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
杂志 ,199D。8(1):37—38. 2 徐暑纯 .谭跃展 .后牙 纵折钢丝 环扎一牙 髓治疗 加 金属
全冠修复的疗效观察 .口腔 医学 纵横 ,1989,5(2) 1GO一
们 认为 以上 学者提 出的充填 或栓扎 一 口内治疗 一全
102.
超 激 光 疼 痛 治疗 仪 临床应 用 的疗 效观 察
造成 各种 类 型牙折 。
冠 根裂 患 牙 的渗 漏 和再 感 染 问题 ,是 治 疗 上存
3.1.2 冠 根 裂 发生 与 年 龄 的关 系 本 组病 倒 中36 在 争议 的焦 点 。为解 决这 一 问题 ,有 学 者 提 出对髓
55岁 患者 占总 数 的 65%。其 原 因可 能 与该 年 龄 室底裂 隙用 丁香 油粘 固粉 填塞 等 方法解 决 。我们认
贵阳医学院跗属医院麻醉科 (55OOO4) 王 林 胡 丽华 岑 汉杰
我 科疼痛 门 诊 自 2001年 8月 至 今应 用 超 激 光 疼痛治 疗仪 治 疗 病人 88例 ,取得 较 好 效 果 ,现 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1 一 般资 料 本 组 患 者 鹋 例 ,其 中 男 40例 ,女 48例 。年 龄 25—78岁 。共 照 射 44O次 ,平 均 每 例 5
显效率 +有效率计总有效率。本组病例 中显效率为 51.1%,总有效率 92.1%,无效率 8.0%,详见表 2。
表 2 本 组病例治疗结果
3 讨 论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SL)又称直线偏振光近红外
线治疗 仪 ,是 由 日本 东京 医研 株 式会 社研 制 出的 新 型光疗 仪 ,它 利用 激 光发 生器 、光 波 过 滤 器 、光导 纤 维 、透镜 组 等 最新 光 电技 术 ,在 600~1 600rim 的 波 长范 围内输 出功率高达 1 800nw,透过人体组织 5em 以上 ,起到抑制神经兴奋 、松弛肌肉、促进淋巴回流 、 扩张血 管 、增 加 血 流 量 、加 快 疼 痛 物 质 的 代 谢 等 作

红外偏振光的应用、

红外偏振光的应用、
4)止痛作用:在疼痛的发生中,化学介质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破坏释放出的化学介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均可引起疼 痛。偏振光可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可使致痛物质的 浓度减低、渗透压改善、组织水肿减轻或消退,这些改变 可以直接减轻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及机械性刺激作用,达到 止痛目的。
1、红外偏振光的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
红外偏振光的应用
仪器介绍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又名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其商品名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将国际最新光电技 术与西医解剖学、神经学以及中医经络学针灸原理结合在 一起,研制出的一种以治疗疼痛和骨伤为主的高科技绿色 治疗新产品。近红外光谱和偏振度是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 两个根本的特性指标。
适应症
康复科:脑卒中后遗症、各种外伤后遗症等;
适应症
神经内科: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三叉 神经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供血不足等。
适应症
口腔科: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及下颌关节炎;
皮肤科:带状疱疹、痛性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慢性皮 炎、过敏性皮炎、湿疹、脱发、胶原病性皮肤溃疡及顽固 性皮肤溃疡等。
1、红外偏振光的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
1)消炎作用:偏振光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防御免疫机 能。
2)促进组织再生作用:红外偏振光照射有利于胶原纤维 及毛细血管再生能力的加强和上皮细胞的合成代谢作用及 加速溃疡面的修复愈合。
1、红外偏振光的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
3)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可加强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 因而可促进整个体内的代谢过程。对外周血液及凝血系统 有调整作用。
5)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可提高人体的痛阈及耐痛阈。并 能激活和增加体内的抗痛物质——内啡呔等。另外还可激 活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功能,使中枢5-羟色胺合成速 度增加,导致该神经递质水平升高,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同时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神经介质也参与红外偏振光穴位 照射镇痛。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后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后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后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麻醉科2013年8~12月收治的因硬膜外麻醉穿刺产生腰背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进行局部热敷,实验组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腰椎穿刺间隙和椎管进行照射,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tra lizer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w back pai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because of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accepted by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2013,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local heat,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per lizer by shining lumbar puncture gap and spinal canal.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and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ultra lizer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w back pai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is significant,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This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 and simple operation,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ng.[Key words] Super lizer;Spinal anesthesia;Low back pain硬膜外麻醉是在下肢手术、腹部手术中常用的一种临床麻醉方法,由于是穿刺麻醉,在麻醉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棘上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在麻醉中反复穿刺时,患者更容易出现腰背痛的现象[1]。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ppt课件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ppt课件
颈下神经节与第一胸神经节融合为星状神经节。临床根据星状神 经节在交感神经中的特殊地位,通过适当刺激或阻滞星状神经节,不 仅可以治疗其支配区内的各种疾病,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免疫系统等全身各系统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可增强神经的双向调节机制,调节 人体内环境稳定,使机体趋于稳态;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扩张血 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使血流速度向正常转化;抑制交 感神经的兴奋性,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1)消炎作用:偏振光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防御免疫机能。如体液杀 菌能力增强,细菌吞噬指数升高,免疫球蛋白增加,肾上腺皮质系统 功能加强,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提高等。
(2)促进组织再生作用:红外偏振光照射有利于胶原纤维及毛细血管再 生能力的加强和上皮细胞的合成代谢作用及加速溃疡面的修复愈合。
(3)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可加强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因而可促进整 个体内的代谢过程。对外周血液及凝血系统有调整作用。照射相关穴 位、神经节段或交感神经节等部位时在某些局部症状好转的同时,可 出现全身症状改善,如精神较佳、全身乏力减轻、食欲增加等。通过 循经取穴照射时,可调节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红外偏振光照射其他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可消除神经性疼 痛,阻断痛觉冲动传入,特别是用于身心性疼痛疾病。
由此可见,红外偏振光照射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可作为神 经阻滞及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替代疗法或辅助疗法。
3、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的作用机制
红外偏振光治疗既是一种无痛无创的光针灸,又是 具有新应用特点的新型物理治疗。当光照射穴位时通过光 针的点状温热刺激、光化学效应等综合性刺激作用,调整 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起到治疗 作用。
(2)抛物线特性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生物热效应
• 生物热效应是指激光能量被组织吸收后产生的热反应 •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生物热效应可以使组织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 • 生物热效应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主要类型
• 按激光波长分类:红外激光疼痛治疗仪、可见光激光疼 痛治疗仪、紫外激光疼痛治疗仪等 • 按激光输出方式分类:连续激光疼痛治疗仪、脉冲激光 疼痛治疗仪等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物理治疗相比,存在以下不足
• 设备成本较高,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 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手术治疗方有以下优势
• 无创治疗,减少患者痛苦 • 疼痛缓解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 • 治疗时间短,提高治疗效率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新兴领域 的应用前景
•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在抗衰老领域的应用:通过激光照射刺激胶原蛋白生成,改善 皮肤松弛、皱纹等问题 • 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通过激光照射促进细胞再生,加速组 织修复 • 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通过激光照射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运动医学中的优势
• 缓解疼痛,提高运动能力 • 促进组织修复,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 无创治疗,减少患者痛苦和康复时间
03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优缺点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优点
疼痛缓解 01 效果显著,
有效率可 达80%以

治疗时间
短,一般
03
只需几分
钟至几十
分钟,提
高治疗效

治疗过程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颈后路手术后颈肩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颈后路手术后颈肩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颈后路手术后颈肩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李勇;陈建明;王元山;张成程;许天明;周艳【摘要】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颈椎后路术后颈肩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科行椎旁肌剥离颈椎后路手术的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术后2 d第1次换药后,开始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广泛照射双侧颈肩部,同时予以常规治疗(镇痛及适当功能锻炼);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 w后及术后半年随访的颈肩部疼痛情况,疼痛评估采用VAS量化.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2 w及半年颈肩部疼痛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在术后2 w及半年随访,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可减轻颈后路手术后颈肩部的疼痛.【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1(021)007【总页数】2页(P747-748)【关键词】超激光治疗;颈肩部疼痛;颈椎后路手术【作者】李勇;陈建明;王元山;张成程;许天明;周艳【作者单位】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临床治疗中颈椎后路手术能够解决很多颈部疾病及外伤,主要包括颈椎前路难复性骨折、需要后路减压的颈椎骨折、脊髓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空洞症、颈椎管内肿瘤、颈椎附件肿瘤等。

而随着颈后路手术的开展,术后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等相关症状,其中主要包括颈部的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主要表现为颈项部和肩背部的疼痛、酸胀、无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在体格检查中有明显的压痛点和肌肉痉挛等〔1〕。

激光治疗仪方案 PPT课件

激光治疗仪方案 PPT课件
激光治疗仪方案
目 录
1、产品背景
2、发展前景 3、主要种类 4、工作原理 5、核心部件 6、组成结构 7、基本功能 8、主要问题
9、选择原则
激光治疗仪工作原理
激光治疗仪通过特定强度的激光照射,人体组织会产生一系列的应答反应, 同时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凝集 能力;促进ATP酶的生成,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流动性;同时提高红细胞携 氧能力,以及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促进机体的代谢机能,改善微循环,降低体 内中分子物质,增强体内超氧化物(SOD)的活性,这样可以很好的净化血液,清 除血液中的毒素、自由基;分解、消溶、清除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调节机体免
。而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三十年持续上 升,由六十年代的死亡病因第七位跃居第一位,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有三百多
万人,约占人口总病死率的50%,略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在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心脑血管发病率直线上升。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者约有1.5亿人,并以每年新增 350万人的速度增长。未来智能激光治疗仪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Ne激光生物效应,并总结了He-Ne激光对生物体作用的规律,并证明它具有缓
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组织等功效。1963年McGuff发表了“激光 生物效应的探讨”,Goldman发表了“激光束对皮肤的作用”,Fine发表了“ 激光的生物效应”。而激光治疗仪发展到如今,技术早已趋于成熟。
激光治疗仪基本功能
疫力。从根本上康复心脑血管疾病。
激光治疗仪核心部件
激光治疗仪核心部
件是:智能控制板、主机 、显示器、激光器。
激光治疗仪产品背景
早在1961年,美国即开始关于激光生物学的研究。1962年德国Bessis等 人即发表了“激光对血细胞的作用研究”。1965年匈牙利Mestez研究了He-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郭乃良陈雄斌赵长杰杨旅军1方法介绍我院从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

方法如下:(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采用疼痛治疗仪的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照射量为80%~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on/off为1/1至2/2s,间断照射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连续照射7~10min,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

(2)星状神经节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有缺血症的患者。

患者取仰卧位并将颈部向后伸展,然后用薄枕垫在颈部下面,将一侧的髋部和膝部弯曲。

选择距锁骨末端上方两指宽的位置,推开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后,用食指和中指向外推开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在此点放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SG探头,照射周期on/off为1/3s,输出功率100%,每侧7 10min。

10次为1疗程。

2临床资料本组共197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88例,年龄在60~87岁。

第1组慢性疼痛患者150例(肩周炎37例,腰腿痛35例,膝关节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带状疱疹后遗症15例,网球肘12例,其他部位疼痛10例)。

第2组老年患者47例(脑动脉痉挛所致的头晕18例,偏头痛14例,失眠12例,面神经痉挛3例)。

第1组150例慢性疼痛患者中,经过1~2个疗程对疼痛部位或疼痛范围所支配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治疗,疗效标准为:疼痛完全消失48例,占32%;VAS评分下降75%左右65例,占43.33%;V AS评分下降50%左右29例,占19.33%;V AS评分下降不到30%8例,占5.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0
光学特性
• 穿透能力强,具有光化学效应 • 热效应好、复合波长综合疗效高 • 方向性好
PPT学习交流
11
光用于疼痛治疗的历史
➢1960年红宝石激光发射成功; ➢1972年PLOG首先将低反应度激光治疗(LLLT)用于解除疼
痛; ➢1979年日本医生发现激光治疗肋间神经痛有效,以后研制
出半导体激光器用于疼痛治疗,并被广泛应用; ➢1988年日本研制出直线偏光近红外治仪,并首先将“偏光
近红外”用于临床疼痛治疗。
PPT学习交流
12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是仪器的学术 名称。
“SUPER LIZER”简称SL,是该仪器在日本 的商品名称。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该仪器在中国的商品 名称。
• 缓解肌肉痉挛
• 加速伤口愈合
• 调节神经及免疫功能作用
• 促进酶的活性作用
PPT学习交流
25
主要内容
• 概述 • 治疗原理 • 临床应用 • 适应症、禁忌症 • 治疗体会
PPT学习交流
26
临床应用
• 评估与观察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 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 料等应去除;
星状神经节照射具有星状神经节阻滞效果。
PPT学习交流
23
治疗原理
• 生物刺激作用
作用于细胞膜类脂双分子层,从而影响膜表面 特性如电荷分布的变化及膜的通透性,继而可能 影响与细胞膜有关的生理过程,如细胞新陈代谢, 免疫和酶的改变等。
PPT学习交流
24
治疗作用
• 镇痛作用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消炎作用
• 光热效应
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营养,加 速各种炎性产物和致痛物质排出,达到减轻肿胀,缓 解疼痛和消炎的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刺激组织再生,促进创面干燥、 结痂和愈合。
PPT学习交流
22
治疗原理
•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用于周围神经具有抑制疼痛信息的产生,降 低神经兴奋传导速度;
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 机体的内循环,增加机体免疫力;
波长小于0.6μm的光是 血红蛋白吸收率高的波 长带,且波长越短,光 对血红蛋白吸收率越高; 波长大于1.6μm的光是 水吸收率高的波长带, 且波长越长,光对水分 的吸收率越高,有效透 照深度越浅。而波长为 0.6~1.6μm的光热效 应好,吸水性差,有效 透照深度较深
PPT学习交流
9
光波输出功率高达2200mw,对人体组织的有效作用 深度可达5cm以上。
PPT学习交流
6
工作原理
PPT学习交流
7
红外偏振光
• 将波长为600nm-1600nm光透过偏振片后产生红外 偏振光;
• 波长为600nm-1600nm这一段光穿透人体组织的能力 较强,被称为“人体透射窗口”,是穿透人体组织最 强的光。
• 红外偏振光可穿透人体5-7cm。
PPT学习交流
8
波长在600nm-1600nm人体透射窗口范围内
PPT学习交流
19
红外偏振光疗法
红外偏振光疗法是指利用红外偏振光通过对神 经节、神经干、神经根和病灶的局部照射,达到 对人体炎症性、神经性和创伤性疾病进行有效治 疗的方法。
PPT学习交流
20
主要内容
• 概述 • 治疗原理 • 临床应用 • 适应症、禁忌症 • 治疗体会
PPT学习交流
21
治疗原理
真皮
皮下
PPT学习交流
4
光的基本理化学效应
• 热效应 • 光电效应 • 光化学效应 • 光的照射深度
PPT学习交流
5
偏振光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光是一种横波,光的播方向与振动 方向垂直。 •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具有偏振 性的光则称为偏振光。一般的自然光在各个方向振动是 均匀分布的,是非偏振光。 •通过反射、多次折射、双折射和选择性吸收的方法可以 获得平面偏振光。可采用具有选择吸收的偏振片产生平 面偏振光。
280
320 400 450
480
510
575 585 640
760 1500 400000
单位:纳米(nm)
PPT学习交流
3
不同光穿过人体的深度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短 中长紫 靛 蓝 绿黄橙 红近 远
180 280 320 400 450 480 510 575 585 640 760 1500 40000
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
检查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 交代注意事项
消毒,开始治疗并记录时间
PPT学习交流
29
临床应用
• 治疗方法
依照临床诊断,找出疼痛部位所受的 神经支配、痛点等,根据不同部位选择相 应的探头;
PPT学习交流
13
半导体激光的升级换代产品,它可以完 成半导体激光的所有治疗功能,并拥有半导 体激光所不具备的治疗功能,即:神经照射 的功能、照射组织深部的功能、并非一个值 而是一组复合波长、更加强大的功率。
PPT学习交流
14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 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 线治疗仪,是由日本东 京医研株式会社于1988 年研制的新型光疗仪器
PPT学习交流
15
结 构 组 成
光导纤维 探头
储物箱
学习交流
万向臂
主机 推车
脚轮
16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的型 号
PPT学习交流
17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的型号
PPT学习交流
18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 应用红外偏振光疗法 • 光谱范围在600nm—1600nm的特殊光能作用于人体
相应的疼痛部位,避激光波长单一、治疗功效低之 缺陷、取近红外线穿透力强、复合波长带之精华, 避近红外线散射、易吸收、无偏振光之缺陷 • 有效作用深度可达5cm-7cm
PPT学习交流
27
临床应用
• 评估与观察
评估适用范围,排除禁忌症; 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 随时调整灯距及参数,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 情况。
PPT学习交流
28
临床应用
• 操作流程
患者至床旁 查对信息无误 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
连接超激光治疗仪电源,打开开关
检查超激光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临床应用
疼痛科 汪蕾
PPT学习交流
1
主要内容
• 概述 • 治疗原理 • 临床应用 • 适应症、禁忌症 • 治疗体会
PPT学习交流
2
光疗法
• 光疗法(light therapy)是利用人工光源或自 然光源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治疗方法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绿





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