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收获技术研究【精品】

合集下载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和秸秆收集装置的设计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和秸秆收集装置的设计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和秸秆收集装置的设计引言: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收获过程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传统的玉米收获机大多只能收获果穗,对于秸秆的处理较为困难。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和秸秆收集装置,对于提高玉米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原则和目标1.设计原则(1)提高收获效率:收获机应具有高速度、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快速收割玉米果穗。

(2)避免损失: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秸秆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持秸秆的完整性。

(3)方便操作:收获机的操作应简单易行,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灵活操作。

(4)易于维护:收获机的部件应具有易于更换和维护的特点,减少维修成本。

2.设计目标(1)收获效率:设计的收获机应能够在单位时间内高效地收获玉米果穗和收集秸秆。

(2)操作便捷:收获机的操作应简单易行,普通农民也能够轻松上手。

(3)保证质量:收获机在收割果穗的同时,要确保收割下来的果穗完整,秸秆不受损坏。

二、设计方案1.收获部分收获部分的设计应考虑到对果穗的快速割断和收集。

设计使用旋转刀片结构实现果穗的割断,通过一定的传动装置将果穗送入收集装置中。

切割刀片应具有锋利和耐磨的特点,以确保果穗的质量。

2.秸秆收集部分秸秆收集部分的设计要保证秸秆的完好性和易于收集。

在收获机的后方设计一个大型的收集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秸秆送入该装置中。

该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容量和结构强度,以保证高效的秸秆收集。

3.传动部分传动部分应设计合理,能够保证高速和稳定的工作。

可以采用液压驱动系统,以满足高效、稳定和可控的需求。

4.结构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应简单实用,方便维护和操作。

关键部件的材质应具有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的特点,以确保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三、设计优势1.高效率:设计的收获机能够同时收割果穗和收集秸秆,提高了收获效率。

2.操作便捷:收获机的操作简单易行,普通农民也能够方便操作。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制的开题报告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制的开题报告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中高产优质的种类受到广大玉米种植户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的种植技术和收获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收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效率低下、收成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是玉米机械化收获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将会在实际种植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收获效率。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以自动完成收获、收垛等作业,大大节约了收获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提高收成质量。

该机器具有穗茎兼收功能,能够对玉米进行全面收割,避免了由于收割不彻底而造成的浪费。

3. 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是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一项重要进展,将有利于我国玉米种植领域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全新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自走、穗茎兼收等多重功能,能够提高玉米的收获效率和质量,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2. 内容(1)机器结构设计。

根据实际的收获情况,设计一个合理的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机器结构,包括各部件的形状、尺寸、材质等。

(2)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机器的实际需求,设计一个合理的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监测等功能。

(3)样机制作。

根据已有的理论和设计方案,制作一台样机进行试验和调试,包括机器的动态性能、穗茎兼收的效果、自驾控制等各项指标的测试。

三、研究方法1. 现场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实际的玉米收获情况和机器化收获的需求。

2. 理论研究。

通过对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

3. 样机制作。

根据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制作一台样机进行试验和调试。

4. 数据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机器的性能和穗茎兼收的效果,确定改进方案。

一种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下割台防缠草技术方案

一种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下割台防缠草技术方案

一种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下割台防缠草技术方案摘要:具有玉米收获、秸秆收储功能的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成为新的市场需求焦点,其中,下割台喂入口为锯齿状搅龙在玉米秸秆较长时会出现缠草的现象,针对下割台搅龙缠草问题,开发一种能够有效的实现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下割台防缠草技术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工作原理;防缠草引言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亿多亩,产量占粮食产量的30%左右。

而玉米秸秆产量,年约产生214.125x108t玉米秸秆,据调查,秸秆利用率(作饲草、秸秆还田和沤肥料等)约为30%~35%,大量秸秆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特别在贫困地区)或被丢弃,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近年来,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支持下,各种种植结构调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大气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等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内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发生结构性变化,用于生活燃料的比例大幅降低,用于饲料的需求明显提高,因此具有玉米收获、秸秆收储功能的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成为新的市场需求焦点。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功能介绍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以一次完成玉米果穗和茎秆的收获,适应农民传统收获玉米的习惯,玉米茎秆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发展畜牧和相关产业的要求,而且可以防止茎秆焚烧造成污染,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因而成为近几年来国内玉米收获机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收获玉米时,收获机沿着玉米行行走。

玉米秸秆被上割台拨禾链导入,相向旋转的摘穗辊下拉茎杆,果穗被摘下由输送槽送至升运器,经升运器抛落到剥皮装置,在星轮的压送下玉米果穗被剥皮辊剥下玉米苞叶,剥去苞叶的果穗被抛送轮抛入粮箱,当粮箱盛满后,按压扶手箱上的粮箱升降翘板开关,使粮箱在油缸作用下翻转卸粮;摘穗辊拉下的秸秆被下割台割刀切断,然后通过搅龙将秸秆送至喂入切碎装置,经抛送风机将切段茎秆通过抛送筒抛洒至草箱,草箱盛满后,按压扶手箱上的草箱升降翘板开关,使草箱在油缸作用下翻转卸草。

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试验示范探讨和启示

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试验示范探讨和启示

·18·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唐山市丰南区农作物种植面积80.7万亩,其中,玉米29万亩。

“十三五”以来,在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后,唐山市丰南区重点开展了玉米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玉米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玉米收获机械大面积推广应用,尤其是自走式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呈爆发式增长。

农机补贴购置数据显示,2019年丰南区只有7台,到2020年增长到43台。

老百姓俗称自走式茎穗兼收玉米机为“双收”,既收玉米果穗,又收玉米秸秆,粉碎后存储可作养殖业饲料,这或许就是茎穗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受热捧的根本原因。

然而,研究其在试验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重要。

一、茎穗兼收机型的优势茎穗兼收玉米机能够持续畅销市场,是因为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统一”。

1.经济效益。

传统玉米收获各环节都由人工完成,摘果、搬运、剥皮脱粒、秸秆收割清理以及下茬播种,都离不开劳动力,强度大、费时费力,作业成本高,部分农户还需要雇工完成。

实现机械化摘穗收获以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1小时可收获2-3亩,一次性完成剥皮、运输和茎秆处理环节。

但有个遗留问题,去掉苞叶的玉米果穗需要运输后再存储,玉米秸秆回收利用也需要单独处理。

茎穗兼收玉米完美解决了以上问题。

在完成摘穗收获后,可将玉米秸秆粉碎收集用作青储饲料,实现农民增收。

以丰南区为例,畜牧养殖业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良好,秸秆青储饲料需求量大,目前售价在180-220元/吨之间。

按每亩地收获1.5-2.5吨秸秆算,如果秸秆归机手所有,机手可抵消农户作业服务费,实现双赢。

机手售卖秸秆大约400-500元/亩左右,如果有条件可以将秸秆饲料储存,待行情好时出售获利更多。

2.社会效益。

自走式茎穗兼收玉米机最大优势是,有利于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实现玉米秸秆资源有效利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并带动运输业、饲草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生态效益。

秸秆实现饲料资源化有效利用后,减少了秸秆焚烧的烟尘污染或堆放霉变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杜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试验示范探讨和启示绝了火灾隐患,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畜牧业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化肥用量,优化农业施肥结构,实现农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科技成果——激振摘穗式玉米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

科技成果——激振摘穗式玉米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

科技成果——激振摘穗式玉米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成果简介针对现有的玉米摘穗装置在摘穗时摘辊与果穗持续接触,造成籽粒啃伤、啃落的问题,采用了多棱辊或椭圆辊正交配置的方法,开发了以激振摘穗式玉米穗茎联合收获为核心技术的4YZ-4Q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目前在农业机械学报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篇,有一种组合式玉米收获机摘穗辊(CN201610867173.2)、一种组合式玉米收获机摘穗辊(CN201610867173.2)发明专利两项。

技术特点一次作业完成玉米摘穗-剥皮-收集以及茎秆切断-输送-粉碎-抛撒等功能,提高玉米收获质量,降低作业过程的功率消耗,提高作业效率30%-60%,为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持。

创新性(1)激振摘穗技术。

以激振理论为指导,开发了能实现茎秆加持输送过程产生激振运动的摘穗装置,降低了玉米收获损伤和损失;(2)玉米不对行收获技术。

以茎秆分行-切断-夹持-输送-摘穗和茎秆处理为工艺,开发了不对行玉米收获技术,提高了玉米收获效率;(3)多功能集成化技术。

集成玉米摘穗、剥皮、收集和茎秆切断、输送、切碎、抛撒功能于一体,简化了作业工艺,降低了作业成本。

先进性果穗损失率≤2.5%,籽粒破碎率≤0.9,果穗含杂率≤1.3%,茎秆切碎长度下雨50mm,果穗剥净率≥85%,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标准要求;另自动对行传感器作业信息采集响应时间、地面仿行传感器作业信息采集响应时间均≤0.01s,控制器系统响应时间≤0.05s,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盈利性立辊式低损摘穗技术效率高、速度快,总损失率≤2.5%,每亩地产量按600kg计算,每亩地可减少18-30kg的玉米收获损失,即每亩地可节约投资18元,且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成熟度样机试验应用前景(1)企业经济效益:售价(含税)25.8万元,成本16.8万元,单台利润9万元,年产500台,年得利润可达4500万元;(2)农户经济效益:每天平均收获玉米80亩,收获期为15天,每亩120元(平均)的每台机器总收入可达14.4万元,除此之外,年收获茎秆收入为19.2万元;(3)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在装配调试环节可提供50余个工作岗位,若包括配套厂家、经销商工作岗位增加,则会达到100个左右。

4YQW-3穗茎兼收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

4YQW-3穗茎兼收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
h a e e p n p k s w i h o e e d rr a ig sak ;t e sa k r u n h o o t e g a sc t h rb h y h e — e d rr a ig s ie h l t e lw rh a e e p n tl s h tl s a e c ta d t rwn t r s a c e y t e f w e l e h l t p u t rh a e . ed ts ,i i r v d t a h c i e c n oms t h ea ie s n a d ft e c u t n a a s d y e c t e d r By f l e t t sp o e h tt e ma h n o f r o t e r lt t d r so h o nr a d h s p s e e i v a y
d i1 . 6  ̄.s. 7 — 122 1 . . 4 o :03 9 in1 3 3 4 . 1 0 9 s 6 01 0 0

没计与硼究
邸志峰 张华 王小瑜 李青龙 刘继元 郑继立 陈粤 晶 , , , , , ,
(. 1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2 0 0 :2山东 国丰机械有限公司 , 5 10 . 山东 兖州 22 0 ) 7 10 摘要 : 设计 了4 Q 3型穗茎兼收 玉米联 合收 获机 , Y W一 该机 由上下两层割 台组成 , 上层收 获果穗 , 下层收获秸秆 ; 秸秆被 盘刀式切碎机切碎抛向集草车。通过田间试验和检测 , 证明符合 国家相 关标准规定 , 并通过 了成果鉴定 。 关键词 : 稳茎兼收 ; 玉米 ; 收获机
秆 产量 巨大 , 良好 的青黄贮 饲料 资源 之一 。随着 是 我 国农 业结 构 的调 整 和畜 牧业 的发 展 ,穗 茎兼 收 玉 米联 合 收获 机成 为近 期 国 内发展 的热 点 。穗茎 兼 收玉 米联 合 收获 机不 仅 可 以解 决 玉米 茎 秆 回收 利 用 、 展 畜牧 业 的要 求 , 发 而且 可 以防止 茎 秆焚烧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和秸秆收集装置的设计

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和秸秆收集装置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型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果穗及茎秆收集装置的设计学院: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摘要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玉米果穗和茎秆的收获,本文对其输送装置进行了分析研究,输送装置分为果穗升运器和茎秆升运器,为了节省空间,两装置均采用下刮式刮板升运器,其作用分别是把由摘穗辊摘落的果穗和由辊刀切碎的秸秆向后输送到溜槽中。

升运器主要由升运器体,主、被动链轮,链条,刮板等组成。

工作时,由中间轴传递来的动力,通过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使刮板输送链作输送运动。

两升运器上下配置,果穗升运器配置在两对摘穗辊中间,秸秆升运器配置在两对立式辊刀中间。

通过对果穗和秸秆升运器的设计,理论校核,在理论上其结果表明,完全适合农村普通玉米收获过程中的收集。

该文还介绍了在对该玉米收集装置设计研究过程中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穗茎兼收,收集装置,刮板升运器,下刮式- - IAbstract 英文摘要AbstractCombine harvester for corn and stalk can complete the corn stalk and ear of corn harvest onc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which include ear and stalk elevator.To save space, both the two devices use the drag-flight of down scraping and the respective role is to transmit the corn ear and stalk which picked down by the roll and knives to the chute in the back. This elevator is made up of the main-body, initiative and passive sprocket, chain, scraper and other components.When work, the power transferred by the middle of the shaft make the scraper transferred chain do the transportation campaign through the initiative and passive sprocket.The two elevators are top to bottom configuration, hereinto ear elevator configured in the middle of two pairs of rollers and the stalk elevator configured in the middle of two groups of knives. Through the design and theory verification, in theory, thei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ces are total suit to maize harvest for the rural ordinary in the course of the collection.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some new understand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and design of the collection devices.Key words: corn and stalk harvesting, collection devices, drag-flight elevator, down scrapingII目录摘要 (I)ABSTRACT(英文摘要) (Ⅱ)目录 (Ⅲ)第一章引言 (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及趋势 (2)1.2.1国内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状况 (2)1.2.2国外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现状及趋势 (3)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1.4课题的创新设计 (5)第二章总体方案的设计 (7)2.1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2.2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8)2.2.1果穗升运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2.2.2茎秆升运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9)1.4刮板升运器的特点 (10)第三章升运器的结构分析及计算 (11)3.1果穗升运器的参数选择 (11)3.1.1 刮板参数 (11)3.1.2 果穗升运器的生产率和功率消耗 (11)3.1.3 链轮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2)3.1.4 果穗升运槽箱的构造 (16)3.2 茎秆升运器的参数选择 (17)3.2.1刮板参数 (17)3.2.2 茎秆升运器的生产率和功率消耗 (18)3.2.3 链轮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9)- III -3.2.4茎秆升运槽箱的构造 (21)第四章升运器主要部件的校核计算 (23)4.1轴的设计与校核 (23)4.2 轴承的设计校核 (27)4.3键的强度校核 (28)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及声明 (32)- IV -第一章引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优质饲料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秸秆还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割台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割台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割台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立辊式割台是本课题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核心部件,本文对立式割台的主要部件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立式割台主要结构参数选择的依据,并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验证。

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台对玉米摘穗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玉米收获机研究设计提供依据。

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立辊式割台的主要零部件的参数和结构进行了设计。

依据玉米植株折断临界角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分禾器的主要参数,提高了分禾器的分禾、扶禾能力;采用往复式切割器提高了行距的适应性;对夹持输送链进行了速度、性能分析,并提出现有装置的不足和设想;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与立式茎杆切碎装置相配置的立式摘穗辊主要参数的选择依据及应用范围。

在玉米收获季节,将该装置应用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上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立式割台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任务书要求,具有优良的作业性能,对不同行距的玉米收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对玉米摘穗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摘穗时所需的扭矩,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影响扭矩的显著性因素,并确定了摘穗的最佳转速,以保证收获机的最佳摘穗质量,丰富了玉米收获机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