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国内首家专门从事病毒学研究的科研机构。
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病毒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病毒学专家和生物学家。
研究所设有多个研究室和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越的科研条件。
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病毒致病机制研究以及病毒疫苗研发等。
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病毒学领域的空白,为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基础研究,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还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
他们与国内外各大医院、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病毒学研究的应用,为传染病的早期发现、预测和防控提供了支持。
此外,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还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与世界各国的病毒学专家和研究机构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际病毒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的来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致力于推动病毒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传染病的防控和人类健康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和应用研究的创新,该研究所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和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分为自然科学奖学组和自然科学奖课题组两个类别。
以下是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名单:
自然科学奖学组一等奖获得者:
1. 翟学军,上海科技大学,《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立体视觉理论研究及应用》
2. 袁科平,北京大学,《中微子振荡与大质量中微子的物理研究》
3. 席济民,南开大学,《蛋白质排序和疏水效应的统计物理研究》
4. 刘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十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关键技术研究及科学应用》
5. 董占勋,厦门大学,《构建室温环境下“铁-非铁”多铁性体系及其物性调控和机理研究》
自然科学奖课题组一等奖获得者:
1. 刘建达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项目名:新型重大传染病病原源头与发生机制研究
2. 黄世先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项目名:南极古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
3. 韩江团队,浙江大学,项目名:高性能大容量电化学储能体系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与突破
4. 王惠敏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项目名:心房颤动致心脏电重构及构建心房颤动心临床精准诊断模型
5. 李立团队,北京大学,项目名:脑神经网络与功能研究
以上是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名单,这些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武汉生物研究所

武汉生物研究所武汉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的一所研究机构,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并且是一所享有国内外声誉的生物科学研究机构。
该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的直属机构之一。
下面将介绍该研究所的历史、研究方向和重要成果。
截至目前,武汉生物研究所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研究团队在病毒学领域的突破,尤其是在SARS和COVID-19的病毒研究方面。
该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等重要信息。
这些成果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武汉生物研究所还在其他生物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该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成果。
他们发现了多个重要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对于揭示生命科学的奥秘和促进医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武汉生物研究所在科学装备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他们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包括生物级别的实验室、高通量测序仪和先进的显微镜等。
这些科学装备的先进性和稳定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在病毒学领域还是其他生物科学领域,武汉生物研究所都始终致力于科学原创和国际合作。
他们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大学进行了广泛合作,开展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
总的来说,武汉生物研究所是一所拥有先进科研设备和优秀科研人员的机构,致力于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病毒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病毒疾病的防控和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武汉生物研究所将会继续在生物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招聘信息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招聘信息病毒RNA结构与功能关系学科组招聘实验员启事⼀、岗位名称:实验员⼆、岗位职责:从事病毒RNA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作,并作为科研秘书协助课题组长管理课题组⽇常事务。
三、岗位要求:1. 具有⽣命科学领域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2. 具有分⼦⽣物学、细胞⽣物学、病毒学等基本的专业知识背景,了解分⼦⽣物学等研究领域相关实验技能;3. 品貌端正,性格随和,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
四、需提交的申请材料:1. 个⼈学习、⼯作简历(附照⽚)及联系⽅式;2. 学历证书等;3.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聘⽤⼈员报名表(站下载)五、⼈事管理、⼯资和保险福利待遇:所聘⼈员的⼈事、⼯资、保险福利等参照国家、科学院对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以及我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执⾏。
六、联系⽅式及截⾄⽇期:邮编43007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洪⼭中区44号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事处联系电话:+86-27-8719 9145电⼦邮箱:***********.cn截⾄⽇期:⽆神经病毒与分⼦病毒学学科组招聘研究⼈员启事HCMV为⼀常见病毒,⼈群感染率为60%-90%。
免疫⽔平正常者⼤多⽆临床症状,但带毒终⽣。
在免疫功能低下者(AIDS患者和器官移植受者)HCMV感染为致命性感染。
在新⽣⼉HCMV为最重要的和最常见的引起出⽣缺陷的病毒病因,其中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如宫内发育迟滞、(感觉神经性)⽿聋、智⼒障碍、脑⽔肿、⼩脑畸形等。
出⽣缺陷不仅严重影响⼈⼝素质,⽽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的精神和经济就压⼒。
本学科组主要研究1)HCMV在神经系统中的潜伏与激活;2)HCMV感染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来研究HCMV感染致胎⼉神经畸形发育机制,最终达到降低出⽣缺陷。
⼀. 招聘岗位:来源:⾼校⼈才 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2名,博⼠后1名。
⼆. 岗位职责:副研究员:主要从事HCMV感染对神经⼲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同时协助课题组长管理实验室。
【初中生物】武汉病毒所揭示胰腺癌中原朊蛋白形成机制

【初中生物】武汉病毒所揭示胰腺癌中原朊蛋白形成机制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预后极差且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大多数的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PDAC)。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研究报告显示,胰腺癌现已成为全球第七大致死性癌症,五年的存活率不到5%,在美国该类癌症为第四大致死性癌症。
胰腺癌多发于发达国家,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
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加之人们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加快、加大,胰腺癌的发生率处于一个上升趋势并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我国胰腺癌的发生和死亡数占全球比重较高。
朊蛋白(PrionProtein,PrP)作为机体广泛表达的一种带有糖基磷脂酰肌醇锚(GPI-anchor)的糖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高丰度的表达。
该蛋白的异常可以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包括众所周知的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90年代英国的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又被称为“疯牛病”。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该蛋白的研究主要是从病原学和传染病学的角度。
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朊蛋白在多种癌症中出现较高水平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朊蛋白的表达对于多数癌症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多重耐药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李朝阳早前对一系列PDAC细胞系的研究发现,PDAC细胞系出现PrP的高水平表达,且表达的PrP以前体缺陷的pro-PrP形式存在,即羧基端的GPI-PSS区没有被GPI-anchor所置换,而该区能够与细胞的内源性FLNa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细胞骨架和信号通路的改变,最终促进癌细胞的体外增殖、侵袭和体内生长。
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调查发现,PrP的表达是胰腺癌病人预后差的生物学标志。
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

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
黄弋;貌盼勇;王汉中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2009(022)001
【摘要】人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博卡病毒属(Bocavirus).2005年,瑞典学者Allande首次从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中分离得到该病毒.全球已有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报道,但对该病毒仍然知之甚少.本文对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断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黄弋;貌盼勇;王汉中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
【相关文献】
1.艰难梭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J], 赵建宏;杨靖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J], 曾明;刘畅;凌虹
3.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J], 白爱宁
4.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 [J], 余成强;何家花;段晴晴;杨荣荣;吴慧娟;刘晓良
5.免疫诊断技术用于姜片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Ⅲ.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姜片虫感染的初步研究 [J], 曹建平;仇锦波;邵英远;陈家旭;傅行礼;帅连云;傅翠梅;徐芬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

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自2018年起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普通招考”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不参与“申请-考核”制,按国科大统考方式进行。
“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在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所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开展。
由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两个阶段组成。
一、材料审核符合报考条件(见招生简章)的考生在系统报名前须联系研究所招生导师(非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导师)。
考生需向导师提供个人简历、攻博研究计划及其他辅助材料,同时提供两位专业领域内熟悉本人的副高级及以上专家信息(邮箱及办公室电话,应含硕士研究生导师)供导师参考;导师参考考生信息中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及未来研究计划等多项内容,结合与考生推荐人的沟通了解,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估,并直接推荐优秀考生进入研究所考生库(将考生有关信息发yjs@),参加综合考核。
每位导师推荐人数不超过4人。
材料审核阶段考查重点在考生基本背景、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未来研究计划中体现的科研思维等方面,同时通过与推荐人沟通联系进一步确认考生素养。
二、综合考核分为英语笔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三个环节,并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考改革指导意见(工作稿20170412)(发布)》(后简称指导意见)精神进行分数核算。
(一)英语笔试:主要考核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命题及阅卷。
(二)专业课笔试:主要考核考生的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综合素养,由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命题及阅卷,考试为制定参考书范围内综合性题目为主。
(三)综合面试:由全所招生导师组成专家组开展综合能力面试答辩。
考生须准备PPT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硕士期间学习和科研情况、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报考专业领域前沿研究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博士期间研究计划等。
考核专家按百分制给每位考生量化打分。
产蛋减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Ⅰ.GC_2株的提纯及形态观察

产蛋减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Ⅰ.GC_2株的提纯及形态观察罗怡珊;赵林;李天宪;冯峰;姜平;张振兴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年(卷),期】1994(25)6
【摘要】本文通过差速离心,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分离纯化了EDS_(76)病毒GC_2株,提纯的病毒经电镜观察测定该病毒直径范围为60~75nm,平均直径为71nm,病毒为二十面体球形对称结构。
【总页数】3页(P566-568)
【关键词】鸡病;鸡;减蛋综合症;病毒;GC2株;形态观察
【作者】罗怡珊;赵林;李天宪;冯峰;姜平;张振兴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315.3
【相关文献】
1.银川某鸡场产蛋减少综合症的诊断及病毒分离 [J], 张文义;张万富
2.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灭活疫苗研究:EDS76—NE4株病毒的培养与鉴定 [J], 薛掌林;康文彪
3.产蛋减少综合症病毒的研究:Ⅰ.GC2株的提纯及形态观察 [J], 罗怡珊;赵林;李天宪;冯峰;姜平;张振兴
4.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灭能疫苗的研究Ⅴ、EDS_(76)K—11株病毒理化特性测定[J], 张中秋;程晓刚;宋立
5.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灭活疫苗研究Ⅰ.EDS_(76)K—11株病毒的增殖、鉴定、纯化和生产性能研究 [J], 张中秋;程晓刚;宋立;陈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所
生工科研奖学金条例
第一条“生工科研奖学金”(以下简称奖学金)是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旨在对武汉病毒研究所在学习和科研中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进行奖励。
第二条奖学金总额每年1万元,每年度11月由公司划拨研究所。
奖学金委托研究所财务处进行管理,专款专用,研究生部负责组织奖学金具体评选工作。
第三条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
设一等奖1名,奖励2000.00元,二等奖2名,奖励1500.00元,三等奖5名,奖励1000元。
第四条奖励对象是病毒所在学研究生。
第五条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有社会责任感,立志为科学事业献身;
2.遵纪守法,品学兼优,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3.学风严谨,诚实守信,学习刻苦,成绩优良。
在科学研究的理论或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或取得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或在国内、国际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第六条奖学金评审由研究所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负责。
第七条奖学金的申报与评审
1.每年11-12月期间进行奖项的申请工作。
2.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工科研奖学金申报表》,导师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择优
向研究所推荐。
3. 研究所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评定最终获奖人选。
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以参加表决委员的2/3(含)以上同意为通过(参加表决人数要求达到全体委员人数的2/3及以上)。
第八条获奖人员名单所内公示一周。
第九条最终评审结果报公司备案,制作相应证书,由公司代表参加颁奖仪式。
第十条评奖过程中,应遵循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
如发现弄虚作假、剽窃成果、违法违纪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一经查实,取消其资格,收回荣誉证书,同时追回所发奖学金。
第十一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部及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武汉病毒研究所生工科研奖学金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