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泵房设计
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节综述……………………………………………第二节水泵机组的选择第三节水泵机组的自出选择第四节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选择第五节泵房形式的选择第六节吸水井的设计第七节管道配件的选取列表第八节泵房尺寸的确定第九节辅助设备的选择第一节综述1.1根据城镇发展规划,该泵站拟建于城镇南端,设计为中型送水泵站。
1.2泵站的设计水量为5.255万m³/h1.3消防用水量70L/s。
1.4经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后,有:1.4.1根据用水曲线确定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两级工作。
第一级,从7:00到20:00,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
第二级,从20:00到7:00,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3.1%。
1.4.2最大用水时水泵站所需扬程为61.4m,其中几何压水高32.9m;1.4.3最大转输时水泵站所需扬程为75.4m,其中几何压水高42.2m;1.4.4最大用水加消防时泵站所需扬程为69.7m,其中几何压水高26.0m。
1.5清水池至泵站址的水平距离为120m。
1.6泵站处地面标高为78m。
1.7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76m。
1.8地下水位标高68m。
1.9冰冻深度1.5m。
第二节水泵机组的选择2.1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泵站最大用水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Ⅰ=52550×5%=2627.5 m³/h泵站最大用水时的设计扬程为:HⅠ=Ha+∑h站内+∑h安全=61.4+2+2=65.4 其中Ha—最大用水时的几何压水高(m);∑h站内——水泵站内水头损失(m)(出估为2m);∑h安全—安全水头(m)(初估为2m);泵站最大传输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Ⅱ=QⅠ=2627.5 m³/h泵站最大传输时的设计扬程为:HⅡ=Hb+∑h站内+∑h安全=75.4+2+2=79.4m其中Hb—最大传输时的几何压水高();—水泵站内水头损失(m)(出估为2m);∑h站内∑h安全——安全水头(m)(初估为2m);泵站最大用水加消防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Ⅲ=QⅠ+70L/s=2879.5 m³/h泵站最大用水加消防时的设计扬程为:HⅢ=HⅠ+4=73.4 m泵站一级用水及一级传输时的设计工作流量为:Q Ⅳ=52550×3.18%=1671.1 m³/h 2.2选择水泵绘制水泵Q —H ,Q —∑h 曲线经过反复比较水泵特性曲线,选择方案如下:在一级用水及一级传输是使用两台300S58水泵并联使用,在最大用水及最大传输时使用3台300S90A 水泵并联使用。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DB3401T 229—2021

ICS91.140.60CCS P 42 3401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准DB3401/T 229—202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2021-06-29发布2021-06-29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系统组成 (2)5 增压系统技术要求 (2)5.1 组成 (2)5.2 增压方式 (2)5.3 增压成套设备技术参数 (2)6 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4)6.1 组成 (4)6.2 控制要求 (4)6.3 控制模式 (4)6.4 控制功能 (5)7 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6)7.1 组成 (6)7.2 门禁管理 (6)7.3 数据采集传输 (7)7.4 远程监控 (8)8 环境系统技术要求 (8)8.1 组成 (8)8.2 泵房土建 (8)8.3 泵房温、湿度 (9)8.4 泵房装修 (9)8.5 泵房管道布设 (9)8.6 减振降噪 (10)8.7 泵房排水 (10)8.8 泵房通风 (10)8.9 标识 (10)9 保障系统技术要求 (10)9.1 组成 (11)9.2 水量保障 (11)9.3 水质保障 (11)9.4 电力保障 (11)9.5 应急保障 (11)10 调试 (11)参考文献 (1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给排水设计研究院、合肥市三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长银、史磊、徐骏、朱波、周远航、王磊、吴云、王大钧、李应磊、张良霄、王庆生DB3401/T 229—202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的系统组成与增压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环境系统、保障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最新泵房设计规范标准

1 泵房设计1.1 泵房布置1.1.1 泵房布置应根据泵站的总体布置要求和站址地质条件,机电设备型号和参数,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电源进线方向,对外交通以及有利于泵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1.2 泵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1.2.1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1.1.2.2 满足泵房结构布置的要求。
1.1.2.3 满足泵房内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等技术规定。
1.1.2.4 满足内外交通运输的要求。
1.1.2.5 注意建筑造型,做到布置合理,适用美观。
1.1.3 泵房挡水部位顶部安全超高不应小于表1.1.3的规定。
表1.1.3 泵房挡水部位顶部安全超高下限值注:(1)安全超高系指波浪、壅浪计算机高程以上距离泵房挡水部位顶部的高度;(2)设计运用情况系指泵站在设计水位时运用的情况,校核运用情况系指泵站在最高运行水位或洪(涝)水位时运用的情况。
1.1.4 主机组间距应根据机电设备和建筑结构布置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9.11.2~9.11.5的规定。
1.1.5 主泵房长度应根据主机组台数、布置形式、机组间距,边机组段长度和安装检修间的布置等因素确定,并应满足机组吊运和泵房内部交通的要求。
1.1.1 主泵房宽度应根据主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布置要求,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的尺寸,工作通道宽度,进、出水侧必需的设备吊运要求等因素,结合起吊设备的标准跨度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9.11.7的规定。
立式机组主泵房水泵层宽度的确定,还应考虑集水、排水廊道的布置要求等因素。
1.1.7 主泵房各层高度应根据主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设备的布置,机组的安装、运行、检修,设备吊运以及泵房内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9.11.8~9.11.10的规定。
1.1.8 主泵房水泵层底板高程应根据水泵安装高程和进水流道(含吸水室)布置或管道安装要求等因素确定。
取水泵房设计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一、设计说明书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宜城市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座设计水量为8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2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原水,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59.340米(1﹪频率),最低枯水位50.83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0米,水厂地面标高115.00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97.00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
试进行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设计技术要求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2)泵站剖面图. (1张)(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二、设计概要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送水泵站

水泵:送水泵站的设计与运算一,泵站设计流量和扬程的确定1.设计流量送水(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最大日用水量改变曲线和拟定的送水(一级)泵站运行曲线确定。
送水(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与管网中是否设置水塔或高地水池有关。
当管网内不需设置水塔进行用水量调整时,送水(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流量按最大日最高时用水量运算。
即Qh=KhQd/24式中Qh——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m3/h:Kh——时改变系数:Q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m3/d。
当管网中设有水塔或高地水池,供水泵站供水为分级供水。
一般分为高峰,低峰二级供水,最多不超越三级供水。
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这样可降低水塔或高地水池的调整容积,一般各级供水量可取该供水时段用水量的平均值。
2.设计扬程送水(二级)泵站的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按最大日最高时流量运算。
运算水泵扬程时,一般需要参考一定的富余水头,一般为1~2m。
(1)无水塔或高地水池管网在最高用水时,送水(二级)泵站的水泵扬程应保证管网管理点的最小服务水头。
Hp=Zc+Hc+∑hc+∑hs+∑hn (6—24)式中 HD——二级泵站的设计扬程,m:Zc——管网管理点的地面标高与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差,m:Hc——给水管网中管理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也称最小自由水头),m: ∑hc——水泵吸水管路的水头流失,m:∑hs——输水管路的水头流失,m:∑hn——管网中水头流失,m。
(2)网前水塔管网二级泵站供水到水塔,再经管网到用户。
水塔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高用水时管网管理点的压力要求,水塔的水柜底面高出地面高度为:Ht=Hc+∑hn-(Zt-Zc) (6-25)式中 Ht——水塔高度,即水塔水柜底高于地面的高度,m:Hc——管理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m:∑hn——按最高时用水量运算从水塔到管理点的管网水头流失,m:Zt——水塔处的地面标高,m:Zc——管理点的地面标高,m。
泵站的设计扬程应保证将水送到水塔。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二泵房成套cad设计图

供水工程泵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xx市区域供水净水厂三大泵房工程,位于xx市xx镇xx村,xx东南岸。
场地东南部为树苗田,西北部为鱼塘及农田。
现场场地宽敞,自然地面标高约为黄海高程1.56~3.05米。
且已修建两条临时道路,场外交通便利。
本工程包括取水泵房,二级泵房及吸水井,反冲洗泵房三个单位工程。
1.1、取水泵房设计概况取水泵房由泵房和配电房两部分组成。
泵房黄海高程 4.60m标高以下为沉井结构,沉井外尺寸为21.466×19.400m,井壁底标高为-8.800m,井壁-0.25标高以上厚700mm,-0.25标高以下厚1090mm,-5.60标高以下厚1200mm。
沉井中纵、横向各设有两条反梁,将沉井底分成网格。
沉井底板底标高为-6.40m,底板厚800mm,底板以下为1900mm厚C15水下混凝土封底。
泵房黄海高程4.60m标高以上为排架结构,成矩形(18.900*12.400m),檐口标高为17.900m,屋面采用预制预应力屋面板。
附属部分由控制室、变压器室和低配间组成,成矩形(16.700*16.270m),基础底标高为2.80m。
檐口标高为10.000m,排架结构,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20mm厚。
外墙统一刷白色和灰色涂料,外墙裙采用驼色仿石面砖,雨棚用暗蓝色波形瓦装饰。
1.2、二级泵房及吸水井设计概况二级泵房也由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及吸水井组成。
主体部分成矩形,长54.400m,宽13.600m。
檐口标高为10.900m,基础为梁板式筏形基础,基础底标高-5.80米。
上部为排架结构,下部为半地下室钢筋砼结构。
附属部分由配电室、起动柜室、控制室、值班室、水质间等组成,长26.500m,宽19.250m,基础为条形基础,基础底标高-3.70米。
上部为排架结构。
配电室和起动柜室檐口标高为 6.200m,控制室顶标高为 4.900m,值班室和门厅部分顶标高为3.600m。
外墙统一刷白色和灰色涂料,外墙裙采用驼色仿石面砖,雨棚用暗蓝色波形瓦装饰。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单。
(2)工艺设计条件提供单和条件图。
(3)《泵房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二、设计概况1. 拟建泵站位于天津市津南环线的西侧,基地呈梯形。
站区由泵房上部管理用房和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
2.拟建工程泵站用地面积约为72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建筑层数、高度、面积:管理用房: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9.70米,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可拆卸钢雨棚: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2.50米。
三、设计范围泵站建筑工程由总平面设计、管理用房和泵房上部工程建筑设计。
四、技术要求(1)建筑生产类别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五、总体布置总平面布置依据泵站工艺布局设计,泵站基地南侧为南环线。
站区区域环境服从城市规划布局,符合城市环境艺术景观及沿街环境景观的要求,力求营造站区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园林绿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开敞、整洁、美观、舒适的站区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工作环境。
泵站基地呈梯形,东西宽度为94.781米左右,南北宽度为53.41米,泵站位于基地北边。
在基地北侧设有一个专门供泵站使用的出入口,场内各功能区由宽为4m的道路相联系,满足消防要求站区环境景观结合设计原则,组织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形成站区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景观与建筑环境景观。
以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及乔、灌木的有机配置与城市区域环境相隔离,又与城市绿化规划相融合。
六、平面布置按工艺、设备专业要求,组织泵站站区内泵房上部和管理用房的平面功能。
泵站内建筑由管理用房及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其中管理用房由变配电间、值班室、控制室、卫生间等生活辅助用房组成。
可拆卸钢雨棚为钢架结构棚。
泵站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481.52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泵站设计计算说明说书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班级:081指导教师:张鑫姓名:徐琦学号:080504009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二、原始资料:1、泵站的设计水量为(4)万m3/d。
2、给水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①根据用水曲线确定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两级工作。
第一级,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9%)。
第二级,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07%)。
②城市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20m,建筑层数7层,自由水压为20m。
③给水管网平差得出的二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32m。
④清水池所在地地面标高为15m,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3.0m。
3 、城市冰冻线为(1.5)米,城市的最高温度为(30.0℃)最低温度为(-25℃)4 、站所在地土壤良好,地下水位为(25m)米。
5 、电源满足用电要求,电价0.45元/Kwh。
三、设计任务城市送水泵站的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四、计算说明书内容1. 绪论2.初选水泵和电机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和台数。
3泵房形式的选择4.机组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及高度5.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力管直径选用各种配件的型号、规格种类及安装尺寸(说明特点)。
吸水井设计(尺寸和水位)6.布置管道和机组7.泵房中个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房建筑高度。
8. 复合水泵电机计算吸水管机泵站内压水管损失、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水泵。
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和电机。
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9.进行消防和传输校核10.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①设备的选择和布置②计量设备③起重设备④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11.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房总面积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五、图纸要求泵站平面及剖面图(机器间),应绘出主要设备、管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列出主要设备表和材料表(比例尺1:100)发放设计任务书日期:2011 年 6 月 27 日交设计日期: 2011 年 7 月 8 日设计指导教师(签字):目录2.1 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 (5)2.1.1 二级泵站的组成及特点 (5)2.1.1.1 二级泵站的组成 (5)2.1.1.2 二级泵站的特点 (5)2.1.2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5)2.1.2.1 流量的确定 (5)2.1.2.2 扬程的确定 (6)2.1.3 选择水泵 (6)2.1.3.1 水泵选择的基本原则 (6)2.1.3.2 初选水泵 (7)2.1.3.3 确定电机 (12)2.2 水泵机组的基础计算 (12)2.3 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系统的设计 (14)2.3.1 吸水管路 (14)2.3.1.1 吸水管路的布置要求 (14)2.3.1.2 吸水管径 (15)2.3.2 压水管路 (15)2.3.2.1 压水管路的布置 (15)2.3.2.2 压水管管径 (15)2.3.3 管路附件选配 (16)2.4 布置机组和管道 (16)2.5 泵房形式的选择 (17)2.6 吸水井的设计 (18)2.7 各工艺标高的设计 (18)2.8 复核水泵和电机 (19)2.9 消防校核 (19)2.10 设备的选择 (20)2.10.1 引水设备 (20)2.10.2 计量设备 (21)2.10.3 起重设备 (21)2.10.4 泵房高度 (21)2.10.5 排水设备 (21)2.10.6 防水锤设备 (22)2.11 泵房的建筑高度和平面尺寸的确定 (22)2.12 设计二级泵站平面图和泡面图 (22)2.1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2.1.1二级泵站的组成及特点2.1.1.1二级泵站的组成1)水泵机组 包括水泵和电动机,是泵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吸压管路 指水泵的吸水(进水)管路和压水(出水)管路,水泵通过吸水管从水井中吸水,经水泵加压后通过压水管路送至用户;3)饮水设备 指真空引水设备(如真空泵、引水罐等)和灌水设备。
当水泵工作为吸入式启动时,需引水设备。
4)起重设备 指泵站内的设备及管道安装,检修用的吊车,电动葫芦等设备。
5)排水设备 指排水泵、排水沟、集水坑、用以排除地面污水;6)计量设备 指流量计、压力计、真空泵、温度计等;7)采暖及通风设备 指采暖用的散热器、电热器、火炉及通风设备;8)电气设备 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9)防水锤设备 指水锤消除器;10)其他设备 包括照明、通信、安全与防水设施等。
在泵站中除设有机器间(安装水泵机组的房间)外,还设有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值班室、修理间等辅助房间。
2.1.1.2二级泵站的特点二级泵站通常设在净水厂内,经水厂净化后的水进入清水池贮存,清水池中的水经管道自流入吸水井,水泵从吸水井吸水,经加压后送入城市输配水管网。
其工艺流程如:清水池—吸水井—送水泵站—输配水管网—用户。
基本特点:泵站埋深较浅,通常建成地面式或半地面式,为了适应用户水量、水质的变化,需要设置多台水泵机组,因而,泵房面积较大,泵房一般为矩形形状,砖混结构。
2.1.2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2.1.2.1 流量的确定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s L h m Q /22.322/1160%9.210434==⨯⨯=I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s L h m Q /33.563/2028%07.510434==⨯⨯=Ⅱ2.1.2.2扬程的确定mH h h H H cc 5.6325.1322031520Z 0==泵站内Ⅰ+++++-++++=∑∑ 其中 c Z —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和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m );0H —自由水压(m); ∑h —总水头损失(m);泵站内∑h—泵站内损失(初步估计为2.0m )。
c H —安全水头1.5m2.1.3选择水泵2.1.3.1水泵选择的基本原则选泵要点(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再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2)型号齐全,互为备用希望能选择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这样无论是电机、电气设备的配套与设备管道配件的安装与制作均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单级双吸是离心泵是给水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离心泵(如SH 型、SA 型)。
他们的经济工作范围(即高效段),一般在p p Q Q 05.1~85.0之间(p Q 为泵铭牌上的额流量值)。
(4)近远相结合的观点在选泵的过程中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和年代,以及扩建比较困难的取水泵站中,可考虑近期用小泵大基础的办法,近 期发展采用还大泵轮以增大水量,远期采用换大泵得办法。
(5)大中型泵站需要选泵方案比较。
考虑因素:(1)泵的构造形式对泵房的大小、结构形式和泵房内部布置等有影响,因而对泵站的造价很有关系。
(2)应保证泵的正常吸水条件,在保证不发生汽蚀的前提是下,应充分利用泵的允许席上真空高度,以减少泵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3)应选择效率较高的泵,劲量选用大泵,因为一般而言大泵比小泵要要效率高,(4)根据供水对象对供水可靠性的不同要求,选用一定数量的备用泵,以满足在事故情况下的用水要求:①再不允许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应有两套备用机组。
②允许短时间内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备用泵只保证事故用水量。
③允许短时间内中断供水时,可只设一台备用泵,城市给水系统中的泵站,一般也只设一台备用泵,通常备用泵的型号可以和泵站中最大的工作泵相同。
④当管网中无水塔且泵站内机组较多时,也可考虑增设一台备用泵,它的型号和最长运行的工作泵相同。
(5)如果给水系统中就有足够大容积的高的水池或水塔时,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泵站进行短时间供水,则泵站中可不设备用泵,仅在仓库中贮存一套备用机组即可。
2.1.3.2 初选水泵1)在型谱图上绘制一条参考管道系统特性曲线ab 。
其中a 点坐标为s L Q Q h /33.563max ==m h h H H H n c sve ST 5.635.13222082~5.12'max =++++=+++++=式中 'ST H ——管网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和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m ) sve H ——自由水头(m )n c h h ,——输水管和管网中的水头损失(m )b 点坐标为s L Q /30min =mH H H sve ST 5.315.122082~5.12'min =+++=+++= 2)过a 点绘制一条max H H=的水平线。
3)在ab 和max H H=都相交的高效方框图中,选2~3台进行并联组合,即在max H H =等扬程下流量相加求出并联组合max 321Q Q ≥++的组合方案,所选得各泵的高效段与ab 线的交点,以及两两并联或三台水泵并联曲线与ab 线的交点,就是分级界限工况点。
4)所选出的水泵经管路布置、确定管径后,在验算初步确定的∑h 值是否合适,即精选水泵。
图1 选泵参考特性曲线在泵综合性能图上作出b 点。
在图1中,同时与ab 线及m H H 5.63max ==水平线相交的方框有:12sh —9、14sh —9A 、20sh —9等三种水泵,从中选出三台泵在等扬程下并联综合流量s L Q /33.563321≥++的组合:方案1:一台14sh —9A 与两台12sh —9组合,如图1所示流量为:(260+175+175)L/s=610 L/s>563.33 L/s方案2:一台20sh —9与两台12sh —9.。
还有许多s L Q /33.563321≥++的组合方案,但均不如上述两个方案,就不再列出。
方案1和方案2列表进行详细比较,如图1所示,主要比较养成利用率 ,重点比较平均日平均时附近的扬程利用率,因m ax Q 出现的几率很低,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平均日平均是附近流量运行。
平均日平均是用水量为535.88L/s 。
表1 选泵方案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方案1能量略好于方案2,特别是在出现几率较大时,如在220~450 L/s 的范围内(这一范围内用水量接近平时用水量),能量浪费较少,而且水泵台数两个方案均相等。
可用管路特性曲线进行选泵。
先求出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中的参数,因为: ηH(m))/(/2.1075633.0/)232(/h H S m28208H 35222ST h m Q m S Q =+=+==+=∑∑)(所以:222.10728Q SQ H H ST +=+=)/(3s m Q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H(m) 29.07 32.29 37.65 45.15 54.8 66.59 80.53 96.61 124.48泵型号 流量Q 扬程 H (m ) 转速 n (r/min ) 功率N (KW )效率 η (%) 最大允 许席上 真空高 度(m ) h m /3 L/s 轴功率 Pa 配套功 率12sh-9 576 160 65 04.5 792 220 58 149 84972 270 50 168 7914sh-9A 900 250 7 83.5117 7 7920sh-9 1150 43 0 824 2 83 245根据分析反复比较选泵参考特性曲线得出结论:在两者轴功率相同及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为了方便日后水泵的管理和维修,选择四台不同样型号的水泵,互为备用,第一级工作时一台水泵单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