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肺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复发与转移风险
复发风险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复发风险较低,但仍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的可能原因包括手术切除不彻 底、病变本身的恶性潜能等。
转移风险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转移风险相对较低,但也有转移的可能。转移的风险因素包括病变的恶 性潜能、病变大小和位置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
杵状指
诊断标准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扫描显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 缘模糊或分叶状。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 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03 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特征
1 2
肺泡上皮细胞形态和排列异常
肺泡上皮细胞出现大小、形状和排列的异常,可 能呈现腺瘤样或乳头状生长。
与机化性肺炎鉴别
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所不同,机化性肺炎通 常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影,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 增生则无这些表现。
05 治疗与预型腺瘤样增生,首 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 楔形切除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病 变范围和位置确定。
与肺鳞癌鉴别
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所不同,鳞癌通常表现为 中央型肿块,有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等表现。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则 多表现为周围型结节或肿块。
与肺部炎症的鉴别
与慢性肺炎鉴别
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相似,但慢性肺炎通常有长 期咳嗽、咳痰等病史,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则无这 些症状和体征。
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

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
吴伟雄;郑华英;周国永;武义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16(025)006
【摘要】目的:探究被误诊成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28例肺部CT影像不典型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8例患者中,病变部位表现为结节或者肿块的患者有17例,肺部表现为实变或不张的患者有5例,有4例患者表现为肺部粟粒样结节,有2例患者出现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典型肺结核通过影响学很难确诊,在临床中要结合CT影像和强化后影像进行仔细鉴别,必要时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者肺部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避免武断,防止出现误诊情况.
【总页数】2页(P1173-1174)
【作者】吴伟雄;郑华英;周国永;武义
【作者单位】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5130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典型肺结核误诊肺癌的CT特点分析 [J], 徐天鹏;牛军;史永成;黑建中;郝宏毅
2.3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J], 宋强;文戈
3.3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探讨 [J], 胡亚萍
4.39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探讨 [J], 胡亚萍
5.影像学酷似中央型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误诊1例 [J], 赵佳明;何斌军;胡汶斌;张康;韩晓亮;袁顺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CT征象大全+现实中病理确诊的15例肺癌CT

肺癌CT征象大全+现实中病理确诊的15例肺癌CT肺结核、一般的肺炎,漏诊了还有机会补救。
肺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误诊漏诊会失去手术机会,失去手术机会就失去生命,必须随时警惕,时刻准备着发现肺癌。
周围型肺癌常见征象1.肿块或者结节,单凭这一点,就要考虑肿瘤。
2.典型的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伴有分叶、脐凹征(肿块朝肺门方向凹陷),或棘突(尖角状突起)、毛刺(密集短毛刺或密集长短不一毛刺)。
3.大于3cm的肿块大多数是肿瘤。
4.空洞壁厚,洞壁凹凸不平,偏心空洞(空洞位于肿块的周边)。
5.空泡征,肿块内<5mm的气体影。
6.支气管在肿块内突然中断,或者支气管绕过肿块但管腔无改变。
7.恶性钙化一般为三偏(个人总结),偏心(在肿块的周边),偏小(钙化为斑点状),偏少(钙化不多)。
胸片没有,但是CT有钙化,提示肺癌。
针尖状钙化提示腺癌。
8.胸膜凹陷,肿块牵拉胸膜。
9.血管集聚征,血管向肿瘤集聚,供肿瘤疯狂生长。
10.肿块明显强化,强化常在20~50HU之间,强化升高快,持续时间长,常均匀强化。
11.磨玻璃结节,特别是实性成分(高密度阴影)多的磨玻璃结节,高度提示腺癌。
中央型肺癌常见CT征象1.支气管狭窄或者中断。
2.肺门肿块。
3.肿块伴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肺部感染。
肺癌转移的CT征象转移病灶的存在进一步支持肺癌的诊断。
淋巴转移1.淋巴结转移:一般而言,淋巴结短径>10mm,长径>15mm。
2.淋巴管转移,形成网格状的癌性淋巴管炎。
3.肺外淋巴结转移,比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肺内转移1.大小不等结节。
2.粟粒性结节、小点状结节、肿块、大片状实变,可表现为孤立性病灶。
远处转移1.胸膜。
2.胸壁。
3.其他器官。
肺癌少见CT征象1.肺炎型肺癌,也叫斑片状肺癌。
典型的表现为病灶边缘清晰,病灶内支气管扭曲、僵硬、变形、管壁不规则,呈枯树枝状。
2.不典型的肺炎型肺癌,和肺炎的CT很难区分。
3.孤立性转移瘤,少数转移性肺癌可能只有一个孤立的肿块或者结节、小结节。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影像学表现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影像学表现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而影像学技术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在影像学中的表现特征。
一、CT检查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工具之一。
其高分辨率、快速成像以及对肺部结构的详细显示使其成为发现肺癌的有力手段。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结节、肿块、肺实质改变等。
1.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肺结节是早期肺癌中常见的形态学表现。
根据肺结节的形态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
恶性肺结节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增强后密度增加等。
而良性结节则往往具有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等特征。
2. 肿块的影像学表现肺癌早期的肿块主要以孤立性为主,多为实性或部分实性肿块。
恶性肺肿块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边缘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周围模糊的毛刺等。
而良性肿块则往往具有清晰的边缘、均匀的内部密度等特征。
3. 肺实质改变的影像学表现早期肺癌患者还常常出现肺实质的局部改变。
这些局部实质改变包括斑片状浸润、结节状浸润等,对于早期肺癌的检测和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PET-CT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优势,能够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来检测肺癌的代谢活性。
PET-CT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肺部代谢亮点肺癌患者PET-CT图像中的肺部出现局部或弥漫的代谢亮点,这种代谢亮点通常与肿瘤的活性代谢有关,显示出肺癌可能存在的部位。
2. 淋巴结转移早期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是很常见的。
PET-CT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淋巴结的代谢亮点,进一步指导医生的治疗决策。
3. 远处转移对于早期肺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低。
肺腺癌的新分类及影像学特点

贴壁型
肿瘤细胞沿着肺泡 壁生长,不破坏肺 泡结构。
乳头型
肿瘤细胞形成乳头 状突起,突入肺泡 腔。
实体型
肿瘤细胞呈实性生 长,不形成腺泡或 乳头结构。
基于分子特征分类
EGFR突变型
肿瘤细胞中存在EGFR基因突变,对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感。
ROS1重排型
肿瘤细胞中存在ROS1基因重排,对 ROS1抑制剂敏感。
04
不同类型肺腺癌影像学特 点分析
早期肺腺癌影像学特点
磨玻璃样结节
早期肺腺癌在CT上常表现为磨玻璃样 结节,密度轻度增高,边界模糊。
空泡征
血管集束征
肿瘤周围血管向结节内聚拢,形成血 管集束征,是早期肺腺癌的常见表现 。
部分早期肺腺癌在磨玻璃样结节内可 见空泡征,即结节内局部透亮区。
晚期肺腺癌影像学特点
01
02
03
分叶征
晚期肺腺癌在CT上常表现 为分叶状肿块,边缘不光 滑,呈波浪状或锯齿状。
毛刺征
肿瘤边缘可见短细毛刺, 向周围肺组织浸润性生长 。
胸膜凹陷征
肿瘤牵拉胸膜形成胸膜凹 陷征,表现为胸膜向肿块 方向凹陷。
特殊类型肺腺癌影像学特点
粘液型肺腺癌
CT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磨 玻璃样结节或肿块,增强 扫描无明显强化。
肺泡型肺腺癌
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磨 玻璃样结节或斑片影,边 界不清。
混合型肺腺癌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或多种 类型的影像学特点,表现 复杂多样。
05
影像学技术在肺腺癌治疗 中作用
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确定病变范围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准确判断肺腺癌的病变 范围,包括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 关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模板

T1:1)肿块最大径<3cm
2)肿瘤限于肺内,未侵犯脏层胸膜 及叶支气管
T2 :肿瘤>3Cm
肿瘤近界距隆突2cm以上 肿瘤所引起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小 于一侧全肺 无胸腔积液
T3
肿瘤已直接侵及相 邻胸壁 膈 纵隔 肿瘤近界距隆突 2Cm以内
肿瘤引起一侧肺不 张或阻塞性肺炎 合并胸腔积液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
气管、食管等或恶性胸腔积液
肺癌的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的表示
N0 无区域淋巴结受累
N1 有支气管周围或同侧肺门淋巴结
受累 N2 有纵隔淋巴结受累
肺癌的TNM分期
远方转移的表示。
M o 无远方转移
M 1 有远方转移
M X 表示缺乏显示远方转移的起码条件。
肺癌的TNM分期标准
分期
Ia期 Ib期 II期 III期 IV期
TNM分期: T 肿瘤的大小与范围 N区域淋巴结受累 M 胸外远处转移
肺癌的临床分期与 CT的作用
CT可显示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 CT可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 显示肿瘤侵犯胸膜 发现远处转移
肺癌的TNM分期标准
T tumor Tis T0 T1 T2 T3 Tx Tis 原位癌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x 表示不能显示任何肿瘤或痰细胞 检查阳性 X线阴性 T1-T3 (后叙) N (Tumor)N0 N2 N3 M(Metastasis)M0 M1
结节浸润型
原发于叶或段主支气管
中 心 型 肺 癌
支气管腔内或肺门肿块 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中 央 型
中心型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
CT表现: 1.支气管腔内或肺门肿块 2.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3.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医学影像-肺癌的少见CT表现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磨玻璃影
表现为混 合性磨玻 璃影的浸 润性肺癌, 国外曾有 报道:术 后追踪7年 约5%的复 发。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磨玻璃影
也有表现较大的局限性磨玻璃影肺癌,但是都局限 于在一个肺叶或肺段。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多发性斑片状影的 边缘可以较清晰, 也可以较模糊。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浸润性肺癌的多发病灶可以多种形态同时出现,实变影、斑 片状影、小点状影、磨玻璃影混合存在。
浸润性肺癌CT表现为:
1、局限性病灶:
(1)局限性磨玻璃影 (2)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3)局限性条索状影伴小点状影 2、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3、弥漫型病灶: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浸润性肺 癌的多发 性斑片状 影表现是 指肺癌病 灶为多发, 不只局限 于一叶或 一段,可 在多叶同 时出现, 但是尚未 分布满全 肺。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浸润性肺癌的 多发性病灶可 以是大片状影, 内又更高密度 的节结影,也 有低密度的小 空泡影。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斑片影中可见小的支 气管影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斑片状影中可见小空泡。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斑片状影中可见稍高密 度的小节结影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局限性 斑片状 影的周 边可模 糊不清。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条索状影
男性,58 岁,腺癌, 左肺上叶 条索状影。
肺癌的少见CT表现分析

局限性磨玻璃影肺癌的追踪
男性,58岁,吸烟,2002 年5月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局 限性磨玻璃影。
同一患者2005年7月CT表现无明 显改变,手术证实为腺癌。
浸润性肺癌的局限性斑片状影 改变也可以较长时间不变,这 是与一般肺炎明显的不同之处。
局限性斑片状影肺癌的追踪
女性,63岁,2006-11发现 右肺上叶前段斑片状影。
2007-7复查未见明显改 变,手术为腺癌。
弥漫性浸润性肺癌也可以较长时间不变
07-2
07-4
07-6
07-9
浸润性肺癌一旦变化就会很明显
07-11的CT表现
男性,66岁,支纤镜刷到腺癌细胞, 07-10的CT表现。
08-1的CT表现
没有定期追踪有时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浸润性肺 癌的多发 性斑片状 影表现是 指肺癌病 灶为多发, 不只局限 于一叶或 一段,可 在多叶同 时出现, 但是尚未 分布满全 肺。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多发性斑片状病灶
浸润性肺癌的 多发性病灶可 以是大片状影, 内又更高密度 的节结影,也 有低密度的小 空泡影。
(五)CT追踪的价值
局限性磨玻璃影的发展非常缓慢。以 往传统的观点认为良性结节的倍增时 间大于450天,恶性结节小于400天, 病变稳定2年以上考虑为良性病变。根 据对局限性磨玻璃影表现的肺癌随访 观察,与已往的认识不相符合,它的 倍增时间为813±375天。此类肺癌多 数可在几年内无变化。所以在追踪时 不应病灶较长时间不增大作为良性疾 病的依据,这种认识十分重要。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
斑片影中可见小的支 气管影
浸润性肺癌CT表现:局限性斑片状实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