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变形计算

合集下载

崔家岭煤矿采空区岩移变形规律分析

崔家岭煤矿采空区岩移变形规律分析
控单 元 的历 时测值 , 询有无 丢 失 现象 。 四是对 测控 查
口, 使锚头与周 围基岩固结为一体 , 待水泥浆凝 固后
安装 传感器 及底座 。 安装 多点位 移计 时 , 必须 待孔 内水 泥浆 凝 固后 以
自由状态进 行安装 。安装 时对不 同测头或 锚头相 应 的
单元进行各项检查并确认其功能正常后 ,取初始值 , 同 时将 初 始值及 各仪 器 的技 术参 数输 入数 据库 , 入 投 正 常测量 。
次对 钻孔 内采用 自下 而上 的方 法灌注 11 泥浆至 孔 :水
框中输入开始时间及存储周期 , 检查测控单元是否在
所设 定 的时间 间隔 内 自动进 行测 量 。三是启 动定时 测 量 , 量 完后 查 询 相 应测 控 单 元 的历 时 测值 , 测 做好 记 录 , 后 切 断测 控 单元 电源 , 然 稍后 再 开 机重 新查 询 测
好 混凝 土外部 保护 , 行人工 测量 :7 19 2 0 , 4 65 8 4 , 8 365 1. 0 洞底 高程 0 1 4 .m, 装后 孔 口基 点高 程 1 8. 9m。 75 安 2 88 2 4 3 监 测数 据的 采集及 整理计 算方 法
多 点 位移 计 是 用 来 观测 采 空 区垂 直 方 向不 同埋
深的沉降变化 , 测值为正值时 , 仪器受拉 , 测点相对孔 口表现 出一定 的沉降 变化 ; 测值 为 负值 时 , 仪器 受压 , 测点 相对孔 口表现 出一定 的抬升 变化 。 本 时段监测 从
引 黄北 干 线 1号 隧洞 线 路 始 于大 梁 水 库地 下 泵
站 , 马 鞍 山七里 河 一侧 出洞 , 长 4 m, 线 时尽 至 洞 5k 选
可能避开隧洞沿线的煤矿采空区, 但在该隧洞 出口段

采空区地表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及预防措施研究

采空区地表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及预防措施研究

采空区地表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及预防措施研究摘要因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其地下形成采空区,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在采空区上方搭建建筑物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采空区地基不稳,地表建筑物极易出现变形、坍塌等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采空区地表建筑物的变形特征以及应当如何预防建筑物出现上述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和企业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采空区;地表建筑物;变形特征;预防措施前言我国矿产开采方式主要是井工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采空区,随着矿产开采力度加大,采空区的面积和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由于采空区地下失去土岩支撑,原有平衡状态被破坏,在这上面构建的地表建筑物会因为地基不稳,极易出现变形、塌陷、沉降等问题,所以工作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1 采空区地表建筑物的变形特征1.1 斜裂缝在采空区地表建筑物变形中,斜裂缝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墙上裂缝。

主要发生原因是:地表曲率变形使得剪力发生作用,导致建筑物墙体出现因主拉应力强调不足而断裂[1]。

斜裂缝这一变形特征主要出现在地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附近、两端窗间墙和水平砌体带上。

1.2 墙身顶部竖向裂缝在采空区上方,通常建有缺乏钢筋混凝土圈梁、水平配筋砌体带的地表建筑物,由于其没有必要的承载支撑,在受到外界影响时,建筑物墙身顶部则会出现竖向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在建筑物的纵墙上,沿着墙壁长度方向分布,重点地区为墙身顶部和中部,裂缝呈现上宽下窄特征,由墙身顶部沿竖直方向发展,对建筑物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1.3 窗台墙上竖向裂缝窗台墙上属相裂缝的表现特征与墙身顶部竖向裂缝特征相同,皆是上宽下窄,通常是从窗台墙上部开始向下扩展,窗口越宽,裂缝也就会越大,不利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裂缝普遍出现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窗台部位),两端出现该变形的概率较小。

1.4 窗间墙上水平裂缝一般情况下,窗间墙上水平裂缝出现在地表建筑物门窗洞口的上下水平处,其具体表现特点为门窗洞口边缘处裂缝宽度大,两端裂缝宽度小,且出现裂缝的上下部砌体并不会发生错动现象。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研究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研究
第4 0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矿 业安 全 与 环 保
MI N I NG S AF E TY & EN VI RONMEN TA L P ROT E C T I ON
Vo 1 . 40 No . 5
0 c t . 2 0 1 3
王金喜 , 李彦恒 , 孙利辉. 采 空 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研 究[ J ] . 矿 业安全 与环保 , 2 0 1 3 , 4 0 ( 5 ) : 5 — 7 文章编号 : 1 0 0 8 - 4 4 9 5 ( 2 0 1 3 ) 0 5 — 0 0 0 5 — 0 3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e s o u r c e S u r v e y a n d R e s e a r c h f o 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 , H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a n d a n 0 5 6 0 3 8,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s u r f a c e s u b s i d e n c e i n mi n e d — o u t a r e a c a u s e d g r e a t l o s s e s a n d d a ma g e o f S u f r a c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y wa s s t a r t e d w i t h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r o c k ma s s a n d p r e d i c t i o n wa s ma d e o n t h e s u f r a c e mo v e me n t a n d d e f o r ma t i o n wh i c h we r e c a u s e d b y mi n i n g wi t h t h e p r o b a b i l i t y i n t e ra g l me t h o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ma x i mu m s u b s i d e n c e v a l u e w a s 3 . 4 1 m wh i c h W s a o b t a i n e d b y t h e ma xi mu m c lc a u l a t i o n f o mu r l a o f t h e s e mi —i n f i n i t e mi n i n g . Be s i d e s ,b a s e d o n F L AC ,a mo d e l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t h e s t r e s s a n d s u f r a c e mo v e me n t c a u s e d b y mi n i n g we r e s i mu l a t e d,t h e r e s u l t s t a l l i e d we l l w i t h t h e v a l u e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p r o b bi a l i t y i n t e ra g l me t h o d . Ke y wo r d s : mi n e d — o u t a r e a ;s u fa r c e mo v e me n t ;p r o b bi a l i t y i n t e ra g l me t h o d;n u me ic r a l s i mu l a t i o n

高速铁路采空区桥基沉降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高速铁路采空区桥基沉降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Num e r i c a l S i m ul a t i o n o n Br i d g e Fo un da t i o n Se t t l e me nt o f Hi g h- S p e e d Ra i l wa y i n Go a f Ar e a
高速铁路采空 区桥基沉降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黄 太 武
( 中铁 第 四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 武汉 4 3 0 0 6 3 )

要: 通 过 对 采 空 区桥 梁群 桩 基 础 沉 降进 行 数 值 模 拟 , 分 析 采 空 区桩 基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变 形 过 程 及 特 点 , 揭 示不 同
Abs t r a c t :Th i s pa p e r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u me r i c a l m o de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s e t t l e me n t o f b r i d g e p i l e g r o u p f o un d a t i o n i n g o a f a r e a,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d e f o r ma t i o n p r o c e s s a n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i n g o a f a r e a;f ur t h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d e f o r ma t i o n r u l e s u nd e r v a r i o u s e ng i n e e r i n g c o nd i t i o n s we r e d e pi c t e d i n

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

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

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引言。

在矿区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采空区对周围环境和工程设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是指由于采空区下方地层的变形而导致路面或路基沉降的现象。

为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采空区对路基的影响,需要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探讨采空区路基沉降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的建立。

采空区对路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下水位变化和地层变形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地下水位变化会导致路基的软化和下沉,而地层变形则会引起路基的沉降和破坏。

因此,建立采空区路基沉降的计算公式需要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地下水位变化对路基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土壤的湿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根据地下水位变化对路基的影响可以建立如下的计算公式:Δh = K ×ΔG。

其中,Δh表示路基的沉降量,K为地下水位变化系数,ΔG为地下水位的变化量。

地下水位变化系数K可以通过实地观测和试验确定,其数值与地质条件和路基结构有关。

其次,地层变形对路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地层变形会引起路基的沉降和破坏,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来预测路基的沉降量。

根据地层变形对路基的影响可以建立如下的计算公式:Δh = ∑(Δhi)。

其中,Δhi表示地层变形引起的路基沉降量,∑表示对所有地层变形引起的路基沉降量进行累加。

地层变形引起的路基沉降量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数值模拟得到。

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和地层变形对路基的影响,可以建立如下的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Δh = K ×ΔG + ∑(Δhi)。

该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地下水位变化和地层变形对路基的影响,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采空区对路基的影响。

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的应用。

采空区路基沉降计算公式的建立为预测和控制采空区对路基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地层变形的考虑,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采空区对路基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修复。

采空区输电铁塔安全性评价

采空区输电铁塔安全性评价

采空区输电铁塔安全性评价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大量建设,越来越多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已无法绕过煤矿沉陷区。

同时,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已有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国内外学者针对采煤沉陷区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铁塔的极限基础位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输电铁塔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开展沉陷区输电杆塔结构的安全性研究,对沉陷区输电塔架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输电线路抗变形设计和治理以及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沉陷区;输电铁塔;安全性评价1 塌陷区地表变形规律1.1 塌陷区地质和采煤情况某 500k V 输电工程(初期降压 220k V)是东陇海经济产业带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其中任庄—徐州东输电线路中段经过煤矿塌陷区。

根据收集的资料,输电线路主要经过丰县煤矿(新庄矿)、旗山煤矿、大吴煤矿,其中经过矿区的大部分线路位于旗山矿采空区。

输电线路所经矿区井田为全隐蔽煤田,覆盖于第 4 系冲击层之下。

主要可采煤层为 1 煤、3 煤、9煤,17 煤、20 煤、21 煤局部可采,旗山矿的−420水平已基本结束,现主采−700 水平 1、3 煤,配采山西组 9 煤。

输电线路附近采空区分别为 1 煤、3煤和 9 煤采空区,目前,17 煤、20 煤、21 煤还未开采。

1.2 采空区地表变形研究表明,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时间和空间过程,这个过程伴随地表出现复杂的移动变形[9]。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和变形(下沉、倾斜、扭曲、曲率)与水平方向的移动和变形(水平移动、拉伸和压缩变形),以及地表平面内的剪应变等。

地表变形的大小和形式与煤层的赋存条件、顶板管理方法、开采深度、采区大小、开采布局和开采顺序、方向、时间,以及上履岩层的性质有关。

多煤层开采时地表将受到重复采动的影响,采动影响的延续时间或长或短,开采结束后,地表变形将逐渐趋于稳定。

高层建筑场地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分析

高层建筑场地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分析
安 宝剑’ ,吴圣林 ,熊彩 霞 ,刘家迎 ,冯 啸。
( .中国矿业 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 学学 院 ,江苏 徐 州 1 3 江 苏徐 州供 电公司 ,江苏 徐 州 . 2 10 ; 2 0 8
2 徐州 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 术发 展有 限公 司 ,江苏 徐 州 2 10 ; . 2 0 8
p r me es o e mi e s b i e c . T e p o a i t n e r t n w s a p id t r d c e s r c e i u i lc me t a a tr ft n u s n e h d h r b b h y i tg ai a p l o p e i tt u f e r sd e d s a e n o e h a p d f r tin v l e A c mp r o a o d c e n t e s r c e i u ip a e n eo ma in v l e a d t e s r c eo ma o au . o a s n w s c n u t d o h u a e r s e d s lc me t d fr t a u n h u f e i f d o a r u d d f r t n ti g a d me s r g if r t . o r h n i n ss a o d ce n t u c r u d g o n e o mai n mo i rn n a u n n o ain A c mp e e s e a ay i w s c n u t d o e s ra e g o n o o i m o v l h f r sd e d fr a in t r vd h a i o e mu t f o n ih r e b i i g ly u n nid fr ain d sg n t e e i u eo m t o p o i e t e b ssfr t l o ra d h g s u l n a o t d a t e o t e in o h o h i l i d a m o

煤矿废弃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计算

煤矿废弃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计算

长壁开采 、 全部 冒落法管理 顶板 时 , 在一定 采深 ( 或深 厚 比大于 3 ) 0 条件 下 , 采空 区上方 地表一 般不会 产生 剧烈沉降 , 地表残余 沉降相对平缓、 布连续 。 分
2 概率 积分 法基本 原理

图 1 随机 介质的理论模 型
概率积分法的基 础是随 机介质 理论 , 因其所 用 的 移 动变形预计 公式 中含 有概率 积分 ( 或其 导 数 ) 而得
态的概 率分 布密度 曲线较为相似 ( 1 。 图 )
地下煤层开采结束 , 上覆岩体 内部结构遭 到破坏 , 虽经多年 的压 实 , 但是 岩体 内形 成 的空 隙、 缝 、 层 裂 离 和破碎岩块欠压 密现 象仍然存 在 , 这就 使采空 区地表 在相 当长 的时间 内还会有少量的残余沉降 。机理研究 表明 , 岩体结构的失稳和采动裂缝 、 空隙压密是造成 长 壁老采空 区地基地表残余 沉降变形 的主要原 因H 。 J 采空 区地表残余 沉降量 的大小 、 分布形 式 与开采 方法 、 采厚 、 采空 区尺寸 、 采深 、 覆岩 性质 等密切 相关 ; 采空 区采厚越大 , 深越浅 , 采 地表 残余 沉降量 越大 。
收 稿 日期 :0 1 6一 1 2 1 —0 O
实际中 , 由于破 裂岩 体碎胀 和采空 区边 界 的顶板 不充分垮 落作用 , 际的地表下沉 曲线为 : 则实
●一
( )= [ 迎 ( 5 )+1 e 一 ) ]
二 f
() 2
作者简介 : ( 94一 , 汉族 ) 江苏丰县人 , 刘辉 1 6 ) 男( , 高级工程师 。

值之 比。水平移动 系数一般变化 在 0 2 0 4 问。 .0~ .0之 最大下沉 系数 为水平 煤层 双 向充分 开采 时 , 大下沉 最 值 似 与采 出煤层 厚度 之 比。它 与顶 板 管理 方法 、 顶板岩性有关 , 与采深 略有关 系 。当采 用全 部 陷落法 管理顶板 时, 值一 般变化在 0 6~ . q . 0 9之 间。应 用极 限沉降预测法时 , 计算理 想 ( 限) 极 下沉 和变形 分布 时 所用 的地表移动参数 , 除下沉 系数 g和 拐点偏距 s , 外 均可近似采用充 分采动 条件 下的开 采沉 陷实测 参数 , 下沉系数 q可近似采用矿 区多次重复采动 的实测下沉 系数或直接取为 。 长壁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残余沉降是一个 长期的过 程, 工作面停采时 间越长 、 其剩余残余沉 降量越小 。因 此在计算 时应考虑到不 同工作面停采时 间和采深 的影 响, 并依此来修正 当前 已完成下沉 的下沉系数 。 4 3 地 表残 余 变形计 算 结果 . 根据选取的地 表移动 变形预 计参 数、 质采 矿资 地 料、 现场勘探和室 内试验研究成果 , 用矿 区开采沉 陷 采 计算机预测预报 系统进 行 了地 表残余 沉 降预测计 算 , 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表残余变形最大值 见表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