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复习试题库(学生版)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饮食文化中,被誉为“四大菜系”的是以下哪四个?A. 川菜、鲁菜、粤菜、苏菜B. 川菜、鲁菜、粤菜、闽菜C. 川菜、鲁菜、苏菜、浙菜D. 粤菜、苏菜、浙菜、闽菜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烹饪方法?A. 炒B. 炸C. 蒸D. 煮答案:D3. 以下哪种食材不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常用的?A. 豆腐B. 土豆C. 蘑菇D. 奶酪答案:D4.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个节日与吃粽子有关?A. 春节B. 元宵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5.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物不是以地域命名的?A. 北京烤鸭B. 四川火锅C. 广东早茶D. 扬州炒饭答案:B6.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调料不是常用的?A. 酱油B. 醋C. 盐D. 咖喱答案:D7.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物不是以动物命名的?A. 狮子头B. 鱼香肉丝C. 蚂蚁上树D. 宫保鸡丁答案:C8.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物是北方地区特有的?A. 粽子B. 汤圆C. 饺子D. 月饼答案:C9.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物是南方地区特有的?B. 汤圆C. 饺子D. 月饼答案:A10.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物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A. 粽子B. 汤圆C. 月饼D. 饺子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饮食文化中,_____被称为“国菜”,是北京的传统名菜。

答案:北京烤鸭2. 中国饮食文化中,_____是四川菜系的代表,以其麻辣味著称。

答案:麻婆豆腐3. 中国饮食文化中,_____是广东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其薄皮大馅著称。

答案:虾饺4. 中国饮食文化中,_____是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甜品,以其香甜软糯著称。

答案:糖藕5. 中国饮食文化中,_____是山东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以其筋道著称。

答案:煎饼6. 中国饮食文化中,_____是浙江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其鲜美著称。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L早在(),我国就形成了鲁、苏(淮扬)、粤、川〃四大菜系〃。

[单选题]*A、秦汉时期B、唐朝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早在明清时期,我国就形成了鲁、苏(淮扬)、粤、川〃四大菜系〃。

那时, 人们称为〃帮口〃或〃帮口菜〃。

2、()的烹调技法众多,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

[单选题]*A、鲁菜√B、粤菜C、淮扬菜D、川菜答案解析:鲁菜烹调技法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

3、苏菜的代表菜是()[单选题]*A、苏锡菜B、江宁菜C、淮扬菜√D、徐海菜答案解析:苏菜由苏锡菜、江宁菜、淮扬菜、徐海菜等派别组成,以淮扬菜为代表。

4、苏菜的特点不包括()[单选题]*A、用料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B、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C、讲究调味醇正,口味偏咸鲜√D、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答案解析:C项是鲁菜的特点。

5、粤菜的代表名菜是()[单选题]*A、酸菜鱼B s太湖银鱼C、盐水鸭D、白云猪手V答案解析:A项是川菜的代表名菜,B项、C项是苏菜的菜的代表菜。

6、川菜的代表名菜是()[单选题]*A、樟茶鸭子VB s爽口牛丸C、三套鸭D、霸王别姬答案解析:B项是粤菜,C项和D项是苏菜。

7、下列属于北京宫廷菜的是()[单选题]*A、一品官燕VB s东坡脯C、莲花鸡签D、两色腰子答案解析:B项、C项是杭州仿宋菜,D项是开封仿宋菜。

8、孔府菜的典型特点是[单选题]*A s选料讲究,配料严格B、命名极为讲究,寓意深远√C、烹饪中盐、糖各半D、讲究原汁原味答案解析:A项是宫廷菜的特点,C项、D项是谭家菜的特点。

9、谭家菜的典型特点不包括[单选题]*A s烹饪中盐、糖各半B、讲究原汁原味C、慢火细做,追求香醇软烂D s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煽、煨、焙V答案解析:D项是苏菜的烹饪技法。

谭家菜的烹饪技法主要有烧、”会、媚、蒸、扒、煎、烤以及羹汤等。

10、随园菜的代表名菜是[单选题]*A s炒豆腐脑B、白玉虾圆VC、八仙过海D s老蚌怀珠答案解析:A项是宫廷素菜,C项是孔府菜,D项是红楼菜。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食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常用的主要调味品?A. 盐B. 糖C. 醋D. 酱油2.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辣味风味著称?A. 四川B. 广东C. 浙江D. 湖南3. 以下哪一种食物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主食?A. 面条B. 米饭C. 馒头D. 包子4.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材被视为滋补佳品?A. 燕窝B. 鲍鱼C. 龙虾D. 牛肉5.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饮品被视为茶的皇后?A. 龙井茶B. 普洱茶C. 铁观音D. 红茶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的统一。

2. 粤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主要菜系之一。

3. 中国饮食文化中,饭后吃水果是常见的习俗。

4. 花样繁多的烹饪技巧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5. 饮茶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传统之一。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

2.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饮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的体现和作用。

五、应用题请你设计一份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晚宴菜单,并解释每道菜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六、综合题请你结合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谈谈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生活的关系。

以上是一份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考试试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答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试卷3及参考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卷3及参考答案
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即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A柴米B油盐C酱醋D茶酒
2、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饮食结构,其中“五果”是指(。)。
A.XXX、杏、枣、桃、XXX.XXX、杏、蕉、桃、XXX.XXX、杏、蕉、橘、柿D.XXX、杏、枣、桃、柿
3、从这些饮食头脑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饮食结构,其中“五畜”是指(。)。
15、XXX“割肉奉君尽赤忱,但愿主公常腐败”的传说,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A.春节B.元宵节C.腐败节D.端午节
16、“把酒赏菊”“便插茱萸”最有可能说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重阳节
17、我国北方地区流行吃青团的节日是(。)。
A.春节B.清明节C.中秋节D.腊八节
12、在中国比力精确的上菜礼应当是(。)。
A.汤-凉菜-热菜-主食-点心-水果B.凉菜-主食-汤-热菜-水果-点心C.凉菜-热炒-大菜-汤-主食-水果D.水果-凉菜-汤-热炒-主食-点心13、一般来讲,最不可能成为节日起源的因素是(。)。
A.天文历法B.原始崇拜C.特殊纪念D.个人爱好
14、以XXX对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故事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是(。)。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
试卷编号:
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与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强调饮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食用养生与审美欣赏的和谐统一,讲究饮食品的色、香、味、形、器与养协调之美,既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即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中国饮食文化》试题(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先民开始懂得用火是在()。

A.100万年—50万年前 B.180万年前 C.50万年前 D.170万年—180万年前2.中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古农书是()。

A.《千金食治》B.《齐民要术》C.《四民月令》D.《食疗本草》3.关于茶神,人们公认的是()。

A.陆羽B.杜康C.仪狄D.彭祖4.在中国众多的餐具中,最具特色的餐具是( )。

A.匙B.碗C.盘D.筷子5.中国筵宴的孕育萌芽时期是()。

A.新石器时期B.夏商周三代C.秦汉时期D.元明清时期。

6.傣族最隆重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是 ( )。

A. 泼水节B.火把节C.雪顿节D.丰收节1.“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这句话出自()。

A.《醒园录》B.《随园食单》C.《本草纲目》D.《建国方略》2.切、剁、砍等方法属于()。

A.平刀法B.直刀法C.斜刀法D.剞刀法3.谭家菜是()菜的代表之一。

A.民族菜B.宫廷菜C.寺观菜D.官府菜4.回锅肉是()菜的代表菜之一。

A.四川菜B.福建菜C.湖南菜D.江苏菜5.有“液体面包”之称的是()。

A.黄酒B.果酒C.药酒D.啤酒6.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饮茶方法是()。

A.煮茶法B.煎茶法C.泡茶法D.点茶法7.宫廷菜初步形成规模大约在()。

A.清朝B.周朝C.宋朝D.唐朝8.“色绿、香郁、味醇、形美”高度概括了中国绿茶()的特点。

A.洞庭碧螺春B.西湖龙井C.黄山毛峰D.庐山云雾9. 浓香型酒的代表品种是()。

A.五粮液B.茅台酒C.泸州老窖特曲D.古井贡酒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烹饪原料有()。

A.胡豆B.番茄C.辣椒D.番薯E.茄子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菜肴的个性特征主要有()。

A.文化性B.新奇性C.精细性D.乡土性E.生态性3.在中国烹饪科学观念中,“饮食有节”包括()。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中国饮食文化》试题(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先民开始懂得用火是在()。

A.100万年—50万年前 B.180万年前 C.50万年前 D.170万年—180万年前2.中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古农书是()。

A.《千金食治》B.《齐民要术》C.《四民月令》D.《食疗本草》3.关于茶神,人们公认的是()。

A.陆羽B.杜康C.仪狄D.彭祖4.在中国众多的餐具中,最具特色的餐具是( )。

A.匙B.碗C.盘D.筷子5.中国筵宴的孕育萌芽时期是()。

A.新石器时期B.夏商周三代C.秦汉时期D.元明清时期。

6.傣族最隆重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是 ( )。

A. 泼水节B.火把节C.雪顿节D.丰收节1.“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这句话出自()。

A.《醒园录》B.《随园食单》C.《本草纲目》D.《建国方略》2.切、剁、砍等方法属于()。

A.平刀法B.直刀法C.斜刀法D.剞刀法3.谭家菜是()菜的代表之一。

A.民族菜B.宫廷菜C.寺观菜D.官府菜4.回锅肉是()菜的代表菜之一。

A.四川菜B.福建菜C.湖南菜D.江苏菜5.有“液体面包”之称的是()。

A.黄酒B.果酒C.药酒D.啤酒6.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饮茶方法是()。

A.煮茶法B.煎茶法C.泡茶法D.点茶法7.宫廷菜初步形成规模大约在()。

A.清朝B.周朝C.宋朝D.唐朝8.“色绿、香郁、味醇、形美”高度概括了中国绿茶()的特点。

A.洞庭碧螺春B.西湖龙井C.黄山毛峰D.庐山云雾9. 浓香型酒的代表品种是()。

A.五粮液B.茅台酒C.泸州老窖特曲D.古井贡酒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烹饪原料有()。

A.胡豆B.番茄C.辣椒D.番薯E.茄子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菜肴的个性特征主要有()。

A.文化性B.新奇性C.精细性D.乡土性E.生态性3.在中国烹饪科学观念中,“饮食有节”包括()。

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饮食文化中,被誉为“国粹”的是以下哪一项?A. 京剧B. 中国画C. 中华烹饪D. 中国书法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A. 川菜B. 鲁菜C. 粤菜D. 闽菜答案:D3. “满汉全席”起源于哪个朝代?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饮品?A. 茶B. 酒C. 咖啡D. 豆浆答案:C5.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哪个特点?A. 节俭B. 精细C. 粗犷D. 随意答案:B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五味”?A. 酸B. 甜C. 苦D. 辣答案:D7.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有“南米北面”的说法,这主要是指?A. 饮食口味B. 饮食原料C. 饮食习俗D. 饮食烹饪方法答案:B8. “八大菜系”中,以清淡、鲜美著称的是以下哪一项?A. 川菜B. 粤菜C. 鲁菜D. 苏菜答案:B9.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餐具?A. 筷子B. 刀叉C. 碗D. 盘答案:B10.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哪个方面?A. 饮食的重要性B. 饮食的多样性C. 饮食的地域性D. 饮食的社交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些因素对饮食的影响较大?A. 地理环境B. 气候条件C. 经济发展D. 宗教信仰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烹饪技法?A. 炒B. 炖C. 蒸D. 烤答案:ABCD13.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著名的传统小吃?A. 北京烤鸭B. 四川火锅C. 广东早茶D. 上海小笼包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食品?A. 春节的饺子B. 端午节的粽子C. 中秋节的月饼D. 元宵节的汤圆答案:ABCD15.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些是著名的酒类?A. 茅台酒B. 五粮液C. 绍兴黄酒D. 张裕葡萄酒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

饮食文化期末考试题学生版

饮食文化期末考试题学生版

松滋市职教中心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区别不同饮食风味流派的重要标志是A.口味B.地区C.制作者D.消费者2.我国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A.3大类B.5大类C.7大类D.9大类3.“割不正不食”观念的提出者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4.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宴席是A.红楼宴B.孔府宴C.谭府宴D.满汉全席5.唐代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食治专篇,其作者是A.孙思邈B.张仲景C.陈士良D.李时珍6.菜系的初步形成是在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7.中国不同的节日饮不同的酒,吃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是在A.清明节B.端午节C.七夕节D.重阳节8.粤菜主要覆盖在A.长江中游地区B.长江下游地区C.珠江流域D.黄河流域9.用全发酵法制成的茶是A.红茶B.绿茶C.青茶D.黄茶10.蒙古族喜食的、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为丰盛和最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宴席是A.全羊席 B.全狗席 C.全牛席 D.全马席11.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的是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和中国的A.祁红B.滇红C.闽红D.川红12.在菜肴的配色方案中,色彩给人视觉的醒目程度最强的是A.紫色B.绿色C.蓝色D.红色13.饮食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在于A.提高饮食生活水平B.提高饮食消费档次C.提高餐饮环境品味D.提高全民综合素质14.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军礼指的是A.宾客之事B.祭祀之事C.军旅之事D.冠婚之事15.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很多风味菜肴的西南少数民族是A.布朗族B.傣族C.彝族D.白族16.体现出别致的快餐文化的文学作品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7.不同宗教在饮食方面的特点不同,其中服气、服药追求长生不老的文化特点源于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8.赞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诗人是A.陆游B.杜甫C.白居易D.苏东坡19.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要素是A.地理位置B.大众选择C.原料特点D.烹饪方法20.中国餐饮业21世纪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科学化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饮食文化复习题库1、1900年,俄国人首先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

2、生食阶段主要包括从人类的起源到原始社会阶段。

3、中国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的兴起,是有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

4、公元7世纪中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列有《千金食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的专篇。

5、明晚期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把饮食养生思想牢固地建立在科学唯物的基础之上。

6、1330年,元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一书,对饮食养生及食疗、保健思想和成就进行了集大成的工作。

7、中国饮食文化圈中的素食文化圈已不作为一种区位性文化地域空间存在。

8、在中国历史上的饮食文化层中,果腹层是最少“文化特征”的一个文化层次。

9、趋附行走在贵胄达官之门的幕僚,附属于中国历史上的饮食文化层中的贵族层。

10、酒的启蒙知识,是先民通过观察含糖野果在储存过程自然发酵成酒逐渐获得的,被称为谷牙酒。

11、黄酒是中国特有的酿造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饮料酒。

12、1915年,巴拿巴万国博览会,中国茅台酒被评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

13、在清代被誉为“群芳最”和“茶中英豪”,1915年,参加巴拿巴万国博览会获金奖的茶叶是祁红。

14、安徽的名茶,被世人誉为“绿色的金子”的茶叶是屯绿。

15、我国有记载的的一位茶人——人称“丹露祖师”的吴理真。

16、《随园食单》的作者是清代文人袁枚。

17、把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描写推向了极致的、堪称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的名著是红楼梦。

18“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一语出自《千金要方》一书,作者是孙思邈。

19、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的中元节,民间的佛教寺院也大办水陆道场,称为盂兰盆会。

20、最终与动物划清界限、使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是用火熟食。

21、“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语出自《礼记》。

22、标志着饮食文化的雏形大体形成的事件有:火的使用、陶器的发明、烹饪经验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调味方法以后。

23、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的内容有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和食惯制。

24、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

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成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25、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

26、饮食文化区:是具有相同饮食文化属性的人群共同生息、依存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地理单元。

4、饮食文化层:是指在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的社会层次。

27、果腹线:是指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28、饮食文化创造线:是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29、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

30、简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1)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2)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国内饮食文化研究;(3)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热潮;(4)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31、简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

(1)表象与内涵并重;(2)烹饪研究社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3)开展深入重点研究。

32、简述饮食养生和饮食疗疾有何差别?(1)饮食养生是指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2)饮食疗疾是一种针对已发疾病的医治行为。

33、简述中国历代饮食文化的心理特征。

(1)民族性;(2)阶层性;(3)时代性;(4)复杂性。

34、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并举例说明。

(1)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2)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3)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

例略。

35、简述素食文化圈的形成原因。

(1)东汉至南北朝的数百年间,政治动乱和战乱,使广大民众食难果腹,长久处于“疏食饮人”的准素状态;(2)佛教的大兴盛,大普及以及道教教义的号召;(3)上层人士的身体力行、极力倡导。

36、简述当代中国人餐饮的文化特征。

(1)外食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2)家庭餐桌和灶房的历史性变革;(3)餐饮经营中文化与文明主题的突显。

37、简述酒的功能有哪些?(1)营养、保健、医疗功能;(2)礼仪交际功能;(3)政治功能;(4)其他功能,如料酒的烹调美味功能,酿酒业的经济功能等。

38、简述四川茶馆的功能。

(1)信息交流功能;(2)民间会社联谊功能;(3)仲裁功能;(4)文化功能;(5)经济交易的功能。

39、简述饮食民俗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政治因素;(5)其他因素。

40、简述菜系的形成因素有哪些?答:(1)与主料、配料和烹调方法有关;(2)与当地富庶程度、官宦和富绅有关;(3)与生活环境和物产有关。

41、简述茶的基本茶类有哪些?并就每种茶类中的列举出一个名茶代表。

答:(1)绿茶,西湖龙井;(2)红茶,祁门红茶;(3)青茶,安溪铁观音;(4)白茶,银白毫;(5)黄茶,君山银针;(6)黑茶,普洱茶。

42根据现代宴席礼仪的餐桌排列原则要求,用圆圈表示餐桌在下图所示的长方形房间里画出七桌的桌次排列。

43、试论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1)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

主要有①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②中国在“吃”的压力和引力作用下,对可食原料的开发极为广泛。

例略。

(2)进食选择的丰富性。

①上层饮食社会层追求多样和多变的丰富心理;②庶民社会补充调剂的多样和多变的努力。

例略。

(3)肴馔制作的灵活性。

①上层社会的示夸。

悦目和适口之需;②下层社会民众平居三餐的餐色也充分体现了灵活性。

例略。

(4)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

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封建政治的保守性;②商品经济的极不发达和广大庶民生活的非常贫苦,使得各区域的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上保持着极强的“地方性”。

例略。

(5)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

①只要有人际往来,就有文化的交流;②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关乎人们养生活命的基本物质需要,即以食物能食的实用性为全体人类所需要,有不同文化区域间的通融性。

例略。

44、试论述中国历史上各饮食文化层的典型代表及其文化特征。

(1)果腹层——乡村村民,主要表现为“粗陋”、“无奈”:①清新宁静的村野情趣;②粗糙简单的饮食基调;③浊酒一碗亦柑畅。

(2)小康层——普通市民,主要表现为“俗”、吃“实在”:①食品质朴可口;②食品制作简便易行;③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习俗演变和历史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富家层——士大夫,主要表现为“雅”、吃“滋味”:①从倾心关注外部世界到讲究饮食艺术;②饮食别致、格调高雅、菜品味美。

(4)贵族层——衍圣公府,主要表现为“尊贵”、吃“礼仪气派”:①声名显赫的贵族之家;②华筵广张的贵族气派;③鲜明的私家风格;④厚重的文化氛围。

(5)宫廷层——清宫御膳①华贵尊荣、气势恢宏;②礼制隆重和程序严格;③奢侈靡费、赏膳市恩。

45、试论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

(1)茶道的源流之别:中国茶道是母体,日本茶道是分支,是流。

(2)茶道的内涵不同:中国茶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诸家思想为一体,日本茶道反映了中国禅宗思想的“苦寂”,吸收儒家的“和敬”有限。

(3)茶道的美学意境有别:中国茶道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

(4)茶道的影响层面有异:中国茶道的影响层面宽广,更具有民众性,日本茶道更具有典型性,属上层社会的。

46、如何理解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字主张?答:孔子的八字主张是孔子的饮食思想和原则的概括,最初用在祭祀饮食规格上,后来扩展到人民日常的饮食生活中,即食物原料的选择、加工、制作都要严肃认真、重视卫生,充分利用物性和发挥技艺水平,使物性的美质的利用和加工技艺的发挥都达到最佳状态。

孔子主张恪守祭礼食规以示敬、慎洁、卫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学的进食原则。

具体来讲:(1)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他就当时祭祀的一般原则而发的,只能放到他关于祭祀食物要求和祭祀饮食规则的意见中区理解;(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字主张,并非孔子对常居饮食的一般观点;(3)“精”、“细”二字,只有放到孔子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条件下才得到正确的理解。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字主张,翻译成今天的语言是:献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颗粒完整的米来烧,脍要切割的尽可能细些。

(自己理解)47、试论中餐公宴进食方式改革的出路与意义。

答:中餐公宴传统人手一筷到底制的进食方式一直处于越来越强烈的责难声中,它的不文明和不卫生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但是,碍于传统势力,改革的呼声虽高,实践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重要原因之一是改革的出路不明确。

在公筷轮流制、小姐分食制、分餐合食制等方式一一被检验出局之后,我们认为“双筷制”是最具可行意义的选择,其意义是:(1)中国人用筷助食的6000年文明不能中断;(2)中国烹饪的艺术性和中餐公宴的和合性得以保全;(3)筷子文化得以提升;(4)宴享场合的文化品位与气氛更加突显;5、“一筷制”的弊端尽除。

因此,可以说:用“双筷制”——每个人用两双筷子吃饭,取代“一筷制”——人手一筷到底制的中餐公宴进食方式不仅是保留而且还是更好张扬中华民族筷子文化的最佳可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