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

合集下载

《大树王国天目山》课件

《大树王国天目山》课件
《大树王国天目山》ppt课 件
目录
• 天目山的简介 • 天目山的植物资源 • 天目山的树木景观 • 天目山的生态保护 • 天目山的旅游价值
01
天目山的简介
地理位置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距 离杭州市约88公里。
天目山拥有多个景区,包括天目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世界地质公 园等。
它地处黄山与东海之间,是浙西山区 的核心地带。
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住宿。
餐饮服务
天目山周边的餐饮服务丰富多样 ,提供各种地方特色美食和山野 风味。无论是品尝当地特色还是 享受美食盛宴,游客都能在天目
山找到满意的选择。
导游服务
天目山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导 游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 成,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专业
的导览解说和旅游安排。
THANK YOU
旅游线路
登山线路
天目山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有多条难度各异的登山线路供选择。从短途徒步到 长途穿越,满足了不同层次登山爱好者的需求。
生态探险线路
天目山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为生态探险提供了绝佳场所。游客可以在专业导游 的带领下,深入密林、穿越溪流,探索天目山的神奇奥秘。
旅游服务与设施
住宿设施
天目山周边有各种档次的住宿设 施,包括星级酒店、农家乐和露 营地。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植被类型多样
天目山的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包 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 叶林、竹林和灌丛等。
珍稀植物
国家级保护植物
天目山拥有许多珍稀植物,其中一些 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银杏、 水杉、南方红豆杉等。
特有种和濒危种
天目山还分布有一些特有的植物种和 濒临灭绝的植物种,这些植物种在世 界上其他地方难以找到。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精)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精)

第一章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保护区历史一、自然环境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由东西两峰组成,东峰大仙顶海拔 1480米 , 称东天目山;西峰仙人顶海拔 1506米,曰西天目山,两峰遥相对峙。

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 , 宛若双眸仰望苍穹 , 因而得名“ 天目” 。

该名始于汉,显于梁,古称“ 浮玉” 。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天目山,所辖地域总面积 4284 ha,地理位置为30°18′~30°25′ N , 119°23′~119°29′ E ,距杭州 94km 。

天目山山体古老,系下古生界地质构造活动为始,继奥陶纪末褶皱断裂隆起成陆,燕山期火山运动渐呈主体,为“ 江南古陆” 一部分。

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貌独特,峰奇石怪,天然自成, 素有“ 江南奇山” 之称。

全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地层。

流纹岩、流纹斑岩、溶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脉岩兼而有之。

天目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地貌,如四面峰、倒挂莲花、狮子口等地悬崖、陡壁、深涧,千亩田、东关、西关溪持坑坞等地的冰碛垅, 阮溪东坞、千亩田等地的冰窖,西关溪上游的冰川槽谷,开山老殿、东茅蓬的冰斗等。

天目山山势高峻,分长江、钱塘江而立。

天目山南坡诸水汇于天目溪,注入钱塘江。

北坡为太湖之源,汇聚长江入东海。

天目之水清凉透彻,矿化成份丰富,水质优良。

天目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8~8.8℃ , 最冷月平均气温 3.4~2.6℃,极值最低气温 -13.1~-20.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19.9℃,极值最高气温 38.2~29.1℃。

无霜期235~209d 。

雨水充沛,年雨日 159.2~183.1d ,年降水量达 1390~1870mm ,积雪期较长,比区外多 10~30d ,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

忍冬属藤本植物资源的栽培及应用

忍冬属藤本植物资源的栽培及应用

地理分布与生态习性
地理分布
忍冬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 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特别是在亚 洲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分布广 泛。
生态习性
忍冬属藤本植物通常生长在山地、丘 陵、森林、灌丛等环境中,喜欢温暖 湿润的气候,耐寒性较强。
生物学特性
生长特性
忍冬属藤本植物的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较长,能够攀援生长到较高的位置。 它们通常在春季和夏季生长旺盛,秋季结出果实,冬季进入休眠状态。
通过发展忍冬属藤本植物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 。
04
市场前景与展望
市场需求与趋势
生态修复需求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 视,忍冬属藤本植物因其 良好的生态修复功能,市 场需求逐渐增加。
园艺观赏价值
忍冬属藤本植物花色艳丽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用于园林景观的营造和 家庭园艺。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炎 、口腔溃疡等症状,对于一些 感染性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事项在使用忍冬属藤本植物药材时 ,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或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观赏价值
园林应用
忍冬属藤本植物具有优美的攀援姿态和丰富的花色,是园 林绿化的优良植物。可用于花架、花坛、花篱等处,增添 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色彩。
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加强新品种选育
通过育种手段,选育适应性更强、产量 更高、品质更优的忍冬属藤本植物新品
种。
拓展应用领域
除了生态修复、园艺观赏和药用保健 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忍冬属藤本植物
在食品、日化等领域的应用。
推广高效栽培技术
推广现代化的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和 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天目山的植物

天目山的植物

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地质古老,地势地貌复杂多变,土壤垂直分布明显,一年四季气候温和。

这些独特的环境条件构成了天目山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复杂性和种类丰富性。

天目山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5种,占全省55种的63.6%,占全国388种的9%。

其中属二级保护的有银杏、金钱松、华东黄杉、天目铁木、连香树、鹅掌楸、夏蜡梅、黄山梅、杜仲、七子花、独花兰、香果树12种,野生银杏为唯一幸存的天目山孑遗植物。

属三级保护的有南方铁杉、青檀、长序榆、领春木、短萼黄连、八角莲、凹叶厚朴、小花木兰、天目木兰、黄山木兰、天目木姜子、天竺桂、浙江楠、黄山花楸、野大豆、银鹊树、羊角槭、紫茎、明党参、短穗竹、金刚大、延龄草、天麻23种。

还有引种保护植物珙桐、水杉、秃杉、红桧等19种。

天目山的植物都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这些植物有什么功效?又如何识别这些植物呢?以下举五例天目山的植物。

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科。

中生代孑遗植物,天目山有野生银杏古木244株,为世界银杏原产地之一。

➢药用功效1、调节血管张力银杏叶可以调节血管的张力和弹性,保护它们免受损害。

银杏叶也可以减低血小板的粘合力,进而影响血液的循环、保护红血球免受破坏,并让红血球在血管内均匀的散布。

有助于红血球内氧气的输送和供给。

银杏叶可以用来治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和心绞痛。

2、促进血液循环银杏叶经临床证实具有抗氧化剂(antioxidant)的功能。

银杏叶可以保护人体细胞膜的脂肪组成部分,进而减少外来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的破坏。

人类大脑和神经细胞长期受到自由基的损害,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

银杏叶能促进周边的血液循环,对老年人常遭遇到的手足血液循环减少,经常会引起手脚冰冷、麻木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雷纳氏症候群(Raynaud's Syndrome)、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等缺血性肢体疾病有所帮助。

天目山野生观果植物的园林应用与引种栽培

天目山野生观果植物的园林应用与引种栽培

天目山野生观果植物的园林应用与引种栽培作者:葛文佳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5期摘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的观果植物。

本文在列举了部分天目山木本观果植物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些植物的园林应用及对今后的引种栽培提出一些意见,希望借此推广我国观赏植物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观果植物,园林应用,引种栽培植物是组成园林的一个重要要素,而园林树木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植物材料。

中国作为一个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园林观赏植物种类很少,并且国产的植物种类比例不高,很多引自国外。

所以,我国本土的植物资源开发培育工作刻不容缓。

天目山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本文对天目山观果树种这一类观赏植物进行资源分析、园林应用和引种栽配的说明,希望推进我国观赏植物的培育开发工作,丰富我国观赏植物的种类。

1 天目山的观赏树种资源位于浙江杭州临安城北的天目山,地势高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使这里分布着丰沛的植物资源,全区境内有植物2457种,木本800余种,草本和苔藓等类1557种。

其中不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园林中较多利用植物的花、叶来造景,但果实也是体现观赏植物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天目山的观果植物丰富,如南方红豆杉、华中五味子、红果钓樟、青钱柳、南蛇藤、华紫珠、野鸦椿、老鸦柿等。

2 观果树种的园林应用观果树种就是把果实作为主要观赏部位的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既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又可以丰富园林四季的景观,弥补观叶观花植物的不足。

2.1公园绿化公园是综合性很强的一类绿地,在公园中配置观果植物,要结合公园的造景手法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1]。

可群植观果植物,创造自然野趣的植物景观,丰富公园中的色彩以及空间环境。

如群植天目山的野鸦椿,在春夏时分,白色花朵集生于枝顶,绚烂夺目[2];秋天,枝头果实累累,色彩艳丽,颗颗黑珍珠镶嵌在红色花朵上。

天目山植物总结

天目山植物总结

天目山植物总结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是中国南方的一座著名山峰,也是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地处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一个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因此,天目山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被誉为“东南植物王国”。

天目山的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据统计,天目山有种子植物约2000余种,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

以下是天目山的一些代表性植物:1. 水杉水杉是天目山的代表性植物之一,也是中国的特有树种。

水杉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50米,树干直径可达2米。

水杉的树皮灰褐色,树冠呈圆锥形。

水杉的叶子呈针状,长约1厘米,宽约2毫米,叶子的背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

水杉的果实为球形,直径约2厘米,果实成熟时呈深紫色。

2. 石楠石楠是一种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

石楠的叶子呈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石楠的花为白色或粉红色,花径约1.5厘米,花期在4月至5月间。

石楠的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呈红色。

3. 红豆杉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

红豆杉的树皮灰褐色,树冠呈圆锥形。

红豆杉的叶子呈针状,长约2厘米,宽约2毫米,叶子的背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

红豆杉的果实为球形,直径约2厘米,果实成熟时呈红色。

4. 桂花桂花是一种常绿小乔木,高可达5米。

桂花的叶子呈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桂花的花为白色或黄色,花径约2厘米,花期在10月至11月间。

桂花的果实为核果,成熟时呈黑色。

5. 竹子天目山的竹子种类繁多,有毛竹、箬竹、青竹等。

竹子是一种常绿草本植物,高可达20米。

竹子的茎呈圆柱形,中空,有节,节间长约30厘米。

竹子的叶子呈长条形,长约10厘米,宽约1厘米,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竹子的花为小穗状花序,花期在5月至6月间。

以上是天目山的一些代表性植物,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如杜鹃花、银杏、黄杨等。

天目山的植物资源丰富,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

天目山简介

天目山简介

天目山简介(生物学)植被类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

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

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

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

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

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

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

因此,被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

“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植物资源天目山地质古老,第四纪冰川影响不深,加上历来都受到人类保护,植被没有遭受过重大破坏,计有苔类植物22科33属70种;藓类植物39科110属240种,葳类植物29科60属110种,种子植物167科716属157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86科277属675种。

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荟萃了如此丰富的种质资源,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常绿树种主要有:壳斗科的青冈栎属、拷属、石栎属;樟科的樟属、紫楠属、润楠属、山茶科的柃属、山茶属;还有杜鹃属、山矶属、冬青属等。

落叶树种主要有槭科,蔷薇科、豆科、壳斗科的栗属、栎属、水青冈属,樟科的木姜子属和山胡椒属,桦木科、胡桃科、木兰科等种类也较多。

天目山“大树王”柳杉林生态问题初探

天目山“大树王”柳杉林生态问题初探

天目山“大树王”柳杉林生态问题初探天目山“大树王”柳杉林是中国的珍稀植物资源,柳杉树林是天目山的特色之一,也是其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的活动,柳杉林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天目山“大树王”柳杉林的生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柳杉林的概况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整个天目山地处华东丘陵地貌区,植被丰富,气候宜人。

柳杉林位于天目山主峰板桥尖,是中国最大的原生柳杉林,面积达1000多亩,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片柳杉林年代久远,树龄在500年以上,最大的柳杉树高达58米,直径达3.5米,是天目山的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大树王”。

柳杉林在地形、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林内树种繁多,珍稀植物种类丰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南方最为典型的森林类型之一。

柳杉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观赏价值,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是天目山一大景点。

二、柳杉林的生态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柳杉林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大量游客的涌入导致了林区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能会乱丢垃圾、破坏植被,甚至采摘柳杉树叶、树皮,给柳杉林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经营也加剧了柳杉林的生态压力。

部分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大规模砍伐柳杉树,加工制作成各种工艺品和纪念品,严重损害了柳杉林的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也给柳杉林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天目山地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这对柳杉林的生长和更新产生了不利影响。

柳杉树是一种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的树种,过高的气温和缺水会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气候变化也是导致柳杉林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柳杉林的生态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综合对策,以保护柳杉林的生态环境,维护柳杉林的景观价值。

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20030555)作者简介:马 进(1973-),男,安徽泗县人,硕士,讲师.收稿日期:2004-06-20文章编号:1008-4673(2004)03-0026-03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马 进,王小德,林夏珍(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通过对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本区有野生木本藤本植物136种(包含种以下等级),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根据其攀援特性分为缠绕类70种、吸固类13种、卷曲类19种、搭靠类34种。

探讨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木本藤本资源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

关键词:木本藤本植物;攀援习性;园林应用;天目山中图分类号:S688.9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高楼林立,但绿地少,绿色景观差,而木本藤本植物具有粗放性管理、经济效益强、见缝插绿、掩盖和遮挡不雅观的建筑物等特点,在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方面具有强大优势。

但实践表明,目前城市园林绿地中已应用的木本藤本植物(尤其是常绿木本藤本植物)存在着种类少[1]、景观效果单一[2]、乡土特色不明显等缺点。

天目山区系古老、成分复杂、种类丰富,是当今华东地区植被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3],具有丰富藤本植物资源,其中木本藤本植物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它不仅有重要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观赏绿化及应用前景。

但目前对其野生木本藤本资源相关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文在多年野外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查询资料,重点对天目山野生木本藤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为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1 调查地木本藤本资源概况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地理位置为30 18 ~30 25 N,119 23 ~118 29 E,面积4284hm 2。

该地区地势高峻,沟谷众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气候带上属中亚热带北缘,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山麓年平均气温14.8!~8.8!,年降水量1390~1870mm 。

土壤类型属中亚热带北部的山地类型,随着山势升高,依次是红壤、黄壤、黄棕壤。

天目山是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北缘森林的代表地段,植被保存完好,原生性较强,是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的森林生态系统。

因此,该区野生木本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经过初步统计,天目山的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共有23科、46属、136种(含种以下等级,以下同),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15.4%、6.3%、8.8%[4],占浙江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2.9%、3.9%、4.2%[5],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9%、1.6%、0.6%[6]。

2 木本藤本植物攀援习性与分类根据蔡永立、宋永昌对我国垂直绿化木本藤本植物的分类方法,将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分为吸固、缠绕、卷曲、搭靠4大类型[7]:(1)吸固类。

此类植物具有气生根或吸盘,可分泌粘液将植物粘附于它物之上而攀援生长,如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冠盖藤(Pileostegia viburnoides )、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 pidata )、络石(Trchelos perm jasminoides)、凌霄(Cam psis grandiflora)等13种,占9.6%。

(2)缠绕类。

此类植物无特化的攀援器官,以茎缠绕它物生长,攀援能力很强,如紫藤(Wisteria 第24卷第3期2004年 9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 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Science)Vol.24No.3Sep. 2004sinensis)、木防已(Cocculus orbiculatus )、清风藤(Sabia japonica)、粉背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等,达70种,占51.4%。

(3)卷曲类。

此类植物依靠特化的攀援器官∀卷须攀援生长,如山葡萄(Vits amurensis )、刺葡萄(V.davidii)、异叶蛇葡萄(Ampelo p sis hetero phylla)、土茯苓(Smilax glabra)等19种,占14.0%。

(4)搭靠类。

此类植物无特殊的攀援器官,依靠细柔而蔓生的枝条攀援,有的种类具有倒钩刺,如昆明山海棠(Triptergium hypolaucum )、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野蔷薇(Rosa multi f lora )、金樱子(evigatu)等34种,占25.0%。

3 木本藤本植物的园林应用方式根据藤本植物的习性、能力及所绿化的场所不同,藤本植物的应用方式也不相同,按其用途可分为以下4个类型:(1)爬墙岩石类。

利用藤本植物的气生根、吸盘攀附建筑物墙面,达到覆盖墙面,增加保温隔热能力,降低噪音并美化、绿化空间环境的效果。

此类藤本植物大多以观叶见长,观赏价值高,如扶芳藤、中华常春藤、冠盖藤、络石、凌霄、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rero phylla)、爬山虎、绿爬山虎(P laetevirens)、珍珠榕(Ficus sarmentosa var henryi)、爬藤榕(F sarmentosa var impressa)、薜荔(F pumila)。

(2)棚架篱笆类。

利用藤本植物自身茎蔓缠绕或皮刺、卷须攀附它物生长,可用作栅栏、花架、花廊、立柱的绿化布置。

以观花的有蔷薇属(Rosa)、忍冬类、紫藤属(Wisteria)、崖豆藤属(Millettia )等植物;观果的有葡萄属(Vitis )、猕猴桃属(Actinidia )、蛇葡萄属(Am pelopsis )、南蛇藤属(Celastrus )、千金藤属(Stephania )等植物。

观叶的藤本植物主要有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木防已属(Cocculus )、铁线莲属(Clematis )等植物;此外,还有观皮刺的如刺葡萄(Vitis davidu ),观假种皮的如南蛇藤(Celestrus oricudatus),观花萼的如钻地枫(Schizophragrna integri f olium)等。

(3)悬挂垂吊类。

利用植物茎枝柔软披散之特点,将其栽培于花坛或容器内,让枝叶翻越容器悬挂于外,美化立体空间。

观赏价值高的品种有中华常春藤、金银花(Lonicera s pp )、昆明山海棠、蔓胡颓子、野蔷薇、金樱子(evigatu)。

(4) 盆栽桩景类。

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或易整形修剪的特点,进行盆栽或造型,放置于室内外绿化。

观赏价值高的盆栽种类有金线吊乌龟(Stehania ce phatantha)、中华常春藤等;用于桩景的有紫藤、清风藤(Sabia japonica)、金银花、雀梅藤(Sagertia)、爬藤榕等。

4 开发利用建议天目山可供园林上开发利用的野生木本藤本植物种类很多。

据调查目前已经应用种植的有紫藤、中华常春藤、金银花、雀梅藤、爬山虎、络石、凌霄、常春油麻藤等近10种左右,占该地野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1/10左右,因此天目山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为合理利用野生木本藤本植物,现提出4点建议:(1)加强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引种、驯化和扩繁研究。

虽然国内有的植物园、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对藤本植物资源调查和收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8,9],但大部分仅限于调查,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研究,真正作为产业化商品运作种类还很少。

因此,要通过科学研究,在掌握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引种地与天目山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子,熟悉它们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和繁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资源圃,研究人工引种、驯化和繁殖的方法,解决野生木本藤本植物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

(2)加强野生木本藤本植物生理生态的深入研究。

目前国内对木本藤本植物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 pidata)[10]、扶芳藤[11],而对其他木本藤本植物研究较少。

在垂直绿化中,如立交桥、荒山绝壁和屋顶花园等特殊环境都易产生高温表面,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环境,光照不充足或常年没有光照,在对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应用中,要对其生理生态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景观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生态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27# 第3期马 进等: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3)利用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加强新品种创新。

随着城市绿化发展,利用丰富野生木本藤本资源,创造新品种,可进一步丰富城市绿化中木本藤本植物种类。

近年来国内也从国外引进一些木本藤本植物新品种,但存在问题是过度重视其观赏特性,而轻视其生态适应性。

另外,盲目引进新品种,也有可能使外来物种种群扩散,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损失。

国内有些科研单位成功培育出铁线莲(C lematis florida)[12]、花叶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var reticulales)、斑叶扶芳藤(E f ortunei var gracilis )[11]、花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nryana),但品种太少,同国外差距很大。

因此,利用丰富野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在注重传统育种方法同时,也要加大分子育种研究,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4)加强野生木本藤本资源的保护。

保护绿色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好绿色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前提。

虽然野生藤本资源比较丰富,但多数种类资源量还很不足,且分布星散。

在应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在对野生木本藤本资源开发利用时,应注意合理保护资源,以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1] 毛志滨,刘友良,陆小清,等.江苏垂直绿化植物可利用资源状况及其评价[J].江苏林业科技,2000,27(5):53-55.[2] 藏得奎,齐爱收,徐兴东.山东木本攀缘植物及其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6,27(1):8-16.[3] 杨淑贞,程爱兴.天目山兰科植物的分类和区系特点[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4):363-369.[4] 丁炳杨,潘承文.天目山植物学实习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5]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3.[6] 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363-384.[7] 蔡永立,宋永昌.中国亚热带藤本植物的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5):390-396.[8] 陈恒彬,陈松河,罗智凤.厦门地区观赏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32(4):36-42.[9] 黄成林,张 敏,周大跃.安徽省木本攀援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20(3):196-199.[10] 陆明珍,徐筱昌,奉树成,等.高架桥下立柱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63-64.[11] 潘清华.扶芳藤遗传多样性及抗逆性选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12] 张新政,孙国峰,龙雅宜.四个铁线莲新品种的选育[J].中国园林,2001,18(5):63-64.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ild woody vine ornamentalresources in Tianmu MountainMA Jin,WANG Xiao de,LIN Xia zhen(Faculty o 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Lin an 311300,China)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wild ornamental woody vine in Tianmu Mountain,136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varieties and forms)have orna mental value.Their climb habits can be sorted detailin out as:twiner 75species,adsorption 13species,tendril 19species,and trailing 34species.Their utilization values in landscape are studied.Some suggestions of further exploitation,utilization are given in this paper.Key words:W oody vine;Climbing habits;Landscape use;Tianmu Mountain #2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