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

峰值平均功率
由于OFDM信号在时域上为N个正交子载波信号的叠加,当这N个信号恰好都以峰值出现并将相加时,OFDM信号 也产生最大峰值,该峰值功率是平均功率的N倍。这样,为了不失真地传输这些高峰均值比的OFDM信号,对发送 端和接收端的功率放大器和A/D变换器的线性度要求较高,且发送效率较低。解决方法一般有下述三种途径:
同步技术
与其它数字通信系统一样,OFDM系统需要可靠的同步技术,包括定时同步、频率同步和相位同步,其中频率 同步对系统的影响最大。移动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无线信号的频率偏移,这会使OFDM系统 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使子信道间的信号相互干扰,因此频率同步是OFDM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
应用
数字声广播工程
欧洲的数字声广播工程(DAB)-DABEUREKA147计划已成功的使用了OFDM技术。为了克服多个基站可能产生 的重声现象,人们在OFDM的信号前增加了一定的保护时隙,有效的解决了基站间的同频干扰,实现了单频广播, 大大减少了整个广播占用的频带宽度。
HFC
HFC(Hybrid Fiber Cable)是一种光纤/同轴混合。近来,OFDM被应用到有线电视中,在干线上采用光纤传 输,而用户分配络仍然使用同轴电缆。这种光电混合传输方式,提高了图像质量,并且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扩 大了有线电视的使用范围。
⑴可有效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
⑵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
⑶各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可通过离散傅利叶反变换IDFT和离散傅利叶变换DFT实现;
⑷OFDM较易与其它多种接入方式结合,构成MC-CDMA和OFDM-TDMA等。
发展
OFDM的概念于20世纪50—60年底提出,1970年OFDM的专利被发表,其基本思想通过采用允许子信道频谱重 叠,但相互间又不影响的频分复用(FDM)方法来并行传送数据。OFDM早期的应用有AN/GSC_10高频可变速率数传 调制解调器等。早期的OFDM系统中,发信机和相关接收机所需的副载波阵列是由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系统复 杂且昂贵。1972年Weinstein和Ebert提出了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OFDM系统中的全部调制和调解功能的建议, 简化了振荡器阵列以及相关接收机本地载波之间严格同步的问题,为实现OFDM的全数字化方案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OFDM技术和CE-OFDM技术的研究

OFDM技术和CE-OFDM技术的研究

OFDM技术和CE-OFDM技术的研究OFDM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用于增强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将宽带信号划分为多个窄带子载波,并在不同信道上发送,每个子载波都具备很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

OFD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WLAN、WiMax和LTE 等。

CE-OFDM技术(相消干扰抑制OFDM技术)是一种对传统OFDM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其主要目的是抑制OFDM系统中由多径传播引起的干扰,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CE-OFDM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关键技术:相消和预编码。

相消是指利用多径信道的相位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补偿。

在传统OFDM系统中,多径传播会导致接收信号的多个子载波相位不同,相消技术可以将这些相位差补偿,从而减少干扰。

预编码是指在发送端引入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接收端的干扰。

预编码技术可以通过编码矩阵的选择和设置,使得接收端的干扰幅度最小化。

CE-OFDM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相消技术。

相消技术是CE-OFDM技术的核心,相消算法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是关键步骤。

研究者可以通过优化相消算法,提高干扰抑制效果,例如利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来估计相位差,并进行补偿。

研究预编码技术。

预编码技术在CE-OFDM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编码矩阵,优化传输效果。

可以利用最大化瞬时信噪比准则来设计编码矩阵,提高系统容量和可靠性。

研究子载波分配算法。

子载波分配是CE-OFDM系统中的关键问题,研究者可以通过合理的子载波分配,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和容量。

可以采用传统的贪心算法、遗传算法等进行子载波分配。

性能评估和优化。

CE-OFDM技术的研究不仅仅涉及到算法的设计和实现,还需要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评估CE-OFDM系统的误码率、传输速率等性能指标,并进行优化改进。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信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数字通信技术。

在国内外广泛用于电视、卫星通信、无线电信等领域。

本文将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为主题,阐述其原理、特点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原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利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在频域上划分出多个正交信道,并可将多个数据流分别调制到不同的正交子载波频段上,从而实现多用户数据的同时传输。

具体而言,普通的频分复用将信号分成不同的频段,每个频段中只能传输一条数据流。

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则在频域上将信号分成多个正交子载波频段,不同的数据流被传输到不同的子载波中。

在接收端,使用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将信号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以实现多用户数据的同时接收。

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效率: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利用频谱资源,将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从而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可以说,其传输效率是目前通信技术中比较高的。

2、抗多径衰落能力强:由于其多个正交子载波频段之间没有耦合,因此在传输时不会相互干扰,同时其在复杂的多径环境下的抗衰落能力也比较强。

3、灵活性强:由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因此可用于传输语音、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且其传输方式灵活,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分配。

4、控制复杂度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实现不复杂,计算复杂度低,相比其他通信技术更易于实现。

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高效率、抗干扰、灵活性和实现容易等优点,成为目前通信领域中主流的数字调制技术,其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卫星通信领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卫星通信中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多项业务的保障,提升通信效率,从而满足客户多种需求,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卫星通信技术之一。

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摘要频分复用(FDM)是通信系统中信号多路复用方式中的一种,本质上是依据频率来分隔信道的。

频分复用技术在当今通信领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根据性质和特点的不同频分复用还可以被细分为传统的频分复用(FD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频分复用基本原理,系统实现以及其应用特点;第二部分介绍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及DFT的实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在实际应用中当载波频率接近时,频谱会发生重叠,传统的频分复用解调效果容易出现失真,正交频分复用由于其载波的正交性特点,在频谱发生重叠时可以保证解调效果;最后通过MATLAB程序中的SIMULINK仿真图来表现正交频分复用的优越之处。

关键词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MA TLAB仿真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researchAbstract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is a kind of signal multiplexing mod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s divided by frequency channel essentially.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is very widely used in today'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FDM)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part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its realization of DFT are introduced in the second part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an guarantee the demodulation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hen the carrier frequency is close to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pectrum overlap happens ,which is introduced in the third part .Finally by SIMULINK of MA TLAB simulation diagram to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Keywords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A TLAB simulation淮北师范大学2015届学士毕业论文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目录1.引言 (1)2频分复用基本原理及实现 (2)2.1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2)2.2 频分复用系统应用及其特点 (2)3正交频分复用基本原理及实现 (4)3.1正交频分复用原理 (4)3.2 DFT的实现 (6)3.3 正交频分复用的优缺点 (8)4频分复用原理的应用 (9)4.1系统仿真主要模块的介绍 (9)4.2频分复用系统仿真的实际应用分析 (9)4.3 仿真结果分析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淮北师范大学2015届学士毕业论文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1.引言在通信系统中,一般情况下用来传输信号的物理信道的传输能力是比一路传输信号的需求要大的很多,这时候就可以让多路信号共同来利用该物理信道。

基于AD9361的OFDM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基于AD9361的OFDM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基于AD9361的OFDM无线通信技术研究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AD9361是一款集成了RF收发功能的高性能软件定义无线电(SDR)芯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AD9361芯片的OFDM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首先,AD9361芯片具有广泛的频率范围和灵活的调制方式,可以适应多种无线通信标准。

同时,它还支持多天线技术,实现了空分复用和空分多址等高效的信号传输方式。

这使得AD9361芯片成为OFDM技术的理想选择。

其次,本研究将重点关注OFDM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OFDM技术具有抗多径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优势,能够有效抵御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和衰落。

通过分割高速数据流为多个低速子载波,OFDM技术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

此外,OFDM技术还具有较低的功率谱密度和频谱利用率,可以更好地满足无线通信系统对频谱资源的需求。

基于AD9361芯片的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与优化。

通过调整子载波数量、子载波间距和循环前缀长度等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同时,还需要优化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OFDM技术结合多天线技术可以实现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通过使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在相同频率带宽下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综上所述,基于AD9361的OFDM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利用AD9361芯片的优势,结合OFDM技术的特点,可以设计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系统。

未来,基于AD9361芯片的OFDM技术将在5G和物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及分析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及分析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及分析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在OFDM系统中,信号被分为多个独立的子载波,并且每个子载波之间正交。

这种正交的特性使得OFDM系统具有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干扰的能力。

本文将基于MATLAB对OFDM系统进行仿真及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OFDM系统的参数。

假设我们使用256个子载波,其中包括8个导频符号用于信道估计,每个OFDM符号的时域长度为128个采样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生成调制信号。

假设我们使用16QAM调制方式,每个子载波可以传输4个比特。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randi函数生成随机的比特序列,然后将比特序列映射为16QAM符号。

生成的符号序列可以通过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将其转换为时域信号。

OFDM系统的发射端包括窗函数、导频符号插入、IFFT和并行到串行转换等模块。

窗函数用于增加OFDM符号之间的过渡带,导频符号用于信道估计和符号同步。

通过将符号序列与导频图案插入到OFDM符号序列中,然后进行IFFT变换,再进行并行到串行转换即可得到OFDM信号的时域波形。

接下来,我们需要模拟OFDM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和接收。

假设信道是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

在接收端,OFDM信号的时域波形通过串行到并行转换,然后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变换得到频域信号。

通过在频域上对导频符号和OFDM信号进行正交插值,可以进行信道估计和等化。

最后将频域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接收后的比特序列。

通过比较发送前和接收后的比特序列,我们可以计算比特误码率(BER)来评估OFDM系统的性能。

比特误码率是接收到错误比特的比特数与总传输比特数之比。

通过改变信噪比(SNR)值,我们可以评估OFDM系统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性能。

TD-LTE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研究

TD-LTE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研究
I 由
输 数 转 l换
基 ②
调 制 —

1 ( D I 并 带 — O NhomakorabeaF D




并 l步信号
模 数 — R F / T X
T X /
I F F T 波 : 由 映 ● 变换 : 变
中,为了有效地检 测信 号 ,需要 获 取信道信息 ,相干检测 是其 主要技
就 是说 , 串并 变换 可 实现 将 一 路 高速 数 据 转换 成 多 路
低速 数据 的 目的 。
解 频 域 信号 ,使 子 载波 的幅 度 和相 位 被 采 集 出 来并 转
换 回 数 字信 号 。事 实 上 ,图 1 中采 用 的I F F T( I n v e r s e
(3)基 带 调 制 : 指 对 发 送 信 号 的 数 字 调 制 ,
术 。在相干检测 中 ,发送端发送预
变 l l




发送 链路
先约定 的已知序列 ,接收端 通过对
⑧ 并 基 码 富 _ 转 带 解 . | 解 交 调 换


⑦ 除. _相 卜 . | _ | _ . F F T 去 : 变 换 ● 导 检 _ 卜 ・ I _ . | _ 频 . 测 换
已知序列 的检测获取信道信 息 ,这
频 同 、

} 时 步 嚣 摹
些已知序 列就是 导频码 ,因此只有
插入导频码 ,才能 有效地 区分不同 传输信道 。在 T D— L T E 系统 中 ,一
图1 OF DM系统 收发 机原 理框 图
旦基站和终端 同步 ,所 有物理层 工

OFDM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

OFDM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

OFDM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系统是一种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主要技术之一、它采用频域上的正交载波分割信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

本文将探讨OFDM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并介绍其关键组成部分和性能优势。

首先,调制器将数据流分割成多个较低速率、正交的子载波,并对每个子载波进行调制。

这些调制子载波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例如使用相位移键控(PSK)、正交振幅调制(QAM)或者混合调制方式,来传输不同的数据。

OFDM调制使用正交载波的特性,避免了多径干扰,提高了频谱效率。

其次,OFDM信号通过信道传输。

由于信道引起的时、频衰落效应,传输信号可能会衰减、延迟和失真,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对于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信道估计可以通过引入训练序列,在接收端对信道进行估计,然后进行频域上的均衡处理。

最后,接收机使用解调器来从接收的信号中解调和还原原始数据。

解调器通过提取每个子载波的调制信号,并应用相应的反调制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调。

该过程包括载波同步、时间同步、频率补偿和解码等步骤。

解调器还需要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处理来纠正信道引起的失真。

1.子载波数量:子载波数量决定了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性能。

子载波数量的选择应该平衡频谱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2.调制方式:OFDM系统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如PSK、QAM或混合调制等。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应该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3.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选择合适的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对于降低信道引起的失真至关重要。

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小二乘(LS)估计、线性补偿和时间域均衡等。

4.自适应调制和编码:OFDM系统可以应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根据信道条件和需求动态地选择最佳调制和编码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1.频谱效率高:OFDM系统可以将高速数据流划分为多个低速子载波,有效地利用了频谱资源,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2.抗多径干扰性能好:由于子载波之间正交,OFDM系统对多径干扰的抗干扰性能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性能研究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二零一五年五月摘要由于OFDM技术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该技术在移动通信上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本论文主要研究OFDM系统的应用,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简要阐述OFDM在无线移动技术中的发展前景。

在介绍OFDM原理的同时,比较FDM与OFDM的异同点,认识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对OFDM的意义,简述OFDM 的优势和缺点,了解OFDM的关键技术,研究OFDM频域和时域的波形图,利用加窗技术来提高OFDM的功率谱密度。

关键字:正交频分复用;码间干扰;循环前缀;高斯白噪声AbstractBecause of OFDM technology emerged about forty years,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OFDM system,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FDM technology, besides, the thesis also describ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wireless mobile technology. While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of OFDM,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FDM and OFDM, understa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interval and cyclic prefix in OFDM,I describ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FDM briefly, and know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OFDM,studied the domain waveform figure OFDM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by using the window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OFDM.Keywords:OFDM; ISI; CP; WGN目录摘要 ............................................................................................................................... I V Abstract ................................................................................................................................ III 第1章绪论 . (1)1.1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本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1.3本文的主要内容 (1)第2章OFDM系统的基本介绍 (2)2.1 OFDM的基本原理 (3)2.1.1 OFDM的产生和发展 (3)2.1.2 IDFT/DFT的实现 (3)2.1.3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4)2.2 OFDM系统的优缺点 (4)2.3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4)第3章OFDM系统载波实现过程及仿真介绍 (5)3.1 OFDM子载波调制过程 (5)3.2 OFDM符号的形成和加窗技术 (7)3.3 OFDM系统的仿真星座图的形成 (8)第4章仿真结果及分析 (8)4.1 OFDM系统有无频偏的性能比较 (8)4.2循环前缀在多径信道的OFDM性能比较 (9)4.3 OFDM系统的仿真波形图分析 (9)4.4仿真结果分析 (13)第5章总结 (14)致谢 (14)参考文献 (14)附录1 程序 (15)第1章绪论1.1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移动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不仅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而且集中了网络接收发送和计算机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

现在大多数的移动通信从模拟通信到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通信正朝着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1]。

而在将来移动通信的方向则是完成5W,即能在任何时间、任何方位、任何人向任何人或移动配置供应迅速可靠的通信[2]。

由于人们对信息量的需要越来越大,无线移动通信随即来到了一个迅速发展时代。

二十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无线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结合使用,国内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更为明显,使世界网络资源发展更加快速。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就是移动通信中的关键的转变之一。

1.2本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OFDM属于是多载波传输系统,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Weinstein和Ebert 等人把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和快速傅里叶变换从而提出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5]。

个基点,当带宽的接收天线[8]。

1.3本文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介绍OFDM系统及其MATLAB仿真。

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的方向、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主旨说明OFDM的发展历程,对OFDM的发展前景做一个简要阐述。

论文第二章主要介绍论文中研究OFDM系统的原理、优缺点和关键技术;并对OFDM的循环前缀和保护间隔作大体概述论文第三章说明OFDM系统的子载波调制实现过程,加窗技术对OFDM技术功率谱密度的影响,并对形成星座图的过程进行简述。

论文第四章是分析OFDM经过MATLAB仿真结果,并对波形图作对比分析,得出仿真结果。

论文第五章结束章节是整体论文的总结,最后分别是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这就是本篇论文的大体结构。

第2章OFDM系统的基本介绍OFDM技术,与FDM原理相似,OFDM通过串行并行变换的高速数据流,分配到几个频率子信道[11]。

OFDM和FDM的主要区别是:一是在传统的广播系统,每个无线电台在不同的频率发送信号,以确保FDM分隔每个网站的有效使用,每个站点不同位或同步广播系统;当使用OFDM通信技术的时候,每一个单一的复用数据流被组合成多个无线站台的信息信号,而且多个子载波也组成了该数据,然后在OFDM系统中进行传输,在所有子载波的OFDM信号在时间和频率同步,所以不允许有子载波之间互相存在干扰。

图2-1 FDM与OFDM调制技术的比较2.1 OFDM 的基本原理2.1.1 OFDM 的产生和发展OFDM 的提出已经接近四十年的时间,只是由于模拟滤波器实现起来的系统复杂度较高等各种原因,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起来;直到70到90年代,被逐渐利用DFT 来实现多载波的影响,才为此OFDM 系统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在此期间,L.J.Cimini 也分析OFDM 系统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案[12]。

自那以后,OFDM 的移动通信才得到迅速发展。

图2-2 OFDM 收发机框原理框图2.1.2 IDFT/DFT 的实现DFT 的时域和频域是紧密结合的,不同的环境选择的的傅立叶变换形式是不同的。

DFT 为一个常规变换方法,其中对时域和频域上的信号进行采样。

对于N 较大的系统,OFDM 可以用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 )来完成[15]。

对信号)(t s 以N T 进行抽样,令N kT t =)1,,1,0(-⋅⋅⋅=N k ,得到:()⎪⎭⎫ ⎝⎛==∑-=N ik j d N kT s s N i i k π2ex p 10(2-1)看出k s 等效对i d 进行IDFT 运算。

在接收端,为了数据符号i d ,可以对k s 进行IDFT的逆变换,得到:2.1.3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正是由于这种低符号率使得OFDM系统可以抵抗码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另外,通过附加保护间隔,在每一个符号的开始时,可以进一步抵制ISI,也可以减少接收定时偏移误差[17]。

这种保护间隔的复制周期,增加符号长度,在每个子载波的周期,周期信号的符号是数据符号的整数倍,即在OFDM符号后的时间复制到OFDM符号的前部,形成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

因此,复制的符号和符号的一端添加到了起点,为了增加时间的符号长度,图2-3显示保护区间。

图2-3OFDM加入保护间隔2.2 OFDM系统的优缺点近年来,OFDM技术实际应用,而且倍受人们的期待,在于OFDM技术的各个优点:(1)把数据的高速率通过所述串并转换,使得在各个子载波的数据码元的持续时间长度的相对增加,从而有效地降低引起的ISI的无线信道扩散时间,从而降低了复杂度,有时仅仅是插入循环前缀,就可以消除ISI的不利影响。

2.3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OFDM系统关键技术有以下三个:(1)时域和频域同步OFDM 系统对定时和频率偏移敏感,在FDMA ,TDMA 和CDMA 多址连接的时候,时域和频率同步尤为重要,同步分为捕获和跟踪分为两个过程。

根据每个移动终端发送信息到基站在时域进行子载波提取并发送回移动终端,基站同步,使移动终端的频率域和同步信息。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同步将在同一时间被分成时域同步和频域同步,也可以两者同时一起同步。

第3章 OFDM 系统载波实现过程及仿真介绍数据传输是串行数据流被连续地发送的码元,每个数据符号能够占用到可用的整个频谱的带宽。

然而,并行数据系统的时候,许多符号数被同时发送,从而减少那些发生在系统中串行问题[20]。

由于自适应调制,各子载波的调制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比特数也可以改变,所以串行并行转换需要分配给每个子数据段不一样的长度载体,然而在接收端的过程则是截然相反。

3.1 OFDM 子载波调制过程当在一个OFDM 无线多径信道的传输,可能会导致相当大的衰减,通过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误码。

在零的信道频率响应导致上传送受损的相邻子载波的信息,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位错误在每个符号。

与连续错误一长串发生的情况相比,多数前向纠错将在错误的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工作。

因此,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大多数系统使用的数据扰频和转换工作作为字符串的一部分,这不仅可以恢复数据位的原始序列,同时还分散了一系列由于信道衰落随时间由于使近似均匀分布的比特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