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泵站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其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方法;3. 学生能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并运用泵的性能曲线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与泵站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给排水系统设计;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泵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分析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与泵站知识,培养对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泵与泵站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泵与泵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流体力学初步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给排水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与泵站基础知识- 泵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泵站的类型、作用及设计原则2.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的性质、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泵的性能曲线及其分析3. 泵的选型与安装- 泵的选型原则、步骤及方法- 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4. 泵站运行与管理- 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泵站运行管理的原则和措施5. 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和方法- 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泵与泵站基础知识,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泵的性能曲线分析,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第三周: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泵站运行与管理第四周:给排水系统设计,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泵与泵站概述第二章: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第三章:泵站的类型与设计原则第四章:流体力学基础第五章:泵的选型、安装与调试第六章:泵站运行与管理第七章: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结合教材章节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泵与泵站相关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6)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泵站工程案例,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及设计要点。
3、教学内容
(7)泵站运行与管理
-泵站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
-泵站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8)泵站设计与环境因素考虑
-讲解环境影响评估的流程和方法,强调在泵站设计中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8)泵站安全风险评估
-识别泵站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掌握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19)课程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全面回顾,巩固学生对泵与泵站知识的掌握;
-展望泵站技术的未来发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应用所学,贡献社会。
5、教学内容
(15)泵站设计规范与标准
-介绍国家及行业泵站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讲解泵站设计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16)泵站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泵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构成;
-探讨泵站设计对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教授学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17)泵站环境影响评估
-介绍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轴流泵和混流泵的构造、性能及在农业灌溉、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漩涡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
(4)泵站的组成与布置原则
-泵站的组成:泵、管道、阀门、配电设备等;
-泵站布置原则:安全、经济、方便维护、节能等。
(5)泵站设计基本要求及步骤
-设计基本要求:满足工艺要求、确保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等;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描述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泵站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3. 学生能掌握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工程中泵的选择和应用。
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图表,独立完成泵站的简单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排水工程中与泵及泵站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及泵站知识,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泵及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泵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扬程、流量、效率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泵的基本知识2. 泵站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泵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泵站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泵站工作流程及运行管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站的设计与运行3. 泵的选择与应用- 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 泵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的选型与应用4. 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 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泵站主要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泵站性能分析及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参观泵站,了解泵站的实际情况- 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及性能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5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实践教学5课时。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是拓展式的理论实验教学课程。
它旨在通过探讨影响泵性能的因素,以辅助学习者熟悉不同类型的泵性能参数,深度挖掘泵运行原理,培养学习者综合解决实
际工程技术中有关泵的知识,以及其运行的调节技术方面的能力。
整个课程设计有五个基本部分,包括基础知识实验、推算理论实验、泵运行原理实验、泵参数实验和泵站实验。
首先,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涵盖了泵的基础知识实验,包括泵的各种分类、结构及其
工作原理等,这些知识可以激发学习者对泵以及它所介入的工程要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
习推算理论实验,泵运行原理实验,以及有关泵性能参数实验等,打下基础。
其次,通过推算理论实验,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流量,排量,扬程,能量等参数,并能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独立计算泵性能参数。
第三,通过泵运行原理实验,可以让学习者了解泵的工作原理,以及有关泵的能量耗
散状况,以便全面把握泵的运行参数,通过泵参数实验了解不同类型的泵的运行参数,并
综合利用所学的调节技术实行有效调节。
最后,有关泵站实验能够让学习者熟悉泵站的系统构成及其功能,实现对泵站的调节
以及维护等活动,以及泵站在实际工程中的优势,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胜任企业的技术
实务工作。
经过上述系统的理论实验教学,学习者可以系统性地掌握武汉泵的实质,以及各类泵
的性能参数、运行原理、调节技术等,以及泵站的构成系统及功能,从而全面掌握泵与泵
站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操作、维护等,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_4

一、水泵及水泵站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通过某城市取水泵房的初步设计,使学生了解各项基础资料的必要性与意义。
据最高日用水量及扬程选定水泵及电机、进水管、输水管及其附件和其它辅助设施,并能在平面布置和剖面图上正确地表达。
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工程设计基本训练。
(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水量:设计年限内城市供水系统水量为4万吨/天,水厂自用水系数取1.1。
2.气象资料(1)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2)气温: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0℃,平均气温18.9℃。
(3)湿度:年平均绝对湿度17.8%,年平均相对湿度81%。
(4)降雨历时及降雨强度:全年平均降雨多达105天,降雨强度q=5.361l/s.100m2。
(重现期P=3)3.水文资料城市东面有条江从北向南流过,城市北面和南面还有马鞍溪和贝溪由西向东流入江,马鞍溪流量很小,有断流现象,枯水流量为0.5m3/s。
地面标高196.54米,最高洪水位(P=1%)295.35米,最枯水位(保证率为98%)184.82米,取水头部为菱形箱式。
取水头部管底标高177.82米,取水头部到吸水井长度为30米。
常水位190.55米,最大流量21250m3/s,流速5.12 m/s。
最小流量221 m3/s ,流速0.15 m /s。
4.工程地质资料根据钻探资料分析,该市地下水储备量不丰富,且含铁量较高,地下覆土层主要为粘性黄土,厚度约3-5米,其次为风化的砂质页岩,较坚硬的岩石一般离地面4-8米,个别地段有岩石露土。
5.本区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建材充足,施工力量齐备。
6.水处理厂反应池前配水井标高200.24m,泵站至配水井输水管全长为400m。
二、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设计流量和扬程,泵站内吸压水管路水头损失可暂估计为2m,安全水头可取2m。
2.初步选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工作和备用泵的台数。
3.设计机组的基础,(根据水泵及电动机产品样本查出机组的安装尺寸或机组地板的尺寸和总重量,据此进行基础的平面尺寸和深度的设计)。
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

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泵站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理解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3.熟知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
4.能够运用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优化能力。
6.学会使用泵站自动化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泵站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介绍泵站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点。
2.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详细讲解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泵组、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3.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阐述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规律、维护方法和管理策略,以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泵站自动化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自动化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泵站》课程设计大纲

《泵站》课程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类型,了解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泵站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掌握泵站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了解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管道、阀门、电机等;(3)理解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泵站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计算;(2)具备泵站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对泵站进行监测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安全生产;(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站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管道、阀门、电机等;3.泵站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4.泵站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5.泵站的安全运行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泵站案例,使学生了解泵站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3.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泵站实验,增强对泵站原理和操作的理解;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泵站相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泵站设计与运行》;2.参考书:相关泵站技术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泵站的图片、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泵站模型、仪器仪表等;5.网络资源:相关泵站技术的、论坛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一次课堂小测或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泵站知识的掌握情况;4.小组项目:学生分组进行泵站相关的项目设计或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泵站课程设计6

泵站课程设计6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分析泵站的运行特性,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3.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并能够分析其设计和运行中的问题。
4.掌握泵站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站概述:介绍泵站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泵站原理:讲解泵站的工作原理、泵的选型和参数计算。
3.泵站结构:介绍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泵、管道、阀门等。
4.泵站运行:分析泵站的运行特性,讲解泵站的启动、停止和故障处理方法。
5.泵站工程应用:讲解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6.泵站维护与管理:介绍泵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方法,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泵站在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泵站原理和结构。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泵站工程课程设计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级:热动0901号:0姓名:陈会强指导教师:陈松山设计日期:一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3)兴建缘由 (3)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3)基本资料 (3)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 (4)水位分析及特征净扬程的确定 (4)设计流量的确定 (4)工程设计等级 (4)第三章机组选型 (4)水泵选型 (4)电机选型 (5)第四章进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6)a) 进水池设计 (6)前池设计 (7)出水池设计 (7)第五章站房设计 (9)站房结构型式与布置 (9)站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站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0)第六章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11)出水管道设计 (11)S值计算 (11)Q-H * 曲线 (11)―Ini -装置效率校核 (12)第七章站房稳定分析 (12)渗透稳定演算 (13)泵房自重计算 (13)泵室内水重 (13)水平水压力 (14)浮托力 (14)渗透压力 (14)土压力及墙后水压力 (14)第一章综合说明1.1 兴建缘由为满足徐州市某县向大运河补水要求1.2工程位置、规模、作用工程位置选在徐州市某县主要河流旁,规模为一般补水型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该县向大运河的补水1.4 基本资料一、地质条件地面以下土质均为中粉质壤土,夹铁镒质结核,贯入击数26击,地基允许承载力180KPa,内摩擦角24° ,凝聚力26KPa二、水位特征值泵站流量为:〃广/s地面高程低于下游引水河道堤顶高程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2.1 水位分析及特征净扬程的确定H.. =31.2 — 26.0 = 5.2mu inW 班反H=▽;,沙—▽讲=31-7 — 25.2 = 6.5mmax iiiVx lit min〃mm=%E—%a=31-30.6 = 0.4m对于小型泵站,凭经验估计泵站水力损失△力= 0.13”设〃水泵=%+△/,= 5.2 +0.13x5.2 = 5.876m”,::二”语+”?=6.5+6.5 x 0.13=7.345m2.2设计流量的确定根据前期泵站工程规划,泵站的总设计流量为m%设安装7台水泵,则每台水泵流量为a=2=lH=2,443m% n 7 2.3工程设计等级根据《泵站设计规范》,本泵站的等级划分为III级。
第三章机组选型3. 1 水泵选型根据水泵扬程()和每台泵的设计流量(加/s )可以选用 900ZLB —100型轴流泵。
900ZLB —100型轴流泵的部分工作参数:该泵的喇叭口直径"为1245mm 。
3.2电机选型与水泵配套的电机输出轴功率KpgQH 最高 _l.O5xlOOOx9.81x2.443x7.345 _/9力vw----------- - -2^ 1 o.D 1K W其中,水泵的效率〃泉=84.5%,采用直联传动〃泵=100%。
1000x0.845第四章进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设计a)进水池设计采用矩形进水池,水泵喇叭口直径。
=1245mm(1)池宽B:单台泵进水池宽:B单=2.5^ =2.3x1245=2.86m隔墩为墩厚为30、50cm的浆砌石,取墩厚为60cm进水池宽度 8 = 6B单 +5 x 0.4=2.86 x7+5 x 0.6=23.42m(2)喇叭口悬空高度p = 0.65£)[ = 0.65 x 1.245 = 0.80m(3)淹没深度hs = \ .2D1 = 1.2x1.245 = 1.5m(4)进水池长度L1,KQ 10x17.1 4 =—= ----------------- hB (1.5 + 0.8)x20.6754. 2 前池设计采用正向进水式,扩散角一般采用20°到40° ,此处采用40°尺寸确定:(1)已知:h=\2m , B=22.42m池长L心「二22.42-12 4.30m 2 tan 200 2 x tan 20°综合水利和工程的要求,池底的坡度一般采用:弓],这里取V/=(24 — 22.3) x 5=8.5m采用压力水箱=7.43m(2)(3) 斜坡前段到进水池前段的距离/4.3出水池设计(1)水箱进 口净宽 8 = 〃(Oo + 2b) + 5 — l)a = 6(4+2xO.3) + 5xO,3 (取 a=30cm)得 8 = 7X (1.44 + 2X 03)+6X 03 = 1608m<23.42m即小于进水池的跨度,则以进水池的宽度确定压力水箱的宽度。
(2)此时压力水箱出水管至隔墩或箱壁的距离C23.42-6x0.3 ……一八 •b = [ ---------- D o ]/2 = [ ------------- 1.44] / 2 = 0.82mn 7(3)出水涵洞设两孔,洞宽仿=2.4m 。
压力水箱出口宽度与涵洞保持一致 涵洞高度力:屋经二工衣4mvb 1.5x2.4其中,涵洞出口流速u = L5m/s(4)压力水箱收缩角取。
=30。
,则压力水箱长度L = 23,2/224 =25.6m tan 20° (4)隔墩的长度:4=106”, 4=226。
(5)隔墩的间距:4=2m, B 2=llm, B. = 3m因为将出水管速度降至s,第五章站房设计5.1站房结构型式与布置采用湿室型泵房,下层为水泵层,上层为动力电机层,水泵层采用墩墙式,进水条件好,各台机组可单独检修。
5.2 1-站房平面尺寸的确定主机组采用纵向一列式,简单整齐,机房横向跨度较小(1)泵房长度:以电机层来定L = + (,-1)4 +2L Q + Zz,=7xl.7 + 6x2 + 2xl.5 + 3.1 = 30m(2)泵房跨度:B = h +b7 +b. = 1.5 +1.7 + 3 = 6.2m其中,E为副通道宽度,昆为机组宽度,b:,为主通道宽度(2)、<3> 泵房高度:H = 4 + h2 + % + 〃4 + 也 +=1.5+0.4+3.5+1.45+0.8+0.2=7.85m九为车厢底板离地面的高度,取;也为机组顶部到起吊物底部之间安全操作间距,取;63为起吊件高度:电机为2245mm,水泵为1485 + 2000 = 3.5m取较大值为;儿为起重绳索垂直长度:水泵用=°・85x% =0.85x1.7= 1.45m ,电机力4=1.次=L2x 1.06=1.27m取较大值,为生为吊钩最高位置距吊车顶部距离,取0.8m ?儿为吊车顶部到屋架下弦杆下缘间高度,取5.4 站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1)水泵进水口(喇叭管)高程确定,决定于最低运行水位▽进=▽低一色一= 25.2-1.5-0.585 = 23.1m其中,% = 1.5m为叶轮中心的淹没深度;%=0.585m为喇叭口至叶轮中心的高度(2)底板高程▽ “ = V .J1 — P = 23.1 — 0.8 = 22.3mP = 0.8m为进水喇叭口悬空高度(3).电机层地面楼板高程▽机▽机=^高+3 = 30.6+1= 31.6m(4).机房屋面大梁的底高程▽梁V,., =V,, +//=31 + 7.85=39.45mm (5)出水口中心高程V“,: 4d L 1♦ I 泵出水管的渐扩管由渐扩为,渐扩段长度为2m,弯管采用同心圆设计,内圆r = 0.8m ,外圆 /? = 2.24m▽ =▽+/? + + h = 23.115+1.485+0.929+2 x sin 30°+0.2 = 26.73m iljI — A(5)压力水箱底板高程:n144▽ =▽ 一 _ _ 0.3 = 26.73 一一一 0.3=25.7Jk底til 2 2(6)压力水箱顶板高程:I▽ i ( K+/? = 25.7+2.22=27.92m第六章水泵工况点的校核6.1 出水管道设计从水泵出口接长的渐扩管,管径由渐扩为,再由弯管接水平管段,水平管段长4m,所以由泵出口至水管口管长为6m。
6.2S值计算&泵进水喇叭口的损失系数取彳=0.2渐扩管段的损失系数4=0.13弯管处的损失系数4=0.76出水管处安装拍门,其损失系数4=1.5考虑到机房及出水池间的不均匀沉陷,在管道的外弯头侧和出水池前各按一个软接头,其大小由施工时给出,其损失系数为4=0.2X 2=0.4 综上所述:0.2 + 0.13 + 0.76 + 1.5+0.4L4456.3 Q —H ,曲线根据课本的计算可知,九=H #+SQ 2,则H ."+ Q 2流量m 3/s&扬程m-将上述装置工作特性曲线与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上,交点及为工况S 局二三Lx4x0.0132 1.44533点:Q=2.75m'/s , H=5.65m , ;;=85.5%。
6.4 装置效率校核其中 y=9800N/m3, Q-3S , H 净二P 轴二,P 机二250kW,则电机负荷率二250=,查《泵站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并 用内插法得差值队又因电机效率为%P 轴. 17651] 0,933-0.0069800x2.75x5.651000x190.4由上可知,泵站总装置效率高于国家标准队合格。
故上述设计均符合。
第七章站房稳定分析对于湿式泵房,由于水泵层内充满水,都满足抗倾稳定性要求,一下进行泵 房的抗渗稳定性、抗滑稳定性以及地基应力计算。
7.1 渗透稳定演算在前池底部设置有梅花形防渗孔。
上游防洪水位,下游最低运行水位25m,渗径 系数C :中砂有反滤层系数为5, L lf ^ = CAH = (31.7-25.2)x6 = 39m o 实际渗径长度 L = k +% +/间 +/出底 +,其他=25.6+1.15+7,49+6+ 1x2 =42,24m > 39m 满足要求。
I °°°P 输X100%"装=x100%=%7.2泵房自重计算站身稳定计算包括各种工况下的泵房稳定和泵房地基稳定,此处仅计算设计运行期与完建期地基稳定,其中弯矩以逆时针方向为正。
表7-1泵站自重计算表7.3泵室内水重运行工况下泵室最低运行水位高程为,泵房底板顶高程为,泵室内的水重展为:W, = 9.81 x(25.2-22.3)x7.5x23.4 = 4992.8kN (J)7.4水平水压力泵室内的水体产生的水平压力P为P = 0.5x9.81 x(25.2-22.3y x23.4 = 965.3kN (f)7.5浮托力运行工况下,泵室底板所承受的浮托力W为W=9.81x (25.2-21.3) x23.4x 7.4 = 6625kN( T )7.6渗透压力取运行工况下的最不利水位组合,外河水位为▽,内河水位^,用直线比例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