 (B ) 中密 (C )松散 (D )稍密 8、 下面有关粘性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 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 10的土; (B ) 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 10的土; (C ) 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 17的土; (D ) 粘性土又称为粘土。 9、 地壳中的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按成因可把岩石分为以下哪几类 (A )。 A.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B .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C.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 D .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10、沉积岩是原地表岩石的风化破碎产物,经由各种地质作用搬运、分选后在适当的沉积环境 下沉积成岩,常见的分类有( C )。 A.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B .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C.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及生物化学岩 D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试验指标有 土的重度、 含土量 和土力相对密度 。

关于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问题.

关于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问题 杨光华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1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岩土力学与工程存在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岩土力学与工程的特点及其进一步的发展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岩土力学工程发展 中图分类号:TU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12(200006-0015-03 1 岩土力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岩土力学应建立于岩土材料的力学特性基础上,经典固体力学理论建立于金属材料的力学特性基础上,以土体材料为例,其与金属材料显然存在很大的区别,如土体抗拉强度很低,拉压强度不同,这就涉及到传统弹性理论解在土介质中的适用性问题。就材料的强度而言,其与金属介质明显不同的是与围压密切相关,由此发展了著名的库仑强度理论;在变形方面,土体的本构特性要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复杂,经典金属的本构理论在用于表述土体材料时,明显存在局限性,如剪胀、塑性与静水压力相关等的特点是金属介质所没有的,因而需要发展适合于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在材料组成方面,土是三相体,受力后的变形存在三相共同作用的问题,因而其基本方程更复杂,由此而发展的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发展的里程碑,比奥固结理论是表述饱和土中水、土共同作用较为完善的基本方程。在岩石力学中,岩体中存在节理的变形可以说是岩体力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因而产生了节理单元。由此可见,岩土力学的发展是建立于岩土材料的特点基础上的,传统固体力学的理论可以借用,但不等于照搬,只有利用现代数学力学知识,结合岩土材料的力学特点,创造性地解决岩土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岩土力学理论才会取得新的发展。 2 土体的稳定性问题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实验报告 姓名:廖阳 班级:农业水利工程201404 学号:20140993

时间:2016.12.14—2016.12.15 地点: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县城边坡治理;名山区百丈水库及红光水库,牛碾坪万亩茶园,生态湿地 一,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 简介:瀑布沟水电站是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大渡河“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战略的第一个电源建设项目,它是国家"十 五"重点建设项目,也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 性工程。是四川省灾 后重建中和本世纪以 来投产的单机和总装 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同时也是大渡河下游的控制性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水文条件及地质条件[1]:坝址区多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平均降雨量748.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多年平均流量1230m3/s,年径流量388亿m3;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 0.832kg/m3,年输沙量3150万吨,汛期平均含沙量 1.21kg/m3,推移质平均输沙量53万吨。

工程区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北段东侧,南北向汉源-昭觉断裂和宜坪-美姑断裂切割的相对稳定的瓦山断块上,在区域构造上属相对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大坝按8度设防。 枢纽区位于大渡河由南北向急转为东西向的“L”形河湾段。枯水期河水水面高程676~678m,宽度60~80m,水深7~11m,河谷两岸山体雄厚,谷坡陡峻,自然坡度35°~50°。左岸有较宽的Ⅱ级台地,右岸下游近尼日河口处受河流切割,山体较单薄。 枢纽区岩体由澄江期花岗岩、前震旦系浅变质玄武岩、震旦系下统苏雄组流纹斑岩及流纹质凝灰岩组成,均属坚硬岩体。中粗粒花岗岩为块状构造,岩体呈块状-整体结构,广泛出露于枢纽左岸;玄武岩致密坚硬,局部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主要分布于河床底部及右坝肩一带;流纹斑岩致密坚硬性脆,桩状节理发育,分布于枢纽区下游两岸;凝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镶嵌-碎裂结构,分布于右坝肩一带。 枢纽区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无活动性深大断裂分布,但次级小断层较发育,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三条。裂隙发育以高倾角为主。坝基河床覆盖层深厚,且夹有砂层透镜体,层次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颗粒大小悬殊,缺5~0.5mm中间颗粒,局部架空明显,存在坝基不均匀变形、渗漏、渗透稳定及地震时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河床覆盖层属强透水层,临界坡降为0.10~0.22,最大为0.65,渗透坡降过大时会发生管涌破坏,破坏坡降为0.35~0.51,最大为1.1。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复习题

工管《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复习题 1、有一土体,测定的天然密度为ρ=1.85g/cm3,含水量为ω=14%,土颗粒的比重为G s=2.67。计算其孔隙比e。 2、饱和土孔隙比为0.7,比重为2.72。计算干容重、饱和容重和浮容重。 3、习题2.3 4、已知甲、乙两土样物理性质指标如表2-1: /% 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具有更多的粘粒; (B)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密度; (C)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干密度; (D)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孔隙比。 5、习题3.1 6、习题3.5 7、习题3.4 8、习题3.6 9、习题3.15 10、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4m 2.4m,设计地面下深埋为1.2m(高于天然地面0.2m),设计地面以上的荷载为1200KN,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8KN/。试求基底水平面1点及2点下各3.6m深度点及点处的地基附加应力值。(答案:点处=28.3KPa)

11、某公寓条形基础下地基土体中一点的应力为:kPa z 250=σ,kPa x 100=σ,kPa 40=τ,已知地基为砂土,土的内摩擦角为30°,问该点是否出现破坏,若kPa z 250=σ,kPa x 100=σ不变,kPa 60=τ时,该点是否出现破坏? 12、习题4.9 13、习题4.11 14、试计算图8-1所示地下室外墙上的土压力分布图、合力大小及其作用点位置。 15、某挡土墙高5m ,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试计算:①该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及其作用点位置;②若该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朝填土方向产生较大的位移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及其作用点位置又为多少? 16、某挡土墙高6m ,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并作用有连续的均布荷载=15kPa ,墙后填土分两层,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图8-2所示,试计算墙背所受土压力分布、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概述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内容,对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论述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关系 一、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内容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水利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区别和联系 1、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区别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针对区域内的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抽水试验、长期观测及示踪法等;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调查工程的岩土体性质、持力层等,解决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的内水压力等问题。 2、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联系

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区别

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区别 (1 )工程地质 在国内,工程地质专业是个传统的大专业,涉及并渗透于水利、能源、交通、建筑、海洋港岸、农业灌溉、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行业。可以说专业发展和技术水平都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三峡大坝就是个试验场地,估计因此工程而涌现岀一批国内外屈手可指的勘察专家、滑坡专家、构造专家、水文地质专家、环境地质专家、地震专家等等。可以说大的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工程地质人员是与单位长久依存的。解决所有与土、地下水水、岩石及相互作用,对工程建筑物及工程区附近环境的影响。可谓重担在肩。 (2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最近10几年才新兴起来的独立专业。以前是工程地质专业的一个小分支,一部 分工程地质人员改成专门搞城市建筑基础勘察,与物探配合搞桩基监测、试验等,勘察内容和工 作范围比较单一。可以说优秀的工程地质人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称职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 但在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成立,对岩土工程成为单独大专业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又有很流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等。要求除了基本的土力学、岩石力学、试验知识外,还要将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基本工程设计引进学科,显然以前的工程地 质专业难以容纳的。尽管有的工程地质专业也学三大力学,但不是重点,更没有结合工程设计,只是皮毛。岩土工程师相比工程地质师应该具有更多的设计知识,能进行简单结构设计。 国内的现状还是,岩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工程地质则占据除了建筑之外的大多数其它行 业。还没有形成对工程地质专业的直接威胁,但构成了强大的冲击。特别是注册岩土师资格考试 制度。 (3)岩土和地质的区别 国内区别: 行业分工:岩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或软基方面,扎根城市;地质则是范围很广,涉及基本所有的行业,水利、铁路公路、港岸、环境治理、地下水、建筑、电力、农业、林业等等行业。目前两个专业相互渗透。 人数差别:搞工程地质的人数是搞岩土的数十倍、上百倍。。。很多岩土工程师是地质工程师转过去的。 职称地位:地位相当,和各单位具体专业设置有关。 国外区别 国外就比较简单,没有地质工程师一说,搞地质,就叫GEOLOGIST]地质人员],当然测量 也是,就叫SURVEYOR]测量人员],没有职称,地位很低。比如一个勘察公司有地质人员和岩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复习重点总结

1、土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散碎性、多孔性、自然变异性{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大} 2、土中的主要粘土矿物 蒙脱石、伊利石(水云母)、高岭石 3、塑性指数的定义是。 4、土中的水分类 结合水、自由水 5、uu 、cu、CD试验。 6、朗肯土压力的基本假定。{土的超固结比:天然土层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的自重应力之比} (1).墙本身是刚性的,不考虑墙身的变形; (2).墙后填土延伸到无限远处,填土表面水平(β=0); (3).墙背垂直光滑(墙与垂向夹角ε=0,墙与土的摩擦角δ=0)。 7、前期固结压力、管涌、最优含水量、土的抗剪强度、被动土压力、地基承载力 、不均匀系数、灵敏度、渗透力、流土、正常固结土、主动土压力,不均匀系数、灵敏度、渗透力、背斜、正常固结土、正断层 8、常见的地基破坏形式 9、测量土的渗透性的试验方法。 10、地基土的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特征。 11、分层总和法的计算步骤。 12、简述有效应力原理。 13、简述一维渗流固结的基本假定 土是均质、各向同性和完全饱和的;土粒和孔隙水都是不可压缩的;土中附加应力沿水平面是无限均匀分布的,因此土层的压缩和土中水的渗流都是一维的;土中水的渗流服从于达西定律;在渗透固结中,土的渗透系数和压缩系数都是不变的常数;外荷是一次骤然施加的。 14、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 (1)土颗粒的矿物成分、形式及颗粒级配(2)初始密度(3)含水量(4)土的结构扰动情况(5)有效应力(6)应力历史(7)试验条件 15、库伦土压力推导的出发点及库伦土压力的假设条件 16、最优含水量 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 17、在确定地基压缩层厚度时计算深度 18、桩侧负摩阻力。 P192 桩土之间相对位移的方向决定了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当桩周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 19、常用的基础按结构型式 (1)柱下独立基础; (2)墙下独立基础; (3)柱下条形基础; (4)十字交叉基础;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汇总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 1、学习在野外,当遇见岩石时,可通过观察岩石(层)和矿物其新鲜面上的特征,对比分析,总结他们在野外的分布和组合规律。 2、学习运用地质罗盘测量有关数据,如: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侵入体的延伸方向。 3、突破课本知识的限制,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4、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5、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 二、实习地点 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 2、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 3、济南市长清区苏庄背斜 三、实习时间

2010年5月13日~5月14日,一共两天。 四、实习内容 (一)、第一天的实习经历与收获 5月13日上午我们先乘车去馒头山,在山脚下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馒头山的具体情况。之后我们边爬山边听老师讲解每一层岩石的特征。在研究完馒头山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灵岩寺,到这里来的原因是这个地方的灵岩山,曾有过较明显的滑坡和断层,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山体滑坡的形成之类的东西。 1、馒头山的简介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曼寿山"。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和周围的山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山上满是杂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名字看起来有些俗气,个头也不算太高。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于峰介绍,最底部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全解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培训教材)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四年四月

目录 1概述?????????????????????????????????????????????????????????????????????????????????????????????????????????????????????1 2滑坡可行性研究勘察???????????????????????????????????????????????????????????????????????????????????????????6 3滑坡初步设计勘察???????????????????????????????????????????????????????????????????????????????????????????????7 4滑坡施工图设计勘察???????????????????????????????????????????????????????????????????????????????????????????8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0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4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9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24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2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1.水文地质 1.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2、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3、核部为老岩层,翼部为新岩层的是( B )。 A、向斜 B、背斜 C、节理 4、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为大于( B )的土。 A、17 B、10 C、7 D、3 5、满足条件( D )的砂类土为良好级配砂。 A、Cu<5 B、Cu≥5 C、Cc=1~3 D、Cu≥5且Cc=1~3 6、评价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指标有哪些( C )。 (A)天然孔隙比e,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 (B)最大干重度,最优含水量,压实度; (C)天然含水量w,塑限Wp,液限。 7、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e=0.303,最大孔隙比emax=0.762,最小孔隙比emin=0.114,则该砂土处于( A )状态。 (A)密实(B)中密 (C)松散(D)稍密 8、下面有关粘性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B)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C)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 (D)粘性土又称为粘土。 9、地壳中的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按成因可把岩石分为以下哪几类( A )。A.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B.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C.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 D.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10、沉积岩是原地表岩石的风化破碎产物,经由各种地质作用搬运、分选后在适当的沉积环境下沉积成岩,常见的分类有( C )。 A.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B.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C.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及生物化学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试验指标有土的重度、含土量和土力相对密度。

浅谈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浅谈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发表时间:2016-05-20T13:04:23.6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期作者:陈艳[导读] 云南省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一直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云南省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过程当中,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勘察是十分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的区分与勘察是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的工程建设项目之中,要在深入的掌握基本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建设方案和设计思路进行改进与调整。可以说,勘察工作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开展以及相关的施工决策能否有效的进行。在实际的地质勘察过 程当中,不但要对常见的问题进行提防,同时还要明确勘察重点和基本目的,提前做好勘察规划,将勘察的作用最大化,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的水准,并且保证施工可以安全高效的进行下去。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勘察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一直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工程勘察认识的逐渐深入,水文地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在评价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和消除危害上投注了更多的目光。近年来,相关人士发现地下水在工程治理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持,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促进地质勘察水平的提高。 1、工程地质勘察过程及内容 在工程实际进行之前要对施工地区进行相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此举可以保证对施工实施地点的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预先分析和估计,从而有效的避免由于对地形地貌结构了解不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勘察后将有力的地质条件合理充分的运用,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避开不利因素,科学规划与设计,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提供有力的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可以分为许多环节,其中可行性研究、方案规划以及设计实施是几个最基本的步骤。在规划方案的阶段中,相关的工作重点是为后期的建设提供有效可靠的地质条件信息。另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还应深入掌握施工地点周围的地质情况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周围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并且对周围的建筑市场材料情况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可行性勘察阶段中,则需要在原先调查结果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其中包括基本的建筑结构、形态特征、饮水路线等着一系列问题对于地质状况的要求,依次选择施工方案及施工材料。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实施勘察阶段,该工作的基本目的是在建筑过程当中进行地质实时监测,综合已有的勘察数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变化,优化现有的施工技术。 2、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2.1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项基础性的调查工作,主要是通过野外填图来完成;(1)查明勘探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的基本特征;(2)确定各时代地层的岩石含水性质、地下水类型、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3)阐明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地形、地貌条件及地下水动态一般特征;(4)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与区内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其开采条件;(5)初步阐明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调查地下水污染情况等。 2.2地球物理勘探 物探在水文地质勘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速度快的优点。在水文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面物探方法有电测深法、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浅层地震法、α―径迹法等。 2.3水文地质钻探 (1)揭露含水层,探明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水头,查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验证测绘与物探的成果;(2)进行各种抽水试验、注水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各种水文地质参数;(3)采取岩土样和水样,确定含水层的水质,测定岩土物理和水理性质;(4)利用钻孔可长期监测地下水动态或将钻孔作为开采井。 2.4水文地质试验 在野外条件下,对地下水进行定量及定性研究的重要手段,水文地质试验的种类有:抽水试验、渗水试验、注水试验、地下水流向和流速的测定等。 2.5地下水动态观测 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流向、流速、流量、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作为水文地质勘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地下水动态观测是在布置钻探和水文地质试验时,就要考虑到保留一部分钻孔用来进行长期观测,定期测定地下水的水质、水温和水位随季节或其它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地下水的坡度流向和流速的变化情况等,以便为以后地下水资源评价或其它水文地质计算提供资料。 2.6实验室分析 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要选取水样、岩样或土样进行实验室的水质分析、粒度分析、孢粉或微体古生物分析、同位素年龄测定等。 2.7编制水文地质报告和图件 地质报告应正确地反映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对要求解决的问题给出答复,图件即一系列的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根据勘察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有综合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岩石含水性图等等。 3、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3.1地下水位发生幅度变化造成的工程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