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习题
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思考题及答案页码2012。5。15.

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思考题及答案页码2012章节名称一级习题1级答案页码2级答案页码第一章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组织机构第一节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一级P30二级P301.计量立法的宗旨是什么?P3-4 P4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基本职能是什么?P9 P93.什么是国家计量基准?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10 P104.什么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它的建立需要履行哪些法定的程序?P11 P115.什么是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如何实施管理?P12 P126.实施计量检定应遵循哪些原则?P13 P137.强制检定的范围是什么?实施和管理强制检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4 P148.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如何实施计量检定和管理?P15 P159.什么是仲裁检定?如何实施?P16 P1610.计量检定人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P18-19 P 18-1911. 计量检定人员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为什么要如此规定?P19 P1912. 什么是注册计量师制度?注册计量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P19-22 P19-2113. 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要求包括哪些内容?P29 P2814. 什么是计量器具新产品?实施管理的范围是什么?P22 P2215.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如何实施管理?P22 /16. 实施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评价应遵循哪些法定的程序?P23 /17.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范围和条件是什么?P24-25 /18. 什么是进口计量器具?其依法管理的范围是什么?有哪几个主要管理环节?P26-27 /19. 对计量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P32 P30第二节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一级P48二级P381.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是什么?P35 P332.计量技术法规的作用是什么?P35 P333.计量技术法规分哪几类?P36-37 P344.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号规则是什么?P37 P355.什么是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P44-45 /5.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技术规范分别有什么用途?------- P34-356.采用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的原则是什么?P45 /7.什么是OIML计量器具证书制度?P47 /8.如何推进OIML计量器具证书制度?P47 /9.什么是互认协议(MRA)?P48 /章节名称一级习题1级答案页码2级答案页码第二章计量综合知识第一节量和单位一级P80二级P681.什么叫量、量值和计量单位? P52、53、54 P40、41、432.如何理解计量学中量、计量单位和计量单位的符号? P52-55 P 40-443.什么叫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P53、56 P 41、P 444.什么叫导出量和导出单位? P53、56 P 41、P 445.基本量和导出量之间、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P56-57 ----6.什么叫量制?什么叫量纲?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量纲的作用是什么?P54-55 ---7. LT-2、MLT-2、ML2T-2、ML-1T-2、L2MT-3I-1等是什么量的量纲?P54---8.什么叫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 P 57-58 ----9.国际单位制是如何构成的? P 60 P 4810.什么叫米制?它与国际单位制是什么关系? P 58 ---1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P 61 P 4812.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有哪些?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P 64 P 5213.国际单位制的词头有多少个?10-1~10-12和l01~1012的词头名称和符号是什么?P 66 P 5414.什么叫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有什么关系?P 66-67 P 54、P54-5515.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P 67 P 5516.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有哪些?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P 68 P 5617.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P 69-70 P 57-5818.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P 70-71 P 58-5919. 在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时有哪些规定? P 70-71 P 58-5920.下列计量单位表示是否正确?如何正确表示?长度单位:μ、mμm;电容单位:μμF;加速度单位:m/s/s;速度单位:km/小时;力矩单位:mN热导率单位:W/K·m 比热容单位:K)(kgJP 71-75 P 59-6321.常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如何进行换算?P 76 P 6622.哪些是应该淘汰的计量单位和容易出现使用错误的计量单位?P 76-77自找自找第二章计量综合知识第二节测量、计量一级P98二级P861.什么是测量?P82 P702.测量程序与测量方法的区别是什么?P83-85 P71-723.计量的目的是什么?P86 P734.计量有何特点?P88-89 P76-775.什么是计量学?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P91 P796.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P80-85第三节测量结果一级P106二级P941.什么是被测量?举例说明影响量与被测量的区别。
注册计量师(一级)练习题库

注册计量师(一级)练习题库一、单选题(共56题,每题1分,共56分)1.计量检定印证不包括A、检定证书B、检定结果通知书C、准用证D、检定合格印正确答案:C2.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是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B、部门最高计量标准C、工作计量标准D、计量基准正确答案:A3.关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说法正确的是()A、当测量函数明显非线性时,合成时应考虑高阶项B、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可以作为测量结果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以作为测量结果,一般保留2位有效数字D、当分量相关时,合成时相应系数按1处理正确答案:A4.如果在工作开始后需要改动合同,应重新进行同样的评审过程,并将所有改动内容通知A、所有受到影响人员B、检定校准检测人员C、顾客D、单位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正确答案:A5.在比对工作中参考值的确定方法有多种,由主导实验室提出经专家组评审并征得()同意后确定A、参加实验室B、比对组织者C、主导实验室的领导D、同行专家正确答案:A6.大型或价值昂贵的产品申请型式批准的,一般情况下用户需要提供()样机A、系列B、二台或一台C、三台D、六台正确答案:B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以下哪些行为?A、按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B、指派取得计量检定员证的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C、开展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工作D、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正确答案:D8.需要进行现场考查测试并经过讨论答辩,才能做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A、主持鉴定B、函审鉴定C、会议鉴定D、检测鉴定正确答案:C9.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真值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A、技术条件B、不确定度C、量程D、参考条件正确答案:B10.有关证书报告的管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存在计算机中的证书报告副本应进行只读处理B、证书报告的副本经办理批准手续后才能加以修改C、保留的证书报告副本必须与发出证书报告完全一致D、对证书报告的管理应制定证书报告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正确答案:B11.进行期间核查是为了A、节约外检成本B、代替校准获得新的校准值C、代替检定获得溯源的证据D、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期内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正确答案:D12.自由度的含义是()A、表示所得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B、表示所得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自由选择的程度C、表示该测量结果的由若干次重复测量结果得到的D、表示所得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准确程度正确答案:D13.比对方法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首选国际建议国际标准推荐的并已经过适当途径确认的方法和程序,也可采用()规定的方法和程序A、比对方案B、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C、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D、比对作业指导书正确答案:C14.计量检定机构收到一份要求鉴定真伪的该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首选A、要求在被鉴定证书上签名的人员核对笔迹B、请求司法机构给以鉴定C、按检定证书上证书编号查找保留的证书副本和原始记录进行核对D、调查这份要求鉴定的证书是从哪里获得的正确答案:C15.在检定校准检测的原始记录上应由实验操作和核验的人员分别()以示对实验负责。
计量经济学考试习题与解答

计量经济学考试习题与解答第三章、经典单⽅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内容提要本章将⼀元回归模型拓展到了多元回归模型,其基本地建模思想与建模⽅法与⼀元地情形相同.主要内容仍然包括模型地基本假定、模型地估计、模型地检验以及模型在预测⽅⾯地应⽤等⽅⾯.只不过为了多元建模地需要,在基本假设⽅⾯以及检验⽅⾯有所扩充.本章仍重点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地基本假设、估计⽅法以及检验程序.与⼀元回归分析相⽐,多元回归分析地基本假设中引⼊了多个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这⼀假设;在检验部分,⼀⽅⾯引⼊了修正地可决系数,另⼀⽅⾯引⼊了对多个解释变量是否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线性影响关系地联合性F检验,并讨论了F检验与拟合优度检验地内在联系.本章地另⼀个重点是将线性回归模型拓展到⾮线性回归模型,主要学习⾮线性模型如何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地常见类型与⽅法.这⾥需要注意各回归参数地具体经济含义.本章第三个学习重点是关于模型地约束性检验问题,包括参数地线性约束与⾮线性约束检验.参数地线性约束检验包括对参数线性约束地检验、对模型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地检验以及参数地稳定性检验三⽅⾯地内容,其中参数稳定性检验⼜包括邹⽒参数稳定性检验与邹⽒预测检验两种类型地检验.检验都是以F检验为主要检验⼯具,以受约束模型与⽆约束模型是否有显著差异为检验基点.参数地⾮线性约束检验主要包括最⼤似然⽐检验、沃尔德检验与拉格朗⽇乘数检验.它们仍以估计⽆约束模型与受约束模型为基础,但以最⼤似然原理进⾏估计,且都适⽤于⼤样本情形,都以约束条件个数为⾃由度地分布为检验统计量地分布特征.⾮线性约束检验中地拉格朗⽇乘数检验在后⾯地章节中多次使⽤.⼆、典型例题分析例1.某地区通过⼀个样本容量为722地调查数据得到劳动⼒受教育地⼀个回归⽅程为R2=0.214式中,edu为劳动⼒受教育年数,sibs为该劳动⼒家庭中兄弟姐妹地个数,medu与fedu分别为母亲与⽗亲受到教育地年数.问(1)sibs是否具有预期地影响?为什么?若medu与fedu保持不变,为了使预测地受教育⽔平减少⼀年,需要sibs增加多少?(2)请对medu地系数给予适当地解释.(3)如果两个劳动⼒都没有兄弟姐妹,但其中⼀个地⽗母受教育地年数为12年,另⼀个地⽗母受教育地年数为16年,则两⼈受教育地年数预期相差多少?解答:(1)预期sibs对劳动者受教育地年数有影响.因此在收⼊及⽀出预算约束⼀定地条件下,⼦⼥越多地家庭,每个孩⼦接受教育地时间会越短.根据多元回归模型偏回归系数地含义,sibs前地参数估计值-0.094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地情况下,每增加1个兄弟姐妹,受教育年数会减少0.094年,因此,要减少1年受教育地时间,兄弟姐妹需增加1/0.094=10.6个.(2)medu地系数表⽰当兄弟姐妹数与⽗亲受教育地年数保持不变时,母亲每增加1年受教育地机会,其⼦⼥作为劳动者就会预期增加0.131年地教育机会.(3)⾸先计算两⼈受教育地年数分别为10.36+0.131?12+0.210?12=14.45210.36+0.131?16+0.210?16=15.816因此,两⼈地受教育年限地差别为15.816-14.452=1.364例2.以企业研发⽀出(R&D)占销售额地⽐重为被解释变量(Y),以企业销售额(X1)与利润占销售额地⽐重(X2)为解释变量,⼀个有32容量地样本企业地估计结果如下:其中括号中为系数估计值地标准差.(1)解释log(X1)地系数.如果X1增加10%,估计Y会变化多少个百分点?这在经济上是⼀个很⼤地影响吗?(2)针对R&D强度随销售额地增加⽽提⾼这⼀备择假设,检验它不虽X1⽽变化地假设.分别在5%和10%地显著性⽔平上进⾏这个检验.(3)利润占销售额地⽐重X2对R&D强度Y是否在统计上有显著地影响?解答:(1)log(x1)地系数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log(x1)变化1个单位,Y变化地单位数,即?Y=0.32?log(X1)≈0.32(?X1/X1)=0.32?100%,换⾔之,当企业销售X1增长100%时,企业研发⽀出占销售额地⽐重Y会增加0.32个百分点.由此,如果X1增加10%,Y会增加0.032个百分点.这在经济上不是⼀个较⼤地影响.(2)针对备择假设H1:,检验原假设H0:.易知计算地t统计量地值为t=0.32/0.22=1.468.在5%地显著性⽔平下,⾃由度为32-3=29地t 分布地临界值为1.699(单侧),计算地t值⼩于该临界值,所以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R&D强度不随销售额地增加⽽变化.在10%地显著性⽔平下,t分布地临界值为1.311,计算地t 值⼩于该值,拒绝原假设,意味着R&D强度随销售额地增加⽽增加.(3)对X2,参数估计值地t统计值为0.05/0.46=1.087,它⽐在10%地显著性⽔平下地临界值还⼩,因此可以认为它对Y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地影响.例3.下表为有关经批准地私⼈住房单位及其决定因素地4个模型地估计量和相关统计值(括号内为p-值)(如果某项为空,则意味着模型中没有此变量).数据为美国40个城市地数据.模型如下:式中housing——实际颁发地建筑许可证数量,density——每平⽅英⾥地⼈⼝密度,value——⾃由房屋地均值(单位:百美元),income——平均家庭地收⼊(单位:千美元),popchang——1980~1992年地⼈⼝增长百分⽐,unemp——失业率,localtax——⼈均交纳地地⽅税,检验模型A中地每⼀个回归系数在10%⽔平下是否为零(括号中地值为双边备择p-值).根据检验结果,你认为应该把变量保留在模型中还是去掉?在模型A中,在10%⽔平下检验联合假设H0:βi =0(i=1,5,6,7).说明被择假设,计算检验统计值,说明其在零假设条件下地分布,拒绝或接受零假设地标准.说明你地结论.(3)哪个模型是“最优地”?解释你地选择标准.(4)说明最优模型中有哪些系数地符号是“错误地”.说明你地预期符号并解释原因.确认其是否为正确符号.解答:(1)直接给出了P-值,所以没有必要计算t-统计值以及查t分布表.根据题意,如果p-值<0.10,则我们拒绝参数为零地原假设.由于表中所有参数地p-值都超过了10%,所以没有系数是显著不为零地.但由此去掉所有解释变量,则会得到⾮常奇怪地结果.其实正如我们所知道地,多元回去归中在省略变量时⼀定要谨慎,要有所选择.本例中,value、income、popchang地p-值仅⽐0.1稍⼤⼀点,在略掉unemp、localtax、statetax地模型C中,这些变量地系数都是显著地.(2)针对联合假设H0:βi =0(i=1,5,6,7)地备择假设为H1:βi =0(i=1,5,6,7)中⾄少有⼀个不为零.检验假设H0,实际上就是参数地约束性检验,⾮约束模型为模型A,约束模型为模型D,检验统计值为显然,在H0假设下,上述统计量满⾜F分布,在10%地显著性⽔平下,⾃由度为(4,32)地F分布地临界值位于2.09和2.14之间.显然,计算地F值⼩于临界值,我们不能拒绝H0,所以βi(i=1,5,6,7)是联合不显著地.(3)模型D中地3个解释变量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R2与残差平⽅和较⼤,但相对来说其AIC值最低,所以我们选择该模型为最优地模型.(4)随着收⼊地增加,我们预期住房需要会随之增加.所以可以预期β3>0,事实上其估计值确是⼤于零地.同样地,随着⼈⼝地增加,住房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我们预期β4>0,事实其估计值也是如此.随着房屋价格地上升,我们预期对住房地需求⼈数减少,即我们预期β3估计值地符号为负,回归结果与直觉相符.出乎预料地是,地⽅税与州税为不显著地.由于税收地增加将使可⽀配收⼊降低,所以我们预期住房地需求将下降.虽然模型A是这种情况,但它们地影响却⾮常微弱.4、在经典线性模型基本假定下,对含有三个⾃变量地多元回归模型:你想检验地虚拟假设是H0:.(1)⽤地⽅差及其协⽅差求出.(2)写出检验H0:地t统计量.(3)如果定义,写出⼀个涉及β0、θ、β2和β3地回归⽅程,以便能直接得到θ估计值及其标准误.解答:(1)由数理统计学知识易知(2)由数理统计学知识易知,其中为地标准差.(3)由知,代⼊原模型得这就是所需地模型,其中θ估计值及其标准误都能通过对该模型进⾏估计得到.三、习题(⼀)基本知识类题型3-1.解释下列概念:1)多元线性回归2)虚变量3)正规⽅程组4)⽆偏性5)⼀致性6)参数估计量地置信区间7)被解释变量预测值地置信区间8)受约束回归9)⽆约束回归10)参数稳定性检验3-2.观察下列⽅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1)2)3)4)5)6)7)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区别?3-4.为什么说最⼩⼆乘估计量是最优地线性⽆偏估计量?多元线性回归最⼩⼆乘估计地正规⽅程组,能解出唯⼀地参数估计地条件是什么?3-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地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乘估计量地⽆偏性和有效性地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3-6.请说明区间估计地含义.(⼆)基本证明与问答类题型3-7.什么是正规⽅程组?分别⽤⾮矩阵形式和矩阵形式写出模型:,地正规⽅程组,及其推导过程.3-8.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1)(2)3-9.为什么从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到地预测值不是⼀个确定地值?预测值地置信区间和置信度地含义是什么?在相同地置信度下如何才能缩⼩置信区间?为什么?3-10.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检验与检验有何不同?在⼀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者是否有等价地作⽤?3-11.设有模型:,试在下列条件下:(1)(2)分别求出和地最⼩⼆乘估计量.3-12.多元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1,2,…,n (2.11.1)地矩阵形式是什么?其中每个矩阵地含义是什么?熟练地写出⽤矩阵表⽰地该模型地普通最⼩⼆乘参数估计量,并证明在满⾜基本假设地情况下该普通最⼩⼆乘参数估计量是⽆偏和有效地估计量.3-13.有如下⽣产函数:(0.257)(0.219)其中括号内数值为参数标准差.请检验以下零假设:(1)产出量地资本弹性和劳动弹性是等同地;(2)存在不变规模收益,即.3-14.对模型应⽤OLS法,得到回归⽅程如下:要求:证明残差与不相关,即:.3-15.3-16.考虑下列两个模型:Ⅰ、Ⅱ、要求:(1)证明:,,(2)证明:残差地最⼩⼆乘估计量相同,即:(3)在何种情况下,模型Ⅱ地拟合优度会⼩于模型Ⅰ拟合优度.3-17.假设要求你建⽴⼀个计量经济模型来说明在学校跑道上慢跑⼀英⾥或⼀英⾥以上地⼈数,以便决定是否修建第⼆条跑道以满⾜所有地锻炼者.你通过整个学年收集数据,得到两个可能地解释性⽅程:⽅程A:⽅程B:其中:——某天慢跑者地⼈数——该天降⾬地英⼨数——该天⽇照地⼩时数——该天地最⾼温度(按华⽒温度)——第⼆天需交学期论⽂地班级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个⽅程你认为哪个更合理些,为什么?(2)为什么⽤相同地数据去估计相同变量地系数得到不同地符号?3-18.对下列模型:(1)(2)求出β地最⼩⼆乘估计值;并将结果与下⾯地三变量回归⽅程地最⼩⼆乘估计值作⽐较:(3),你认为哪⼀个估计值更好?3-19.假定以校园内⾷堂每天卖出地盒饭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盒饭价格、⽓温、附近餐厅地盒饭价格、学校当⽇地学⽣数量(单位:千⼈)作为解释变量,进⾏回归分析;假设不管是否有假期,⾷堂都营业.不幸地是,⾷堂内地计算机被⼀次病毒侵犯,所有地存储丢失,⽆法恢复,你不能说出独⽴变量分别代表着哪⼀项!下⾯是回归结果(括号内为标准差):(2.6)(6.3) (0.61) (5.9)要求:(1)试判定每项结果对应着哪⼀个变量?(2)对你地判定结论做出说明.(三)基本计算类题型3-20.试对⼆元线性回归模型:,()作回归分析,要求:(1)求出未知参数地最⼩⼆乘估计量;(2)求出随机误差项地⽅差地⽆偏估计量;(3)对样本回归⽅程作拟合优度检验;(4)对总体回归⽅程地显著性进⾏检验;(5)对地显著性进⾏检验;(6)当时,写出和Y0地置信度为95%地预测区间.3-21.下表给出三变量模型地回归结果:⽅差来源平⽅和(SS)⾃由度(d.f.)平⽅和地均值(MSS)来⾃回归65965 ——来⾃残差_———总离差(TSS) 66042 14要求:(1)样本容量是多少?(2)求RSS?(3)ESS和RSS地⾃由度各是多少?(4)求和?(5)检验假设:和对⽆影响.你⽤什么假设检验?为什么?(6)根据以上信息,你能否确定和各⾃对地贡献吗?3-22.下⾯给出依据15个观察值计算得到地数据:,,,,,,其中⼩写字母代表了各值与其样本均值地离差.要求:(1)估计三个多元回归系数;(2)估计它们地标准差;并求出与?(3)估计、95%地置信区间;(4)在下,检验估计地每个回归系数地统计显著性(双边检验);(5)检验在下所有地部分系数都为零,并给出⽅差分析表.3-23.考虑以下⽅程(括号内为估计标准差):(0.080)(0.072) (0.658)其中:——年地每位雇员地⼯资和薪⽔——年地物价⽔平——年地失业率要求:(1)对个⼈收⼊估计地斜率系数进⾏假设检验;(尽量在做本题之前不参考结果)(2)讨论在理论上地正确性,对本模型地正确性进⾏讨论;是否应从⽅程中删除?为什么?3-24.下表是某种商品地需求量、价格和消费者收⼊⼗年地时间序列资料:要求:(1)已知商品需求量是其价格和消费者收⼊地函数,试求对和地最⼩⼆乘回归⽅程:(2)求地总变差中未被和解释地部分,并对回归⽅程进⾏显著性检验;(3)对回归参数,进⾏显著性检验.3-25.参考习题2-28给出地数据,要求:(1)建⽴⼀个多元回归模型,解释MBA毕业⽣地平均初职⼯资,并且求出回归结果;(2)如果模型中包括了GPA和GMA T 分数这两个解释变量,先验地,你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3)如果学费这⼀变量地系数为正、并且在统计上是显著地,是否表⽰进⼊最昂贵地商业学校是值得地.学费这个变量可⽤什么来代替?3-26.经研究发现,学⽣⽤于购买书籍及课外读物地⽀出与本⼈受教育年限和其家庭收⼊⽔平有关,对18名学⽣进⾏调查地统计资料如下表所⽰:要求:(1)试求出学⽣购买书籍及课外读物地⽀出与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收⼊⽔平地估计地回归⽅程:(2)对地显著性进⾏t检验;计算和;(3)假设有⼀学⽣地受教育年限年,家庭收⼊⽔平,试预测该学⽣全年购买书籍及课外读物地⽀出,并求出相应地预测区间(α=0.05).3-27.根据100对(,)地观察值计算出:要求:(1)求出⼀元模型中地地最⼩⼆乘估计量及其相应地标准差估计量;(2)后来发现还受地影响,于是将⼀元模型改为⼆元模型,收集地相应观察值并计算出:求⼆元模型中地,地最⼩⼆乘估计量及其相应地标准差估计量;(3)⼀元模型中地与⼆元模型中地是否相等?为什么?3-28.考虑以下预测地回归⽅程:其中:——第t年地⽟⽶产量(蒲式⽿/亩)——第t年地施肥强度(磅/亩)——第t年地降⾬量(英⼨)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和对地影响⽅⾯,说出本⽅程中系数和地含义;(2)常数项是否意味着⽟⽶地负产量可能存在?(3)假定地真实值为,则估计值是否有偏?为什么?(4)假定该⽅程并不满⾜所有地古典模型假设,即并不是最佳线性⽆偏估计值,则是否意味着地真实值绝对不等于?为什么?3-29.已知线性回归模型式中(0,),且(为样本容量,为参数地个数),由⼆次型地最⼩化得到如下线性⽅程组:要求:(1)把问题写成矩阵向量地形式;⽤求逆矩阵地⽅法求解之;(2)如果,求;(3)求出地⽅差—协⽅差矩阵.3-30.已知数据如下表:要求:(1)先根据表中数据估计以下回归模型地⽅程(只估计参数不⽤估计标准差):(2)回答下列问题:吗?为什么?吗?为什么?(四)⾃我综合练习类题型3-31.⾃⼰选择研究对象(最好是⼀个实际经济问题),收集样本数据,应⽤计量经济学软件(建议使⽤Eviews3.1),完成建⽴多元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地全过程,并写出详细研究报告.四、习题参考答案(⼀)基本知识类题型3-1.解释下列概念(1)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个被解释变量受到多个解释变量地影响地现象,表现为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这样地模型被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指多个解释变量.(2)形如地关于参数估计值地线性代数⽅程组称为正规⽅程组.3-2.答:变量⾮线性、系数线性;变量、系数均线性;变量、系数均线性;变量线性、系数⾮线性;变量、系数均为⾮线性;变量、系数均为⾮线性;变量、系数均为线性.3-3.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元线性回归模型地区别表现在如下⼏⽅⾯:⼀是解释变量地个数不同;⼆是模型地经典假设不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元线性回归模型多了“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地假定;三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地参数估计式地表达更复杂;3-4.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地最⼩⼆乘估计量具备线性、⽆偏性、最⼩⽅差性,同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满⾜经典假定,所以此时地最⼩⼆乘估计量是最优地线性⽆偏估计量,⼜称BLUE估计量.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最⼩⼆乘估计地正规⽅程组,3-5.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地基本假定有:零均值假定、随机项独⽴同⽅差假定、解释变量地⾮随机性假定、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假定、随机误差项服从均值为0⽅差为地正态分布假定.在证明最⼩⼆乘估计量地⽆偏性中,利⽤了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地假定;在有效性地证明中,利⽤了随机项独⽴同⽅差假定.3-6.答:区间估计是指研究⽤未知参数地点估计值(从⼀组样本观测值算得地)作为近似值地精确程度和误差范围.(⼆)基本证明与问答类题型3-7.答:含有待估关系估计量地⽅程组称为正规⽅程组.正规⽅程组地⾮矩阵形式如下:正规⽅程组地矩阵形式如下:推导过程略.3-16.解:(1)证明:由参数估计公式可得下列参数估计值证毕.⑵证明:证毕.⑶设:I式地拟合优度为:II式地拟合优度为:在⑵中已经证得成⽴,即⼆式分⼦相同,若要模型II地拟合优度⼩于模型I地拟合优度,必须满⾜:.3-17.答:⑴⽅程B更合理些.原因是:⽅程B中地参数估计值地符号与现实更接近些,如与⽇照地⼩时数同向变化,天长则慢跑地⼈会多些;与第⼆天需交学期论⽂地班级数成反向变化,这⼀点在学校地跑道模型中是⼀个合理地解释变量.⑵解释变量地系数表明该变量地单位变化在⽅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变地条件下对被解释变量地影响,在⽅程A和⽅程B中由于选择了不同地解释变量,如⽅程A选择地是“该天地最⾼温度”⽽⽅程B选择地是“第⼆天需交学期论⽂地班级数”,由此造成与这两个变量之间地关系不同,所以⽤相同地数据估计相同地变量得到不同地符号.3-18.答:将模型⑴改写成,则地估计值为:将模型⑵改写成,则地估计值为:这两个模型都是三变量回归模型⑶在某种限制条件下地变形.如果限制条件正确,则前两个回归参数会更有效;如果限制条件不正确则前两个回归参数会有偏.3-19.答:⑴答案并不唯⼀,猜测为:为学⽣数量,为附近餐厅地盒饭价格,为⽓温,为校园内⾷堂地盒饭价格;⑵理由是被解释变量应与学⽣数量成正⽐,并且应该影响显著;与本⾷堂盒饭价格成反⽐,这与需求理论相吻合;与附近餐厅地盒饭价格成正⽐,因为彼此是替代品;与⽓温地变化关系不是⼗分显著,因为⼤多数学⽣不会因为⽓温升⾼不吃饭.(三)基本计算类题型3-22.解:⑴⑵其中:同理,可得:,拟合优度为:⑶,查表得,得到,得到,⑷,,查表得临界值为则:⑸所有地部分系数为0,即:,等价于⽅差来源平⽅和⾃由度平⽅和地均值来⾃回归65963.018 2 32981.509来⾃残差79.2507 12 6.6042总离差66042.269,,临界值为3.89值是显著地,所以拒绝零假设.3-23.解:⑴对给定在5%地显著⽔平下,可以进⾏t检验,得到地结果如下:3-28.解:⑴在降⾬量不变时,每亩增加⼀磅肥料将使第年地⽟⽶产量增加0.1蒲式⽿/亩;在每亩施肥量不变地情况下,每增加⼀英⼨地降⾬量将使第年地⽟⽶产量增加5.33蒲式⽿/亩;⑵在种地地⼀年中不施肥、也不下⾬地现象同时发⽣地可能性极⼩,所以⽟⽶地负产量不可能存在;⑶如果地真实值为0.40,并不能说明0.1是有偏地估计,理由是0.1是本题估计地参数,⽽0.40是从总体得到地系数地均值.⑷不⼀定.即便该⽅程并不满⾜所有地古典模型假设、不是最佳线性⽆偏估计值,也有可能得出地估计系数等于5.33.3-29.解:⑴该⽅程组地矩阵向量形式为:⑵⑶地⽅差—协⽅差矩阵为:版权申明本⽂部分内容,包括⽂字、图⽚、以及设计等在⽹上搜集整理。
最全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知识点练习题含习题答案解析

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的起重机,可根据现场条件、构件重量、起重机性能选择( )A.单侧布置B.双侧布置C.跨内单行布置D.跨外环形布置E.跨内环形布置【参考答案】ABCE【解析】考查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没有跨外环形布置方式。
P2462.风化、破碎岩层边坡加固定,常用的结构形式有()。
A.木挡板B.喷混凝土C.挂网喷混凝土D.钢筋混凝土格构E.混凝土格构【参考答案】BCDE【解析】3.建筑塑料装饰制品在建筑物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有()。
A.塑料门窗B.塑料地板C.塑料墙板D.塑料壁纸E.塑料管材【答案】ABDE【解析】建筑塑料装饰制品包括:塑料门窗、塑料地板、塑料壁纸、塑料管材及配件【考点来源】第三章第三节五、建筑装饰钢材4.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打桩项目工作内容应包括( )。
A.送桩B.承载力检测C.桩身完整性检测D.截(凿)桩头【答案】A【解析】【考点来源】5.工程计量单位正确的是( )A.换土垫层以“㎡”为计量单位B.砌块墙以“㎡”为计量单位C.混凝土以以“m3”为计量单位D.墙面抹灰以“m3”为计量单位【答案】C【解析】【考点来源】6.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建筑物雨蓬部位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为( )。
A.有柱雨蓬按柱外围面积计算B.无柱雨篷不计算人C.有柱雨篷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D.外挑宽度为 1.8m 的无柱雨蓬不计算【答案】D【解析】【考点来源】7.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不计算建筑面积的有( )A.结构层高为2.10m的门斗B.建筑物内的大型上料平台C.无围护结构的观光电梯D.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E.过街楼底层的开放公共空间【参考答案】BCE【解析】考查建筑面积计算。
上料平台、无维护结构的观光电梯、过街楼底层开方公共空间都不计算建筑面积。
二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习题(三四章)

第三章第一节测量误差的处理0、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在量值传递与溯源过程中,数据处理是一个关键步骤。
人们在使用误差理论的过程中,又发展出了不确定度概念,如何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是基层计量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1、国家技术规范(JJG1027-91)关于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它既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以用相对误差表示。
按其出现的特点,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根据定义,在实际使用中的测量误差Δ等于测量仪器的示值减对应的输入量之真值(或约定真值)XS,即Δ=X-XS。
测量误差通常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真值不能确定,所以真误差也无法知道。
我们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寻求的真值近似值,并称之为约定真值。
但这个约定值也仅仅是相对于某一特定条件而言,所以人们针对真值的不确定,提出了不确定度这一概念。
2、国家技术规范(JF1059-1999)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它按某一置信概率给出真值可能落入的区间。
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其值恒为正。
不确定度用来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但它不是具体的真误差,它只是以参数形式定量表示了对同一量多次测量结果可能所处的范围。
不确定度按其获得方法分为A、B两类评定分量,A类评定分量是用统计方法确定的分量;B类评定分量是用非统计方法确定的分量。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联系和区别1、测量不确定度是误差理论的发展误差分析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理论基础,误差和不确定度虽然定义不同,但两者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不确定度B类评定时,更是离不开误差理论所得出的结果,如数据修约带来的误差、标准表带来的误差等,不确定度的概念是误差理论的应用和拓展。
2、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具体区别(见下表)3、测量不确定度的局限性测量不确定度作为误差理论的发展,自身也存在着缺陷。
计量师练习题

计量师练习题1、题目描述:某公司购进了一批机械设备,现需要对其进行计量。
以下是该批设备的相关信息:设备名称:A型设备设备数量:50台设备单价:5000元/台设备总价:(设备数量×设备单价)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以下计算:(1)计算设备的总价;(2)如果购进该批设备时公司享受到了折扣优惠,折扣率为10%,请计算折扣后的设备总价;(3)如果公司在购进设备时支付了运输费用2000元,请计算含运费的设备总价;(4)如果购进设备时,公司需要支付销售税25%,请计算含税的设备总价。
2、解答部分:(1)设备的总价 = 设备数量 ×设备单价设备的总价 = 50 × 5000 = 250,000元(2)折扣后的设备总价 = 设备的总价 × (1 - 折扣率)折扣后的设备总价 = 250,000 × (1 - 0.1) = 225,000元(3)含运费的设备总价 = 设备的总价 + 运输费用含运费的设备总价 = 250,000 + 2000 = 252,000元(4)含税的设备总价 = 设备的总价 × (1 + 销售税率)含税的设备总价 = 250,000 × (1 + 0.25) = 312,500元3、结论:根据以上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该批设备的总价为250,000元;(2)折扣率为10%时,设备的折扣后总价为225,000元;(3)含运费的设备总价为252,000元;(4)含税的设备总价为312,500元。
以上就是对这批机械设备的计量结果进行计算和总结。
以上计算结果是根据所给信息进行的,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计量师来说,准确计算设备的总价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公司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全部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一、判断正误1.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时,回归分析是唯一可用的分析方法; 2.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3.无论回归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 -1; 4.当我们说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显着的,意思是说它显着地异于0; 5.总离差平方和TSS 可分解为残差平方和ESS 与回归平方和RSS 之和,其中残差平方和ESS 表示总离差平方和中可由样本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 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 检验和t 检验是一致的;7.当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往往会低估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8.如果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则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9.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会对回归模型的正确建立和统计推断带来严重后果; 10...DW 检验只能检验一阶自相关; 二、单选题1.样本回归函数方程的表达式为 ;A .i Y =01i i X u ββ++B .(/)i E Y X =01i X ββ+C .i Y =01ˆˆi i X e ββ++D .ˆi Y =01ˆˆiX ββ+ 2.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 ;A .随机干扰项B .残差C .i Y 的离差D .ˆiY 的离差 3.在总体回归方程(/)E Y X =01X ββ+中,1β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4.可决系数2R 是指 ;A .剩余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B .总离差平方和占回归平方和的比重C .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D .回归平方和占剩余平方和的比重 5.已知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2i e ∑=800,估计用的样本容量为24,则随机误差项i u 的方差估计量为 ;A .B .40C .D .6.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不包括截距项,n 为样本容量,ESS 为残差平方和,RSS 为回归平方和;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着性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A .F =RSSTSSB .F =/(1)RSS k ESS n k --C .F =/1(1)RSS k TSS n k --- D .F =ESSTSS7.对于模型i Y =01ˆˆi iX e ββ++,以ρ表示i e 与1i e -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2,3,,t n =,则下面明显错误的是 ;A .ρ=,..DW =B .ρ=-,..DW =-C .ρ=0,..DW =2D .ρ=1,..DW =08.在线性回归模型 011...3i i k ki i Y X X u k βββ=++++≥;如果231X X X =-,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异方差B .多重共线性C .自相关D .模型误设定9.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 i Y =01i i X u ββ++,其中Y 为需求量,X 为价格;为了考虑“地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A .2B .4C .5D .610.某商品需求函数为ˆi C =100.5055.350.45i i D X ++,其中C 为消费,X 为收入,虚拟变量10D ⎧=⎨⎩城镇家庭农村家庭,所有参数均检验显着,则城镇家庭的消费函数为 ;A .ˆi C =155.850.45i X +B .ˆiC =100.500.45i X + C .ˆi C =100.5055.35i X +D .ˆiC =100.9555.35i X + 三、多选题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i Y =01i i X u ββ++的基本假定包括 ;A .()i E u =0B .()i Var u =2σ常数C .(,)i j Cov u u =0 ()i j ≠D .(0,1)iu NE .X 为非随机变量,且(,)i i Cov X u =02.由回归直线ˆi Y =01ˆˆi X ββ+估计出来的ˆiY ; A .是一组平均数 B .是实际观测值i Y 的估计值 C .是实际观测值i Y 均值的估计值 D .可能等于实际观测值i Y E .与实际观测值i Y 之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3.异方差的检验方法有A .图示检验法B .Glejser 检验C .White 检验D ...DW 检验E .Goldfeld Quandt -检验4.下列哪些非线性模型可以通过变量替换转化为线性模型 ;A .i Y =201i i X u ββ++B .1/i Y =01(1/)i i X u ββ++C .ln i Y =01ln i i X u ββ++D .i Y =iui i AK L e αβE .i Y =1122012iiX X i e e u ββααα+++5.在线性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可以反映 ;A .截距项变动B .斜率变动C .斜率与截距项同时变动D .分段回归E .以上都可以 四、简答题1.随机干扰项主要包括哪些因素它和残差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简述为什么要对参数进行显着性检验试说明参数显着性检验的过程;3.简述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的共同思路; 五、计算分析题1.下表是某次线性回归的EViews 输出结果,根据所学知识求出被略去部分的值用大写字母标示,并写出过程保留3位小数;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Included observations: 132.用Goldfeld Quandt -方法检验下列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模型形式如下:i Y =0112233 i i i i X X X u ββββ++++其中样本容量n =40,按i X 从小到大排序后,去掉中间10个样本,并对余下的样本按i X 的大小等分为两组,分别作回归,得到两个残差平方和1ESS =、2ESS =,写出检验步骤α=;F 分布百分位表α=3.有人用广东省1978—2005年的财政收入AV 作为因变量,用三次产业增加值作为自变量,进行了三元线性回归;第一产业增加值——1VAD ,第二产业增加值——2VAD ,第三产业增加值——3VAD ,结果为:AV =12335.1160.0280.0480.228VAD VAD VAD +-+2R =,F =- ..DW =试简要分析回归结果; 五、证明题求证: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因变量模拟值ˆi Y 的平均值等于实际观测值i Y 的平均值,即ˆiY =i Y ; 计量经济学习题二一、判断正误正确划“√”,错误划“×” 1.残差剩余项i e 的均值e =()i e n ∑=0;2.所谓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是指参数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各自的真值; 3.样本可决系数高的回归方程一定比样本可决系数低的回归方程更能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个数为k ,则对回归参数进行显着性检验的t 统计量的自由度一定是1n k --;5.对应于自变量的每一个观察值,利用样本回归函数可以求出因变量的真实值; 6.若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问题,可以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7.根据最小二乘估计,我们可以得到总体回归方程;8.当用于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的F 统计量与检验单个系数显着性的t 统计量结果矛盾时,可以认为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9.线性回归模型中的“线性”主要是指回归模型中的参数是线性的,而变量则不一定是线性的;10.一般情况下,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时,单个值预测与均值预测相等,且置信区间也相同; 二、单选题1.针对同一经济指标在不同时间发生的结果进行记录的数据称为A .面板数据B .截面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以上都不是 2.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A .随机干扰项B .残差C .i Y 的离差D .ˆiY 的离差 3.在模型i Y =01ln i i X u ββ++中,参数1β的含义是A .X 的绝对量变化,引起Y 的绝对量变化B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C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平均值绝对量变化D .Y 关于X 的弹性4.已知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2i e ∑=90,估计用的样本容量为19,则随机误差项i u 方差的估计量为A .B .6C .D .55.已知某一线性回归方程的样本可决系数为,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A .B .0.8C .D .6.用一组有2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i Y =01i i X u ββ++,在的显着性水平下对1β的显着性作t 检验,则1β显着异于零的条件是对应t 统计量的取值大于 A .0.05(20)t B .0.025(20)t C .0.05(18)t D .0.025(18)t7.对于模型i Y =01122ˆˆˆˆi ik ki iX X X e ββββ+++++,统计量22ˆ()/ˆ()/(1)ii i Y Y kY Y n k ----∑∑服从A .()t n k -B .(1)t n k --C .(1,)F k n k --D .(,1)F k n k --8.如果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为零,那么..DW 统计量的值近似等于 ;A .1B .2C .4D .9.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如下i Y =01i i X u ββ++,其中Y 为需求量,X 为价格;为了考虑“地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A .2B .4C .5D .610.设消费函数为i C =012i i i i X D X u βββ+++,其中C 为消费,X 为收入,虚拟变量10D ⎧=⎨⎩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当统计检验表明下列哪项成立时,表示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具有同样的消费行为A .1β=0,2β=0B .1β=0,2β≠0C .1β≠0,2β=0D .1β≠0,2β≠0 三、多选题1.以i Y 表示实际观测值,ˆiY 表示用OLS 法回归后的模拟值,i e 表示残差,则回归直线满足A .通过样本均值点(,)X YB .2ˆ()i iY Y -∑=0 C .(,)i i Cov X e =0 D .i Y ∑=ˆiY ∑ E .i i e X ∑=0 2.对满足所有假定条件的模型i Y =01122i i i X X u βββ+++进行总体显着性检验,如果检验结果显示总体线性关系显着,则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A .1β=2β=0B .10β≠,2β=0C .10β≠,20β≠D .1β=0,20β≠E .1β=2β≠0 3.下列选项中,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验多重共线性 ;A .Glejser 检验B .两个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C .参数估计值的经济检验D .参数估计值的统计检验E ...DW 检验 4.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时,对于回归参数的估计与检验正确的表述包括A .OLS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线性性B .OLS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C .OLS 参数估计量不再具有效性即不再具有最小方差D .一定会低估参数估计值的方差5.关于虚拟变量设置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当定性因素有m 个类型时,引入1m -个虚拟变量B.当定性因素有m个类型时,引入m个虚拟变量会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C.虚拟变量的值只能取0和1D.在虚拟变量的设置中,基础类别一般取值为0E.以上说法都正确四、简答题1.简述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简述异方差性检验方法的共同思路;3.简述多重共线性的危害;五、计算分析题1.下表是某次线性回归的EViews输出结果,被略去部分数值用大写字母标示,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各题计算过程保留3位小数;本题12分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Included observations: 181求出A 、B 的值;2求TSS2.有人用美国1960-1995年36年间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 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 的数据单位:百亿美元建立收入—消费模型 i Y =01i i X u ββ++,估计结果如下:ˆiY =9.4290.936i X -+ t :2R = ,F = ,..DW =1检验收入—消费模型的自相关状况5%显着水平; 2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五、证明题证明:用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的F 统计量与可决系数2R 满足如下关系: 计量经济学习题三 一、判断对错1、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时,回归分析是惟一可用的分析方法;2、对应于自变量的每一个观察值,利用样本回归函数可以求出因变量的真实值;DW 检验临界值表α=3、OLS 回归方法的基本准则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4、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OLS 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5、无论回归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 -1;6、线性回归分析中的“线性”主要是指回归模型中的参数是线性的,而变量则不一定是线性的;7、当我们说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显着的,意思是说它显着异于0; 8、总离差平方和TSS 可分解为残差平方ESS 和与回归平方和RSS,其中残差平方ESS 表示总离差平方和可由样本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9、所谓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是指回归参数的估计值与真实值相等; 10、当模型中解释变量均为确定性变量时,则可以用DW 统计量来检验模型的随机误差项所有形式的自相关性;二、单项选择1、回归直线t ^Y =0ˆβ+1ˆβX t 必然会通过点 A 、0,0; B 、_X ,_Y ;C 、_X ,0;D 、0,_Y ;2、针对经济指标在同一时间所发生结果进行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 、面板数据;B 、截面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时间数据;3、如果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接近于0,那么DW 统计量的值近似等于 A 、0 B 、1 C 、2 D 、44、若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自相关,则参数的OLS 估计量A 、无偏且有效B 、有偏且非有效C 、有偏但有效D 、无偏但非有效 5、下列哪一种检验方法不能用于异方差检验A、戈德菲尔德-夸特检验;B、DW检验;C、White检验;D、戈里瑟检验;6、当多元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发生A、OLS估计量仍然满足无偏性和有效性;B、OLS估计量是无偏的,但非有效;C、OLS估计量有偏且非有效;D、无法求出OLS估计量;7、DW检验法适用于的检验A、一阶自相关B、高阶自相关C、多重共线性 D都不是8、在随机误差项的一阶自相关检验中,若DW=,给定显着性水平下的临界值d L=,d U=,则由此可以判断随机误差项A、存在正自相关B、存在负自相关C、不存在自相关D、无法判断9、在多元线性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越多,则可决系数R2A、越大;B、越小;C、不会变化;D、无法确定10、在某线性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中,若残差平方和为10,回归平方和为40,则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A、 B、 C、 D、无法计算;三、简答与计算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有哪些2、计量经济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主要包含哪些因素3、简答经典单方程计量模型的异方差性概念、后果以及修正方法;4、简述方程显着性检验F检验与变量显着性检验t检验的区别;5、对于一个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已知可决系数R2=,方差分析表的部份结果如下:1样本容量是多少2总离差平方和TSS为多少3残差平方和ESS为多少4回归平方和RSS和残差平方和ESS的自由度各为多少5求方程总体显着性检验的F统计量;四、案例分析下表是中国某地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与储蓄SAVE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单位:元:Dependent Variable: SAVEMethod: Least SquaresSample: 1 31Included observations: 31Variable 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 Prob.CINCOME――――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R-squared. dependent var.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Sum squared resid1778097Schwarz criterion.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onstat ProbF-statistic1、请写出样本回归方程表达式,然后分析自变量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2、解释样本可决系数的含义3、写出t检验的含义和步骤,并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t 检验临界值: 29=;4、下表给出了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试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5、下表给出LM序列相关检验结果滞后1期,试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计量经济学习题四一、判断对错1、一般情况下,在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时,个值预测与均值预测结果相等,且它们的置信区间也相同;2、对于模型Yi =β+β1X1i+β2X2i+……+βkXki+μi,i=1,2, ……,n;如果X2=X5+X6, 则模型必然存在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3、OLS回归方法的基本准则是使残差项之和最小;4、在随机误差项存在正自相关的情况下,OLS法总是低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5、无论回归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1;6、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检验和t检验是一致的;7、如果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则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8、在近似多重共线性下,只要模型满足OLS的基本假定,则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仍然是一BLUE估计量;9、所谓参数估计量的线性性,是指参数估计量是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10、拟合优度的测量指标是可决系数R2或调整过的可决系数,R2越大,说明回归方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越高;二、单项选择1.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两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在回归分析中需要注意模型的问题;A、自相关;B、异方差;C、模型设定偏误;D、多重共线性;2、在异方差的众多检验方法中,既能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又能给出异方差具体存在形式的检验方法是A、图式检验法;B、DW检验;C、戈里瑟检验;D、White检验;3、如果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接近于1,那么DW统计量的值近似等于A、0B、1C、2D、44、若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OLS估计量A、无偏且有效B、无偏但非有效C、有偏但有效D、有偏且非有效5、下列哪一个方法是用于补救随机误差项自相关问题的A、OLS;B、ILS;C、WLS;D、GLS;6、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不包括:A、预测未来;B、政策评价;C、创建经济理论;D、结构分析;7、LM检验法适用于的检验A、异方差;B、自相关;C、多重共线性; D都不是8、在随机误差项的一阶自相关检验中,若DW=,给定显着性水平下的临界值d L=,d U=,则由此可以判断随机误差项A、存在正自相关B、存在负自相关C、不存在自相关D、无法判断9、在多元线性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越多,则调整可决系数2RA、越大;B、越小;C、不会变化;D、无法确定10、在某线性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中,若残差平方和为10,总离差平方和为100,则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A、;B、;C、;D、无法计算;三、简答与计算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有哪些2、简述计量经济研究的基本步骤3、简答经典单方程计量模型自相关概念、后果以及修正方法;4、简述对多元回归模型01122...i i i k ki i Y X X X u ββββ=+++++进行显着性检验F 检验的基本步骤5、对于一个五元线性回归模型,已知可决系数R 2=,方差分析表的部份结果如下:1样本容量是多少2回归平方和RSS 为多少3残差平方和ESS 为多少 4回归平方和RSS 和总离差平方和TSS 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5求方程总体显着性检验的F 统计量;四、实验下表是某国1967-1985年间GDP 与出口额EXPORT 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单位:亿美元:Dependent Variable: EXPORT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67 1985Included observations: 19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 icProb. CGDP――――R-squaredMean dependent varAdjusted R-squared. dependent var. of regressionAkaike infocriterionSum squared resid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F-statisticDurbin-Watson statProbF-statistic1、请写出样本回归方程表达式,然后分析自变量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2、解释样本可决系数的含义3、写出t 检验的含义和步骤,并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t 检验临界值: 17=;4、下表给出了White 异方差检验结果,试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5、下表给出LM 序列相关检验结果滞后1期,试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计量经济学习题五一、判断正误正确划“√”,错误划“x ”1、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2、一般情况下,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时,个值预测与均值预测相等,且置信区间也相同;3、如果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则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随机误差项的序列相关;4、若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问题,应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 检验和t 检验是一致的;6、DW 检验只能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7、总离差平方和TSS 可分解为残差平方RSS 和与回归平方和ESS,其中残差平方RSS 表示总离差平方和可由样本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8、拟合优度用于检验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其测量指标是可决系数或调整后的可决系数;9、对于模型011... 1,2,...,i i n ni i Y X X u i n βββ=++++=;如果231X X X =-,则模型必然存在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10、所谓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是指参数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各自真值; 二、单项选择1、回归直线01ˆˆˆi iY X ββ=+必然会通过点A、0,0B、_X,_YC、_X,0D、0,_Y2、某线性回归方程的估计的结果,残差平方和为20,回归平方和为80,则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A、 B、C、 D、无法计算3、针对经济指标在同一时间所发生结果进行记录的数据列,称为A、面板数据B、截面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时间数据4、对回归方程总体线性关系进行显着性检验的方法是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预测检验5、如果DW统计量等于2,那么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近似等于A、0B、-1C、1D、6、若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A、无偏且有效B、有偏且非有效C、有偏但有效D、无偏但非有效7、下列哪一种方法是用于补救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问题的A、OLS;B、ILS;C、WLSD、GLS8、如果某一线性回归方程需要考虑四个季度的变化情况,那么为此设置虚拟变量的个数为A、1B、2C、3D、49、样本可决系数R2越大,表示它对样本数据拟合得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均有可能10、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越多,可决系数R2A、越大;B、越小;C、不会变化;D、无法确定三、简答题1、简述计量经济学的定义;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有哪些3、简答异方差概念、后果以及修正方法;4、简述t检验的目的及基本步骤;四、计算对于一个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已知可决系数20.8R ,方差分析表的部份结果如下: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源于回归ESS 200源于残差RSS总变差TSS 221样本容量是多少2总变差TSS为多少3残差平方和RSS为多少4ESS和RSS的自由度各为多少5求方程总体显着性检验的F统计量值;计量经济学习题六-案例题一、根据美国各航空公司航班正点到达的比率X%和每10万名乘客投诉的次数Y 进行回归,EViews输出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Sample: 1 9Included observations: 91对以上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包括方程显着性检验、参数显着性检验、DW值的评价、对斜率的解释等,显着性水平均取;2按标准书写格式写出回归结果;二、以下是某次线性回归的EViews输出结果,部分数值已略去用大写字母标示,但它们和表中其它特定数值有必然联系,分别据此求出这些数值,并写出过程;保留3位小数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Sample: 1 13Included observations: 131求A 的值; 2求B 的值; 3求C 的值;三、用1970-1994年间日本工薪家庭实际消费支出Y 与实际可支配收入X 单位:103日元数据估计线性模型Y =01X u ββ++,然后用得到的残差序列t e 绘制以下图形; 1试根据图形分析随机误差项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若存在,是正自相关还是负自相关答:图形显示,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且为正的自相关; 2此模型的估计结果为 试用DW 检验法检验随机误差项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四、用一组截面数据估计消费Y —收入X 方程Y =01X u ββ++的结果为1根据回归的残差序列et 图分析本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注:abset 表示et 的绝对值;2其次,用White 法进行检验;EViews 输出结果见下表:附表:DW 检验临界值表α=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 60Included observations: 60若给定显着水平0.05α=,以上结果能否说明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查卡方分布临界值的自由度是多少五、下图描述了残差序列{}t e 与其滞后一期值1{}t e -之间的散点图,试据此判断随机误差项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若存在,则是正自相关还是负自相关六、在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为检验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以解释变量1x 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进行辅助回归,得到可决系数20.95R =;试计算变量1x 的方差扩大因子1VIF ,并根据经验判断解释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七、下表是中国某地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 与储蓄SAVE 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单位:元:Sample: 1 31Included observations: 31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 ic Prob.CINCOME--R-squaredMean dependent varAdjusted R-squared. dependent var. of regressionAkaike infocriterionSum squared resid 1778097.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F-statisticDurbin-Watson statProbF-statistic1、请写出样本回归方程表达式,然后分析自变量INCOME 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2、解释可决系数的含义3、若给定显着性水平5%α=,试对自变量INCOME 的回归系数进行显着性检验已知0.025(29) 2.045t =4、在5%α=的显着性水平下,查31n =的DW 临界值表得 1.363L d =, 1.496U d =,试根据回归结果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5、下表为上述回归的White 检验结果,在5%α=的显着性水平下,试根据P 值检验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F-statisticProbabilityObsR-squaredProbability计量经济学习题一答案一、判断正误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二、单选题每小题分,共15分1. D ;2. B ;3. B ;4. C ;5. B ; 6. B ;7. B ;8. B ;9. B ;10. A ; 三、多选题1. ABCE 2. BCDE 3. ABCE 4. ABCD 5. ABCDE ; 四、简答题1.随机干扰项主要包括哪些因素它和残差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随机干扰项包括的主要因素有:1众多细小因素的影响;2未知因素的影响;3数据测量误差或残缺;4模型形式不完善;5变量的内在随机性;随机误差项羽残差不同,残差是样本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差,即i e =ˆi iY Y -;残差项是随机误差项的估计;2.简述为什么要对参数进行显着性检验试说明参数显着性检验的过程;答: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是对因变量与自变量关系的一种描述,但它是不是恰当的描述呢一般会用与样本点的接近程度来判别这种描述的优劣,而当获得以上问题的肯定判断之后,还需要确定每一个参数的可靠程度,即参数本身以及对应的变量该不该保留在方程里,这就有必要进行参数的显着性检验;这种检验是确定各个参数是否显着地不等于零;检验分为三个步骤:①提出假设:原假设0:0i H β=;备择假设1:0i H β≠ ②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构造统计量:()ˆ~(1)ˆiit t n k Se ββ=--③给定显着性水平α,查t 分布表求得临界值/2(1)t n k α--,把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的t 统计量值t *与/2(1)t n k α--比较:若/2(1)t t n k α*>--,则拒绝原假设0H ,即在给定显着性水平下,解释变量i X 对因变量有显着影响;若/2(1)t t n k α*<--,则不能拒绝原假设0H ,即在给定显着性水平下,解释变量i X 对因变量没有显着影响.3.简述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的共同思路;答:由于自相关性,使得相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那么检验自相关性,首先根据OLS 法估计残差,将残差作为随机干扰项的近似估计值,然后检验这些近似估计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判定随机干扰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各种检验方法就是在这个思路下发展起来的;五、计算分析题1.下表是某次线性回归的EViews 输出结果,根据所学知识求出被略去部分的值用大写字母标示,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Included observations: 13解:A=ˆ()Se β=ˆt β=7.10604.3903=;B=2R =211(1)1n R n k -----=1311(10.8728)1321-----=由公式2ˆσ=21ien k --∑,得C=2ie ∑=2ˆ(1)n k σ--=21.1886(1321)--=; 2.用Goldfeld Quandt -方法检验下列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模型形式如下:i Y =0112233 i i i i X X X u ββββ++++其中样本容量n =40,按i X 从小到大排序后,去掉中间10个样本,并对余下的样本按i X 的大小等分为两组,分别作回归,得到两个残差平方和1ESS =、2ESS =,写出检验步骤α=;α。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基础 第1节 物质的量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一章化学计量基础第一节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摩尔”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粒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解答: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
解: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所以选项A 错误;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所以选项B 正确;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所以选项C 错误;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其中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完全中和10.2g 二元酸2H A 生成正盐,用去24g NaOH ,则有关此二元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酸的摩尔质量为34g mol /B .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C .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D .该酸一定是强酸 解答: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计算。
解:24g NaOH 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则:2222NaOH H A Na A 2H O +→+0.6mol 0.3mol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2H A 的摩尔质量10.234g mol 0.3==/。
本题答案为选项A 、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氮约含有236.02l0⨯个微粒B .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含义。
解:微粒不明确,所以选项A 错误;结合化学式可知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所以选项B 正确;钠的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只是数值上相等,所以选项C 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其全面特点是( C )。
A,统一、准确、可靠;B.代表性、完整性、严密性;C.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律性D.准确性、统一性、法律性。
2.下列不属于计量内容的是( C )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B.量值传递与溯源c.测量仪器的购置D.计量管理3.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 C )。
A.重复性B.稳定性C.复现性D.统一性4.任何测量误差都可表示为( B )的代数和。
A,系统误差与真值B.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与真值D.测量值与随机误差5.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称为( B )。
A.灵敏度B.分辨力C.稳定性D.偏移6.测理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称为( D )。
A.参考条件B.标准条件C.使用条件D.极限条件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是( C )。
A.CGS单位制B.工程单位制C.SI单位制D.MKS单位制8.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的绝对值称为( )。
A.测量范围B.标称范围C.量程D.计量规程9.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B )。
A.漂移B.稳定性C.灵敏度D.偏移10.计量检定的的依据是( B )。
A.校准规范B.检定规程C.《计量法》D.合同规定11.测量控制体系是指( D )。
A.为确保测量设备与预期使用要求想一致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B.用于保证计量可靠和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咋C.为核查计量器具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诚实使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使用进行控制的程序D.为实现测量过程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12.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的模称为( B )。
A.测量范围B.量程C.标称范围D.最大允许误差13.汁量检定的依据是( B )。
A.校准规范B.检定规程c.检定准则D.合同规定14.将数1.13按0.2修约间隔进修约,其修约数为( B )。
A.1.1 B.1.2 C.1.0 D.1.415.将5.0851修约到十分位的0.1单位,则修约数为( D )。
A.5.08 B.5.9 C.5.8 D.5.0916.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 C )。
A.扩展不确定度B.均疽不确定度C.标准不确定度D.标准差不确定度17.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值之间的< B )。
A,差异性B.分散性C.波动性D.随机性18.国际单位制中SI基本单位共有( D )。
A.21个B.20个C,16个D.7个19.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与测量范围之间的关系,通常为( A )。
A.标称范围大于等于测量范围B.标称范围小于测量范围C.测量范围大于标称范围D.标称范围恒等于测量范围20.测量仪器输出量的变化除以输入量的变化,称为( A )。
A.灵敏度B.放大器C.分辨力D.变压器21.下列不属于S1基本单位的是( D )。
A.m B.A C.cd D.V22.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量的示值范围为( C )。
A.标称范围B.量程C.测量范围D.操作范围23.对给定的测量仪器,由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 C )。
A.示值误差B.相对误差C.最大允许误差D.绝对误差24、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的量值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 B )。
A.再现性B.重复性C.单一性D.稳定性25.在选择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是时,通常应为所测量对象所要求误差的( C )。
A.1/3~1/2 B.1/2~1 C.1/5~1/3 D。
1/10~1/526.用一台数字多用表对生产用IMΩ电阻进行测量,评定后UA=0.082kΩ,u=0.046kΩ,取包含因子k=2,那么该数字多用表的扩展不确定度U为( C )。
A.0.188kΩ U.0.190kΩ C.0.19kΩ D.O.18824kΩ27.将某万用表调到x50V档,其标尽上、下限数码分别为0~10。
若指针处于临近上、下限的位置时示值误差超出极限,则对应有( D )。
A.测量范围为0~10V,量程为10V B.标称范围为0~i0V,量程为10VC.测量范围为0~500V,量程为500V D.标称范围为0~500V,量程为500VI二)多项选择题1.计量按其作用和地位,可分为(ABC )。
A.科学计量B,法制计量C.工程计量D.时间计量2.国际单位制的特点有( ABCDE )。
A.统一性B.实用性C.合理性D.简明性E.继承性F.地方性3.我国规定,用于( ACDE )方面的工作测量仪器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贸易结算B.计量科学研究C.安全防护D.医疗卫生E.环境监测4.SI国际单位制的组成( ABC )。
A.SI基本单位B.SI导出单位(包括SI辅助单位,组合形式的导出单位) C.SI单位的倍数单位D.热力单位E.物理量单位5.在我国,以下( ABC )属于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且列入相应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C.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D.企业内部结算用的测量仪器6.测量仪器控制可包括对测量仪器的( ABC )。
A.型式批准B.检定C.检验D.校准7.校准的依据是( ADE )。
A.校准规范B.检定规程C.校准证书D.校准方法E.特殊情况下可自行制定8.以下不属于实物量具的是( BD )。
A.量块B.玻璃温度计C.标准硬度块D.功率表9.计量确认过程的两个输入为( AD )。
A.用户计量要求B.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c.测量环境环境条件D.测量设备特性10.除实物量具外,测量仪器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 ACEF )。
A.显示式测量仪器B.数字式测量仪器C.比较式仪器D.电磁感应式仪器E.积分式测量仪器F.累积式测量仪器11.下列计量器具中,属于实物量具的有( ABC )。
A.砝码B.量块C.标准信号发生器D.体温计E.参考物质12.以下属于比较式测量仪器的有( BD )。
A.电流表B.天平C.砝码D.测量电桥E.电子轨道衡13.对测量仪器的控制包括( ACD )。
A.检定B.校准C.型式批准D.检验14.评定测量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ABC )。
A.测量系统的分辨力B.测量系统的稳定性C.测量系统是否与预期一致,且满足过程分析与控制要求D.测量系统的灵敏度15.测量仪器按其计量学用途可分为(ACD )。
A.测量基准B.测量系统C.测量标准D,工作计量器具16.实现量值溯源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D );A.检定B.检验C.检查D.校准17,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 AD )。
A.误差:测量结果—真值B.误差:(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C.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D.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18.测量仪器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 BCD )。
A.弹簧式测量仪器B.比较式测量仪器c.积分式测量仪器D.显示式测量仪器19.测量仪器按计量学用途可分为(ABC )。
A.测量基准仪器B.测量标准仪器C.工作用测量仪器D.测量作业指导书20.测量不稳定度的表示方法,有(BCD )。
A.可用被测量量之值的均值表示B.可用标准差的倍数表示C.可用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D.可用被测量之值的标准差表示21.此外、可见、近红外分光计检定规程规定:要求电源电压变化不大于(220~22)V,频率变化不超过(50~1)H:,室温15~30C,相对湿度小于85%,仪器不受阳光直射,室内无强气流及腐蚀性气体,不应有影响检定的强烈振动和强电场强磁场的干扰等要求。
这些条件是指测量仪器的( CD )。
A.额定操作条件B.极限条件C.参考条件D.标准条件22。
测量控制体系包括(BD )。
A.测量设备的校准B.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C.测量设备的管理D.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三)综合分析题1.测量设备特性通常是由一次或多次校准工检定决定的。
(1)其中校准过程的输入包括( BCD )。
A.用户计量要求B.测量设备C.测量标准D.环境控制程序(2)校准过程的输出是( B )。
A.合格证书B.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C.计量确认文件D.测量系统统计分析报告2。
用一电阻测量仪对某一电阻器进行连续25次测量,得标准差为0.15Ω。
测量仪的校准证书给出其不确定度为0.02Ω(置信水平为95%)。
则(1)A类标准不确定度边( C );A.0.01Ω B.0.01Ω C.0.03Ω(2)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B )(Uo=1.96)A.0.02Ω B.0.01Ω C.0.005Ω(3)合成不确定度为( B )。
A.0.020Ω B.0.032Ω C.0.015Ω(4)已知奉测量的取值为正态分布,则扩展不确定度(置信水平为95%)为( B )A.0.039Ω B.0.063Ω C.0.045Ω3.量块的测量保证方案。
为使实验处于控制状态,现以核查标准为90mm量块进行重复测量,核查次数为k=3。
(1)第一次核查时测量值(指与量块标称值的偏差)为0.250 μm,0.236lμm,0.213μm,0.212μm,0.221μm,0.220μm,则第一次核查时各独立观测值的样本标准差s1,为( B )。
A.0.225μm B.0.015μm C.0.000 225μm D.0.0061μ m提示:用s1= , n=6求得。
(2)若第二次核查时各独立观测值的样本标准差s2=0.013~m,第三次核查时各独立观测值的样本标准差s3=0.019~m,则三次核查的合并样本标准差sp为( )。
A.0。
016~m B.0.013~m C.0.048~m D.0.047~m提示:用sp= 求得。
(3)若以sp作为核查标准,考查任一次测量,测量次数n=6,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
A.0.016pm B.0.009pmC:0.007pm D.0.003~m4.检验员用某厂测量某一工件的长度,其6次的测量结果依次为:12.2mm、12.1mm、12.Omm、12.1mm、12.Omm和12.2mm。
则:(1)该测量的未修正结果是( B )。
A.12.2mm B.12.1mm C.12.Omm(2)若某尺在12mm处用量块检定的结果是12.1mm,则该尺的示值误差为( A ),其修正值应为( B )。
A.0.1mm B.-0.1mm(3)经修正后的结果是( B)。
A.12.Omm B.12.1mm C.12.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