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大学语文》入学测试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复习指导.doc

《大学语文》复习指导.doc

《大学语文》复习指导本课程为省电大省开课考试科目,学生应掌握教材规定的必读课文内容,了解并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名家名篇和现当代文学中的个别文章的内容应重点掌握。

一、考试要点:1.应了解屮国传统文化屮的常识性知识,如“四书”“五经”;掌握所学的名家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常识性知识;如李白的“诗仙”之称;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2.熟悉所学课文内容,并能背诵名篇名句以及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及其含义。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形影相吊”等。

3.熟悉并能解释常用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能解释古汉语句中的字词,能区别一词多义的现象以及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常用文言虚词如:而,之,焉,于,则,也等。

4.熟悉古代散文和古代诗词的内容,能掌握古今差别较人的词的读音和词义,并能用通顺贴切的语言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5.掌握所学文章的艺术特色,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6.理解所学课文所附的复习思考题,掌握复习思考题的正确解答。

7.重点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Z于国也》、《陈情表》、《答李翊书》、《郑伯克段于鄢》、《故都的秋》、《始得西山宴游记》《张中丞传后叙》、《故都的秋》、《背影》、《氓》、《行路难》、《登高》、《水调歌头》、《一句话》、《天净沙*秋思》等。

二、试卷题型及所占分值:试卷共分五大题型:填空(12%);解释句中的字词(10%);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20%);简答(18%);作文(40%)。

三、复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又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_____ 体的历史著作。

2、南宋的朱熹将《____ 》一书与《论语》和《礼记》中的《人学》、《中3、庸》合在一起,称为《______ 》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他们为“____________ ”。

4、《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 编年体历史著作。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大学语文》网上形考(第一至第五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大学语文》网上形考(第一至第五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大学语文》网上形考(第一至第五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5小题,共50分) 1.《史记》 [答案]《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2.《左传》 [答案]《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第崐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它真实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崐事和文化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历史文献。

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崐本等。

3.艾青 [答案]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现代大诗人,早年赴法学崐画,后攻诗歌。

1932 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

艾青先后出崐版 20 多部诗集,主要作品有《北方》、《黎明的通知》、《火把》、《归来的歌》崐等等。

艾青堪为时代的鼓手,他的诗内涵丰富,紧密配合现实斗争,传出历史的呼崐唤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时代的敏感性、思想的深刻性。

在艺术上追求深沉审美意象,崐语言清新,富于音韵美,对新诗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4.《牛棚杂记》 [答案]《牛棚杂记》:作者季羡林,是一部亲历的“文革”及时,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怒向苍天的血泪哭号,堪称历史的写真。

告诫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以历史为鉴,多“文革”灾祸做出理想判断和深刻反思。

惟其如此,中国日后才有希望杜绝这一类的人间瘟疫。

5.茨威格 [答案]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大多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畸形道德与冒险生活,主人公都有非凡的个性与奇特的遭遇。

另外,他更以别具一格的传记作品轰动于世,文笔洒潇,极富感情色彩。

主要作品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巴尔扎克传》等。

二、翻译(本题50分)(下面二题选一个) 6.孙武孙子武者,齐人也。

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电大入学测试《大学语文》辅导材料(1)

电大入学测试《大学语文》辅导材料(1)

电大入学测试《大学语文》辅导材料(1)厦门电大开放教育入学测试《大学语文》辅导材料一、孟克的《乡间寡妇》(一)原文梁惠旺说:?很少有人献身于自己的国家。

如果河内很凶猛,那就把河内的人搬到河内以东,把小米搬到河内。

河东也是如此。

遵守邻国的政策无异于少数人的意图。

如果邻国的人不减少,寡妇的人不多,为什么??孟子回答说:?王很好斗。

请用战争来比喻。

当鼓装满时,武器就接通了。

放弃盔甲,拖拽部队,或者100步后停下,或者50步后停下。

如果你嘲笑一百步加五十步呢??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任何谷物都不能在不违反农业季节的情况下食用。

如果你不数数鱼,你就不能吃。

当斧头进入山林时,木头再好不过了。

谷物、鱼和乌龟不能吃得更好,木材也不能用得更好。

这是为了让人民生死不渝。

起死回生没有遗憾。

国王之路的开始也是开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吃人类的食物,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一个人死了,他说,“如果不是我,那就是年龄。

”刺杀和杀害有什么区别?他们说,“不是我,而是士兵。

”国王是无辜的,世界上的人民是非常严肃的。

?(二)译文梁惠王说,“我尽了最大努力治理梁国。

河内发生饥荒时,我把那里的人搬到河东,把粮食从河东运到河内。

河东发生饥荒时也是如此。

我调查过邻国的政治事务,没有人能像我这样献身。

然而,邻国的人民并没有减少,我的人民也没有减少。

”ot增加。

原因是什么?"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旺说:“没有。

电大入学测试大学语文 答案

电大入学测试大学语文 答案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是我国新文学第一代的开拓者,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

4、立意立意是中国画术语。

指画家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而获得丰富的主题思想。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立意占有极重的分量。

一件作品能不能成为传世佳作,往往就决定在立意上。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此句中“而”的意思是(C)A.而且B.你们C.你们的D.你2、“苍然暮色,自远而止,止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此句中的“犹”应解释为:(A )A.仍旧B.如同C.犹豫D.如何3、“天街小雨润如酥……”此句唐诗的作者是(D)A.李白B.杜甫C.杜枚D韩愈4、“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此句中“堰”的作用为(B)A.排水B.拦水C.蓄水D.渗水5、“不当贪墨以速官谤”中的“速”应解释为(C )A.速度B.快速C.招致D.招来6、王蒙是(A )A.中国当代作家B.中国当代艺术家C.中国当代戏剧家D.中国当代诗人7、“吾诸儿碌碌”中的“碌碌”的意思是(A )A.平庸B.无能C.忙碌D.辛苦8、“三年前,美国肯德基公司在全球连创8000余家连锁店之威,挟北京战役大捷之勇,欣然振翅南下”此句中用的修辞方式为(B )A.借代B.比拟C.明喻D.暗喻9、“必躬造左公第”中的“造”应解释为(D )A.造次B.到C.造作D.前往10、“史噤不敢发声”中的“噤”的意思是(A )A.不做声B.哆嗦C.寒冷D.闭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哀郢》的写作特色。

开放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及模拟试题

开放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及模拟试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指导一.命题与复习的主要依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部分命题的书面材料依据是《大学语文》(第二版)(张继缅、王习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张继缅、王习耕、严硕勤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分配大学语文为开放本科文科方向公共类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

考试题型主要分五种:一为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二为词语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主要考察词的解释,一般不涉及作家作品的考核。

三为简答题,二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四为论述题,一小题,共35分,要求结合作家、作品适当展开论述。

五为作文题,50分。

三.复习重点提示课程复习主要参照《大学语文》(第二版)(张继缅、王习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张继缅、王习耕、严硕勤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二书,重点应把握以下内容:填空题部分:《史记》、屈原、苏轼、《哈姆雷特》、《忆傅雷》、《诗经》、《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袁枚、《蛮子大妈》、冰心、舒婷词语解释部分:弑君、不世之荣业、形影相吊、若丧考妣、要津、亭午夜分、讥诮、且斩爱姬、丰仪、请君入瓮、谋面、净土、晋侯饮赵盾酒京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微行、亡羊补牢、君能补过、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旦早视之、乃奋力臂膀以指拨眦简答题部分:以《孙武》为例,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试简要分析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

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简析《忆刘半农》一文的写作特点。

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简述《大围巾》的主题思想。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论述题部分:以《孙武》为例,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试析欧阳修的《朋党论》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国开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振耳欲聋C. 义愤填膺D. 揠苗助长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B. 他做事总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C. 他做事总是一成不变,从不马虎。

D.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马虎。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楚辞》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汉书》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C.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射、御。

D.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8. 下列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政”。

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提要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提要一、考试命题内容范围及题型大学语文考试用书为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大学语文》。

除教材外,还应重点参考《大学语文学习指导》(第一版)的“单元综合练习”。

认真复习,加强练习。

二、试卷题型与比分大学语文为公共类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

1、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2、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3、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4、简答题(共计10分):5、鉴赏分析题(20分):6、作文(50分)三、复习内容要点提示1、填空和选择题请按各篇课文后的注释和指导书中的词语辨析复习。

2、古文翻译重点是在《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中出现的古文材料。

3、简答与分析部分,要求着重掌握不同类型文章各自特点。

4、作文部分,要求重点掌握议论和说明两种文体的写作。

具体参见模拟题2005、12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3月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16分):1、现代作家梁实秋在创作上以_______(散文/诗歌)著称,出版有________、《秋室杂文》等多部散文集。

2、泰戈尔,(国名)诗人。

著有《新月集》、《园丁集》、《集》等。

3、《》,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4、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作家。

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诗是诗人第二次离开英国剑桥(又称康桥)大学时所作的《》。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著述有《》。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疏房床笫几席。

”“几”应解释为:A、几乎B、询问数目C、茶几D、几许2、“然寒凉渐杀”中的“杀”应解释为:A、杀害B、谋杀C、严重D、消减3、“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此句中“且”的意思是:A、而且B、况且C、暂且D、将要4、“苍然暮色,自远而止,止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电大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电大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电大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涣然冰释B. 罄竹难书C. 黄梁一梦D. 戛然而止答案:B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C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C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

A. 《狂人日记》B. 《呐喊》C. 《边城》D. 《朝花夕拾》答案:C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

A. 李白的《将进酒》B. 杜甫的《春望》C. 孟浩然的《春晓》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答案:C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形容哪个季节的景色?()A. 春B. 夏C. 秋D. 冬答案:C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浣溪沙》答案:A8.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

A. 李清照的《如梦令》B.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C.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D. 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答案:D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安石B. 苏轼C. 杜甫D. 李白答案:C1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

A.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B. 李白的《把酒问月》C. 王维的《送别》D.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无题》。

答案:李商隐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鹊桥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入学水平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指导一、教材使用本次入学水平考试使用的教材是:《大学语文》(主编:张继缅、王习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

二、基本要求通过复习,要求掌握中外语言文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线索、基本知识、重要的名词术语;能够掌握一般知名度较高的作家概况,并能知晓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根据各种文体的具体要求进行议论文、记叙文写作。

三、考试题型词语辨析(40%);作文(60%)。

具体参见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入学水平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四、重要内容例举(一)词语辨析1.“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中的“不君”、“厚敛”、“以”各怎样解释?提示: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加重赋税。

以,连词,当译作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中的“而”,怎么解释?提示: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

”中的“宰夫”、“过朝”的解释。

提示:宰夫,厨子。

过朝,经过朝廷。

4.“善莫大焉”的意思?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5.“晋侯饮(yìn)赵盾酒”中的“饮”的解释。

提示:晋灵公赐赵盾酒喝。

饮:给酒喝。

意动用法。

6.“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提示:且,连词,一边……一边。

7.“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8.“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9.“淹留以观之”中的“淹留”的解释。

提示:淹留,长久停留。

10.“襄王流揜(yǎn)于城阳”中的“流”、“揜”的解释。

提示:流,流亡。

揜,困窘。

“流揜”在这里是藏匿的意思。

11.“岂特百里哉?”中的“岂特”的解释。

提示:岂特,是岂但,岂止的意思。

12.“黄雀因是以”中的“因是以”的解释。

提示:因是以,同“犹此矣”,可解释为“也是这样”。

1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中的“以”的解释。

提示:以:动词,以为。

1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中的“东行”、“东面”的解释。

提示:东行,向东行。

东面:脸朝着东方。

面:面对着,这里作动词用15.“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的“见”、“大方之家”的意思?提示:见,表被动。

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大方:大道。

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中的“拘于虚”、“笃于时”的解释。

提示:拘于虚,受到狭小地域的局限;笃于时,受到时令的限制。

17:“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中“然”的意思?提示:然:如此,这样。

18.“人卒九洲”中的“萃”的解释。

提示:卒:萃,聚集。

19.“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中的“而”的解释。

提示:而:你们的。

20.“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此句中“约束”的解释。

提示:约束,纪律。

21.“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此句中“且”的解释。

提示:且,将要。

22.“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此句中“徒”的解释。

提示:徒,仅仅。

23.“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此句中“卒”的解释。

提示:卒,最终24.“鼓之右”的意思。

提示:击鼓传令使向右看。

25.“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中的“凡愚”、“为……所见”的解释。

提示:凡愚,作动词用。

“为……所见”表被动虚词。

26.“故以四时归乡里”中的“以”的解释。

提示:以,于。

27.“此其志也”中的“其”的解释。

提示:其,活用,指说话的人自己。

28.“露布天下”中的“露布”的解释。

提示:露布,布告(古代公务文书的一种),这里用作动词,宣告(天下人)。

29.“没世然后矣,不忍谋赵之徒隶”中的“没世”、“徒隶”的解释。

提示:没世,死亡;徒隶,贱役。

30.“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中的“便尔”、“执事”的解释。

提示:便尔,轻易地;执事,主管人。

31.“有以自省也”中的“有以”的解释。

提示:有以,有所以,有依据。

31.“‘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莫”、“若”、“之”、“谓”的意思?提示:“莫”,没有谁。

“若”,像。

“之”,复指提宾。

“我之谓”,谓我,即我说的。

谓:指……而言之。

32.“其颓巌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中“颓”、“巌”、“竦桀”的意思?提示:“颓”,倾颓,坍塌。

“巌”,高峻的山岩。

“竦桀”,(sǒnɡ liã)高耸的样子。

33.“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中“非惟”的意思?提示:非惟:不只是。

34.“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中“乃当”,“抗峰”、“偕”的意思?提示:“乃当”,而是应当。

“抗峰“,比山峰的高低。

”偕“,共同,用作动词。

35.“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中“其”、“翼”、“概”、“就”的意思?提示:“其”,它们的,指大巫山与群山。

“翼”,翅膀,用作动词,遮盖。

“概”,平。

“就”,到……去。

36.“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此句中“使”的意思?提示:这里用作连词,是“假使”的意思。

37.“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此句中“宁”的意思?提示:这里的意思是难道,岂。

句中“宁知”即“岂知”。

38.“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中“若丧考妣”、“食肉寝皮”各是什么意思?提示:若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有贬义。

考妣,父死曰考,母死曰妣。

食肉寝皮,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对齐庄公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二子”指齐国的殖绰和郭最,他们曾被州绰俘虏过。

39.“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中“驷不及舌”的意思?提示:驷不及舌,语出《论语·颜渊》,据朱熹《集注》:“言出于舌,驷马不能追之。

”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

驷马,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40.“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中“要津”的意思?提示:要津,指冲要的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这里比喻显要的地位。

41. 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

(1)此句中的“意识”为:A(名词); B(动词);C(形容词); D(副词)(2)此句中的“眷恋”应解释为:A(爱恋); B(想念);C(关怀); D(留恋)提示:(1)B;(2)D42.走穿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1)此句中“慢条斯理”应解释为:A(慢慢悠悠); B(不慌不忙);C(傲慢无礼); D(冷漠急慢)(2)此句中“作揖”应解释为:A(拱手行礼); B(乞求);C(谦让); D(认罪)提示:(1)B;(2)A43.“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

(1)此句采用的句式为:A(对仗); B(顶针);C(排比); D(层进)(2)此用这种句式的作用:A(论证); B(叙事);C(抒情): D(说明)提示:(1)C;(2)C44.“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中“衮衮(ɡǔn)诸公”的意思?提示:衮衮(ɡǔn)诸公,称众多居中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45.“人们在虔诚膜拜”中“膜拜”的意思?提示:膜拜:礼佛合掌跪地拜。

46.“钟鼓钹磬,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中“钟鼓钹磬”的意思?提示:钟鼓钹(bï)磬(qìng),四种乐器。

钹,两个圆铜片,中间突起呈,对拍出声,俗称镲。

磬,玉石制成,形如曲尺,悬挂击之而鸣。

47.“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中“傩戏”是什么?提示:傩(nuï)戏,蜀地表现鬼神驱逐瘟疫的戏剧。

48.“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中“怒”的意思?提示:怒,指水势汹涌。

使动用法。

49.“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中“颓壁残垣”的意思?提示:“颓壁残垣”,即坍塌的墙壁。

垣(yuán),墙。

50.“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中“邈远”的意思?提示:邈(音miǎo)远,遥远。

51.“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中“乱”的意思?A(讨厌); B(厌恶);C(恶毒); D(斗狠)提示:A.B52.使欲不穷于物。

“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中“穷”、“屈”的意思?(1)穷A(穷苦); B(穷尽);C(困难); D(完)(2)屈A(屈服); B(竭);C(尽); D(听从)提示:(1)B.D (2)B.C53.“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中“噍以杀”、“嘽以缓”的意思?提示:噍(jiào)以杀(shà):噍而杀,噍杀,即声音急促。

以:而(连词)。

嘽(chǎn)以缓:啴而缓,宽舒缓慢。

54.“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中“粗以厉”、“直以廉”、“和以柔”的意思?提示:粗以厉,粗强并严厉。

直以廉,径直而有棱角。

和以柔,柔和。

55.“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中“名”字应解释为:A.名字B.提名 C .命名 D.题名提示:C56.“原其理”中的“原”字应解释为:A .原因B.推原 C .原来 D.原本提示:B57.“值百分等”应解释为:A.价值相当高B.值一百分C.价格的等级约有百种之多D.价格提示:C58.“然寒凉渐杀”中“杀”的意思是?A.杀害B.谋杀C.严重D.消减提示: D59.“役夫用以适足”中的“适足”应解释为:A.脚舒服B.适合走路C.做鞋靴穿D.合适且充足提示:C60.“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中“制服”的意思?提示:制服,作衣服。

制,作。

61.“其老大羊皮,硝熟为裘,裘质痴重,由贱者之服耳”中“硝熟”、“痴重”、“贱者”的意思?提示:硝熟,指我国旧时用芒硝鞣制皮衣的过程。

痴重,笨重。

贱者,旧时指穷人。

贱:指地位低下之人,与贵相对。

这里泛指地位低下穷困的人。

62.“虎豹至文,将军用以彰身;犬豕至贱,役夫用以适足”中“至文”、“彰身”、“犬豕”、“至贱”、“役夫”、“适足”的意思?提示:至文,很美丽的花纹。

彰身,彰,炫耀;身,自己的威武尊严。

犬豕(shǐ)至贱,豕,猪。

至贱,最低级。

役夫,仆役。

适足,做鞋靴穿。

63.“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中“远货”的意思?提示:远货,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64.“方物则不可殚述”中“方物”、“殚”的意思?提示:方物,各地特产。

殚,尽,详尽。

65.语言的演变涉及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其中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的是:A(语音); B(语法);C(语汇); D(语音和语汇)提示:C66.《古今言殊》一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主要有:A(定义诠释); B(分类);C(举例); D(比较)提示:B.C.D67.“吾谁欺?”“不我知”的解释?提示:“吾谁欺?”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吾谁欺?”的意思是“吾欺谁?”“不我知”: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不我知”的意思是“不知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