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D打印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医疗领域3D打印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医疗领域3D打印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一、3D打印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3)1. 3D 打印与医疗行业天然匹配 (3)2. 医疗 3D 打印的关键技术 (4)3. 医疗领域 3D打印的两个方向 (5)二、非生物3D打印发展情况 (5)三、生物3D打印发展情况 (10)四、医疗3D打印政策发布 (13)五、医疗3D打印的产业化之路 (14)1. 医疗 3D 打印适合产业化 (14)2. 医疗应用领域 (14)六、理性看待医疗3D打印 (17)一、3D打印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1. 3D 打印与医疗行业天然匹配增材制造技术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再现三维计算的模型。
而这些恰好迎合了医疗行业的诸多特征,如:(1)医疗个性化需求最广泛的领域:每个患者的病灶特征都不一样,每个病例所成的三维数据也都不一样,治疗需要“对症下药”, 3D 打印完全可以做到满足个性化需求;(2)人体的结构十分复杂,传统技术难以三维重现复杂的人体, 3D 打印技术恰好能够使这些得以实现,可以满足医疗器具精准、复杂、量身定做的要求;(3)患者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及时快速的治疗, 3D 打印技术有望加速治疗过程的推进;(4)从需求角度讲,面对生命与健康,患者一般不会因为价格高昂而拒绝治疗,医疗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而且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的医疗消费会不断提升, 3D 打印医疗产品的市场需求广阔。
从医疗行业的特性来看,3D 打印与医疗行业“天然匹配”,为此市场大多看好 3D 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根据 Wholers2015 的报告, 2014 年增材制造下游应用领域医疗行业的占比为 13.1%,仅次于消费电子、汽车与航空航天领域。
Wholers 报告中指出, 3D 打印技术已经在医用模型、外科手术以及手术导板、骨科植物物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
2014 年,大约超过 20 项 3D打印植入物扩的了 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这些植入物的范围包括颅骨、臀股、膝盖和脊柱等。
3d打印调研报告

3d打印调研报告
根据我的调研,以下是有关3D打印的报告。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
构建物体的方法。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例如汽车制造、医疗保健、航空航天等。
根据我的调查发现,3D打印技术有
许多重要的优势。
首先,3D打印技术具有高度的自由度。
传统的制造方法通常
需要使用模具或工具来制造产品,这限制了设计师的创造力。
然而,使用3D打印技术,设计师可以通过直接在计算机上设
计出模型,然后将其打印出来,从而实现更加灵活和创新的设计。
其次,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的生产方法通常
需要多个步骤,例如铣削、锻造和组装,而这些步骤需要时间和人力成本。
然而,使用3D打印技术,产品可以通过一次打
印完成,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实现个性化生产。
传统的生产方法
往往只能生产大批量的产品,对于每个顾客的需求个性化的要求很难满足。
然而,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
需要制作定制化的产品,提供更好的顾客体验。
然而,3D打印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
技术仍在发展阶段,3D打印设备的成本较高,这可能限制了
其在一些行业中的应用。
其次,3D打印的速度相对较慢,这
也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3D打印技术还存在一些挑战,但它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我相信3D打印技术将来会在更多的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3d打印调研报告

3d打印调研报告3D打印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为了了解当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需求,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3D打印技术的发展情况;2. 了解3D打印市场的规模和潜力;3. 了解3D打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4. 分析3D打印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三、调研方法1. 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行业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2. 进行网络调研,了解3D打印相关资讯;3. 进行实地调研,参观了几家3D打印厂家。
四、调研结果1. 3D打印技术的发展情况:3D打印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最初的单色单材料打印到现在的多色多材料打印,从低精度打印到高精度打印,打印材料也从塑料扩展到金属、陶瓷等多种材料。
2. 3D打印市场的规模和潜力:3D打印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3D打印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目前,消费品、汽车、医疗等领域对3D打印技术的需求最为迫切,市场潜力巨大。
3. 3D打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广泛,如消费品领域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汽车领域的零部件制造、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和人体组织打印等。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高技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调研结论1. 3D打印技术将会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2. 消费品、汽车、医疗等领域对3D打印技术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3. 3D打印技术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4. 3D打印行业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立足,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技术能力;5. 3D打印技术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需要进一步研发和突破。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3D打印技术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017年3D打印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3D打印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 3D打印——改变世界的力量 (5)一、打印出形状,就打印出了功能 (5)二、3D打印的分类 (6)三、3D打印产业链 (12)四、3D打印——改变世界的力量 (14)第二节 3D打印技术和市场成熟了吗? (17)第三节什么制约了3D打印的发展? (22)一、3D打印产品的优缺点 (22)二、原材料种类有限,制造技术壁垒高 (27)三、设备在于提高效率,改进技术 (29)第四节 3D打印将率先在哪个领域爆发? (31)一、3D打印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31)二、3D打印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37)三、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41)第五节国家政策强力支持 (46)第六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8)一、银邦股份 (48)二、银禧科技 (48)三、大族激光 (49)四、南风股份 (49)五、先临三维 (49)图表目录图表1:平面打印基本流程示意图 (5)图表2:3D打印基本流程示意图 (6)图表3:工业级3D打印精度更高、价格更贵、可打印尺寸范围更广 (6)图表4:SLA原理图 (7)图表5:SLA打印机 (8)图表6:3D打印技术原理示意图(FDM) (9)图表7:SLM原理图 (10)图表8:SLM打印机 (10)图表9:EBM技术原理图 (11)图表10:3D打印产业链 (12)图表11:全球3D打印产业链代表企业分布 (13)图表12:我国3D打印行业规模占全球规模8.6% (14)图表13:3D打印与物联网、智能物流结合,成就全新商业模式 (14)图表14:传统制造价值链 (15)图表15:3D打印产业价值网 (15)图表16:3D打印技术目前处于导入期之末,成长期之初 (17)图表17: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17)图表18:近年来我国3D打印行业始终保持每年60-100%的增速 (18)图表19:国外主要3D打印上市公司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18)图表20:国内主要3D打印新三板及地方版块挂牌公司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19)图表21:国内主要3D打印新三板及地方版块挂牌公司总资产规模比较小 (20)图表22:国内3D打印相关专利于2013年呈现爆发态势 (21)图表23:铸造技术对内部精细结构无能为力 (22)图表24:切削加工的形状受到极大限制 (22)图表25:3D打印精致还原人体骨骼 (23)图表26:3D打印适合复杂形状产品制造 (24)图表27:目前阶段3D打印技术耗时较长,成本较高 (24)图表28:3D打印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25)图表29:3D打印Ti合金工件的力学性能显著低于铸造Ti合金工件 (26)图表30:3D打印设备和原材料市场规模远超3D打印服务市场规模 (26)图表31:3D打印用金属粉末要求高纯净度、颗粒度、均匀度、球化度,以及低含氧量 (28)图表32:张海鸥教授研制的微铸锻3D打印一体化技术 (29)图表33:3D打印技术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比例 (31)图表34: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2% (32)图表35: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32)图表36:预计2020年全球医疗行业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7.6亿美元 (32)图表37:3D打印技术在医疗细分领域应用发展进程 (33)图表38: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医疗的基本流程 (34)图表39:3D打印义齿和下颌骨 (35)图表40:3D打印口腔手术预演模型 (35)图表41:3D打印口齿矫正器 (36)图表42:3D打印口腔手术导板 (36)图表43:波音飞机机型与零部件数量图 (37)图表44:波音就3D打印部件系统申请专利 (37)图表45:3D打印高压压气机传感器外壳 (38)图表46:3D打印飞机燃油喷嘴 (38)图表47:2018年全球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市场规模将达9.3亿美元 (39)图表48:2018年我国通用航空器总保有量将超过3600架 (40)图表49:2015年11月,国内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 (40)图表50:3D打印与汽车工业逐渐走向深度结合 (41)图表51:从简单到复杂,3D打印逐渐渗透到汽车制造 (41)图表52:传统油泥模型需要手工打造费时耗力 (42)图表53:3D打印汽车模型快速精确 (42)图表54:3D打印汽车机油过滤器 (43)图表55:3D打印赛车水泵转子 (43)图表56:URBEE2—世界上第一辆真正量产的3D打印汽车 (44)图表57:2015年中国产出245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27% (44)图表58:2020年全球3D打印汽车行业总规模将达15亿美元 (45)表格目录表格1:平面打印与3D打印的对比 (6)表格2:3D打印技术分类 (8)表格3:国外主要3D打印上市公司 (18)表格4:国内新三板及其他版块挂牌3D打印公司 (19)表格5:常用3D打印原材料特点及应用领域 (27)表格6:全球主要的3D打印材料供应商 (29)表格7: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将3D打印提升至国家战略 (46)第一节3D打印——改变世界的力量一、打印出形状,就打印出了功能3D打印技术的官方定义乍听之下有些骇人: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汽车行业3D打印应用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汽车行业3D打印应用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 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概述 (4)一、汽车行业是3D打印技术最早的应用者之一 (4)二、3D打印汽车史:3D打印正给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6)1、世界第一辆3D打印汽车——Urbee2 (7)2、世界第一辆3D打印电动汽车“Strati” (8)3、全球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Blade” (8)4、3D打印概念车:1L油跑640km,助力在环保马拉松赛夺冠 (9)5、3D打印太阳能超跑“Immortus”概念设计 (10)三、3D打印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市场空间广阔 (10)四、3D打印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2)第二节 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14)一、研发环节:集中于试验模型、功能性原型制造,应用广泛 (15)1、本田汽车使用3D打印进行个性化汽车附件开发 (16)2、概念车开发:宾利推出3D打印概念车“EXP10Speed6” (16)二、生产环节:集中于小批量/定制化/对成本不敏感的高端跑车、赛车 (17)1、兰博基尼使用3D打印制造最终零部件 (17)2、日产使用3D打印制造DeltaWing赛车零件 (18)三、使用环节:高端车/进口车售后维修、改装汽车是很好的应用点 (19)1、维修:3D打印“修复”保时捷Carrera气缸盖 (19)2、改装:杰夫•邓纳姆利用3D打印技术改装出会说话的汽车 (21)第三节结论与展望 (22)图表目录图表1:福特3D打印原型中心员工正在清理3D打印的模具原型 (4)图表2:福特采用CLIP3D技术打印福克斯电动车橡胶垫圈 (5)图表3:福特TransitConnect车型的阻尼器使用CLIP技术 (5)图表4:目前3D打印在汽车行业应用主要集中于原型制造 (6)图表5:3D打印汽车史 (6)图表6:世界第一辆3D打印汽车“Urbee2” (7)图表7:世界第一辆3D打印电动汽车“Strati” (8)图表8:全球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Blade“ (9)图表9:3D打印概念车:1L油跑640km (9)图表10:3D打印太阳能超跑“Immortus”概念设计 (10)图表11:2014年3D打印在各应用领域中的收入分布 (10)图表12:2014年3D打印原型收入中汽车及运输占比超3成 (11)图表13:3D打印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市场空间预测 (11)图表14:庞大的汽车市场为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提供市场基础 (12)图表15:3D打印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3)图表16:汽车生命周期 (14)图表17:3D打印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 (14)图表18:本田3D打印雾灯原型与最终产品比较 (16)图表19:宾利3D打印概念车“EXP10Speed6” (17)图表20:3D打印的兰博基尼发动机管道 (18)图表21:Evok3D为日产的DeltaWing赛车提供3D打印服务 (18)图表22:保时捷356Carrera (20)图表23:使用3D打印技术修复Carrera气缸盖过程 (20)图表24:杰夫•邓纳姆利用3D打印技术改装出会说话的汽车“Hotrod” (21)第一节 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概述一、汽车行业是3D打印技术最早的应用者之一相对于传统生产的“减材制造”,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颠覆性的高科技技术。
我国3D打印机的市场发展情况,3D打印机报告

我国3D打印机的市场发展情况,3D打印机报告3D打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并开始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数码产品开模等,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一个模具的打印,节约了很多产品从开发到投入市场的时间。
3D打印机可以用各种原料打印三维模型,使用3D辅助设计软件,工程师设计出一个模型或原型之后,无论设计的是一所房子还是人工心脏瓣膜,之后通过相关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进行打印,打印的原料可以是有机或者无机的的材料,例如橡胶、塑料,不同的打印机厂商所提供的打印材质不同。
3D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三维打印”意味着这项技术的普及。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
这种打印机的产量以及销量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其价格也正逐年下降。
该技术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市场需求的增加,全球3D打印机的销售额将从2011年的17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50亿美元。
消费品和电子领域是3D印刷企业最大的市场,其市场份额约为20.3%;紧随其后的是机动车(19.5%)、医疗和牙科(15.1%)领域。
目前比较知名的3D打印机制造商有瑞连、3D系统、伊登普雷里、斯特塔西、帕罗奥多、惠普和奥托美克等。
目前国内3D打印在材料、设备和应用上仍有难题,成本较高,多用于实验,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目前我国3D打印主要应用于产品设计、快速模具制造、铸造、医学等制造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分别占20.3%、19.5%和15.1%。
3d打印调研报告范文

3d打印调研报告范文3d打印调研报告篇1近日,全球领先的在线3d打印服务平台之一sculpteo公司,对来自16个垂直市场的1118名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编制出了一份全面、深入的调查报告《3d打印现状(stateof3dprinting)》的报告,并于近期发表。
报告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3d打印是一个成长*的行业。
sculpteo说,他们的调查首次从大量的**企业样本中直接获得数据。
而且根据反馈结果显示,压倒*的反馈称他们打算增加对3d打印服务和技术方面的支出。
根据该报告,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3d 打印的支出至少增加50%,而68%的受访者打算在明年增加对3d打印的整体支出。
这些数字清楚地显示,从航空工业、消费电子产品到食品加工业,似乎都准备在各自的商业模式中扩大3d打印的应用。
在工商部门中,显示出最具成长*的是3d打印在快速原型和创造的概念*方面的应用。
不过,医疗保健、航空航天、教育等都有望看到3d打印支出的显著增加。
甚至传统上离3d打印比较远的零售、食品加工和能源生产预计都会增加这方面的支出。
这项研究还展示了,对于使用3d打印技术和服务的企业而言,哪些领域似乎是最重要的。
32%的受访者把快速成型列为了第一优先;28%的企业也在寻求将其用于个*化定制的终端产品;13%的受访者希望3d 打印能够提高生产的灵活*。
其他值得注意的重点包括降低模具投资(10%)、优化演示费用(10%)、改善备件管理(4%)等。
这份报告还显示,有19%的受访企业把增加可用的3d打印设备作为今后5年内的优先考虑事项,而只有13%的受访企业把它列为今年的优先考虑事项。
16%的受访者认为今后5年内提高生产灵活*重要,而6%的受访者更为看重备件管理。
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3%称,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是他们考虑使用或者接受增材制造和3d打印技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在确定采用或扩大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时,高达60%的人认为3d打印机*能、稳定*和打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17年汽车行业3D打印应用专题市场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汽车行业3D打印应用专题市场投资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 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概述 (4)一、汽车行业是3D打印技术最早的应用者之一 (4)二、3D打印汽车史:3D打印正给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6)1、世界第一辆3D打印汽车——Urbee2 (7)2、世界第一辆3D打印电动汽车“Strati” (8)3、全球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Blade” (8)4、3D打印概念车:1L油跑640km,助力在环保马拉松赛夺冠 (9)5、3D打印太阳能超跑“Immortus”概念设计 (10)三、3D打印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市场空间广阔 (10)四、3D打印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2)第二节 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14)一、研发环节:集中于试验模型、功能性原型制造,应用广泛 (15)1、本田汽车使用3D打印进行个性化汽车附件开发 (16)2、概念车开发:宾利推出3D打印概念车“EXP10Speed6” (16)二、生产环节:集中于小批量/定制化/对成本不敏感的高端跑车、赛车 (17)1、兰博基尼使用3D打印制造最终零部件 (17)2、日产使用3D打印制造DeltaWing赛车零件 (18)三、使用环节:高端车/进口车售后维修、改装汽车是很好的应用点 (19)1、维修:3D打印“修复”保时捷Carrera气缸盖 (19)2、改装:杰夫•邓纳姆利用3D打印技术改装出会说话的汽车 (21)第三节结论与展望 (22)图表目录图表1:福特3D打印原型中心员工正在清理3D打印的模具原型 (4)图表2:福特采用CLIP3D技术打印福克斯电动车橡胶垫圈 (5)图表3:福特TransitConnect车型的阻尼器使用CLIP技术 (5)图表4:目前3D打印在汽车行业应用主要集中于原型制造 (6)图表5:3D打印汽车史 (6)图表6:世界第一辆3D打印汽车“Urbee2” (7)图表7:世界第一辆3D打印电动汽车“Strati” (8)图表8:全球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Blade“ (9)图表9:3D打印概念车:1L油跑640km (9)图表10:3D打印太阳能超跑“Immortus”概念设计 (10)图表11:2014年3D打印在各应用领域中的收入分布 (10)图表12:2014年3D打印原型收入中汽车及运输占比超3成 (11)图表13:3D打印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市场空间预测 (11)图表14:庞大的汽车市场为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提供市场基础 (12)图表15:3D打印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3)图表16:汽车生命周期 (14)图表17:3D打印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 (14)图表18:本田3D打印雾灯原型与最终产品比较 (16)图表19:宾利3D打印概念车“EXP10Speed6” (17)图表20:3D打印的兰博基尼发动机管道 (18)图表21:Evok3D为日产的DeltaWing赛车提供3D打印服务 (18)图表22:保时捷356Carrera (20)图表23:使用3D打印技术修复Carrera气缸盖过程 (20)图表24:杰夫•邓纳姆利用3D打印技术改装出会说话的汽车“Hotrod” (21)第一节 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概述一、汽车行业是3D打印技术最早的应用者之一相对于传统生产的“减材制造”,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颠覆性的高科技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3D打印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 3D打印——改变世界的力量 (5)
一、打印出形状,就打印出了功能 (5)
二、3D打印的分类 (6)
三、3D打印产业链 (12)
四、3D打印——改变世界的力量 (14)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和市场成熟了吗? (17)
第三节什么制约了3D打印的发展? (22)
一、3D打印产品的优缺点 (22)
二、原材料种类有限,制造技术壁垒高 (27)
三、设备在于提高效率,改进技术 (29)
第四节 3D打印将率先在哪个领域爆发? (31)
一、3D打印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31)
二、3D打印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37)
三、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41)
第五节国家政策强力支持 (46)
第六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48)
一、银邦股份 (48)
二、银禧科技 (48)
三、大族激光 (49)
四、南风股份 (49)
五、先临三维 (49)
图表目录
图表1:平面打印基本流程示意图 (5)
图表2:3D打印基本流程示意图 (6)
图表3:工业级3D打印精度更高、价格更贵、可打印尺寸范围更广 (6)
图表4:SLA原理图 (7)
图表5:SLA打印机 (8)
图表6:3D打印技术原理示意图(FDM) (9)
图表7:SLM原理图 (10)
图表8:SLM打印机 (10)
图表9:EBM技术原理图 (11)
图表10:3D打印产业链 (12)
图表11:全球3D打印产业链代表企业分布 (13)
图表12:我国3D打印行业规模占全球规模8.6% (14)
图表13:3D打印与物联网、智能物流结合,成就全新商业模式 (14)
图表14:传统制造价值链 (15)
图表15:3D打印产业价值网 (15)
图表16:3D打印技术目前处于导入期之末,成长期之初 (17)
图表17: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17)
图表18:近年来我国3D打印行业始终保持每年60-100%的增速 (18)
图表19:国外主要3D打印上市公司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18)
图表20:国内主要3D打印新三板及地方版块挂牌公司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19)
图表21:国内主要3D打印新三板及地方版块挂牌公司总资产规模比较小 (20)
图表22:国内3D打印相关专利于2013年呈现爆发态势 (21)
图表23:铸造技术对内部精细结构无能为力 (22)
图表24:切削加工的形状受到极大限制 (22)
图表25:3D打印精致还原人体骨骼 (23)
图表26:3D打印适合复杂形状产品制造 (24)
图表27:目前阶段3D打印技术耗时较长,成本较高 (24)
图表28:3D打印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25)
图表29:3D打印Ti合金工件的力学性能显著低于铸造Ti合金工件 (26)
图表30:3D打印设备和原材料市场规模远超3D打印服务市场规模 (26)
图表31:3D打印用金属粉末要求高纯净度、颗粒度、均匀度、球化度,以及低含氧量 (28)
图表32:张海鸥教授研制的微铸锻3D打印一体化技术 (29)
图表33:3D打印技术下游应用市场规模比例 (31)
图表34: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2% (32)
图表35: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32)
图表36:预计2020年全球医疗行业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7.6亿美元 (32)
图表37:3D打印技术在医疗细分领域应用发展进程 (33)
图表38:3D打印技术应用于口腔医疗的基本流程 (34)
图表39:3D打印义齿和下颌骨 (35)
图表40:3D打印口腔手术预演模型 (35)
图表41:3D打印口齿矫正器 (36)
图表42:3D打印口腔手术导板 (36)
图表43:波音飞机机型与零部件数量图 (37)
图表44:波音就3D打印部件系统申请专利 (37)
图表45:3D打印高压压气机传感器外壳 (38)
图表46:3D打印飞机燃油喷嘴 (38)
图表47:2018年全球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市场规模将达9.3亿美元 (39)
图表48:2018年我国通用航空器总保有量将超过3600架 (40)
图表49:2015年11月,国内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 (40)
图表50:3D打印与汽车工业逐渐走向深度结合 (41)
图表51:从简单到复杂,3D打印逐渐渗透到汽车制造 (41)
图表52:传统油泥模型需要手工打造费时耗力 (42)
图表53:3D打印汽车模型快速精确 (42)
图表54:3D打印汽车机油过滤器 (43)
图表55:3D打印赛车水泵转子 (43)
图表56:URBEE2—世界上第一辆真正量产的3D打印汽车 (44)
图表57:2015年中国产出245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27% (44)
图表58:2020年全球3D打印汽车行业总规模将达15亿美元 (45)
表格目录
表格1:平面打印与3D打印的对比 (6)
表格2:3D打印技术分类 (8)
表格3:国外主要3D打印上市公司 (18)
表格4:国内新三板及其他版块挂牌3D打印公司 (19)
表格5:常用3D打印原材料特点及应用领域 (27)
表格6:全球主要的3D打印材料供应商 (29)
表格7: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将3D打印提升至国家战略 (46)
第一节3D打印——改变世界的力量
一、打印出形状,就打印出了功能
3D打印技术的官方定义乍听之下有些骇人: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抛开骇人的官方定义,3D打印之所以被称为打印,也是与常见的平面打印类比而来,它与平面打印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将二者的概念进行比较,更容易理解什么是3D 打印。
平面打印的前提是将需要打印的信息形成打印机可读的文件,或图片或文档或是其他格式,然后将此文件信息传送到打印机,经打印机解读后在打印纸上以平面形状的方式将文件内容打印出来。
通常来讲,平面上打印出来的任何形状或符号并不具备实际的功能,而只作为传递信息用。
图表1:平面打印基本流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3D打印之所以被称为“打印”,也是与平面打印的形象类比得来的。
3D打印的步骤,是首先将想要打印的物品的三维形状信息写入到3D打印机可以解读的文件,然后将文件传输到3D打印机,3D打印机解读文件后,以材料逐层堆积的方式打印出立体形状。
这种以逐层堆积材料来获得最终形状的方式,也是3D打印被称为“增材制造”的原因。
人们通常所见的范围内,立体的形状是功能的基础,因此,打印出了形状,也就打印出了功能。
平面打印是为了传递信息,而3D打印作为一种制造加工的技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