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消防设计说明
养老院消防解决方案

养老院消防解决方案标题:养老院消防解决方案引言概述:养老院作为一个人口密集、老龄化比例高的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为了保障养老院内老人们的生命安全,制定合理的消防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1.1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养老院内各个区域安装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1.2 配备灭火器材:在养老院内设置灭火器材,保障老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灭火。
1.3 定期维护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二、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1 建立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老人们对火灾的警惕性。
2.2 演练应急预案:组织消防演练,让老人们了解火灾时的应急逃生方法。
2.3 指导疏散逃生:指导老人们熟悉养老院内的疏散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
三、加强消防监控3.1 安装监控摄像头:在养老院内关键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火灾隐患。
3.2 建立监控中心:建立消防监控中心,24小时监控养老院内的消防安全情况。
3.3 响应火灾警报:对于火灾警报的及时响应和处理,确保老人们的安全。
四、制定应急预案4.1 火灾逃生演练: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提高老人们的应急逃生能力。
4.2 应急救援措施: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救援老人们。
4.3 火灾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逃生设施等。
五、定期消防安全检查5.1 消防安全巡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消防安全演练: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5.3 消防安全评估:定期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提升养老院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结论:养老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加强消防监控、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定期消防安全检查是保障养老院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希翼养老院管理方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确保老人们的生命安全。
养老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该如何设计

养老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该如何设计关键信息项: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类型2、探测器的布置位置与数量3、报警设备的响应时间4、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5、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计划6、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要求7、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8、消防广播系统的设置9、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方式1、引言11 本协议旨在规范养老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养老院居住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系统类型选择21 应根据养老院的规模、建筑结构和功能布局,选择适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类型,如集中报警系统或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11 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规模较小、功能相对简单的养老院。
212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则适用于规模较大、建筑结构复杂的养老院。
3、探测器布置31 探测器应布置在养老院的公共区域、居住房间、走廊、楼梯间、厨房等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
311 居住房间内的探测器应安装在天花板上,距离墙壁不小于 05 米。
312 公共区域的探测器应根据面积和形状合理布置,确保无探测盲区。
313 厨房应安装感温探测器,防止油烟等因素对感烟探测器的干扰。
4、报警设备响应时间41 火灾报警设备的响应时间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从火灾发生到发出报警信号的时间不应超过规定值。
411 报警信号应同时发送到养老院的监控室、值班室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上。
5、系统联动控制功能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与消防灭火设备、防烟排烟设备、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
511 当火灾发生时,能自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灭火设备。
512 能自动打开防烟排烟风机,控制防火阀、排烟阀等设备。
513 能自动切换应急照明电源,启动疏散指示标志。
6、设备维护与保养61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定期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
611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探测器的功能测试。
612 每季度对报警控制器、消防电源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613 每年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老年人建筑的防火设计和层数控制要求

老年人建筑的防火设计和层数控制要求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GB50016-20145.4.4(强)老年人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1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1.2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1.3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1.4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均较弱,需要其他人协助进行疏散,故将本条规定作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中有关布置楼层和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均为便于火灾时快速疏散人员。
1.5有关老年人活动场所的防火设计要求,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的规定。
1.6老年人活动场所等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更加困难,要进一步提高疏散的可靠性,避免与其他楼层和场所的疏散人员混合,故规范要求这些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要完全独立于其他场所,不与其他场所内的疏散人员共用,而仅供老年人活动场所等的人员疏散用。
1.7这里的“老年人活动场所”主要指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等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场所。
2.GB50016-20145.5.8(强)老年人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其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设在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3.GB50016-20145.5.13(强)多层老年人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4.GB50016-20145.5.15(强)老年人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老年人建筑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
养老院智慧消防系统建设设计方案

养老院智慧消防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智慧消防系统在养老院的建设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及时监测火灾的发生,并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对火灾进行预警和处理,有效地保障养老院的安全。
以下是一份养老院智慧消防系统建设设计方案。
1. 火灾监测设备在养老院的关键区域、楼层和走廊等地方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火焰探测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及时感知火灾的发生,并将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2. 火灾报警与处理系统配备火灾报警与处理系统,当火灾监测设备检测到火灾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将火灾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
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不同的火灾情况进行自动处理,例如自动关闭门窗、排除烟雾等。
3. 预警与疏散系统安装预警与疏散系统,包括火灾预警装置和疏散指示牌等。
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会通过预警装置发出声音和光线信号,同时疏散指示牌会显示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提供给养老院的居住者和工作人员参考。
此外,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语音提示,向居住者提供详细的疏散指引。
4. 监控与报警中心建立监控与报警中心,负责对整个养老院的火灾预警和疏散进行监控和管理。
中心配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视每个区域的火灾状况,及时发出警报并指挥相关人员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5. 应急救援系统养老院建设应急救援系统,设立应急救援中心,并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
该系统能够迅速响应火灾预警,例如通过紧急求救按钮、手机APP等方式向救援中心发送求助信息,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进行救援。
6. 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养老院的消防设备和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火灾监测设备的数据,包括烟雾、温度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7. 培训与演习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养老院的居住者和工作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火灾疏散流程等。
养老院消防设计及防火设计对策

养老院消防设计及防火设计对策5月15日凌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唐山境内一家个体私营的老年公寓发生火灾,2名七旬老人不幸遇难,起火原因系使用蚊香时,衣物、被褥滑落到蚊香上,引发火灾。
6月6日3时40分许,河南省信阳市灿烂夕阳养老院因燃着的蚊香引燃床边掉落的被褥发生火灾,造成3名老人死亡;6月11日5时03分许,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养老院因使用蜡烛照明不慎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造成3名老人死亡,3名老人受伤。
3老年公寓的火灾危险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将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年龄段确定为老龄阶段。
老人按照其生活行为能力可分为自理老人(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护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老年人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视力、听力、行动能力比青壮年时期下降,大多数老年人需要借助花镜、助听器、拐杖、轮椅等“装备”。
(1)安全疏散难。
老年公寓的特点:一是人员集中,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二是内部多是行动迟缓或需要他人帮助、护理的老人,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火灾蔓延的速度又很快,一旦走廊、楼梯间充满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行动,造成人员伤亡。
(2)火灾隐患多。
大部分老年公寓都有餐饮、娱乐、医疗服务设施,老年人很多都有吸烟的习惯,有些老年人由于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常常自备电炉或小型柴油灶,冬季有人点炉子取暖,夏季有人点蚊香驱蚊,这都增加了致灾因素。
(3)救援难度大。
老年公寓除自理老人外,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在火灾情况下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安全疏散,而火灾时电梯无法使用,只能通过步梯疏散,这就需要大量救助人员,因而增加了救援难度。
4改善老年公寓的建筑防火设计4.1老年公寓的消防建筑设计(1)宜选择距离医院、消防队较近,交通方便的位置建造。
老年人的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消防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实施灭火救援。
(2)宜独立建设,周围建筑密度不宜过大,不宜改建或设在其他建筑内。
养老院办理消防手续一般事项

养老院办理消防手续一般事项养老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
养老院主要建筑物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布置,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楼梯间。
建筑物内人流使用集中的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1.65m。
按照国家现行的要求,建筑面积500平米及以上的养老院、幼儿园必须设置消火栓、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灭火器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情况如果有内走廊无自然排烟的需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还需要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消防防火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按养老院建筑面积及所在建筑物的性质定性是属于高层或多层公共建筑并按高层或多层公共建筑做的消防设计,养老院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聚集场所。
2.其他要求:
A.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建筑,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B.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C.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
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D.大、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老年人建筑,任一建筑面积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和手术部等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E.如果不带治疗性质的疗养院可以按宾馆的消防设置要求进行设计。
F.如果建筑内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完整版)养老设施建筑消防要求汇总

养老设施建筑消防要求汇总老年人照料设施是指老年养护院、养老院、老人院、福利院、敬老院等老年人全日制照料设施,以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养老机构的日间照料部等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GB 50867-2013《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场地设计GB 50867-2013 4.0.2老年人居住用房和主要公共活动用房应布置在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h。
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宜与居住用房就近设置。
GB50352-20055.1.34 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7.1.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GB 50867-2013 4.0.3养老设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主干道。
货物、垃圾、殡葬等运输宜设置单独的通道和出入口。
GB 50867-2013 4.0.4总平面内的道路宜实行人车分流,除满足消防、疏散、运输等要求外,还应保证救护车辆通畅到达所需停靠的建筑物出入口。
GB 50867-2013 4.0.5总平面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
在机动车停车场距建筑物主要出入口最近的位置上应设置供轮椅使用者专用的无障碍停车位,且无障碍停车位应与人行通道衔接,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2、层数、高度GB 50016-20145.4.4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为单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高层建筑时,不应超过3层,同时相对整栋楼的疏散通道,养老院宜另外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养老院消防通道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养老院消防通道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养老院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地方,消防通道的规划设计可太重要啦!这关乎着每一位老人的生命安全。
那在规划设计养老院的消防通道时,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咱先来说说通道的宽度吧。
这通道得足够宽敞,能让救援车辆顺利通过。
我之前去一家养老院参观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消防通道有点窄,刚好那天有个消防车来做演练,那车开进去都有点费劲。
你想啊,要是真遇到紧急情况,这不是耽误事儿嘛!所以,通道的宽度至少要能容纳大型消防车通行,一般来说不能小于 4 米。
然后是通道的畅通性。
这通道上可不能有乱七八糟的障碍物,比如随意堆放的杂物、违规停放的车辆啥的。
我就碰到过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个养老院在消防通道口放了一堆废弃的桌椅,说是还没来得及清理。
这万一发生火灾,多危险呐!所以,一定要保证通道时刻畅通无阻。
还有通道的布局。
养老院的建筑结构各不相同,消防通道的布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规划。
比如说,多层建筑的养老院,楼梯间就得作为主要的疏散通道,而且楼梯的宽度和坡度都得符合要求,得让老人们能安全、快速地疏散。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家养老院,他们的楼梯又陡又窄,老人走起来特别费劲,这要是有紧急情况,多让人担心啊!另外,消防通道的标识也要清晰明确。
得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这是消防通道,不能随便占用。
有一回我在一个小区里,看到消防通道的标识都模糊不清了,好多人都不知道那是消防通道,还在那儿停车呢。
所以养老院可不能这样,标识得醒目,还得定期维护。
再来说说通道的材质。
这地面得平整、防滑,不能有坑坑洼洼的地方,不然老人在疏散的时候容易摔倒。
而且通道的墙壁和天花板也得坚固耐用,不能一有火灾就坍塌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到老人们的特殊情况。
有些老人行动不便,可能需要坐轮椅,那通道就得能让轮椅顺利通过,不能有太高的门槛或者太窄的地方。
我听说有个养老院在改造消防通道的时候,专门请了几位坐轮椅的老人来体验,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这做法就特别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规划方案及甲方确认的有关设计资料;2、消防有关的进行设计规范、规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给水排水第2版)《中国消防工程手册》(蒋永锟主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戴榆兴黄铁兵主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戴榆兴主编3、其它有关建筑设计规范4、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二)设计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规范和有关政策。
2、建筑结构及建筑装饰材料均采用非可燃性材料。
3、建筑物的布置,交通道路的组织均满足防火要求4、消防设备选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并要求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二、建筑工程概况1、地点:黑龙江省绥化市-----------托老院。
2、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
3、工程规模:室内面积650㎡建筑物布置商服部分,为一层建筑,建筑高度:3.6M.功能布局:一层门厅,接待台,餐厅,卫生间,淋浴间,厨房,房间。
楼建筑平面成条型布置,建筑物相对独立,四周为商业商服楼,楼长宽具体布置见平面图。
2、本工程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2级,防雷等级3级.屋面防水等级3级,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三、总图及设计范围(一)设计范围1、消防水喉灭火系统(含灭火器配置)2、应急照明及人员疏散系统(二)总图1、本工程位于街道边,建筑红线西面距居民房外墙15m,东面距主干道中心线20m,北面临商服,南面临商服。
2、本工程建筑物四周有环绕的道路,消防车道能承受30吨消防车的轮压荷载。
四、建筑:1、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外墙护墙体为470mm黏土空心砖,非承重内墙为240mm黏土空心砖,楼梯间墙为240mm黏土空心砖,楼板为120mm现浇整体式混凝土楼板,各构件耐火极限和燃烧均满足规范规定。
本工程所有吊棚均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防火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所有墙面军为墙纸,防火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地面材料均为地砖,防火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房间门均为防火板门(外开),防火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床品均为助燃防火布,防火符合国家二级标准2、防火区的划分:本工程设消防灭火器系统,每个房间都为独立的防火分区。
3、本工程两侧都设有一个直接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满足规范规定。
4、建筑灭火器配置详见消防平面图。
五、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 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B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表10.4.0.2危险等级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8B 4B 1B 最大保护面积(m2/B) 5 7.5 10六、电气设备的保护及接地:1、本工程楼内配电系统采用TN-S保护接地系统,电源自本区域变压器中性点开始,零线与保护线严格分开,不再相连。
2、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PE干线;电气装置接地极接地干线等进行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直接焊接。
等电位联结做法详见《等电位联结安装标准图集》02D501-2。
3、同一建筑物内同一线路,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接地保护,而另一部分采用接零保护。
4、电气保护接地装置与建筑物防雷接地共用基础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5、过电压保护:在电源总配电柜内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
6、消防中控室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七应急照明:1、公共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设应急照明,一般按正常照明的10~15%设置。
2、主疏散通道上设置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
3、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自带蓄电池式供电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持续时间应大于30分钟。
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能产生高温度的高压汞灯、白炽灯等高温灯具其引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且不得直接装在可燃物构件上。
八,其他事项:系统的成套设备,包括应急电源设备均由承包商供货,并负责安装、调试。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 系统组成及保护等级的确定本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防,消防控制室设于楼西侧首层,采用控制中心报警控制系统。
本工程消防控制系统拟选用一套高性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有集中火灾报警控制主机、备用电池和数据传输接口等设备。
系统信号线采用总线传输方式;联动系统采用总线和多线控制方式。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走廊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2 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闪光报警器设置建筑物内活动空间、公共通道、走廊、门厅和休息厅和其它公共场所、各房间设感烟火灾探测器;在走廊内设置消火栓按钮;在重要的消防通道及楼梯口附近及大空间公共场所均设有手动报警按钮与闪光报警器。
各型探测器的设置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的要求。
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火灾报警信号、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室可直接显示出其报警部位并声光报警。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多线直接控制。
通过联动控制台,火灾应急照明等的监视及控制。
火灾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非消防电源。
消防控制室的联动系统当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并经过确认,将发出以下控制指令:(1)切断火灾层本层以及相邻两层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点亮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
(2)开启火灾层及相应上下两层的疏散广播系统,关闭背景音乐广播。
(3)自动或通过多线手动直接起动正压风机和排烟风机,并反馈运行状态和故障信号;控制排烟阀的开启及状态显示。
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所有排烟阀、排烟口、正压送风阀、正压送风口的动作信号。
(3)系统的成套设备,包括应急电源设备均由专业承包商供货,并负责安装、调试。
(4)四室内消火栓给水工程设计1.消防设计:本工程为一类高层综合楼。
1)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来自地下室内的消防水池(660m3分两格),前十分钟用水量来自屋顶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自喷系统按中危险级II级33L/s计,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2)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
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地下层消防泵房内,共设2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消火栓系统竖向1个区。
消防泵两根出水管直接供本工程消火栓系统用水。
各层消火栓出水压均不大于0.5MPa。
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
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
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
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0m。
住宅的每个消火栓箱内配DN65消火栓两个,DN65长25M涤纶衬胶水带两条,DN65X19直流水枪两支,DN25消防卷盘一套;1-3层的每个消火栓箱内配DN65消火栓1个,DN65长25M 涤纶衬胶水带1条,DN65X19直流水枪1支,所有消火栓处均配带指示灯、远距离启泵按钮各一套。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由设在各个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泵启泵按钮和消防控制中心直接开启消防给水加压泵。
消火栓水泵开启后,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和消火栓处。
该消火栓和该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消火栓的指示灯亮。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在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设手动开启和停泵控制装置。
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
公称压力为1.6MPa。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参数:按中危险Ⅰ级设计。
喷水强度: 11L/min·m2,作用面积:160m2,持续喷水时间:1h,最不利点喷洒头工作压力0.07MPa。
系统设计用水量33L/s,持续喷水时间:1h。
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竖向为1个区。
大于0.4MPa的供水管入口采用减压孔板减压供水。
商场、住宅公共部位等有吊顶地方采用DN15下垂式玻璃球阀喷头,动作温度为68度,K=80;自行车库、排烟机房等无吊顶处采用DN15直立型玻璃球阀喷头,动作温度为68度,K=8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楼屋顶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压力。
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mm试水阀。
系统控制:火灾发生后喷头玻璃球爆碎,向外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等信号。
系统压力下降,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动作,并自动开启自动喷水灭火给水加压泵。
与此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并敲响水力警铃向人们报警。
给水加压泵在消防控制中心有运行状况信号显示。
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
DN≤100mm者采用丝扣连接,DN>100mm者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室外埋地管采用内壁喷塑外壁涂石油沥青球墨铸铁给水管,橡胶圈接口。
全部管道的公称压力均为1.6MPa。
4)消防排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消火栓排水,利用集水坑内潜水泵进行排水。
五灭火器配置1).本工程住宅公共部位、电梯机房、文化活动中心、卫生站、自行车库火灾危险等级为A类中危险级,灭火器采用3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型号MF/ABC3;2).商铺及商场火灾危险等级为A类严重危险级,灭火器采用5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型号MF/ABC5。
(5)防排烟系统及消防措施:按规定30米以上走廊和100平米以上单体房间需设置排烟系统。
2.二层的走廊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每平米60m3/h计算。
2. 按规范要求需排烟且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走道设机械排烟,排烟量按不小于6000m3 /h计算。
地下走道排烟时设置相应的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3. a)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分别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合用前室每层设一个常闭电动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每两层设一个常开式加压送风口。
火灾时由消防中心(或就地手动)打开着火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及其加压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