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乌当区农业发展理论与因素分析——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例
贵州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贵州特色农业发展分析摘要:贵州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对贵州省这样的一个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优势明显的内陆山区省份,发展特色农业正是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10]。
而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形成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区域优势求生产,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特色农业,贵州省,发展,对策措施1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及问题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由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优势、政策因素和科技支撑等。
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1]。
在贵州省的各个区域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千篇一律。
如果盲目的在各地推行某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而不考虑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及现状,不仅不能很好的使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发展,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加强对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合理区划,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1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贵州省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景怡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2]。
1.1.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省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生长季长,降水丰沛、雨日多,且光、热、水配合良好,雨、热、光同季。
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比较研究

Ol i na
P rsi ak n Q
w ̄ln n b r& 塔o ag a dDil b e f
委批 准 的 3 个 国家级农 业科技 园区 ( 点 ) 一 。园 区地处 6 试 之
贵 阳市乌 当 区境 内 , 目区选 建在 东风 镇永 乐 乡 , 划 面积 项 规 733 3. 3 , 中核心 区 6 .7 其 66 , 射 带 动 区 66 6 辐 6 .7 。 园区建设启 动 以来 , 园区管 委 会按 照 “ 向市场 , 挥 优 势 , 面 发 因地 制宜 , 出特色” 突 的要求 和“ 区多园” 一 的建 设模 式 , 重点
g vr me tip t h n oh rwe lm ein oe n n u ,ta te n s e rgo
c u ty o o n r rwe t n r go se e i n r .
e e a o a v rg e e;wh ra h neigc roa o u e sb lw v rg e e f oe vn n t n la ea elv l i ee stee tr p rt nn mb rwa o aea elv lo wh l n o i e
X ONGYune l ( u出∞ A ae yo A r ut Si cs uyn , uzo 506 I a t a Gi cdm f gi l ̄ C ee ,G i g G i u50 0 ) c u n a h
Al Ua t T ec ntu t n isa c sb t e t n lAgiutrlS in e a dT c n lg ak n Guyn u a g a d oh rrgo fC ia w r l ,e h o src o ntne ewen Nai a rc l a cec n e h ooy P r si ia g W d n n te ein o hn ℃e s i o u s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

贵 州农 业 科 学
20 ,5 6 :2 9 0 73 () 9 ~ 5
Guihou A g i u r inc s z rc hu alSce e
[ 章 编 号 ]0 13 0 (0 70 —3 00 9—4 文 1 0—6 12 0 ) 60 9—0 20
贵州贵阳( 乌当 ) 国家农业科技 园区综合评估
熊 元 ~,杨 琼 芬。 ,陈传 庆。
(. 州省农 业科学 院 , 州 贵 阳 500 ; . 1贵 贵 506 2 中共乌 当区委 , 贵卅 贵 阳 501 ; . I 508 3贵州贵 阳农 业科技 园 区管委会 , 卅 贵 阳 501) 贵 I 508 [ 摘 要 ]贵 州贵 阳 是 6个 国 家农 业 科 技 园 区之 一 , 当农 业科 技 园 区既 是 贵 州贵 阳 国 乌 家农 业科 技 园 区的 核 心 园 区 , 也是 贵 州省 第 一 个现 代 农 业 示 范 园 区。 针 对 该 园 区 建 设 成 效 , 综 合 效 益 、 织 管 理 、 力 建 从 组 能 设、 带动 作 用 四 方 面 对其 进 行 了综合 评 估 , 求为 贵 州 崔 正 在 开展 的农 业 园 区建设 及 现 代 农 业 建设 提供 参 考 。 力 [ 键 词 ]农 业 科 技 ; 技 园 区 ;成 效评 估 ;贵 阳 关 科 [ 中图 分 类 号 ]F 0 363 [ 文献 标 识 码 ]c
Comp eh sv ala i n GU z o i a g Na i al r en ie Ev u t on o i h u Gu y n ton Agrc l r i c n iu t alSc en e a d Tec n o y Zo e u h ol g n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01
研究方法
说明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 线,包括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 。
02
03
模型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合 的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04
结论及建议
结论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具 有明显的时空特征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表 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从时间上看, 农业产业结构经历了多个阶段,如单 一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 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从空间上 看,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存 在差异,表现出地域性的特点。
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空演变过程,本研 究将揭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和趋
势,为未来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丰富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体 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01
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及其 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介 绍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贵州省农业产业结 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以适应 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未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发 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通过 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贵州省政府将加大对农业产业 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 措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和升级,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 的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 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 演变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和现代化 的趋势。未来,贵州省应积极推进农 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与 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 附加值和竞争力。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作者:黄毓骁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10期摘要: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态多样性优势突出。
新世纪以来,贵州一直致力于现代农业发展,运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从生产方式到生产结构对传统农业进行全面改造,让原有的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有着显著经济效益并具有高度现代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
对21世纪以来贵州的农业发展进行调查分析,剖析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对策思考研究,以期助力贵州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贵州;农业产业;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F327;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039-02引言贵州省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全省面积约17.61万平方公里,地貌多样山地丘陵资源丰富,约占全省面积的92.5%,没有平原依托。
全省平均海拔超过1 000米,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差约2 700米,是一个纬度低、海拔高的亚热带湿热季风的内陆省份。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5%,降雨量充沛,河流交错纵横立体气候明显,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独特的农业资源,孕育了贵州独特农业生产发展环境,为贵州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种资源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基础的就是对农业的需求,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首先就是保障农业的平衡充分发展。
从最初对简单农产品产量、质量的需求,到对农产品多样性、安全性的需求,再到对农业产业系统更高层次的需求,都需要农业的高速发展来满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调研报告贵州农业

调研报告贵州农业调研报告:贵州农业一、引言贵州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发展对助推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将围绕贵州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展开调研。
二、贵州农业现状1. 农业种植业贵州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
水稻是贵州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则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小麦主要用于面粉加工,大豆为蛋白质来源。
此外,贵州农业还种植大量的工业作物如烟草、油茶、木材等。
2. 农产品加工业贵州农产品加工业较为发达,主要加工产品有粮食加工品、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
贵州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加工业成为贵州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支柱。
三、贵州农业问题1. 土地资源狭小贵州的土地资源相对狭小,耕地面积有限。
由于贵州地势复杂,地形起伏大,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
贵州需要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发展高效农业等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2.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贵州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依然主要进行人工耕作。
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也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贵州需要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提升农民种田的效率。
3. 农产品质量不稳定贵州农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大,有时优质,有时劣质。
这与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和加工水平等因素有关。
贵州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贵州农业发展方向1. 优化品种结构贵州需要发展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品种改良,培育新的耐逆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
2. 推进农业机械化贵州应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供农机维修和服务支持,鼓励农民采用农机化种植和收割技术。
3. 加强科技支撑贵州应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田管理水平。
加强农业生产流程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发展特色农业贵州应加强特色农业的培育和推广,发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
贵州生态农业现状和建设模式

贵州生态农业现状和建设模式王天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摘要】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但是近年来,贵州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从贵州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重点介绍贵州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情况和建设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
为此本文拟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探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路径。
一、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1、贵州近二十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农民的素质得以提高,科技意识得到增强,农业投入逐步增加,耕作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的徘徊局面初步打破,贫困落后面貌有所改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市场供求趋于平稳。
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比1978年的643万吨,增加507万吨,增长78.85%;粮食人均占有量也由242公斤提高到295公斤,增加53公斤,增长21。
9%;粮食产出率也由每亩159公斤提高到252公斤,增加93公斤,增长58.5%。
最近十年,我省粮食总产、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特别是最近五年,粮食总产增长的因素中,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达到54%,超过扩大播种面积在粮食总产增长中的作用.畜牧业也取得迅速发展,2004年全省肉类总产量也由1978年的13。
2万吨提高到172万吨,增加158.8万吨,增长12倍;人均肉类占有量也由5公斤提高到44公斤,增加39公斤,增长7。
8倍。
由于科教兴农得以认真落实,近二十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稳定,市场繁荣,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六五”“七五"期间的28%左右提高到“八五"期间的32%左右,“十五”前四年又提高到37%左右。
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贵阳市、贵安新区的调研

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贵阳市、贵安新区的调研孙秋;王天生;何成文【摘要】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点打造“五个100工程”内容之一,要求到2017年示范园区成为贵州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为了及时了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的农业园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园区建设进展快速,推进有序,在运行机制上有一些创新,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9【总页数】5页(P218-222)【关键词】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贵州【作者】孙秋;王天生;何成文【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集中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的“五个100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
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共筛选出113个创建点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园区创建工作。
贵州省园区办要求各地发挥山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突出园区重点产业培育,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园区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
到2017年,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成为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州省现代农 业科技示范 园区” 的基础 上 ,0 2年 5月 3 20 01 3经 国家科 技部等六部委 批 准建 设 了第二 批 国家农 业科 技 园 区 ( 点) 试 之一 。 园 区地处 贵阳市乌 当 区境 内。项 目区规 划 面积 7 3 3 3.3 h 其 中核 心 区 6 .7h 辐射 带 动 区 6 6 6 m 。园 区 m, 6 6 m , 6 .7 h 建设启 动以来 , 委会 按照 “ 管 面向市场 , 发挥 优势 , 因地制 宜 , 突出特 色” 的要求 和“ 区多 园” 一 的建设 模式 , 对园 区位居 针
安徽农业科学。ora o Anu .Si20 3 (5) 176—179 Ju l f h i n A e.08。6 3 :5 1 5 1
责任 编辑
李玮
责任校对
李洪
贵 州 贵 阳 乌 当 区 农 业 发 展 理 论 与 因 素 分 析
— —
以贵 阳 国 家农 业科 技 园区建 设 为例
笔者 试 图从 理论 出发 , 析 园区发 展 的理 论 支撑 和经 济 要 分
2 乌 当农 业科技园 区模式 中运用的经济 学原理 2 1 充分 利用农 业区位原理 . 在建立 乌 当农业科 技园 区的 决 策阶段 , 通过对 农业科技 园结构 、 功能 、 布局 和产业规划 的 研 究 , 现代 农业科技 园布局原理和结 构理论 进行 了系统 的 对
社会各 界的认可 。从 乌当地方各 种发展数 据来 看 , 别是集 特
中到农村 、 农业 、 民发展 的数据 上 , 以轻易发 现乌 当区域 农 可 经济的增长 。社会 各界 对 乌 当农 业 科技 园 区对乌 当地 方 区
产值 比重 由 3%提 高到 9 %。耕地均产 值 由 3 3 :/ m 6 2 7 7T h 6 r _
素 , 简单 探讨农业可持续 发展 的因素。 并
1 贵 阳 ( 当) 乌 国家农业科技 园区发展状况
思 考 。主要借鉴 了 著名 的农业 区位理 论 。这 一原 理被 乌 当
农 业科技 园区建设 所采用 。 根据农 业 区位 理论 , 以贵 阳南 明 、 在 云岩 城市 中心 区为 核心 的区域 中 , 展 多功 能农 业 。在 这样 的状 态下 , 了从 发 为 土地取得最大 的纯收益 , 业生产经 营随距 城市距 离 的增加 农
近 年来 , 阳乌 当农业 发展取 得 的显著 成效 , 贵 无论 是在 经 济效 益 、 会效 益和 生态 效益 等方 面都得 到 了各级政 府 、 社
长 6 .8 。在农业生产 总值 中, 、 、 、 的 比重 由8 . 06% 农 林 牧 渔 55
:. : . :. 整为 8 . :. : . :. 。特 色 主导产 业 的 131 80 3调 2 5 00 3 1 30 4 4
贵州贵 阳国家农 业 科技 园 区 , 全 国在建 的 3 是 6个 国家
农业科技 园区之一 , 当农 业科技 园区既是 贵州 贵阳 国家 农 乌 业科技 园区的核心园 区 , 也是贵州省 第一个 现代农 业示范 园
区。贵州贵 阳( 当) 业科技 园 区( 乌 农 简称 园 区) 落户 地 的贵
( 贵 省 业 学 ,州 阳 50;贵 贵 乌 农 科 园 ,州 阳 51 1 州 农 科 院贵 贵 50 2 州 阳 当 业 技 区贵 贵 50 ) . 06 . 08
熊元 , 华 向
摘要 以贵州省贵 阳国家农业科技 园 区为例 , 分析 了园区发展 的理论 支撑 和经济要 素, 并简单探讨 了 业可持 续发展的 因素。 农 关键词 农 业科技 园区; 发展 理论 ; 阳 贵 中图分类 号 F 0 . 36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0 1 — 6 1 2 0 )5— 5 1 — 4 5 7 6 1 (0 8 3 25 9元 提 高到 89 5:/ m , r _ 0
418 7 元 。
域 农业 经济 发展 的贡献 也是 认可 的 , 区以综合 评估 、 园 发展 报告等方式从社 会经 济 的不 同领域 和角 度反 映 了园 区对 地 方 经济 的工 作 , 以及 园区建 设发 展 的具体 做法及 面 临问题 。
X ONG a ta ( uzo cd myo r u ua ce csGuyn , i o 50 6 I Yu n e l G ihu A ae f i h rl i e , iag Guz u5 0 0 ) Ag e S n h
Absr c Th h o e n a t fGuz u Guy n to a rc lu a ce c n e h oo yZo sa ay e ta t et e r sa d fcso iho ia gNain lAg iut rlS in e a d T c n lg newa n lz d,whl o t e pa — i i h w o k e g e r u r o s san be d v lp wa ic se i hue t u tia l e eo sds u sd. e Ke y wor s Ag u u a ce c n e h oo o e; v lp n h oy ; ia g d nc h r ls in e a d tc n lg z n De eo me tte r Guy n y
产生变化 。在农业 生产追求利益 最大 化 的前 提下 , 充分考 虑 自然条件 、 生态和经 济差异 , 社会 进行农 业生产方 式的配置 。
使之更加符合 如下 的农业 区位 理论 给 出 的一般 地租 收入 公
—
阳市乌 当 区 , 区政府 所 在 地 距 市 中 心 8k , 贵 阳机 场 9 m 距 k 。20 年 6 , 贵阳市 、 州省 科技 厅 ( ) 项 的 “ m 01 月 在 贵 局 立 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