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局)》.pdf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图1—4 明代成都城图1—5 清代成都城4.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时的国家后方基地1937年后,沿海、沿江部分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成都一时成为战时后方基地的一座重要城市,为疏散、战争需要,新建工程增多,一度刺激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发展,至1945年,营造厂社发展到137家,先后建造了军用机场、大学等一批较大工程,此时的空间发展已明显溢出古城,周边用地获得了大量开发,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解放初期至1960年——奠定现代城市格局基本建设不断发展,以“川藏公路,成渝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在东郊工业区兴建了大批工业项目,使成都作为一新兴工业城市在川西初见雏型,随后的一批大型工用建筑项目和居民点的建成,使成都布局逐渐突破现今一环路的用地范围,在东北、东南方向形成较大片的建成区,但在此之后至1978年末,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成都的建设在干扰破坏中历经艰难曲折,百废待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0年代末,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城市面貌产生了巨变,但由于城市建设仍以旧城的改造和城区内的填空补缺为主,建设用地虽有不少增加,但布局结构与1960年代初期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一阶段的空间发展,经历了轴向扩展至内向填充的阶段演变。
6.1990年代后——“都市化”的空间演变特征“都市化”是这一阶段城镇群体空间演变的主要特征。
伴随着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心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用地迅速拓展并联为一体,城市群体呈现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轴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二环路、“五路一桥”、绕城高速相继修通,以府南河及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为标志的旧城更新,不仅使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已经从1970年代的50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283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近5倍,“环形加放射”以及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格局变得愈发明晰,而且出现了城市发展区域化的特征。
就成都的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基本经历了点状形成、轴向扩展、伸展轴稳定、内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五个过程。
成都市功能区发展规划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①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优化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提升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扩展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北至一环路,西至成昆铁路,南至货运铁路外绕线,东至成自泸高速公路,面积约237平方公里。
田园城市

第一部分基础和条件1、生态本底;2、文化底蕴;3、经济基础;4、区域中心;5、城乡统筹基础;6、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第二部分核心内容1、内涵;2、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比较;3、“三步走”战略;第三部分总体功能分区1、全域成都规划:“一区两带六走廊”;2、总体功能分区;(1)、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2)、优化型发展区;(3)、提升型发展区;(4)、扩展型发展区;3、区域合作;4、城乡形态和空间布局;第四部分市级战略功能区1、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2、金融总部商务区;3、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4、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5、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6、“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7、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8、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9、新能源产业功能区;10、新材料产业功能区;11、石化产业功能区;12、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13、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第五部分区(市)县战略功能区一、生态本底: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本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晓江:“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是成都构建“现代田园”的本底基础。
世界城市都有承载自身历史传统和独特人文特征的空间载体,而成都的载体是都江堰及平原灌区系统,是成都平原独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缔造者,世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遗存。
”“山、水、田、林”四大要素构成独特的生态本底“山”即龙门山、龙泉山“水”即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即都江堰精华灌区■现代农业承载基础■城乡生态环境“林”即林盘■传统居住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城乡生态系统二、文化底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周边有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相融三、经济基础世界500强企业有139家入驻成都四、区域中心成渝经济区成都经济区航空铁路五、城乡统筹基础六、全球化与中国崛起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因此,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我市立足现实基础、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凸显城市特色所选择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
按重点产业功能划定13个市管产业区
“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发展战略及战略性产业 功能,划定了产业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分市管产业功能区 和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市管产业功能区是承载成都 战略性产业功能的主要功能区,按照战略性重点产业功能, 成都共划定了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
成都总体规划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空间布局、城乡形态是依据正在 实施的“一区两带六走廊”规划提出来的。“一区”主要是指中心城 区,或叫主城区;“两带”指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带;“六走廊”则 是串珠式发展的副中心或卫星城,空间布局是走廊式的。这是在成都 城乡一体化既有规划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完全截然与过去划断而提 出的全新的规划。按照田园城市的理念和要求,我们在全域成都的视 野下,进一步将整个成都分为4个总体功能区、1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 和11条示范线,明确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导则。 确定为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分别是天府新城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区, 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 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198”生态及 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汽车 产业综合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石化产业 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
—— 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
按重点产业功能划定13个市管产业区
1 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 3 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 5 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功能区 7 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 9 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11 石化产业功能区 意图 13 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
2 金融总部商务区 4 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 6 “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 8 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 10 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12 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 示
基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空间发展思路与对策

( )城 市 空 间 形 态 变 化呈 单 体 圈 层 扩 张 态 势 。 城 市 为 单 体 3 形 态 ,城 市 空 间 以传 统 核 心 区 为 圆点 向 四 周 圈 层 拓 展 .城 市 与
乡村 分 离 发 展 。 1 近 域 急 速 扩 张与 广 域 推进 阶段 ( 9 3 2 0 ) . 2 1 8 — 0 8 18 9 3年 5月 。成 都 市 实 行 市 带 县 体 制 ,原 温 江 地 区 的 1 0
与 现代 文 明 交 相 辉 映 的 新 型城 乡 形 态 。2 0 0 9年 l 2月 成 都 提 出
现 路 径 这类 问 题 仍 然 缺 乏 深 入 而 清 晰 的 认 识 。涉 及 城 市 与 乡 村
两 种 聚 落 的 区域 分 布 形 式 、外 部 空 间形 态 、内 部 分 布 格 局 与 功
能 组 合 、聚 落与 环境 的 关 系 、建 筑 空 间 组 织 和 外 观 风 貌 等城 乡
个县 划人成 都市 ,行政 辖 区面积 由 36k 8 1 m 扩 大 到 1 6 4 m 2 1k 。 中 心 城 区 建 成 区 面 积 也 由 18 9 0年 的 6 k 0 m 扩 展 到 2 0 0 8年 的
38 5m。上世 纪 8 l. k 6 0年 代 以 来 ,成 都 行 政 区 划 类 型 和 城 市 性 质 所 发 生 的重 大 变 化 引发 了城 市 空 间 的 迅 速 扩 张 ,城 市 空 间 形
・
方 面 ,成 都 也 在 试 图 通 过 新 城 建 设 使 城 市 空 问 形 态 由单 中 心
向组 团 城 市 发 展 。 随 着 城 市 集 聚 和 扩 散 功 能 的 不 断 增 强 .周 边
毗邻 地 区 自觉 或 不 自觉 地 被 纳 入 到 与成 都 大 城 市 一 体 发 展 的轨
成都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梦

成都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梦作者:李斌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0年第03期2009年12月21日,成都市委工作会议正式确定,今后20到50年间,要把成都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于是,一幅“既拥有现代生活,又置身田园风光”的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画卷,梦境般呈现在人们眼前。
于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个原本虽不陌生、但却有些遥远的词汇,在一夜之间忽然成为民众公共话题,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为一个共同的全球化视野下的梦想激动着。
▍成都为什么突然想起“霍华德”就在最近,网络上出现这样一句话:在2009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成都忽然想起生活在100多年前的英国人霍华德。
霍华德何许人也?埃比尼泽·霍华德于185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
他于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其提倡的“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理念被城镇规划者奉为经典。
霍华德当时提出的田园城市构想,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当时,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
一方面使城市变得拥挤和污染,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在享受城市文明之际,不能再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有一大批农村人口、低收入人群被排挤在城市现代文明之外。
“今天,我们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客观而言,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比霍华德那个时候还要严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着这样的表述,他认为,田园城市,不仅是成都的一个现实选择,也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
其实,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更直观了解成都乃至全国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如今,凡是周末,市区内的居民如同潮水般涌向郊区农村,哪怕是条件很差的“农家乐”,只要有山有水,都是人满为患。
成都试图破解这一难题,早在7年前便已经悄然展开,试水之举便是“统筹城乡发展”。
迈向和谐未来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解读

。 退 问题 诊断 家 ” 田园 城市 思 想掀 起了 世 界性 的 田园 会 公正 、城 乡 一体 ” 此外 ,成 都世 界 田园 城市 在体
现 田园城 市”这 两个基 本要 素的 同时 , 城市运动, 除了在英国建设的幕切沃斯 ( e h ot ) 现 “ 代 化”和 “ Lt w rh c 和 韦尔温 ( fy ) We n 外 , w 在奥 地利 、 大利亚 、 国、 澳 法 还 应是 着眼 于全球 定位 的 融^世 界 城市体 系 的充分
o .CUlXu
来
: 田园城市”规划解读
a m on ou u ur r i sF t e
:gd Panf r Mod r n enaina Gade iy n uS l o ” e nIt r1戚 现 代 目因 城 规 划 目 2 成 群 一 现 代口 目 市 规 自毒 i 目 l
德 国、 美国等 国家 都 建设 了田 园城市 或 与此类 似 的示 国 际化 的大都 市 。 范 性城市 。 。 13 . 世界 现代 田田 城市 :戚 都科 掌发 展的 战略 选择 从 战略 性 规 划 的 逻 辑体 系 来 理解 ,城 乡统 筹 。 3 都“ 成 世界 现代 田田 城市” 规 埘且标 j释 垒 结 合成都 世界 现代 田 园城市 的定位 和 内涵 ,其规
1ABr’e e ・ 5 y d oCe u fhn 2 ma e o C e g u s Mo e I t r a i n l le Oi 4 I g s f h n d ’ d m n e n t a Ga n l o y s P a o t e e g u un 日 n d s i s l nf r h Ch n d f c O  ̄ r t lc
更 多的是 指城 乡结 台 整体观 念指 导下 的实 施路 径和 方 划 的具体 目 可诠 释为 以下 9 标 个方 面 : .布 法 : 田园城 市思 想 则代表 着人 们追 求幸 福生 活的 梦 31 局组团 化 而 想 和境 界 ,是 基于城 乡一体 化 原则 的城 乡结构 形 态 在 目标和 概念 层面 对城 乡统 筹进 一步 提炼 并使 其成 为 完 整的实 践体 系 ,同 时以科 学 发展理 念和 功能 提升 为 要 求进一 步诠 释 口同城 市思 想 是成 都 世界 现代 田 园城 市” 构想 新 的启 发性要 点 。可见 ,世 界现 代 田园 布 局组 团化是 针对 大城 市 、 城 、城镇 的盲 目连 县 片 发展 提 出来 的, 要求 城镇 摒 弃连 片 、“ 大饼 ”的 摊 发展 模 式,按 照组 团模 式发 展,组 团之 间的 区域 就是 田 园, 体现 “ 在 田中 “ 已形 成的 特大 中心 城市 也 城 要通 过绿 地和 生态 系统 建设 形威更 好 的人居 环境 。城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17•【字号】成府发[2010]37号•【施行日期】2010.09.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10〕3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二○一○年九月十七日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夯实乡村规划工作基础,提高农村地区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基层规划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需求的规划体系,现就在全市逐步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的总体要求2012年底前,分期分批建立覆盖全域的乡村规划师制度。
全市223个乡镇,除纳入各级城市规划区的27个乡镇外,其余196个乡镇均设立乡村规划师。
根据“全域成都”规划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要求确定的105个重点乡镇,每个乡镇配备1名乡村规划师;其他建设规模较小的91个一般乡镇,每2-3个乡镇配备1名乡村规划师,全市共配备乡村规划师约150名。
二、乡村规划师的定位和职责乡村规划师是区(市)县政府按照统一标准招聘、征选、选调和选派并任命的乡镇专职规划负责人。
涉及乡村规划问题,所负责的乡村规划师必须有明确意见。
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听取和尊重乡村规划师的意见。
其具体职责是:(一)负责就乡镇发展定位、整体布局、规划思路及实施措施向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意见与建议;参与乡镇党委、政府涉及规划建设事务的研究决策。
(二)负责代表乡镇政府组织编制乡村规划,提出具体的规划编制要求,对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审查把关并签字认可后,按程序报批。
(三)负责代表乡镇政府对政府投资性项目进行规划把关并签字认可后,按程序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