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中国的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长城
总结词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象征
详细描述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它起于东部的海岸线 ,穿越多个省份,最终抵达西部的戈壁沙漠,全长约2万多公里。长城不仅是一 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黄山
总结词
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详细描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是中 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的自然景观壮丽多彩,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 体。
东北雪乡
总结词
独特的冰雪景观,冬季旅游胜地
作物种类
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 还有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北方地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工业发展
工业结构
北方地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制 造等产业。
大型企业
北方地区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型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等钢 铁企业,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
港口城市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完善的 海运和物流体系。
历史文化
天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古文化街、瓷房子等。
沈阳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
工业基础
沈阳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 等。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复习课件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还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如 满族、蒙古族、回族等,他们的文化 特色也丰富了北方地区的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
京剧
京剧是北方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 戏曲之一,被誉为“国粹”,其表演 艺术和音乐伴奏独具特色。
剪纸
剪纸是北方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通 过纸张剪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寓意 着吉祥、幸福和美好。
气候特点
01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冷干燥。
02
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 四季分明。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
02
北方地区地形地貌
高原
总结词
北方地区的高原通常地势较高,地表平坦,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和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北方地区的高原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这些高原地 区地势较高,地表平坦,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资源。这些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是北方 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山地
总结词
北方的山地通常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和 旅游资源。
详细描述
北方的山地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这些 山地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北方地区的重要自然景观和旅 游资源。这些山地的气候条件较为湿润,植被以森林和灌丛 为主,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资源。
平原
总结词
北方的平原通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人口聚居区。
03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 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这些煤炭资源为中国的能源 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铁矿资源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北方一般指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甘肃东部、内蒙古大部、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北部、山东、安徽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1(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大部分位于35°N-50°N和105°E-135°E之间;其相对位置为渤海、黄海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2.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
地质灾害:多火山,如长白山地区、太行山地区等。
2.土壤:黄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和黑土(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三)气候和植被1.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但黑龙江沿岸和长白山地地区为湿润地区。
常伴有寒潮、低温、洪涝、春旱等自然灾害。
■(思考:气候类型成因?)2.植被:华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东北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
(四)河流和湖泊1.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少、水位季节变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长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结冰期北长南短。
(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水文特征?)(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汛期取决于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现时间和长短(外流河)或气温的高低(内流河);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状况和地势状况;结冰期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纬度的高低。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4讲 中国微观热点区域

气象灾害 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 台风 ,冬季寒潮、冻害
(3)河流: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C 澜沧江 。 (4)资源
林业 水资源
主要分布在 西南 、 东南 山区,茶、油桐、 毛竹、杉树、樟树较多
水资源丰富
能源及矿产资源 常规能源 缺乏 ,水能丰富, 有色金属矿 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耕作类型
水田 农业
农业 工业
区位因素
地广人稀,草场广布
农业类型 畜牧业基地: 贺兰山 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及分布 灌溉农业: 河套 平原、 宁夏 平原、河
西走廊、新疆
分布
绿洲 工业带西段
部门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3.环境问题: 陇海—兰新 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学以致用训练】 [2020·天津月考]读“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完成1~2题。
考点三 西北地区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地理特征 (1)气候
类型
温带大陆性 气候
特征 夏季 炎热 、冬季 寒冷 ,全年降水__少____
(2)地形:a 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地、c 塔里木盆地 、b 天山 、河 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3)河流、湖泊:稀少,且多 季节性 河流。 (4)资源: 煤 、 石油 、天然气和稀土资源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知识体系导学】
考点一 北方地区
【必备知识落实】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地形、地势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主要地形区
A辽河平原、B 松嫩平原 、C三江平原、D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和E
(2)气候
类型 以 温带 季风气候为主 特征 冬季 寒冷干燥 ,夏季_高__温_多__雨__
5_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一【学习目标】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第二课时杨烨【重难点突破】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东北地区农业、森林、湿地的开发二【高考定位】年份及试卷考点题型赋分2007全国Ⅱ东北(吉林)农业发展的条件综合题 6 分2005全国Ⅱ渭河平原农业发展条件综合题8 分200 4 天津文综东北地区地形气候及农业综合题25 分200 3 ft东、海南华北地形及气候特征分析综合题24 分三【学习过程】【预习作业检测】(在图上画出经纬线,确定其位置)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对比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并评价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3、北方地区的水旱灾害及其治理4、分析东北地区森林及湿地资源丰富的原因【预习作业检测】1、北方地区主要的工业基地及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3) 试评价乙所在的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重难点突破】2、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4) 分析丙处湿地形成的原因。
四【限时训练】 (10 分钟)读“我国沿 32°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 1~3 题。
1.A 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 .水能、风能B .太阳能、地热能C .生物能、核能D .天然气、石油(5) 材料中的“四基地”不可能是下列中的()A.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和制造业基地B.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C.有色金属冶炼基地D.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E.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2.A 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 A .林地 B .草地 C .耕地D .沙漠五【日作业】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基础作业)读我国部分图,回答 1—3 题。
B .A 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 .B 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 .夏季 A 、B 、C 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 A 地 4.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7 年 8月 20 日正式公布。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的人文区域特征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的人文区域特征
地理定义和背景知识
北方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北部,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地带。 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自然环境独特。北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之一。
区域位置和气候特征
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辐射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省份。北方地区气候多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温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
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和丰富的文化遗 产。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瑰宝,如长城、故宫、杭州西湖等。
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北方地区人口众多,具有多民族特点。主要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 朝鲜族等。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平原地区,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
北方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文化遗产。景点包括长城、故宫、西湖等。旅游业对于北方地区的经济发 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
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主要产业包括 农业、工业、能源和矿产资源等。北方地区的经济以工业和农业为主要支柱, 有着重要的产业特色。
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果
北方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果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许多大城 市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和天津的滨海新 区。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由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组成。
这些地区在中国地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也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2015届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北方地区,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
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这个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以森林和农田为主要景观。
东北地区在地理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势较为平坦:东北地区地势主要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如辽河平原、松花江平原等。
这种地势形成了丰富的农田资源。
2. 气候季节性明显:东北地区季节性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这与地区的纬度和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密切相关。
3. 资源丰富: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东北地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大豆等农产品。
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方,包括北京、天津等城市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华北地区在地理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势高原和平原并存:华北地区主要分为山地和平原两部分。
山地主要位于西部,包括太行山、燕山等,而平原则分布于东部。
2. 气候干旱且寒冷:华北地区的气候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较少。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干燥。
3. 资源丰富: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
同时,该地区还拥有黄河流域的丰富农田资源。
三、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西北地区在地理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势复杂多样:西北地区包括高山、高原、戈壁和沙漠等多种地貌。
比如,位于西藏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2. 气候干旱和寒冷: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年降水量极少。
同时,高山地区气温较低,寒冷且干燥。
3.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北地区地处中国的西北边境,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热点--中国的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华北平原河流多水患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1)成因:①降水集中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且多暴雨,易使河水暴涨;②黄河、海河等干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塞河床;③植被覆盖差,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加大洪峰流量;④河流水系特点的影响:海河为扇状水系,入海河道单一,排洪不畅。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黄河中游河段是东西对称水系,雨季时间一致,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暴涨的特点;且黄河下游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冬春季节易形成凌汛。
(2)治理措施:①上游修建水库。
②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在海河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③下游:黄河下游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海河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3.北方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肥沃。
③人均耕地多,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2)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4.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
5.天津发展化学工业的条件——①靠近华北油田和长芦盐场,化工原料丰富;②发展较早,基础较好;③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④市场广阔。
6.长芦盐场的形成原因——①位于渤海西岸的华北平原沿海,有辽阔平坦的泥质海滩;②该地雨季短,旱季长,晴天多,雨天少,特别是雨季前春季和初夏的两、三个月,天晴风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7.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位置适中,有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可以将煤炭运往全国各地;③有超高压输电线将煤炭转换成的电能输出;④市场广阔。
8.天津开发滨海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
滨海新区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对外联系紧密。
②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地热、海洋资源;
③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④有海港、飞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海陆空交通便利;⑤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有科技和人才优势;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背靠“三北”、依托京津冀,消费市场广阔;⑦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⑧政策环境优越,滨海新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许多优惠政策。
9.北京市的主要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10.北方地区的环境问题:东北地区主要有黑土冲刷、湿地和森林破坏、环境污染等;华北地区(平原)主要有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地面沉降等;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旱涝等。
1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成因——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有冻土层分布,地表水和土壤表层水分下渗困难;④河流众多,且河流凌汛等造成河水泛滥。
12.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降水较少、蒸发旺盛;②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水位上升,由于蒸发旺盛,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分的蒸发,而上升到土壤的表层,盐分在地表聚集,形成次生盐渍化。
13.华北地区水盐运动的规律: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相对稳定。
14.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风沙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面干,易起沙②冬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③冬春季节多大风;④临近沙源地。
(2)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严重②建筑施工扬尘。
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成因:A、自然原因:①降雨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②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③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
的保护性差;④地表破碎崎岖,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B、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①滥垦滥伐、过度放牧;②修路、采矿等对地表的破坏;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2)治理措施:①生物措施: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②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③农业技术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④开矿中有计划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效益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