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范文15篇)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通用1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曾经郭敬明占据了我们大部分人的青春,他的书曾经在书籍销量排行中一直独占榜首。
对于小编而言,郭敬明的书,虽然很多的故事情节都不太记得了,但对他的《悲伤逆流成河》却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悲伤逆流成河》也被翻拍成了电影,小编观影后感触极大。
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影片的女主:这部剧的女主易遥是一位家庭不幸福,没有得到同学的尊重,默默地活在自己小世界中的人。
而在这个片子中,每一次她都以为自己要好起来,可是唐小米的丑恶内心,则把易遥身上最后的一根稻草压断,最后她在把自己内心的悲伤讲述之后选择了跳水自杀,而顾森西将她救了起来。
其次是影片的男一角:齐铭是这部影片的男一,也是女主易遥的太阳,他仿佛是易遥全部的希望。
可是他本来生活在人人爱的环境下,是一位真实的高富帅,属于真正的三好学生一类,在顾森湘(女二)死亡后也对易遥产生了误会。
至于他小编就不再发表过多的言论了。
再之就是影片不得不说的男二了:顾森西。
顾森西的西虽然不是希望的希,但他却是易遥人生中唯一一缕光亮,是他在易遥一次次经受痛苦之时,用自己的一切给易遥带来欢乐,也是通过顾森西的鼓励,易遥开始反抗来自同学的欺凌。
然后跟大家分享这部影片的泪点画面之一,在易遥跟男一宣泄了自己内心的悲痛之后,回家搜寻钱治病之时,她的母亲从学校回来得知女儿因为自己而染上病,悔恨让她再次展现了母爱,同时这里也是易遥发现了来自妈妈的爱的一幕。
这一幕是真的触动了小编的画面之一,相信这也是许多观众的泪点之一。
最后谈谈小编的感受:不同于以往的青春电影将故事集中在爱情层面,此番《悲伤逆流成河》将目光聚焦到“校园欺凌”这一社会话题。
作为国内极少的关注“校园欺凌”的影片,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回归原著故事本身,同时予以我们警惕。
悲伤逆流成河大概内容

悲伤逆流成河大概内容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由郭敬明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小说以“悲伤逆流成河”为主题,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痛苦和坚强,揭示了人生中的悲伤与快乐交织的真实面貌。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友情的背叛和爱情的纠葛。
在面对这些挫折和痛苦时,他曾一度陷入绝望和悲伤之中,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砺和成长后,他逐渐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小说以流畅的文字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心理挣扎。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以及他们对于爱情、友情和人生的追求和思考。
悲伤逆流成河,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小说,更是一部揭示人生真相的作品。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境和痛苦时,展现了坚强和勇敢的一面,他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给了读者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悲伤逆流成河,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的悲伤与快乐交织的真实面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痛苦,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坚定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总的来说,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富有深刻内涵和积极正能量的小说,它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痛苦和坚强,揭示了人生中的悲伤与快乐交织的真实面貌。
读完这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更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坚定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汇编15篇)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汇编1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悲伤是种情绪反应,多数高等哺乳动物均有此反应,人类最为显著,是悲痛哀伤之意。
悲伤作为一种负性基本情绪,通常指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悲伤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东西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也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倾向和个体特征。
以上是悲伤的专业解释。
每个人都免不了悲伤,但当悲伤逆流成河时,会是什么样?我以前不知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知道了——这更多的来源于我自己的想象。
电影毕竟是电影,要考虑受众,突兀地将结局圆满。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易遥没有被救回来呢,或者说易遥真的像影片结尾那样对过去释怀了吗?“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在这一场名为‘玩笑’的闹剧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嫉妒是人的本性,同情却意外缺席。
人是最残忍的动物,心理已经趋于成熟的高中生大学生是最危险的群体。
他们足够聪明去懂得怎样完全地伤害一个人,却不够理智去明白怎样抑制自己的本性。
有时我们不懂得自己不经意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多大的伤害。
“语言这种东西,在表达爱意的时候是如此无力,在表达伤害的时候却又如此锋利。
”我们在表达安慰时总是如此木讷,在进行伤害时却总是那么狡猾。
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这部电影,这样才会明白什么叫做善良,什么叫做勇敢。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2当第一次看到《悲伤逆流成河》的推荐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看,因为我很少接触悲剧题材的电影,在之后一个好朋友跟我提起这部电影,我萌发了想去看看的念头,特意抽时间把他看完。
莎士比亚说过“悲剧能展现给人们美好事物在眼前破碎的体验,悲剧能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确实如此,对于易遥,当看到易遥的家庭、看到易遥的遭遇,我真的很痛心痛心她的遭遇痛心她的结局,直到最后她不得不通过自杀才能解脱才能不再痛苦,而反观自己,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以健康的成长,对于顾森湘,她的死真的特别可惜,她不久就要去澳大利亚留学啊!如此的善良!,对于顾森西,觉得他真的是那种为了喜欢的人可以付出很多的人,对于唐小米,我只想说她可怜又可恨,对于哪些只会说流言蜚语的旁观者们,我想用易遥的话回复你们“你们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所做过的事有多么恶毒”。
高一作文《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合集5篇

高一作文《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合集5篇高一作文《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1相信一个人真的很困难吗?我想最害怕的也许就是怕自己最在乎的人不相信自己!很喜欢易遥的性格,可是又在为她的悲惨命运而感到难过。
有些地方觉得自己也很象她。
我也很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爱,可是在我记事起我对他的回忆只有可怕和肮脏。
我恨他,并不是我曾经有多爱他,而是我从没有过,只有恨。
看易遥与他爸爸的那一节的时候还是有些羡慕的,因为她的爸爸还是爱她的啊。
很心疼妈妈这么多年的劳累,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做的都对不起她。
不能让她塌实的对我放心,我知道妈妈很爱我,所以觉得欠了妈妈很多。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她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不惹她生气,成为我想要成为的哪种人。
易遥的妈妈也是很爱她的。
虽然她对她象对‘奴隶’。
可是,她直到最后死了才让女儿知道自己有多么的爱她,她是从来都没有抛弃她的。
可是这些已经来不及了,也并不重要了.青梅竹马的齐铭是她最好的朋友,可是,往往最痛苦的事也发生在最好的朋友身上。
他在她最难熬的一段日子里选择不去相信她,让她觉得她自己真的活的好失败。
在最后被诬陷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去相信她,导致了她的死亡。
我不敢说,易遥的死和她无关,但是我觉得他是脱不了干系的。
如果他在最后一刻相信了他,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高一作文《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2在这忧伤而落寞的4月,我静静的躺在阳光下,细细地读着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看阳光大片大片的从云层里喷涌而出,覆盖了城市所有的苍穹。
看忧伤不经意间漫过心灵深处的灵魂,独自跳着凌乱的舞步。
易遥死了,齐铭死了,顾湘森也死了。
三个如花般灿烂的生命就这样在这个弥漫着污浊空气的世界里转瞬即逝,来不及挽留,也来不及叹息。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泰戈尔曾经是这样说的。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名词?我们是否能对的起生命的嘱托。
我们可以轻易间让自己的生命永远,甚至来不及看清年华的美好与无奈。
花开花谢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篇一:《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看完这部小说《悲伤逆流成河》, 心情激荡, 在这里把全书的感受和大家说一下, 结束我对此书的依恋……郭敬明以一个单纯、率真在初世男孩子, 竟然一下子触摸到了艺术和美学的纯粹和永恒这是那些已经成熟甚至圆滑的知名作家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兄弟我为你感动!文章的过程就是作者很想把人物全都揪出来, 依次为易遥的无助, 齐铭的懦弱, 唐小米的嫉妒, 顾森西的憧莽, 顾森湘的敏感, 表露无遗。
易遥的堕胎, 是文章的主线, 也是全部悲伤的主导者。
易遥的坚强是我很欣赏也很喜欢的, 但是小说里的其他人真是……不大欣赏。
齐铭和易遥的“青梅竹马”, 对她有复杂的感情, 但却缺少了一定的信任, 和顾森湘在一起虽说无可厚非, 但是为什么同时又对易遥那么好呢?是优等生那智商一定不低, 为什么就相信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就是凶手呢?还有, 他总是哭和最后自杀的结果都让我觉得……莫名其妙。
顾森湘是个挺无辜的角色, 虽说好像有了一切人人羡慕的东西, 却不得善终。
其实, 她完全可以把凶手说出来嘛,即使是痛苦到要自杀, 也要把那个至自己于死地的人说出来绳之以法啊, 结果又害死了2个, 真是……再说, 不是高智商, 又很保守吗?就貌然得去赴约, 是不是高中生啊?对顾森西没什么感觉, 他既没作什么对的事也没犯什么错, 只是在情节需要的时候出来一下而已。
每个人都认为唐小米很贱, 这只不过是女生都共有的小心眼而已, 她的手段只是懂得保护好自己, 而去拼命的伤害别人, 让别人觉得她才是受害者。
我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女生, 不过只是为了一个喜欢的男生去做这样那样卑鄙的事, 实在是有点……嗨!这种人很多有共同性格的女生都会是她的朋友, 因为她们不懂得去爱一个人。
顾森湘她是女生, 也需要别人的保护。
那个人是顾森西而不是齐铭。
她爱的是她的弟弟顾森西, 不是别人。
齐铭只是她的依靠, 因为森西永远都不会是她的。
悲伤逆流成河诗词

悲伤逆流成河诗词
江水东逝愁断肠,悲伤逆流成海洋。
碧波荡漾映哀容,独坐江畔泪两行。
秋风萧瑟叶纷飞,离愁别绪绕心间。
相思无尽夜难眠,月照江面影孤单。
彼岸花开映晚霞,断肠声里忆当年。
青春已逝梦难圆,空留余恨在心田。
流水潺潺唤旧梦,往事如烟难追寻。
回首往事泪沾衣,爱恨情仇化烟尘。
愁肠百结无处诉,唯有泪水伴我行。
望穿秋水心已碎,相思成疾苦难停。
江水悠悠向东去,悲伤逆流成河川。
愿君安好无疾苦,来世再续前缘牵。
此生注定多磨难,情深缘浅难如愿。
但愿来世无离别,携手共度好时光。
岁月匆匆人易老,悲伤逆流成江河。
愿得一心人相伴,白首不离共余生。
这首诗词描绘了悲伤如同江水逆流成河,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爱恨情仇的感慨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江水东逝愁断肠”、“碧波荡漾映哀容”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悲伤情感。
同时,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来世的憧憬,表现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悲伤逆流成河摘抄

悲伤逆流成河摘抄
【原创版】
目录
1.悲伤逆流成河的意义
2.悲伤逆流成河的来源
3.悲伤逆流成河的现实应用
正文
悲伤逆流成河是一句寓意深刻的成语,它形容悲伤的情绪像河水一样汹涌澎湃,无法阻挡。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悲伤的事情时,情绪的波动和无法抑制的感受。
悲伤逆流成河这个成语的来源,据说是出自《诗经》中的《邶风·击鼓》:“悲伤逆流成河,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的“悲伤逆流成河”是形
容战争带来的悲伤和痛苦,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在现实生活中,悲伤逆流成河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情绪的波动和无法抑制的感受。
比如,当我们失去亲人、朋友或者面临工作、学业上的困难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悲伤逆流成河,无法自抑。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化解悲伤的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悲伤逆流成河这个成语,不仅用来形容人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
比如,当我们看到社会上的不公不义、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时,我们也可以感到悲伤逆流成河,感到无力和绝望。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这些现状,让世界变得更好。
总的来说,悲伤逆流成河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它形容的是悲伤的情绪像河水一样汹涌澎湃,无法阻挡。
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精选10篇)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精选1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窗外的日光像是不那么苍白了,悲伤逆流成河的读后感。
稍微有了一些暖色调。
把天空晕染开来。
有鸽子呼啦一群飞过弄堂顶上狭窄的一小条天空。
远处似乎传来汽笛声。
"当悲伤的思绪化作汹涌的河水,滚滚的泛黄的河水不是向东流去,而是流进你小小的身体里去的时候,你,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是感觉不能承受,就快要崩溃,离自己的期望很远很远。
还是没有感觉,就像是天空划过的飞鸟,虽然不是一样的鸟儿,但是每一天都会有一只。
又或者是,感觉到无比得轻松,好像是逃离了那个一直就想离开的世界,来到了一片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秽的净土。
悲伤是一种情绪,是一个人绝望的时候,体内分泌出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在外表和内心改变的现有的身体情况。
有一些人悲伤时,体外不会产生效果,有一些人悲伤的时候,体内不会产生效果。
如果你是体外效果,恭喜你,你是上帝眷顾的孩子。
体外效果,会让你看起来像是经历了一场海啸,那场海啸卷走了你所有的快乐,你就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你是那么的可怜,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抱抱你,对你说,不要伤心,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事实上,你却什么事情都没有,不是吗。
那些体内效果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怜人。
悲伤的时候,激素会和体内的血液混在一起,然后溃散。
引起你意识到的悲伤。
当整个世界安静下来之后,心脏会在每次跳动的时候悄悄的漏掉半拍,那是因为,他需要时间,他需要时间让那些悲伤的细胞分裂,分裂,分裂成很多很多,流到身体个各处,知道将你的血管每一处都挤得满满的,就快要爆炸的时候,他会慢慢变凉,变凉,直到,你死去。
这个时间有时很长,有时又很短,谁都不知道当悲伤来的时候,自己在干什么。
悲伤逆流成河。
我不知道这是几个人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伤逆流成河》——良善清醒,温柔以待我不喜欢“悲伤“这个词,它夹杂着痛楚和不堪,充斥着眼泪和辛酸。
如果可以,谁都不愿遇见悲伤,承受痛苦。
可是有些人,注定会在生命里,遇见这些。
你或许会说,悲伤不就是一种挫折吗?悲伤不就是一种情感吗?悲伤不就是这样吗?是呀,在你看到的悲伤背后,是很多人一生无法走出的阴霾,也是永远抹不去的悲苦烙印。
好像易遥对齐铭说的:”你生活在光亮里,便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因为,你永远感受不到孤独的滋味,也永远想象不到黑暗角落里的有多恐怖、多可怕。
如果可以,遇见阳光,我也一定会去触碰那束光亮。
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公映后,再一次掀起了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探讨热潮。
而瑞安市近期发生的父亲为复仇刺死小学生的案件,也为这一股浪潮增添了一把不愠不火的谈资,而公众舆论近乎一边倒地支持父亲以暴制暴,也表明了社会对霸凌问题的不容忍,而这种非理性的表态,也更加突出了当今社会上的一种浮躁心态——这些声讨暴力的人,也许正是那些平日里随着大流参与欺凌的人。
就像是电影结尾,易遥当着旁观者们纵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那些平日里欺凌易遥的所谓“同学们”,纷纷变成了同情者和反省者。
在围观的群体中,转换两个极端的人格似乎是十分容易而且心安理得的事情,对于这些旁观者而言,先前的聚众欺凌无非是不明就里、“不知者无罪”,而此时的现场翻供,也不过是为了真相抒发正义。
在电影院中,看着那些麻木的旁观者在几秒之内的变化,看到的不是希望的曙光,反而是一种深刻的绝望,因为易遥下定决心用死亡来让这些旁观者留下的悔恨,并不会成为悔恨。
因为群众是不用承担后果的,而群众的呼声就理应是正义的。
但是,如果群众可以代表正义,这些对弱小者的欺凌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愚蠢而残忍的群体狂欢就不应该出现。
不论是电影中身处社会底层的弱小女孩易遥,还是那个被堵在学校自行车棚中跪在地上被拳打脚踢的中学女生,亦或是那个被当众侮辱被连续打耳光的学生。
如果群众可以代表正义,这些受害者就不会遭遇如此变故;如果群众可以代表正义,现场就不应该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掌声和叫好;如果群众可以代表正义,网络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暴露受害者隐私的信息。
而我们都应该清醒地看到,群众究竟可以恶毒到什么地步。
那根本不是“不知者无罪”的委屈,而是“法不责众”的嚣张跋扈。
他们不敢挑衅站在顶端的人,却热衷于欺辱弱小的人。
他们将自己的满足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将别人需要帮助的情况当作肆意施暴的理由,他们只想看到这个遭遇变故的可怜人在地上打滚哭闹,而这个可怜人越是哭喊,他们越是笑得大声。
就像影片中的易遥,本来家境寒酸,在被查出染病之后,更成为众矢之的——吃午餐时被人故意在餐盘中倒上剩菜剩饭、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被泼满红墨水、在操场上被淋上一桶冷水......不知道是影片艺术化的展现还是夸张化的表演,有的人在影评中说这些都是被夸大的行为,而我更愿意相信——真实的情况,一定比电影中展现出来的更恶心、更令人发指。
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丑陋。
这世间,最美的是人心,但最丑陋的也是人心。
它像包裹起来的糖果,有时外表甜美的样子,实则是一颗苦味的糖果。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人心有多可怕,人性有多残忍,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比人心更可怕的是,我们明明做着那些难堪的事情,却不自知。
我们冠冕堂皇地披着华丽甜美的外衣,还津津乐道着,不知会为他人带去怎样的伤害。
那种不自知,远比直接的伤害来得更猛烈、更露骨。
易遥的世界,本来应该和顾森湘一样,是家里的小公主,可以穿着干净的校服,吃着冰激凌,可以去游乐场玩,可以用着带香味的卫生巾。
唐小米的生活,也原本可以继续做着自己的傲娇小女生,穿着可爱短裙,扎着俏皮的马尾辫,躺在床上听着歌。
而顾森湘呢,依然是那个疼爱弟弟的姐姐,可以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交换留学生活,成为优秀的学生,和喜欢的齐铭在一起。
但这一切,都因为那可怕的欺凌,永远地停留在了花季雨季。
易遥被人欺辱,吃剩菜、被泼红墨水、被打被骂;唐小米锒铛入狱;顾森湘失去生命。
这一切是谁的错?好像没有明确的凶手,但在她们的身后,却是一双双无形的手,在推着她们一点点地走向河边,走入谷底。
青春里,不再只有美好烂漫,而是无尽痛苦。
《丑陋的中国人》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丑陋。
那些将别人推入深渊的人,还在岸边沾沾自喜着,殊不知,他们是这世上最可悲的一群人。
还记得易遥站在堤岸上,撕心裂肺地喊出地那番话吗?那些人以为的一场闹剧,却真实地发生在眼前。
易遥拼命地奔向河中央,她恨透了这个世界。
妈妈说自己是赔钱货,别人说自己是杀人凶手,连最喜欢的齐铭都放开了自己的手。
在悲伤面前,易遥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奔跑。
再面向阳光,微微一笑。
或许死亡,是她给自己最好的归宿,因为人间不值得。
死亡不可怕,活着才最可怕。
我很难过,在电影的最开端。
易遥没有选择自杀,她只是走下水塘去捡起被同学扔下的书包,那个时候,还有顾森西下去救了她。
易遥说,死亡不可怕,活着才最可怕。
苟活,是人类的本性。
但凡生命有一丝希望,谁不愿意活下去呢?但当生命的光亮被一次次地抹去,只剩下无尽的灰暗时,那么死亡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逃避悲伤,也是人的本性。
当任何一件新闻腾空而出时,最多的声音永远是数不尽的网络暴力。
隔着一道屏幕,可以肆意谩骂羞辱,编造扭曲。
这些人,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他们认为,我不过是说了一些话而已,做了一些事罢了。
但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犹如一把尖刀刺向别人的胸膛里,无声无息,却又无比尖锐致命。
不是不懂得,而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
害怕有一天,被自己嫌弃,被自己唾弃。
看着易遥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光亮“的地方,我莫名地有一种开心。
因为她只要一回头,对岸的人,依旧是那些伤害她的人,依然是一把把刺刀对着她。
她跳了下去,慢慢沉下去,她张开双臂,这一切仿佛都结束了。
没有了冷眼和嘲笑,更没有欺凌和绝望了。
那一刻,我替易遥开心。
易遥的人生是悲伤的,犹如一条河水,怎么也渡不过的河水。
但河水也可能带你去向光明的地方。
易遥的光明是顾森西,那个永远陪着自己,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拒绝悲伤的人,也是在黑暗中拉住自己手的人。
悲伤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要学会接受和适应,也要学会如何战胜和度过。
那条逆流而上的河水,有时候只有自己,有时候会有人陪你,但无论怎样,都请不要放手,死去很简单,但活着更要努力。
齐铭说: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我想再陪你走一遍,从垂髻到年少,从弄堂到学校。
易遥可以穿着干净的校服,沐浴在阳光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但,悲剧注定发生,他们的人生也不会重来。
那些年的痛不会消逝,但易遥的未来也不会永远停在那里。
因为一直有个人,陪着她,走完余生的路。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但在这之前,请一直善良。
在2016年发生的数起校园霸凌案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并非是那些女生怯懦地跪在施暴者脚下任其凌辱的画面,而是在现场视频中那些喜笑颜开、鼓掌喝彩、录像拍照的学生们。
施暴者在围观者的鼓动下愈发嚣张,而当受害者被踢倒在地的瞬间,现场却爆发出几声嘹亮的叫好。
那些围观的男生们,脸上挂着笑容,喝着可乐雪碧,对着那个灰头土脸的女生指指点点的样子,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也许,泰坦尼克号上出现的绅士们将求生的机会让给女士和孩子的情形,也仅仅只能是电影上的夸张手法吧。
当他们大声喊出的“救命”,仅仅换回围观者的幸灾乐祸;当他们流出的眼泪,仅仅成为围观者的心满意足。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电影《盲山》中的一个镜头——逃跑的女孩子在汽车站被人贩在众目睽睽之下带走,那种凄厉而绝望地呼救,就如同一个陷入绝境的希望,终究还要被绝望吞噬的无奈。
盲山,盲的不仅仅是那座深山,更是这个社会中标榜正义的群众;悲伤逆流成河,却最终将一切标榜打回最原始的状态,让虚伪暴露地彻底,将希望破裂成灰。
热播电视剧《橙红年代》里刘子光常说,“坏人的嚣张,是因为好人的沉默。
”而在现实中,坏人的嚣张,是因为“好人们”丧尽良知地明知故犯。
而能够让这些“好人们”清醒的,只能是受害者的遍体凌伤,而这些受伤的人们,却再也不愿意相信所谓公众的正义和希望。
很多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关心和疏导;很多遭受群体暴力的无辜者,不愿意再相信世界上尚存的善良。
去看看那些被网络暴力攻击的人们,去看看那些被恶意披露在网上供人指摘的个人隐私,去看看那些无力辩驳的泪痕,去看看那些衣衫不整的被欺凌者们,去看看那个被泼满红墨水的易遥——“我向来是不愿意用最深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
”而我们的群众却心甘情愿用最深的恶意来揣测自己的愚昧,炫耀自己的无聊。
抓螃蟹的渔民之所以不用盖子盖住背篓,是因为每当一只螃蟹想要逃跑,就会被其他同伴狠狠拉回背篓,而这只螃蟹反复挣扎几次之后,便也成为将其他螃蟹拉回背篓的一员。
我们常常讥笑螃蟹的愚蠢,却不曾看见自己和那些背篓中的螃蟹一般可恶。
电影中,在易遥被淋满冷水的时候,一个不忍心拿出纸巾想要上前为易遥擦拭的女生被身边的人们拦阻。
而清醒善良的顾森湘,却无缘无故地遭了飞来横祸。
良善之所以不能抬头,是因为残忍和冷漠太过强大;清醒的人之所以消失不见,是因为愚昧无知才是合群的标签。
我想,不去做一个无聊的人,应该是最低的标准。
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陷入悲伤逆流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清醒如初,真正带给他们希望。
愿我们良善清醒,愿所有青春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