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SS检测方法验证报告

合集下载

方法验证报告(格式要求)

方法验证报告(格式要求)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名称:
方法来源:
分析项目: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全程序空白实验
三、标准样品实验、方法线性范围
四、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
五、方法精密度测试
六、方法准确度测试
七、质量控制自查情况
注;采样器皿准备、样品保存条件、样品保存期限、替代物回收范围、空白加标回收率范围、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加标分析频次、实验室空白分析频次、仪器连续校准分析频次、检出限确定方法请直接填写表7中。

八、方法验证结论
(1)各测试水平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的测试结果汇总(见表8方法验证汇总表);
(2)验证过程中异常值的解释、更正或提出的情况及理由;
(3)方法各特性指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根据实验室分析情况,评价方法,考虑是否需要对方法进行改进及理由。

九、附录
(4)方法验证产生的所有原始数据文件
注:该表中的所有数据文件,需要提交原始数据或仪器自动生成的报告文件,所有文件有据可查。

《x射线荧光分析》报告

《x射线荧光分析》报告

X荧光分析姓名:学号:院系:X荧光分析引言X射线荧光分析又称X射线次级发射光谱分析。

本法系利用原级X射线光子或其它微观粒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次级的特征X射线(X光荧光)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态研究的方法。

1948年由H.费里德曼(H.Friedmann)和L.S.伯克斯(L.S.Birks)制成第一台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分析仪,至60年代本法在分析领域的地位得以确立。

不同元素具有波长不同的特征X射线谱,而各谱线的荧光强度又与元素的浓度呈一定关系,测定待测元素特征X射线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就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法具有谱线简单、分析速度快、测量元素多、能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是目前大气颗粒物元素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三大分析手段之一(其他两方法为中子活化分析和质子荧光分析)。

实验原理以一定能量的光子、电子、原子、α粒子或其他离子轰击样品,将物质原子中的内壳层电子击出,产生电子空位,原子处于激发态。

外壳层电子向内壳层跃迁,填补内壳层电子空位,同时释放出跃迁能量,原子回到基态。

跃迁能量以特征X射线形式释放,或能量转移给另一个轨道电子,使该电子发射出来,即俄歇电子发射。

测出特征X射线能谱,即可确定所测样品中元素种类和含量。

当原子中K层电子被击出后,L层或M层的电子填补K层电子空位,同时以一定几率发射特征X射线。

L→K产生的X射线叫Kα系,L层有三个子壳层,允许跃迁使Kα系有两条谱线Kα1和Kα2。

M→K产生的X射线叫Kβ系,M层有五个子壳层,允许跃迁使Kβ有Kβ1,Kβ3,Kβ5三条谱线。

当原子中L层电子被击出后,M→L跃迁产生的X射线叫L系。

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两壳层电子结合能之差,即EKα=BK-BL ;EKβ=BK-BM;EL=BL-BM所有元素的K,L系特征X射线能量在几千电子伏到几十千电子伏之间。

X荧光分析中激发X射线的方式一般有三种:(1)用质子、α粒子等离子激发;(2)用电子激发;(3)用X射线或低能γ射线激发。

筛析方法验证报告

筛析方法验证报告

筛析方法验证报告1. 引言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筛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品质控制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药物品质达到要求,需要对筛析方法进行验证。

本报告旨在验证一种特定的筛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评估其适用范围和限制。

2. 方法2.1 系统描述筛析方法使用的设备包括:XX型筛选机、YY型振动筛和ZZ型离心机。

使用的试剂包括:A试剂、B试剂和C试剂。

筛选参数包括:筛孔尺寸、筛分时间和筛分速度。

2.2 样品准备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选择了10个不同的样品进行测试,确保样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样品的准备过程包括:样品收集、样品粉碎和样品混合。

2.3 过程验证2.3.1 精密度验证我们首先进行了筛析方法的精密度验证。

选择一个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五次筛选操作。

记录每次筛选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2.3.2 准确度验证接下来,我们对筛析方法的准确度进行验证。

选择三个不同的样品,并在准确的条件下进行筛选操作。

将筛分后的样品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准确度的百分比。

2.3.3 重复性验证在筛析方法的重复性验证中,我们选择一个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5组筛选操作。

每组筛选操作中,我们对样品进行三次独立筛选,并记录每次筛选的结果。

通过计算各组筛选操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评估重复性。

2.4 数据分析在验证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使用Excel软件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准确度,并绘制图表展示结果。

3. 结果3.1 精密度验证结果通过对样品的五次筛选操作,计算得到以下结果:筛选结果重量(g)筛选1 10.2筛选2 10.1筛选3 10.0筛选4 10.2筛选5 10.3平均值:10.16 g 标准差:0.09 g3.2 准确度验证结果选择的三个样品的准确度验证结果如下:样品标准值(g)筛分后重量(g)准确度(%)样品1 10.0 10.1 101样品2 15.0 14.8 98.7样品3 20.0 19.9 99.53.3 重复性验证结果通过对一个样品进行5组筛选操作,计算得到以下结果:筛选组筛选结果1(g)筛选结果2(g)筛选结果3(g)平均值(g)标准差(g)组1 12.1 12.2 12.1 12.13 0.05组2 11.9 12.0 11.9 11.93 0.04组3 12.0 12.1 12.0 12.03 0.03组4 12.2 12.1 12.2 12.17 0.05组5 12.0 12.1 12.1 12.07 0.044. 讨论通过精密度验证、准确度验证和重复性验证,我们对筛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SCI论文中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结果验证方法

SCI论文中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结果验证方法

SCI论文中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结果验证方法在SCI论文中,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结果验证方法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可再现性和准确性取决于实验的严谨性和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和结果验证方法,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1. 样本选择和处理在实验开始之前,对样本的选择和处理非常重要。

合理的样本选择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必须符合科学原则和研究目的。

样本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并遵循随机抽样原则。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对样本的处理必须严格控制,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误操作或非正常处理。

2. 实验设备和仪器校准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确保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经过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仪器指示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定期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实验的质量:- 实验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控制,避免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实验操作规范:遵循实验方法和步骤,控制每个操作的时间、温度、pH值等参数,保持实验的一致性。

- 反应时间和反应物质的添加量严格控制:按照实验设计中确定的时间和添加量进行实验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 实验重复性:重复实验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 样本平行实验: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实验,可以消除偶然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是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结果的显著性。

常见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包括:- 数据清洗:排除异常值和离群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数据平均化: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个别实验误差的影响。

- 统计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结果的置信区间和显著性水平。

5. 结果验证和复现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结果验证和复现。

硒元素的测量实验报告

硒元素的测量实验报告

硒元素的测量实验报告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作用和身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为了研究和监测硒元素在环境和生物体中的分布和浓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水样中的硒含量。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井水和河水。

然后,我们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来分析水样中的硒元素含量。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校准了原子吸收光谱仪。

我们使用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硒标准溶液,通过测量其光吸收值来建立硒元素吸收光谱的标准曲线。

我们还使用了一个空白试样来消除仪器的背景吸收。

接下来,我们准备了水样。

我们将每个水样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并过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

然后,我们将水样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试。

我们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显示,自来水的硒含量为0.03 mg/L,井水的硒含量为0.05 mg/L,河水的硒含量为0.08 mg/L。

通过对不同水样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水源中的硒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河水中的硒含量相对较高。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潜在的误差源。

首先,水样的收集和储存可能会导致硒含量的变化。

其次,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也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减少误差的可能性。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水样中的硒含量,并发现不同水源之间存在着硒含量的差异。

这些结果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硒元素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篇一:分析方法验证报告三篇1.工作曲线的测定1.1工作曲线的测定条件分析日期:年月日温度21.3℃湿度64% 测定波长650.00nm 1.2工作曲线的测定表1工作曲线测定值标准溶液加入体积质量(ug)吸光度(A)序号(n)(mL)1 0.00 0.000 0.0002 0.05 0.0163 0.200 0.0414 0.8 0.0685 3.2 0.1266 7.2 0.1957 12.8 0.268 20 0.325回归方程y=0.1609x+0.002相关系数r 0.99921.3标准曲线的绘制回归方程y=0.1609x+0.0021相关系数r=0.99922.空白值测定结果及方法检出限的计算第页共页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XX附录A方法特性指标确定方法。

方法检出限的一般确定方法: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n(≥7)次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或含量,计算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A.1)计算方法检出限。

×S(A.1)MDL=t(n-1,0.99)式中:MDL——方法检出限;n——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单侧);S——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其中,当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值可参考表A.1取值。

表A.1 t值表平行测定次数(n)自由度(n-1)T(n-1,0.99)7 6 3.1438 7 2.9989 8 2.89610 9 2.821表2空白值测定结果及方法检测限的计算结果分析日期:年月日空白测定次数(n)吸光度(A)浓度(mg/L)1 0 -0.0132 0 -0.0133 -0.002 -0.0254 0 -0.0135 0 -0.0136 0.003 0.0067 -0.004 -0.0388 0 -0.0139 -0.002 -0.02510 0 -0.013平均值X-0.016S 0.01147检出限(mg/L)0.032363.精密度的测定结果第页共页表3试样测定结果分析日期:年月日测定次数(n) 吸光度(A) 浓度(mg/L)试液配置浓度(mg/L)1 0.270 1.665 1.602 0.262 1.615 1.603 0.259 1.597 1.604 0.265 1.634 1.605 0.260 1.603 1.606 0.262 1.615 1.607 0.268 1.653 1.608 0.261 1.609 1.609 0.258 1.590 1.6010 0.272 1.677 1.601.626XS 0.0300V 1.85%4.准确度的测定结果表4准确度测定值 分析日期:年月日 测定次数(n ) 加入标准质量(mg )原样品加标样品回收率(%)吸光度(A ) 浓度(mg/L ) 吸光度(A ) 浓度(mg/L ) 1 0.8 0.065 0.391 0.129 0.789 99.44 2 0.8 0.063 0.378 0.127 0.776 99.44 3 0.8 0.062 0.372 0.124 0.758 96.33 4 0.8 0.070 0.422 0.135 0.826 100.99 5 0.8 0.061 0.366 0.123 0.751 96.33 6 0.8 0.068 0.410 0.131 0.801 97.89 7 0.8 0.067 0.403 0.131 0.801 99.44 8 0.8 0.071 0.428 0.136 0.832 100.99 9 0.8 0.067 0.403 0.129 0.789 96.33 100.80.066 0.3970.130.79599.44回收率平均值 98.66参考公式:第页共页测定均值nXX ni i∑==1标准偏差()112--=∑=n XXS ni i变异系数(精密度)V=%100⨯XS%100-⨯=加标量试样测定值加标试样测定值加标回收率4.评价与验证结论 4.1评价根据生活饮用水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5750.5-20XX 7.1对本实验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相关评价。

[整理版]硒检测方法验证

[整理版]硒检测方法验证

硒检测方法验证方案目录1 概述 (03)2 验证目的 (03)3 验证内容3.1 测定所用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一览表 (03)3.2 仪器参数 (03)3.3 上机溶液配制 (03)3.4 选择确定某方法性能的技术方法 (04)3.5 方法验证 (04)3.5.1 方法的精密度 (05)3.5.1.1 系统精密度(重复性) (05)3.5.1.2 方法精密度 (06)3.5.1.3 中间精密度 (07)3.5.2 最小检测限 (08)3.5.3 线性范围 (09)3.5.4 方法的回收率 (11)3.5.5 方法的准确性 (12)3.5.6 方法的耐用性 (13)3.6结论 (14)4 附录4.1回收率 (14)4.2校准曲线 (15)4.3精密度 (15)4.4测定低线 (16)4.5准确度 (16)4.6提取效率 (16)4.7特异性 (17)1 概述:通过对准确性,精密度,专属性,检出限以及线行范围等的确认,来验证此方法检测时符合分析要求。

2 验证目的:对硒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实验首先对系统进行确认,确认系统符合作为检测方法的要求,然后对方法进行验证,包括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专署性、定量限、线性以及范围,依照该方法进行检测时是否符合分析的要求。

3 验证内容3.1 测定所用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一览表3.2 仪器条件3.3 上机溶液的制备:3.3.1 标准贮备液:将硒的标准溶液稀释为浓度10ug/mL的标准贮备液3.3.2 标准工作液:将硒的标准贮备液稀释为浓度100ng/mL的标准使用液,取4支25mL洁净的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准确加入0.0mL、0.5mL、1.0mL、1.5mL、2.0mL的浓度为100ng/mL的硒标准使用液。

再向容量瓶中各加入6mL浓盐酸。

加2.5mL 2%的铁氰化钾,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系列的浓度为0,2,4,6,8 ng/mL。

混匀,制成标准工作曲线。

3.3.3 样品溶液制备:称0.5g奶粉于锥形瓶中,加5mL硝酸,5mL高氯酸,刚在电热板250℃左右上消解,若变棕黑色,再加混合酸,直至冒白烟,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加水20mL赶酸,当溶液变为无色并有白烟冒出时,继续加热至剩余体积2mL左右,切不可蒸干。

硫化物方法验证报告1226

硫化物方法验证报告1226

硫化物方法验证报告12261. 引言硫化物方法验证是一项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硫化物的存在与含量。

本报告旨在详细讨论硫化物方法验证的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 方法2.1 样品准备1.收集需要测试的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纯度。

2.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研磨、溶解等,以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2.2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溶液。

–将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以得到均匀的样品溶液。

–确保样品溶液的浓度适中,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执行硫化物检测实验。

–使用合适的硫化物检测试剂,添加到样品溶液中。

–根据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反应和显色。

–测量显色的光密度,并根据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硫化物的含量。

2.3 质量控制1.正样品与空白试样:–使用已知浓度的硫化物标准溶液准备正样品。

–同样的方法准备空白试样,即无硫化物的样品溶液。

–将正样品和空白试样与待测样品一起进行实验,作为质量控制的比对。

2.实验重复性:–重复进行多组实验,计算各组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通过比较不同组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实验的重复性。

3. 结果分析3.1 样品硫化物含量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硫化物含量数据,我们可以进行样品硫化物含量的分析和对比。

将不同样品的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可以得到样品之间硫化物含量的相对差异以及测试的准确性。

3.2 回收率分析回收率是指将已知含量的硫化物标准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后的实际测定值与已知值之间的比较。

通过计算每个样品的回收率,可以评估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误差。

3.3 质量控制结果分析比对正样品、空白试样和待测样品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正样品和空白试样的检测结果应符合预期的范围,否则可能存在实验误差或污染问题。

3.4 实验重复性结果分析通过计算标准偏差和相对偏差,可以评估实验的重复性。

标准偏差越小,实验的重复性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物测定的方法验证报告
1.本方法依据参照:GB11901-89(重量法)
2.测定方法原理
用0.45m滤膜过滤水样,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经103~105℃烘干后得到SS含量。

3.仪器
3.1、烘箱
3.2、分析天平
3.3、干燥器
3.4、孔径为0.45μm滤膜、直径45~60mm。

3.5、玻璃漏斗
3.6、真空泵
3.7、内径为30-50㎜称量瓶
3.8、无齿扁嘴镊子
3.9、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测定步骤
4.1用无齿扁嘴镊子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2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
4.2去除悬浮物后震荡水样,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去除痕量水分。

如样品中含有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4.3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SS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2h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

5.计算:
悬浮固体(mg/L)=[(A-B)×1000×1000]/V
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
B——滤膜及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
6.讨论
6.1方法适应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废水中SS的测试。

6.2精密度(重复性)的讨论。

重复性:实验室同一分析人员对同一浓度水平样品取样7次测试,用所得结果的标准偏差(RSD)来表示其精密度;RSD≤5%符合要求。

表1重复性
结论以上各项的讨论均符合要求,即表明方法满足本实验室检测需求,确认予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