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之实例分析
工程地质之实例分析

05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实例分析
地下水的流动和压力变化可能导致基础沉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础沉降
桩基承载力
土体液化
地下水对桩基的承载力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桩基承载力不足,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地下水可能使饱和砂土液化,影响基础工程的稳定性。
03
02
01
地下水对基础工程的影响
崩塌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雨等因素有关。
崩塌的危害包括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崩塌的防治措施包括消方减载、支挡工程等。
03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地面塌陷的危害包括造成房屋倒塌、道路开裂、地下管线破裂等,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描述
工程地质的定义
总结词: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研究等,旨在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的研究内容
工程地质在人类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工程质量。
总结词
工程地质在人类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到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还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和质量。通过工程地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岩土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的发生。同时,工程地质还可以为地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报告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以及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
建设工程中的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中的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在建设工程领域,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总结与案例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效益。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探讨建设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xxxx工程案例分析xxxx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目标是建造一座跨越江河的大桥。
该工程面临着多个挑战,比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限紧迫等。
为了确保工程的成功完成,工程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工程团队进行了详尽的前期调研和勘察工作,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水文和气象等信息。
通过全面了解区域特点,工程团队得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降低了风险。
此外,他们还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团队积极与各方合作,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例如,他们与当地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此外,他们还与供应商和承包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材料和高质量的建筑工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xxxx工程在经历了数年的建设后,成功地完成了大桥的建造。
该工程不仅解决了区域交通问题,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xxxx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xxxx工程实例分析xxxx工程是一项城市水利工程,旨在提供可靠的供水系统和防洪措施。
在该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并提高类似工程项目的成功率。
首先,xxxx工程面临着城市用地有限的问题。
这需要工程团队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以及人口增长的预测,确保供水系统具有足够的扩展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团队采用了先进的供水技术和高效的管道布局,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用地空间。
其次,xxxx工程在设计防洪措施时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特点。
工程团队仔细研究了周边地区的水文和气象情况,结合历史洪水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关键词: 质量事故实例案例一:(勘察不准确)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工作人员勾结,桩未达持力层)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 栋商品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尖深入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米以上。
余杭区中泰街道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地质勘察实例分析

余杭区中泰街道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地质勘察实例分析1 勘察工作量布置本工程勘察工作量由设计单位布置,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1065-2019)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布设。
勘探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沿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进行布置,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孔212个,编号为ZK1~ZK212号,其中取土孔79个,动探孔26个,一般性孔110个。
勘探孔孔深以控制地基土主要受力层的埋深、厚度及下卧压缩层的厚度为原则。
本工程完成勘探孔孔深在20.00m 左右。
本工程勘探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
表1勘探实物工作量一览表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西部。
场地地形地貌为浙北平原和浙西中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中的高丘陵地,属天目山余脉,海拔多在300-500米之间。
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为杂填土回填,堆积大量建筑垃圾、石料、竹材,现状为矿区生活区遗弃空地、菜园、砂石料、竹材堆放区、篮球场,目前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内南侧临坡山脚处发现一处巷道和水井,初步判断场地南侧丘陵区为采空区,场地内北侧存在大面积填土区,孔口高程在47.41~71.44m之间(1985国家复测高程)。
拟建场地周边为农居建筑物、道路、笛厂、公墓,经勘察,拟建场地区域内发现有溶洞及土洞存在,未发现地下管网分布,无地下构筑物,场地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
根据野外钻探揭露,结合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地基土在勘探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划分为6个地质层,12个地质亚层,现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大量碎石、块石、建筑垃圾等组成,为人工回填,均匀性差,自重固结未完成。
第2-1层:粉质粘土:棕黄色,湿,硬可塑,含有少量粉粒,局部含少量强风化~中等风化基岩角砾、砾砂,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等偏低,残坡积成因。
第2-2层:粉质粘土:灰黄色,湿-很湿,软可塑,含有少量粉粒,局部含少量强风化~中等风化基岩角砾、砾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泽,冲洪积成因。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二OO七年一月目录一、××井分求管串卡钻事故二、××井油管落井事故三、××井钻杆落井事故四、××井通井规卡钻事故五、××井测井电缆卡钻事故六、××井分注管串错下事故七、××井压裂卡钻事故八、××井解除抽子卡油管落井事故九、××井油管爆炸事故前言在历年的井下作业中,或多或少出现过不同类型的质量事故,给单位整体效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预防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有必要剖析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原因,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案例》搜集整理了近三十年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井下作业工程质量事故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今后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减少或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处井下作业的竟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案例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紧密结合井下作业生产实际,总结了井下作业工程质量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二是每个事例都具有独立性、代表性;三是对今后井下作业过程中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鉴性。
一、××井分求管串卡钻事故<一>静态资料完井日期:2003年9月27日、人工井底:1926.10m、套补距:2.5m、套管外径:Φ139.7mm、内径:Φ124.26mm、套管深度1939.90m、水泥返高22.0m。
压裂层位长4+5,油层段:1818—1824.8m 1824.8—1829.9m ,射孔段:1821.0—1825.0m,采用SYD-102-127弹射孔,孔密32孔/米。
××井分求管串遇卡前后示意图分求示意图遇卡后示意图分求管串卡钻2003年11月26日压裂长61层后下入分求钻具,结构为母堵+油管1根+Y211-114轨封1个+变径接头+ф62mm花管1个+油管191根至井口。
地下水在工程中的不良作用及相关实例分析

地下水在工程中的不良作用及相关实例分析众所周知,地下工程和深基坑的开挖会遇到地下水,水的作用会给工程带来危害。
比如产生边坡失稳,坑底隆起等工程破坏事故还会引发管涌、流沙、突涌、潜蚀等一些岩土工程问题。
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并避免水下作业及坏境保护,就要对地下水的危害进行防治。
而在防治之前,就必须要对这些不良作用形式的产生条件及相应危害程度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不良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潜蚀、管涌、流沙、基坑突涌。
潜蚀分为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两种形式,这两种作用一般是同时进行的。
在地基土层内如具有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时,将会破坏地基土的强度,形成空洞,产生地表塌陷,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
产生潜蚀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适宜的岩土颗粒组成;二是有足够的水动力条件。
通过采取对土体的加固,设置反滤层,人工降低水力坡度(单位渗流途径长度的水头损失值)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潜蚀的发生。
其中,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打钢板桩法来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渗流长度,以降低水力坡度。
在我国的黄土层及岩溶层地区的土层中,常有潜蚀现象的发生,在修建建筑物时应特别注意潜蚀的发生。
流沙是指土的松散颗粒被地下水饱和后,在动水压力即水头差的作用下,产生的悬浮流动现象。
流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地质现象,通常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的粉细沙土中,有时在粉土中也会发生,表现形式是所有的颗粒同时从一近似管状通道中被渗水水流冲走。
形成流沙主要有四个条件:(1)水力坡度极大,达到临界水力坡度,动水压力超过土颗粒重量使之悬浮。
(2)砂土孔隙度大。
(3)砂土渗透系数愈小及排水性能差。
(4)砂土中含有较多的片状矿物。
流沙在工程施工中能造成大量的土体流动,致使地表塌陷或建筑物的地基破坏,能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或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及附近建筑物的稳定,因此必须进行防治。
管涌是指疏松的砂土层时,地基土在具有一定渗透速度(水力坡度)的水流作用,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土中孔隙逐渐增大,形成细管状渗流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使之产生变形、失稳。
实例分析某工程地质勘察

乃至整体滑动 ; 在开挖较深 的基坑 时 , 就有可 能出现 基坑 的隆起 和坑壁 的失稳现象 。 由于软土的压缩性较高, 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 降 是比较大 的, 对 于一般 4 ~ 7层的砌体承重 结构房屋, 最终沉 降约为 0 . 2 ~ 0 . 5 m, 对于荷载较大的构筑 物 ( 贮罐 、 粮仓 、 水池) 基础的沉降一般达 0 . 5 m 以上 , 有些达 2 m以上。 过大 的沉 降和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筑物基础标高 的降低 , 影 响建筑物 的使用功能, 或造成倾斜、 开裂破坏 。由于渗透性较
一
沉 降 承载力及稳定 其它 ①大 范围地基沉降。 ①地基剪切破坏 。 ② 沉 降或 差异 沉 降特 ②建筑物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够。 ①桩 基 大。 ⑧由于偏心荷载及土压力作用 ,使结构物产 生变 失稳 。 ③ 由于 填 土或 建筑 物 形或破坏 。 ②软 土 荷载 , 邻近 地基 产生 固 ④作用于建筑物桩基的负摩阻。 震陷 。 结沉 降 ⑤由于填土或建筑物荷载 , 使邻近地基产生 隆起 。
软 土地 基的失稳破坏 以及过大的沉 降, 尤其是不均 匀沉 降, 使得建 筑物不 能正常使用甚至开裂破坏的现象相当普遍 。 软 土地 基 由于含水量较 高, 孔隙 比较大 , 因而导致 软土地基 的承载 力低 。软土地基本 身抗剪 强度很低 、 压缩性强、 渗透性很小、 具有 明显 的 流变 性等特 点; 加上外 界很多难 以控制的因素: 如地下水的流失 、 相邻之 间的震动等都可能导致软土地基失效。因而 以软土作为建筑物 的地基是 十分不利的。 由于软土的强度很低 ,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 的承载力基本值 股为 5 0 ~ 8 0 k P a , 不能承受较大的荷载 , 否则可能 出现地基 的局部破坏
实例分 析 某工程地质 勘察
工程地质之实例分析共62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工程地质之实例分析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f.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g.判定水和土对建筑物的腐蚀性;
3、详勘阶段:
方法及工作量-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或角点 a.勘探点距 布置,或按建筑群范围布置;
同一建筑范围内的 主要受力层或有影 响的下卧层起伏较 大时,应加密勘探 点,查明其变化;
单栋高建点距应满足评 价地基均匀性要求,且应 不少于4个;建筑群可适 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 少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再:提出建议(基础、施工、治灾) 场地(烈度≧6度)与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设计方案要求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2、阶段划分及各阶段任务要求: 一般分可研、初勘、详勘三阶段; 简单合并,重要则加施工阶段。
1)可研阶段:
重点-评价场地稳定性、适宜性、方案比选。 特点-范围大、角度宏观、程度浅。
并深入稳定地层;
加深控制性孔深度;
3、详勘阶段:
方法及工作量-c.取样、测试
取样、原位测试数据 地层结构、地基均匀 性及设计要求,甲级 建筑每栋不少于3个。
场地中每一主要土层 不少于6个原状土样, 原位测试不少于6组。
主要受力层范围内, 厚度大于0.5m的夹层应 取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3、详勘阶段:
方法及工作量-b.勘探孔深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 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 孔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
孔深应控制地基主要受 力层,当b≦5m,条基: 孔深不小于基宽3倍,柱 基:不小于基宽1.5倍, 且不应小于5m;
深度,一般性孔应达到 当有大面积堆载或软
基底以下0.5~1.0倍基宽, 弱下卧层时,应适当
物
沉降量、局部倾斜
变 形 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
控
沉降量、倾斜
制
要求:允许变形,不得超限
变形特征值中,沉降量是基本值。
3、沉降量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沉降量(规范法)
一般建筑沉降计算:
S
sS
s
n i 1
p0 E si
zi i zi1 i1
勘察工作程序
设计标书、投标、竞标 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完成勘察工程设计(勘察纲要) 确定勘察工作量、做勘探孔平面布置图、钻探设计书、室内
土层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和原位测试数量。
◈勘探工作布置
随阶段深入,勘察范围大变小;点距稀变密;工 作方法简到繁;土样数量少到多;研究程度浅至深
阶段
可研
初勘
详勘
重点
选场
建筑配置
地基强度
程度 方法
了解
初步查明
查明-确定
测绘、物探 钻、物、室内 钻、坑、原、室内
布置依据 复杂程度、建筑特性
建筑物等级
选场时需避开的地段
地基性质差;
洪水或地下水有威胁; 地下有未开采的矿藏或采空区。
2)初勘阶段:
工作重点-准备工作--
确定建筑物平面布置、 主要建筑地基类型、 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方案。
取得前期勘察报告、场地地形图、工程性质 和规模等资料→
2)初勘阶段:
任务、 要求--
的地基承载力值。
修正的承载力 承载力特征值经基础深度和宽
特征值—
度修正后用于建筑设计的值。
2、原位测试:
规范要求: 一级建筑必须做载荷 试验
原位测试方法确定承载 力是常用方法之一。 最大特点-可靠。 首选-载荷试验。
其他原位测试方法(动探、静探、旁压、十字板 剪切)需要与载荷试验对比,建立经验公式,再用 于确定地基承载力。
a. 初步查明地层、构造、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 埋藏条件、最大冻深;
b.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 现象的类型、规模、成 因、分布、对场地稳定 性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c. 对抗震设防烈度 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 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 地震效应。
2)初勘阶段:
方法 工作量-
应垂直于地貌单元边界线、 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限;
b.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各层 岩土的类型、分布、工程性 质,分析评价地基稳定性、 均匀性和承载力值;
c.提供地基变形 计算参数,预测建 筑物变形特征;
3、详勘阶段:
任务与要求(续)-
e.查明地下水 的埋藏条件,提
d.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 供地下水位及其
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 变化幅度;
→配合设计分阶段,满足建筑要求,考虑施工条件。
核心- 地基稳定性 强度:承载力-持力层选择-基础类型与埋深确定 变形:沉降量--变形控制--下卧层验算
扩展-
深基:基坑稳定--施工条件--方案设计(支护、降水) 桩基:桩型--桩承载力--沉降分析-施工条件
1、勘察的主要内容:
三个查明--场地、岩土、地下水 多个提供--设计、施工的各项参数 →确定承载力→检验变形
初设方案:桩基,置于中等风化岩层; 最终方案:箱基,置于卵石层,埋深提高1m,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技术关键:顶部强风化粘土岩的力学强度是否满足要求?采 用水下深层(10.30m)载荷试验,确定容许承载力值 (f0=550kPa),实际采用fk=180kPa 经济效益:桩→箱,工程造价节约107万,工期缩短半年。
变
沉降差-相邻单独基础沉降量之差
形 特
△S=S1-S2;
征 倾斜-单独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沉降差与其
值
:
距离之比 θ=tg-1(S1-S2)/b
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墙6~10m之内 基础两点沉降差与距离之比
θ′=tg-1(S1-S2)/l。
不
框架结构沉降量、沉降差
同
建 筑
砌体承重结构-
a.勘探点线布置-
交界处、变化较大部位加密点距,一般成网格; 深度参表,可酌情加减,软土-加深; 基岩-提前终孔。
2)初勘阶段: 方法及工作量--
b. 取样及测试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数量为总数的1/4~1/2,竖向间 距按地层特点确定,每层有样控制,且不少于6个。
c. 水文地质工作调查类型、补排条件;实测水位,取水样 测试,必要时作长期观测。
S’为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沉降量;Ψ s:经验系数;
n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p0为对应于荷载标准值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应力(kPa);Esi 为 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zi, zi-1 为基础底面至 第i层土和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α i、α i-1为基础底面计算 点至第i层土和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的附加应力系数。
土层中含石膏; 盐湖、盐渍土; 其他含盐(岩盐、芒硝)地区及海水入渗地区;
相关地质环境: 工业废水渗入区;
强透水层(粗碎屑土) 中从泥碳、淤泥及大量有 机质土层内渗入的水;
硫化矿及煤矿水流入区;
使水矿化富集的地形地貌。
施工条件考虑
基坑边坡稳定、
坑底隆起、
基坑涌水流砂 施工条件影响因素
支护 主要工作 降水
①地基土性质—
②水文地质条件
结构特征、
种类、
③基坑开挖情况—
稠度状态, 深度、方法、速度、坑边荷载情况。
实例:京西宾馆东楼基础方案调整
建筑物特征:主楼29层(105.60m),地下 3层,埋深10.0m;群楼2~4层(11.7m),地 下1层,8度设防。
地层条件:填土、粉细砂、卵石层、第三 纪泥砾岩;地下水位:9.20m
方法-收集资料、踏勘、测绘、必要的勘探等。 对象-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各方面要素。
查明场地条件
◈强震场地效应液化、震陷、斜 坡坍滑、采塌;
◈大断裂的位置、规模、 活动性、力学性质、与 场地和地基的关系等;
◈ 不稳定斜坡 ◈ 岩溶作用 ◈ 人类活动
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对建筑物有危害或威胁;
对建筑抗震危险的;
也不同,需合理配置,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
5、地下水侵蚀性 测定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并评价其对混凝
土的各种侵蚀性。
6、地基施工条件—考虑深基边坡支护、降水。
、建筑物配置依据 工程地质条件是决定因素
选择较优的持力层 考虑: 合适的基础类型
合理的基础埋深
强度高、变形小; 持力层选择-- 层厚大、均匀、延展性好;
3、地基承载力深度、宽度修正:
由载荷试验、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 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还需按实际的深度、宽度进 行修正后,方可作为地基承载力值。
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深大于0.5m时,按下式 计算:
fa fak b b 3 d m d 0.5
fa _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ak _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4、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
n
满足→
S
' n
0.025
S
' i
i 1
受压层底面深度zn即沉降计算深度。其下有软弱 下卧层,还需继续向下验算。
确定Δ z 值
b (m)
b≤2
Δ z (m)
0.3
2<b≤4 0.6
4<b≤8 0.8
8<b 1.0
五、房屋建筑工程勘察要点
特点- 结合建筑物、关注持力层
地下水位以上、最大冻深以下 。
•a-建筑物特性
基
a-1,建筑物类型、结构特征、用途;
础 埋
a-2,荷载性质、大小;
深
a-3,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确
定
•b-工程地质条件
--
b-1,地基中岩土体结构及工程地质性质;
b-2,水文地质条件;
b-3,季节性冻土深度。
地下水侵蚀性-- 水中(HCO3 -、 SO42-、CL - 、侵蚀性CO2等) 含量过高时对建筑材料有侵蚀性。
竖向荷载 竖向荷载 与水平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