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场舞问题的权利分析

关于广场舞问题的权利分析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除了带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其他问题。广场舞,这一新兴事物的兴起,引来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对于广场舞这一问题,政府是否应当出台相关法律进行禁止,抑或限制。也或者关于广场舞运动本身就是个人自由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产规则;责任规则;权利;禁止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广场文化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其中,广场舞也慢慢发展起来,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但是,广场舞的兴起与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和谐的现象。广场周围不堪其扰的住户,为了驱散广场上的跳舞大妈,有人泼粪、丢水袋,甚至放出藏獒驱散。一边是,广场舞爱好者乐此不疲;另一边,噪音受害者苦不堪言。双方各执一端,针尖对麦芒,发生各种难以避免的冲突。

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却不得不让我们慎重对待。本文运用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广场舞活动中的两对权利(一对是广场舞行为人制造噪音的权利与周围居民不受噪音侵害的权利。另一对是广场舞行为人的集会权与其他所有人对于该公共空间的使用权)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广场舞问题的相关法理依据

在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卡拉布雷西和梅拉米德所提出的“卡-梅框架”成为了研究规则选择和效率比较的主导。“卡-梅框架”的初始结构包括三种具体的基本规则:(1)财产规则:私人所具有的权利可以被放弃,但是该权利的放弃必须是相对人对权利人的损失给予了价格上的补偿后才会发生。也就是说:财产规则意味着国家允许和保护法益的自愿交易:“要想从拥有者那里得到法益,必须通过自愿交易,也就是从拥有者那里以卖方同意的法益价格加以购买。1

(2)责任规则:私人所享有的权利可以被他人强行占有,但对于造成的损失,行为人需要对其进行补偿,但该损失价值应当由客观的第三方来确定。即“卡-梅框架”所谓的责任规则,是指“只要愿意支付一个客观确定的价值,就可以消灭( destroy) 一个初始法益。2

(3)禁易规则:私人所享有的该权利,法律禁止其自由转移。依照“卡-梅框架”,禁易规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明确法益归属的同时,却“不许法益在即使是自愿的买卖双方之间进行转让。3

但是在“卡-梅框架”的上述三类规则之外,还有两类规则:无为规则与管制规则。4“管制规则”是说,法律规定的私人的权利可以进行自由转移,但是该转移的范围或者主体等收

1Guido Calabresi and Douglas Melamed,Property Rules,Liability Rules,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M],85 Harvard Law Review1089 ( 1972) . 参考中译本,[美]吉多·卡拉布雷西,[美]道格拉斯·梅拉米德:.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渡性: “‘大教堂’的一幅景观”[M],凌斌译,[美]威特曼主编: 《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

2同上注。

3同上注。

4凌斌.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J].中国法学,2012 ,6

到法律规定的限制,法律对其转移设定了法定标准。管制规则的要点在于,法律明确指定法益的归属,并且允许法益的私人转让,但是严格限定了法益转让的法定条件,而制定和审核相应法定要求的并非当事双方,而是代表国家的第三方权威。5“无为规则”是指法律对于该权利不予保护。即无为规则的要点在于,法律在法定情形下否认或取消了一项利益获得法律救济的法益资格,因此无需进一步规定法益的初始归属、转让自由和定价意愿。6法律经济学中的“卡-梅框架”理论被公认为提供了理解整个法律规则思维类型的统一视角。7其不仅详尽的说明了权利归属的问题,而且提出了权利保护的规则。即,谁有权利和如何维护权利。

二、广场舞问题的外部性分析

在对于这种有着“权利相互性”的利益冲突问题,“科斯第一定理”指出“有必要知道损害方是否对引起的损害负责,因为没有这种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8可以看出交易成本在权利的初始界定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科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存在没有交易成本这种理想状态,所以法律确定权利归属以及确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作用才显现出来,即通常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并且对于各种存在“负外部性”的侵害行为或者潜在侵害行为,法律可以以正式规则的方式宣布谁拥有权利,谁承担义务,但这种初始权利的配置必须以最大化社会福利为前提9,通过有着冲突利益的双方当事人的交易,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卡拉布雷西和梅拉米德的《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渡性:大教堂的一幅景观》(1972)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效率(主要是“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外部成本”)被作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要确定谁拥有权利的关键就是实现经济效率的最优,即成本最小。

在“广场舞”这一事件中,就广场舞的行为人的外部性,我们进行讨论。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10而广场舞行为人实施自己权利的同时,对社会产生了负外部性,即对他人的正常行使权利产生了额外的成本。首先,对于周围居民的不受噪音污染的权利的侵犯。由于广场舞行为人行使其权利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噪音,因此周围居民如果想要行使正常的不受噪音污染的权利,那么他可能安装消音设备,甚至迫不得已的搬家,更有甚者可能引起不特定居民的精神类疾病或者引起自杀现象,这就大大增加了社会效益的损失,使居民们行使其权利的成本变得无穷大。第二,对于社会公共管理成本的增加。“广场舞”运动是一项灵活而且占用场地广的活动,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公共场所的管理难度,产生额外的管理成本,甚至造成其他社会问题,如盗窃数量的增加等。第三,“广场舞”由于其占领的公共场所面积较大,这就使本来供所有人使用的空间得到了侵犯,使得本来在该场地做活动的其他人不得不去其他更远的地方,这就增加了更多不特定人行使其权利的成本。因而“广场舞”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负外部性更大,那么外部性内部化的成本也明显要高很多。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广场舞”这一现象中,该权利应该授予其他非广场舞行为人,而跳舞者应该承担。

5同上注

6同上注

7凌斌,法治的代价:法律经济学原理批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8罗纳德·哈里·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 《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页76。

9罗伯特·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10百度百科关于“外部性”的解释:https://www.360docs.net/doc/6918767559.html,/view/682663.htm?fr=aladdin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0月

三、广场舞问题的权利冲突分析

首先,对于不可让渡性即禁易规则,法律明确权利归属后,严禁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转让。完全是固定的权利,不容侵犯。通常来讲,不可让渡性所涉及到的一般是特殊的公民权利如:被社会公序良俗所不能容忍的权利或者关乎被侵犯者严重的生命健康权,再或者是社会对特殊主体的保护,如禁止未成年人购买酒精等。并且法律上适用不可让渡性,基本上是运用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责任追究等严厉的法律责任。而且对禁易规则的其他理解,如道德领域和父爱主义,均不适合“广场舞”这种大众化现象的权利冲突的解释。因为对于居民不受噪音污染的权利以及跳舞者制造噪音的权利,法律没有必要依据不可让渡性来禁止。

无为规则与其他几种规则均有不同,其他的规则的内容是在于权利明确之后,怎样去保护,而无为规则则是对于该种权利是否应该救济。无为规则意味着,对于特定利益,法律或者明确规定了不予救济的法定情形,或者通过限定给予救济的法定情形而实际上不予救济。无论是明示还是默示,无为规则都意味着与有为规则一样表明了某种明确的“法律立场”。11无为规则意味着法律基于各种原因不救济此种权利,这种权利将法定权益降低为道德权利,或者靠其他社会机制来维护该权利。但是就“广场舞”现象中所产生的权利不可能适用无为规则,因为跳舞者对于居民的侵害一直在持续,所以法律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救济,要不然将会发生预想不到的社会影响,甚至对以后的社会环境与习惯产生不良影响,这样造成的社会成本将无可估量。因此无为规则并不适合这一现象中权利救济的解决。

在卡拉布雷西与梅拉米德的文章中,社会在选择了其权利的同时,必须确定保护权利的方式。在该文章中提出:保护方式的选择与交易成本有着重要的关系,即交易成本低时法律应优先适用财产规则,交易成本较高时候应该优先适用责任规则。

关于在对“广场舞现象”财产规则保护的分析时,依据问题与权利的相互性,我们即可以把财产规则中的权利授予给居民(规则Ⅰ),也可以将其权利授予给跳舞者(规则Ⅱ)。对于规则Ⅰ,居民可以禁止跳舞者跳舞,如果跳舞者想继续跳舞,那么他们就必须给予让原告满意的价格。但是,对于此种规则,从经济效率来看,通过谈判来确定该居民权利的价值,明显交易成本会很大。因为对于居民来说,可能会产生“敲竹杠”的现象,即居民想要从该权利当中获得最大化的权益,那么他们可能漫天要价,而这非常可能会超出跳舞者所预期给出的价格。同时对于跳舞者来说,可能会产生“搭便车”的情形,即跳舞者中的一部分人可能隐瞒其对该权利的真实估价,并期望其他跳舞者给出更大的价格以满足居民要求的价格。从另外一个方面上讲,由于“广场舞运动”其流动性与灵活性都很大而且收到影响的居民的范围不容易,因此不可能存在这种满意的情况,即每一个居民都能得合理公平的议价机会。而且也不可能找到所有的跳舞者,因为跳舞者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自己的行程。也就是说在复杂的现实世界里,“产权规则”虽重要却不充分和全面。如果交易的人数众多, 或者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交易成本太高, 产权规则就解决不了个人最优和社会最优的矛盾,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和未知的不特定多数人签定合同, 也就不可能实现权利的交易和转移。12因此由于社会交易成本太大,即使这一次的权利转让的会让双方当事人都获利,这一权利转让也不会发生。同样,在规则Ⅱ中也会出现像规则Ⅰ中的问题,即由于个人私利和其他客观情况的存在,不可能没有交易成本,而且这种交易成本也不会很小,只能很大。所以财产规则并不合适。因为交易成本比较大,所以我们将财产规则转向责任规则。与财产规则一样,我们将责任规则的权利分别授予居民(规则Ⅲ)和跳舞者(规则Ⅳ)。责任规则是指,法律在确

11凌斌.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J].中国法学,2012,6

12艾佳慧.“禁”还是“不禁”,这是个问题——关于“禁放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中外法学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mal Vol.19 , No.5 (2007) pp.540-541

定权利归属的前提下,允许该权利的自由交易转让,但是转让的价格必须是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来确定。从表面来看责任规则成功地避免了财产规则中所发生的卖方“敲竹杠”以及买方“搭便车”的问题,似乎很好的适用于“广场舞现象”的解决。但是也存在很大问题。首先处理“敲竹杠”与“搭便车”的现象,就会切实增加一定的社会交易成本,因为客观第三方制定价格需要增加相应的人力物力去了解相关情况。而且,对于规则Ⅲ,以责任规则保护受害人,即居民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无权要求停止侵害。这明显不利于该种权利的保护和该问题的解决。因为所给予的补偿可能并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愿望,因为很多居民并非想要赔偿,而是想之后不受侵害。居民可能会再次施加相应不合法行为来制止跳舞者,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原本想要减少的社会交易成本。同样对于规则Ⅳ,将权利授予加害人,即居民有权以赔偿跳舞者相关权利损失为条件,要求后者停止制造噪音等,虽然看似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但是对于跳舞者的权利却不能很好的圈定。也就是说在居民同意履行一定价值之后,该价值给予谁难以确定。可能其他非跳舞者会冒充跳舞者来获取该收益,而将无限的增加社会交易成本。因此以责任规则来保护权利也并不能使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因此,由于“侵权责任是私人性质的,它并不通过社会指令来运作,而是更为间接地通过危害发生后引起的损害赔偿行为所产生的威慑作用来运作。”13对于可能引起公共事件或者关系到不特定多数人受到侵害的“负外部性”行为的内部化,责任规则便有失所望。这时,政府的管制规则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管制规则是指法律指定权利归属,并且允许权利的转让,但是对于该权利的转让,法律设定了一定条件和标准,并且确定审核该标准的并非其他一般客观第三方,而是国家。因为在“广场舞”事件中,完全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或者是伤害事故,因此责任规则可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夏维尔在其《损害赔偿责任抑或安全规制》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了,当事人不具备赔偿能力以及面临诉讼的几率极小这两个因素就有可能使得责任规则无效;而且即使是导致责任规则更可取的“私人主体拥有更多的有关风险行为之知识”方面,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在处理许多有关健康和环境的风险时, 规制当局可能掌握更好的途径去获得(或者更有能力去评估)相关的医学、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的知识。”14夏维尔由此认定在“规制在行政费用和知识差异上的劣势问题并不大”的情况下,如果“责任主体更有可能不具备赔偿能力, 或者更加可能逃避对其造成的损害所进行的调查和诉讼,”政府的安全规制就更可行15。因为,一旦造成群体性事件那么其赔偿数额可能是巨大的,哪怕是一般的人身伤害,那么其寻找赔偿者即加害人所产生的社会交易成本将是无可估量的,而且也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后果,这时候便需要政府出面干涉。而且,对于广场舞产生的噪音问题,它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并不是可以立刻显现出来的,他可能会在很长时间之后才会有损害结果的发生,因此跳舞者完全可能逃避对其进行的诉讼(此种情况下既难以确定加害人是谁也难以确定加害人现在定居何处)。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国家代表他们进行相应的损害追偿,对造成这一损害的主体进行规制。这也将成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的理由。而且政府对于广场舞或者其产生的噪音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人身损害问题的研究认识比一般普通人强。现实生活中,管制规则往往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措施(比如直接处罚超过排放量的污染行为) ,以及财政政策(比如税收或补贴)乃至货币政策(比如降息),而不是法院判决,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法益的价格。而价

13See , Steven Shavell (1984 ), “ Liability for Harm versus Regulation of safety[M]”,1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57-374 其精简版也有了中译本, 参见史蒂芬·夏维尔: “损害赔偿责任抑或安全规制[M]”,载《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唐纳德·威特曼编), 罗明译,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页92

14See , Steven Shavell(1984 ),“Liability for Harm versus Regulation of safety[M]”,1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57-374 其精简版也有了中译本, 参见史蒂芬·夏维尔:“损害赔偿责任抑或安全规制[M]”,载《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唐纳德·威特曼编),罗明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页103-104。

15See , Steven Shavell (1984 ), “ Liability for Harm versus Regulation of safety[M]”,1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57-374 其精简版也有了中译本, 参见史蒂芬·夏维尔: “损害赔偿责任抑或安全规制[M]”, 载《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唐纳德·威特曼编), 罗明译,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页105

格反过来影响的是工厂和居民的可能选择。16

在管制规则下,政府可以设定相关行政措施对于该权利涉及的行为进行征税或者进行集中控制就会产生社会经济效率,具体在“广场舞”事件中,我们可以对跳舞者圈定在一定的场地内,让想要跳舞的人集中于该场地,该场地可以是稍微远离居民区的公园或者专门建造出的空地,并且让跳舞者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当然管理费并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样即可能不影响到居民的利益,也同时照顾到跳舞者的需求,将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而且,管制规则在“广场舞”问题解决中优于责任规则的地方还在于:尽管这两种规则都是对法授权利进行法律上的限制,但是两种规则对于交易价格的确定并不一样。首先,责任规则的适用大都是在于权利遭受侵害之后的事后救济,所以其交易价格一般是由法院来裁决;而管制规则是对将要或者正在受到侵犯的权利的事前或者事中进行救济,所以其价格的规定的标准一般是由行政部门加以规定并执行。因此可以看出,责任规则给出的是“基准价格”,允许双方当事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事后的“科斯谈判”,围绕预期的损害赔偿额度进行自由定价。而管制规则给出的是“顶层价格”,是在事前就强行控制了法益的定价范围而非最终定价,当事人在这一定价范围内往往只能选择“非选即弃”的极端行为,要么照做,要么退出。17而在于对“广场舞”这项活动所造成的影响,往往事前与事中的规制与救济所形成的交易成本比事后追究救济的交易成本低的多。因此,综上所述,在“广场舞”这一社会问题中,在跳舞者制造噪音的权利与居民不受噪音污染的权利的冲突中,应当采用管制规则。同时在“广场舞”这一现象中存在的不仅仅是跳舞者与居民的权利冲突,而且还有跳舞者对公共场所的使用权与其他所有人对该公共场所的使用权的冲突,因为广场舞往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会侵犯到意图使用该公共场所的其他人的权利。同样运用科斯定理,我们可以看出,权利归属仍然是归于非跳舞者,而且对其权利的保护运用管制规则是最为恰当的。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不断浮出水面,之前单一的权利义务分析是否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法律案件有待更进一步的论证,但是科斯定理以及“卡-梅框架”为我们解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我国今年来发生的许多事件均可以适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分析,如北京市对于烟花爆竹从“禁止”到“限制”以及对于“什邡”“启东”案件都可以对其进行交易成本的分析,而且或许会得出一个新的结论。当然,单纯的经济分析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考虑相关道德感情因素必不可少,而且在相对广泛且群众影响深远的事件当中,处理问题必须适当的考虑群众的感情因素,这也是对于“广场舞”运动,笔者提倡“限”而不是“禁”的另一个原因。因而,综合上述比较分析,只有对跳舞者运用管制规则进行行政规制和限制,才能最大化的达到社会总成本的最优。

16凌斌.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 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J].中国法学,2012 .

17同上注

参考文献

[1][美]吉多·卡拉布雷西,[美]道格拉斯·梅拉米德,《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渡性:<大教堂>的一幅景观》[M],凌斌译,[美]威特曼主编: 《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

[2]凌斌,《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J],中国法学,2012,6月。

[3]凌斌,《法治的代价:法律经济学原理批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4]罗纳德·哈里·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 《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页76。

[5]罗伯特·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6]艾佳慧,《“禁”还是“不禁”,这是个问题——关于“禁放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中外法学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mal Vol.19 , No.5 (2007) pp,540-541。

[7]See , Steven Shavell (1984 ), “Liability for Harm versus Regulation of safety[M]”,1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57-374, 参见史蒂芬·夏维尔: 《损害赔偿责任抑或安全规制》[M]”,载《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唐纳德·威特曼编), 罗明译,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页92。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 关于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文化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健身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源于社会生活的广场健身舞,自2008年奥运会后在城市及农村中兴起并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通过对杭州广场舞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广场舞发展状况中,制约因素主要在于广场舞活动会与居民日常生活发生摩擦。目前广场舞存在的问题是中老年人对广场舞缺乏正确的认识、硬件条件不足、缺少专业的健身指导员、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伴奏乐适听性不高,解决的对策主要在加大相关投入、组建专门管理队伍、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强宣传。 关键词:广场舞风靡程度社会反映待改进之处建议 引言: 2013年,广场舞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一块空地,

一台音响就可以聚拢一群人跳上二三小时,与此同时一 些地方围绕广场舞发生的纠纷也愈演愈烈。4月,成都市 一小区几家临街住户由于长期受楼下广场舞音乐困扰,一气之下向楼下跳舞的人群扔水弹;10月,武汉市一小区 内正在跳广场舞的人群遭到楼上业主泼粪;11月6日北 京市昌平区,施某因跳舞放音乐音量大之事与邻居发生争吵,后持其藏匿的枪朝天鸣枪,还放出自己养的3只藏獒 冲散跳舞人群。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广场舞将何去何从。杭州市的广场舞发展状况又是如何? 一广场舞的定义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种类,广场舞蹈 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 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 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了 广场舞蹈,发展了广场舞蹈,使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 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 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 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

广场舞扰民议论文800字

广场舞扰民议论文800字 在广场舞这个事情上,仅仅靠广大大妈们的道德自觉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对她们的一种行为苛求。宣誓作为一种道德上的承诺,对广场舞大妈们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约束作用,难以确保她们不“秋后反弹”。一、广场舞扰民议论文800字最近因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出了不少新闻。成都一小区内楼上住户因难忍广场舞音乐的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受到水弹袭击后,楼下的人又向楼上扔弹者甩中指;武汉有人从楼上向跳舞的大妈大爷泼粪便;北京有居民朝天鸣还放出三条藏獒驱散跳舞的人;苏州某小区内,一位业主不满楼下跳广场舞的声音,下楼与跳舞的阿姨发生冲突,打伤跳舞者,随后,业主还在楼下广场铺满碎玻璃和砖石。 广场舞是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到夜幕降临时或天刚蒙亮时,很多小区的广场上音乐四起,热闹非凡,严重影响周围人们的休息,“广场舞”便成了“扰民舞”。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调整心情,本是“无可厚非”。但个别广场舞团队,人员松散,流动性大,舞者多为中老年,素质有待提高;舞曲多为欢快之音,场地多为室外,且在小区附近,声音喧嚣,不宜休息。

笔者以为,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宁的休息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如何让舞蹈队和周围居民达到“双赢”?这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要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首要是解决空间上的问题,给舞者一个合理的去处,这既有赖于城市总体居住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也需要微观的社区配套设施的硬性规定。对此,建议有三: 一方面,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留出足够的公共活动功能区;增设小区居民室内活动房,让噪音消失在隔音玻璃中。 另一方面,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公共和法律意识。加大对舞者的管理力度,防止见缝插针,无处不娱的现象发生。 第三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在时间、设备等细节上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限制音响分贝,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和标准。对于违反限制,政府理当履行义务,严格执法。 第四方面,转换娱乐形式,对舞者进行“分流”。强身健体的娱乐方式有多种,根据兴趣爱好,引导广大市民将活动场所转为室内,如踢毽子、打乒乓球、太极等。二、广场舞扰民议论文800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场舞蹈便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广场艺术,以其特殊的表演形式,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

广场舞调研报告

备受争议的大众文化:浅谈城市广场舞管理—以兰州市安宁区(政法学院以东至七里河黄河桥北)为例【内容摘要】广场舞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群众体育活动,带有强烈的中国国情。它不仅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也对提升我国城镇居民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广场舞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影响公共环境、扰民、破坏城镇秩序,影响公共安全等,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广场舞的研究分析,将从存在问题以及管理措施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引导城市广场舞积极合理发展。 【关键词】广场舞城市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场舞开始流行,在城市里尤为盛行。目前,广场舞己经成为城市里中老年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休闲与交际方式。广场舞的兴起是中国一个特殊现象:一是中国好集体行动;二是中国社区普遍缺乏大的空地如社区公园等。广场舞确实是有利于民众业余生活的丰富,但扰民也是一大问题,各团体之间在划地盘上、竞相高音喧哗上等存在各种问题,而由谁来管更是一大难题,但正视它就会找到解决办法。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问卷是当场填写并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总数348份,收回问卷348份,有效问卷不足

348份(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问卷存在问题缺失,影响总数据)。 我们以兰州市安宁区政法学院以东至七里河黄河桥北的部分市民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5月18日到6月15日,历时近一个多月。 (二)部分调查数据分析(因篇幅所限,只选取了部分数据做分析,详细数据请参考总数据汇总分析) M7.您所参与的广场舞团体与其他广场舞团体之间有矛盾吗 图26 团队之间是否有矛盾 此题选A的有11人(3.2%);选B的有124人(35.63%);选C 的有138人(39.7%).在调查中有不少人反映团体之间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广场舞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不小的问题。 M8.您所参与的广场舞团体与其他团体之间有哪些矛盾 图27 团体之间的矛盾

广场舞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广场舞对普通人群健身活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张伟学号 30 所在院(系) 体育学院 专业班级体育教育专业101班 指导教师徐玉娥 2014年 3 月 15 日

题目广场舞对普通人群健身活动的积极影响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选题目的:近年来,广场舞成为普通人群最喜爱的健身运动方式之一大受欢迎。广场舞作为一种十分经济的健康行为不仅对大众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效应,也是特别重要的提高普通人群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广场舞对于普通人群健身活动具有哪些积极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健身、休闲、娱乐等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广场舞以其动感的音乐、丰富的内容、简单易学的动作得到民众的喜爱。广场舞作为民众强身健体、预防众多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广场舞能够促进参与民众的身体健康,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对民众的健身活动产生了众多的积极影响。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研究现状:近些年,普通民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飞速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体育健身的方式也趋向出多元化。广场舞的发展状况和和开展意义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从中也取到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如者霍玉娟、黄伟群在《广场舞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探究》中分析了广场舞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探究出广场舞在全民健身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用。汪聚伟在《广场舞对中老年身心健康影响分析》中探讨了广场舞对中老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指出中老年人群通过广场舞锻炼能够增强自身体质、调整心态、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并在心理上降低抑郁、焦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任洁在《浅谈广场舞的的健身行为作用》中阐述了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得出了广场舞的表现形式形式多样、功能价值颇多、适应范围广等特征。综述近几年我国的专家学者对广场舞对普通人群健身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他们尽管研究面很广,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经过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此课题的研究深度还不够,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发展趋势:随着民众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场舞作为一种新颖的健身方式得到民众的关注。广场舞的健身功能和内容形式对民众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的积极影响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广场舞的健身功能,才能在广场舞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使民众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众多关于广场舞的期刊和杂志,收集大量有关广场舞对健身活动的积极影响方面的知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领域:健身

广场舞现象分析

广场舞扰民现象 社会141张彬 22114112 伴随着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体育健身需求却呈现较大的缺口,尤其是针对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呈现滞后的局面。因此,广场舞应运而生,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看,广场舞的产生具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但受制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有限性以及我国中老年人众多的国情,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诸如挤占公共空间、噪音扰民等。如过去的两年中发生的广场舞参与者和周边居民的冲突便有北京市民鸣枪放藏獒驱赶广场舞参与者等极端事件。 一、概念界定 那么,首先,什么是广场舞?学术界关于何为广场舞,还未形成一个一致认同的定义,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具有历史传承基础,与当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并能起到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等作用,包含众多舞蹈类型的群众自我娱乐项目。 二、意义 1、理论意义 广场舞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对广场舞这类现象的多角度、深层次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认知群众自发娱乐活动的必然性及其生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广场舞对公共管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系统科学、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理学、都市文化、公共经济学及城市管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2、现实意义 广场舞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挤占公共活动空间、噪音扰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系列极端事件的产生,例如北京市民鸣枪放藏獒驱赶广场舞参与者、武汉市民拔粪表达不满、温州广场舞大妈针扎汽车轮胎险酿车祸等。对广场舞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机理进行探析,进而更加有效地解决这类社会冲突,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参与人员与分布 根据相关资料,从年龄方面来看中老年人是广场舞这一运动的主要参加者;从性别层面来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四、原因 1、兴起原因: 1、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而精神文化需求与体育健身需求却呈现较大的缺口,尤其是针对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呈现滞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 关于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文化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健身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源于社会生活的广场健身舞,自2021年奥运会后在城市及农村中兴起并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通过对杭州广场舞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广场舞发展状况中,制约因素主要在于广场舞活动会与居民日常生活发生摩擦。目前广场舞存在的问题是中老年人对广场舞缺乏正确的认识、硬件条件不足、缺少专业的健身指导员、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伴奏乐适听性不高,解决的对策主要在加大相关投入、组建专门管理队伍、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强宣传。 关键词:广场舞 风靡程度 社会反映 待改进之处 建议

引言: 2021年,广场舞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一块空地,一台音响就可以聚拢一群人跳上二三小时,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围绕广场舞发生的纠纷也愈演愈烈。4月,成都市一小区几家临街住户由于长期受楼下广场舞音乐困扰,一气之下向楼下跳舞的人群扔水弹;10月,武汉市一小区内正在跳广场舞的人群遭到楼上业主泼粪;11月6日北京市昌平区,施某因跳舞放音乐音量大之事与邻居发生争吵,后持其藏匿的枪朝天鸣枪,还放出自己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广场舞将何去何从。杭州市的广场舞发展状况又是如何? 一 广场舞的定义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种类,广场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 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了广场舞蹈,发展了广场舞蹈,使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 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化,广场舞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

广场舞的利与弊

广场舞的利与弊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各行各业均取得了新成就,广场舞的应运而生舞活了文化产业。但是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成熟的,都有他所存在的优势和弊端。 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有人把它归为民间舞蹈,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广场舞蹈应以表演形式划分,而不应从舞蹈种类上划分。广场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广场舞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广场舞蹈,而且发展了广场舞蹈,并使这朵艳丽之花深深扎根于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 网络MBA研究院孙先生曾对广场舞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有27.6%的人表示很喜欢,41%的人表示喜欢, 10.4%的人感觉一般,21%的人表示反感。数据显示有多达68.6%的人是喜欢广场舞的。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批评家之一阿诺德认为:“精英艺术是文化精英的艺术。通俗艺术是城市中受过一半教育的人的艺术,而民间艺术是未受教育的农民的艺术。”广场舞的诞生保留着原始的市区性的艺术行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是可以被理解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然而,也有人表示并不赞成他的观点。据《侨报》报道,在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周边,华人将公园作为晨练休闲的场所。不管是广场舞、交际舞,还是练习乐器,休闲活动往往有音乐的伴奏,公园周边的居民抱怨和抗议嘈杂的音乐声无果,就有人报了警。年约60岁的王女士是这支舞蹈队的编舞与领队,尽管她向警方再三解释,警察还是以“在公园内没理由的制造噪音”为由向她控罪。对于此事,我们暂且不好评断孰对孰错。因为舞蹈队在公园的排练确实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但对有血性的中国人而言,王女士却在无形中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艺术的发展。但不论怎样,噪音问题对生活肯定是有影响的,孩子做作业不能安安静静,需要早点休息的人,睡不了觉,还有夜间工作的,不受影响也不可能。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住户和临街的住户,多数维护这种观点,很多居民都对广场舞噪音扰民的现象进行过投诉,反映均效果不大,有的当时能缓解一阵,不久还是恢复。 平心而论,广场舞是一种有氧运动,跳跳广场舞,既能愉悦身心,又能使 老少皆有所乐。然而广场舞在不断壮大,但政府并未进行明确的管理,这就会导 致许多居民小部分自行在社区中进行广场舞活动,广场舞的音乐也确实会成为影 响周围居民休息的一个因素。因此政府应和社区合作,共同规范对广场舞的管理。 对于广场舞扰民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与居民和广场舞活动者的协商,规定广场舞 活动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支持用于音响设备等。凡事皆有 利弊,对广场舞而言,声音大、时间长,争夺场地,甚至会因扰民引发冲突。因 此在广场舞进行时,不仅要有利于自己,同时也不可以影响到别人,可以去公园 等不是居住的环境进行。音乐开得大声,噪音也会增大,对已对人终归是不好的, 做到适度即可。人类是群居生活的,遇到利益冲突,不可鲁莽行事,凡事都可以

广场舞的利弊作文

广场舞的利弊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每到晚上19点钟到21点钟,在天鹅湖广场上,不是这首歌,就是那首歌,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是阿姨们在跳广场舞呢!谈起广场舞,大家并不陌生,有些人呢,一提到广场舞就会头疼,因为广场舞大部分的音乐声,都超过70分贝以上,可能有人会问,70分贝是什么概念?20-40分贝大约是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是很吵的,就开始损害听力神经,但从广场到我家有大约有100米远,都能听到了50-60分贝。想一想,如果住在离广场舞不远的地方,将受到多大的危害啊!特别是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听到这么刺耳的歌声,就会心烦意燥,不能静

下心来写作业。但有些人一听到广场舞,就连连称赞,因为跳广场舞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如果经常进行排舞练习,就可以让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的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跳广场舞的确是有健身的作用,但是跳舞的阿姨们最好想想,这只是在为自己,而不是在为他人,而且还为他人造成了伤害。我建议:跳舞的阿姨们把声音调到60分贝以下,或者是带耳机跳舞,这样不仅会达到健身的效果,也不会影响他人。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广场舞对人们生活的利与弊大学论文

广场舞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利与弊 音乐学专业学生:余凤玲指导教师:李莹 摘要:广场舞是时下最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健身舞蹈,是实现健美、健心、健体、健脑为一体的运动,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开始日益关注文化的建设,广场舞舞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现今大众极为推崇的一种娱乐健身方式,它起源于生活并深深扎根于生活,表现形式多样,功能价值颇多,具有全民流行、健身娱乐、时尚休闲、艺术多元的特征。一方面对解决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肥胖症、久坐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保健的高成本及社会稳定和谐等有着重要价值,很符合中国社会强烈的集体性特点。另一方面广场舞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噪音影响,占地面积大,给人带来的一定疲劳等方面消极影响。 关键词:广场舞健身培育力度 一、广场舞对人们生活的“利”的分析 广场舞的兴起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它可以锻炼身体,调节中老年人的身心,维护家庭稳定,扩大社会就业,让中老年人休业不休心,继续享受激情的生活,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健康和欢乐。 (一)锻炼了民众的身体 1、跳广场舞好处之健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当社会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会使我们长期在高度压力的环境中,导致出现心理问题,能说出来讲明白当然是释放压力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我们安全感的逐渐消失,只能长期积压于心底。用运动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是由于身体运动能够产生内心愉快和乐趣的结果。在舞蹈的过程中,其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优美动听的舞曲音乐中,并合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这些注意的转移,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另外,广场舞蹈同时也是人们联络感情的极好方式,它提供与朋友一起分享乐趣的机会,促进大家的感情,也提供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及融入群体活动。所以参加广场舞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练习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劳和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学习合作。 2、跳广场舞好处之健脑 长期的广场舞训练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适应性的改善,它能有效预防各种精神性疾病;改善大脑和中枢的能量供给,有效地提高精神系统的机能,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使大脑更灵活、健全和细密。调查表明,坚持学习舞蹈的孩子,其文化成绩都比较好,思维活跃。其原因是:舞蹈训练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放松状态,人的想象力会从多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敏捷、活跃,从而更富有创作力。舞蹈训练的同时还能促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6918767559.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广场舞的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杭州市广 场舞发展情况 关于杭州市广场舞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文化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健身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源于社会生活的广场健身舞,自20XX年奥运会后在城市及农村中兴起并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通过对杭州广场舞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广场舞发展状况中,制约因素主要在于广场舞活动会与居民日常生活发生摩擦。目前广场舞存在的问题是中老年人对广场舞缺乏正确的认识、硬件条件不足、缺少专业的健身指导员、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伴奏乐适听性不高,解决的对策主要在加大相关投入、组建专门管理队伍、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强宣传。 关键词:广场舞风靡程度社会反映待改进之处建议

引言: 20XX年,广场舞的热潮席卷大江南北,一块空地,一台音响就可以聚拢一群人跳上二三小时,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围绕广场舞发生的纠纷也愈演愈烈。4月,成都市一小区几家临街住户由于长期受楼下广场舞音乐困扰,一气之下向楼下跳舞的人群扔水弹;10月,武汉市一小区内正在跳广场舞的人群遭到楼上业主泼粪;11月6日北京市昌平区,施某因跳舞放音乐音量大之事与邻居发生争吵,后持其藏匿的枪朝天鸣枪,还放出自己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人群。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广场舞将何去何从。杭州市的广场舞发展状况又是如何? 一广场舞的定义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种类,广场舞蹈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 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了广场舞蹈,发展了广场舞蹈,使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

关于广场舞问题的权利分析

关于广场舞问题的权利分析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除了带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其他问题。广场舞,这一新兴事物的兴起,引来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对于广场舞这一问题,政府是否应当出台相关法律进行禁止,抑或限制。也或者关于广场舞运动本身就是个人自由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产规则;责任规则;权利;禁止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广场文化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其中,广场舞也慢慢发展起来,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但是,广场舞的兴起与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和谐的现象。广场周围不堪其扰的住户,为了驱散广场上的跳舞大妈,有人泼粪、丢水袋,甚至放出藏獒驱散。一边是,广场舞爱好者乐此不疲;另一边,噪音受害者苦不堪言。双方各执一端,针尖对麦芒,发生各种难以避免的冲突。 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却不得不让我们慎重对待。本文运用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广场舞活动中的两对权利(一对是广场舞行为人制造噪音的权利与周围居民不受噪音侵害的权利。另一对是广场舞行为人的集会权与其他所有人对于该公共空间的使用权)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广场舞问题的相关法理依据 在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卡拉布雷西和梅拉米德所提出的“卡-梅框架”成为了研究规则选择和效率比较的主导。“卡-梅框架”的初始结构包括三种具体的基本规则:(1)财产规则:私人所具有的权利可以被放弃,但是该权利的放弃必须是相对人对权利人的损失给予了价格上的补偿后才会发生。也就是说:财产规则意味着国家允许和保护法益的自愿交易:“要想从拥有者那里得到法益,必须通过自愿交易,也就是从拥有者那里以卖方同意的法益价格加以购买。1 (2)责任规则:私人所享有的权利可以被他人强行占有,但对于造成的损失,行为人需要对其进行补偿,但该损失价值应当由客观的第三方来确定。即“卡-梅框架”所谓的责任规则,是指“只要愿意支付一个客观确定的价值,就可以消灭( destroy) 一个初始法益。2 (3)禁易规则:私人所享有的该权利,法律禁止其自由转移。依照“卡-梅框架”,禁易规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明确法益归属的同时,却“不许法益在即使是自愿的买卖双方之间进行转让。3 但是在“卡-梅框架”的上述三类规则之外,还有两类规则:无为规则与管制规则。4“管制规则”是说,法律规定的私人的权利可以进行自由转移,但是该转移的范围或者主体等收 1Guido Calabresi and Douglas Melamed,Property Rules,Liability Rules,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M],85 Harvard Law Review1089 ( 1972) . 参考中译本,[美]吉多·卡拉布雷西,[美]道格拉斯·梅拉米德:.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渡性: “‘大教堂’的一幅景观”[M],凌斌译,[美]威特曼主编: 《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 2同上注。 3同上注。 4凌斌.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J].中国法学,2012 ,6

有关广场舞扰民高中作文800字五篇

有关广场舞扰民高中作文800字五篇 高考期间,广场舞仍不停歇;国外华人于公共场合大跳广场舞被告上法庭等新闻,皆上了当日头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有关广场舞扰民作文8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高中有关广场舞扰民作文800字 中国者,大国也。大妈者,年岁辈分类于妈妈者也。广场舞者,公共场地民间集体舞蹈也。中国大妈广场舞,因莫斯科红场、法兰西卢浮宫“被占领”而具有了世界影响,世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以为政府引导、舞者自律,方能消除其负面影响,使这股“民族风”成为新时代中国资深女性最炫的形象之风。中国的大妈们,心灵中有千百年妇女隐忍奉献的精神皈依;身体上有操劳家务、相夫教子甚至抚养孙辈的劳苦印迹;现实里有儿女奔波前程老来孤独无人陪伴的人生缺憾。她们体形要么肥胖要么瘦弱且绝不婀娜;她们步态要么生硬要么僵直且绝不轻捷;她们动作要么迟缓要么笨拙且难以准确。如果你要以专业的眼光、挑剔的心态来看待她们的话,那她们中的相当多一部分人表演的是无任何美感的走样错位的舞蹈。但是,她们冲破了心灵的禁锢和身体的限制,凭着年轻时的激情和夕阳红的梦想,以无比的自信和勇气,舞出了火的热情,风的张扬,水的淡定,太阳的开朗。这是新时代中国资深女性掀起的民族广场舞之风。然而,广场舞的音响实在太具有穿透力了。它单调,它冗长,它反反复复,它喋喋不休绵绵不绝。它撩起了夜班族难以补眠的怒火;它打破了莘莘学子闭门苦读急需的宁静;它让身体抱恙需要静养的那类人发狂;它让年纪尚小需要安眠的婴儿啼哭不止;它让不需要单调乏味声音打扰的人忍无可忍。它,太坏了。但是,坏的也只是那音响,而非我们中国的大妈。要解决这个“太坏了”的音响影响,首先需要政府引导和规范。譬如避开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众聚集之地,另择场所;譬如规范跳舞时间,避开人们休息高峰时段;譬如规定限制音响分贝,使其达不到噪音的标准;譬如鼓励发明同频同步同听一首歌的范围式无线耳麦,给中国大妈们增加一个广场舞必备的装备,这装备又炫又亮不扰人,又轻又巧真方便。总之,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政府有义务“护航”广场舞,不能只限制、只通融而不加以引导。政府的引导会使这股“民族风”更和谐。其次,

[发展现状,广场]广场舞发展现状分析

广场舞发展现状分析 广场舞作为文化娱乐活动的一部分,目前已风靡于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它以自发、随意、简单、健身、娱乐而越来越受到大众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的喜爱。文中将对其产生、发展、功能和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推动这项运动更好的服务于全民健身。 广场舞健身运动文化生活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开始逐渐进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活动,以其独特的健身方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广大民众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的喜爱。运动过程中,舞者不光使肢体得到锻炼,同时还能放松精神,缓解压力,愉悦心情,达到交友的目的。不光在城市公园、住宅小区、娱乐广场处处有广场舞的队伍,而且在乡村,广场舞也相当盛行,几乎是随处可见广场舞者的身影。目前,广场舞已占据中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半壁江山。 2广场舞的兴起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二者相辅相成。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名、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问题,开始逐渐的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即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根本保证和基础。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就是由一群热衷于文艺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人群自发而形成。并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不再压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广场舞的参与者大多是已经处于退休或即将退休状态的中老年,他们几乎都在自己的童年及青少年时期是舞蹈等文娱活动的爱好者,由于当年物质生活的贫乏及家庭及社会状况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将自己的爱好付诸于行动。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有条件,有精力去圆儿时的梦。此时,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更愿意公开展现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就从主观上具备了广场舞的主体。另外,广场舞的流行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相关部门和媒体也越来越关注广场舞,经常给予广场舞以支持,不断呼吁为广场舞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现在不仅跳广场舞的人多了,舞蹈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健身舞、扇舞、交谊舞、新疆舞、秧歌等都可以作为广场舞。归根结底,广场舞的兴起,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舞者在欢快的舞蹈中既愉悦了心情又使身体得到锻炼,可为社会为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 3广场舞的发展壮大 广场舞之所以从兴起至今不断发展壮大,大体可归结于一下几方面: 3.1国家政策引导

关于大学生对于广场舞看法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对于广场舞看法的调查研究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舞蹈,更呈方兴未艾之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化,广场舞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乡村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同时给予了广场舞新的内容。由于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娱乐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使广场舞成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舞蹈。在全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当你踏入市内的任何一个广场,都会看到人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舞动的身影。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在用这种健身的方式展示着幸福、展示着快乐。广场舞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方式都以集体舞出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场面红火热闹。广场舞蹈一定是在广场上表演,表演场地一般都比较宽阔,表演人数不能太少。 所以广场舞蹈一般都是以集体舞的形式来表现的。在宽阔的场地中表演大多都不用独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的形式来表演。 看着广场舞的日益壮大,激起了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广场舞的想法与兴趣。 所以我们为了更加了解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广场舞的看法,进行了调查,运用调查问卷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了采访。 正文 一、基本情况 自广场舞兴起以来,泼粪、鸣枪、放狗等冲突事件不断,而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广场舞这一文化形式所伴随的巨大噪音。当广场舞邻近居民区时,广场舞就不再是一种有益于强身健体的文化形式,而是影响居民休息、引发矛盾冲突的定时炸弹。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同学们对广场舞的看法有两种极端情况——有同学表示理解,甚至有所牺牲,有同学对此极度厌恶、反感,恨不得遏令禁止,大小冲突不断。 在此矛盾重重,社区管理缺失的情况下,提出一些意见与可供参考的其他地方的解决方案。 二、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我组共收到问卷73份,调查男女同学参半,比较有参考意义。 ?第3题: 您生活的地方属于: [单选题] 选项小计 比例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的作文素材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的作文素材 篇一:“广场舞”作文审题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大妈甚至“舞出”了世界影响。 一位外国大妈说:“很佩服中国大妈的自信和勇气,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不过伴奏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在我们国家,建筑工地都要测量噪音,违规是要受处罚的。” 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一、支持“中国大妈” 1.“独特的风景” 2.自信 3.勇气 (单从中国大妈角度立意者,最高得45分) 二、支持“外国大妈” 1.不“影响他人”

2.不“违规”(秩序、规则) (单从外国大妈角度立意者,最高得50分) 三、辩证看待“广场舞事件” 1.适度 2.为他人着想 3.换位思考 ?? 素材参考: “适度”主题的素材: 1.武士看见橱窗的一张样弓,雕刻精美,时刻蓄势待发,但这张弓早已没了韧性,不能射击了。 2.心弦同样不能时刻紧绷,要张弛有度。 “为他人着想”主题的素材: 1.余秋雨在德国打碎玻璃杯,直接收拾进垃圾桶,房东因其心中没有他人,收回屋子。老人自己却拿了一支笔和一个垃圾袋,同时带上笤帚和镊子,来到外面,把余秋雨装好的垃圾倒出来,重新分类。老人挑得很仔细,过了好久,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里,在上面用笔写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危险。然后把其他垃圾装入另一垃圾袋里,写上:安全。 2.劳伦斯太太去世,丈夫为其在自家庭院掘坟立碑,遭到邻居起诉,经

对于广场舞的调查及研究

对于广场舞的调查及研究 摘要: “社会对广场舞所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我们根据网友的建议和自身的看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那么在真正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对广场舞的看法又是怎样的,人们又为什么喜欢或者讨厌广场舞。” “通过我们对广场舞的研究,我们对广场舞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理解。” 关键词: 广场舞优点弊端调查结果采取措施 正文: 现如今在中国掀起的广场舞热,不仅创造了“大妈一族”的崛起,而且也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针对现在的广场舞现象,我们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和表格统计等方式对此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势也是不相同的。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系统。广场舞是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的欢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的,在公共场所多人参与的,以娱乐身心和身体为艺术表演活动。”(摘自百度,关于“广场舞的概念”)从广场舞的定义上来看,广场舞应是人民艺术的一种。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多数参与广场舞活动的是老

年人。其本来的目的就是锻炼身体。不可置疑的是,在广场舞进行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确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排解了由于儿女忙碌而得不到照顾与关爱的寂寞。然而在如今,支持广场舞的人有不少,而反对广场舞的人也有很多。广场舞三个字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在下面的几则摘要中,就充分的体现了社会对广场舞所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1.法国《欧洲时报》呼吁以平常心看待广场舞大妈,不要将 她们看作另类群体,把广场舞做为中国社区文化中的一个 元素。接纳、包容并规范广场舞,也是社会的责任。 2.“音乐声吵死了,我孙子前段时间要参加中考,在家吵得都不能学习。”家住湘银小区一居民的诉苦声引得其周围数人连连点头。由于小区唯一的小广场四面环楼,广场舞音乐往上飘,易形成回音,为此该广场附近的业主深受其害,一些情绪激动的居民为了阻止跳舞行为,有常在窗口高呼“吵死了”以示愤怒的,也有偷偷剪掉电源线的,甚至在该小区还发生过居民将饮料瓶装满水扔向跳舞人群的事件,所幸没有砸伤人。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对广场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那么在真正的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对广场舞的看法又是怎样的,人们又为什么喜欢或者讨厌广场舞。对于广场舞,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对此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组对泉城广场中

英语写作---广场舞squaring dancing

Square Dancing: Leading a New Style Today, in China, which sports attract the most people? If you still answer basketball, football, then you are outdated. It is the square dancing which is the most popular in China. In public sports field, tens of senior people dance to the light and happy music; on the small stage in central park, they shake posture rhythmically and selflessly; even in the narrow space between buildings in a community, they can find a place to shake. Just like a fire, square dancing, since it came into being, has gained its popularity around the country. But along with the fiery trend, opposing voices also flaw into social media. Nuisance, poor image and other labels are put on square dancing. But I don’t agree with them. From my standpoint, senior people are leading a healthy style of life by dancing, in others words, square dancing is a new way to enjoy life. I am completely support of its development. 30 years’reform has brought great wealth change to most of Chinese, but few meet the spirit need. Square dancing just provides a way to relax and enjoy themselves for elder citizens who have devoted to work and family in the past century. We often say that we are leading a well-off life, the square dancing is just a powerful proof. Also, these elder people own the basis of dancing, for they have boosted the fiery disco in China 30 years ago. To some degree, dancing to them is just like computer games to youngsters, if you allow youngsters to play games, what is wrong with the square dancing? Moreover, dancing is healthier. Compared to games, the dancing is really the positive energy. Dancing brings the old a hale body, peers

广场舞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及款待,今天能够出席你们的招待会,我感到十分荣幸,能够有机会与在场的中国朋友畅谈,感到非常高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我们两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许多政府官员、科学家、艺术家、体育代表团和商人的互访,更加深了我们的友谊。多年来,我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来中国,现在终于圆了我中国之行的梦。 这次在华一年时间的访问学习是卓有成效的,我能够有机会见到许多知名人士,聆听许多专家、学者的教诲,我们之间互相探讨、学习,并向中国专家、学者请教,收获很大。 我的到访,得到了热情好客的中国朋友的热情接待,我深深感受到了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我们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令我终生难忘! 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再一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愿我们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 时下有一种叫"广场舞"的舞蹈正悄然在县城流行开来,跳舞者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小到十来岁小孩子。跳广场舞已经成为县城居民一种生活新时尚。们是平陆亮丽的风景线,是平陆的骄傲,她们中间大多是平陆下岗职工,平均年龄50岁,当我知道她们所跳的广场舞都是自编自学的,我心里肃然起敬,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没有舞蹈场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她们用舞蹈演绎了平陆人民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她们用舞蹈展示了平陆的繁荣稳定,她们是构建和谐平陆的基础,她们是弘扬精神文明的典范,她们提升了平陆的城市品位,她们为平陆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我们所有人向她们致敬,向她们学习 社区文化建设,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广场舞成了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舞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吸引了更多民众积极参。跳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又引导群众脱离牌桌,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意义重大,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活动。推广普及广场舞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学习观赏的机会,我将陆续上传一些广场舞作品,与大家分享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逐步成为社会娱乐和交往中一项高尚的文体活动,...因此,为了身体健康,经常参加广场舞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也很有意义的。... 1.跳广场舞的好处之健美以往以一村或一族为单位的群众活动形式正在改变,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健身舞。举办广场舞蹈比赛将提高市民众精神风貌,并有助于美化生活、净化心灵,也让市民思想更开放,邻里关系更密切。 广场健身舞是城市文明的催化剂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兴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健身舞以其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和潇洒的舞姿,为广场艺术增添了亮丽色彩,迅速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 举办广场健身舞比赛将会营造了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增长知识、健身强体的良好氛围,把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爱好的人们聚集起来,让他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