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的读书笔记2000字
名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优秀10篇)

名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优秀10篇)名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篇1一部书在两千五百年前编撰而成,现存二十篇,四百七十余章。
它主要集中反映了某位圣贤的思想,成为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现在中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就是《论语》,这位圣贤就是孔子。
自古有言读书要“知人论世”,现在读《论语》就必须要了解孔圣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但“志于学”,好学上进,“三十而立”,创立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私塾,收徒讲学,传经授艺。
50岁左右事政,颇有政绩,而后因不满鲁国国君的昏庸,带领颜回等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四年并一路宣传他的“仁礼”主张。
之后回到鲁国专心于教育工作,收授弟子3000人,其中贤者72人。
孔子一生为政教学贡献都很大,有人神化孔子,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话虽不实且夸张,但也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和论著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这本自古被誉为“四书”之一的经典,饱含了无数的道理。
自古也有无数人不断地阅读和研究,但想要弄懂和看透它,绝非易事。
今天,我只是在这里写下我所想到的和得到的一些启迪。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大学生名著读书笔记两千字(精品10篇)

大学生名著读书笔记两千字(精品10篇)大学生名著读书笔记两千字篇1____标题:读书笔记:理解与反思____在我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读过许多书,有些书让我感到震撼,有些书则让我深思,而有些书则让我感到深深的共鸣。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读过的书籍,并谈谈我的读书笔记。
____1.《百年孤独》by加西亚·马尔克斯____在读《百年孤独》这本书时,我被其精妙的叙事结构和深邃的主题深深吸引。
书中,马尔克斯以布恩迪亚家族为核心,讲述了一个跨越七代人的故事。
在这个家族中,我看见了人类的喜怒哀乐,看见了爱情、亲情、友情的伟大,也看见了欲望、贪婪、孤独的腐蚀。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常,更理解了家庭的纽带和爱的力量。
____2.《了不起的盖茨比》by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____《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让我反思美国梦的作品。
菲茨杰拉德通过描述盖茨比的一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成功的同时,如何失去了自我。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成功的真正含义,以及我们如何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找到平衡。
____3.《活着》by余华____《活着》是一部描述中国农村生活的作品,讲述了一个人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坚韧。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坚韧和毅力,也看到了生活的无常和人性的温情。
____4.《时间简史》by斯蒂芬·霍金____《时间简史》是一本关于宇宙学的入门书籍。
通过这本书,我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霍金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比喻,解释了复杂的科学原理。
这本书让我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好奇心。
____5.《追风筝的人》by卡勒德·胡赛尼____《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描绘阿富汗历史变迁的作品。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苦难和希望。
胡赛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情。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20篇)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20篇[由整理]四大名著读书笔记(一):《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之后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终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并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再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可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仅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之后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二):这几天,我读了一本《红楼梦》,让我欲罢不能。
每每读到佳句,欢喜的紧,读到悲痛处,泪眼连连。
《红楼梦》以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述上至朝廷,官场,下到市井、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宝玉,金陵十二钗,下至丫头都是那么的具有才华,个个都出口成章,让我刮目相看,更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
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黛玉和宝钗了。
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又长。
空有了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艺,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反之,宝钗从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就大家闺秀所具备的大气了,所以也更得长辈们的喜爱了。
名著读书笔记2000字5篇

名著读书笔记2000字5篇2000字名著读后感父与子:作者:(俄)屠格涅夫。
类型:爱情\/伦理。
本文作者:愿咸与恒。
个人还是更喜欢《罗亭·贵族之家》一些,不过父与子还是不错的。
男主角应该有两个,阿尔卡季和巴扎罗夫,两人是好友。
巴扎罗夫随阿尔卡季回到了阿尔卡季的家,小住了一段。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巴扎罗夫很快就和阿尔卡季的伯父发生了冲突。
两人怎么都看对方不顺眼,主要还是互相看不惯对方的人生观。
好在,在冲突还没有进一步发展之前,巴扎罗夫和阿尔卡季和进城去赴宴了。
另外,阿尔卡季的父亲在丧偶后,又和另一位很年轻的女子费涅奇卡相好,两人生了一个儿子,不过没有正式结婚(因为费涅奇卡的地位比较低,而阿尔卡季一家是大地主)。
两人在进城后在宴会上又结识了另一位上流社会的夫人奥金佐娃,奥金佐娃长得非常漂亮,已经是寡妇,还有一个妹妹卡佳(屠格涅夫的小说总喜欢在一个人物出场之初,就把这个人物的身世背景交待得清清楚楚)。
阿尔卡季和巴扎罗夫都对她心生爱慕。
随后应奥金佐娃之邀,两人到其府上又小住了一段。
卡加喜欢阿尔卡季,阿尔卡季和巴扎罗夫因为奥金佐娃心生嫌隙。
巴扎罗夫被爱情折磨得很痛楚,在临走之前的一个晚上,巴扎罗夫向奥金佐娃表白,但他知道他们之间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她不可能和他结婚。
奥金佐娃虽然受到触动,但正像巴扎罗夫所想的那样,不可能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还是很现实)。
阿尔卡季和巴扎罗夫又回到了阿尔卡季的家,巴扎罗夫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之中。
他很同情费涅奇卡,因为她没有名分。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巴扎罗夫吻了费涅奇卡(这算什么啊)。
结果被阿尔卡季的伯父看见,伯父本来就看巴扎罗夫不顺眼,这下终于找到了一个由头。
他向巴扎罗夫提出决斗。
巴扎罗夫是一个未来的乡村医生,本来不同意,但是伯父说他不同意就是对自己的侮辱。
巴扎罗夫觉得很麻烦,但还是怀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觉得无所谓。
决斗如期举行,巴扎罗夫觉得真像一场闹剧。
闹剧的结局很清楚,没有人死亡。
经典名著《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0字

经典名著《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0字《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选自《呐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0字,欢迎大家阅读!阿Q正传读书笔记2000字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
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
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
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其精当的环境描绘,精彩的对话描写,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现,冷峻峭拔、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的语言都让人赞叹。
可以说,《阿Q正传》已经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它的很多方面都是今人学习的一个典范。
但是,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也难免有黑子一样,《阿Q正传》也不是白璧无暇,在它第九章《大团圆》的最后写阿Q临刑前看到众看客的眼光的一段心理描绘,在艺术上就存在明显的硬伤。
当阿Q看到那些等着为杀人喝彩的人们,作者这样写到:“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
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
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
而这会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对于看客,鲁迅是铭心刻骨、深恶痛绝的。
在日本学医时看幻灯片,看到外国人杀中国人,而其他中国人在围观,脸上现出麻木的神情,那一镜头极大的刺激了鲁迅,并在他心里定格,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健全茁壮,都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自己的第一要做,就在于医治他们的灵魂,从此弃医从文,为改造国民性而奋斗。
名著读后感2000字3篇

名著读后感2000字3篇名著读后感2000字1《水浒传》是我国施耐庵写的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
这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它,我充分认识中国这部古代名著的社会意义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统治阶级的罪恶,体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水浒传》刻画了一百零八位好汉。
这一百零八好汉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但他们性格上又有共同特征,那就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书中好汉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犷豪放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比如,鲁智深替金氏妇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用智逃脱;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
我又禁不住感慨,在我们当今这个提倡和谐文明的国度里,却又有多少人能像梁山好汉那样,义无返顾地、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呢?前几天我电视上看了一则新闻。
新闻讲的是某公寓里有许多侨胞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抢劫。
这些侨胞就像一群生活在狼身边的羔羊,随时随地可能被狼吞噬。
但这栋公寓楼内是全有摄像系统的。
只要有人报案,警方完全可以调出视频画面来辨识作案强盗的面孔和身份。
而且这四位强盗事实上就居住在此公寓楼的附近。
公寓内的华侨完全可以出来指认他们。
但是完全出人意料,没有一个被抢的华人敢站出来报案和指认。
原来,这四个强盗很了解这些华人的这种心态,他们有恃无恐,原先是四人持一把手枪入室抢劫。
到后来抢了钱又添了武器,变成每人均有一把枪。
他们知道这些中国人懦弱,胆小怕事,不敢报警,更不会担心有警察会来抓他们。
我看了心情既难过又愤慨。
住在这公寓中可怜的华人呀,当你们面对邪恶,只有站出来报案,协助警方把罪犯绳之以法,才是解决被抢的根本之道啊!你们怎么那么麻木不仁呀,不懂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呢?这是为什么呀?我们国家是一个讲法制讲公平公正讲正义的社会,为什还会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发生呢?那些华侨胆小无能和《水浒》中一百零八好汉高大形象相比,他们着实让人感到悲哀呀!所以,我更加佩服一百零八好汉个个是讲仗义、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一群英雄。
《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2000字

《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2000字《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2000字自有红楼以来,论者多多,大都对宝黛爱情称颂有加,对宝钗小姐也偶有赞词,独对王熙凤女士视若“最毒妇人心”的典型带表,小子专喜打抱不平,且言上两句。
这王熙凤实在是优点多多。
第一:孝敬长辈象贾府这样的人家是不愁吃不愁穿的,老人也不需要儿孙端茶送水的,所以,孝敬主要的表现就是尽量让老人活得开心一点。
老太太在一群儿孙中最喜欢的就是宝玉了,可宝二爷从来就没让她老人家舒心过,正经书是从来不好好念的,三天两头的要摔玉,偶而还“害人”跳跳井,您说,摊上这么个活宝,老太太能开心吗?别的姐妹,也没看见谁有空把老太太逗乐了。
倒是凤姐,最能明白老太太的心意,有事没事就能把她逗笑了,凤姐是“财迷”,陪老太太玩牌时总是故意输钱,目的无非是让她开心而已。
凤姐有一回过生日,她那个混帐男人居然要拿出剑来追着她砍,您说,她心里多窝火呀!可是,在老太太出面调解后,她也就不吵不闹了。
所以,至少比起宝玉以及他的那几个姐妹,凤姐算很孝敬长辈的了。
第二:恪守妇道,嫉恶如仇凤姐的老公贾琏有个族弟,名叫贾瑞,这人更加混帐。
按说贾瑞的爷爷还是教书先生,他本人也读了不少书,可他居然打起了他嫂子---凤姐的主意。
这要换了一般的人,说声“no”也就完了,可凤姐是谁呀?她眼里可容不下沙子,对这种狼心狗肺的东东不给点颜色瞧瞧,说不过去呀!报告上级?不行,怎么能让老人操心呢?自己来吧。
于是,贾瑞上套,就在大冬天冻了一夜,活该!按说这事就完了吧,可贾瑞大概是冻糊涂了,色心不死,接着来。
凤姐可不是好惹的,你还不死心啊?苦头没吃够!于是这回,贾蓉贾蔷一人收了他五十两银子。
从此,贾瑞再也不敢往荣国府跑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凤姐对于婚姻是忠诚的,而且她不象一般的女人那样,她能够用自已的力量去惩罚恶人,比只会哭哭啼啼找妇联的人强得多了。
有一次,凤姐的公公---老流氓贾赦看上了老太太的丫环鸳鸯,可他自己又不敢说,于是托她的婆婆邢夫人找到凤姐,希望她去找老太太说。
世界名著2000字读后感(精选多篇)

世界名著2000字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名著读后感2000字篇一:名著读后感2000字俗话说得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
其意白见。
但碍于《水浒》、《三国》等从目鸟起就阅读,再读已无多大意义。
无奈之中,捧起那“石头”硬啃起来,倒别有一番“胭脂”味。
下有几条真(天真)知拙(笨拙)见,以供茶余饭后消遣。
首先,我相信这本书并不爱只是单单一本爱情小说所能概括。
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
整部书对研究探讨青朝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年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怪不得至今还有许多红学家专门迄今研究此宝。
此书所现之人情世故,官场是非,在今天都屡见不鲜内涵之深,可真谓看一遍两遍不少,读十遍八遍不多。
对于我精读此书是对吾之文学素养起巩固、提高,以致于升华之用,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其次,这也是一部悲剧,我细读一些中外随笔集,大凡流传下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全是悲剧。
从卡西莫多到宝玉,从羊脂球到阿q,以致今日泰坦尼克中的杰克和桑克县露丝,都是悲剧人物。
正义战胜邪-恶只能在动画片中存在,没有哪朝哪代的赞歌流传下来。
特别是中国的《水浒》、《三国》、《红楼》确实遵循着开业艰难后,强劲攀升,接着平稳走势,最后双曲线下跌的原则。
这又尚皮与工商管理硕士mba 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产品发展规律有惊人的第三版相似之处。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规律又仿佛与此紧密相连。
一种文明当其跃上顶峰就必将中华文明走向衰亡。
的确,照现在的环境发展战略,人类终究有个彼岸,难道这是宇宙亘古维持不变不变的方程吗?难道这是继柏拉图西方哲学中“事物模样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概念模式一定”理论之后,又一种新模式。
待以后有时间再暗暗思考此问题,作个中国的苏格拉低。
第三,我以为程伟元、高鹗的续写不顺利。
虽相符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线原则,没有生搬硬套无视前文之嫌,但终究是焊接产物。
夫妻俩根据原作的暗示,追踪前80回的情节,完成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运结局,使《红楼梦》成了第五部完整的书,从而推动了《红》在社会的传播,扩大了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名著的读书笔记2000字
篇一:名著读书笔记1000字
名著读书笔记1000字
读理想国
1.教育是约束和指导青少年,培养他们正当的理智。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感召的力量是不小的。
2.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种很美的事。
3.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才值得颂扬。
4.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5.真理永远在少数人一边。
6.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
7.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
8.无论如何困难,不可求人怜悯!
9.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0.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总不会放弃爱智之学。
11.开始是工作的最重要部分。
12.意志不纯正,则学识足以为害。
13.技艺没有知识,他对于那种技艺的语言和作为,就不能作正确的判断了。
14.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15.许多胜利都会为胜利者带来杀身之祸,过去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16.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
17.未出生比未受教育好,因为愚昧是灾患的根源。
18.除非男女受着一样的教育,否则就不能使妇人有同男人一样的责任。
19.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
20.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他是愚蠢的。
21.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22.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
所谓“好性情”并不是人们通常用来恭维愚笨的人的那个意思,而是心灵真正尽善尽美。
23.美是真的光辉。
24.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25.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26.身体最强健的人不容易受饮食或劳动的影响,最茁壮的草木也不容易受风日的影响。
27.凡具有知识者皆较诸缺少知识者为猛敢;且其人于既学习以后则较诸其在未学习以前为更猛敢。
28.凡勇敢、克制、公正,比诸真德皆惟依智慧而立。
29.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30.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31.公正即强者的利益。
32.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33.一个人的价值,是要看他有权利时候的所作所为
34.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
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
35.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36.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37.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38.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39.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40.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
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41.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42.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43.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44.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45.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46.只有死者能看到战争的结束。
47.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48.生气是拿别人做的错事来惩罚自己。
49.每个在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50.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51.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二)读后感
曾经以为智者哲人如柏拉图者,其著作势必是艰深、睿智、充满智慧的火花,使我如坠云端而不知所踪。
从来认为像《理想国》这样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辉煌巨著一定也写得玄之又玄。
如今,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尽管依旧无法参透《理想国》中的奥妙,也无法深入的了解它的深层次含义,因为它就像一座空中花园,必须有足够的思想阶梯才能够爬的上去,但它带给我的启迪确是深远的——尽管我只能仰望而叹之,道听途说而思之,片言只字而感之。
其实,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
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就需要一种聚集的集体,相互作为伙伴或为助手,构成一个公共生活区,这就是城邦。
《理想国》中论述的快乐与痛苦的观点是我比较喜欢和赞同的。
文章里说:“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对痛苦来说的快乐,或者相对快乐来说的痛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或者痛苦,而只是它们的中间状态,只是我们经历真正的痛苦或者快乐过后,误把中间状态当成了痛苦或快乐的反面,这其实只是一种假象。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痛苦的停止看成快乐,快乐的停止看成痛苦。
”痛苦与快乐之间的转化或是界定,
并不只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痛苦或者是快乐,而是一种相对的,相依赖而存在,并相互转化。
理念世界,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高端存在。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没有什么重要程度能够与“理念”相提并论的。
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的世界不是我们认为的世界,一切物质都是不真的,因为它们只是个影子,是某个高于世界的投影。
世界只是上天理念的投影。
一切事物如是,它的理念在天上,影子在大地上。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他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
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我们大学生学习哲学不只是为了学习古代哲人们的经
典思想或是意志理念,而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篇二: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YJbYs本人分享四篇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一、《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
所以,整部小说当中其实也是充斥着日本小说当中典型的死亡色彩以及悲情部分。
通读整篇作品,整个的情感其实就是压抑的。
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情感压抑也是让自己的阅读充满着很大的难度。
但是,如果能够将整本作品很好地读完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在整本的小说当中,主要的还是一种爱情的伟大以及无私。
在人生的寻觅当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徘徊,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同时,对待爱情也是如此。
那个让我们痴迷的人是否真的就这样值得我们为他生、为他死呢?
每一个在爱情当中受尽了罪的人都是值得同情的。
但是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最不想要的就是别人的同情。
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就是爱情当中的弱者。
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总是有着那么多的人会为所谓的爱情献出自己的生命。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这不是对于某个人的痴迷,而是对于爱情的一种自己坚持的忠诚。
所以说,每一个愿意为自己的爱情献出生命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对于爱情有着最为难得的忠诚。
对于爱情的忠诚,不是说要成为爱情的奴隶,而是成为爱情的至交。
所以说,在爱情当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不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