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致癌风险和危害商的推荐模型

合集下载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

附件3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2019年9月目次第一章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编制依据 (1)1.4术语与定义 (2)1.5指导原则 (3)1.6组织编制单位 (3)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流程 (5)2.1工作内容 (5)2.2工作流程 (7)第三章风险评估准备 (9)3.1明确启动条件 (9)3.2基础资料审核 (10)3.3关注污染物识别 (10)3.4污染区域分析 (11)3.5暴露人群 (11)第四章危害识别技术要求 (12)4.1收集相关资料 (12)4.2确定关注污染物 (12)第五章暴露评估技术要求 (13)5.1分析暴露情景 (13)5.2确定暴露途径 (14)5.3计算第一类用地暴露量 (14)5.4计算第二类用地暴露量 (15)第六章毒性评估技术要求 (16)6.1分析污染物毒性效应 (16)6.2确定污染物相关参数 (16)第七章风险表征技术要求 (18)7.1风险表征技术要求 (18)7.2计算地下水污染风险 (18)7.3风险不确定性分析 (19)7.4风险结果表达 (19)7.5暴露风险贡献率分析 (19)第八章计算风险控制值的技术要求 (20)8.1可接受致癌风险和危害商 (20)8.2计算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20)8.3分析确定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20)第九章质控要求 (22)附录A (规范性附录)暴露评估推荐模型 (23)附录B (规范性附录)污染物性质参数推荐值及外推模型 (28)附录C (规范性附录)计算致癌风险和危害商的推荐模型 (46)附录D (资料性附录)不确定性分析推荐模型 (48)附录E (规范性附录)计算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推荐模型 (50)附录F (规范性附录)污染物扩散迁移推荐模型 (53)附录G (资料性附录)风险评估模型参数推荐值 (60)附录H (规范性附录)部分有毒有害指标的饮用水标准 (64)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和指导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计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推荐模型

计算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推荐模型

38
E2.4 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采 用公式(E.11)计算:
HCVSiov1
RfDi
SAF AHQ IOVERnc1
……(E.11)
公式(E.11)中:
HCVSiov1 -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 控制值,mg·kg-1.
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E2.2 基于皮肤接触土壤途径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采用公式(E.9)计算:
HCVSdcs
RfDd SAF AHQ DCSERnc
……(E.9)
公式(E.9)中: HCVSdcs -基于皮肤接触土壤途径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mg·kg-1。 公式(E.9)中,AHQ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E.8),DCSERnc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6), RfDd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4),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E2.3 基于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采用公式(E.10)计算:
RCVSiov1
ACR IOVERca1 SFi
……(E.4)
公式(E.4)中:
RCVSiov1 -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 制值,mg·kg-1。
公式(E.4)中,ACR的参数含义见公式(E.1),IOVERca1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9), SF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E1.5 基于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采用
37
E1.6 基于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根据 公式(E.6)计算: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估工作开展要点分析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估工作开展要点分析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估工作开展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3T02:47:49.611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王丽娜[导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

王丽娜无锡田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125;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对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以及土壤污染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土壤污染的评估标准,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价工作的要点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工作引言:土壤污染会通过食物链传至人体,造成人体污染物的堆积,对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估工作时,工作人员需遵循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关导则要求,立足于场地的现实情况,开展有效的风险评估,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一、土壤污染调查及评估的现状分析(一)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废弃物排放至土壤系统导致土壤有害物质超过正常标准,土壤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的现象,当土壤存在的有害物质过多时,土壤难以发挥其自身的恢复能力和清洁能力,导致其失去原有的组成和功能,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污染物质通过土壤、植物、动物的循环,最终积累至人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对环境生态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二)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会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以及农作物的污染,为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许多地区的农产品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临界等情况,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农产品的保存期限变短,质量大大降低。

土壤污染在植物、动物体内积累,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导致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提升。

评估公式

评估公式

如果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样本浓度分布均匀且呈正态分布,总体的正态 均值即场地污染真实平均值 CS 在置信水平为 a-1 下的置信上限可由下式计算:式中:X —样本平均值;Ta (n-1)—t 分布函数:n —样本容量;a —总体均值大小置信上限的概率,当置信水平为 95%时,a 取 0.05; s —样本标准差,可由下式计算;式中X —样品检测值;其它参数意义同上。

敏感用地方式下,人群可因经口摄入土壤而暴露于污染土壤。

对于单一污染 物的致癌和非致癌将就,计算该途径对应土壤暴露量的推荐模型见公式(A.1)和公式(A.2)。

()ns n T X CS a 1-+=()12--=∑n X X S对于单一污染物的致癌效应,考虑人群在儿童期和成人期暴露的终生危害, 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土壤暴露量采用公式(A.1)计算:公式(A.1)中:OISER ca 一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 土壤 kg -1 体重 d -1; OSIR c 一儿童每日摄入土壤量,mg.d -1;推荐值见表 5-1;OSIR a 一成人每日摄入土壤量,mg.d -1;推荐值见表 5-1;ED c ——儿童暴露期,a :推荐值见表 5-1;ED a ——成人暴露期,a:推荐值见表 5-1;EF c ——儿童暴露频率,d.a -1;推荐值见表 5-1;EF c ——成人暴露频率,d.a -1;推荐值见表 5-1;BW c ——儿童体重,kg ,推荐值见表 5-1;BW a ——成人体重,kg ,推荐值见表 5-1;ABS o ——经口摄入吸收效率因子,无量纲;推荐值见表 5-1;AT ca ——致癌效应,考虑人群在儿童期暴露受到危害,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土 壤暴露量彩用公式(A.2)计算:敏感用地方式下,人群可因皮肤接触土壤而暴露于污染土壤。

对于单一污染 ()1.106ca A AT ABS BW EF ED OSIR BW ED OSIR OISER va a c a a a c c c -⨯⨯⎪⎪⎭⎫ ⎝⎛⨯⨯+⨯=()2.106A AT BW ABS EF ED OSIR OISER Ncc o c c c nc -⨯⨯⨯⨯⨯=物的致癌和非致癌效应,计算该途径对应土壤暴露量的推荐模型见公式(A.3)、公式(A.4)、公式(A.5)和公式(A.6)。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篇一: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1. 技术路线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场地环境调查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

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

本阶段调查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展开。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图1 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风险评估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内容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以及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计算。

健康风险评估步骤模型

健康风险评估步骤模型

(1)饮水途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R i n=(D i×10-6/ Rf D i)/L式中:R i n为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所带来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非致癌年风险度,a-1;D i为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剂量, mg/(kg·d);Rf D i为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的参考剂量,mg/(kg·d);L为人均预期寿命,a。

通过饮水途径的日均暴露剂量D i为:D i=2.2C i/70式中:2.2为成人平均每日饮水量,L/d;C i为为水环境中化合物i的实际质量浓度,mg/L;70为人均体重,kg。

(2)食用水产品途径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R i f=CDI/ Rf D i)CDI=(C×FIR×FR×EF×ED×CF)/(BW×AT)式中:R i f是人群通过水产品暴露所带来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年风险度;CDI是通过食入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剂量,mg/(kg·d)。

C 是化合物在水产品组织中的浓度,mg/kg;FIR 为成人每天摄入的水产品量,g/d;FR 为食用污染地区的水产品占居民所有食用的水产品的百分数(50%);EF是暴露频率,d/a(EF=350);ED 是人群暴露化合物的持续时间,a;CF 是鱼类从水中摄入的化合物转化成鱼体组织中的化合物的转化因子(CF=10-9);AT是平均效应时间,d(人均寿命为73a,则致癌性风险度的AT 值是73×365d,非致癌性风险度的AT是30×365d)。

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参数的选择:在无RRD i时可以TDI代替。

(3)剂量-反应模型:剂量-反应评价是对暴露剂量与不良健康影响的发生概率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

其目标是得到个体暴露于剂量为D的某物质所造成一生中患肿瘤的概率Pr的估计值。

暴露人员致癌风险公式:Pr(d)=P0+(1-P0)F(d)式中:d是暴露剂量D下的平均人体内剂量(由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得到),P是暴露剂量为0时的背景反应值(即没有职业暴露情况下人类患癌症的概率),F(d)为剂量-反应函数,表示有害物质的内剂量与肿瘤发展间的关系,EPA通过采用多阶模型来计算:F(d)=[1-exp(−∑a i d i k i)](4)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IARC和WHO对化学物质致癌性的全面评价,将有毒化学物质分为有阈化学物质和无阈化学物质。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王家炜;李文轩;闫晨曦;郑路;刘宁【摘要】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管理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很多重污染企业关闭和搬迁,出现较多污染场地.研究选取案例煤制气厂,在企业关闭后,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工作,修复后各单项污染物达标,但仍然有所存留,考虑到由于扩散和挥发作用仍有可能在转型之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遂以美国环保署(USEPA)列出的16种PAHs污染物作为目标并参照原国家环保部提出的《场地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计算每种PAHs的健康风险及每种暴露途径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从而得到了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因子与暴露途径,并提出改进意见.【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5页(P142-146)【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估【作者】王家炜;李文轩;闫晨曦;郑路;刘宁【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1 引言近年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省内的大批企业关闭和搬迁,随之出现大批污染场地[]。

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持久性有机物(POPs,persiistentorganic pollutions),污染当地的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储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场地[]。

大多数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场地面临用地功能的转化和二次开发,如:商业用地,居民住宅等。

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估及暴露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估及暴露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引言鉴于地下水种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价以呼吸吸入、饮用地下水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而暴露参数则是健康风险评估影响结果关键性基础数据。

本文选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推荐的评价模型,基于敏感用地场地规划,预测三种不同暴露途径下地下水多环芳烃暴露浓度及暴露剂量,评价三种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为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1主要方法1.1污染场地调查选取被调查的污染场地地下水样品5份,监测出的污染物主要包括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等5种多环芳烃,最高检出浓度为0.1μg/L 。

1.2危害识别及毒性评估该工业园区的重点需要关注的污染物为多环芳烃,多环芳烃虽不具致癌性,但经细胞微粒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后具有致癌性。

毒性参数主要有:经口摄入、呼吸吸入等效率因子。

理化性质参数主要为亨利常数、水中扩散系数以及空气中扩散系数等。

1.3暴露途径可能产生的暴露途径包括: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饮用地下水等。

1.4暴露参数为准确评估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毒害性,以及暴露途径参数,选取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推荐值以及场地勘测特征参数(见表1)。

表1部分关键性参数取值说明2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2.1污染物暴露评价模型地下水环境污染物暴露风险评价模型选自原环保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的推荐的敏感用地暴露评估模型,计算三种途径下,单一污染物的致癌效应暴露量。

2.2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地下水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自原环保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的推荐的计算致癌风险和危害商模型。

计算三种途径下,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

2.3污染物风险控制值评估模型地下水环境污染物风险控制值评估模型选自原环保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的推荐的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计算致癌风险和危害商的推荐模型C.1 土壤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C1.1 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1)计算:ois ca sur o CR OISER C SF =⨯⨯ ……(C.1)公式(C.1)中:CR ois-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C sur -表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mg·kg -1;必须根据地块调查获得参数值。

公式(C.1)中,OISER ca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1),SF o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3)。

C1.2 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2)计算:dcs ca sur d CR DCSER C SF =⨯⨯ ……(C.2)公式(C.2)中:CR dcs -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2)中,DCSER ca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3),SF d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3),C 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

C1.3 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3)计算:pis ca sur i CR PISER C SF =⨯⨯ ……(C.3)公式(C.3)中:CRpis -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3)中,PISERca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7),C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SF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C1.4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4)计算:11iov ca sur i CR IOVER C SF =⨯⨯ ……(C.4)公式(C.4)中:CR iov 1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4)中,IOVER ca 1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9),C 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SF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C1.5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5)计算:22iov ca sub i CR IOVER C SF =⨯⨯ ……(C.5)公式(C.5)中:CR iov 2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C sub -下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mg·kg -1;必须根据地块调查获得参数值。

公式(C.5)中,IOVER ca2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A.10),SF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C1.6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6)计算:11iiv ca sub i CR IIVER C SF =⨯⨯ ……(C.6)公式(C.6)中:CR iiv 1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6)中,IIVER ca 1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A.15),C sub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5),SF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C1.7 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7)计算:121n ois dcs pis iov iov iiv CR CR CR CR CR CR CR =+++++ …… (C.7)公式(C.7)中:CR n -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第 n 种)经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7)中,CR ois 、CR dcs 、CR pis 、CR iov1、CR iov2、和 CR iiv 1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C.1)、公式(C.2)、公式(C.3)、公式(C.4)、公式(C.5)、公式(C.6)。

C.2 土壤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C2.1 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8)计算:nc sur ois o HQ OISER C RfD SAF⨯=⨯ ……(C.8) 公式(C.8)中:HQ ois -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SAF -暴露于土壤的参考剂量分配系数,无量纲。

公式(C.8)中,OISER nc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2),C 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RfD o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4)。

C2.2 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9)计算:nc sur dcs d HQ DCSER C RfD SAF⨯=⨯ ……(C.9)公式(C.9)中:HQ dcs -皮肤接触土壤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公式(C.9)中,DCSER nc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6),C 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RfD d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4),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C2.3 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10)计算:nc sur pis i HQ PISER C RfD SAF⨯=⨯ ……(C.10) 公式(C.10)中:Hq pis -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公式(C.10)中,PISER nc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8),C 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RfD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2),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C2.4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11)计算:11nc sur iov i HQ IOVER C RfD SAF⨯=⨯ ……(C.11) 公式(C.11)中:HQ iov 1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公式(C.11)中,IOVER nc 1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10),C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RfD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2),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C2.5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12)计算:22nc sub iov i HQ IOVER C RfD SAF⨯=⨯ ……(C.12) 公式(C.12)中:HQ iov 2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公式(C.12)中,IOVER nc 2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12),C sub 的参数含义见(C.5),RfD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2),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C2.6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13)计算:11nc sub iiv i HQ IIVER C RfD SAF⨯=⨯ ……(C.13) 公式(C.13)中:HQ iiv 1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公式(C.13)中,IIVER nc 1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16),C sub 的参数含义见(C.5),RfD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2),S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8)。

C2.7 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危害指数采用公式(C.14)计算:121n ois dcs pis iov iov iiv HI HQ HQ HQ HQ HQ HQ =+++++ ……(C.14)公式(C.14)中:HI n -土壤中单一污染物(第 n 种)经所有暴露途径的危害指数,无量纲。

公式(C.14)中,HQ ois 、HQ dcs 、HQ pis 、HQ iov 1、HQ iov 2 和 HQ iiv 1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C.8)、公式(C.9)、公式(C.10)、公式(C.11)、公式(C.12)和公式(C.13)。

C.3 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C3.1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15)计算:33iov ca gw i CR IOVER C SF =⨯⨯ …… (C.15)公式(C.15)中:CR iov 3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C gw -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mg·L -1;必须根据地块调查获得参数值。

公式(C.15)中,IOVER ca 3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A.13),C sur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SF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C3.2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16)计算:22iiv ca gw i CR IIVER C SF =⨯⨯ …… (C.16)公式(C.16)中:CR iiv 2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16)中,IIVER ca 2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17),C gw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5),SF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1)。

C3.3 饮用地下水途径的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17)计算:cgw ca gw o CR CGWER C SF =⨯⨯ ……(C.17)公式(C.17)中:CR cgw -饮用地下水途径的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17)中,CGWER ca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A.19),C gw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5),SF o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4)。

C3.4 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经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采用公式(C.18)计算:32n iov iiv cgw CR CR CR CR =++ ……(C.18)公式(C.18)中:CR n -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第 n 种)经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无量纲。

公式(C.18)中,CR iov3、CR iiv2、和 CR cgw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C.15)、公式(C.16)、公式(C.17)。

C.4 地下水中单一污染物危害商C4.1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19)计算:33=nc gwiov i HQ IOVER C RfD WAF ⨯⨯ ……(C.19)公式(C.19)中:HQ iov 3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WAF -暴露于地下水的参考剂量分配比例,无量纲。

公式(C.19)中,IOVER nc 3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A.14),C gw 的参数含义见(C.15),RfD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2)。

C4.2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采用公式(C.20)计算:22=nc gwiiv i HQ IIVER C RfD WAF ⨯⨯ ……(C.20)公式(C.20)中:HQ iiv 2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危害商,无量纲。

公式(C.20)中,IIVER nc 2 的参数含义分别见公式(A.18),C gw 的参数含义见(C.15),RfD i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B.2),WAF 的参数含义见公式(C.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