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课设

合集下载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其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方法;3. 学生能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并运用泵的性能曲线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与泵站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给排水系统设计;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泵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分析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与泵站知识,培养对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泵与泵站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泵与泵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流体力学初步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给排水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与泵站基础知识- 泵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泵站的类型、作用及设计原则2.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的性质、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泵的性能曲线及其分析3. 泵的选型与安装- 泵的选型原则、步骤及方法- 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4. 泵站运行与管理- 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泵站运行管理的原则和措施5. 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和方法- 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泵与泵站基础知识,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泵的性能曲线分析,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第三周: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泵站运行与管理第四周:给排水系统设计,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泵与泵站概述第二章: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第三章:泵站的类型与设计原则第四章:流体力学基础第五章:泵的选型、安装与调试第六章:泵站运行与管理第七章: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结合教材章节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泵与泵站相关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设计步骤:确定泵站类型、选型、布置、电气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6)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泵站工程案例,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及设计要点。
3、教学内容
(7)泵站运行与管理
-泵站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
-泵站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8)泵站设计与环境因素考虑
-讲解环境影响评估的流程和方法,强调在泵站设计中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8)泵站安全风险评估
-识别泵站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掌握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19)课程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全面回顾,巩固学生对泵与泵站知识的掌握;
-展望泵站技术的未来发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应用所学,贡献社会。
5、教学内容
(15)泵站设计规范与标准
-介绍国家及行业泵站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讲解泵站设计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16)泵站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泵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构成;
-探讨泵站设计对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教授学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17)泵站环境影响评估
-介绍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轴流泵和混流泵的构造、性能及在农业灌溉、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漩涡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
(4)泵站的组成与布置原则
-泵站的组成:泵、管道、阀门、配电设备等;
-泵站布置原则:安全、经济、方便维护、节能等。
(5)泵站设计基本要求及步骤
-设计基本要求:满足工艺要求、确保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等;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描述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泵站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3. 学生能掌握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工程中泵的选择和应用。

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图表,独立完成泵站的简单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排水工程中与泵及泵站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及泵站知识,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泵及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泵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扬程、流量、效率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泵的基本知识2. 泵站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泵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泵站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泵站工作流程及运行管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站的设计与运行3. 泵的选择与应用- 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 泵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的选型与应用4. 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 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泵站主要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泵站性能分析及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参观泵站,了解泵站的实际情况- 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及性能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5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实践教学5课时。

泵站课程设计-污水泵站设计

泵站课程设计-污水泵站设计
设计要求
设计时需要考虑污水的流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泵型和配套 电机;同时,需要考虑进出水管道、闸门、格栅、除污器等 设备的布置和设计。此外,还需要考虑通风、排水、防洪等 问题,以确保泵站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污水泵站的发展趋势
高效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污水泵站将更 加高效化,能够更好地处理和提 升污水,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
泵站课程设计-污水泵 站设计
• 引言 • 污水泵站概述 • 污水泵站设计流程 • 污水泵站的主要设备 • 污水泵站的运行与管理 • 案例分析
目录
01
引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泵站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工程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泵站工程 的理解。
培养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 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污水泵站的特点
污水泵站的主要特点是处理和提升污水,以满足排放或再利用的要求。在设计和 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污水的性质、流量、扬程、环境因素以及安全、经济和可 持续性等方面的要求。
污水泵站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设计原则
污水泵站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环 保节能等原则。在确保提升污水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气象资料等。
现场踏勘
对建设地点进行实地考 察,了解地形地貌、水
文地质等情况。
需求分析
明确泵站的设计流量、 扬程等参数,以及排放
标准等要求。
初步设计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现场 踏勘结果,进行初步的
泵站设计。
污水泵站设计的方案制定
方案比选
根据初步设计结果,制定多个 方案并进行比选,选择最优方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doc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是拓展式的理论实验教学课程。

它旨在通过探讨影响泵性能的因素,以辅助学习者熟悉不同类型的泵性能参数,深度挖掘泵运行原理,培养学习者综合解决实
际工程技术中有关泵的知识,以及其运行的调节技术方面的能力。

整个课程设计有五个基本部分,包括基础知识实验、推算理论实验、泵运行原理实验、泵参数实验和泵站实验。

首先,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涵盖了泵的基础知识实验,包括泵的各种分类、结构及其
工作原理等,这些知识可以激发学习者对泵以及它所介入的工程要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
习推算理论实验,泵运行原理实验,以及有关泵性能参数实验等,打下基础。

其次,通过推算理论实验,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流量,排量,扬程,能量等参数,并能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独立计算泵性能参数。

第三,通过泵运行原理实验,可以让学习者了解泵的工作原理,以及有关泵的能量耗
散状况,以便全面把握泵的运行参数,通过泵参数实验了解不同类型的泵的运行参数,并
综合利用所学的调节技术实行有效调节。

最后,有关泵站实验能够让学习者熟悉泵站的系统构成及其功能,实现对泵站的调节
以及维护等活动,以及泵站在实际工程中的优势,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胜任企业的技术
实务工作。

经过上述系统的理论实验教学,学习者可以系统性地掌握武汉泵的实质,以及各类泵
的性能参数、运行原理、调节技术等,以及泵站的构成系统及功能,从而全面掌握泵与泵
站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操作、维护等,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_4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_4

一、水泵及水泵站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通过某城市取水泵房的初步设计,使学生了解各项基础资料的必要性与意义。

据最高日用水量及扬程选定水泵及电机、进水管、输水管及其附件和其它辅助设施,并能在平面布置和剖面图上正确地表达。

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工程设计基本训练。

(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水量:设计年限内城市供水系统水量为4万吨/天,水厂自用水系数取1.1。

2.气象资料(1)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2)气温: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0℃,平均气温18.9℃。

(3)湿度:年平均绝对湿度17.8%,年平均相对湿度81%。

(4)降雨历时及降雨强度:全年平均降雨多达105天,降雨强度q=5.361l/s.100m2。

(重现期P=3)3.水文资料城市东面有条江从北向南流过,城市北面和南面还有马鞍溪和贝溪由西向东流入江,马鞍溪流量很小,有断流现象,枯水流量为0.5m3/s。

地面标高196.54米,最高洪水位(P=1%)295.35米,最枯水位(保证率为98%)184.82米,取水头部为菱形箱式。

取水头部管底标高177.82米,取水头部到吸水井长度为30米。

常水位190.55米,最大流量21250m3/s,流速5.12 m/s。

最小流量221 m3/s ,流速0.15 m /s。

4.工程地质资料根据钻探资料分析,该市地下水储备量不丰富,且含铁量较高,地下覆土层主要为粘性黄土,厚度约3-5米,其次为风化的砂质页岩,较坚硬的岩石一般离地面4-8米,个别地段有岩石露土。

5.本区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建材充足,施工力量齐备。

6.水处理厂反应池前配水井标高200.24m,泵站至配水井输水管全长为400m。

二、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设计流量和扬程,泵站内吸压水管路水头损失可暂估计为2m,安全水头可取2m。

2.初步选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工作和备用泵的台数。

3.设计机组的基础,(根据水泵及电动机产品样本查出机组的安装尺寸或机组地板的尺寸和总重量,据此进行基础的平面尺寸和深度的设计)。

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

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

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泵站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理解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3.熟知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

4.能够运用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优化能力。

6.学会使用泵站自动化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泵站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1.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介绍泵站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点。

2.泵站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详细讲解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泵组、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3.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阐述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规律、维护方法和管理策略,以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泵站自动化相关知识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泵站自动化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自动化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掌握水泵站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3. 了解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及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水泵站设备选型、布置及优化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水泵站运行数据,进行故障排查及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站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水利工程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站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学生能够绘制水泵站主要设备的结构图,并解释其工作原理;3.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水泵站设备选型和布置;4. 学生能够分析水泵站运行数据,发现并解决常见故障;5. 学生能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水泵站设计优化方案,并进行汇报交流。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水泵站设计与施工”内容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水泵站概述- 水泵站定义、分类及作用;- 水泵站工程在水利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 水泵站主要设备- 水泵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常用水泵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水泵的选型及安装要求。

3. 水泵站设计与布置- 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步骤;- 水泵站平面布置与水泵机组布置;- 水泵站水力设计计算。

4. 水泵站施工与运行管理- 水泵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水泵站运行管理原则;- 水泵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 水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分析水泵站工程实例,了解水泵站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 结合实例,掌握水泵站运行管理及优化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水泵站概述;第2周:水泵分类及结构;第3周:水泵选型与安装;第4周:水泵站设计与布置;第5周:水泵站施工与运行管理;第6周:水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二.摘要三.设计任务书(一)水泵选择1、选泵基本数据参数2、选泵(二)绘制单泵草图和水泵基础尺寸确定(三)吸、压水管道计算1、管路布置2、管径计算3、吸水管4、压水管5、管路附件选配(四)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1. 确定泵轴标高2. 泵站内地面标高3.泵房高度的确定4.各个设计标高(五)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和精选水泵1. 机器间长度2. 机器间宽度3. 管路敷设4. 精选水泵(六)附属设备选择与泵房高度的确定1. 起重设备2. 真空泵3.通风(七)管材及敷设(八)主要参考文献和设计成果图华北地区唐山市给水泵站设计任务书一.任务书依据:根据华北唐山市建委批准的文件,提出唐山市给水泵站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资料:Q max—最大供水量(米3/时)。

Q min—最小供水量(米3/时)。

Z1—泵站外地面标高(米)。

Z2—管网计算最不利点标高(米)。

—最不利点要求的自由水头(mH2O)。

H自—相应最大供水量时由泵站至最不利点输水管及管网的总水头损失(mH2O)。

Σh压Z0,max—吸水池最高水位(米)。

Z0,min—吸水池最低水位(米)。

采用无水塔供水系统。

最大供水量至最小供水量之间的各供水量发生机率假定是均等的。

泵站附近地形平坦。

当地冰冻深度0.82米。

最高水温24o C。

吸水井距泵站外墙中心线3米。

经平面布置,泵站出水管须在吸水井对面,输水管采用两条。

距泵站最近的排水检查井底标高比泵站外地面低1.40米,排水管径400mm,检查井距泵站5米。

水厂地质为亚粘土,地下水位低于地面5米。

变电所与泵站分建,泵站设计不考虑高压配电及变压器布置。

一般故障及检修时应保证70%的供水量。

三.设计要求:1.选泵根据设计资料要求拟定可能的水泵组合方案,从技术、经济、操作管理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选择的方案。

2.确定泵站高程及形式对泵站高程及形式应有必要的说明论证。

3.泵房平面布置泵房平面布置包括:泵房外部平面与泵房内部平面布置。

外部平面布置包括:泵房与吸水井,两者之间的吸水管,压水管由泵房引出的位置等;内部平面布置包括:机组,吸水管,压水管,闸阀,管沟(需要时),排水设施,附属设备,电气、控制开关柜等位置,值班室。

水工艺与工程专业主要完成泵房工艺设计,但工艺图应对各有关专业做必要的考虑。

4.附属设备的考虑和选择本设计只要求考虑必须的附属设备,如引水设备,起重设备等。

设计应表明这些设备的用途和所选型号。

5.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应表达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及确定方案的依据;主要数据来源及计算过程;重要的计算草图(计算用和绘图用);图纸不宜说明并易引起疑问的问题亦可在说明书中进行必要的解释。

说明书前应编排目录。

作为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要求撰文简练,论述逻辑性强,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6.图纸要求完成A1图纸一张,图中包括平面图、立剖面、横剖面各一图,主要设备材料表,施工说明等。

对管道系统图(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真空泵管道系统)不做要求。

四、评分标准:1、优秀;2、良;3、中;4、通过;5、不通过。

摘要本设计为华北唐山市给水泵站的设计,采用无水塔供水系统。

最大供水量至最小供水量之间的各供水量发生机率假定是均等的。

泵站附近地形平坦,水厂地质为亚粘土,地下水位低于地面5米。

变电所与泵站分建,泵站设计不考虑高压配电及变压器布置。

一般故障及检修时应保证70%的供水量。

其基本设计思路为根据城市最大最小供水量和供水地形,在满足最不利点供水要求的情况下,分别计算最大、最小流量所对应的扬程,以此扬程范围和流量范围选取可能采用的型号的水泵,在经过方案比较,根据设计资料要求拟定可能的泵的组合形式(互为备用),水泵组合方案,从技术、经济、操作管理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选择的方案。

通过水利计算,在不产生气蚀情况下,确定最大安装高度,再根据泵及其基础的尺寸大小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确定高程布置和平面布置,选择合适材料、设备。

绘制立面图,剖面图及泵房平面图材料列表。

校核安装高度,兼顾泵房的排水、通风、运输、安装维修等。

设计说明书(一)、水泵选择1、选泵基本数据参数 (1)、设计流量:本设计选择乙市给水泵站,由资料可知设计最大供水流量max Q =1250 h m 3=0.3472m ³/s=347.2L/s ,设计最小供水流量min Q =250 h m 3=0.0694m ³/s =69.4L/s(2)、设计扬程:由资料可知:2z =773.41 m 1z =768.39 m∑压h=12 m 自H =20 m相应的最大扬程max H 及最小扬程min H 计算式如下:max H =p H +内H +H ∆ ;其中p H =∑+压自H H +)(12z z -式中:p H —— 泵站出水压头;内H ——泵站内部吸水管、压水管水头损失总和,一般在最大供水量时取2~3米,本设计选用3米;H ∆——吸水池计算水位至泵站外地坪的高差,水位低于地面时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当吸水位有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时,计算水位可取最低水位值。

最小扬程是相应的最小供水量的扬程,比较简单的估算方法是按照最大供水量时的有关数据Qmax ,H 等推求出H ST 及管网阻力系数S 值之后按下式: H= H ST +S Q 2 计算,式中2SQ h =∑压,初步设计泵站内部吸水管、压水管水头损失总和内H =3m,但是,选泵的最大扬程应在以上计算基础上再取安全水头3m 。

在最大供水量时最大扬程计算如下:max H =p H +内H +max H ∆+ 3p H =∑+压自H H +)(12z z -=20+12+(773.41-768.39)=37.02 mmax H =p H +内H +max H ∆+ 3 = 37.02 + 3 +(768.39-765.61)+ 3 = 45.8 m最小扬程设计如下:min H =H ST +S min Q 2H ST = (2z - Z 0,max )+ H 自=(773.41-765.61+20)+0.00000768×2502 +3=31.28 m2SQh=∑压∴S=2Qh ∑压=99.55 s ²/mmin H =H ST +S min Q 2 = 25.76+2.098⨯610-⨯ 2360 =26.03 m综上所述,管道特性曲线为H= H ST +S Q 2 =30.8+99.55Q 22、选泵(1)选取可能使用的水泵在该课程设计中,只考虑sh 型泵,所以在sh 型水泵性能曲线型谱图上,以max H 及min H 做两条水平线,以max Q 及min Q 做两条竖直线,形成一个矩形框,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选择(凡能交此矩形上下边的水泵都是可能用的型号),初选结果如下:12Sh-9A 8sh-13 10sh-9查《给排水设计手册》11册,P64,得Sh 型吸离心泵性能表,涉及到的水泵性设计中应考虑所有可能的组合方案,各组合方案既能满足最大供水,又能满足最小供水及中间的各种供水量。

组合方案所使用的水泵就是上表查出的“可能使用的型号”中能够合理搭配的2~3种型号。

因本设计的泵站属于中等规模,以两种型号为宜。

组合原则是全部工作泵开动时总流量符合最大供水量。

此外工作泵应能组合出4~5条并联曲线,这样,几条曲线有4~5个交点,凡供水量在两交点之间时,供水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无益消耗,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有以下两种方案,即方案一和方案二。

方案一:1台14sh-13型水泵和2台8sh-13型水泵和1台14Sh-13型备用泵。

方案二:1台12sh-9A 型水泵和2台8sh-13型水泵和1台12Sh-9A 型备用泵。

这两种方案的组合工作特性曲线,见坐标纸(附后)。

(3)、组合方案的比较对方案一和方案二从下列几个方面粗略比较。

a. 水泵台数——满足最大供水量的水泵台数为总工作泵台数,另外还要考虑备用泵。

工作泵总台数与备用泵台数之和为泵站设置的水泵总台数。

总台数与5泵站总平面面积有关,同时闸阀、管件等相应变化。

一般说来,相同的供水量,水泵台数多时,造价提高。

b. 总电耗——估算每日电耗。

计算从最大到最小供水量变化幅度的每日电耗是困难的,这需要相当详细而准确的用水资料,而这类资料一般是不具备的。

但是,为了比较各方案对供水变化的适应水平,可以采取粗略估算的方法。

日电耗低的方案,其运行费用必然较低。

c. 维护管理——检修、操作、备件等。

型号少、台数少比较有利。

d. 发展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供水量的措施比较简单。

设计中要考虑这种可能性,措施有:增加泵(泵站内适当预留地);换叶轮(选泵时用较小直径的叶轮,必要时换成大直径的叶轮);换泵(以小换大)。

设计中除考虑水泵外,对管道直径,水泵基础等都应有相应考虑。

综合以上条件,方案一、二电耗分别为379kw*h,320kw*h,既方案二省电;此外,方案二型号简单,便于维护管理;其他性能参数参见下表。

另外,本设计不要求做出具体发展措施,但在比较方案时,凡有发展条件的方案,应列为方案有利因素。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可选用方案二:1台12Sh-9A型水泵和2台8Sh-13型水泵和1台12Sh-9A型备用泵。

(二)、绘制单泵草图和水泵基础尺寸确定(1)、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带底座)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见P69《给排水设计手册11》,安装图见《05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2.(2)、水泵基础尺寸的确定:水泵基础用素混凝土浇筑,考虑浇筑水泵基础时应预留地脚螺栓孔,地脚螺栓长约为螺栓直径的20~30倍, 螺栓直径可由水泵样本查得, 基础厚度通常取螺栓长再加上150毫米。

a 取50~100毫米,b 取100~150毫米,水泵基础顶面至少高出泵房内地坪100~150毫米。

12sh —9A 泵的基础尺寸图8sh —13泵的基础尺寸图150450457 795 450795457620150 150156608 156 150150150 325 775 438150440 150775325438150570 150查《给排水设计手册》Sh 型泵安装尺寸得出:水泵 电机p W +m W/kgL/mB/m H/m 型号 p W /kg 型号 m W /kg8Sh-13 195 Y250M-2 380 575 1.698 0.50.542 12Sh-9A 770 Y315M-4 465 1235 2.3581.020.885(三).吸、压水管道计算1.管路布置 采用横向排列方式,便于吸、压水管路直进直出布置,减少水头损失,节省电耗。

2.管径计算《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第45页规定:离心泵进水管道设计流速取1.5-2.0m/s ;出水管道设计流速宜取2.0-3.0m/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