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泵站课程设计(原稿)
二级泵站课程设计校核

二级泵站课程设计校核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二级泵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及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途;(2)掌握泵站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熟悉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及安全管理。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泵站的运行状况,判断并解决一般性问题;(2)具备泵站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仪表进行泵站监测和调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职业自豪感;(2)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注重安全生产;(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站概述:介绍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用途及发展趋势。
2.泵站设备:讲解泵、电机、阀门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选型。
3.泵站运行维护:阐述泵站的运行原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
4.泵站监测与调控:介绍泵站监测指标、仪器仪表及调控方法。
5.泵站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泵站运行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站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现场实习或实验室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保证足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二级城市泵站课程设计

二级城市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二级城市泵站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二级城市泵站的主要功能、应用场景以及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并阐述二级城市泵站的运行维护、节能措施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级城市泵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或模拟实验,掌握二级城市泵站的运行调试方法,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二级城市泵站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给排水工程及泵站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泵站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二级城市泵站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城市泵站及其系统”内容,进行以下安排:1. 泵站基本概念:介绍泵站定义、分类,重点讲解二级城市泵站的定义及功能;-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2. 泵站组成结构:详细阐述二级城市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泵、阀门、管道、控制系统等;- 教材第二章第二节3. 泵站工作原理:讲解泵站的工作流程、水泵工作原理,分析泵站运行中的关键参数;- 教材第二章第三节4. 泵站应用场景:介绍二级城市泵站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特点;- 教材第二章第四节5. 泵站运行维护:讲解泵站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分析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阐述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教材第二章第五节6. 泵站节能与环保:介绍泵站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第二章第六节7.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安排实际操作或模拟实验,结合教材案例,分析泵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泵站的课程设计

二泵站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二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对泵站运行管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二泵站的概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2)掌握二泵站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3)掌握二泵站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4)了解二泵站的安全防护和维护保养知识。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绘制二泵站的结构示意图;(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泵站运行中的问题;(3)能够制定简单的二泵站运行管理计划。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的热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重视泵站运行安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二泵站的概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2.二泵站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3.二泵站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4.二泵站的安全防护和维护保养知识。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二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2.讨论法:分组讨论二泵站运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二泵站运行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学生参观二泵站,实地了解泵站的运行情况。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二泵站运行管理教材;2.参考书:相关水利工程方面的书籍;3.多媒体资料:二泵站的结构示意图、运行原理动画等;4.实验设备:模型二泵站或其他相关实验设备。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泵站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泵站课程设计送水泵站二泵站设计

目录第1节、水泵及水泵站设计任务书 (2)第2节、计算水泵的流量和扬程 (3)第3节、水泵机组的选择 (3)第4节、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6)第5节、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 (7)第6节、泵房形式的选择 (7)第7节、吸水井的设计 (7)第8节、管道配件的选取 (8)第9节、各工艺标高设计 (8)第10节、复核水泵和电机 (9)第11节、消防及转输校核 (9)第12节、辅助设备的选择 (10)第13节、泵房建筑标高及平面尺寸的确信 (11)第14节、设计总结 (11)附件一参考文献 (12)附件二 300S125系列水泵外形图 (12)附件三设计图纸第1节、水泵及水泵站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泵站)设计。
1.2原始资料:1.2.1泵站的设计水量为万m3/d。
,1.2.2管网设计的部份功效:1)依照用水曲线确信的二泵站工作制度,分 2 及工作。
第一级,从 22 时到 5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 % 。
第二级,从 5 时到 22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 % 。
2)城市的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130 m ,建筑层数 7 层,自由水压 35 m 。
3)管网平差得出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1 m 。
4)消防流量为 200 m3/h ,消防扬程为 15 m 。
转输流量为 50 m3/h ,转输扬程为 60 m 。
5)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 120 m ,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下 5 m 。
1.2.3城市的冰冻线为 1.5 m ,最高温度为 35°,最低温度为 -25°.1.2.4泵站所在地土壤土质良好,地下水位为 25 m 。
1.2.5泵站为双电源。
1.3设计任务:城市送水泵站的技术设计的工艺部份。
1.4课程设计工作量:1.4.1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打印)。
1)设计概述、设计范围、设计资料。
2)选泵方案。
3)布置机组和管道、机组基础的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设计。
泵站课程设计二

泵站课程设计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类型,了解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泵站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泵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3)熟悉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泵站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故障原因;(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泵站进行设计和优化;(3)具备泵站运行维护的基本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安全生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泵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3.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4.泵站系统的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引言:介绍泵站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泵站分类和组成:讲解不同类型泵站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解析泵的工作原理,介绍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4.泵站的运行维护:讲解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启动、停止、调节流量和压力等方面的操作;5.泵站故障处理: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6.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泵站案例,分析其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类型,以及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泵站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工程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运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二级水泵课程设计

二级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二级水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学生能够掌握二级水泵的选型方法,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
3. 学生了解二级水泵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确保其正常运行。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二级水泵并进行合理配置。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二级水泵的安装、调试及简单故障排除。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泵及其相关设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认识到水泵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二级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水泵的基础知识,对比一级水泵与二级水泵的区别,阐述二级水泵的适用范围。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泵概述2. 二级水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讲解二级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影响水泵性能的主要因素。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泵结构与工作原理3. 二级水泵的性能参数与选型:介绍水泵的性能参数,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二级水泵。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泵性能参数与选型4. 二级水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讲解水泵的安装流程、调试方法及日常维护要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水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5. 二级水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典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二级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
2级泵站给水课程设计

2级泵站给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2级泵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掌握2级泵站的给水流程及主要设备的运行机制;3. 学生能够了解2级泵站在城市给水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2级泵站的运行数据,评估其工作效率;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2级泵站给水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2级泵站主要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2级泵站给水课程,培养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2级泵站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中的重要性,树立责任心和使命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实际工程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目标进行。
二、教学内容1. 2级泵站概述:介绍2级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城市给水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2级泵站工作原理:讲解泵站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2级泵站工作原理与设备3. 2级泵站给水流程:分析给水流程中各环节的作用,探讨流程优化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2级泵站给水流程与优化4. 2级泵站设备运行与维护:详细介绍主要设备的运行机制、维护方法及故障处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 2级泵站设备运行与维护5. 2级泵站设计与评估:探讨泵站设计原则,分析评估泵站工作效率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2级泵站设计与评估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开展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级泵站课程设计

2级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2级泵站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2级泵站的运行维护知识,了解相关的水利工程常识;3. 学生能掌握2级泵站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的水利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2级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2级泵站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2级泵站的运行维护任务,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2级泵站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 学生通过学习2级泵站相关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二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2级泵站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2级泵站概述- 泵站定义及分类- 2级泵站的地位与作用2. 2级泵站结构与工作原理- 泵站的主体结构- 泵站的辅助设施- 水泵的工作原理- 泵站的运行流程3. 2级泵站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泵站的日常检查与维护4. 2级泵站操作规程与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 水利法规与环保要求- 应急处理措施5. 2级泵站模拟操作与团队协作- 模拟操作流程- 团队协作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覆盖了2级泵站的基础知识、运行维护、操作规程、安全环保等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材章节,包括泵站概述、结构与工作原理、运行维护、操作规程与安全、模拟操作与团队协作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2级泵站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1设计资料 (2)2.1 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 (3)2.1.1 二级泵站的组成及特点 (3)2.1.1.1 二级泵站的组成 (3)2.1.1.2 二级泵站的特点 (3)2.1.2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3)2.1.2.1 流量的确定 (3)2.1.2.2扬程的确定 (3)2.1.3选择水泵 (4)2.1.3.1水泵选择的基本原则 (4)2.1.3.2 初选水泵和电机 (5)2.2水泵机组的设计 (8)2.2.1机组基础设计 (8)2.3 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系统的设计 (10)2.3.1吸水管路 (10)2.3.1.1吸水管路的布置要求 (10)2.3.1.2 吸水管径 (11)2.3.2 压水管路 (11)2.3.2.1压水管路的布置 (11)2.3.2.2 压水管管径 (11)2.3.3 管路附件选配 (11)2.4布置机组和管道 (12)2.4.1泵的布置形式 (12)2.4.2吸水井的设计 (13)2.4.3泵标高的计算 (13)2.5机组校核 (14)2.5.1水泵扬程校核 (14)2.5.2消防校核 (14)2.6辅助设备的选择 (15)2.6.1引水设备 (15)2.6.2计量设备 (15)2.6.3起重设备 (15)2.6.4排水设备 (16)2.6.5通风采暖设备 (16)2.6.6防水锤设备 (16)2.6.7噪声消除设备 (16)2.7泵站平面尺寸和初步规划 (16)2.7.1泵房高度计算 (16)2.7.2泵站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17)参考文献 (17)结束语 (17)1.1设计资料1.基本情况。
某市地处华东平原,为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拟新建给水工程。
取水泵站和给水泵站是给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15.9℃,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6℃,最大冻土深度0.2m。
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3.水源及用水量资料。
设计供水量近期为 8万吨/日,远期为 15万吨/日。
采用固定取水泵泵房,采用两条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取水管全长255m。
水源洪水位标高为131.20m,枯水位标高为128.60m。
取水泵站到自来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1600m。
自用水系数α=1.05~1.1,泵房底板高度取1—1.5m。
4.给水系统工艺设计中拟定泵站分二级工作:1)一级供水每小时供水量为设计日工水量的5.5%,此时输配水管网压力损失值为23.00mH2O2)二级供水每小时供水量为设计日工水量的3.4%5.净水厂设计资料。
净水构筑物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155.50m。
净水厂地面标高151.55m,清水池最高水位151.39m,清水池最低水位149.23m.。
6.给水管网最不利供水点地面标高为166.29m自由水压H为28mH2O2.1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2.1.1二级泵站的组成及特点2.1.1.1二级泵站的组成1)水泵机组包括水泵和电动机,是泵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吸压管路指水泵的吸水(进水)管路和压水(出水)管路,水泵通过吸水管从水井中吸水,经水泵加压后通过压水管路送至用户;3)饮水设备指真空引水设备(如真空泵、引水罐等)和灌水设备。
当水泵工作为吸入式启动时,需引水设备。
4)起重设备指泵站内的设备及管道安装,检修用的吊车,电动葫芦等设备。
5)排水设备指排水泵、排水沟、集水坑、用以排除地面污水;6)计量设备指流量计、压力计、真空泵、温度计等;7)采暖及通风设备指采暖用的散热器、电热器、火炉及通风设备;8)电气设备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9)防水锤设备指水锤消除器;10)其他设备包括照明、通信、安全与防水设施等。
注:在泵站中除设有机器间(安装水泵机组的房间)外,还设有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值班室、修理间等辅助房间。
2.1.1.2二级泵站的特点二级泵站通常设在净水厂内,经水厂净化后的水进入清水池贮存,清水池中的水经管道自流入吸水井,水泵从吸水井吸水,经加压后送入城市输配水管网。
其工艺流程如:清水池—吸水井—送水泵站—输配水管网—用户。
基本特点:泵站埋深较浅,通常建成地面式或半地面式,为了适应用户水量、水质的变化,需要设置多台水泵机组,因而,泵房面积较大,泵房一般为矩形形状,砖混结构。
2.1.2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2.1.2.1 流量的确定近期流量设计: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流量:Q1=80000×5.5%=4400m3/ℎ=1222.2L/s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流量:Q2=80000×3.4%=2720m3/ℎ=755.5L/s远期流量设计: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流量:Q2=150000×5.5%=82500m3/ℎ=2291.7L/s 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流量:Q2=150000×3.4%=5100m3/ℎ=1416.7L/s2.1.2.2扬程的确定H=Z c+H0+∑ℎ+∑ℎ+H c泵站内=(166.29−148.23)+28+23+2+1.5=72.56mZ c——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和吸水井最低水位的高程差(m);H0——自由水压(m);∑ℎ——管网中总水头损失(m);∑ℎ——泵站内的损失(估计为2m);泵站内H c——安全水头(取1.5m);2.1.3选择水泵2.1.3.1水泵选择的基本原则选泵要点(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再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2)型号齐全,互为备用希望能选择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这样无论是电机、电气设备的配套与设备管道配件的安装与制作均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单级双吸是离心泵是给水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离心泵(如SH型、SA型)。
他们的经济工作范围(即高效段),一般在0.85Qp-1.05Qp之间(Qp为泵铭牌上的额流量值)。
(4)近远相结合的观点在选泵的过程中应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和年代,以及扩建比较困难的取水泵站中,可考虑近期用小泵大基础的办法,近期发展采用还大泵轮以增大水量,远期采用换大泵得办法。
(5)大中型泵站需要选泵方案比较。
考虑因素:(1)泵的构造形式对泵房的大小、结构形式和泵房内部布置等有影响,因而对泵站的造价很有关系。
(2)应保证泵的正常吸水条件,在保证不发生汽蚀的前提是下,应充分利用泵的允许席上真空高度,以减少泵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3)应选择效率较高的泵,劲量选用大泵,因为一般而言大泵比小泵要要效率高,(4)根据供水对象对供水可靠性的不同要求,选用一定数量的备用泵,以满足在事故情况下的用水要求:①再不允许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应有两套备用机组。
②允许短时间内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备用泵只保证事故用水量。
③允许短时间内中断供水时,可只设一台备用泵,城市给水系统中的泵站,一般也只设一台备用泵,通常备用泵的型号可以和泵站中最大的工作泵相同。
④当管网中无水塔且泵站内机组较多时,也可考虑增设一台备用泵,它的型号和最长运行的工作泵相同。
(5)如果给水系统中就有足够大容积的高的水池或水塔时,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泵站进行短时间供水,则泵站中可不设备用泵,仅在仓库中贮存一套备用机组即可。
2.1.3.2 初选水泵和电机1)在型谱图上绘制一条参考管道系统特性曲线ab。
其中a点坐标为:Q max=Qℎ=1222.2L/sH m=H=72.56m,其中泵的净扬程为46.06mb点坐标:Q min=50m3/s=13.8L/s,此时设总水损为2m,则所需泵的扬程为:H=46.06+2+1.5=49.56m2)过a点绘制一条H=H m的水平线3)在ab线和H=H m都相交的高效方框图中,选2~3台进行并联组合,即在H=H m等扬程下流量相加求出并联组合Q1+2+3≥Q max的组合方案,所选得各泵的高效段与ab线的交点,以及两两并联或三台水泵并联曲线与ab线的交点,就是分级界限工况点。
4)所选出的水泵经管路布置、确定管径后,在验算初步确定的∑ℎ值是否合适,即精选水泵。
如上图,为SA型泵的综合性能图,与ab线和H=H m都相交的方框都有28SA-10,24SA-10,16SA-9B,10SA-6B等;根据上述分析反复比较有以下方案: ○1方案一:24SA-10x2(一用一备),16SA-9B○2方案二:28SA-10Ax2(一用一备),10SA-6B 一级供水时:s =∑H+∑ℎ+ℎcQ =23+2+1.51.2222=17.74s 2/m 5所以:H 1=H ST +sQ 2=46.06+16.74Q 2二级供水时:s =∑H+∑ℎ+ℎcQ 2=23+2+1.50.75552=46.43s 2/m 5所以:H 2=H ST +sQ 2=46.06+46.43Q 2二级供水:单开一台24SA-10水泵;由下图可知,均符合一级、二级水泵所需的供水要求,泵基本在高效段范围内工作,减少了能量的损失浪费。
所以选择方案一比较合理方案二:一级供水:28SA-10A和10SA-9B并联供水;二级供水:单开一台28SA-10A水泵;由下图可知,一级供水达到所需流量,但二级供水时泵不在高效段工作,浪费很多能量,所以排除此方案5)电机选择根据水泵样本提供的配套可选电机,16SA-9B选定Y400-4型电机;24SA-10选定Y500-6型电机2.2水泵机组的设计2.2.1机组基础设计泵外形尺寸表1)16SA-9B 型水泵不带底座,所以选定其基础为混凝土块式基础,查尺寸表,可得:基础长度L=地脚螺栓间距+(400~500)= L 1+L 3+A 2+(400~500)=1510+1110+820+560=4000mm基础宽度B=地脚螺栓间距(宽度方向)+(400~500)=A+(400~500)=710+490=1200mm基础高度H =()(){}()ρ⨯⨯+⨯B L /W W .~.电机水泵0452=2.9(1910+2770)/(4x1.2x2400)=1.2mρ——基础密度,取2400kg/m 32)24SA-10型水泵不带底座,所以选定其基础为混凝土块式基础,查尺寸表,可得:基础长度L=地脚螺栓间距+(400~500)= L 1+L 3+A 2+(400~500)=1510+1110+820+560=4000mm基础宽度B=地脚螺栓间距(宽度方向)+(400~500)=B 3+B 4+(400~500)=500+500+400=1200mm基础高度H =()(){}()ρ⨯⨯+⨯B L /W W .~.电机水泵0452=2.5(4100+4850)/(4x1.4x2400)=1.66m 取1.8m2.3 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系统的设计当泵站为一级供水时,一台16SA-9B 和一台24SA-10并联工作,设计流量为1222.2L/s ,其单台泵出水流量分别为375L/s ,847.2L/s当泵站为二级供水时,为一台23SA-10单独工作,设计流量为755.5L/s ,泵的出水流量为755.5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