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II度痔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

RPH—操作步骤
1.取膝胸位、截石位或侧卧位,术野皮肤 常规消毒与铺巾。 2. 插入肛窥器,消毒直肠与肛管,显露齿 状和内痔块。 3. 将负压吸引接头与外源负压系统相接, 并确认负压释放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
RPH—操作步骤 4. 经肛窥器置入枪管并对准目标,在负压 抽吸下组织即被吸入枪管内。当负压值达 到-0.08~-0.1兆帕时,即可转动棘轮释放 胶圈,同时将目标组织牢牢套住 5. 打开负压释放开关,释放被套扎的组织 (约小指尖大小)。完毕。
联合疗法提高了套扎法治疗痔疮的疗 效,扩大了套扎法的使用范围,也必 将进一步丰富肛肠病的治疗学范畴
胶圈套扎
治疗原理 ☉ 套扎后粘膜皱缩,肛垫上提 。 ☉ 局部炎症反应致使粘膜、粘膜下层与浅 肌层粘连,肛垫固定于较高位置 。 ☉ 部分阴断痔疮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 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淤滞,使痔块萎缩 。 ☉ 直接套扎痔块基底部,可即刻止血。
痔疮的发病机理
静脉曲张理论: 痔是直肠下端或肛管的末梢静脉发生 迂曲、扩张而形成的隆起静脉团。 肛垫下移理论: 当肛垫发生松弛、断裂、肥大、脱垂 并伴发静脉丛瘀血、曲张时,即逐渐形成 痔。
痔的现代概念――肛垫下移学说
肛垫是肛管直肠结合部局部增厚的部分,包 括粘膜以及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和结缔 组织等粘膜下层组织构成,血管成分是其主 体。肛垫参与部分肛门闭合功能,是正常的 解剖结构。任何原因造成肛垫的充血增生肥 大,或破坏了肛垫内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使 肛垫失去支持而下移突入肠管腔内即成为痔。 肛垫下移学说是目前痔的成因的主流观点。
☉ 倒三角套扎法:于痔块基部套扎一个点, 在其上方成等腰三角形再套扎两个点。 ☉ 套扎点一般选择膝胸位1~2点、5~6点和9 点,也可依痔块具体部位而定。一次治疗可 套扎3~5个点 。 ☉ 无任采用那种套扎方法。套扎点至少应位 于齿状线上方1cm,切勿扎住齿状线或肛管 皮肤,否则可引起剧痛或重度坠胀感,严重 者可导致出血与感染 。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发布时间:2023-07-21T21:17:31.63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韩磊[导读]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韩磊(徐州市港务区柳新镇卫生院;江苏徐州221142)【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择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至本院就诊的64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序贯分组。

其中,对照组给予剪口结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发现1例赘皮残留、1例肛门狭窄,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0%(12/32),P<0.05;观察组的出院时间为(10.97±0.62)d、伤口愈合时间为(10.31±1.3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5±0.84)d、(17.17±1.84)d,P<0.05;观察组在肛门最大收缩压(18.94±0.60)kPa、静息压(8.87±1.02)kPa以及舒张压(5.04±0.49)kPa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P<0.05。

结论:对混合痔患者来说,给予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剪口结扎术的疗效较佳,安全性较高,便于促进伤口的早日愈合,患者满意度相对更高,提早出院,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剪口结扎术;混合痔Clinical study of automatic hemorrhoid ligation (RPH) combined with shear lig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 Han Lei Liuxin Town Health Center, Gangwu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22114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utomatic hemorrhoid ligation (RPH) combined with shear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hemorrhoids. Method: 64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s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they were sequentially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cision lig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utomatic hemorrhoid ligation (RPH) combined with incision lig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 Out of the 3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ly 1 case of redundant skin residue and 1 case of anal stenosis were found,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6.25% (2/32), lower than 37.50% (12/32)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0.05; The discharge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97 ± 0.62) days, and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as (10.31 ± 1.31)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17.25 ± 0.84) days and (17.17 ± 1.84) days,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maximu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18.94 ± 0.60) kPa, resting blood pressure (8.87 ± 1.02) kPa,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5.04 ± 0.49) kPa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75% (30/3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88% (23/32)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s, automatic hemorrhoid ligation (RPH) combined with incision ligation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higher safety, and facilitates early wound heal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relatively higher, and early discharge is worth vigorously promoting.Keywords: Automatic hemorrhoid ligation (RPH); Scissor ligation surgery; Mixed hemorrhoids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发病年龄在20-50岁之间。

自动痔疮套扎(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自动痔疮套扎(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自动痔疮套扎(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运用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疗效。

方法:将200例痔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剪口结扎术)和治疗组(RPH结合剪口结扎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RPH结合剪口结扎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混合痔是肛肠外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对于轻度混合痔的治疗都比较简单,而对于中、重度混合痔的治疗就比较棘手。

很多患者来就诊时都不可能仅是早期症状,大部分都是中、重度混合痔患者。

因此,有必要对中、重度痔的治疗方式进一步探讨,本科采用自动痔套扎术(RPH)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诊断为中、度混合痔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

治疗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8~65岁,平均40.8岁。

对照组(剪口结扎组)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8~65岁,平均42.9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痔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1.3 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性别不限(3)符合中、重度混合痔诊断标准:同时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

混合痔可为单个,也可呈环状。

1.4 治疗方法术前准备、麻醉与体检参照《实用肛肠外科手册》[1]。

1.4.1 对照组采用剪口结扎术治疗。

(1)充分暴露,用痔钳将内痔部分钳夹,如果是环状的混合痔,则划分为合适的切除痔核区域,并保留必要的皮桥,防止肛门狭窄。

(2)将预期切除的外痔部分基底部用剪刀成“V”字形剪口,至齿状线,将创面边缘修齐。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1. 引言1.1 痔疮的定义及分类痔疮是指直肠和肛管周围静脉plexus 因多种原因而发生疾病变化。

根据其临床病程和表现,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指位于肛管直肠粘膜下的静脉丛,通常不具有疼痛感,但易出血。

外痔是指皮下痛觉丰富的肛管皮下直肠周围的静脉丛痔核,常伴有疼痛感。

混合痔则是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的情况,混合痔是痔疮最常见的类型,临床症状既包括内痔的出血和外痔的疼痛。

1.2 痔疮的治疗方法痔疮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和局部药物,口服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痔疮愈合,如止血药、消炎药等;局部药物主要是外用药膏或者栓剂,可以缓解患处疼痛、瘙痒等症状,如消炎止痛药膏、收缩血管的药膏等。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严重痔疮患者或者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

传统手术包括痔疮结扎术、混合痔切除术、痔疮栓塞术等,微创手术包括纤维直肠镜手术、热能治疗、凝固治疗等。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凝固治疗、套扎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部分轻中度痔疮患者。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痔疮,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3 自动痔疮套扎术的介绍痔疮,俗称痔疮,是指直肠静脉丛静脉曲张或下端瘀血、血栓形成,使淤血的静脉血管壁薄弱,失去弹性,静脉管壁膨出,形成局部静脉曲张扩张,出现病变。

根据临床表现和镜下病理检查,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等类型。

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自动痔疮套扎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治疗方法。

它是通过将一个专用的器械套入痔核内,然后自动扎紧痔核内的血管,达到减少血流、使痔核缩小的治疗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明显,且不易复发。

自动痔疮套扎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完成治疗,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

痔疮出血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痔疮出血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痔疮出血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痔疮出血患者50例,内痔22例,混合痔28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

结果本组50例患者共实施55例次套扎完成治疗,术后無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于1~2d内顺利出院,随访3~6个月,4例患者复发,经再次治疗后痊愈。

结论应用RPH治疗痔疮出血患者简便、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自动痔疮套扎术;痔疮出血;疗效痔疮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是其主要临床症状,并主要发生于内痔和混合痔患者。

我院近年来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疮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痔疮出血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龄42.3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便前或便后出血,血色鲜红,其出血症状呈喷射状、点滴状或擦拭带血,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3年,其中内痔22例,混合痔28例,根据临床分期标准Ⅰ期11例,Ⅱ期22例,Ⅲ期17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

术前30min嘱患者先行排便或给予开塞露诱发排便,以保持直肠下段和肛管的清洁。

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对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充分显露齿状线和内痔块。

用消毒灵注射液(1:1利多卡因和消痔灵混合液)分别在各个痔核上2~3cm处直肠粘膜下行硬化剂注射,一般各点注射1~2ml,总量不得超过10ml。

将自动痔疮套扎器的负压吸引接头与外源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经肛窥器置入套扎枪与套扎组织接触,打开负压吸引开关,在负压抽吸下将需要套扎的组织吸入管腔内,并持续吸引负压≥0.08MPa时,释放负压开关,完成一次套扎,若有患者需要第二次套扎或多次套扎者,依照此法进行,一般每次套扎3~5个点,每两个套扎点之间应尽量留有间隙,以防止术后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轻中度痔疮研究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轻中度痔疮研究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轻中度痔疮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R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轻中度痔疮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轻中度痔疮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RPH治疗,研究组采取PRH治疗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轻中度痔疮采取R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相关症状,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PRH;消痔灵注;痔疮【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024-02The automatic ligation of hemorrhoids (RPH) on mild and moderate hemorrhoids plus Xiaozhiling injection treatment Feng Xuliang.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e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Guangyuan 628307,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RPH plus Xiaozhiling injection treatment of mild and moderate hemorrhoids. Methods A total of 2013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hemorrhoids February 2015 February received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PH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take PRH treatment plus Xiaozhiling injection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After clinical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ild and moderate hemorrhoids Take the RPH plus Xiaozhiling injection treatment,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improve symptoms and clinical value.【Key words】PRH; Xiaozhiling injection; Hemorrhoids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每年发病率在50%以上。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治疗痔采取自动痔疮套扎术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共入选60例痔患者,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发生出血、水肿的并发症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手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能够有效缩减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恢复快且疼痛感轻,同时,患者发生术后出血、水肿的并发症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痔;治疗效果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痔疮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但传统手术具有恢复时间较长、切口较大等问题,患者的接受度较低[1]。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本次探讨自动痔疮扎套术在痔治疗中临床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痔6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共30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包含18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范围为23~58岁,平均年龄(36.37±2.48)岁;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20:10,最大年龄30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37.28±2.60)岁。

经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30例观察组患者均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消毒手术区域,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将肛窥镜插入,拔出内芯使内痔核与齿状线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对痔周围进行消毒。

手术者将套扎管对准痔上直肠黏膜,再打开负压吸引,将内痔和痔上黏膜吸引进枪管内,在指针处于-0.08~-0.1 MPa之间静止不动时,通过旋转驱动轮来释放胶圈,套住痔体后打开负压器,进而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进套扎内,完成套扎。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分析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 0 1 5年第 3 6卷第 2 5期
J o u na r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e d i c i n e , 2 0 1 5 … V o l 3 叠' N 0 . 2 5

3 8 3 5・
2 0 2- 2 0 3.
通常脾出 了问题会表 现在 口中 , 嘴唇会 表现为煞 白没 有 光 泽 。《 诸病源候论》 一书 中就 曾说道 : “ 足太 阴脾 经 , 脾 的功
能可以从 口中反映 出来 , 若脾脏火气旺盛 , 会通 过 口与舌上显
现出来 , 所 以 口与舌会 生疮” 。《 圣 济总 录 ・口齿 门》 中提 到 : “ 患 口疮 的人 , 心脾 中有股 热气 往上 冲 , 热气 熏 到 口和舌 , 因 此而长 出疮” 。此 病 常常 因吃 了辛 辣 、 油炸 食 物而使 病 情加
注射 、 微波 、 红外线 、 手术 等 J 。其 中 自动痔疮 套扎术被 广泛
应用 于临床治疗 中 , 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 中 , 评价 自动痔疮套 扎术用于治疗轻 中度痔疮 的效果 , 总结如下 。
稠等症状 的必用品之一 。 综 上所述 , 黄玄含漱 液在溃疡 处涂 抹时药 效可迅 速渗 透
[ 4 ] 温学梅.综合性 治疗方 法治疗 口腔溃 疡 的l 临床疗效 分析 [ J ] . 遵义医学院学报 , 2 0 1 1 , 3 ( 2 4 ) : 2 7 1 - 2 7 2 . [ 5 ] 郭洁瑜 , 李文利. 金栀 洁龈含漱 液治疗 正畸治 疗 中并 发 口腔溃 疡 的疗效观察 [ J ] .山西 医药杂志 , 2 0 1 3 , 5 ( 3 1 ) : 5 6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西医I度、II度、III度内痔(中医一期、二 期、三期内痔)、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年龄在18~60岁之间; 无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
性疾病; 无手术禁忌症; 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排除病例标准:
单纯外痔; 以外痔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患者; IV度内痔; 合并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者; 经检查证实有直肠炎、肛管直肠肿瘤等器质
消毒肛管及直肠下端,暴露内痔。 钳牵外痔顶部,从外痔外缘作梭形切口,切
开皮肤至齿线。并剥离痔外静脉丛至齿线。
提起游离外痔,用中弯血管钳钳夹相应的内 痔基底部。并注意对合外痔切口,使之平整 呈放射状。
以7号丝线于血管钳下结扎内痔,并以1︰1的 消痔灵液1~2ml注射于内痔残端。如结扎内 痔较大,可剪除部分残端。
普查了155个单位,受检总人数达76692人
肛门直肠疾病总患病率为59.1%
痔病患者占肛门直肠疾病患者的87.25%
占总受检人数的46.3%
59.1%
肛肠疾病 其它疾病
87.25%
其它肛肠疾病 痔
痔病的症状
痔以便血、肿物脱出为主要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贫血、嵌顿坏死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 I~III度痔的临床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屈景辉 指导老师: 杨向东 主任医师
提纲:
引言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与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进度安排 参考文献
引言: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民 间有“十人九痔”之说,说明痔的发
病 率很高。
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疾病协作组 1975年~1977年普查
性病变者; 合并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患者; 有手术禁忌症患者。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观察中自然脱落、失访者; 受试者依从性差,未配合治疗及临床试验
自行退出; 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发或特殊
生理变化等不宜继续接受试验,均为脱落 病例。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备皮、清洁灌肠; 麻醉方法:腰腧穴麻醉 手术体位:
同法处理其它部位的痔核。
术后处理及换药
两组术后处理相同 静滴抗菌消炎、止血药物3天。 进食软食两天。 每日便后痔洗散坐浴熏洗,复方消痔痛栓、
黄连纱条换药。 嘱患者调节饮食起居,保持大便通畅(可适
当应用福松等通便药物)。
观测指标
安全性观测: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全自动生化 (肝肾功能)检查。 于手术前后各观测上述指标一次。
I、II度内痔,采用基底部套扎法。 III度内痔,联合采用基底部套扎法与痔上粘膜
套扎法(即串联套扎法或倒三角套扎法)
串联套扎法:即在痔块基底部套扎一个点, 在其上方再套扎一个点。
倒三角套扎法:于痔块基底部套扎一个点, 在其上方成等腰三角形再套扎两个点。
RPH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套扎点一般选择3点、7点、11点,或依痔块 具体部位而定。一次治疗可套扎3~5个点。
可重复治疗,间隔时间2~4周,直至症状好 转或消失为止。
无论采用哪种套扎方法,套扎点至少应位于 齿状线上方1cm,切勿扎住齿状线或肛管皮 肤,否则可引起剧痛或重度坠胀感,严重者 可导致出血与感染。
对于合并有静脉曲张性外痔或结缔组织外痔 的患者,经套扎术后可一并加行切剥处理。
对照组:外剥内扎硬注术组
临床疗效观察:
两组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会阴部,铺无 菌孔巾,肛门松弛后,用洗必泰棉球消毒直肠 下端和肛管部。
试验组: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组
肛内置入一次性肛门镜,消毒直肠与肛管,显露齿 线和内痔核。
将负压吸引接头与外源负压抽吸系统相接,并确认 负压释放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经肛门镜置入枪管并对准目标,在负压抽吸下组织 即被吸入枪管内。当负压值达到-0.08~-0.1mPa时, 即可转动棘轮。一般转动7~9个刻度即可释放胶圈, 同时将目标组织牢牢套住。
打开负压释放开关,释放被套扎组织(约小指尖大 小)。
为防止胶圈脱落,对套扎的组织可用1~2ml稀释为1 ︰1的消痔灵液局部注射,使被套扎组织膨大胶圈不 易脱落。
RPH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痔块基底部套扎法”:直接套扎痔块基底部 粘 膜(距齿线约1.5cm,不少于1 cm)。
“痔上粘膜套扎法”:套扎痔块上方的粘膜 (距齿线2~3 cm)。
痔的现代治疗原则
目前对痔的治疗,由过去的以消除痔块为目 的,改为消除症状作为首改为通过手术或其它治疗方法将 脱垂的肛垫复位。
在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以 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 能力的目的。
痔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
肛垫又称肛管血管垫、直肠海绵体,是 肛管直肠结合部局部增厚的部分,包括粘膜 以及血管(静脉丛、动脉、动静脉吻合)、 平滑肌、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等粘膜下层组 织构成,血管成分是其主体。肛垫参与部分 肛门闭合功能,是正常的解剖结构。任何原 因造成肛垫的充血增生肥大,或破坏了肛垫 内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使肛垫失去支持而下 移突入肠管腔内即成为痔。肛垫下移学说是 目前痔的成因的主流观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
痔的现代概念――肛垫下移学说
1975年Thomson提出了“肛垫学 说”, 奠定了痔的现代概念基础。他认为肛 垫实际上是肛管正常的解剖组织结 构,是位于齿线上方一高度特化的血 管性衬垫,在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 正常闭合以及精细控便等方面起着重 要的作用。
痔的现代概念――肛垫下移学说
外剥内扎术 胶圈套扎术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
研究背景与目的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是以肛垫下移 学说为理论基础而设计的一种痔的治疗 方法,更符合痔的现代治疗原则。
初步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I~ III度痔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研究方法
病例资料及分组
所有病例均来自成都肛肠专科医院2006 年8月~2007年2月的住院患者,选择符合纳入 标准的受试对象6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 号,随机分为实验组(RPH术)和对照组(外剥内 扎硬注术),每组30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