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教案
-写作风格的模仿:泰戈尔的写作风格独特,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精髓,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例句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中的“词语理解与运用”,可以举例说明“匿笑”一词在文中的使用,表达了孩子调皮可爱的情态,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样的词语。
-教学难点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分析课文中“我是你的影子,常在你的左右”这样的句子,讲解拟人手法的运用,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句子。
2.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4.注重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认为今天的课堂展示环节较为成功,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勇于尝试,敢于表达。
1.创设更多富有情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课文之美。
8.拓展阅读:推荐阅读泰戈尔的其他散文诗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金色花》,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学会运用。
4.段落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学会划分文章段落。
5.主题思想: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

第7课 《金色花》(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2024)

第7课 《金色花》(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2024)

第7课《金色花》教学设计《金色花》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这首抒情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是一首表现母爱诗歌的名篇。

作者泰戈尔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

这篇课文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体现了人间最圣洁的母子深情。

在教学时,应着重于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同时,作为自读课,要充分放手,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多读、多品、多思、多说、多写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通过各种朗读与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在《散步》中感受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在《秋天的怀念》里感受到了母亲对瘫痪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对亲情、对母爱的理解,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

【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振铎译。

《金色花》是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是他中期的作品。

二十世纪初,泰戈尔的妻子逝世。

后来,他的一双儿女又相继夭亡。

正是在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新月集》这部充满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的诗集。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金色花》教案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可以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借助小组合作方式探究解决文章主要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体会“金色花”这个意象的作用及其蕴含的情感,学习借鉴散文诗的创作方法,借助具体意象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

4.品析文章体验诗歌中的浓浓亲情,激发学生关爱母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诗歌蕴含的浓浓感情和清新自然的意境。

难点:领会诗歌中金色花意象的作用,学习借助具体意象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我们永远讴歌的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美母爱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

二、走进作者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泰戈尔,他是著名的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受泰戈尔影响,写下了风格类似的歌颂母爱、童真的诗歌集《繁星》、《春水》。

7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7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金色花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匿笑、沐浴等;掌握朗读技巧;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及合作探究感受诗歌中感人至深的亲情;3、体会母子之爱,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母亲、回报母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诗句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表达感情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配乐范读;齐读;指名读2、读品感悟四位一体综合教学法3、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深情演唱《鲁冰花》。

1、(PPT展示鲁冰花图片)同学们,这种花就是刚刚歌曲里唱的鲁冰花,它代表着妈妈深深的母爱2、在印度,人们把美丽的圣树开放的金色碎花叫做金色花(PPT展示金色花图片),这种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是木兰花属植物。

同样都是花,金色花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来破解金色花的花语吧。

二、整体感知(一)、知人论世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913年,凭借《吉檀伽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他的作品因为有爱,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和真诚。

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等。

(二)、正音释义嗅( xiù) :闻(气味)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 yù)----------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三)、朗读思考环节1、生齐读: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课文中的字音词义,现在老师请你们一起来齐读课文,注意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课文结构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结构特点,把握文章的起承转合,领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主题发展。
-写作手法学习:识别并学习作者使用的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中的作用。
-情感体验: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向往,培养同理心和感悟力。
举例解释:
-在学习“笑嘻嘻”一词时,教师可通过例句和上下文,解释其在文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散文诗的形式和内容上鉴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象征手法时,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金色花”在文中所象征的美好和希望,以及这一手法如何丰富文本意义。
-对于情感的细腻把握,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我在母亲的笑容里,看到了花朵的盛开”,通过分析这样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母爱的温暖和作者的情感投入。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散文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的细腻把握:散文诗中情感的表达往往含蓄而细腻,学生可能难以捕捉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可能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4.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中,学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笑嘻嘻”、“骄阳”、“温柔”等,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语境运用。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诗描绘自然之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散文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金色花》教案
其次,在课文解析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对诗歌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诗歌中的象征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此外,学生在诗歌创作环节表现得相当积极,但部分学生的作品仍显得有些生硬。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创作技巧的讲解,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等。
-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如娇嫩、笑靥、缠绵等,并理解其在诗句中的含义。
-课文解析:分析金色花的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寓意。
-诗歌鉴赏:学会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欣赏现代诗歌。
-创作实践:尝试以身边事物为题材,创作一首小诗。
举例解释:
-在诗歌朗读方面,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例如,通过示范、模仿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金色花》。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金色花》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几点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诗歌朗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我提前准备了示范朗读,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难以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朗读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多加模仿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4.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欣赏泰戈尔的诗歌,感受其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金色花》的语言、形象、情感等,培养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深入理解泰戈尔诗歌的内涵,提升文化自信。
-在诗歌鉴赏方面,教师可提供一些鉴赏技巧,如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描绘的形象等,帮助学生发现诗歌的艺术魅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一首散文诗,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尔。

这首诗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描述了他与母亲之间的温馨互动,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感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还需要引导他们体会诗中的深层情感,并学会欣赏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引导他们感受诗中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金色花》的内容,把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学会散文诗的阅读方法,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欣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色花》,学生能够体会家庭亲情的美好,增强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散文诗《金色花》的内容,把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难点:体会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细腻描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散文诗的内容;情感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诗歌,你们能告诉我诗歌的基本特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诗《金色花》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4.研究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6.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7.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感悟《金色花》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对散文诗的欣赏水平;
2.设计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意语言的感悟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母爱的表达方式”或“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意语言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创意写作练习,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意语言的感悟:课文中泰戈尔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绘母爱的美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掌握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提升写作技巧。
-文章结构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脉络,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举例:
- “我”变成金色花,默默开放,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爱(诗意语言感悟)。
- “我”又变成孩子,缠着母亲讲故事,运用了拟人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修辞手法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材分析《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朗读法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

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3、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 、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材料,相互质疑解难,并且要以口头说话和当堂作文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1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2 、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3 、深层品味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

”这句话,也许已勾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走进那新月般纯结美好的童真世界,去重温童年的梦,去感受孩子心中那份挚爱纯情。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图片)二、走近作者(让生汇报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师小结)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多才多艺多产,一生写了50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其中《吉檀迦利》《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嗅( xiù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花瓣( bàn )2、再读课文,读准停顿和重音。

(1)(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2)指名试读,大家评读,边评边读3、三读课文,读准语气语调①《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你找出母子的相关描写。

②边读边感知一下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③试着模拟儿子和妈妈的语气去读。

举例: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快乐、撒娇、充满想象)(为什么我那么快乐、天真、活泼、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担忧、焦急。

“我”:调皮、撒娇)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至真的母爱、疼爱、惊喜、责怪、牵挂)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调皮、得意、欣喜)(俏皮可爱)归纳总结: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他与妈妈难舍难分,十分着恋妈妈,妈妈则宽容慈祥、温和善良、疼爱孩子。

应该用舒缓、温馨、深情而又活泼的语调去读,特殊语句还要具体对待。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2: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3: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预设如下——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为妈好做点事,让妈妈开心幸福。

体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亲昵和爱。

②悄悄地看着好妈工作;让妈妈做祷告时闻到花香;投影在妈妈听读的书页上。

③所以,孩子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捉迷藏,更主要是为要表达对母亲的爱。

他为自己能给妈妈做好事而高兴,并不想以此求得妈妈的夸奖,所以也要向妈妈保密。

这是儿童独有的一种方式,淘气中透着神秘机灵,天真中露着活泼可爱。

这小子,多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好崽崽!②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妈妈?爱孩子的妈妈。

“坏”字,惊喜、责备中看出妈妈的爱。

孩子“失踪”了一天,妈妈着急担心。

妈妈找不到我,着急、担心当我突然出现,他又惊又喜说我“坏”,只不过是调皮、淘气的意思,见着了,当然要责怪一下。

责怪是表面,实际是高兴。

也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

(如果孩子不见了,母亲说:短命鬼,死到哪里去了,没了拉倒!这还是母亲吗?)③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

中国人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也象征着母爱的光辉——圣洁、美好!。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师:同学们又能思考又能说,很好。

下面老师还要加上一个话题(大屏幕显示):话题(大屏幕显示)(同学们一起说)五、倾情诵读,感悟亲情1、“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妈妈我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2、“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3、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小结:《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六、连线生活,抒发情感1、观察妈妈(爸爸或者奶奶)一天的生活并记下她做了哪些事情。

2、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妈妈的情感,在她生日那天送给她。

要求: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来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情,写一两句诗。

例如:妈妈,我想变成…(凉风、清茶、阳光、雨伞、……) 当你……的时候,我…… ,当你……的时候,我…… ,当你……的时候,我……欣赏泰戈尔的其他诗句: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

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七、作业1、推荐泰戈尔的三首诗。

《孩童之道》《开始》《纸船》结合阅读提示,背诵。

2、今晚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七、结束语:给同学们的寄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

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

人类之爱中,她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像一阵和煦的风,吹去纷飞大雪,带来春光无限。

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亲-----一生一世值得你爱!祝愿我们的妈妈永远健康、幸福、快乐!附:板书金色花散香气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捉迷藏[附]:泰戈尔诗二首玩具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地在那里叠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想到: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了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在那里做游戏了。

云与波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

”“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妈而来呢?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壁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呼唤道——“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施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他而去呢!”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笑哈哈地撞啐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