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事迹感悟—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合集下载

读《丛飞的故事》有感_三年级作文

读《丛飞的故事》有感_三年级作文

读《丛飞的故事》有感
丛飞是一个深圳著名歌手,而他却是178个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用了10年的时间,参加了400多场演唱,捐钱将近300多万元。

2005年5月12日,丛飞被当地人民医院确认胃癌,他的亲朋好友都吃惊,身为著名歌手却拿不出看病的钱。

他一直忍受着痛苦演唱。

但是2003年,受非典影响,丛飞的演出机会一次比一次少,然而他的病情也相当严重,把他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完才悄悄地离开。

后来被他捐钱的178名孩子来信了,他们都说谢谢您,我的好“代理爸爸”。

虽然丛飞叔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的精神不普通呀!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像丛飞这样,例如,以前一位老师为了救三个小学生,牺牲了。

他们的精神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

我想:我以后也要像丛飞叔叔他们一样,关爱别人,去救助他人,让人敬佩。

第1页共1页。

勇于开拓,奉献自我的典范

勇于开拓,奉献自我的典范

勇于开拓,奉献自我的典范案例一丛飞,原名张X,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

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来到深圳。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36岁的丛飞,唯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是一份没有薪水的社会工作。

作为一名职业歌手,丛飞以唱歌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级义工,10年来他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达到3600多小时。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的商演频繁,本可以过上富裕生活,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

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6年4月20日晚8时40分病逝,年仅37岁。

据悉,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9时35分,深圳眼科专家取走了丛飞的眼角膜,专家说,这将使三个人受益。

丛飞生前曾多次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给别人带来快乐。

”案例二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

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

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

”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案例三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

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

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

观《丛飞精神》有感_初一作文

观《丛飞精神》有感_初一作文

观《丛飞精神》有感
当我们正在蔚蓝的天空中健康快乐地飞翔的时候;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却有着一群正受伤的天鹅,它们需要好心人来帮助它们,使它们和我们一样在同一片天空中飞翔。

终于有一位天使降临了,他便是爱心大使——丛飞。

因为有了他,使得这178只天鹅完成在天空中飞翔的梦;因为有了他,使得这群天鹅重见光明;因为有了他,使得它们体会到人间亲情之温暖。

当我看到丛飞叔叔躺在病床上,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依然惦记着他那178个儿女是否吃得饱,睡得香的那一刻。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泪水夺眶而出。

回想起每次捐款活动的时候,我将自己的十几块恋恋不舍地塞进捐款箱,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我这仅仅的十几块便可以为失学儿童买几支笔,几本书,而我却在那为十几块喊爹娘。

丛飞叔叔却共捐了三百多万,比起这些,我这是十几块钱更应该捐了。

丛飞得知儿女们生活困难,便叫妻子刑丹从自己的医药费中取出两万给儿女们吃穿的那一幕,更是催人泪下。

一个正在与病魔搏斗的丛飞,一个家境清贫的丛飞,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尽力让失学儿童过上好日子,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8月23日晚上,丛飞叔叔,这位年轻的战士,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看上去多么地安详。

胃癌这个该死的病魔,夺走了叔叔的生命,他告别了世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一个挥手告别世界的人有什么心愿呢?我们万万也没有想到丛飞叔叔的最后一个心愿竟是把自己的
眼角膜捐赠给了盲人,这也是他最后一件能够为我们做的事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丛飞叔叔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事迹地刻在丰碑上,他的灵魂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丛飞感动中国观后感

丛飞感动中国观后感

丛飞感动中国观后感《丛飞感动中国观后感》电影《丛飞感动中国》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真实感人的纪录片,通过纪录了丛飞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英勇事迹,向全国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受触动,不禁对丛飞及所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电影开篇,镜头转播到武汉市临空三家医院,丛飞身穿防护服,带领团队冲锋在前,在这个疫情最严重的地方,进行着救治工作。

临空三家医院废弃的临时病房,被迅速改造成为隔离病房,丛飞与同事们日以继夜地奋战,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

电影中,丛飞展示了一个医生如何面对困境、逆境时的坚毅与专业。

他不仅像一名勇敢的战士,还是一位负责任的医生。

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伍积极应对困难,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他们不畏艰辛,无数次冲破生死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把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

电影中,丛飞所在的医疗队通过各种科学的救治手段和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无私奉献,涌现出许多感人的瞬间。

在病房里,丛飞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精心照料着每一位患者,给予他们安慰和希望。

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重症患者终于康复出院,得以与家人重聚。

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丛飞和他的医疗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

他们分别和亲人、家庭隔离,不能与家人团聚。

然而,他们顾不上那么多,只为了更好地治疗病人和保护自己。

丛飞以身作则,用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电影中的丛飞并非超人,他也有自己的压力和困惑。

在一次又一次的抢救中,他不仅要面对患者的死亡,还要忍受着种种痛苦和煎熬。

但是他没有退缩,没有放弃。

他始终相信医学的力量,相信只要不放弃,就总会有希望。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力量。

丛飞和他的队友们以医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医者仁心。

他们用冷静、勇敢、娴熟的操作和高度的专业素养,给了我们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本片以真实的画面、真诚的情感诠释着中国精神。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丛飞事迹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学习丛飞事迹体会:爱心丛飞与社会责任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一直做好事。

丛飞坚持十多年为社会无私奉献,几乎倾其所有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

他的所作所为,唤醒了许多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和向善的力量,甚至是一份社会责任感。

从丛飞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他一心为他人、扶贫济困,把社会责任与传统道德结合得非常好,用博大的爱心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本文来自好:)。

乐善好施的爱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圳,特别需要这个。

最近,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丛飞的爱心感动了深圳。

透过丛飞,反省自我,大家学会了关爱,内心完成一次向善的回归,更加坚定了做人的道德信念和底线,找回了心中或许丢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丛飞把自己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社会又把更多的爱回馈给他。

丛飞曾感叹:“感谢生命中这次重大的灾难,让我感受到全社会对我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欣喜地见到,这种爱心的交织互动,在鹏城掀起一波又一波爱的热浪,谱写出一曲曲城市文明、和谐的交响乐,体现了我们整个城市爱的互动。

(刘丽萍)第二篇:学习丛飞事迹心得体会-爱心丛飞与社会责任学习丛飞事迹心得体会:爱心丛飞与社会责任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一直做好事。

丛飞坚持十多年为社会无私奉献,几乎倾其所有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

他的所作所为,唤醒了许多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和向善的力量,甚至是一份社会责任感。

从丛飞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他一心为他人、扶贫济困,把社会责任与传统道德结合得非常好,用博大的爱心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乐善好施的爱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圳,特别需要这个。

最近,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丛飞的爱心感动了深圳。

读《感动中国》有感_五年级读后感_1

读《感动中国》有感_五年级读后感_1

读《感动中国》有感本文是关于五年级读后感的读《感动中国》有感,感谢您的阅读!拿起《感动中国》这本书,我随手翻开了71页,这是一位爸爸的故事。

爸爸的名字叫丛飞,生于1969年,一个平凡人拥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我带着好奇心看了下去,这个故事十分动人。

故事是这样的:丛飞原是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开始,一场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年,四川成都举行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活动中,丛飞也赶到了现场,看见那几百名失学儿童,他当场捐出所带全部现金——2400元,这些钱在当时可以让20多个学生完成2年学业。

从此,他以各种形式帮助贫困儿童,而且每次都把挣来的钱全部捐出去。

孩子们称他“爸爸”,朋友们叫他“丛飞大哥”。

11年里,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

为了及时交上学费,他玩命一样演出,收到一笔钱,寄出一笔钱,自己身无分文。

05年1月,丛飞已是肺癌晚期了!可他却不治,因为只有1000多元。

当人们捐钱时,他又坚持从中取2万元捐给山区。

丛飞,2006年4月20日,37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他爱着和爱他的人们。

丛飞,这个硬汉,平生捐资300多万元,也没什么可以留给女儿的,却只留下一本相册个六月大的女儿做个纪念。

大家可能听这个故事可能会哭泣,才37岁,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但是他平生帮助了无数个贫困儿童重返校园,他一定觉得值!这让我想起蒙田曾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的用途并不在于长短,儿在我们怎样去利用它,许多人短暂的生命却永久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间。

”丛飞,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的内涵,诠释了“奉献”的真谛,他默默无闻的至善至爱感动着你我,记录着一段历史的痕迹。

我想:丛飞,你资助了无数个儿童,是多么的伟大呀!只可惜,你走了,却也留下了很多遗憾。

你为了让贫困儿童上学,把自己变成穷光蛋,自己的病都不治,不能去陪伴自己女儿成长。

但我相信,等你女儿长大了,她会认为:帮助更多人比陪伴她一个人一生更有价值、意义,因此她会理解爸爸的。

同时,爸爸的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她也会为此而骄傲的。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7篇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7篇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7篇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1今天下午,老师放了专题片《感动中国》,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丛飞”。

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当他自己还没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的眼神看着那么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

丛飞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托人将学费转交给了失学儿童,当时的那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泪如雨下。

让我感动的还有“魏青刚”。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甚至还被别人戏称为“打工的”。

可是,他却朴实,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可能平时,我们不知道他,确实,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没人发现他,但就是那一瞬间,他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在给魏青刚的颁奖词上这样写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原自内心品质。

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我们之中有几个能像魏青刚这样舍己为人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

魏青刚是平凡的,但他的举动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记得在节目最后,主持人问他:“得了这个奖,你最希望什么?”他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希望大家能给我找得活干!”在场的观众都笑了,可是,我却觉得没什么可笑的,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想说的话,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刚叔叔,我佩服你!看了这次专题片,我从邰丽华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坚强,从洪战辉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友善。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2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经历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

胡忠、谢晓君夫妇,藏区支教让我们在原有美丽的心灵从黑暗中慢慢地走出来;72岁老党员杨喜洲义务植树让我们拥有大自然的清鲜空气和大自然的环境;阿里木慈喜助学让山区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张平宜跨越海峡的爱让那些没有自信的孩子们恢复自信。

大家都很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如此奉献自己?胡忠、谢晓君夫妇——他们坚守藏区12年支教。

丛飞读后感

丛飞读后感

[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1.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丛飞读后感。

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

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

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离了婚;年幼的女儿也抛给了他,过度工作劳累,让他得了晚期胃癌。

他却因住院贵,而选择只吃药物控制病情;他有时借遍了所有人,也没人愿借给他这个“借钱鬼”……但丛飞从没想过放弃,也从没拖欠过一个孩子的学费。

尽管他的固执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他仍拖着病去演出挣钱……我想这才是丛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2.丛飞是深圳的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丛飞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当他得知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癌症细胞已经扩散的情况下,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别人,他把自己有用的器官和遗体都捐了出去。

他这样奉献爱心给别人和社会,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们身边有些同学不尊重老师,不爱护公共卫生,不互相帮助,和丛飞叔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相比,真应该觉得羞愧。

我们应该向丛飞叔叔学习,时时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心。

在别人有困难时行个方便;在公交车上给老幼让个座;在与人相处时多一份谦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只要我们像丛飞叔叔那样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我为人,明天我为人’’的良好氛围。

丛飞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扩展阅读篇】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丛飞事迹感悟—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得是一位病人的人生经历,你肯定会问我:“一名病人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他的名字叫丛飞,他也是一名普通的歌手,还是一名“爱心大使”。

丛飞同志演出的出场费最高达到2万元,本来丛飞可以和其他歌手一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丛飞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在丛飞50多平方米的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衣柜里的衣服都是三、五十元的便宜货,最值钱的只有一台19寸的黑白电视机。

为了给178名“孩子”缴上学费以及资助几十名残疾人和孤儿,丛飞入不敷出,他只能马不停蹄地靠演出来支付这些费用。

今年四月,丛飞因过度疲劳患上了绝症,他各地的“儿女们”都鼓励丛飞要好好的战胜病魔,他的感人事迹也随即被报道出来。

一位给丛飞捐款的小伙子说:“丛飞用爱心感动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爱心来温暖丛飞”。

这就是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深圳市优秀青年丛飞的感人事迹。

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想到了一首歌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丛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爱的奉献》,同时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一句流传千古的佳话,也正是像丛飞这样优秀的中华儿女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不仅包含着崇高的境界,又蕴藏着不同的层次。

董存瑞为坚持正义而献身,周总理为国家事业而努力毕生精力,孙中山为追求真理而捐躯,是一种奉献;徐悲鸿逝世前捐赠了毕生的遗物,纺织女工杜芸芸把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雷锋将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任长霞为保一方平安而付出了平凡而伟大的生命,她的“向我看齐”也是一种奉献。

去年,在“SARS”狂扫炎黄大地时,广大医务工作者奔赴抗战第一线,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兢兢业业,而他们仅为了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群众”,他们的行动也是一种奉献。

在今天,丛飞为了100多名失学儿童能够上学,十年如一日马不停蹄地靠演出来支付这些费用,他那种执着也是一种奉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一群爱奉献、善奉献的人;千千万万的人向灾区献一份爱心;千千万万的人为环境尽一份微力;千千万万的人为老幼让一次座位;千千万万的人……。

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唱响奉献者之歌,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吧!因为,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