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郑州市污水处理厂回水综合利用工程(一)
郑州陈三桥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工程设计实例

X 1 0 m0 / d,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1 0×1 0 m。 / d,远期规
模 1 0×1 0 m。 / d。
污水处理厂 出水部分 回用于郑东热 电厂作为 电厂 循环冷 却水和 龙子 湖补水、市政杂 用等,其余排 入淮河流域颍河水 系 的贾鲁支河 。因此 出水执行 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用水水质 ( GB/ T1 8 9 21 - 2 0 0 2 )等水质要求 。设计进、 出
水水质见表 1 。
表 1 设 计 进 、 出水 水 质 及 排 放 标 准 图 1 陈三 桥 污 水 处 理 厂 工 艺 流 程 图
三 、主要工 艺构 筑物 及设计参数
1 . 污水 二 级 处 理 工 艺
3 3 0
中 国 水 运
第1 5卷
水位 自动控制 ,栅渣 由无轴螺旋输送机 、栅渣压榨机运输 、
压实后排至栅渣箱 内。
本工程采 用二氧化氯消毒 ,分别在 反应池前和滤池后投
加 ,根据滤后水流量及余氯量反馈 调整 后加氯量 ,滤后加氯 接触 时间不少于 3 0 mi n。反应池前设 2台( 1用 1备) 复合二
沉砂池共 2座 ,单池处理 水量 为 2 , 7 0 0 m。 / h,单座沉
砂池直径 5 m,池深 2 . 6 m ,沉砂池采用气提 排砂 方式。主要 设备 :变速 叶片搅拌器 1套 ,功率为 1 . 5 K W ;鼓风 机 1台,
氧化 氯发生器 ,有效氯 产量 2 0 K g / h。滤池后设 3台( 2用 1
一
、
为常规 UCT工艺、改 良 UC T工艺 、倒置 A。 / o工艺和改 良
郑州制药废水回用

郑州制药废水回用
郑州制药废水回用
污水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且难以解决,因此一些外力被用来帮助,例如相应的燃煤电厂废水回用处理。
那么如何在众多燃煤电厂废水回用处理中选择好的?
郑州制药废水回用优势
1、突破了传统三级处理工艺只能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指标。
2、处理后CODcr、SS、盐分(TDS)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可作为优质的生产用水用于制浆和造纸的各个工艺中。
3、有效提高污水回用率,节约清水资源。
4、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大量外排,对环境保护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5、预处理通过预氧化+生化的工艺解决了反渗透浓水达标排放的难题。
郑州制药废水回用处理工艺
可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处理工艺有很多。
有传统的物理三级处理工艺、氧化沟处理工艺及目前流行的MBR 工艺。
建设者可根据系统规模大小合理选型。
郑州制药废水回用应用领域
农业、畜牧业、医药行业、化工行业、食品行业等。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市政污水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市政污水处理旨在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再利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本文将对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进行浅谈。
一、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是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市政污水的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消毒等环节。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沙子、泥土等杂质,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或其他物理化学手段去除混合液中的悬浮物,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处理降解有机物和氮磷化合物,三级处理则是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
最后进行消毒是为了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排放水体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专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二、污水回用利用技术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水的回用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补充方案。
污水回用利用技术是将经过污水处理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城市景观、工业用水、地下水补给等方面。
污水的回用利用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处理、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得到水质符合相关标准的再生水,用于各种用途。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的回用利用是指将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采用了污水处理工艺的回用利用技术。
新加坡是一个成功案例。
新加坡因为水资源短缺,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供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等方面,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的紧张局面。
在中国,北京市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回用利用项目,通过建设大型的再生水处理厂和相关管网,将回用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浅谈厂区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再利用

浅谈厂区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再利用摘要:目前,我国污水中,工业污水占的比例在逐渐减小,而生活污水的比例在逐渐增多。
如何对厂区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是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对生活污水进行再利用的必要性,探讨了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以及再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再利用1 生活污水再利用的必要性随着工业用水需求量的增多,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将目光放在了厂区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再利用上。
对厂区生活污水进行再利用有以下原因。
一是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的加大,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完善与具体,对于超标排放污水的现象将予以严厉打击,污水的排污费用也随之上升,因此,很多工厂都在尝试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二是由于对地下水的超标开采,使得水库存水量减少,对工厂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较大的威胁作用,因此,重视对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是大势所趋。
三是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了加强公民节约用水的意识,生产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的费用将很大程度的升高,因此,对污水进行再利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与必要手段。
四是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再利用成为了可能。
2 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措施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厂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并不是很到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认识不够、硬件设施落后、污水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对厂区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推广强化一级的污水处理厂,改革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很多厂区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二级污水处理系统,其去污效率高,得到的水质好,但是运转费用高,因此,很多厂区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
为此,建设一级污水处理厂是十分有必要的。
强化一级处理主要是指投加混凝剂来净化水质。
据国外一项调查显示,强化一级处理工程所耗用的成本比二级处理厂低了50%,同时其运转费用也低于二级处理厂的50%,同时,也节约了企业的土地资源。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水回用逐渐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污水处理厂中,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评估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该工程的实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结果1.污水处理厂中水的特点2.中水回用的技术及应用中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适用于工农业用水、景观绿化和生活用水等领域。
该技术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降低用水成本,减少水环境污染。
3.可行性评估(1)技术可行性:中水回用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于现有技术,中水回用工程在污水处理厂中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中水回用工程可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运维费用等。
但从中长期来看,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环境可行性:中水回用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或其他水资源的抽取,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降低水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环境的负荷。
四、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回用工程,包括经济激励、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2.完善技术监管:加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监管,推广应用成熟的中水回用技术,确保水质安全和运行效果。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水回用工程的认知和接受度,加强对污水资源价值的认识。
4.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中水回用工程的运行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工程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工程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结论中水回用工程在污水处理厂中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然而,为了推广和应用该工程,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技术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等措施的支持。
郑州市再生水利用前景分析

郑州市再生水利用前景分析作者:崔永华来源:《科技传播》2011年第21期摘要郑州市水资源的匮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郑州市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基础上,分析郑州市再生水利用的意义,提出发展再生水回用是解决郑州市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当前再生水利用的困境,展望再生水利用的前景,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再生水利用;郑州市;前景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93-020 引言郑州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 随着近年来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的大幅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大幅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为了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然而仅仅拧紧水龙头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把城市里的污水收集起来,经过深度处理后生产成可用的再生水,一方面可以大量节约清洁的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水环境。
1 郑州市水资源供需形势根据2005年~2009年的水资源公报,郑州市这5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682亿m3(未计算黄河过境水量)。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06年~2009年),2009年底郑州市总人口数达到666万人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5.1m3。
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于700m3为严重缺水城市,郑州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这一标准,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
并且郑州市区域内地表水污染严重,扣除郑州市主要河流全年水质劣于Ⅴ类水的河段,剩余河段的水量为地表水资源量的35.48%,加剧了郑州市的水资源短缺。
郑州市目前的水源主要为地表水(黄河水)和地下水。
近年来黄河来水逐年减少,引黄河水用水不容乐观。
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郑州市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导致建成区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常规水源难以承载。
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表2深度处理工艺主要设备一览
设备名称
类型
数量
参数
污水泵
Qw型离 4台
心式潜水 (3用1备)
泵
流量为790 m3/h,扬程
为6m,功率为30 l涮,用
于提升泵房
管式静
D.N 600型
2台
态混合器
虹吸式 吸泥机
SXH型
单台功率0.4 kW,用于 2台
平流式沉淀池
滤头
长柄滤头
22 176个
材质为ABS无毒塑料, 用于滤池
50给水排水'Cal.33 No.5 2007
1.2水质状况及回用标准 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郑州市西区城市污
水及部分工业废水,其水质状况及回用标准‘21见表 1(由于本工程工艺设计从2002年5月开始,故仍采 用CJ/T 95—2000标准)。
表1水质状况及回用标准
指标
原水 二级出水 景观水体 回用标准
&电话:(0371)63653136 E-mail:shenlmnfen9126@126.com 收稿日期:2006—08—17
污水处理中的水资源回用

结论
污水处理中的水资源回用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步,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有 效的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中的水资源回用技术具有节约水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点,是 未来水处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当前,污水处理中的水资源回用技术还存在一 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展望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水资源回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同时水资源回用的需求也推动了污水处理 技术的不断创新。
政策支持是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回用的协同发展,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5
案例分析
某市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回用项目
总结词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项目
详细描述
回用水的安全性
回用水需满足相关水质指标,保证回用水的安全性 。
04
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回用 的关系
污水处理是水资源回用的前提
污水处理是实现水资源回用的基础
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到回用的标准。
污水处理技术进步推动水资源回用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成本更低,为水资 源回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量 有机物、氨氮、磷等有 害物质,保证水质达到
回用标准。
消毒处理
通过加氯、紫外消毒等 手段,杀灭水中的细菌 和病毒,保证回用水安
全。
回用水处理中的问题
水质波动
由于原水水质波动,回用水处理工艺需具备较好的 适应性和稳定性。
消毒副产物
消毒过程中可能产生消毒副产物,需严格控制消毒 剂的投加量。
某地区雨水收集及回用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郑州市污水处理厂回水综合利用工程(一)摘要:多年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郑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及建设事业快速稳定地发展,城市人日迅速膨胀,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用水量也随之迅速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回水综合利用污水回用一、水资源及利用情况郑州是一个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不足230m3,还不到全省人均的一半,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约为全球人均1/40,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郑州市现被列为我国对33座最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多年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郑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及建设事业快速稳定地发展,城市人日迅速膨胀,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用水量也随之迅速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另外,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水资源短缺现象渐趋严重。
早期郑州市区供水以贾鲁河水源为主,由于上游生态环境变坏、气候干旱、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加大等综合因素,致使贾鲁河及其支流贾峪河水源不足,尖岗、常庄两座水库天然蓄水量逐年减少,只能作为城市供水的备用水源。
1970年后开始引用黄河水,目前黄河水供水量占城市供水量的3/4,地下水开采量占城市供水量的1/4。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作为郑州市主要供水水源的黄河流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黄河花园日河段山于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造成“小洪水、高水位、大漫滩”的现象频繁发生,近年来,黄河断流形势严峻,己逼近我省开封附近。
目前黄河花园口河段水质污染已较为严重,一般为Ⅳ类水质标准;此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使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为超地面水Ⅴ类水质标准,黄河水源已不能满足城市供水要求,市区供水受到了严重影响。
郑州市各水源地的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而作为郑州市“大水缸”的西流湖,其污染状况更是触目惊。
已引起有关部门及公众的高度重视,不日即着手进行治理。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缺乏规划和管理、超量开采、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等问题,存在开采层、开采区和开采时间集中的“三集中”现象,长期“三集中”开采中深层水,已导致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目前郑州城市水厂及单位自备井地下水年开采量约6620万m3;另据有关部门推测,仅市区都市村庄的地下水非法对采量每年就达1000万m3,相当于西流湖储水量的二十倍。
郑州市的浅层地下水187km3和中深层水20km2的水质己受到污染,浅层地下水因受污染已基本无法饮用,浅层地下水的回补又十分缓慢,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长此以往将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沉陷等难以挽回的后果。
以上可以看出,郑州市的地面径流(包括过境的黄河水流及境内的河流等)及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形势确实十分严峻,且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容不得丝毫的乐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变得越来越突出,预计到2005年全市总需水量将达到168.6O万m3/d,而郑州市目前满负荷供水能力只有127万m3/d,也就是说,4年之后郑州市供水缺口将超过40万m3/d,而这其中还未考虑黄河断流、水源污染等不确定因素。
目前及今后,水资源短缺都将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如果不增加新的供水水源和提高水的使用效率,郑州市今后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目标必将因水的制约而受到大的影响。
另据黄河水文资源研究所在一份报告预测,至2020年,黄河下游河道有可能全a竭,对于黄河水供水量约占城市总供水量的3/4的郑州市来说,地下水几乎是承载我们生存的最后储备,是城市留给后代的唯一资源。
因此,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开辟新的城市水源已刻不容缓。
二、污水回用的工程介绍1、污水回用的必要性随着城市供水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污水量也随之增加,目前郑州市的污水量排放己达74万m3/d,触污水如不淤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或于农灌,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地而、河道及地下水污染。
2000年12月28日,总投资7.6亿元的郑州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倾州市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达到40万m3/d,污水处理率近55%,对城市环境和面貌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大量处理后的污水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城市水资源的无端流失,而且使高额的建厂投资和水处理费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任由“肥水”流入外人田是对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
城市污水资源化既可缓解水的供需矛盾,又可减轻水污染程度并有效降低地下水的开采量,从而达到改善生活环境和面貌、提高城市品位的目的,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市民的愿望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心。
城市污水资源化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代表着当今的时代潮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鉴于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在郑州市开展污水口用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目前该工程己被列为加快郑州市城市化进程十四项重点工程之一。
2、污水回用问题的提出金水河由西南流向东北横穿整个郑州中心市区,经燕庄至八里庙入东风渠,是郑州市一条主要泄洪河道,泄洪量占70%,对城市安全和人民生活以及市容市貌影响极大。
金水河是一条季节性排洪河道,自上游修建水库以来,清水完全断流。
金水河滨河公园是1997年市政府投资1.5亿元兴建的一座开放式公园,全长11.3km,面积82.7公顷,其中绿化面积50公顷左右;由于河道水源缺乏,每年需从尖岗水库输水干管引水200-300万吨,另在沿河绿化带内打浅井8眼,年采水量100万吨左右。
为改善河道景观,建有10座闸坝,通过节节拦蓄,使河内水深达0.5-3米,形成连贯水面面积20多万平方米,增加水体30多万方,加上两岸各25米宽的绿化带,犹如一条玉带镶嵌在市区的版图上,成为一条景观河。
由于水量引入偏少且原水本已遭受污染,再加上水在河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了河水水质的恶化,需定期更换清水,保持良好观赏水面;由于水价。
经费及管理体制等原因,金水河的正常引水受到很大影响,往往使河水得不到及时更换,大大影响了滨河公园的观瞻效果。
金水河清水源问题也日渐成为广大市民所关注的焦点。
熊耳河是市区南部的主要防洪排水河道,流经郑州市的二七区、管城区后,汇入东风渠。
熊耳河属季节性河流,上游无水库调蓄,旱季无水,涝季汇集大面积降水,形成洪水沿河渲泄,威胁着两岸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到京广、陇海两大铁路的安全。
目前河道内杂草丛生,紧靠河岸各种建筑物林立,垃圾、污水随意倾倒,原有的桥梁大都破旧孔径偏小,严重阻水,下游多年来未加整治,断面偏小,堤防残缺不全,坡缓泄水慢,排洪能力低,一遇洪水就漫溢河道、堤防,造成灾害。
平时河道内主要排放沿河附近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在金水河完成综合治理后,有郑州市第二条“龙须沟”之称的熊耳河的综合治理已列入明年工作计划。
问题是熊耳河滨河公园建成后,污水被全部截流,河道将处于干涸无水的境地,今后熊耳河清水源也将成为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就现实情况而言,污水回水用作上述河道水源是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其将成为稳定可靠的景观水源,可彻底改善河道水质,使昔日的“龙须沟”变成景观河。
2、水质情况为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首先需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三级深度处理。
根据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的主要出水指标要求(见表1),郑州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设计出水水质指标见表2。
通过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郑州市污水厂设计出水指标完全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但对于NHN3-N与P的去除作用较弱,N、P含量达到一定的指标就可能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因而三级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在脱氮除磷上,同时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的要求,见表3。
根据回水用途及将来综合开发项目对水质的要求,计划按表3中所列Ⅲ11或Ⅳ类水质指标进行三级深度处理。
表1城市污水处理主要排放标准(mg/L)指标CODcrBOD5SSNH3-N总P一级标准602020150.5二级标准1203030251.0表2郑州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主要水质指标(mg/L)指标CODcrBOD5SSNH3-N总P进水350150220304.0出水1002030251.0处理程度71%71%87%86%75%表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mg/L)分类总磷(P计)凯氏氮CODcrBOD5备注Ⅰ≤0.02≤0.5≤15≤3主要适用于源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0.1≤0.5≤15≤3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0.1≤1≤20≤4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0.2≤2≤30≤6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0.2≤3≤40≤10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3、工程简介污水厂出水经过三级处理后,用水泵加压输送至金水河上游的金海水库(原址)和熊耳河的上游,以原库区为基础建设调蓄池,在充分发挥水库对城市防洪所起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其调蓄和水体景观功能;口水通过库区湖面水体的调蓄后,作为两河上游水源沿河道排放,彻底改善河水水质,形成良好的城市河道水体景观。
将来逐步发展输水管线及河道周边地区的绿化喷灌、冲洗、烧酒等卫生用水的综合利用项目,进而发展城市中水系统,开发调蓄池景观、防护隔离带的绿化、美化、服务等相关产业建设,使城市档次和品位得到明显提高。
项目一期的三级水处理及供水设施暂按10万m3/d规模一次性投资建成,并适当预留发展空间;水处理及加压设施计划建设在郑州市东郊东风渠与七里河交日处的三角地带,位于市污水厂出水口附近;调蓄地位置设在桐柏路以东、航海路以南、工人路以西、南三环以北地区;其间为三级水处理厂向调蓄池供水的输水管线,线路总长约21km。
工程总投资约990万元。
口水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以及景观、绿化、服务等相关项目的开发及实施规模等,将来视项目实施的效果及发展前景而定。
蓄水池建设通过测清淤,扩大了湖面面积,使金海水库库容由原来的138.5万m3增加到500万m3以上,大大增强了原金海水库的防洪调蓄能力,可确保水库及城市安全。
鉴于调蓄池位于金水河上游,其景观水通过闸门控制,可自流排入金水河,通过节节拦蓄,使河内形成连贯水面,同时增加了河道的蓄水量。
人民公园和紫荆山公园与金水河毗邻,河道水体不仅为两大公园增添了景观,同时也为园中小湖提供了清水源,将园内水体、水景等修饰改造,与金水河形成贯通的水体,扩大了水域面积,变死水为活水,增加了水体动感和观赏胜,开发、健全国内水体娱乐项目,使公园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
熊耳河上游距调蓄池的最近距离尚有21km,熊耳河完成截污及滨河公园建成后,可通过输水管中途分水或调蓄池水加压等方式向熊耳河上游提供3万m3/d左右的景观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