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2018年11月11日+每周一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____,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____________,不容丝毫延宕。
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____________,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刻不容缓不以为然B.危言耸听触目惊心迫在眉睫不以为意C.危言耸听惊心动魄迫在眉睫不以为然D.骇人听闻惊心动魄刻不容缓不以为意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5周 高考模拟含答案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西美学比较彭吉象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
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
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
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
《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
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
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
《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考点11散文的词句内涵【亮点练】(原卷版+解析)

考点11 散文词句内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三月惊蛰春始开雨辰①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②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
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
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③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④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
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
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
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⑤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塘。
原本静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
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
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
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
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
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⑥向来靠天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的良机。
18届高一理科语文第十一周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C(A.创可贴chuāng;B.为wèi虎作伥;D.杯杓sháo)2.B(A振聋发聩C朝廷D攻城略地)3.B(A项“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时候,终于露出真相。
此处应为“原形毕露”。
C项“四面楚歌”: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D项“从长计议”:指慢慢儿地商量。
)4. C5.A(A.共—供,已—矣;B.以—已;C.要—邀;D 卒—猝)6.C 7.D8.B(依次为:名作状/使动/名作动/意动)9.C(A项分别为“才”,“于是”。
B项分别为“替”,“认为”。
C项均为“他的”D项分别为“凭借”,“趁机”)10.C(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11.C(与例句同为被动句。
A项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为判断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12.D(《鸿门宴》不属先秦作品。
)13.D(比。
A第一个“之”动词,到。
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修饰。
C 第一个“安”疑问副词,怎么,第二个“安”,疑问代词,哪里。
D 第一个“于”介词,比,第二个“于”介词,表对象。
)14.D名词活用为状语。
(A使动用法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C名词活用为动词)15.B(B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其他三句为宾语前置句。
)16. D(“阙”应为“挖掘”。
)17. B18. D(“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19.(1)北方蛮夷之地的粗俗鄙陋之人,没有见过天子,因此震动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使他在您面前完成使命。
(“鄙”粗俗鄙陋1分;“少”稍微1分;“假借”原谅1分;大意2分。
)(2)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3)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2018届高三语文周周练1含答案

周周练1本卷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三局部,总分值42分,时量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每题3分,共9分〕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
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但是“师法造化〞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
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
造化有道却无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
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的感怀兴致,世界与人的共在关系由此情激荡而出。
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
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历,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
这是一门最能够表达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
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
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表述与本体的危机。
山水画是一种回忆,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那么令回忆现实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那么是以真山水之经历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
而今日艺术家,那么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能够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那么是“道法自然〞。
道以自然为法,“法〞就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也超出了法令、制度之畴。
“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
“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历之精神所系。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8周 高考模拟含答案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执着真可谓无出其右者。
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埃及人不仅建金字塔,也修神庙。
而且总趋势是,越往后,神庙便修得越宏伟高大,在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
与之相应的是,祭司作为一个特殊阶层,人数众多,能量极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胀,越强势.最初僧权还没有从王权中分化出来,国王就是最大的僧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僧权便从王权中分离出来了。
既然国王必须依靠僧侣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那么国王与祭司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宿命般的矛盾和冲突关系。
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
随着祭司阶级权势日增,王权与僧侣势力间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严重,且越到后来,越显得不可调和。
事实上,从古王国后期起,祭司阶层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势,与王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埃及社会在被迫供养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以外,还得遭受庞大祭司阶层的经济压迫和掠夺。
在太阳神崇拜之新神学的强制下,埃及社会被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为之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同时,埃及人还为形形色色的小神祇修庙塑像,而且还举行复杂的祭拜仪式。
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
不用说,祭司作为一个寄生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僧侣的权势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职务竟已不再由国王任命,而改为父子世袭!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审判中,十名审判官中竟有九人为僧侣。
僧侣阶级权势之大,无以复加,即便这一时期埃及国势日衰,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周末培优(含解析)

周末培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
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
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
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
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
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
成祖亦知其诬罔。
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
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
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
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
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
概捕诛之。
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
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
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
由是益任概。
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
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
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
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
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
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
忽风眩卒。
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人的表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时取字。
B.“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文中指“丧父”,可用“失恃”来表达。
C.“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古人常以“蛮夷”来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D.“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高考语文一轮语文天天强化练11 Word版含解析

天天强化练11(建议用时:20分钟满分: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漱.(sòu)缄.默(jiān)盥.洗室(ɡuān) 光阴荏.苒(rěn)B.摈.弃(bǐnɡ) 造诣.(yì)恣.欢谑(zī) 曲高和.寡(hè)C.吐槽.(cáo) 豆豉.(ɡǔ)倒.插门(dào) 怨声载.道(zài)D.狭隘.(ài) 傩.戏(nuó)与.会国(yù) 呼天抢.地(qiānɡ)D[A项,“漱”读shù,“盥”读ɡuàn。
B项,“摈”读bìn,“恣”读zì。
C 项,“豉”读ch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行骗者在电话里一会儿报出“执法证件编号”,一会儿宣读“逮捕令”,口气严肃、不容质疑,完全以权威姿态有效震慑受骗者。
B.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被包围在微波炉、烤箱、电脑等系列电器中,接踵而来的电磁副射危害备受关注。
C.南京的夫子庙、总统府个个都称得上经典,花钱也不多。
但综观现在盖起的栋栋高楼,真正能留传下来,并能代表南京城市特色和历史的微乎其微,而且花费巨大。
D.酒意正酣,哥几个“大哥、大哥”地叫着,让我十分受用,不禁吹嘘道:“咱们小时候一起玩,大人们就常说我有老大气慨。
”C[A项,“质”应为“置”;B项,“副”应为“辐”;D项,“慨”应为“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濮存昕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传播着艾滋病知识,激励..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B.野田内阁刚刚下台,安倍晋三又粉墨登场....,在钓鱼岛、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继续制造麻烦,日本政府“向右转”倾向已非常明显。
C.习主席深谙俄国文化,信手拈...来.俄国文学作品,让俄罗斯朋友由衷感慨:一位大国的领导人,竟对友好邻邦的文化如此熟悉!D.最近,湖北省对一些活动进行了大清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就斩掉了8000多个“花架子”项目,真是斩得大得民心,切得大快人心!B[A项,“勇气”不能与“激励”搭配,应为“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周一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杨时乔,字宜迁,上饶人。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除工部..主事。
榷税杭州,令商人自署所入,输之有司,无所预。
隆庆元年冬,上时政要务,言:“几之当慎者三,以日勤朝讲①为修德之几,亲裁章奏为出令之几,听言能断为图事之几。
”疏入,帝褒纳,中外传诵焉。
迁南京尚宝丞。
万历初,以养亲去。
服除..,复迁尚宝。
移疾归。
时乔雅无意荣进,再起再告。
阅十七年始荐起尚宝卿,四迁南京太常卿。
就迁通政使。
秩满,连章乞休,不允。
三十一年冬,召拜吏部左侍郎。
时李戴已致仕,时乔至即署部事。
绝请谒,谢交游,止宿公署,苞苴②不及门。
及大计..京朝官,首辅沈一贯欲庇其所私,惮时乔方正,将令兵部尚书萧大亨主之,次辅沈鲤不可而止。
时乔乃力锄政府私人。
帝因责诸臣朋比,令时乔策励供职。
时乔九疏引疾,竟不得请。
时中外缺官多不补,而群臣省亲养病给假,及建言诖误被谴者,充满林下,率不获召。
时乔乃备列三百余人,三疏请录用,帝卒不省。
明年大计外吏。
时乔已受事,居数日,帝忽命户部尚书赵世卿代时乔,遂中辍;盖去冬所批察疏,至是误发之也。
辅臣朱赓谓非体,立言于帝。
帝亦觉其误,即日收还。
时乔坚辞不肯任,吏科陈治则劾其怨怼无人臣礼。
有旨诘责,时乔乃再受事。
当是时,帝委时乔铨柄,又不置右侍郎,一人独理部事,铨叙..平允。
然堂陛扞格,旷官废事,日甚一日,而中朝议论方嚣,动见掣肘。
时乔官位未崇,又久不置都御史,益无以镇百僚,由是上下相凌,纪纲日紊,时乔亦多委蛇,议者谅其苦心,不甚咎也。
秉铨凡五年。
最后起故尚书孙丕扬。
未至,而时乔已卒。
箧余一敝裘,同列赙襚③以殓。
(选自《明史》,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部是古时中央官署名称,职责是掌管营造工程、征收赋税、审定法律等事务。
B.服除指守丧期满。
守丧制度是儒家“孝道”的重要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尽哀”。
C.大计是古时考核官吏的制度,三年举行一次,如“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D.铨叙是旧时考核官吏的制度,指有关部门按资历和政绩核定官员的等级和升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神相齐王好谈相,士以相进者,接踵于朝。
有自称神相者,介艾子以见王,曰:“臣鬼谷子之高足弟,而唐举之受业师也,即臣之术可知矣。
王亦闻之乎?”王笑曰:“寡人乃今日而闻君矣,试视寡人何如?”答曰:“王勿亟也,臣相人必熟视竟日而后言,言无不中。
”于是拱立殿上以视。
俄有使者持檄入白,王色变,相者请其故,王曰:“秦围即墨三日矣,当发援兵。
”相者仰而言曰:“臣见大王天庭黑气,必主刀兵。
”王不应。
须臾,有人著械入见,王色怒,相者问其由,王曰:“此库吏盗金帛三万,是以囚之。
”相者又仰而言曰:“臣见大王地角青色,必主失财。
”王不悦,曰:“此已验之祸,请勿言。
但言寡人终身休咎何如尔。
”相者曰:“臣熟视,大王面部方正,非布衣之士。
”艾子趋而前曰:“妙哉,先生之相也!”齐王大笑,相者惭而退。
(原文有删改)(1)下列各句中,与“臣鬼谷子之高足弟,而唐举之受业师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寡人乃今日而闻君矣,试视寡人何如?②艾子趋而前曰:“妙哉,先生之相也!”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晋平公为驰逐之车,龙旌象色,挂之以犀象,错之以羽芝。
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作色大怒,问田差:“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田差对曰:“臣闻说天子者以天下,说诸侯者以国,说大夫者以官,说士者以事,说农夫者以食,说妇姑者以织。
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
”平公曰:“善。
”乃命左右曰:“去车!”(选自刘向《说苑》,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2)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
周祖讨三叛,表继筠从行。
贼平,改供奉官。
广顺初,福进镇真定,署衙内都校,尝领偏师出土门,与并人战,斩首数千级,以功领钦州刺史。
契丹将高模翰率二千骑扰深、冀,以苇筏度胡卢河。
继筠与虎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率兵拒之,至武强,获老稚千馀人,模翰遁去。
俄随福进入朝,为内殿直都知。
福进卒,起复,为濮州刺史,领兵戍静安军。
契丹内侵,继筠逆击败之,改棣州刺史。
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
恭帝即位,以为西北面行营都监。
建隆二年,升棣州为团练,以继筠充使。
三年,命为关南兵马都监。
乾德四年,加本州防御使。
开宝元年秋,命昭义节度李继勋等征太原,以继筠为先锋部署。
至涡河与并人遇,击走之,夺汾河桥,败其众于城下,获马五百匹,擒其将张环、石赟以献。
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
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翌日亭午,俟卿来奏捷也。
”至期,帝御北台以俟。
见一骑自北来,亟遣逆问之,乃继筠子承睿来献捷。
生擒刺史二人,获生口百馀,斩首千馀级,马七百馀匹,器甲甚众。
初,并人恃契丹为声援,及捷奏,太祖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城下,并人丧气。
继筠以功拜建武军节度,判棣州。
三年,来朝,诏赐鞍马、戎仗,令戍边。
四年秋,来朝,疽发背,车驾幸其第,锡赉甚厚。
未几,卒,年五十一。
(选自《宋史》,有删改)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
(2)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1.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征收赋税”是户部的职责,“审定法律”是刑部的职责。
2.(1)B(2)①我是今天才听说你啊,请试着给我相相面怎么样?②艾子快步走上前说:“先生相面,真是高妙啊!”3.(1)车做好(后),标明此车价值千金,在殿下放置,让群臣能够观赏。
(2)你多次经过这辆车旁却不看一下,为什么呢?【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要注意得分点,第(1)题:关键词“成”“题”“观”等。
第(2)题:关键词“尔”“而”“顾”等,固定结构“何为”。
4.(1)世宗征伐瓦桥关,命令何继筠率领(自己)统领的军队从百井的道路出击,打败了并军数千人。
(2)何继筠当时在阳曲县驻兵,(太祖以)驿马传召(他)到寓所,告诉(他)计谋策略,命令(他)率领几千精锐骑兵赶赴石岭关抵御契丹。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要注意得分点,第(1)题:关键词“以”“并”等。
第(2)题:关键词“驿”“方略”“拒”等。
5.(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关注句中关键实词的翻译,如第(1)小题中的“行”应译为“品行”,“森”应译为“严明”,“法度”应译为“符合法令制度”;第(2)小题中的“足”应译为“富足”,“无故”应译为“无缘无故”等;第(3)小题中的“损”应译为“损害”,“益”应译为“对……有好处”等。
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