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发扬钉钉子精神”
发扬“钉钉子精神”,积跬步以致远

发扬“钉钉子精神”,积跬步以致远罗马城非一日之功,钉钉子非一锤之劳,做成一件事无法一蹴而就。
着眼新时代,总书记“钉钉子”的譬喻启示我们:要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代一代接着干,才能把共和国大厦的基业钉实钉牢。
对个人成长而言,脚踏实地,未来才能行稳致远。
“钉钉子精神”是什么?它不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亩三分地”的固步自封,而是一种锲而不舍和对理想目标的执著。
如果没有“当代愚公”毛相林23年如一日的凿石修道,何来造福一方百姓的“绝壁天路”;如果没有袁隆平以一辈子为尺度的耕耘,何来中国“粮食安全”的铜墙铁壁;如果没有“塞罕坝人”筚路蓝缕的奋斗,何来令世界惊叹的“绿色奇迹”。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在这些实干家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精神。
要知道,一棵树发展成一片森林,一颗钉发展成宏伟之筑,一艘红船发展成一个几千万人政党,绝非一朝一夕。
百年伟业,没有点执著精神是难以实现的。
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目标感、保持韧劲儿,方能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往往是一代接着一代继续干的过程。
故想要创造非凡伟业,除了对理想的执著,还需要耐得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寂寞,需要发扬“成功不必在我,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
回顾共和国历史,有人隐姓埋名只为中华铸造国之重器,有人戍边守海只为祖国金瓯无缺,有人专注坚守大漠数十载只为“中国敦煌学”重现荣光。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钉好“钉子”意味着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心态。
要做让这代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也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不计较第一颗和最后一颗钉子是谁钉的,不计较个人功名,努力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不可置否,“钉钉子”的精神创造了共和国曾经灿烂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发扬好“钉钉子”精神呢?当今社会,毋庸讳言,各行各业存在的“内卷”现象让人愈加怀疑“钉钉子”精神的意义:你钉钉子,我也钉钉子,而成功的果实与你我无关。
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大学生读后感

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大学生读后感篇一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咯噔”。
钉子?这普普通通的小物件能有啥精神让咱学习?可能很多人跟我一开始的想法一样,觉得这就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但仔细琢磨琢磨,嘿,还真有点意思!钉子这玩意儿,别看它个头小,可那股子钻劲儿真不是盖的。
它不管面前是啥硬邦邦的木板、铁板,只要它被锤子敲着,就一个劲儿地往里钻。
哪怕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它也绝不退缩。
这像不像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可能会碰到各种“钉子”,比如考试失利、面试被拒、创业失败等等。
但咱能因为这些就放弃吗?当然不能!我们就得有钉子那股不怕碰钉子的劲儿!我想起自己之前参加一场比赛,那准备的过程真是“一把辛酸泪”啊!练习了好久,结果还是在比赛中出了岔子,成绩惨不忍睹。
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
可后来想想,这一次的失败不就是一颗“钉子”吗?难道我就要被它给“钉住”,再也前进不了啦?也许我应该像钉子一样,不怕这一次的碰撞,继续努力,说不定下一次就能成功呢!钉子还有个特点,就是一旦钻进去了,就稳稳地待在那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咱们做人也得这样啊,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得有钉子的那种坚定和执着。
我觉得吧,我们在大学里,就得把自己“钉”在知识的海洋里,使劲儿吸收营养,别碰到点难题就打退堂鼓。
总之,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这话说得真没错!咱们都得有钉子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你们说呢?篇二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不怕碰钉子,要向钉子学习精神”这档子事儿。
一说起钉子,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尖尖的脑袋,硬邦邦的身子。
可你想过没,就这么个其貌不扬的小东西,蕴含的精神那可是杠杠的!钉子从来不怕被敲,被砸,哪怕碰得“头破血流”,它也要往目标里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找兼职的那段经历。
我跑了一家又一家店,被拒绝了一次又一次,那感觉,就像不停地在碰钉子。
发扬钉钉子精神心得

发扬钉钉子精神心得
发扬钉钉子精神心得
“钉子精神”不仅代表“挤”和“钻”,也代表着对目标的执着和努力程度,它倡导的是在工作、学习中要有专心致志和钻研的精神,专心致志找准目标、刻苦钻研坚持不懈。
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努力做好党的事业,就要发扬“钉子精神”,找准目标,坚持不懈。
发扬“钉子精神”找准目标服务群众。
我党干部常说,群众需要的才是最适合的,强调便是找准目标,找准群众最需要的,给群众最想要的,如何找准目标发扬“钉子精神”呢?面对面,心帖心,深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把工作做到群众田头、心头,在面对面中感知群众困难,在一起劳动中把握群众所盼,在心帖心中体察群众疾苦,增进干群感情。
面对面,心帖心是找准目标服务群众的基础,只有找准目标,才能实打实干工作,才能真抓实干出成效。
发扬“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我党的'一种品质一种习惯,坚持自觉的、主动的走下去的品质,坚持与群众交朋友、攀亲戚的一种习惯。
服务群众也不只一时一事,服务群众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我党一项长效机制、一种好的工作作风。
所以,我党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发扬“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做好服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了人民才有了党有了国家,我党干部要始终发扬“钉子精神”,一找准服务群众的目标,二坚持不懈服务群众达到目标,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发扬钉钉子精神心得5篇

发扬钉钉子精神心得5篇钉钉子精神是一种不懈追求卓越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它涉及到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达到更高的目标,实现更好的自我价值。
在我个人的经历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对于钉钉子精神的心得体会。
一、明确目标,不断努力钉钉子精神的本质是在充分理解目标后,将自己全身心地奉献并投入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坚定目标意识,勇于接受挑战,是营造钉钉子精神的首要因素。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工作,那时候我刚刚加入公司,目标很明确,我知道我要成为一名成功的销售代表。
因此,每天早上我会早早地到公司,先学习我的产品知识,然后走出办公室,拜访潜在客户。
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和努力,我渐渐地变得更加自信和卓越,最终获得了卓越销售代表的称号。
这一过程让我明白,只有当我们理解了目标,并全身心地奉献,才能不断精进,获得成功。
二、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钉钉子精神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毫不动摇的决心,达到目标需要我们有始有终,方可心想事成。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许多人往往在离成功只差一步的时候,就会放弃,所以他们才会一辈子都不成功。
”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创业初期,他的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面临很多困难。
但是,他从未放弃,一直坚守初心,最终顺利度过了难关,公司也实现了盈利。
这个朋友的经历告诉我,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毫不动摇的决心,我们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三、勇于创新,不断超越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是实现钉钉子精神的重要方面。
只有不断超越自己,并主动寻找新的方向,才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在我曾经的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提出了一个我从未想过的需求。
当时我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静下心来思考这个机会带给我哪些新的机遇和改进方案。
最终,我成功地提供了一种专业的,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信赖。
抓安全需要发扬钉子精神(三篇)

抓安全需要发扬钉子精神钉子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努力、坚持、勤奋和专注。
它象征着人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对于目标的坚定和奋斗,以及对于安全的责任和保卫之心。
在现代社会中,抓好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而发扬钉子精神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发扬钉子精神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发扬钉子精神对于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如今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只有通过发扬钉子精神,我们才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例如,对于消防员来说,只有具备钉子精神,才能够在火场中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将人们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同样地,对于交警来说,只有通过钉子精神的坚守,才能够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发扬钉子精神对于人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钉子精神是一种能够带来成功的秘诀。
在任何领域,只有肯吃苦,肯坚持,肯奉献,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
以科技创新为例,钉子精神代表着科研人员对于科学事业的投入和执着。
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和探索,一次次的失败和重新尝试,才能够最终取得突破和成功。
只有发扬钉子精神,才能够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战胜困难,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再次,发扬钉子精神对于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个拥有钉子精神的团队,必然能够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钉子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个人的专注和奉献,但对于整个团队来说,也是相互协作、互相支持的象征。
例如,对于一支足球队来说,只有每个队员都具备钉子精神,才能够坚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职责,并且为球队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每个钉子都能够牢牢地卡在自己的位置上,整个团队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扬钉子精神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目标的明确和坚定,具备一颗为了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态。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最近我们集中学习了“钉钉子”的精神,包括什么是“钉钉子”的精神,为什么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是将党的群众路线走宽阔走长远的强大力量。
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
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最后方算大功告成。
干事情,需要一种“钉钉子”精神。
这强调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
无论做任何事,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项接着一项干,认准目标、持之以恒,终能久久为功。
治“四风”、转作风,也离不开发扬“钉钉子”精神。
作风问题是积弊,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起来就得“咬定青山不放松”。
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不抓。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眉毛胡子一把抓,也抓不好。
扭住硬钉子,在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集中发力,收拾要害、以点带面,就能为解决其他问题创造良好条件。
钉钉子,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
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绝非一日之寒;除弊去垢、正风肃纪,也不会一蹴而就,要打持久战,要攻硬骨头。
钉钉子,是门技术活,先对准位置,再落锤。
一锤子钉不好,还得一锤一锤地敲,才能把钉子钉牢。
钉完一颗还不够,还得一颗一颗往下钉,最后方算大功告成。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跟钉钉子一样。
一些领导干部作风飘浮的现象,早已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对症良药。
我国正处在矛盾集中和高发期,全社会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很多。
如何解决?光靠唱高调、喊口号,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给很多困难问题雪上加霜。
工作要实打实,要一步一个脚印。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工作,与“钉钉子”式的工作,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只有像钉钉子那样,一下又一下,扎根在一个地方,坚忍不拔、毫不动摇,才会最终取得成效。
钉钉子,看似是多么小的事,多么简单的事,但若能一下又一下地钉下去、一个钉子又一个钉子地钉下去,却需要一种极大的毅力与担当,这就需要有“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硬度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发扬钉钉子精神,恪守自身职责作文

发扬钉钉子精神,恪守自身职责作文
坚守职责,做个“钉钉子”的人。
工作嘛,就像是在墙上钉钉子,得找准位置,用力敲下去。
咱们每个人啊,都得对自己的职责心里有数,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稳稳当当。
说起钉钉子,可不是随便找个地儿就敲的。
咱们得看清方向,找准角度,才能把钉子钉得结实。
工作上也是这样,得明白自己的定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
有时候啊,钉钉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得敲好几下,才能听到“叮”的一声,知道钉子已经钉进去了。
工作上也是,遇到困难别轻易放弃,多试几次,说不定就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别忘了,钉钉子可不是一个人的事。
有时候得大家一起帮忙,才能把钉子钉得更牢。
工作中也是这样,得学会跟同事合作,互相帮忙,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咱们得对自己的工作有责任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
家里
的事儿得用心去做,工作上的事儿也得当成自己家的事儿来对待。
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责。
总之啊,咱们都得做个“钉钉子”的人,不仅要有方向、有毅力,还得有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这样,咱们的工作才能越来越顺,咱们自己也能越来越有成就感。
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有感5篇

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有感5篇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有感近年来,钉钉子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传承,强调了一种务实、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面貌,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项目实施。
我认为,我们更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构建起高效、优良的工作机制。
一、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偏差”,无法把握好实际情况、面对问题会懒于思考、难以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等等,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我们需要通过构建目标导向的工作机制,定期制定工作计划、目标和时间,并且强化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评价,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在做事中思考是重要的一环,而思考出的结果需要进行实践,才能既验证自己的判断,同时也促进了实践的落地。
只有勇于实践,才能实现将思考变为成果的过程。
建立良好的成果导向机制,逐步推进工作改善与创新。
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正确的工作观念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守正、老实、实干,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制度,做到守纪律,遵守规矩。
同时,我们应该树立结果导向的工作观念,不断探索产生最佳的成果,实现工作价值的最大化。
四、坚持不懈,勇于追求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不断闯过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改善。
只有坚持不懈,仔细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在不断尝试成功前后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工作目标。
五、推广钉钉子精神,营造优良的工作氛围钉钉子精神代表的是总结和阐述了大量成功的工作方法和成功实践的工作理念,是促进现代化管理、创新管理思维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需要通过推广钉钉子精神,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勤奋好学、脚踏实地的工作习惯,营造出一个优良的工作氛围,提升全员的工作作风和能效。
总之,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发扬钉钉子精神”
亦荣
“要强化标杆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改实改彻底改,打好整改攻坚战”。
这是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礼泉县调研并参加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时强调的一句话。
细思“钉钉子”一语,感悟颇多。
钉钉子是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一种平常活。
但要把钉子钉好,钉进去,钉准钉牢,还需要费一番工夫,不是随意落几锤就能行的,也不能设想一锤子就钉牢。
践行群众路线,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按“真改实改彻底改”的标准搞好整改,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找准方向,一个钉子一个眼,一以贯之地将钉子钉下去,把问题解决好。
“发扬钉钉子精神”,首先就是要找准位置再落锤。
要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和靶子,把握好钉子的方向,确保钉对位置、不偏向、不脱靶。
搞整改也是这样,要按照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认真思考,找准“病灶”,看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一梳理,摸清底数,使批评不跑虚、不跑空、不跑偏。
如此才能找到整改的落脚点,后面钉起钉子来才能有效率。
“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保证持续的力度。
要始终保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的韧劲,按照既定的整改方案和推进表,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条一条剖析原因、一项
一项制定措施,对已经纠治的问题要防反弹,对承诺解决的问题要兑现,对深层次矛盾敢触及,对新出现的问题不放过,让全社会感受到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看到新变化、新气象。
要切忌唱高调、喊口号,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会上一阵风,会下没动静。
认识明确了,整改目标清晰了,就要按敲定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步步不虚。
只有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每一锤都做足实功,才能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发扬钉钉子精神”,还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
钉钉子钉牢一颗并不够,还要一颗一颗往下钉,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改作风也一样。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
问题整改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追求短期效应,缺乏整改思路和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整改效果就难免打折扣。
加强作风建设,为的是让优良作风在养成之后能够保持发扬。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要从建立制度抓起、从执行制度严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通过整改落实,立足建立长效机制,才能通过体制产生持续的力量,巩固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
“发扬钉钉子精神”,贵在有恒心、重实干。
钉钉子时一旦触及到坚硬的东西,钉子就可能反弹反跳;此时只有找准方向,一锤一锤不停地敲,钉子才能钉进去。
抓整改也是如此。
整改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也是
对改作风决心和智慧的重要考验。
搞好整改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持之以恒,沉稳用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用韧劲啃“硬骨头”;坚持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小步并着快步走,不停步;抓好建章立制,清除“四风”滋生的腐土,打赢改作风的持久战,才能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达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