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调查
2012-2013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综述

2012-2013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综述2012-2013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综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
移动技术的快速演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获取信息、进行在线购物等活动。
2012年至2013年间,移动互联网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下面我将详细综述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
1.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至2013年期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呈迅速扩大的趋势。
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增加。
据统计,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超过了10亿。
这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企业和开发者们的重要关注点,众多产品和服务也应运而生。
2.移动应用市场蓬勃发展移动应用市场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2-2013年期间,移动应用市场蓬勃发展。
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应用商店,例如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和中国的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等。
移动应用市场成为开发者们发布应用程序的主要渠道,使得各类应用程序层出不穷。
3.移动支付逐渐普及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
2012年至2013年间,移动支付逐渐普及。
各大互联网公司和银行纷纷推出移动支付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支付和转账。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使得用户越来越接受并使用这一服务,推动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增长。
4.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移动广告成为众多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的重要手段,广告投放平台纷纷涌现。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在2012年至2013年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与传统广告市场形成了良性竞争。
5.移动互联网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2012年至2013年间,移动互联网成为了很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企业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各类创新服务,例如共享经济、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_2012年Q2

录Contents 1.1 移动互联网用户地域分布 /8 1.1.1 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地域分布 /8 1.1.2 Android 、iOS 用户地域分布 /9 1.2 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运营商分布 /10 1.2.1 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运营商分布 /10 1.2.2 Android 、iOS 用户接入运营商分布 /111.3 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接入方式分布 /12 1.3.1 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接入方式分布 /121.3.2 Android 、iOS 用户接入网络方式分布 /131.3.3 Android 、iOS 用户接入网络方式占比变化 /141.4 移动终端iPad 流量增速 /15移动互联网用户分布及网络接入习惯 /71 0 综述 /4录 Contents2.2 手机品牌变化趋势 /18 2.3 Android 系统手机品牌分布 /19 2.4 移动互联网终端机型TOP20 /20 2.5 Android 系统手机品牌TOP20 /21 移动互联网终端竞争格局及变化趋势 /16 23.1 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平台分布/23 3.2 手机平台变化趋势/243.2.1 非智能平台变化趋势/24 3.2.2 智能平台变化趋势 /25 3.3 Android 、iOS 智能手机平台版本分布 /263.4 Android 智能手机平台分辨率分布 /27移动互联网 终端平台 变化趋势 /22 3录Contents 4.1 移动互联网手机浏览器分布 /29 4.2 移动互联网手机自带浏览器变化趋势 /30 4.3 移动互联网手机第三方浏览器变化趋势 /31 手机浏览器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28 4 附录 术语解释 /32综述本季度《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以百度移动搜索数据为基础,围绕“用户分布及网络接入”、“移动互联网终端品牌”、“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手机浏览器”四个主题展开,要点如下:•移动互联网用户分布及接入网络习惯地域分布广东和江苏省移动互联网用户流量占比最高,占总流量的21.4%。
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展状况调查报告(2012年 03月)图 30 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比较 (37)图 31 中国付费购买应用/内容的手机网民比例 ............................................................. . (38)图 32 手机广告在不同手机网民中的覆盖效果 ............................................................. .. (39)图 33 手机网民看到广告后的反应 ............................................................. . (40)图 34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性不比例比较 ............................................................. ..41图 35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学历比较 ............................................................. . (42)图 36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收入比较 ............................................................. . (43)图 37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年龄分布比较 ............................................................. ..44图 38 北上广深智能手机 3G 网民包月流量套餐比较 (45)并追问到位。
4)电话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核对了变量的取值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关于不合格样本予以整体删除处理。
四.报告定义移动互联网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 GPRS、3G、Wifi 等无线网络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
2012年互联网情况及发展趋势

而61.3%视频广告受众是电视渠道未覆盖的。
秒针联合宝洁研究表明: 1、电视与网络视频最佳预 算分配比是80%:20%; 2、目标受众是年轻人的时 候,网络视频预算分配比 越高越好; 3、在电视成本很高的北京、 上海等地区,网络视频预 算分配比越高越好。
移劢互联网即将大爆发
中国移劢互联网市场受微博等杀手级 应用的推劢迅速发展,用户规模也 収生质变;移劢互联网市场即将大 爆发
社会化传播的视频内容
微电影已经成为内容营销兴起的标志性现象,不少大品 牌邀请丏业团队,制作3-5分钟的视频内容,用于社会 化媒体和视频平台进行传播 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在考虑这种营销模式,微电影将成
为又一营销新标配
视频网站覆盖的广告受众中 仁有38.7%受众被电视渠道覆盖, 视频广告的份额也一直持续快速增长。
改变了传统的“付费媒体,到达-改 变”的单漏斗营销模型,引入自媒体 和赚到的媒体,形成“到达-沉淀-主 动传播-倾听-反馈”的双漏斗型,更 强调“关系改变,参与激励”
广告难久远,故事永流传
消费者越来越成为
企业和产品信息的主宰, 仁仁依赖单纯的媒介购 买覆盖用户已经远远不 够,能否构建激収用户 主动传播【liquid and connect】的品牌内容 【story building】将 成为营销关键
互联网已经凸显出重要作用!
数据来源:CNNIC
电视虽然是目标人群接触度最高的媒体,但收视仅集中在晚高峰,而 互联网媒体接触度的时间跨度更广,有上午、下午、晚间三个高峰。 互联网作为良好的“补充”,对目标人群的覆盖已超过电视。
电视覆盖不足的时段, 互联网可做到有效互补
晚间有大量 受众看电视 与上网同步 进行
网络上聚集了大量的主力消费人群,吸引众多品牌加入网络营销大潮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移动网络从3G向4G升级,移动设备用户数超越台式电脑数,移动应用数量成倍增长,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
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PC端在移动端的延伸,它具有自身特性,需了解用户特点进行独立研究;另一方面移动网民的付费意识尚低,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尚不清楚。
基于这一背景,CNNIC发布了《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网民角度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展开调查。
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网民依赖度加大,应用深度加深随着智能手机性能提升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网民开始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74.5%。
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0%,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商业潜力巨大。
从网民行为来看,我国手机网民对手机上网依赖性较大,充满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根据调查,手机网民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124分钟,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重度手机网民比例达22.0%。
从应用层面来看,我国手机应用逐渐从碎片化的阅读、通讯等相对简单的应用向粘度较大、时长较长的视频、商务类应用发展,成为网民购物、社交、娱乐、媒体的综合性平台,呈现出较大经济效益。
手机网民广告接受度较低,产品付费意愿不高,盈利模式有待发掘移动互联网巨大的用户市场预示着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商业潜力,但就目前而言,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从广告营销来看,移动互联网广告尚未找到真正合适移动端的方式。
一方面在于手机广告覆盖效果有限,手机屏幕限制和碎片化使用降低了手机网民对广告的关注度,只有4.5%的用户主动点击过广告;一方面在于手机网民对手机广告的接受度较低,其中近五成明确表示反感。
APP内广告虽然相比其他手机广告接触度更高,但却面临用户卸载危险。
移动互联网十大事件分析

2012移动互联网十大事件分析2012年作为中国移动(微博)互联产业“爆发之年”的论调,已经为业界所公认。
从百度全面开放核心云能力到腾讯借微信飞奔,从微博试水商业化到语音技术悄然兴起,从乱战LBS到纷争HTML5,巨头争锋,新人辈出,新应用乱花迷眼,新技术蓄势待发,新商业模式崭露头角。
中国移动互联产业,既喷薄奔涌又暗流涌动。
现在,中国移动互联产业已经走完2012年。
这一年里,我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期待着什么?在此评选出过去一年国内移动互联十大事件,与大家一起细数过去的成就、遗憾,彼此共勉,一起期待2013。
一、百度全面开放核心云能力2012年最开放的平台,非百度莫属!9日3日百度世界大会,百度宣布开放包括云存储、大数据智能和云计算在内的核心云能力,同时推出基于百度云为开发者量身定制的“七种武器”,包括百度个人云存储(PCS)、LBS?云、百度移动云测试中心(MTC)、百度应用引擎(BAE)、多屏幕Screen X技术、百度移动云应用生成服务(Site App)和百度移动浏览内核。
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了百度此举的成就:百度世界大会当天,百度开发者中心猛增了1.5万名新注册开发者,MTC测试量也暴涨了4倍。
到目前为止,百度开发者中心共聚集了数十万开发者。
一句话点评:百度的开放已经从开放应用接口、“产品级开放”走向开放核心能力、“平台级开放”的高度,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链已经显露雏形。
二、微信凶猛运营商城池告急微信2012关键词:2亿用户!2011年1月上线,14个月用户数突破1亿,又用了6个月用户数突破2亿;目前,微信用户数已经超过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的手机用户数;马化腾(微博)预测,到2013年1月,微信用户数就将突破3亿;中国联通宽带在线总经理何华杰说,如果按照用户数来说,腾讯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运营商……微信的快速发展已经让运营商感受到巨大压力。
虽然马化腾低调地表示,运营商和互联网开发商是共赢的关系,并不是对立或者是并列的,是上下产业链承载的关系。
2012年美日韩和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美日韩和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美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 (4)1、美国移动互联网后发先至 (4)2、由商务客户到大众市场 (5)3、终端为王 (6)(1)新型终端催生下的用户/业务增长 (6)(2)终端厂商控制着应用程序商店 (7)(3)强势终端分享运营商运营收入 (7)4、互联网企业:无缝对接,构建开放体系 (9)(1)Facebook和Twitter强力对接移动互联网 (9)(2)谷歌,凭开放挑战苹果 (10)二、日韩移动互联网行业 (12)1、移动互联网在日韩已经普及 (12)2、面向个人市场,内容主打生活娱乐 (14)3、移动社交业务发展强劲 (15)(1)Gree:前向收费的先行者 (15)(2)Mixi,构建PC+移动一体化的社交体验 (16)(3)Mobage-town,多元化经营的综合社交网站 (16)(4)赛我网,运营商进军社交网的典范 (16)4、日韩移动互联网发展主要由运营商主导 (18)(1)运营商对手机终端的深度定制 (18)(2)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内容的整合 (19)5、转型在即,日韩运营商由封闭走向开放 (20)(1)IPhone 撬动移动互联网格局 (20)(2)运营商积极与SP/CP合作 (21)三、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 (24)1、中国移动互联网:黄金十年 (24)(1)3G网络基本到位 (24)(2)数据资费逐步下调 (24)(3)智能终端迅速流行 (25)2、立足本土,应用创新 (26)3、用户为王,构建“开放”的产业体系 (28)(1)互联网厂商 (29)(2)移动运营商 (29)(3)终端厂商 (30)(4)SP企业 (30)四、重点公司简况 (32)1、腾讯:企鹅“飞舞” (32)2、新浪:微博,知天下 (34)3、百度:厚积薄发,“框”广天下 (36)一、美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1、美国移动互联网后发先至和日本、韩国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相比,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
《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

(讯)根据CNNIC《第30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为72.2%,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数,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移动互联网庞大用户市场吸引着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带来网民手机网络行为和手机消费行为的改变。
因此,2012年11月15日CNNIC发布《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对手机网民上网行为进行调查。
网民对手机上网依赖度高,呈现碎片化和固定化双重特征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网民开始使用手机上网,并产生较强依赖性。
据调查,72.2%手机网民每天至少手机上网一次,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手机上网多次。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手机的便捷性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碎片化时间上网,增加手机使用频率;另一方面,手机应用软件丰富性,如二维码、地图、购物等,极大便利了手机网民生活,促使更多用户使用手机网络服务。
随着各类手机应用服务的使用,手机上网在网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呈现出碎片化和固定化双重特征。
据调查,40%以上的网民在搭车、排队等时间使用手机上网,碎片化特征明显。
调查还显示,手机网民在睡觉前、在咖啡厅和工作学习时也使用手机上网,说明手机上网开始占据网民常态化时间,成为手机网民固定化的一种生活方式。
尤其睡前上网,说明手机上网开始挤占电脑上网时间,并取代传统媒体睡前阅读,成为固定化的生活习惯。
平均每月包月流量有所上升,多元化上网需求尚待满足,Wi-Fi促进网络应用发展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对无线网络流量需求有所所提升,但多元化上网需求尚待满足。
据调查,90%以上手机网民采用包月流量形式,平均每月包月流量为125.3M,其中,以30-100M最多,占比39.6%,仅能进行QQ、微博、网页等基本网络操作,对于多图片、视频等耗流量较大的应用需求满足能力尚待提高。
2012年,2G等传统手机上网方式依然占主导,但Wi-Fi使用规模有较大提升,从2011年7.6%的使用率增长至28.6%,并成为近一半使用Wi-Fi上网的手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