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护理
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完成版课件

常用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 上腺素等
使用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血压情况选 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注意事项: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 体征,防止药物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
4 感染性休克的预防
预防感染
0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 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02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避免过度劳累
静脉营养应根据患者病 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 化方案,如葡萄糖、氨 基酸、脂肪乳等
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 提高患者免疫力,降 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率
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 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等
药性。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充足 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和抵
抗力。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 况,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3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根据 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 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01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静脉滴注、肌肉注射、 口服等
03
02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早期、足量、联合、 个体化
03
感染性休克 可导致多器 官功能障碍, 严重时可危 及生命
04
感染性休克 常见于严重 感染、败血 症、脓毒症 等疾病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01
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 腹膜炎等
02
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 艾滋病等
03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曲 霉病等
04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血吸 虫病等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营造温馨氛围
建议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 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 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提供安全保障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建 议家属在患者活动区域设 置扶手、防滑垫等安全设 施,确保患者安全。
05
健康教育及出院准备
疾病预防知识普及
宣传感染性休克相关知识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氧饱和度,给予鼻 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氧疗措 施。Biblioteka 循环系统监测与支持治疗配合
1 2
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异常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液体的 及时输入。
3
配合医生进行容量复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合理配置晶体液、胶 体液和血液制品等,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感染性休克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及 预防措施等,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指导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
提醒患者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 场所、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3-21
目录
• 感染性休克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急性期护理措施实施 • 恢复期康复指导与心理支持 • 健康教育及出院准备 •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01
感染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 合征伴休克。
感染性休克护理措施

感染性休克护理措施引言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以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伴随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良为特征。
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及其实施要点。
护理措施1. 患者评估患者评估是感染性休克护理的首要步骤。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干预措施。
2. 早期复苏感染性休克需要早期复苏来纠正低血压和缺氧状态,并改善组织灌注。
早期复苏包括以下措施: - 液体复苏:迅速给予适当量的液体,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和尿量,以评估复苏的效果。
- 血管活性药物:在液体复苏后,如仍有低血压,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血管加压素和多巴胺等。
- 氧疗: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改善组织缺氧情况。
3. 抗感染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因此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抗感染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 及时采集病原学标本:如血液、尿液等,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 根据病原体和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包括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 定期评估病原体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
4. 血糖控制高血糖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加重炎症反应、干扰免疫功能的恢复,并增加病死率。
因此,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维持血糖水平在适当范围内。
5. 血浆净化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存在大量的炎性因子和血栓形成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浆净化来清除。
常用的血浆净化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浆置换和滤过等。
6. 营养支持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高度代谢状态和消耗过多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
注意营养支持的平衡,避免过度营养和营养不足的情况。
7. 心理支持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需要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护理方法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护理方法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疾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护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针对该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一、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
1、密切观察呼吸道状况、气道分泌物和血氧饱和度,及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2、正确使用有效的人工气道设备,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定期抽痰并给予必要的痰液吸入。
3、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深呼吸等。
二、积极控制感染源,改善免疫功能
1、对感染源采取早期有效的药物治疗,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强制性的痰吸和气道湿化治疗。
2、有效利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体敏感性进行合理的选药和用药方案。
3、补充充足的营养和维生素,提高病人的身体免疫功能。
4、针对需要的病人进行抗病毒、抗真菌等治疗,预防二次感染,加速恢复。
三、积极监测病情,提供合理的液体管理
1、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每天进行多次的液体管理评估,严格控制液体摄入和排泄,遵照临床液体管理原则和指南的建议。
3、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正确的液体种类和剂量,防止出现液体过负荷和充血的情况。
四、在期间正确使用特殊设备
1、在遵照准确的指南和操作流程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辅助设备,如人工气道、呼吸机、输液泵等。
2、充分准备各种急救工具和药品,例如神经递质、缩血管剂等。
3、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感染控制原则,保护护理人员和病人的健康安全。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措施
1 2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充足睡眠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 染源,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3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等,以降低感染性休克的风险。
与病人沟通
与病人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需求和顾虑,给予及时回应。
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其认知度和配合度。
04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康复 与预防
康复指导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 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康复。
饮食调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03
04
监测体温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出现高热 或低热时及时采取措施,维持
正常体温。
监测心率和呼吸
观察心率和呼吸频率,出现异 常时及时处理。
监测血压
定时记录血压情况,确保血压 稳定。
监测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判断是否 出现休克症状。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给氧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
其他病原体
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如支原体、衣原体等。
02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原则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01
感染性休克急救与护理课件

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成功脱 离危险。
病例二:儿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患者情况
患儿为2岁女童,因肠道感染引发感 染性休克。
急救措施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应 用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
护理重点
关注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 ,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结果
经过及时救治,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康复出院。
病例三:成功救治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经验分享
救治经验
早期识别、快速液体复苏、合理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救治成功的
关键。
护理经验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 理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
量。
总结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急重症,及 时的急救和精心护理对于提高救
治成功率至关重要。
THANKS
感谢观看
消毒环境
对患者的病房和周围环境进行严格 的消毒,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
密切监测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出院指导
定期复查
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 潜在的健康问题。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以预防感染。
施,缓解疼痛。
护理过程中的沟通与记录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解答疑问,缓解焦虑情绪 。
记录护理过程
与医生沟通
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 理情况,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 和效果评价,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04
感染性休克预防与控制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一、协议关键信息1、护理目标:迅速恢复患者的组织灌注和氧供,稳定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2、护理评估要点: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色泽和温度、尿量、中心静脉压等。
3、护理措施分类:包括一般护理、病情监测、液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护理、抗感染护理、器官功能支持护理、心理护理等。
二、一般护理11 安置患者于重症监护病房,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人员。
111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 15-30 度,下肢抬高 20-30 度,以增加回心血量。
1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三、病情监测12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每 15-30 分钟记录一次。
121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122 监测患者的皮肤色泽、温度和湿度,观察有无花斑、发绀等情况。
123 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发现尿量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
124 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液体管理13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一条用于快速补液,另一条用于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
13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制定合理的补液计划,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见尿补钾的原则。
132 密切观察补液效果,如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等的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护理14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141 使用微量泵控制药物的输注速度,确保药物剂量准确。
142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43 在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逐渐增减,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六、抗感染护理15 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输注速度。
26页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

预防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通 过科学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输液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但过快或过多的输液 可能导致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输 液速度和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如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 性休克等。
02
感染性休克护理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生存率
及时识别休克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和尿量等指标,及时发现休 克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维持正常血压
休克时,患者的血压会下降,导 致组织灌注不足。护理人员应密 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调 整输液速度和补液量,以维持正
04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定期给 患者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
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医嘱,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电 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医生的 医嘱,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进行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持续 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反馈意见
将查房结果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提 醒他们注意改进护理措施。
05
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案例分析
案例一:老年患者感染性休克护理
总结词:护理要点
详细描述:老年患者感染性休克护理需特别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 命体征、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等护理要点,同时需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静护理
患者躁动,遵医嘱给予右美托米定应用、咪达唑仑及地佐 辛用
每2小时监测RASS评分,根据镇静效果调节镇静药的用量 CPOT评分每班3次
评价 RASS评分0~-2之间 CPOT评分0~1分
1-17护理问题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 营养失调:低蛋白血症 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 CRBSI 、VAP、 CAUTI )
1-17去甲肾上腺素由0.8调至0.3ug/kg.min
入科后乳酸监测由3.67mmol/l降至2.2mmol/L
气道护理
妥善固定插管 痰液的有效引流 机械通气护理
A.双侧胶布加牙垫固定气管插 管,每班交班插管刻度
B.Q4h监测气囊压力 C.盘带二次固定插管,松紧可
插入两指 D.约束带约束患者双腕部,调
并及时处理
评价 患者血糖控制在8.1~13.3mmol/l 患者无低血糖发生
高热护理
监测体温,高热时遵医嘱予以冰毯降温及消炎痛栓应用,及 时复测体温,观察降温效果并准确记录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并根据药敏结果调 改抗生素
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及PCT变化 协助擦拭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衣服被褥潮湿及时更换,注意保暖 评价 T38.8℃,通过降温措施降至37.2℃ 入科1h内应用了比阿培南,应用抗生素前已留取标本送检
2、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 3、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4. 保持管路通畅,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5.做好管路的护理,每天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
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 CRBSI 、VAP、 CAUTI )
VAP预防
护理措施:
1 .每日四次口腔护理 2. 吸痰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手卫生,做好床旁隔离 3. 湿化器每周更换1次;螺纹管冷凝水及时倾倒,避免冷凝水逆入患者气
1. Branden评分12分,予气垫床应用,每班交接皮肤情况 2. 保持床单元整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及床单 3、观察患者皮肤水肿消退情况,抬高阴囊 4. 协助患者2小时翻身一次,骨隆突处予软枕应用 5. 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 评价:患者无压疮发生
1-20 电解质紊乱:高钠
、痉
总结or护理体会
谢谢!
▪ 血培养:肺炎克雷伯(1-17) ▪ 肝穿引流液:肺炎克雷伯(1-17) ▪ 痰培养:阳性球菌(1-22)
出入量
日
期 入量(ml)
出 量 ( m l ) 平衡(ml)
尿
量 肝穿引流液
1月16日 1月17日 1月18日 1月19日 1月20日 1月21日 1月22日
2065 3445 2905 4325 4385 4495 3970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
测血气钾:3.03mmol/L、钙:1.71mmol/L, 遵医嘱给与补 钾,40ml/h静脉泵入,补钾时注意监测每小时尿量
观察低钾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变化、有无腹胀,有无肌 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观察低钙的临床表现:四肢麻木,手足抽动、烦躁易怒, 焦虑失眠等遵医嘱给与补钙治疗,补钙速度不可过快??
CVP8cmH2O
1-18
PO248mmHg,呼吸机参数条件高
T38.3℃,加用万古,替加环素 1-19
及阿奇霉素,尿激酶冲肝引流管 1-20
循环、呼吸恶化,NE0.6,R41, SPO2 92%,T38.5
1-21 1-22 1-23
病情重,预后差,自动出院 1-24
急诊拟“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感染科 气喘、SPO2下降,BP下降
B超示肝脏低密度影较前变大,引流欠通畅,遵医嘱予尿激 酶冲管
肝穿引流管引流黄色液体,引流量渐减少,遵医嘱于21日 拔除
评价 20日 甲硝唑冲洗无引流液 21日 同上,协助医生拔管
血糖的控制
遵医嘱监测血糖Q2h,目标8~10 遵医嘱给予胰岛素静脉泵入控制血糖 观察患者有无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的症状及早发现
整体位时查看其松紧度
气道护理
妥善固定插管 痰液的有效引流 机械通气护理
A.听诊肺部,q2h翻身拍背,遵医 嘱予机械排痰治疗q4h
B.按需吸痰,吸痰时观察病人吸痰 时的氧和耐受情况,痰液的颜色、 性状
气道护理
妥善固定插管 痰液的有效引流 机械通气护理
评价
A.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人机是否同步 B.做好口腔护理(4次/天),吸痰无菌操作
鲍曼不动杆菌(1-24),行接触隔离,挂警示牌,防止交叉感染
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 CRBSI 、VAP、 CAUTI )
CAUTI预防 护理措施: 1.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尿管,严格手卫生,保持导尿管系统的密闭性 2.妥善固定导尿管,尿袋低于膀胱,以防尿液逆流 3.保持尿管管通畅,防止导管打折、扭曲 4.会阴护理每日两次,保持尿道口及导尿管的清洁 5. 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6.每周更换引流袋,每月更换导尿管 7.倾倒尿液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遵医嘱检查尿常规 8.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
1月21日
1月22日
血小板
正常
100~300
80 70 60 50
血小板 40 30 20 10
0 1月16日 1月17日 1月18日 1月19日 1月20日 1月21日 1月22日
血气
日期 1月16日
FiO2(%)_ PCO2(mmHg) P O 2 ( m m H g )
60
24
170
60
32
1580 3730 2820 4680 2470
2330 1950
100
385
200
-1035
100
-125
170
-525
100
1615
20
2265
0
1640
主要内容
病史介绍 主要治疗 阳性资料 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1-16护理要点
维持组织有效灌注
护理措施:
气道护理 肝穿引流管的维护 镇静、镇痛护理
主要内容
病史介绍 主要治疗 阳性资料 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主要治疗
■ 呼吸机行呼吸支持 ■ 维持循环稳定(去甲+补液) ■ 胰岛素控制血糖?? ■ 肝穿引流 ■ 镇静镇痛 ■ 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 ■ 维持内环境稳定 ■ 营养支持
主要内容
病史介绍 主要治疗 阳性资料 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血红蛋白
HR 120次/分,f 32次/分,BP 85/45mmHg,T38.8℃, CVP5cmH2O,皮肤湿冷,留置肝穿刺引流管,引出黄色液体 伴脓性絮状物
血气分析示:PH:7.41 PCO2:32mmHg PO2:70mmHg Lac:3.67 HTC:41% 血常规:白细胞:13.87*10^9/L 血红蛋白:91g/L 红细胞:2.88*10^12/L 血小板 37*10^9/L
肝肾功能、电解质:白蛋白:22.6g/L 谷丙转氨酶: 290U/L 谷草转氨酶:464U/L 尿素氮:12.13mmol/L 钾 :3.03mmol/L 钙:1.71mmol/L
既往史
糖尿病史5年 胆囊切除病史 “磺胺类”过敏史
入科诊断
感染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 脓毒血症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肝脓肿 2型糖尿病
遵医嘱复测血钾、血钙等电解质的变化
评价 补钾后 K+:3.85mmol/L,测 Ca2+:1.68mmol/L
营养失调的护理
测白蛋白22.6g/L,HB112g/L,遵医嘱给予输白蛋白20g,2 次/日,及输血浆治疗
遵医嘱给与SP肠内营养,并根据患者耐受逐渐增加营养液 至1500毫升
1.遵医嘱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维 持BP110/70mmHg,维持MAP大于65mmHg ? 药物怎么走???
2.监测乳酸的变化
血糖的控制 高热护理
3.监测cvpq4h,监测尿量及24小时出入量 4.遵医嘱予补液,入科3小时入2000ml晶体
评价:
补液后的3h每小时尿量逐渐达到40~60ml/h,肢体皮肤温暖,cvp11.5cmH20
感染性休克
护理查房
重症医学科
主要内容
病史介绍 主要治疗 阳性资料 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基本资料
■ 姓名:邢xx ■ 性别:男 ■ 年龄:61岁 ■ 主诉:发热半月 ■ 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病史简介
日期
1-11
1-14
肝穿刺引流大量脓液 1-15
1-16
T 38.5℃,NE0.3ug/kg.min,1-17
,管道污染及时更换 C.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留合适长度(可供
病人头部转动),密闭式吸痰管应用 D.患者痰液稀薄,调节主动湿化器湿化为低
度湿化 E.监测血气数值
未发生意外拔管,人机同步
不断开呼吸机吸痰时 ,患者
SPO292% 左 右 , 吸 出 痰 液 较 粘
稠,湿化满意
肝穿引流管的维护
保持管路通畅及密闭性,高举平抬法固定,每班交接置管 刻度,q2h定时挤捏引流管引流液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无 菌操作及注意手卫生,遵医嘱给予甲硝唑冲洗管路
护理措施:
1、患者血气钠152mmol/L,遵医嘱给与纯净水150毫升鼻饲 2、动态监测尿量、做好记录,遵医嘱限制钠的摄入 3、观察高钠的临床表现:尿量有无减少、失水体征,嗜睡、抽搐
挛等症状 4、监测血气,水、电解质及酸碱情况,对症处理 评价:血钠149.4mmol/L(1-21)
血钠155.2mmol/L(1-22)
正常值
120
112
100
91
80
60
:
95
12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