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课程设计完成版教学提纲
泵站课程设计大纲

泵站课程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运行维护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泵站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泵站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泵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参数和选型方法;(3)熟悉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及安全注意事项;(4)了解泵站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节能措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泵站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泵站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能力;(3)掌握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站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泵站概述:介绍泵站的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泵的基本原理与结构:讲解泵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性能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3.泵的选型与安装: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泵型,以及泵的安装、调试方法。
4.泵站运行维护管理:阐述泵站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泵站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介绍泵站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以及节能技术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泵站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站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设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4.讨论法:分组讨论泵站运行维护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专业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安排大纲

厦门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水泵与水泵站》 课程设计学分:1学分 课程设计时间:12月20-12月24日 课程设计年级:09级课程设计学时或周数:1周 课程设计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目的: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是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是《水泵及水泵站》《水泵及水泵站》《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入和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同时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达到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达到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集中设计训练,通过集中设计训练,通过集中设计训练,学生受到综合训练,学生受到综合训练,学生受到综合训练,在不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查阅文献,处理工程设计实际问题,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能力。
任务:对水泵站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水泵站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要求:课程设计要求8人1组,一组一题,在教师指导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完成。
(1)设计前熟悉原始资料及总体设计原则;)设计前熟悉原始资料及总体设计原则;(2)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复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复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 (3)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齐;(4)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二、选题的原则及题目难度、深度、广度分析选题原则: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充分反映《水泵与水泵站》课程的基本内容且份量适当。
题目难度、深度、广度分析:所选题目比较多的反映了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生产实践当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本课程知识范围内较全面的技能训练。
较全面的技能训练。
《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of Pump Station
课程编号:080727019
课程周数:2 学分:2
适用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大纲主撰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和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排水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重点掌握离心泵和轴流泵的应用性能以及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对水泵机组的运行维护、节能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1、《给排水设计手册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给排水设计手册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给排水设计手册-材料设备2(续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水泵及水泵站(第五版)》姜乃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水泵及水泵站》张景成张立秋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考勤、设计成果和设计期间的综合表现评定成绩。
考勤占10% 、设计成果70% 、综合表现占20%。
四、其他必要的说明
实践地点:校内集中设计
导师制教学,将同学分成组,每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方案,分析问题,集中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五、实践内容与要求。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

泵及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描述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泵站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3. 学生能掌握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工程中泵的选择和应用。
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图表,独立完成泵站的简单设计,并进行性能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排水工程中与泵及泵站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及泵站知识,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泵及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泵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扬程、流量、效率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泵的基本知识2. 泵站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泵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泵站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泵站工作流程及运行管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站的设计与运行3. 泵的选择与应用- 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 泵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的选型与应用4. 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 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泵站主要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泵站性能分析及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设计与性能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参观泵站,了解泵站的实际情况- 课程设计:泵站设计及性能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5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实践教学5课时。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011931本大纲主笔人:戴红玲胡锋平本大纲审核人: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达到总结、巩固扩大和深化所学的泵与泵站等课程的知识。
培养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运用工具书和编写说明书的技能。
使学生获得水泵站设计的能力。
要求:学生设计应按照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扩大初步设计。
应能运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能够运用计算机知识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整个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范,没有原则性和理论性的错误,计算正确,图纸表达良好,绘图正确。
说明书简明扼要,论证充分,文句通顺,书写工整。
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的撰写规范书写,装订成册。
应交成果:1、图纸:给(污)水泵站扩大初步设计图一张(一号图);2、设计说明计算书不少于20页。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与学分时间安排:设计时间为2.0周学分:2.0学分三、课程设计内容1、方案确定:水量预测;确定建设规模;选择厂址;高程确定。
2、泵站设计:计算设计流量和估算设计扬程;确定集水池容积,初选水泵和电机;确定机组基础尺寸;计算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布置机组和管道;计算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确定水泵安装高度并计算泵房有关标高;选择附属设备;确定泵房建筑高度;确定泵房平面尺寸四、课程设计方式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是在校内完成,确定方案和计算阶段在教室完成,绘制图纸阶段在学院计算机房完成。
五、课程设计考核办法与内容考核方法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考核内容:(1)设计图纸;(2)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3)工作态度评分标准:优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质量优良,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新技术的应用,设计(论文)内容完整,论证详尽严密。
《泵与泵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泵与泵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地位与作用
《泵与泵站实验》包括“水泵特性实验”和“水泵并联实验”,是《泵与泵站》和《流体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目的在于综合锻炼学生的基础性实验技能、应用性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水泵和水力学的相关知识点糅合,达到拓宽知识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为将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离心泵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离心泵装置启动、工况调节、停车等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3、学会使用仪器、仪表测定离心泵装置的基本性能参数,并根据各参数间的关系绘制特性曲线(H-Q, N-Q,η-Q);
4、掌握离心泵并联工作的连接形式、基本要求和工作特点;
5、学会离心泵并联工作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6、掌握绘制离心泵并联特性曲线的方法,分析单泵及其并联运行时的工况;
7、通过绘制特性曲线,进一步理解水泵站潜在的工作能力。
四、实验项目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本实验课为《泵与泵站》课程的课内实验,按照百分制评定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和内容及其在实验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见上表,凡课内实验课成绩不合格者,《泵与泵站》课程不予通过。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of Pump andPumping Station 课程编号:C01256041 学时:1周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方式:校内集中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泵及泵站二、目的与要求1. 目的:(1)消化和巩固《泵与泵站》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初步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方法与过程,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能力;(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2. 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①从事本专业工作,对本专业知识很了解,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设计表现作出评价。
③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树立正确教育思想,认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制定课程设计进度计划,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度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
④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坚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2)对学生的要求①掌握设计规范。
完成课程设计之前先掌握有关设计规范。
②阅读设计参考书。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借与课程设计有关的书籍作参考书并详细阅读。
③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④独立完成任务书中规定设计内容。
严禁抄袭他人设计图纸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一经发现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⑤遵守学院相关规章制度。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取水(送水)泵站、污水泵站、雨水泵站设计,各选一个。
设计内容包括:(1)确定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2)初步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3) 进行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4)计算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进行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5) 泵站各部分尺寸的确定;(6)泵房选择、泵房平面和高程布置。
给排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排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2. 了解给排水泵站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3. 掌握给排水泵站的设计原则、流程和主要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排水泵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会分析给排水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 能够独立完成给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泵站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排水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对给排水泵站的深入了解和实际操作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3. 强化课程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设计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泵站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泵站的概念、分类及各自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给排水泵站主要设备:讲解泵、阀门、管道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给排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流程:阐述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及主要技术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给排水泵站运行与管理:分析泵站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泵站的运行管理策略,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给排水泵站工程案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泵站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泵站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泵站主要设备(泵、阀门、管道等)第三周:泵站设计原则与流程第四周:泵站运行与管理第五周:给排水泵站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进度:1. 第一周:完成教材第一章的学习;2. 第二周:完成教材第二章的学习;3. 第三周:完成教材第三章的学习;4. 第四周:完成教材第四章的学习;5. 第五周:结合教材第五章,进行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站课程设计完成版摘要为了安全可靠地满足某企业生产用水量需求,本设计完成了日供水能力20000m3/d的供水工程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一共包括了以下三部分内容:在确定了该泵站的设计规模后,进行工程总体布置,水泵选型布置,管路设计,辅助设备选型布置,泵房类型选择和平面设计,剖面设计。
关键词:泵站水泵工艺1 前言1.1 设计任务根据河流水资源状况,经取水水源地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要求完成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1.2 基本设计资料1.2.1某企业拟建自用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20000m3/d。
水源采用地表水,水源地位于企业西部。
1.2.2 自然条件1.2.2.1地形描述,自主河槽到岸边,地形变台阶,详见河流取水段地形图。
1.2.2.2地震烈度6度。
1.2.2.3 水文与水源地表水水质三级,符合企业用水水源条件。
河床最高洪水位为111.8米,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工程规划在河床中布置两眼大口井,每眼井供水10000m3/d,水井静水位107.8米,设计动水位104.8米。
1.2.3 初步规划部分结果两眼井到泵房的吸水管路长度均为200米,有喇叭口,弯头,闸阀,渐缩管,等管件。
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1,0.54(90°),0.4(60°),0.07,0.2。
净水厂清水池设计水位124.8米,泵房到净水厂的管路长3500米,压水局部水力损失按沿程损失的10%计。
2 送水泵站工艺设计2.1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本工程河床较宽,采用河床式泵站,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在主河槽附近布置两眼大口井(兼作吸水井),通过引(吸)水管道将主河槽水引至泵房水泵,在泵房东南侧布置进场道路(引桥),在泵房周围和进场道路两侧河床用干砌石加固,厚0.3米。
水泵站设置泵房间、配电间、值班室和检修间。
该取水泵房为半地下式矩形泵房,也可采用圆形泵房。
泵站级别根据《泵站设计规范》参照设计参数确定为小(1)型,泵房建筑物级别划分为4级。
2.2 泵站主要设计参数(1)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50年。
(2)设计水位净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124.8米,水源设计最低水位104.8米,校核洪水位108.6米。
(3)泵站设计流量:由设计资料可知,水厂供水规模为20000m3/d,采用泵站均匀供水方式,所以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因此,泵站设计流量Q=1.05×20000/24=875m3/h=0.243m3/s。
2.3 泵站设计扬程估算泵站设计扬程为: H=H+∑h ev(2.1)ST—进水池最低水位与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高差(mH2O)式中,HSTH=124.8-104.8=20mH2O。
STO),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h—为管路中的总水头损失(mH2失。
输水干管沿程水头损失可按比阻法计算,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按沿程水头损失10%计。
输水干管通过的设计流量均为0.2431m3/s,根据经济设计流速v2=1.5~=1.934m/s,查手册比阻A=2.5m/s,取管径DN400,则输水干管流速v50.2062。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h d=1.1ALQ2=1.1×0.2062×3500×0.2431×0.2431 =46.92m吸水管路与泵房内管路水头损失估算为2.5m.安全水头1m泵站装置需要扬程H=20+2.5+46.92+1=70.42m。
2.4初步选泵选泵的主要依据是泵站设计扬程和泵站设计流量。
根据泵站设计扬程70.42 m, 泵站设计流量为0.243m 3/s ,查双吸离心泵的型谱图,根据选泵原则和选泵步骤,淘汰明显不合理的选泵方案,符合选泵原则要求的水泵列表如下:表2.1 初选水泵性能列表根据表2.1,列举出以下选泵方案:(1)方案一为:选用2台10Sh-6,备用1台10Sh-6,总计3台。
(2)方案二为:选用2台10Sh-6A ,备用1台10Sh-6A ,总计3台。
方案一水泵组合流量和扬程满足要求。
初选电机:根据10Sh-6型水泵的要求,选用配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2.5 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本设计采用的是3台Sh 系列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因此机组布置采用横向排列方式。
机组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容重γ=23520N/m 3,机组的基础深度计算公式为H =γ⨯⨯B L W0.3 (2.2)式中,W—机组总重量(N),L—基础长度(m),B—基础宽度(m),γ—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重(N/m3)。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得到10Sh-6型水泵机组的基础平面尺寸为2800mm×900mm,机组总重量为1778kg,则根据公式(2.2)计算出其基础深度为900mm.2.6 吸水井的设计根据场地条件,为降低造价,泵站的吸水井采用受力条件好的半地下式圆形吸水井两个,为避免泥沙进入吸水井中,降低泥沙处理费,设计成大口井,各有1根吸水管路置于井中,吸水井设计动水位为104.8m,池顶高程为108.0m。
吸水井口径为3m,深度7m,有效容积为28m3。
两眼大口井相距120米。
2.7管路计算与水泵校核由于钢管的强度高,接口可焊接,密封性远胜于铸铁管,因此吸水管路和出水管(泵房内)均采用壁厚为10mm的钢管,敷设在泵房地板上。
压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2.7.1 管线的布置每台水泵均有单独的吸水管,伸入大口井中。
水泵吸水管上设有对夹式蜗杆传动蝶阀(D371X P-10)。
三条水泵出水管路在距离泵房后墙1.095m处两两连接后,与DN400的输水干管相连。
水泵出水管上设有对夹式蜗杆传动蝶阀(D371X P-10)和对夹式液动蝶阀(D771X-10)。
管线详细布置见附图。
2.7.2 管路流速计算24D Qv =(2.3) 式中,Q —管路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 ),D —管径(m ) (1) 吸水管路的流速计算吸水管路两条,单泵设计供水流量为0.1215m 3/s 根据适宜设计流速v 1=1.2~1.5m/s ,经计算采用D 1=350mm ,根据式(2.3)计算其流速v 1=1.263m/s 。
(2) 喇叭口的管径确定及流速计算按照泵站设计规范要求,吸水管的喇叭口管径D ≥1.25D 1,所以取D =450mm ,则根据公式(2.3)计算得喇叭口流速为0.77m/s ,符合泵站设计要求。
(3) 泵进口及出口流速计算水泵进口直径D 3=250mm ,则根据公式(2.3)计算得泵进口流速v 3=2.48m/s ;水泵出口管径D 4=150mm ,则根据公式(2.3)计算得泵出口流速v 4=6.88m/s 。
(4) 水泵出水支管的流速计算出水管路两条,根据经济设计流速v 2=1.5~2.5m/s ,经计算采用D 2=300mm 。
根据式(2.3)计算其经济流速v 2=1.72m/s 。
2.7.3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可按比阻法计算,对于钢管,计算公式如下:∑h f =∑Ak 1k 2LQ 2 (2.4) 式中,k 1—钢管壁厚不等于10mm 时的修正系数,对于本次设计k 1=1 k 3—管中平均流速小于1.2m/s 的修正系数A —比阻值管路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h m =∑ζgv 22(2.5)式中,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因此,管路总水头损失∑h s =∑h f +∑h m 。
(1)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取12Sh-6型水泵吸水喇叭口至泵房外墙为最不利计算路线。
A.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管径350mm ,钢管查《手册》可知:A =0.4078,k 1=1,k 3=1 吸水管路管长为200m ,则根据公式(2.4)计算得 ∑h fs =0.4078×1×1×200×0.12152=1.204m B.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查《手册》知:喇叭口局部阻力系数ζ1=0.1,90°弯头ζ2=0.54,60°弯头ζ3=0.4,DN350对夹式蜗杆传动蝶阀的局部阻力系数ζ4=0.15,偏心渐缩管DN350×300的局部阻力系数ζ5=0.2。
则根据公式(2.5)计算得∑h ms =(ζ1+ζ2+ζ3+ζ4)g v 221+ζ3g v223=(0.1+0.54+0.4+0.15)×1.26×1.26/2/9.81+0.2×2.48×2.48/2/9.81=0.159m所以,吸水管路水头损失∑h s =1.204+0.159=1.363m (2)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 A. 泵房内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可知,k 1=1 ,k 3=1;对于DN300,A 1=0.9392;对于DN500,A 2=0.06222。
压水管路DN300管长为4m ,因此根据公式(2.4)可得: ∑h fd =0.9392×4×0.1215×0.1215=0.055m B. 泵房内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查《手册》可知:同心渐扩管DN150×300的局部阻力系数ζ6=0.05,缓闭逆止阀ζ7=0.8,DN300对夹式蜗杆传动蝶阀的局部阻力系数ζ8=0.15,DN300对夹式液动蝶阀的局部阻力系数ζ9=0.15,DN300钢制90°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ζ10= 0.78,DN300钢制等径正三通的局部阻力系数ζ11=1.5,DN300×400钢制三通的局部阻力系数ζ12=1.86。
则根据公式(2.6)计算得∑h md =ζ6gv224+(ζ7+ζ8+ζ9+ζ10+ζ11+ζ12)g v 222=0.05×6.88×6.88/2/9.81+(0.8+0.15+0.15+0.78+1.5+1.86)×1.72×1.72/2/9.81 =0.121+0.790=0.911m 2.7.4泵站装置需要扬程管路总水头损失∑h =1.363+0.055+0.911+46.95=49.279m 泵站设计装置需要扬程H =20+49.279+1=70.279m 。
2.7.5 水泵工况校核和水泵选型校核 装置需要扬程H =H ST +SQ 2 =20+SQ 2 S=S 进/4+S 干=156.82/4+794.26=833.47 S 进=(1.350+0.055+0.91)/0.12152=156.82 S 干=46.9/0.2432=794.26H=H ST+SQ2=20+833.47Q2并联工况图解法:并联运行工况,并联运行时水泵工况与效率,单泵运行工况与水泵功率。
2.8 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吸水井设计动水位(最低)104.8米,水温20℃,先修正H S为 H1S,H1S =HS-(10.33-10.2)=5.87H SS = H1S-gv223-h (2.6)= 5.87-2.48×2.48/(2*9.81)-1.363 =4.2m▽安=▽低+HSS =104.8 +4.2=109.0m 2.9辅助设备的选择2.9.1起重设备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得到,JR115-4型交流异步电动机重量为1180kg,10Sh-6型水泵重量为59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