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范例心得)
泵站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泵站课程设计个人小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掌握泵站主要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4. 了解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泵站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泵站设备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及泵站建设的兴趣和热爱,增强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到泵站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泵站相关知识,培养其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说出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描述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操作泵站主要设备,了解其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4.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泵站工程问题;5. 遵守泵站运行管理的相关规定,具备一定的运行维护能力;6.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关注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泵站概述- 泵站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重要性2. 泵站工作原理与设备- 泵站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泵站主要设备的构造、性能及选型- 泵站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 泵站设计与施工- 泵站设计原则及要求- 泵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泵站工程实例分析4. 泵站运行管理- 泵站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泵站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 泵站安全与环境保护5. 泵站工程案例与前沿技术- 国内外典型泵站工程案例介绍- 泵站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泵站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涵盖泵站基本概念、设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描述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泵站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3. 学生能掌握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工程中泵的选择和应用。
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图表,独立完成泵站的简单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排水工程中与泵及泵站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及泵站知识,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泵及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泵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扬程、流量、效率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泵的基本知识2. 泵站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泵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泵站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泵站工作流程及运行管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站的设计与运行3. 泵的选择与应用- 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 泵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的选型与应用4. 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 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泵站主要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泵站性能分析及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参观泵站,了解泵站的实际情况- 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及性能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5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实践教学5课时。
《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依据 (2)1.1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2)1.2设计主要内容 (2)2水泵机组的选择 (2)2.1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2)2.2 选择水泵 (3)2.2.1选择原则 (3)2.2.2选泵计算 (4)2.3 确定电机 (7)3 水泵机组基础设计 (7)3.1基础长度 (7)3.2基础宽度 (7)3.3基础高度 (7)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设计计算 (8)5吸水井的设计计算 (8)6 各工艺标高的设计计算 (9)7 复核水泵机组 (10)8消防校核 (10)9 泵房形式的选择及机械间布置 (11)10 泵站的辅助设施计算 (12)10.1引水设备 (12)10.2计量设备 (12)10.3起重设备 (13)10.4排水设备 (13)11 泵站平面布置 (13)致谢辞 (14)参考文献 (14)1设计依据1.1设计主要技术参数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数据,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如下:G 市送水泵站日最大设计水量qvd=5.7×104m3/d ,泵站分二级工作。
泵站第一级工作从3时到23时,每小时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4.90%;第二级工作从23时到次日3时,每小时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2.8%。
该市最不利点建筑层数6层,自由水压为28m ,输水管和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为9.32m ,泵站地面标高为650m,泵站地面至设计最不利点地面高差为15.60m ,吸水井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4.0m 。
消防水量qvx=160m3/h ,消防时,输水管和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为20m 。
1.2设计主要内容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主要进行如下设计内容:1.水泵机组的选择;2、水泵机组基础设计;3、吸水、压水管路设计计算4、吸水井设计计算;5、各工艺标高的设计计算;6、复核水泵机组;7、消防校核;8、泵房型式的选择及机械间布置;9、泵站的辅助设施计算与选型;10、泵站平面布置;11、泵站立面标高计算确定;12、绘制泵站平面图和纵横剖面图(纵剖面图为选做内容)。
设计泵站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设计泵站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泵站的基本概念,掌握泵站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泵站主要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泵站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关键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泵站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泵站设备的选型、布置和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泵站设计的项目任务,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泵站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
3. 学生通过泵站设计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面对工程问题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泵站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通过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泵站概述:泵站定义、分类、作用及其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利工程概述2. 泵站设备:泵站主要设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泵与水泵站3. 泵站设计原则及步骤: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泵站设计4. 泵站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泵站工程案例,了解实际工程中泵站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利工程案例5. 泵站设计实践:分组进行泵站设计项目,包括泵站设备选型、布置、参数计算等。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摘要: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的技能锻炼。
指导教师应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过程指导、规范应用和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深一、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精确完成相关水力计算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应用,能了解泵站辅助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了解泵站节能改造的一般手段,同时学生掌握泵站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泵选型的原则,泵站机组布置的要求,工程图纸制图标准以及泵站设计规范的一般要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的创造能力。
合理设置设计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投入课程设计,是每位同学自发自觉地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加深自己的设计水平和职业能力。
指导教师在进行水泵与水泵设计题目设置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设计题目;同时结合专业发展应用情况,体现课程设计的深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包括设计规划区的资料收集、水泵与泵站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图纸规范绘制、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给水泵站设计为例,学生设计工作包括:根据城区用水量确定泵站所供流量;根据地形图选择站址、供水池位置及吸、供水管线路,并作出线路图。
选址是要考虑洪、枯水位及河岸淹没区,作出站址附近河流横断面,标注水位;估算设计扬程、初选水泵型号及电机;根据水泵和电机安装尺寸及重量设计机组基础;选取吸水管和压水管;布置机组和管道,作出相应水池平面布置图;确定水泵安装高度,计算吸水管、压水管长,计算管路水头损失;精选水泵和电机,列出其特性表;根据水泵参数及管路特性和相对性能曲线图,校对泵站和水泵工况;选择泵站附属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倡导师生的敞开式交流,弱化教师的过程指导。
2021年泵站课设总结

泵站课设总结201*级《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总结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实际操练中综合地复习和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属《水泵与水泵站》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水泵站设计的原则,步骤和办法,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1、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每人一题的形式,使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学生基本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先针对各自不同的任务书特点收集、调查有关资料,然后进入草案阶段,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几次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后定案,进行正式设计阶段。
设计方案确定后,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初步设计,整个过程周密有序,有利于学生按时高质完成全部课程设计。
2、此次课程设计学生基本能按照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
大部分同学所作的方案比较合理,整体设计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但是在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部分同学管对泵房布置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在设计过程中,需经历多次才能完全达到标准。
这些方面都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得以加强与改进。
3、在设计制图方面少数学生没有注意制图规范与要求。
对制图规范中的线型要求、尺寸标注等方面有错漏之处,但经指导教师指点能及时改正。
特别是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的功力仍需大力加强。
4、本次课程设计涉及201*级给水排水专业0501班和0502班,共计66人。
成绩结果如下表1所示。
本次课程设计共有4位教师指导教学工作,分别是陈立波、廉今兰、包海峰、惠远峰,教授1名,讲师2名,助教研究生1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表1201*级《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成绩表人数(名)比例(%)优秀1622良好1728中等2634及格710.6不及格00缓考0016名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占总数的22%;17名学生达到良好,占总数的28%,累计33名学生到达良好以上,占总数的50.0%,说明经过具体的泵站设计的实践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流量和扬程计算、选泵计算、泵房布置和吸压水管路计算、泵房辅助设施选择、撰写报告以及绘图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泵站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泵站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泵站的设计和运行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泵站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了解泵站的组成、功能和分类。
(3)熟悉泵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泵站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泵站设计和运行的基本能力。
(3)学会使用泵站相关设备和仪器进行操作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泵站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认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分类和选用方法。
2.泵站的组成和功能:讲解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
3.泵站的分类和应用:分析不同类型泵站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
4.泵站的运行维护:教授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故障排查和维修保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讲授法:讲解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管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站案例,让学生了解泵站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地参观和操作演示,增强学生对泵站的认知。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泵站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参观和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泵站的运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马镇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马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类型、性能和应用,能够进行泵的选择和泵站的设计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掌握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了解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泵的选择和泵站的设计计算,能够分析和解决泵站运行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泵与泵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类型、性能和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分类,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漩涡泵等。
2.泵的性能计算:讲解泵的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泵的特性曲线。
3.泵的选择与应用:介绍泵的选择方法,包括根据系统需求、工作条件、泵的性能等参数进行选择,以及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泵站的设计计算:讲解泵站的设计流程,包括泵的选择、泵站的水力计算、泵站的结构设计等。
5.泵站的运行与管理:介绍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法,包括泵站的运行监控、故障处理、节能优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性能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与泵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泵与泵站的课程设计完成了,原说一个礼拜结束战斗,但最后收尾的工作琐碎,心也散了,所以,还是磨磨蹭蹭到周五上午才完工,交图后发现自己的报告上忘了一草图了……不过还好,那图在范例上没要求,只是去问申老师的时候老师提过一下子,一个轴测图,不过估计大家都没画,那也就没什么了。
这次课程设计,其实出现几个思考点:第一,我到底是坚持用CAD,还是改用天正?这次我老老实实用CAD画,画出来效果不错,但和用天正的比明显慢了很多,基本我用3天,人家用2天。
不过在打印的时候CAD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管线的线宽什么的不会出现问题。
天正画图时很方便,管线、阀门、弯头,想用法兰也行,想焊接也没问题,画图时不需多想,按对话框选就行了。
不过,我想,目前我存在的问题或许就是见的不够多,平时观察不够仔细,很多东西我还不懂,如果等我懂了,我就知道什么时候器件能直接接在一起,什么时候中间要加一段水管……这次课程设计,有一范例,大多数同学都是照着范例画,照着范例写说明,快是快,不过发现不了问题,学不到东西。
我没照着范例画,所有计算都是按照自己设计的管长什么的量出来的数据进行的,或许有错,有疑点,不过我可以改进,可以思考,虽然时间长点,但我觉得值了。
说以后想靠着工作的机会周游世界,每个国家逗留一段时间,老豆说不是不行,但估计实操起来会比较难,除非你在你那行里很出名。
好吧,那咱就努力吧,只要有梦,有理想,就能走得更远。
附《设计说明》《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定的原始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给水工程的送水泵房。
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泵与泵站》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1、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4万m3/d,时变化系数Kh=1.6,日变化系数Kd=1.3,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2m,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20m,楼房一般四层(服务水头20m),泵站至管网起点设两条输水管(均为铸铁管),每条长500m,管径500mm,泵站处地面标高为17.2m,吸水井最高水位17.70m,最低水位14.20m,按一处火灾核算,消防流量30L/s,发生火灾时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7.50m,管网中无水塔。
2、地区气象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3、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本设计的工作内容由两部分组成:1、说明说2、设计图纸其具体要求如下:1、说明书(1)设计任务书(2)总述(3)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4)水泵机组选择(5)吸、压水管的设计(6)机组及管路布置(7)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8)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9)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10)泵房平面尺寸确定2、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计算成果及取水构筑物的布置草图,按工艺初步设计要求绘制送水泵房平面图、剖面图及机组大样图,图中应绘出各主要设备、管道、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
泵站建筑部分可示意性表示或省略,在图纸上应列出泵站主要设备及管材配件的等材料表。
1、总述(1)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40000m?/d,消防水量按30L/s考虑。
(2)吸水井最高水位标高为17.70m,最低水位标高为14.20m。
(3)管网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20.00m,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2.00m,消防时为17.50m。
2、水泵机组的选择(1)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Q=740.74(L/s)H=HST’+Hsev+Σh输+Σh网+Σhp+安全水头因为有两条输水管,所以单管流量,查得1000i=9.3785,Σh输= 5.16m所以H=46.96m(2)选择水泵型号为了在用水量减少时进行灵活调度,减少能量浪费,利用水泵综合性能图选择几台水泵并联工作来满足最高时用水流量和扬程需要,而在用水量减小时,减少并联水泵台数或单泵运行供水都能保持在各水泵高效段工作。
当Q=30L/s时,泵站内水头损失甚小,此时输水管和配水管网中水头损失也较小,假定三者之和为2m,则相应的水泵的扬程为:根据Q=740.74L/s,H=46.96m和Q=30.00L/s,H=29.80m,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确定两点连接成参考管道特性曲线,选取与参考管道特性曲线相交的水泵并联。
通过比较,选用两台14Sh-13,一台12Sh-9B型水泵并联,且选用一台14Sh-13型水泵为备用泵(见表1)。
表1 水泵性能水泵型号流量/(L/s)扬程/m 转速/(r/min)轴功率/kW效率/%允许吸上真空度值Hs/m重量Wp/kg12Sh-9B140~2327.2~37147082.5~10878~82 4.577314Sh-13270~41050~371470164~18079~84 3.51000即管道特性曲线方程为将水泵特性曲线及管道特性曲线均绘于坐标纸上,检验其效率,得出结论:上述方案可行。
(3)电机配置查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采用水泵厂家指定的配套电机,见表2表2 电机配置水泵型号轴功率/kW转速/(r/min)电机型号电机功率/kW重量Wm/kg12Sh-9B82.5~1081480JS-115-413597014Sh-13164~1801480JS-127-426015203、机组布置和基础设计(1)机组布置采用单行顺列布置,便于吸、压管路直进直出布置,减少水力损失,同时也可简化起吊设备。
(2)基础尺寸基础根据厂家提供样本,12Sh-9B型和14Sh-13型水泵均不带底座,其基础尺寸按水泵、电机安装尺寸提供的数据确定,见表3。
表3 基础尺寸水泵型号L4/mm L6/mm L8/mm B3/mm b/mm L/mm B/mm H/mm12Sh-9B3209445905206202254102094814Sh-13600893650600710254311101116其中L= L4 + L6 + L8+ 400,,W=Wp+Wm,2400kg/m?。
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1)管路布置根据当地条件,泵房选用半地下式。
每台水泵设有独立的吸水管直接从吸水井吸水,各泵压水管出泵房后,在闸阀井内以横向联络管相接,且以两条总输水管送至管网。
由后续计算、设计得知,吸水井中最高水位为17.70m,此时水泵为自灌式引水,吸水管上设闸阀,以便停泵检修时使用。
吸水井最低水位为14.20m,此时水泵为吸入式引水,需要相应的引水设备,管路布置如右图。
(2)管径计算一台水泵单独工作时,其流量为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所通过的最大流量,根据单泵运行流量初步选定吸水管和压水管管径,计算结果见表4表4 吸水管和压水管管径计算吸水管压水管水泵型号流量/(L/s)管径/mm流速/(m/s)1000i管径/mm流速/(m/s)1000i12Sh-9B270500 1.375 4.95400 2.1516.114Sh-13430600 1.52 4.81500 2.1912.6由图1可知,横向联络管的流量应为两台大泵并联流量Q=690L/s,取d=600mm,则v=2.44m/s,1000i=12.4;每条输水管按最大总流量的75%考虑,即Q=690×0.75=517.5L/s,取d=500mm,v=2.64m/s,1000i=18.5。
(3)管路附件选配附件见表5横向联络管与输水管选用Z41T-10型闸阀,DN500,L=540mm,W=681kg。
5、泵房机器间布置表5 管路附件选配12Sh-9B14Sh-13名称型号规格主要尺寸名称型号规格主要尺寸喇叭口DN500钢制D1=700,H600喇叭口DN600钢制D1=800,H60090°弯头DN500R=500mmL=500mm 90°弯头DN600R=600mmL=600mm手动蝶阀D40X-0.5DN500L=225mmW=112kg摇杆传动蝶阀D3T41X-6-10DN600L=390mmW=544kg偏心减缩管DN500×300L=810mm偏心减缩管DN600×350L=840mm 同心渐扩管DN300×400L=790mm同心渐扩管DN350×500L=830mm 球形补偿DN400L=700mm球形补偿DN500L=844mm缓闭止回阀HH44T-10DN400L=900mm缓闭止回阀HH44T-10DN500L=1100mm电动蝶阀DX941X-10L=310mm电动蝶阀DX941X-10L=350mmDN400W=450kg DN500W=600kg90°弯头DN400R=400mmL=400mm 90°弯头DN500R=500mmL=500mm同心渐扩管DN400×500L=260mm十字管DN500L=1000mm (1)机器间长度因为电机功率大于55KW,故基础间距取1.5m,基础与墙壁间距离取1.4m,。
除4台水泵外,机器间右端按最大一台机组布置,设一块检修场地,平面尺寸为4.0m×3.0m,故得机器间总长度为:(2)机器间宽度吸水管蝶阀距墙取1m,压水管蝶阀一侧留1.2m宽的管理管路,水泵基础与墙壁净距按水管配件安装的需要确定,故机器间宽度为:综上,所以机器间平面尺寸最后确定为长20m,宽11m。
6、吸水井设计吸水井尺寸应满足安装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的要求。
吸水井最低水位:Hmin =14.2m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大头直径D≥(1.3~1.5)d,取1.33×600 = 800mm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长度L≥(3.0~7.0)×(D-d),取3.0×(800-600)=600mm喇叭口距吸水井井壁距离≥(0.75~1.0)D,取1.0×800 = 800mm喇叭口之间距离≥(1.5~2.0)D,取2.0×800 = 1600mm喇叭口距吸水井井底距离≥0.8D,取700mm喇叭口淹没水深h≥(0.5~1.0)m,取1.0m吸水井井底标高:14.20-1.0-0.7=12.5m吸水井高度为:17.70+0.50-12.50=5.7m吸水井长度为:800×2+800×4+1600×3=9600mm吸水井宽度为:800×2+800=2400mm所以,初定吸水井长度为9600mm,宽度为2400mm,吸水井高度为5700mm。
因为吸水井中蓄水量要满足最大泵3min抽水量,即430×3×60=77400L=77.4m?,而初定吸水井枯水期蓄水量为(14.20-12.50)×9.60×2.40=39.17m?,故初定吸水井面积不满足用水需要,调整为长20000mm,宽4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