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泵站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一泵二泵都有

一、设计任务(一)设计目的(1)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一下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泵站设计能力同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综合的运用与设计实践,熟悉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要求1、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自己确定设计方案。
2、要正确的运用设计资料。
3、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考虑,尽量的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际施工价值。
(三)设计题目题目:内蒙古包头市第三水厂泵站进行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设计部分1)确定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2)初步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3) 进行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4)计算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进行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5) 泵站各部分尺寸的确定6)泵房选择、泵房平面和高程布置2、图纸部分1)泵站平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位置,吸、压水管路位置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位置),比例尺1:1002)泵站立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高度,吸、压水管路高度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高度),比例尺1:1003)泵站剖面图3、撰写泵站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以及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等二、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计算),要求书面整洁、文理通顺、论证合理、层次分明、计算无误。
2.设计图纸两张:要求布置合理、图面整洁、按绘图规定制图(1)泵站枢纽布置图(在站址地形图上绘出)(2)泵站平面图、剖面图3.工作泵并联特性曲线三、设计指导(一)资料分析和熟习设计方法熟悉下列资料:站址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源水位及变化,当地建筑材料,交通条件,动力资源,社会经济状况。
一泵站课程设计

一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泵站的运行原理、结构组成、操作维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素养。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一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运行原理。
2.掌握一泵站的结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熟悉一泵站的操作维护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4.掌握一泵站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正确操作一泵站,进行运行调试。
2.能够对一泵站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
3.能够编写一泵站的操作维护规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一泵站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运行原理。
2.一泵站的结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一泵站的操作维护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4.一泵站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
5.一泵站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素养。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第一章:一泵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第二章:一泵站的运行原理。
3.第三章:一泵站的结构组成。
4.第四章:一泵站的操作维护方法。
5.第五章:一泵站的安全操作规程。
6.第六章:一泵站的故障诊断和处理。
7.第七章:一泵站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一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一泵站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
3.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熟悉一泵站的操作维护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一泵站运行与维护》。
2.参考书:相关的一泵站技术资料和论文。
一级取水泵站设计

一级取水泵站设计一级取水泵站是供给城市自来水系统的关键设施之一、它是用于从水源地抽取和输送原水至净水厂进行处理的泵站。
一级取水泵站的设计非常重要,它需要考虑到抽水能力、泵站布局、水质保护等因素。
下面是一级取水泵站设计的一些建议。
首先,设计一级取水泵站时,需要根据水源的水位差和流量来确定泵站的抽水能力。
一级取水泵站通常会配备多台水泵,以确保正常运行时的抽水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泵站的备用能力和扩展性,以应对水源波动和未来的城市扩张需求。
其次,泵站的布局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泵站主要由水泵房、进水管道、配电室、水池等组成。
水泵房要设计合理的空间和设备布置,以便操作和维护泵站。
进水管道要考虑保护原水免受污染的措施,如设置滤网和防鱼设施。
配电室要满足泵站的电力供应需求,并设置备用电源以应对电力故障。
水池要根据泵站的进水和供水需求来确定容量和布置。
另外,水质保护也是设计一级取水泵站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水源可能受到农业、工业和城市活动的污染。
设计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水源的水质,如设置截污设施和监测水质的设备。
此外,泵站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灾害,如洪水和地震,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泵站和人员安全。
最后,一级取水泵站设计需要考虑环保因素。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升,泵站设计中需要考虑节能减排以及资源的优化利用。
例如,可以考虑使用高效能的水泵和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对于抽取的原水,可以采取先进的净化技术,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等等。
综上所述,一级取水泵站的设计需要考虑抽水能力、布局、水质保护、安全和环保等因素。
合理的设计可以确保泵站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原水供给给城市居民。
泵站课程设计结论

泵站课程设计结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泵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了解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泵站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泵站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泵站的选型、设计和计算;具备泵站施工、调试和运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泵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与设计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泵站的基本原理:介绍泵站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选型方法。
2.泵站的结构:讲解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泵、电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并分析其功能。
3.泵站的设计方法:阐述泵站的设计步骤,包括泵的选型、系统配置、工程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站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泵站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泵站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一级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15年5月一、确定设计流量和扬程1.取水泵站设计流量Q r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
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式中 Qr ——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Qd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K ——用水变化系数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1.05-1.1T ——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厂本身用水,取水自用系数α=1.1,则 设计流量为 Q=1.38×1.1×500000/24=3162.5m 3/h=878.47 L/s2.取水泵站送至给水厂配水井所需扬程H吸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m 泵站内水头损失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2m34米输水管路水头损失=5m 安全水头H 安=2m 集水井平均水位到给水厂配水井水面标高差=383.5-368.38=15.12m总水头损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 管+∑h 内=7.2m 所以泵站需要扬程H=15.12+7.2+2=24.32m二、 初步选泵和电动机 1.水泵选择。
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 ①大小兼顾,调配灵活②型号整齐,互为备用TQ K Q d r α=③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④要近远期相结合。
“小泵大基础”⑤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选泵要点以及离心泵性能曲线型谱图和选泵参考书综合考虑初步拟定以下两种方案:方案比较表经比较,虽然方案二的扬程利用率高于方案一,但是方案二中同时工作泵数量比较多,且每台泵的流量较小,从数量和流量上来看都不利于水厂远期发展,所以选择方案一。
2.选配电机350S26——电机型号为Y315M1-4三、设计机组的基础1.泵及电机安装尺寸2.基础尺寸计算350S26机组基础长度L:L=水泵和电动机最外端螺孔间距L1+(0.4~0.6)m L=1161.5+600=1761.5 取L=2000基础宽度B:B=水泵或电机最外端螺孔间距B1+(0.4~0.6)B=1040+500 =1540 取B= 1600基础高度H:V =23520N/m3 (V:混凝土基础的容重)H=3.0W/(L×B×V)=3×3300×9.8/(2×1.6×23520)=1.75m机组基础尺寸四、决定泵站形式供水要求可靠程度:不允许间断供水。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描述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泵站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3. 学生能掌握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工程中泵的选择和应用。
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图表,独立完成泵站的简单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排水工程中与泵及泵站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及泵站知识,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泵及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泵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扬程、流量、效率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泵的基本知识2. 泵站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泵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泵站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泵站工作流程及运行管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站的设计与运行3. 泵的选择与应用- 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 泵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的选型与应用4. 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 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泵站主要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泵站性能分析及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参观泵站,了解泵站的实际情况- 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及性能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5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实践教学5课时。
一级泵站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1)设计流量Q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近期设计流量为 Q=1.05×50000/24=2187.5m3/h=0.6076m3/s远期设计流量为 Q=1.05×100000/24=4375m3/h=1.2152m3/s(2)设计扬程H①泵所需静扬程H ST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道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道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头部到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m。
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m-0.8m=94.2m,最低水面标高为90m-0.8m=89.2m.所以泵所需静扬程H ST 为:洪水位时,H ST=115+3-94.2=23.8m枯水位时,H ST=115+3-89.2=28.8m②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h设采用两条DN800的铸铁管并联作为原水输水干管,当一条输水管检修,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的设计流量(按远期考虑),即Q=0.75×4375m3/h=3281.25m3/h=0.9114m3/s,查水力计算表得管内流速v=1.81m/s, i=0.00469所以∑h=1.1×0.00469×3200=16.51m (式中1.1是包括局部损失而加大的系数)③泵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h粗估2m,则泵设计扬程为:枯水位时:H max=28.8+16.51+2+2=49.31m洪水位时:H min =23.8+16.51+2+2=44.31m(二)、初选泵和电机近期选择3台500S59A 型泵(参数见下表),2台工作,1台备用。
根据500S59A 型泵的要求选用Y400-54-6型异步电动机(参数见下表)。
(三)、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查泵与电机样本,计算出500S59A 型泵机组基础平面尺为1637.5mm ×1640mm,机组总重量 W = Wp + Wm= 325+16650=16975N 。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某城市新建水源工程取水泵房设计

总述本次设计是取水泵站(一级泵站)的设计。
包括了取水头部和取水泵站两部分,根据设计资料,设计取水头部的尺寸为10000X4000 (如图所示),自流管管径定为DN900,管材为钢管。
在本次设计中,给水泵站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设计直径为15m,泵房上设操作平台,建筑总高为24.00m。
自流管采用DN920X10,吸水管DN720X10,压水管DN520 ×10,输水管DN920X10。
筒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管材为钢材,所有管路配件均为钢制零件。
水泵机组采用20Sh—13型水泵,JS—137—6型异步电动机,近期二用一备,远期三用一备。
起重机选用DL型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设备选用电动机型ZDR12-4,排水设备选用WQ20-15型潜水泵,通风设备选用T30-7型轴流风机两台。
机组及管路布置如图所示。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L05,贝卜近期:Q=1.05×80000∕24 = 3500m3∕h = 0.972m3∕s远期:Q' = 1.05χl20000∕24 = 5250ι∏3∕h = 1.458m3∕s二、取水头部的设计和计算格栅面积公式FO=Q/ (V0×Ki×K2) (m2)式中:Q —设计流量(m3∕s);kɪ—堵塞系数,采用0.75;k2-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小系数为k2=b∕ (b+s)其中:b 一栅条净间距(mm),取50mm;S —栅条厚度(mm),取IOmm;Vo —过栅允许流速(m∕s),取0.5m∕s°则:k2= 50∕ (50+10) =5/6F =1.46/ (0.5X0.75X5/6) m2=4.67m2取水头部两面进水,采用4个栅格,单个栅格的面积为Fo∕4 = 4.67∕4 = 1.17m2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表4-23,选用栅格尺寸为:BXH = 1500mm × IlOOmm… 进水口尺寸:BlXHI=I400X1400,有效面积为1.18m2,标准图号为S321-1,型号为D确定管径设计时我们以远期考虑,采用两条钢管作为自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1)设计流量Q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
近期设计流量为Q=1.05×50000/24=2187.5m3/h=0.6076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Q=1.05×100000/24=4375m3/h=1.2152m3/s
(2)设计扬程H
①泵所需静扬程H ST
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道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道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头部到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m。
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m-0.8m=94.2m,最低水面标高为90m-0.8m=89.2m.所以泵所需静扬程H ST 为:
洪水位时,H ST=115+3-94.2=23.8m
枯水位时,H ST=115+3-89.2=28.8m
②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h
设采用两条DN800的铸铁管并联作为原水输水干管,当一条输水管检修,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的设计流量(按远期考虑),即
Q=0.75×4375m3/h=3281.25m3/h=0.9114m3/s,
查水力计算表得管内流速
v=1.81m/s, i=0.00469
所以∑h=1.1×0.00469×3200=16.51m (式中1.1是包括局部损失而加大的系数)
③泵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h
粗估2m,
则泵设计扬程为:
枯水位时:H max =28.8+16.51+2+2=49.31m
洪水位时:H min =23.8+16.51+2+2=44.31m
(二)、初选泵和电机
近期选择3台500S59A 型泵(参数见下表),2台工作,1台备
根据500S59A 型泵的要求选用Y400-54-6型异步电动机(参数见下表)。
(三)、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查泵与电机样本,计算出500S59A 型泵机组基础平面尺为1637.5mm ×1640mm,机组总重量 W = Wp + Wm= 325+16650=16975N 。
基础深度H 可按下使计算H=γ⨯⨯B L W
0.3
式中 L —— 基础长度, L=1.6375m
B —— 基础宽度, B=1.640m
γ—— 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重,对于混泥土基础, γ
=23520N/m 3
故 H=(3.0*16975)/(1.6375*1.640*23520)=0.81m 基础实际深度连同泵房底板在内,应为2 m 。
(四)、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每台泵有单独的吸水管与压水管
(1)吸水管
已知 Q 1=4375/3= 1458.33m 3/h = 0.4051m 3/s
采用DN600钢管,则v=1.39m/s ,i=3.91‰
(2)压水管
采用DN500钢管,则v=1.99m/s ,i=10.2‰
(五)、机组与管道布置
详见附件CAD 图纸
(六)、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的计算
取一条最不利线路,从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止为计算线路图
(1)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h s :
∑h s =∑h fs +∑h ls
∑h fs =l 1×i s =3.91‰×2.000=0.00782m
∑h ls =(ζ1+ζ2) g v 222
+ ζ3g
v 221 式中 ζ1———吸水管进口局部阻力系数,ζ1=0.75;
ζ2 ———DN600钢管闸阀局部阻力系数,按开启度d
a =0.125考
虑,ζ2=0.12;
ζ3 ———偏心渐缩管DN800×600,ζ3=0.18;
则∑h ls=(0.75+0.12)×1.392/2g错误!未指定书签。
+0.20×3.122/2g=0.185 m
所以吸水管路总水头损失为:
∑h s=∑h fs+∑h ls=0.00782+0.185=0.19282m
(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h d:
∑h d=∑h fd+∑h ld
∑h fd =(l2+l3+l4+l5+l6)i d1+l7×i d2
∑h fd =(5.102+2.450+7.350+4.750+1.324)×10.2‰
+2×46.9‰=0.301m
∑h ld=ζ4V32/2g+(2ζ5+ζ6+ζ7+ζ8+2ζ9+ζ10)V42/2g+(ζ11+ζ12+ζ13) V52/2g
式中
ζ4-DN300×450渐放管,ζ4=0.25;
ζ5-DN500钢制45°弯头, ζ5=0.51;
ζ6-DN600液控蝶阀, ζ6=0.315;
ζ7-DN600伸缩接头, ζ7=0.21;
ζ8-DN手动蝶阀, ζ8=0.15;
ζ9-DN600钢制90°弯头, ζ10=1.01;
ζ10-DN500×600渐放管,ζ10=0.18;
ζ11-DN800钢制斜三通,ζ11=0.5;
ζ12-DN800钢制正三通,ζ12=1.5;
ζ13-DN800蝶阀,ζ13=0.15
则
∑h ld=0.25×5.242/2g+(2×0.51+0.315+0.21+0.15+2×1.01+0.18)×1.992/2g+(0.5+2×1.5+2×0.15)×1.812/2g=0.350+0.787+0.635
=1.772m
故∑h d=∑h fd+∑h ld=0.301+1.772=2.073m
从泵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h=∑h s+∑h d=0.19282+2.073=2.26582m;
因此,泵的实际扬程为:
设计枯水位时:H max=28.8+16.51+2.26582+2=49.57582m
设计洪水位时:H min=23.8+16.51+2.26582+2=44.57582m
由此可见,初选的泵机组符合要求。
(七)、泵安装高度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为了便于用沉井法施工,将泵房机器间底板放在与吸水间底板同一标高,因而泵为自灌式工作,所以泵的安装高度小于其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无须计算。
已知吸水间最低动水位标高为89.20m,为保证吸水管的正常吸水,取吸水管的中心标高为87.00m(吸水管上缘淹没深度为89.20-87.00-(D/2)=1.9m)。
取吸水管下缘距吸水间底板0.74,则吸水间底板标高为87.00-(D/2+0.7)=86.00m。
洪水位标高为
95.00m,考虑1.0m的浪高,则操作平台标高为95.00+1.00=96.00m。
故泵房筒体高度为:
H=96.00-86.00=10.00m
(八)、辅助设备选择
(1)起重设备的选择
最大起重量为YZR180M-8Z型电机重量Wm =34600kg,最大起吊高度为10.00+2=12.00m(其中2.0m是考虑操作平台上汽车的高度)。
为此,选用环形吊机(定制,起重量10t,双梁,跨度10m,CDi-10电动葫芦,起吊高度16m)
(2)引水设备
泵系自灌式工作,不需要引水设备。
(3)排水设备
由于泵房较深,故采用电动泵排水。
沿泵房内壁设排水沟,将水汇集到集水坑内,然后用泵抽回到吸水间去。
取水泵房的排水量一般按20~40 m3/h考虑,排水泵的静扬程按11m计,水头损失大约5m,故总扬程在11.0+5.0=16.0m左右,可选用IS65–50–160A型离心泵(Q=15~28m3/h, H=21.8~15.0m, N=3KW, n=2900 r/min)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为Y100L-2。
(4)通风设备
由于与泵配套的电机为水冷式,无需专用通风设备进行空––空冷却,但由于泵房筒体较深,仍选用风机进行换气通风。
选用两台
T35–11型轴流风机(叶轮直径700㎜,转速960 r/min,叶片角度15°,风量10127m3/h,风压90Pa,配套电机YSF–8026, N=0.37 kW)。
(5)计量设备
由于在净化场的送水泵站内安装电磁流量计统一计量,故本泵站内不再设计量设备。
(九)、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泵房筒体高度已知为10.0m,操作平台以上的建筑高度,根据起重设备及起吊高度、电梯机房的高度、采光及通风的要求,吊车梁底板到操作平台楼板的距离为 6.6m,从平台楼板到房顶底板净高为9.2m。
(十)、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根据泵机组、吸水与压水管道的布置条件以及排水泵机组和通风机等附属设备的情况,从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查出有关设备和管道配件尺寸,通过计算,求得泵房内径为2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