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部署及上线指导

合集下载

无线WiFi督导服务产品-H3C_WiFi网络部署督导服务工作内容-190

无线WiFi督导服务产品-H3C_WiFi网络部署督导服务工作内容-190

体方案审核或者施工成本而修改信号部署方式的情况,要着重评估修改后的部署方式是否能够满足信号覆盖要求,是否不低于原有方案效果
H3C WiFi 网络部署督导审核场景下无线信
部署方式,如果实施前考量设备商务成本、施工成本(含
附件成本)和覆盖效果三方面的情况,有可能前期的勘测
方案在进行整体方案规划时会进行修改,这种情况下,需
Radio及服务定时开启关闭、组播优化、链路扩容、室分
系统改造等。

(4)优化完成后,需进行抽样性测试,在信号、带宽、
接入体验、认证体验和网络使用体验等方面进行对比评
估,分析优化效果,并决策进一步优化方向和方法。

(2)协助进行数据层面的整体性评估,选择合适软调手段。

(3)除信号和数据层面的优化外,在满足特别需求和资
按项目需求选择绑定子服务
目需
求选Array择绑
定子
服务
个AP
强制绑定
告》
完成无线工XXX
归档工作记录和《XXX项目无
方案》;开局人员及各类资源准备就绪。

案》;优化操作手段
记录;
、优化操作手段记录;
XX无线项目方案》及《XX无。

网站开发流程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

网站开发流程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

网站开发流程操作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项目立项与需求分析 (5)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5)1.1.1 项目背景 (5)1.1.2 项目目标 (5)1.2 需求收集与分析 (5)1.2.1 需求收集 (5)1.2.2 需求分析 (5)1.3 确定项目范围 (6)1.3.1 功能范围 (6)1.3.2 技术范围 (6)1.3.3 交付物 (6)1.4 编制需求说明书 (6)第2章网站设计 (7)2.1 网站架构设计 (7)2.1.1 定义网站目标与需求 (7)2.1.2 确定网站结构 (7)2.1.3 数据库设计 (7)2.1.4 确定技术架构 (7)2.2 界面设计 (7)2.2.1 设计原则 (7)2.2.2 确定风格与色彩 (7)2.2.3 组件与布局 (7)2.2.4 适配不同设备 (7)2.3 交互设计 (8)2.3.1 用户场景分析 (8)2.3.2 设计交互流程 (8)2.3.3 交互反馈 (8)2.3.4 异常处理 (8)2.4 技术选型 (8)2.4.1 前端技术 (8)2.4.2 后端技术 (8)2.4.3 数据库技术 (8)2.4.4 服务器与部署 (8)第3章网站开发环境搭建 (8)3.1 开发工具与软件 (8)3.1.1 集成开发环境(IDE) (8)3.1.2 代码编辑器 (9)3.1.3 前端开发工具 (9)3.1.4 服务器端开发工具 (9)3.1.5 数据库管理工具 (9)3.2 服务器环境配置 (9)3.2.2 Web服务器 (9)3.2.3 编程语言 (10)3.2.4 数据库 (10)3.3 版本控制与协作开发 (10)3.3.1 版本控制 (10)3.3.2 代码仓库 (10)3.3.3 分支管理 (10)3.3.4 协作开发 (11)3.4 测试环境搭建 (11)3.4.1 环境准备 (11)3.4.2 测试工具 (11)3.4.3 持续集成与部署 (11)3.4.4 数据准备 (11)第4章前端开发 (11)4.1 HTML/CSS/JavaScript基础 (11)4.1.1 HTML规范 (11)4.1.2 CSS规范 (12)4.1.3 JavaScript规范 (12)4.2 前端框架与库的使用 (12)4.2.1 选择合适的框架与库 (12)4.2.2 框架与库的集成 (12)4.2.3 插件与组件的使用 (12)4.3 响应式设计 (12)4.3.1 媒体查询 (12)4.3.2 流式布局与弹性布局 (12)4.3.3 移动优先与桌面优先 (12)4.4 前端优化 (13)4.4.1 代码优化 (13)4.4.2 功能优化 (13)4.4.3 用户体验优化 (13)第5章后端开发 (13)5.1 服务器端编程语言 (13)5.1.1 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13)5.1.2 语言规范与编码规范 (13)5.2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3)5.2.1 数据库选型 (13)5.2.2 数据库设计 (14)5.2.3 数据库管理 (14)5.3 后端框架与库的使用 (14)5.3.1 选择合适的后端框架 (14)5.3.2 使用第三方库和工具 (14)5.4 接口设计与开发 (14)5.4.1 接口规范 (14)5.4.3 接口文档编写 (14)5.4.4 接口测试与优化 (14)第6章网站测试 (14)6.1 测试策略与计划 (14)6.1.1 测试目的 (14)6.1.2 测试范围 (15)6.1.3 测试方法 (15)6.1.4 测试环境 (15)6.1.5 测试人员 (15)6.1.6 测试时间表 (15)6.2 功能测试 (15)6.2.1 功能测试内容 (15)6.2.2 测试用例设计 (15)6.2.3 测试执行 (15)6.2.4 缺陷管理 (15)6.3 功能测试 (15)6.3.1 功能测试内容 (15)6.3.2 功能测试工具 (15)6.3.3 测试场景设计 (15)6.3.4 功能调优 (15)6.4 安全测试 (16)6.4.1 安全测试内容 (16)6.4.2 安全测试工具 (16)6.4.3 测试方法 (16)6.4.4 安全缺陷修复 (16)第7章网站部署与上线 (16)7.1 部署策略与方案 (16)7.1.1 部署目标 (16)7.1.2 部署策略 (16)7.1.3 部署方案 (16)7.2 服务器配置与优化 (16)7.2.1 服务器选型 (16)7.2.2 服务器配置 (17)7.2.3 服务器优化 (17)7.3 数据迁移与备份 (17)7.3.1 数据迁移 (17)7.3.2 数据备份 (17)7.4 网站上线与监控 (17)7.4.1 网站上线 (17)7.4.2 网站监控 (17)第8章网站运营与维护 (17)8.1 内容管理 (17)8.1.1 内容规划 (18)8.1.3 内容推广 (18)8.2 用户反馈与需求更新 (18)8.2.1 用户反馈收集 (18)8.2.2 需求更新 (18)8.3 网站安全与防护 (18)8.3.1 安全防护策略 (18)8.3.2 安全事件处理 (18)8.4 网站功能监控与优化 (19)8.4.1 功能监控 (19)8.4.2 功能优化 (19)第9章网站推广与优化 (19)9.1 搜索引擎优化(SEO) (19)9.1.1 关键词研究 (19)9.1.2 网站结构优化 (19)9.1.3 网站内容优化 (19)9.1.4 技术优化 (19)9.1.5 外部建设 (19)9.2 网络营销策略 (19)9.2.1 内容营销 (19)9.2.2 社交媒体营销 (19)9.2.3 邮件营销 (19)9.2.4 网络广告投放 (20)9.3 数据分析与改进 (20)9.3.1 数据收集与统计 (20)9.3.2 数据分析 (20)9.3.3 改进措施 (20)9.4 合作与推广 (20)9.4.1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20)9.4.2 线上线下活动策划 (20)9.4.3 媒体报道与口碑传播 (20)9.4.4 会员制度与激励机制 (20)第10章项目总结与评估 (20)10.1 项目成果展示 (20)10.1.1 功能模块 (20)10.1.2 页面设计 (21)10.1.3 用户体验 (21)10.2 项目问题与改进 (21)10.2.1 技术问题 (21)10.2.2 项目管理问题 (21)10.2.3 改进措施 (21)10.3 团队协作与评估 (21)10.3.1 团队协作 (21)10.3.2 团队评估 (21)10.4 项目经验总结与分享 (22)10.4.1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22)10.4.2 技术选型的合理性 (22)10.4.3 团队协作与沟通 (22)10.4.4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22)10.4.5 不断学习与创新 (22)第1章项目立项与需求分析1.1 项目背景与目标1.1.1 项目背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网站作为企业品牌宣传、产品推广、客户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开发与优化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平台建设方案第1篇网络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平台已成为企业、政府及各类组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手段。

为响应国家政策,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合法合规的网络平台,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二、建设目标1. 合法合规:确保网络平台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维护网络安全稳定。

2. 高效稳定: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确保平台运行高效稳定,满足用户需求。

3. 易用性强:优化用户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用户操作难度。

4. 扩展性好:预留充足的扩展空间,为平台未来升级改造提供便利。

三、方案设计(一)平台架构1. 基础设施层: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弹性可扩展的硬件资源池,满足平台运行需求。

2. 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确保数据安全、高效存储。

3. 业务逻辑层: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确保业务逻辑清晰、高效。

4. 用户界面层:采用响应式设计,满足多终端访问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二)关键技术1. 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硬件资源的弹性扩展,降低运维成本。

2. 分布式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保障数据安全。

3. 安全防护: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确保平台安全可靠。

4. 响应式设计:基于HTML5、CSS3等技术,实现多终端适配,提升用户体验。

(三)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信息的注册、认证、权限分配等功能,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2. 内容管理:提供文章发布、编辑、删除等功能,支持多格式内容展示。

3. 互动交流:设立评论、点赞、分享等功能,促进用户互动,提高用户粘性。

4. 数据分析:收集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

5. 消息推送:根据用户需求,推送相关资讯、通知等信息,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合法合规性分析1.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

医院CA认证建设方案

医院CA认证建设方案

医院CA认证建设方案医院CA(数字证书认证机构)认证是指通过CA机构对医院的数字身份进行认证,确保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机构,其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信度对于病人、医护人员、机构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医院CA认证建设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在日常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隐私数据不被泄露并能够准确识别身份,引入CA认证机构成为必然选择。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医院CA认证体系,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信度,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2.管理和控制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身份认证,防止冒名顶替和信息被篡改。

3.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可信度,增强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4.降低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设流程和步骤1.系统分析和需求调研:详细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分析现有安全风险和问题,明确CA认证的需求和目标。

2.CA机构选择和合作:选择符合行业要求且信誉良好的CA机构,与其合作建立CA认证系统,签订合作协议。

3.系统设计和开发:根据医院的需求,设计CA认证系统的架构,包括身份识别、数字证书管理、安全控制等模块,开发系统。

4.系统测试和调试:进行系统集成测试,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5.上线部署和培训:将CA认证系统部署到医院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系统的正常使用。

6.运行和维护:对CA认证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修复漏洞、更新证书、备份数据等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关键技术和措施1.密钥管理:建立合理的密钥管理制度,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密钥泄露和被篡改。

2.数字证书管理:建立数字证书的注册、验证、分发和注销机制,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软件部署实施方案

软件部署实施方案
四、实施范围
1.软件选型与采购: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产品。
2.系统部署:包括软件安装、配置、调试等。
3.系统集成:实现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
4.培训与支持:为员工提供培训、指导和持续支持。
5.系统验收:评估系统性能、功能及稳定性。
五、实施步骤
1.需求分析与评估
(1)与业务部门深入沟通,明确业务需求。
第2篇
软件部署实施方案
一、引言
为适应业务发展需求,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公司计划部署一套新的软件系统。本方案旨在明确部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任务分配、时间节点及风险管理,确保软件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二、项目目标
1.完成软件系统的选型、采购、部署和上线。
2.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3.提高员工对新系统的操作熟练度和业务处理能力。
十、项目评估与总结
1.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持续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本实施方案旨在确保软件系统部署的顺利进行,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项目进度和风险,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各部门应密切协作,共同为项目的成功实施贡献力量。
(2)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流程、接口等。
(3)开展系统开发工作,确保满足业务需求。
4.系统部署与调试
(1)制定详细的部署计划,明确时间表、人员分工等。
(2)按照部署计划,进行软件安装、配置、调试等。
(3)确保系统部署过程中,不影响现有业务正常运行。
5.系统集成与测试
(1)开展系统集成工作,实现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
(3)确保系统部署过程中,不影响现有业务的正常运行。

奇安信网关云安全引擎R10.0.0用户配置手册说明书

奇安信网关云安全引擎R10.0.0用户配置手册说明书

用户配置手册(适用于:R10.0.0引擎版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26号院1号邮编:100044版权声明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图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为奇安信集团(指包括但不限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网康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奇安信集团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段。

修订记录目录前言 (13)免责声明 (14)1设备部署 (15)1.1设备面板 (15)1.2部署方式 (16)1.3登录Web管理系统 (17)1.4网络配置和部署 (17)2快速入门 (17)2.1登录系统 (17)2.2工作窗口介绍 (19)2.3主要菜单介绍 (20)2.4工具栏说明 (21)2.4.1告警信息详情 (21)2.4.2通知信息详情 (21)2.4.3在线客服 (22)2.4.4bypass开关 (22)2.4.5在线帮助 (22)2.4.6立即生效 (22)2.5重置超管密码 (23)2.6常用操作 (25)2.6.1列表操作 (25)2.6.2文本框输入限制 (26)2.6.3光标悬停 (27)2.6.4常用配置操作 (27)3首页 (28)3.1等级展示 (30)3.2管控效果 (30)3.3运行状态 (31)3.4当前特征库规模 (32)3.5安全状态 (33)3.6业务风险状态 (33)3.7外发状态 (34)3.8应用使用状态 (35)4系统监控 (35)4.1设备信息 (35)4.1.1资源 (36)4.1.2授权 (36)4.1.3网口 (37)4.1.4系统 (37)4.2网络流量 (38)4.2.1网络概况 (38)4.2.2实时流速 (41)4.3在线用户 (43)4.3.1过滤条件管理 (45)4.4会话连接 (49)4.4.1过滤条件管理 (50)4.5流量管理监控 (53)4.5.1限额监控 (53)4.5.2通道监控 (58)4.6异常行为监控 (61)4.6.1爬虫监控 (61)4.6.2共享接入监控 (62)4.7失陷主机监控 (68)4.8故障监控中心 (70)4.8.1网络故障监测 (70)4.8.2权限策略故障监测 (72)4.8.3设置过滤条件 (74)4.8.4清空过滤条件 (76)4.8.5用户认证故障监测 (76)4.8.6设置过滤条件 (77)4.8.7清空过滤条件 (78)4.8.8Web访问质量监测 (78)4.8.9单用户检测 (83)4.9临时屏蔽IP (85)4.9.1新建临时屏蔽IP (86)5上网安全 (87)5.1网络攻击防护 (87)5.1.1流量报警配置 (89)5.1.2ARP防护报警 (89)5.1.3DDoS防护配置 (89)5.2恶意网站防护 (90)5.3病毒文件云查 (91)5.4失陷主机检测 (93)5.5异常行为管控 (94)5.5.1爬虫行为管控 (94)5.5.2共享接入策略 (95)5.6访问控制策略 (102)5.6.1新建访问控制策略 (104)5.7协同防御 (105)5.7.1镜像流量外发 (105)5.7.2解密流量外发 (108)5.7.3ICAP策略 (109)5.7.4NGSOC/天眼联动 (115)6上网管理 (116)6.1策略网段 (117)6.1.1新建策略网段 (118)6.2黑白名单 (118)6.2.1IP黑白名单 (119)6.2.2域名黑白名单 (122)6.2.3发帖免审计名单 (126)6.2.4特权用户 (128)6.3应用控制策略 (132)6.3.1新建应用控制策略 (135)6.4上网审计策略 (137)6.4.1网页浏览策略 (139)6.4.2网页搜索策略 (144)6.4.3发帖审计策略 (147)6.4.4邮件审计策略 (150)6.4.5文件审计策略 (155)6.4.6IM审计策略 (159)6.4.7数据库审计策略 (163)6.4.8协议审计策略 (167)6.4.9虚拟身份审计策略 (189)6.5流量管理 (191)6.5.1带宽通道对象 (191)6.5.2通道控制策略 (196)6.5.3每用户控制策略 (201)6.6客户端管控 (221)6.6.1客户端检测对象 (221)6.6.2客户端推送 (240)6.6.3客户端联动策略 (249)6.7SSL解密 (282)6.7.1SSL解密主机 (283)6.7.2解密白名单 (286)6.7.3解密证书管理 (287)6.7.4解密协议配置 (290)6.7.5解密策略 (294)6.7.6根证书推送 (297)6.8代理上网 (301)6.8.1全局配置 (302)6.8.2代理上网策略 (303)6.8.3代理认证策略 (311)6.9安全软件准入 (316)6.9.1安全软件准入对象 (316)6.9.2安全软件准入策略 (319)6.10广告推送 (322)6.10.1广告对象 (322)6.10.2广告推送策略 (326)7数据防泄漏 (331)7.1外发途径管控 (331)7.1.1新建外发途径管控策略 (333)7.2外发文件限制 (335)7.2.1新建外发文件限制策略 (337)7.3外发内容过滤 (339)7.3.1敏感信息对象 (339)7.3.2外发内容过滤 (341)8业务防护 (345)8.1业务系统对象 (345)8.1.1新建业务系统对象 (346)8.2业务访问策略 (347)8.2.1新建业务访问策略 (349)8.3业务安全防护 (351)8.3.1文件hash对象 (351)8.3.2入侵防护 (353)8.3.3病毒防护 (354)8.3.4沙箱检测 (356)9用户管理 (358)9.1组织结构 (358)9.1.1新建普通组 (361)9.1.2新建权限组 (363)9.1.3新建镜像组 (365)9.1.4新建用户 (366)9.1.5批量处理 (369)9.1.6扩展属性设置 (371)9.2认证管理 (372)9.2.1透明识别配置 (373)9.2.2认证服务配置 (388)9.2.3认证页面配置 (413)9.2.4认证高级配置 (425)9.3认证策略 (431)9.3.1新建认证策略 (433)9.4第三方服务器 (438)9.4.1服务器 (438)9.4.2LDAP服务器类型 (459)9.4.3Windows集成身份认证 (463)9.5用户导入 (465)9.5.1外部服务器导入 (465)9.5.2IP导入 (471)9.5.3文件导入 (474)9.6其他配置 (475)9.6.1免认证IP (475)9.6.2免认证域名 (477)9.6.3用户绑定 (478)9.6.4成功页面推送策略 (487)9.6.5交换机配置 (490)9.6.6多设备上线联动 (493)9.6.7分时访问配置 (494)10对象管理 (496)10.1时间对象 (496)10.1.1新建时间对象 (497)10.2用户 (498)10.2.1用户对象 (498)10.2.2属性组 (501)10.3策略 (505)10.3.1应用协议对象 (505)10.3.2网站分类对象 (513)10.3.3关键字对象 (518)10.3.4文件类型对象 (521)10.4IP对象 (523)10.4.1新建IP对象 (525)10.5MAC对象 (526)10.5.1新建MAC对象 (528)10.6服务对象 (529)10.6.1新建服务对象 (530)10.7位置对象 (531)10.7.1新建普通组 (533)10.7.2新建位置 (534)10.8阻塞页面 (535)10.8.1新建阻塞页面 (538)10.9报警对象 (539)10.9.1新建报警对象 (541)11数据中心 (542)11.1通用操作 (542)11.1.1设置过滤条件 (542)11.1.2过滤条件管理 (544)11.1.3导出和发送日志 (545)11.2日志总览 (546)11.3上网安全日志 (547)11.3.1网络防护日志 (548)11.3.2安全防护日志 (550)11.3.3爬虫检测日志 (554)11.3.4共享接入日志 (556)11.3.5协同防御日志 (557)11.4上网管理日志 (560)11.4.1应用日志 (560)11.4.2审计日志 (564)11.4.3客户端管控日志 (592)11.4.4SSL解密日志 (594)11.4.5代理上网日志 (595)11.4.6安全软件准入日志 (597)11.5数据防泄漏日志 (598)11.5.1外发途径管控 (598)11.5.2外发文件限制 (600)11.5.3外发内容过滤 (601)11.6业务防护 (602)11.6.1业务访问日志 (602)11.6.2业务防护日志 (604)11.7上线日志 (607)11.8策略告警日志 (609)11.9系统日志 (611)11.9.1操作日志 (611)11.9.2系统告警日志 (612)11.9.3短信发送日志 (614)11.10日志存储管理 (615)11.10.1外部数据中心 (615)11.10.2日志导出 (618)11.10.3日志归档 (622)11.11统计 (623)11.11.1收藏中心 (624)11.11.2订阅中心 (625)11.11.3网站分类 (627)11.11.4搜索关键字 (630)11.11.5论坛发帖 (632)11.11.6应用活动 (635)11.11.7邮件收发 (637)11.11.8IM聊天 (640)11.11.9文件审计 (643)11.11.10上网时长 (645)11.11.11安全防护 (648)11.11.12通道分析 (656)11.12报表中心 (661)11.12.1报表列表 (661)11.12.2订阅历史 (685)12网络配置 (686)12.1模式配置 (686)12.1.1网关模式配置 (686)12.1.2网桥模式配置 (690)12.1.3镜像模式配置 (692)12.2接口配置 (695)12.2.1物理口 (695)12.2.2桥接口 (697)12.2.3网关接口 (699)12.2.4镜像口 (706)12.2.5Trunk接口 (707)12.2.6GRE接口 (710)12.2.7聚合链路接口 (712)12.2.8镜像外发接口 (714)12.3管理口配置 (715)12.4路由配置 (717)12.4.1自定义地址 (717)12.4.2策略路由 (720)12.4.3负载均衡 (723)12.4.4静态路由 (737)12.4.5动态路由 (740)12.5域名解析配置 (746)12.6DHCP服务 (747)12.6.1新建DHCP服务 (749)12.7NAT策略 (750)12.7.1源NAT策略 (750)12.7.2目的NAT策略 (753)12.8VPN配置 (756)12.8.1隧道配置 (757)12.8.2隧道状态 (760)12.8.3VPN证书管理 (761)12.9高级配置 (763)12.9.1MSS配置 (763)12.9.2协议解封装配置 (764)12.9.3静态ARP配置 (766)13系统配置 (767)13.1服务授权 (767)13.1.1产品授权 (768)13.1.2增值服务授权 (769)13.1.3系统升级授权 (770)13.1.4恶意网站防护授权 (770)13.1.5杀毒服务授权 (771)13.1.6失陷主机检测授权 (771)13.1.7沙箱检测授权 (772)13.1.8入侵防护库升级授权 (772)13.2日期与时间 (773)13.3界面配置 (774)13.4权限配置 (775)13.4.1权限模式 (777)13.4.2普通模式的权限配置 (778)13.4.3三权模式的权限配置 (787)13.5邮件服务器 (790)13.6集中管理 (791)13.7HA配置 (793)13.7.1网关模式HA配置 (793)13.7.2网桥和镜像模式HA配置 (797)13.8系统更新 (800)13.8.1版本升级 (800)13.8.2Hotfix (802)13.8.3特征库更新 (804)13.8.4升级代理 (808)13.9系统维护 (809)13.9.1配置备份恢复 (809)13.9.2诊断工具 (813)13.9.3网管工具 (814)13.9.4补丁安装 (816)13.9.5关机重启 (817)13.9.6远程连接 (818)13.9.7资料查询 (819)13.10高级配置 (823)13.10.1系统参数 (823)13.10.2审计参数 (829)13.10.3控制参数 (832)13.10.4短信服务器 (833)13.10.5设备认证模式 (843)14附录 (844)14.1正则表达式 (844)14.2AD嗅探器安装指导 (847)14.2.1AD嗅探器服务版配置步骤 (848)14.2.2AD嗅探器绿色版配置步骤 (850)14.3AD登陆注销脚本安装指导 (852)14.3.1登陆注销脚本配置步骤 (852)14.3.2登陆注销脚本参数说明 (857)14.4AD域证书服务器部署指导 (858)14.5使用非管理员组账号进行AD服务器监控权限的设置 (860)14.5.1域服务器上开启登录账户的查看日志权限 (861)14.5.2域服务器上开启COM远程访问权限 (861)14.5.3域服务器上开启登录账户WMI权限 (865)14.6微信认证第三方服务器部署指导 (867)14.6.1场景一嵌入代码说明 (868)14.6.2场景二嵌入代码说明 (871)14.6.3demo实例 (873)14.7企业微信开发者平台配置 (875)14.7.1企业微信认证流程 (875)14.7.2企业微信配置前提条件 (876)14.7.3企业微信开发平台配置 (876)14.8阿里钉钉开发者平台配置 (881)14.8.1阿里钉钉认证流程 (881)14.8.2阿里钉钉开认证前提条件 (881)14.8.3阿里钉钉开发者平台配置-新版 (881)14.8.4阿里钉钉开发者平台配置-旧版 (882)14.8.5阿里钉钉开发者平台配置-录入配置-新版 (883)14.8.6阿里钉钉开发者平台配置-录入配置-旧版 (885)14.9受限Shell (886)14.10API接口文档 (886)前言帮助手册包括十四章,用于快速引导管理员了解并使用本产品,以及帮助管理员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运维部组织架构岗位说明与工作流程

运维部组织架构岗位说明与工作流程

运维部组织架构岗位说明与工作流程一、运维部组织架构运维部门作为企业的技术支持部门,其组织架构必须要合理,以便能够有效地开展运维工作。

通常来说,运维部门可按如下组织架构设置:1. 部门主管:负责整个运维部门的管理和运营,属于高级管理岗位。

2. 运维经理:如果部门规模比较大,可以拥有运维经理这一岗位,负责制定运维部门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并对各运维小组进行管理协调。

3. 运维工程师:是运维部门的核心人员,主要负责企业信息化系统环境的搭建、维护、升级和优化,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系统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4. 运维助理:通常是刚刚进入运维部门的新人,需要接受运维工程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前辈们处理简单的运维工作,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 运维实习生:公司为了实现人才储备会招更多的运维实习生,这些实习生属于暂无薪金支持的实习职位,主要起到锻炼实习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融入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时也为公司发掘人才,后续可根据实习生的表现安排其转正。

二、工作流程运维部门的工作流程包括了门户上线部署、日常维护、运行监管、技术支持等环节:1. 门户上线部署:门户上线涉及到服务器的搭建、数据库的建立、应用的安装、配置文件的调整等多个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项目启动:由项目经理启动项目,对整个门户上线进行规划和分析,制定初步计划。

(2)需求确认:运维部门与业务部门或IT 部门就门户需求进行讨论和确认,定下交付时间。

(3)搭建服务器环境: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并配置好相关环境参数。

(4)数据库建立:根据业务需求建立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并进行参数设置。

(5)安装应用:安装业务所需的应用程序,例如Web容器、Java程序等。

(6)配置文件调整: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配置文件的调整,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7)上线测试:对门户进行测试,检查是否符合业务需求,能否正常运行。

(8)上线部署:将门户正式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2. 日常维护:日常维护工作需要对服务器系统和网络设备及时进行监视和维护,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1)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服务器系统和网络设备的状态,像CPU使用率、磁盘空间、内存使用情况等进行监控。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研发项目实施方案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研发项目实施方案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研发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 (3)2.1 功能需求 (4)2.1.1 系统概述 (4)2.1.2 功能模块划分 (4)2.2 功能需求 (5)2.2.1 响应时间 (5)2.2.2 数据处理能力 (5)2.2.3 系统稳定性 (5)2.2.4 系统安全性 (5)2.2.5 系统兼容性 (5)2.3 可行性分析 (5)2.3.1 技术可行性 (5)2.3.2 经济可行性 (5)2.3.3 运营可行性 (5)2.3.4 法律可行性 (5)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1 系统架构总体设计 (5)3.2 模块划分 (6)3.3 技术选型 (6)第四章硬件设施配置 (7)4.1 设备选型 (7)4.2 网络布局 (7)4.3 安全保障 (8)第五章软件系统开发 (8)5.1 系统开发流程 (8)5.1.1 需求分析 (8)5.1.2 系统设计 (8)5.1.3 编码实现 (8)5.1.4 系统测试 (8)5.1.5 部署上线 (8)5.2 关键技术研究 (9)5.2.1 数据挖掘技术 (9)5.2.2 人工智能算法 (9)5.2.3 云计算技术 (9)5.3 系统模块设计 (9)5.3.1 用户管理模块 (9)5.3.2 仓库管理模块 (9)5.3.3 库存管理模块 (9)5.3.4 出入库管理模块 (9)5.3.5 数据统计模块 (9)第六章数据库设计与实施 (9)6.1 数据库需求分析 (10)6.1.1 功能需求 (10)6.1.2 功能需求 (10)6.2 数据库结构设计 (10)6.2.1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0)6.2.2 数据库索引设计 (10)6.3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11)6.3.1 数据库实施 (11)6.3.2 数据库维护 (11)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1)7.1 系统集成策略 (11)7.1.1 集成原则 (11)7.1.2 集成流程 (11)7.2 测试方法与流程 (12)7.2.1 测试方法 (12)7.2.2 测试流程 (12)7.3 测试结果分析 (12)7.3.1 单元测试分析 (12)7.3.2 集成测试分析 (13)7.3.3 系统测试分析 (13)7.3.4 压力测试分析 (13)第八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3)8.1 项目实施计划 (13)8.2 项目进度管理 (14)8.3 项目风险管理 (14)第九章培训与运维 (15)9.1 培训计划 (15)9.2 运维体系构建 (15)9.2.1 运维团队组建 (15)9.2.2 运维流程制定 (15)9.2.3 运维工具和平台 (16)9.3 故障处理与优化 (16)9.3.1 故障分类 (16)9.3.2 故障处理流程 (16)9.3.3 故障处理与优化措施 (16)第十章项目验收与评价 (17)10.1 验收标准与流程 (17)10.2 项目成果评价 (17)10.3 项目总结与展望 (18)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物流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与应用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168.1.1 192.168.1.222
2. 背景说明:在本例中,防火墙和三 层交换 之间 是一个独立的网段, 三层交换机 的默认路由指向 防火 墙内网口,防火墙 配置了去往内网 三个网段的 静态路由,下一跳均指 向 三层交换机;
10.1.1.0 /24 10.1.2.0 /24 10.1.3.0 /24
Console口登录网康产品
如果忘记IP,通过console口登录CLI命令行,查看设备IP。 串口进入ICG的后台,动画演示 用户是icgadmin ,密码是netentsec
Thank You!
2、ICG抓包、分析,深度检测至第 七层;
3、ICG 根据策略 记录数据包(审 计)、中断连接(控制);
……
各部门用户
……
目录
1
网康设备(ICG)简介
2
ICG基本运行原理
3 典型网络环境部署方案
1、单路串接
公网地址
1. 用户的网络中有3层交换设备,ICG 放置在3层交换设备和出口防火墙之 间。拓扑图如下:
两端线序不一样,交叉线;
上线注意事项-2
上线前 一定要将引擎 停止,上线成 功后 再开启引擎!
上线注意事项-3
上线成功后,记录相关信息: 1、网线上标记清楚上联下联、内口/外口、管理口等信息 2、记录新开局后的拓扑结构、上下行设备的端口连接信息,
内口/外口/管理口 3、最好在相关位置贴好标签。
日常维护
网康产品的管理配置方法: • 通过WEB介面配置,登录web界面 • 通过console口配置,登录CLI界面 • 通过SSH配置,远程登录CLI界面
寻求帮助
1、界面帮助 在web管理界面最右上方, 点击“?”
2、设备出现异常后,立即联系 网康售后部门或网康工程师
• 售后电话:400-678-3600
产品定位:互联网行为管理专家
网页过滤
工作相关信息 新闻、娱乐等 黄色网站等
带宽管理
MSN HTTP SMTP P2P
上网行为管理 (ICG)
应用控制 内容审计
目录
1
网康设备(ICG)简介
2
ICG基本运行原理
ICG基本运行原理
Internet 防火墙
网康 ICG 核心交换
1、数据包 经过网康ICG 去往外网;
2、双入双出
1. 用户的网络中有3层交换设备,ICG 放置在3层交换设备和出口防火墙之 间。拓扑图如下:
2. 背景说明:在本例中,防火墙下有 两条链路,网康ICG串接在两条链路 之间,ICG下面两条链路各接一台交 换机;
具体配置
1、两条链路分别配置IP地 址;
2、只有一个网关,写两条 链路中 任意一个出口 网关都行
具体配置
• A. 【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网络配置】—〉【模式选择】: 选NS-ICG网桥模式: IP地址: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网段的可用地址,如 192,168.196.2; IP掩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255.255.255.0。 缺省网关:路由器内网接口;
• B.【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网络配置】—〉【高级配 置】—〉【路由配置】:要配置去往内网三个网段的静态路由,下一跳均 指向三层交换机;(可选)
3、两条线路的IP地址不能 在同一网段,且管理口 地址也不能与双桥 在 同一网段!
目录
1
网康设备(ICG)简介
2
ICG基本运行原理
3 典型网络环境部署方案
4
设备上线及日常维护
上线注意事项-1
设备与路由器、防火墙、代理服务 器相连使用交叉线; 与交换机相连用直连线;注意区分
两端线序一样,是直连线;
我们已经持续 5 年为中国的用户提供专业的互联网管理及顾问服务 我们正在以每年 300% 的速度 展现我们的价值 我们致力于 “以人为本”的互联网管理思路、“以人为本”的技术呈现 我们致力于在网络的“第八层”实现人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1
网康设备(ICG)简介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邮件网关
IPS+病毒网关
QOS / SIG 提供服务保障
企业网入口
边界防御体系 网康ICG
核心网络
1、上网行为管理 是 网络安全管理 体系中 重要的一个环节。
2、网康ICG 作为一款专业的硬件 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一般串接在核 心交换机与网络边界之间。
3、网康ICG 的一般工作模式是透 明网桥,不影响原有网络结构,不 改变原有网络配置。
网康科技公司培训教程
网络部署及上线指导
2009.9 更新-冯涛
网康公司简介
北京网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网康科技】,运营总部设在北京。 网康科技致力于研 究有效的管理,控制,优化互联网业务的内容,流量及行为后果。提供全面的互联网行为 管理解决方案。产品设计实现与应用紧紧围绕“用户”和“上网行为”这两个核心元素, 核心产品名称:网康互联网控制网关(NS-IC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