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设计概论复习点整理

设计概论复习点整理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规划.2.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3.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4.设计师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

设计师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5.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设计学科,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6.平面设计来自英文”Graphic Design”一词,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贞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

这是设计一词最先使用。

7.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二维的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8.“装潢”原指古代书画卷轴的(“装裱”)。

9.染织设计包括了(印染)和(织造)两部分10.20世纪上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籍装祯、商品包装、广告等设计取得好的业绩、(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的现象是当时一大特色。

11.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藏经楼)等建筑。

10.(贝律铭)设计北京香山饭店。

11.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花布设计)是主体。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2.(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亦结束了上百万年的狩猎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

3.(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中国现今发现较早的彩陶距今约(6000年)。

4.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陶器距今约(一万年)5.(东汉时代)在中国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瓷器——(青瓷)。

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

10-11《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10-11《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10-11《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1.古代中国先哲撰写的《考工记》(约成书于公元前476年)和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活跃于公元前46―前30年),都可视作设计学的萌芽和起点。

(P2)2.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各自的研究范围。

(P3)3.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立一门新的学科。

(P4)4.就美术史研究的基础而言,最重要的两位巨人是森珀和里格尔。

(P5) 5.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P8) 6.设计批评的任务便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P12) 7.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是符号的三个层次:图像性符号、指示性符号、象征性符号。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表达层)和所指(内容层)两部分组成。

(英国曼联队:图像性符号;红色队服――指示性符号;红魔鬼――象征性符号)(玫瑰:花――能指;爱情――所指)8.符号学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P19) 9.绿色设计:“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目前,已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新趋向。

它源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这场反消费运动是由记者帕卡德猛烈抨击美国汽车工业及其带来的废料污染问题而引发的。

(P26)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1.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小艺术:所有的工艺。

2.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P40) 3.借用: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它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要点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适用专业:16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科函授)
辅导教材:《设计概论》丁朝虹宋眉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复习要点:
第1章设计的发展
设计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
第一节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于源泉(熟悉)
手工艺设计的基本特点(掌握)
第二节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熟悉)
第三节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熟悉)
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思(重点掌握)
第2章设计的类型
设计的分类(识记)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掌握)第二节产品设计;包产品设计的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掌握)
第三节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的含义、要素、领域和设计原则。

第3章设计的特征
第一节设计科技性的体现(掌握)
第二节设计的经济性的体现(掌握)
第三节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掌握)
第4章设计的创作
第一节设计师的职责(掌握)
第二节设计师的素养(掌握)
第三节设计基础理论(掌握)
第五章设计的批评
第一节设计的批评标准(熟悉)
第二节设计的批评理论(了解)
第三节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当代设计的文化语境和审美语境(了解)
第六章设计的教育
第一节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掌握)
第二节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乌尔姆学院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掌握)第三节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熟悉)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
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

设计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设计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何谓设计1)设计的含义:1从广义上来说,设计最基本的内涵是计划,即为达成目的而设立的方案。

2从狭义的设计则是指在为达成没某种的而设定的具体的计划或方案中,作品的构成元素、各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形式美法则,以及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的结构规律等等。

3设计的含义包含三方面:一是计划、构思;二是将计划、构思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三是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2)流线型:原来是一个空气动力学名词,多被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往往以能够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而著称。

但在工业设计中,由于其特殊的形式与功能特点,使其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流线型设计风格”,因此广为流传,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于美国,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3)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

4)造型: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功能是产品为满足使用目的或情感需求的物化的形态。

造型通常是许多视觉的基础元素:形状、大小、结构、色彩、肌理等等的组合关系。

这些基础元素的组合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审美原则。

5)设计与技术的关系:1设计的过程始终受到技术的制约。

2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设计的进步。

3设计不等于技术,技术主义是有害的。

6)设计学的对象和范围:设计学的基础对象是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

设计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设计的问题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进行设计的价值判断。

1设计理论是设计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上包括设计史、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批评;狭义上单指设计基础理论。

一般通行狭义的设计理论2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又称《周礼.东关考工记》,是我国古代科学手工艺技术的巨著。

3设计史是研究设计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设计批评是依据一定标准对设计作品或设计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7)设计学研究的新方法:符号学,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施特劳斯>,实用主义,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谈谈你对“艺术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第二章设计的本质与特征1)设计的特征:1精神性2功能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并因为它的发生才确证着文化的生成。
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文化世界。
概念形态
造型的要素是形态。形态可分为不是冤家不聚头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存在于观念中的形态。
在现代设计中,模拟自然物的造型发展为一种专门的仿生学。
从发生学上说,艺术之根是起源于实用的、装饰的,实用艺术是艺术的本源,即纯艺术是从实用艺术中生发出来的。
在当代,实用艺术是线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
黑格尔,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美的艺术,更是一种自由的艺术。
美学家克罗齐进一步把艺术理解成直觉的产物。
科林伍德,“艺术妈想象”的命题。
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由艺术家从事设计、组织产品生产的公司。
新艺术运动
1890-1910年期间,在欧洲兴起了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建筑、家具、产品众多艺术领域。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幽香时和法国是主要策源地。最著名的是比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和维克多霍塔。“霍塔旅馆”是新艺术设计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最早的漆器出自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江南一带,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上已达到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设计智慧的杰出代表。
明式家具特点: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
20世纪的两场技术革命就是技术科学化的直接成果。
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刘兰版)设计概论1---7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刘兰版)设计概论1---7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设计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其著作为《野性的思维》、《结构人类学》。

2 。

60年代,设计学研究者开始对符号学发生兴趣,并将它看成是理解视觉世界的方法。

3.后现代建筑正是运用了符号学方法,从而丰富了建筑的意义。

4 。

1908年,赖特在《建筑范例》月刊上首次提出了有机建筑概念。

5.可以用来鉴定古代设计思想之主流和基本特征的是“质与器与礼”循环模式。

6.构成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基础是阴阳五行说。

7.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可以从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总结获得证据,如中国的《考工记》以及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

8.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方式探求广告与消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9.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10 1893年里格尔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11.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中确立了解构主义理论。

12.凡古时类书的编篆体例大抵都是“事居于前”,然后再加以进一步诠释即所谓“文列于后”。

1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一般对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14.被视为我国农业著述中之不朽丰碑的有《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15.一道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的有吉迪恩和佩夫斯纳。

16.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17 。

帛布与服装裁制之尺度尽管与车舆制造、农具及建筑营造等木工尺度分属不同的标准系统,但其渊源都是虞夏古的黄钟之律。

18.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极有启发的分析方法,使人们用它来探求视觉世界的理论是符号学理论。

29.关注风格的社会意义和产品的外观,而不讨论设计的过程的理论属于新通俗主义20.“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思想的基本纲领。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的意图,这是一种( )的设计方法。

A.优选法B.逻辑法C.离散法D.形象法参考答案: D2、德国工业联盟是在吸取英国( )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A.工艺美术运动B.新艺术运动C.现代艺术运动工业革命运动参考答案: A3、商周文化中,( )作为种代表,是设计从物化融于文化的证明。

A鼎B.长信宫灯C.欹器D.木马流车参考答案: A4、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建筑装饰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是A.弗兰克.赖特B.勒.柯布西耶C.路易斯.沙利文D.彼得.贝伦斯参考答案: C5、中国明式硬木家具,利用本色的木质肌理成为一种天然的装饰。

从装饰的现象看,这是一种( )装饰。

A.被动性B.主动性C.技巧性D.智慧性参考答案: D6.现代主义首先从( )开始。

平面B.手工艺C.服装D.建筑参考答案: D7、以下属于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是()A.帝国大厦B.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C.苏州博物馆D.流水别墅参考答案: B9、现代室内设计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和通风的问题。

A.装饰B.结构C.采光D.家具参考答案: C10、法国罗浮宫“水晶金字塔”的设计者是()A.雷姆.库哈斯B.赫尔佐格C.弗兰克.盖瑞D.贝聿铭参考答案: D二、多选题11、设计方法可大致归纳为( )A:分析法B:对比法C:离散法D:形象法E:逻辑法参考答案: BCDE12、艺术设计的特征包括( )A:被动性和主动性B:创意性和图形性C:产品性和科学性D:工艺性和市场性E:选择性和稳定性参考答案: BCD13、以下属于爱迪生的设计的有( ) ,A:电灯B:电话C:电报D:留声机E:缝纫机参考答案: ACD14、“唐三彩”的三彩釉陶器,主要釉色为( ) A:黄B绿C:褐D:红E:蓝参考答案: ABC15、以下属于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的有( )A:产品设计B:视觉传达设计C:室内设计D:环境艺术设计E:公共环境设计参考答案: ABD三、填空题16、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经典考点。。。吐血总结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经典考点。。。吐血总结

1. 设计的定义: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2. 人类最早的设计活动,就是工具的设计。

工具设计成为原始时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原始陶器是第一件真正意义的人造物。

4. 百工制度定义:直接服务于王室的,有官长率领的官府手工业者。

政府建立的整套官工业制度,叫做“百工制度”。

1是当时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来经营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的唯一方式;2分工严密、生产管理制度严格5. 列鼎形式定义:满足西周贵族流行的“列鼎而食”的生活方式的需要。

特点:奇数组合,造型、纹样、铭文完全相同,形体大小依次递减,并按次序有规律的陈列。

列鼎形式的意义:由等级观念观念引发了设计观念的转变,使青铜产品出现了系列化、整体化的形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可以手工批量生产是中国传统设计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6.《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上下两卷,共7000余字。

(1)、对先秦时期的各种手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

(2)、阐述了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第一,顺应自然,天工与人工融为一体第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第三,为社会功能服务的设计理7. 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

8. 唐代的瓷器的风格特点:光洁玉润,象征着人性的饱满和谐。

色调上更好用冷色调,清雅而不浮夸,从某中意义上说,也能反映出当时儒道中清谈无为,不与世争,戒骄戒躁的人文精神本质。

在器形上也多崇尚大气圆和。

9. 唐代金银器皿在设计学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利用贵重金银材料制造实用的生活器皿。

10. 汉代织物上的吉祥图案:汉锦“如意”流云纹11. 唐代女服的特点:第一,女着衫褥:窄袖,薄,露,透;第二,女桌胡服:长裙,画胡妆;第三,女着男装:梳高髻,着罗衫(虢国夫人游春图)12. 宋瓷梅瓶:口小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窄,于足则微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设计概念的英文表述是Design设计学的基本对象是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

人类设计史划分为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期设计的手工业时期设计的工业前期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设计的计算机时代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古代科学手工技术的巨著。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商代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等纹饰,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等为代表。

西周前期继承商代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

陕西扶风出土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属西周时期的典型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已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器物发展,增加了许多以实用为主的用品。

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为其代表。

宋代的手工业,最具有突出成就的是陶瓷,因此,宋代称为“瓷的时代”,人们简称“宋瓷”。

从总体上来看,宋瓷造型简洁优美,器皿的比例尺度恰当,使人感到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因此设计上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

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

清代最负盛名的宫廷设计师是“样式雷”世家。

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服务””。

视觉设计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字、图形、色彩。

CIS系统包括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和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手工艺设计的特点包括质朴、华丽、活泼。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

设计审美表现为功能美、形式美、情感美三个层次。

日本学者高桥诚在他所著的《创造技法手册》中,将100种创作技法分为扩散发现技法、综合集中技法和创造意识培养技法三大类型。

提格是美国最早的职业工业设计师之一,并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家。

1902年在南京创办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设立图画手工必修课。

1906年正式成立图画手工科,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端。

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的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

约翰•拉斯金是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社会评论家。

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术教授,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

1904—1906年,安东尼•高迪设计了米拉公寓,房屋的外型象征海洋和海洋生物的形象,这标志着他个人设计风格的形成。

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最早应该是从建筑设计领域开始的。

少就是多”是米斯•凡•德•罗倡导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理念。

装饰艺术运动发端于法国,但它在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在美国商业环境下,在“(设计)式样追随市场销售”的设计和商业原则驱动下,得到了巨大发展。

瑞典是北欧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工业设计的北欧国家,开创北欧工业设计之先河,在国际设计界有一定的地位。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的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它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一切方面,仅受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

景观设计是指在较大范围内,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位置和在特定位置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是在特定区域内,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要素综合进行置景、造物、布形。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是1938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负责人奥斯本首创的。

这种创意方法的运用方式是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创意人员,以会议的形式围绕一个明确的议题进行讨论,互相启发激励,借助与会者的群体智慧,引发创意连锁反应,以产生创意构想。

设计批评是指运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给批评对象以客观的鉴别、评价、做出主观判断。

它是运用理论对设计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评价的理性的认识活动。

标志设计的特性①识别性②象征性③审美性威廉•莫里斯是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艺术、设计是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2、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

3、在产品的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设计是艺术家、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

威廉•莫里斯主要贡献是在设计观念上,提倡整体设计思想,主张实行以建筑为主体,全面处理室内外生活环境、以生活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在实践上,他倡导并且亲自组织了设计与制作一贯制的做法,反对艺术家只停留在纸面上,主张艺术家、技术家、工匠相结合。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ISID)成立于1957年。

古罗马时代的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是现存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

形态学的研究,首先出现在生物学领域。

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服务”。

标志是一种由文字、图形、色彩组成的简洁、精炼的传播特定含义和信息的视觉符号。

广告创作包括文稿写作和形象设计。

工业设计的三大要素是产品的功能、造型、和物质条件。

三者互为依托。

环境设计是以构成人类生存空间为目的,针对生活和工作环境所必需的各种条件而进行的综合规划设计。

20世纪70年代,设计方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国逐渐出现和成熟。

唐朝柳宗元在《梓人传》中曾将设计之道比之于宰相的治国之道。

1919年,美国人西奈尔开设了自己的职业设计事务所,并首次使用了“工业设计”一词。

“月份牌”广告的设计,主要形象是擦笔肖像画法的时装美女。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德国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10月6日,它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工业家、建筑师、艺术家、著作家组成的联合体。

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最早应该是从建筑设计领域开始的。

朗香教堂是著名建筑家勒•柯布西耶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的“文脉主义”。

后现代建筑语言具有“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征。

波普设计对美国设计影响最大。

瑞典是北欧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工业设计的北欧国家,开创北欧工业设计之先河,在国际设计界有一定的地位。

虚拟现实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在该环境中。

虚拟现实系统旨在突破系统和用户环境之间的界限,突破用传统方法表达事物的局限,使人们不仅可以将任何想象的环境虚拟实现,并且可以在其中以自然的行为与这种虚拟现实进行交流。

它又被称为灵境技术。

优选法是通过对大量设计现象的综合、移置、杂交、选择等,去伪存真、优胜劣汰,得出最佳设计思路,最终成为创造性设计方案的方法,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取舍。

优选法需要设计师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其难点在于有时面对数种思路,难以取舍,不能兼得。

形象思维是一种从表象到意象的思维活动。

表象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在人头脑中形成所感知的外部事物的映像。

通过有意识、有指向地对有关表象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排列,产生渗透着理性的意象。

设计风格是指反复体现于设计作品中的设计特色和创作个性,从设计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整体中显现出来,具有互相关联的特征结构,在创造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艺术倾向。

设计的基本要素1)、功能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

2)、造型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造型通常是许多视觉的基础元素:形状、大小、结构、色彩、肌理等等的组合。

这些基础元素的组合在强调功能的时候,还要符合审美的原则。

3)、技术与材料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技术是设计可行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同样,材料的选择也是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

4)、人因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在艺术设计中,人的因素是核心要素。

设计中的形式美规律归纳为:整齐一律、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韵律、统一与和谐设计管理主要是目标管理鉴别一项设计是好设计的首要条件是实用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是由格罗佩斯创办的。

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1)、包豪斯的发展概况:1919年4月,格罗佩斯建议,萨格森魏玛美术学会和大公府魏玛应用美术学校合并,成立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建筑者之家)---现代设计摇篮(培育一代建筑与设计风格)。

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魏玛时期—格罗佩斯任校长—“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思想—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结合第二阶段(1925--1932)迪索时期—汉斯迈耶(28--30)、米斯.凡德洛(30--32)--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第三阶段(1932--1933),柏林时期,存在6个月,被迫永久关闭。

按照《宣言》和《大纲》,包豪斯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体系。

这个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一、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二、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三、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四、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五、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2)、包豪斯教学:包豪斯教学思想的核心—“艺术与技术新统一”—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

包豪斯建立—“艺术与技术新统一”---开设基础课、工艺技术课、理论课及建筑有关的工程课---学制三年半(工厂学徒制)---前半年(预科)学习基础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后三年(学徒制),合格者发“技工毕业证书”---实习进入研究生部---毕业后获得包豪斯文凭。

课程:使用指导--《材料研究》、《工作方法》两门课。

正式指导—观察课、绘画课、构成课教学原则: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来进行包豪斯实习工厂:编制工厂、陶瓷工厂、木工工厂、金工工厂、纺织工厂等。

包豪斯教育课程奠定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三个方面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